去都江堰与李冰聊天

合集下载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之一。

而都江堰的建设者李冰更是中国古代治水史上的传奇人物。

相传在大禹治水时,他派遣工匠修筑了都江堰。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李冰在大禹治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加固,使得都江堰成为了一项完整的水利工程。

李冰治水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李冰是谁?他为什么要治水?都江堰又是如何建设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李冰,是中国古代蜀郡人,他是一位水利工程专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对水利工程的天赋和热爱,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水利知识和经验。

在当时,蜀郡地区经常发生水患,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水患问题,李冰决心要治水。

他深入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情况,最终确定了修建都江堰的方案。

都江堰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和反复的试验。

李冰带领着一支庞大的工程队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险,最终在蜀郡的岷江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的建成,为蜀郡地区的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福祉。

都江堰的建设成就了李冰治水的功勋,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治水史上的地位。

李冰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够化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困境,改善人民的生活。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李冰治水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为了人民的福祉,我们也要勇于担当,不断探索,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

都江堰-二王庙李冰塑像

都江堰-二王庙李冰塑像

都江堰-二王庙李冰塑像评委老师好,我抽到的是都江堰景区,重点讲解的景点是二王庙李冰塑像。

我准备好了,请问我可以开始讲解了吗?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玉垒山下岷江中游,距离成都55公里。

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大门- 伏龙观-宝瓶口-飞沙堰-鱼嘴-秦堰楼,整个游览时间大约为2个小时,在游览的过程当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紧跟队伍,以免走失,同时请大家爱护景区环境卫生,文明旅游。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民众于公元前256年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道三项工程组成,采取“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的科学办法,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了自动分水、自动排沙、自动灌溉,无坝引水的特色。

经过历代整修,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和都江堰同时期的郑国渠、灵渠早已荒废,而都江堰至今灌区仍然高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m 立)。

可以说,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更是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生态工程,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二王庙后殿。

二王庙古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而修建的。

这座庙宇原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时迁“望帝祠”于郸县后,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后来这里就被更名为“崇德庙”; 宋朝,由于李冰父子相继被封为王,便改崇德庙为“王庙”;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为“二王庙”。

现存的建筑也多为清代重建。

请大家看咱们眼前的这尊塑像就是李冰夫妇的神像了。

由于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后人早已将他们神化了。

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在这里却见不到李冰儿子李二郎的塑像,有些游客朋友们不免有些疑惑。

都江堰和李冰历史作文

都江堰和李冰历史作文

都江堰和李冰历史作文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located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is a historical marvel that has been in use for over 2,200 years. 都江堰灌溉系统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一个神奇的历史遗迹,已经使用了2200多年。

It was constructed by Li Bing, a legendary engineer and governor of the region during the Qin Dynasty. 它是由李冰建造的,李冰是秦朝时期这个地区的传奇工程师兼州长。

His ingenious design of the irrigation system has not only solved the water scarcity issue in the region, but also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local economy. 他对灌溉系统的巧妙设计,不仅解决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为农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In addition to its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除了其工程意义外,都江堰灌溉系统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 symbol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civilization and nature. 它被广泛认为是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之一。

都江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率领着百姓们修建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据史书记载,当时蜀郡太守李冰在任职期间,曾多次遭遇洪水灾害,百姓们生活困苦。

为了解决百姓们的生活困难,李冰决定治水,他深入实地考察,认为都江堰地势险要,水势湍急,适宜修建水利工程,于是他便带领百姓们开始了修建都江堰的艰苦工作。

修建都江堰的过程并不顺利,李冰率领百姓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八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项宏伟的工程。

都江堰工程由主堤、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犀浦口等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蜀地的水患问题,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水利工程遗产。

而且,都江堰的修建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如今,都江堰已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都江堰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水利工程的历史,更是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历史,它激励着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都江堰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它的存在,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更要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愿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都江堰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李冰治水原文翻译

李冰治水原文翻译

李冰治水原文翻译李冰到了四川之后,便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他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与地势。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冰治水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李冰治水原文】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

双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旱则引水浸润,雨泽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李冰治水翻译】于是李冰让人堵住江水并修筑了分水堤,让分水堤穿过郫江,检江,并分出了支流,形成两股水流从郡下流过。

用这两股水流溉灌这几个郡,又开辟了许多稻田,于是蜀地肥沃的土地纵千里,当时号称为陆海。

干旱时就引水浸润田地,下雨时就堵塞住水闸,把水关住。

所以史书上记载说:“蜀地的天气是降水还是干旱都是由人决定的,那儿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那儿不存在荒年,天下的人称蜀地为天府之国。

”【李冰治水的故事】治理沫水李冰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专家。

他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家世故里、生平事迹等详情,由于史料的缺乏,如今已大都无从知晓。

现在能见到的,只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略有记载。

根据记载可知李冰在秦昭王时(公元前256年-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守。

据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极有学识与才能。

他到任以后所做的实事都与治水有关,如主持了沫水航道的治理等。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

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水利专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

李冰上任后即治理了沫水(今青衣江),这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蒙山,因为江中有一个大礁离碓(亦名离堆、涵崖等),加之江水流速漂疾,严重地影响了舟船的航行。

李冰主持将离碓凿除后,使得航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沫水上的航行。

兴建都江堰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对子孙后代的伟大科学贡献。

与沫水治理相比,都江堰工程显然要复杂得多而其地位与价值也高得多。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它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

都江堰的修建历经数百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

它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都江堰是为了解决成都平原的洪涝问题。

李冰父子历经数年的努力,终于在公元前256年修建完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李冰治水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传颂。

据传说,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曾经遇到了一些难题,但是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毅力,最终克服了困难,成功地完成了都江堰的修建。

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国古代励志故事的代表之一。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涝问题,还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还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为后世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还成为了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

都江堰的修建,为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的修建历经数百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也为后世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都江堰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还成为了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也
是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的建设者是古代蜀国的一位水利专家——
李冰,他治水的故事至今流传甚广。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的大地频繁遭受水患的侵袭,百姓
们生活在水淹中,无法安居乐业。

当时的蜀国国君下令寻找能够治
水的人才,结果李冰被推荐到了国君的面前。

李冰是一位精通水利
的专家,他深知水患对百姓的影响,因此毅然决定接受国君的委托,治理蜀国的水患问题。

李冰深入研究了蜀国的地理环境和水患的形成原因,最终确定
了在都江堰修建水利工程的方案。

他首先率领工匠们挖掘了一条名
为“引犁”的渠道,将岷江的水引入成灌溉用水。

接着,他又率领
工匠们在岷江上游的岷江支流——沱江上修建了一座拦河坝,形成
了一个巨大的水库,这就是今天的都江堰水库。

这样一来,水库的
蓄水可以保证干旱季节的用水需求,同时还可以防止岷江的洪水泛滥,解决了蜀国的水患问题。

都江堰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蜀国的水患问题,也为后世留下了
宝贵的水利工程遗产。

李冰治水的故事也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
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冰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
和智慧,就可以克服自然灾害,改善人民的生活。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水利工程的历史故事,更是一段关于智慧和勇气的传奇。

这个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
白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可以战胜困难,创造美好
的未来。

愿我们能够从李冰治水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
中的挑战,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

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

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从羊脖岭流出的岷江,在没有都江堰前,性子是暴烈的。

稍不如意,它就会挟着滚滚洪流,咆哮上岸,为害生灵。

岷江两岸的百姓,饱受水患之苦。

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七十六年,蜀地迎来了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郡守———李冰,他似乎是专为调理岷江的性情而来,历时十八年修建的都江堰,成为他的旷世杰作。

从此后,岷江变得温顺了,它滋润的巴蜀大地,无有饥馑,仓殷实,稻谷飘香。

这些年,关于被污染了的大江大河的报道,不断地见诸报端。

所以能够看到水色灿烂、洋溢着芬芳之气的河流,我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李冰正是握着岷江这条饱墨汁的笔,书写了人间奇迹。

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渠首,选择在岷江的自然弯道上。

都江堰海拔七百多米,而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在四百多米,形成了天然的坡降,得以进行自然。

渠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鱼嘴分水、宝瓶口和飞沙堰。

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入川西平原,用于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外江泻洪排沙。

内江进入宝瓶口后,就像一个少女被束了一条飘逸的腰带,使她的气质变得端庄典雅。

因为人工开凿的宝瓶口,以其恰到好处的`宽度,控制着进水量,使多余的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而是经飞沙堰分流到外江。

由于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自然把岷江中的沙石淘入外江,解决了排沙问题。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利用地势和水流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大动干戈,成为举世瞩目的无坝引水的典范。

难怪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准备炸毁都江堰时,当战机盘旋在半空,他们看到身下,只是欢腾的河水,并没有预想中的堤坝时,只能望河兴叹,悻悻而去!那空投下的几颗炸弹,只不过让岷江溅起了几朵灿烂的水花而已!岷江流经的玉垒山上,有清幽的灵岩寺,还有为祭祀李冰父子而修的二王庙。

山寺的桃花因为浸染了香火的幽香,而显得无比地清雅。

站在宝瓶口,可以看见身下一棵粗大的皂角树,它斜斜地插在那儿,无比惊艳。

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的一座古老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最初是由蜀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李冰所设计。

故事开始于三国时期,当时蜀汉国的国君刘备在成都城周边遭遇了严重水灾。

他派人寻找擅长水利工程的人才,最终找到了李冰。

李冰首先前往成都考察了当地的水土情况,发现成都平原遭受的常年水患主要是因为岷江和大渡河的洪水泛滥,水势无法控制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制定了一项大胆的计划:修建一座名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来改变岷江的水流。

李冰设想通过修建一道长约65公里的水渠,从岷江引水分别
灌溉到东面的平原和西面的丘陵地带。

这个水渠将从岷江上游的犀浦分水口出发,经过都江堰镇,最终分为北面和南面两条支渠注入成都平原。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还能提供灌溉水源,使得土地肥沃,增加农作物产量。

李冰领导了一支庞大的工程队伍,耗时约14年才完成了都江
堰的修建,修建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山体崩塌、洪水袭击等。

但是,凭借着李冰的智慧和坚持,他们最终成功地修建了都江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令成都成为了富饶的农业区。

都江堰的修建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不仅解决了灾害性洪水的困扰,还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水平。

如今,都江堰成为一个著名的
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

2023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2023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2023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2023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1都江堰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

一大早,我们从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到达都江堰。

到了之后,天空下起了毛毛雨,雨中的都江堰又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河上的水蒙蒙的,就像一个披着披肩的女孩。

一进大门,我就沿着石板路走。

道路两旁矗立着各个时期修建和维护都江堰的英雄雕像。

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里面陈列着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史料和文物。

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出了陈列室,远远就听到了水声的隆隆声,顺着台阶爬上亭子看到了“宝瓶口”。

“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尺”。

它是由李冰带领广大群众,通过焚烧、浇水、滑雪等方式,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出一个大洞而建成的。

它转移了从上游流出的多余的水,减少了洪水的发生。

从上面往下看,像花瓶的嘴,所以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过了一座桥,就到了“飞沙堰”。

古代“飞沙堰”是用笼子和鹅卵石筑成的,现在已经用混凝土筑成了。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从上游冲下来的沙子。

它能排出的石头最多一吨左右,起到防洪、除沙、减灾的作用。

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三大工程之首。

它是三角形的,就像鱼的嘴。

也是人工修建的引水大堤,将汹涌的河水一分为二,四,四分为八。

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湍急的河水流了下来。

“鱼嘴”分流后,水流变得稳定而缓慢。

在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将被彻底参观。

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求,又极大地预防和减轻了洪水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历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昨天,星期天,我去了都江堰。

都江堰离成都很远。

大概1、2个小时就到了。

我环顾四周,想看看都江堰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快塌的房子是要修了,还是什么都没变?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些变化。

经过长途旅行,我来到了都江堰。

父亲对我说:“今天是我姑姑的生日。

我们要去她家庆祝她的生日。

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治水奇迹

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治水奇迹

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治水奇迹简介:本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蜀国(后为秦国的一部分)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如何设计并修建了都江堰水利系统。

通过一个年轻学徒的视角,我们将看到这项伟大工程是如何从构想变为现实的,以及它如何改变了蜀地人民的生活。

这个故事将帮助孩子们理解古代科技的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正文:在遥远的战国时期,蜀地常常遭受洪水和干旱的侵袭。

一位名叫小杨的少年,正跟随着蜀国太守李冰学习治水之术。

一天,李冰带着小杨站在岷江岸边,望着奔腾的江水,若有所思。

“小杨,你知道我们蜀地为什么常常闹水灾吗?”李冰问道。

小杨回答:“是因为岷江的水太凶猛了吗?”李冰点点头:“没错。

岷江发源于高山,水流湍急。

每到雨季,就会泛滥成灾。

但到了旱季,却又水量不足。

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小杨好奇地问:“太守大人有什么好办法吗?”李冰神秘地笑了笑:“我有个想法,但需要你的帮助。

来,我们去实地看看。

”李冰带着小杨沿着岷江逆流而上,来到了江水奔腾的岷山脚下。

“看,”李冰指着江水分叉的地方说,“如果我们在这里修建一道堤坝,把江水分成两股,一股入内江灌溉农田,一股入外江防止洪水,你觉得怎么样?”小杨惊叹道:“太好了!这样就能解决洪涝和干旱的问题了!”李冰欣慰地说:“没错。

这个工程我们就叫它'都江堰'吧。

”从那天起,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就开始了艰巨的修建工作。

小杨作为学徒,也参与其中。

首先,他们修建了一个叫“鱼嘴”的分水堤。

小杨看着工人们将巨大的石块堆砌在江中,惊叹不已。

“鱼嘴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小杨问道。

李冰解释:“这个形状可以让江水自然分流,而且还能抵御洪水的冲击。

”接着,他们修建了“飞沙堰”,用来进一步分流和沉沙。

小杨看到,飞沙堰不仅能控制水流,还能阻挡泥沙进入内江。

“太聪明了!”小杨赞叹道。

“宝瓶口为什么要修得这么窄呢?”小杨不解地问。

李冰笑着说:“这样可以控制进入内江的水量。

水少时,它能保证水流畅通;水多时,它又能起到限流的作用。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关于都江堰,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为都江堰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又增加了一层神秘感。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都江堰的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一:李冰降江神传说相传李冰上任之后,听说成都附近的江神年年要娶新妇,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打扮起来,准备送给江神,但是江神毫无动静。

李冰大怒,奋力拼杀,终于杀死由江神变成的苍牛。

后来,李冰塑造了三个大石人放在江心,并与江神约定:水枯的时候不能低于石人的脚背,水张的时候不能超过石人的肩头。

另外,李冰还刻了五条石牛作为自己的化身,沿江放置石牛,来镇守江面,不让江中的妖怪作恶。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二:李二郎降恶龙传说又传说,古时的岷江中恶龙为害,李冰的儿子二郎带领海山七圣去降龙。

一场斗恶下来,七圣和猎狗哮天犬全部战死,恶龙也身负重伤向南逃去。

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见了恶龙的踪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遇到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知道他是李冰的儿子,为了促住恶龙来到此地,就对他热情接待,烧好了面条请他吃饱肚子。

不久,化作人形的恶龙也来到老婆婆的家,向老婆婆乞求食物充饥。

老婆婆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条恶龙,也煮了一锅面条让它吃,谁知,面条到了恶龙的肚子里,都变成了带铁钩的链条,将恶龙从肚子里锁起来,使它不得不束手就擒。

至今,青城山下还有李二郎坐过的”屁股印“,和恶龙打滚的“滚龙槽”这两处遗迹。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三:夫妻桥(安澜桥)传说在都江堰上还跨了一条安澜桥,安澜桥又称夫妻桥,民间流传着夫妻二人立志修桥的动人故事。

说的是清代嘉庆年间,川西韩家坝的私塾先生何先德决心重修破败了的安澜桥。

他向各方募集资金,带领百姓动工修建,触犯了摆渡口渡头的利益。

渡头就勾结官府,以“草菅人命”的罪名,把何先生抓到牢里,后来死在牢中。

他的妻子决心继承夫志,继续请工匠修桥,终于建成了一座新桥。

这座桥以石头和木排做桥墩,用粗竹缆为栏,每隔十米竖木板紧固栏缆,桥身安稳可靠。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相传,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在一次视察蜀地时,看到了蜀地的洪水泛滥,百姓们生活困苦,便决心要治理蜀地的水患。

李冰深知治水的重要性,他深入研究蜀地的地理环境,终于找到了治理洪水的良策。

李冰首先发现了蜀地的都江堰地势险要,两岸有高山,河水湍急,水流湍急,水势汹涌。

他决定在都江堰修建一座大坝,把岷江水分为两股,一股引向成都平原,另一股引向蜀中山区。

这样一来,既可以利用岷江的水资源,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患。

李冰治水的故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在修建大坝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他需要克服水流湍急、地势险要等问题,更需要调动百姓的力量,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治理水患的工作中来。

李冰深知只有动员全民参与,才能真正解决蜀地的水患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冰终于在都江堰修建完成了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解决了蜀地的水患问题,也为蜀地带来了灌溉水源,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改变了蜀地的自然环境,也改变了蜀地人民的生活。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都江堰的修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它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只要肩负起责任,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都江堰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而都江堰的建设者,正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师李冰。

李冰,是中国古代蜀郡(今四川省)人,他是一位勤奋好学、聪明睿智的人。

他深知水灾对人民的危害,因此一直梦想着能够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终于,他在蜀郡成为一名官员后,得以实现他的理想。

李冰深知蜀地的水患问题,尤其是都江堰附近的岷江和青衣江水患频发,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于是,他决心治理这片水患频发的土地。

他深入调查,细心观察,最终确定了治理水患的方案。

他决定修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来调节岷江和青衣江的水流,以解决水患问题。

李冰开始了艰苦的工程建设。

他率领着一支工程队伍,挥锹筑堤,砌石凿渠,修建了一座座堤坝和水渠。

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终于修建了都江堰这一宏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巧妙的工程布局,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也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之冠”。

都江堰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还为蜀地带来了丰沛的灌溉水源,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肥沃的良田。

都江堰的建设,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蜀地的鱼米之乡,也为后来的蜀汉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冰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史,更是一段中国古代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李冰以其聪明睿智、不畏艰难的精神,创造了都江堰这一水利奇迹,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李冰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激励着无数的人们。

他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勤劳智慧地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古代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这段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

它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都江堰的作用和影响作文

都江堰的作用和影响作文

都江堰的作用和影响作文都江堰,简直就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神器”!说到它,咱们得先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

话说在两千多年前,有位叫李冰的帅哥,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今天的四川都江堰。

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怎么让川西平原的水不会在雨季淹了人们的农田,又不至于在旱季干涸。

于是,李冰就开始了他的“大工程”。

“你们说,这些水怎么处理才好呢?”李冰跟他的手下们开会商量。

“要不干脆把它都引到海里去?”一个小伙子提议。

“那是不现实的,海太远了,而且这儿又没有海。

”李冰摇摇头,“我们得想点别的办法。

”经过一番思考,他们设计了一套非常聪明的系统,把水分成几股,流入不同的渠道,同时修建了防洪坝。

结果是,不但洪水得到了控制,旱季时水也能保持充足,简直是“神操作”!现在回到现代,你问都江堰有什么用?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别看它现在只是古老的遗迹,实际上,它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超级大的作用。

小王是一位农民,他对都江堰可是情有独钟。

“你看,现在我们种田,不愁没水了,全靠这都江堰的水源!”他笑着说,“要不然,咱们这地儿早就变成沙漠了!”小李是个环境专家,他对都江堰的贡献更加感慨万千:“都江堰不仅解决了水利问题,还对保护生态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它通过调整水量,让植被得以保持,不会因为过多的水流被冲走。

”甚至连小张这样的游客也能感受到都江堰的影响。

他在游览时说:“这儿真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居然能这么长时间保持作用,还能吸引这么多人来参观。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都江堰就是一个老古董,实际上,它还真不是。

它的设计理念和实际应用,都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研究人员都还在学习和借鉴呢!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文化意义。

都江堰不仅仅是水利工程,它代表了一种古人聪明才智的结晶,也成为了川西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每年都有人来这儿祭拜李冰,感谢他当年的付出。

总的来说,都江堰的作用和影响真的是多方面的。

它帮助人们解决了水利问题,保护了环境,还成为了文化遗产。

李冰修筑都江堰读后感

李冰修筑都江堰读后感

李冰修筑都江堰读后感读了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故事,我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惊叹不已。

首先得说,李冰那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水利大神”。

在那个没有挖掘机,没有钢筋水泥的古代,他就像一个拥有魔法棒的魔法师,面对岷江这条时而暴躁得像疯牛一样的河流,他没有丝毫害怕。

你想啊,岷江那时候就像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一到雨季就洪水泛滥,冲毁房屋和田地,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李冰却站出来说:“我来治治你这小家伙!”然后他就开始了自己伟大的计划。

他修筑都江堰的过程,就像是在精心打造一个超级大的水利玩具,但这个玩具可是关系到无数人的生计啊。

他设计的鱼嘴分水堤,简直是神来之笔。

就像一个聪明的管家,把岷江的江水合理地分成了内江和外江。

内江的水就乖乖地去灌溉农田,像一群听话的小绵羊,滋润着成都平原这片土地,让它变得肥沃得不得了。

外江呢,就承担起排洪的重任,洪水来的时候,就像有个大口袋一样把多余的水装走,让老百姓不再担心被水淹。

飞沙堰这个设计也超酷,就像是给江水安装了一个过滤器。

它既能让江水顺利地流走,又能把泥沙这些“捣乱分子”排出去。

这就好比是一个超级智慧的筛子,只留下有用的东西,把垃圾都挡在外面。

宝瓶口更是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成都平原繁荣的大门。

它控制着流入内江的水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精准地掌握着调料的用量,调出最美味的菜肴。

李冰修筑都江堰这个事儿,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智慧,还让我看到了古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肯定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比如说工程的浩大,技术的局限,还有可能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但是他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那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而且这个都江堰修好了之后,那可不得了,直接把成都平原变成了一个大粮仓。

老百姓们也过上了好日子,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安居乐业。

这就像一个连锁反应,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后来成都的繁荣,才有了那么多丰富的文化。

我读完这个故事,感觉自己就像被打了一针“奋斗剂”。

五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同步作文都江堰

五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同步作文都江堰

五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同步作文都江堰都江堰,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牛逼啊!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你知道吗?都江堰可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造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56年。

那时候,四川盆地经常发生水灾,人们生活困苦。

于是,一个叫李冰的人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岷江和青衣江之间修建一座大坝,把水拦住,让水流变成灌溉用水。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疯狂,但是李冰还是决定试试看。

于是,李冰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他们砍树、挖土、堆石子,整整花了十年时间才把大坝修好。

但是,当大坝终于建成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这座大坝不仅非常坚固,而且还能调节水位,让水流更加均匀地灌溉农田。

从此以后,四川盆地的人们再也不用为水灾而烦恼了。

都江堰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更是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

虽然当时的技术条件非常有限,但是李冰和他的团队还是敢于尝试新的方法,不断创新。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才有了今天的都江堰。

现在,都江堰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参观游览。

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大坝、清澈的河水、美丽的景色......真的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地方!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都江堰的历史故事。

我觉得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你快乐和启发!。

去都江堰水利工研学作文

去都江堰水利工研学作文

去都江堰水利工研学作文《都江堰研学之旅难忘的一天》早就听说都江堰水利工程那是相当厉害,今天终于有机会去研学,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刚到都江堰,就感觉这地方透着一股不简单的劲儿。

那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古老水利工程神秘又智慧的气息。

我们跟着导游一路走,导游可真是个话痨,嘴巴像机关枪一样,“嗒嗒嗒”不停地介绍着都江堰的各种事儿。

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鱼嘴。

看着那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外江和内江像两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被分开管理。

外江是个“糙汉子”,主要负责排洪;内江呢,就像是个细心的小管家,承担起灌溉成都平原的重任。

我站在那看了半天,感觉古人的脑袋瓜子真厉害,咋就能想出这么奇妙的点子呢?这鱼嘴的形状,就真的跟鱼嘴似的,不,更像是一个巨大无比、超级智慧的分水神器。

我盯着水流在那分岔,一会儿看看左边的外江,江水汹涌得像一群着急赶路的野马;再看看右边的内江,水流比较平缓,就像个温柔的姑娘在慢慢地散步。

我想着这古人啊,没有什么挖掘机,也没有那些高科技的测量工具,就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这江水管理得服服帖帖的。

当时我就在心里琢磨,要是我回到古代,估计连块大点儿的石头都搬不动,更别说建造这么宏伟又精巧的工程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飞沙堰。

这飞沙堰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就是一道矮矮的堰。

导游说这可是都江堰的排沙小能手呢。

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的时候,多余的水就会从飞沙堰自行溢出。

而且飞沙堰还有个特殊的本事,它能够把江水带来的沙石通过离心力的作用给甩到外江去,就像甩泥巴一样,特别神奇。

我在那看了看,江水冲过的时候,真的能看到有一些泥沙就顺着那个势头往外江跑。

我估计这江水都被古人驯化得知道按规矩走路了。

到宝瓶口的时候,那场面也很震撼。

宝瓶口就像一个控制水流流量的水龙头,窄窄的入口,严格地管制着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我看着那江水“哗哗”地流进来,想着这要是没有宝瓶口的限制,估计成都平原就该变成大泥塘了。

旁边有人打趣说,这宝瓶口估计是当时的“水利交警”,专门给江水查违章的,水量要是超了,就别想过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都江堰与李冰聊天案例撰写:周浦高级中学严林祥一.研究背景四川人杰地灵,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战国时期,公元前251年李冰被任命为秦国守,他与人民在位于今天四川省灌县西北岷江的中游建造了都江堰,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使四川自古以来成为“天府之国”。

确切的说,正是有了都江堰,才为秦国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才使刘备、诸葛亮定都蜀、出兵中原有了依靠,才使抗日战争时蒋介石迁都重庆有了可能。

所以去都江堰神游,缩短时空距离,与不朽的李冰交谈,研究建造都江堰的原因、方法、构造、作用、意义,了解李冰的功绩,对建造今天的水利工程的借鉴作用、以及我们学生如何向李冰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来更好地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贡献,有深远的现实乃至未来意义。

二.研究过程1.实地考察与教师讲解暑假时教师去四川旅游,几位学生(教师子女)也前往,于是我事先让学生看了《中国名胜辞典》等浅显资料,又提了一些要求。

旅游时,由于我第二次去四川,对许多景点比较熟悉,一路上能为他们作些讲解,在各处购买一些VCD,也拍了不少照片,都江堰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景点。

2.查看资料、网站回沪后我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网站,让学生利用假期查阅、观看、研究,尽管有关李冰与都江堰的资料很少,但由于去都江堰进行了实地考察,所以学生的体验很深刻。

3.交流讨论开学后,师生进行了多次座谈、争论。

在研究、讨论过程中,现代的学生与古代的李冰(主要由学生担任)穿越时空隧道进行了交流。

主要围绕着以下一些问题开展,看谁更能逼近李冰的内心,更能逼近历史的真相。

师生是一种平等、互动、探究的关系。

(1)对都江堰的体验、感受师:同学们,我们去考察了四川都江堰,每人都有很多收获,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生1:要用精练的词来说,都江堰太伟大了。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我看余先生的话中要补加“最伟大的……”词。

生2:我原来想,现代宏伟的水利工程太多了,龙羊峡、葛洲坝、长江三峡……都江堰肯定太土太落后了,但去一看,啊,壮观!真不得了!真想不到古代艰苦条件下的李冰和劳动人民能造出如此科学、高明的工程来。

(2)建造都江堰的原因师:让我们从第一印象即视觉,听觉,触觉等撞击力所产生的感动来深入到事物的内涵、实质,用事实证据来探讨当时为何要造都江堰?生3: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宋朝、元朝后称誉都江堰是“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生4:(转向另一位扮演李冰的学生)李冰郡守,约公元前251年(有的说前256年),你为什么会想到建造都江堰?李:我并不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而是在当了几年蜀守,与儿子二郎一起经过反复实地调查考察后,才下的决心。

生4:调查考察到什么情况?李:蜀地的成都平原面积广大(师:约2780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不错,但是河流没有疏导,所以不断发生旱灾和水灾。

四川盆地周围是高山,中间低洼,岷江上游地势陡峭,流经川北群山,水流非常湍急,夹带大量沙石而流到灌县。

进入成都平原后,水流突然减缓,沙石在灌县沉淀下来,河床垫高,河道淤塞。

雨季来临时,岷江及各支流暴涨,急流之下,泛滥成灾。

雨水稀少时,又会造成旱灾。

广大百姓十分艰苦,迫切希望官府能带领他们兴修水利,战胜水灾旱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实际上,早在古蜀国时期,劳动人民在灌县就已开凿宝瓶口,兴修水利了,所以留下了长期以来兴修水利的宝贵经验,我是在学习前人的经验,再获得今人的种种建议后才动工的(3)都江堰的主要特点生1:李冰郡守,你精心构思的都江堰的主要原理是什么?李:我想第一点是“分”字,第二点是“无”字,即无坝引水,生1:什么是“分”字李:就是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形成内外江。

生2:具体怎么做?李:简单的说,就是在灌县县城附近新建内江河道,把流到这儿的岷江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流入东边的内江(又叫都江),另一部分流入原岷江河道即外江。

生2:这样分有什么好处?李:这样一分,到洪水泛滥时,可减少外江的水流量,以减少外江的水灾。

同时,内外江新开辟许多河流渠道,可以灌溉、排洪和通航,内外江两大系统形成成都平原上干支河渠密布的大型水利工程。

生3:那什么是无坝引水李;许多水利工程都是修建大坝,与江水成“T”字形,大坝是上面的一横,或蓄水或引流,控制水流大小。

而都江堰不一样,它没有横拦江水的大坝,只是造堰将水分流,且堰与江水平行,如同“川”字的中间一竖。

生3:为什么要这样造?李:这实际是与上面所谈的“分”字密切结合的(当然造大坝也能分水)。

这主要是与流经当地的岷江水比较平缓,与灌县的地形也比较低平有关,同时也反复考虑了古今当地的治水经验教训而决定的。

(4)都江堰的主要构造生5:李冰郡守,我们去都江堰仔细观察了其构造,感到是你和人民肩挑日月,手转乾坤,倚天挥巨笔写出的巨大“川”字,左撇右竖是岷江两岸,中间一竖是都江堰。

工程主要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鱼嘴(也叫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当然鱼嘴之上有百丈堤,分鱼嘴之下又有金刚堤。

您能否为我们详细讲解它们每部分的构造和作用呢?李:可以。

都江堰主要部分,真如你们仔细观察到的,灌县县城附近西北的岷江中,先修建了“百丈堤”作为都江堰总体工程的起点,主要是为了不让上游冲下的石块冲毁河岸。

并加筑挑水坝,从江东岸一直连到江心沙洲,引江水直奔右岸正流,以便分水。

往南在岷江中间的滩脊上,主要就地取材,用大竹笼装满卵石,编砌分水堤埂,名鱼嘴(或分水鱼嘴),象巨鲲的大嘴,咬住气势汹汹杀来的岷江,将它分解为西边的外江和东边的内江。

外江是岷江正流,经灌县、乐山至宜宾入长江,全长700多公里。

鱼嘴以下是金刚堤,分内外两部分,外江沿外金刚堤、内江沿内金刚堤往下流。

在金刚堤和宝瓶口中间是飞沙堰,其东端是玉垒山,原名湔山,所以在此以火烧石,使岩不爆裂,加快工程进度。

在玉垒山凿出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开凿人工口道,名宝瓶口,是引水工程,可以让内江顺畅流去。

由于春耕时节需要灌溉用的水如金子一样珍贵,所以引水工程宝瓶口号称“金灌口”。

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严格控制,有人在石壁上刻的“水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宋史》“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

”《元史》“以尺画之,比十有一。

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则忧,无则困”。

而被开凿的岩石与玉垒山离散,孤立于内外江之间,叫做离堆。

飞沙堰长200米,是溢洪道。

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可排泄洪水,又能巧妙的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上游的沙石甚至千斤巨石,抛到外江,起堤岸作用,又不很高。

洪水来时鱼嘴失去分水作用。

内江过多的水可越过飞沙堰流入外江,飞沙堰可起到确保内江灌溉系统安全的作用,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工程。

而离堆可起第二道鱼嘴的作用。

在枯水期,大部分岷江水流入内江,分出许多干支渠流入成都平原。

都江堰总计分支河流520多条,分堰2200多道,灌溉面积约300多万亩(师:古代每亩含今亩5分2厘)生1:岷江水分为内外江,当时有没有比较精确的测量水流量的方法呢?李:你想得很仔细,我曾叫儿子二郎去让人雕刻了三尊石人镇在岷江中,可测量水位。

就是《华阳国志》记载的“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即水枯时水位在石人足下,水漲时水位不能超过石人肩膀。

当时能基本掌握水位规律。

生2:1974年出土建宁元年(168年)汉代水官重造的高2.9米重4.5吨的三神石人,造型故拙浑厚,仪态雍容慈祥,上刻“古蜀郡李府君讳冰”。

1975年出土的另有一尊头部残缺手握长锸的石像,秦汉时得出“分四六,平涝旱”规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师:就是说江水流量大时,内江流入四成;江水流量小时,内江流入六成,这样可避免旱涝灾害。

而且在都江堰河渠灌溉网系统大小水口都装“斗门”,可以调节水流。

需要水时打开,不需要时关上,所以都江堰可以“水旱从人”。

生3:我看都江堰构造可以概括为鱼嘴分水,宝瓶口引水,飞沙堰溢洪三大工程,都江堰工程科学解决了洪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引水和自动排洪问题,防洪抗灾,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

(5)都江堰的维护生3:李冰郡守,那都江堰怎么进行维护,使它不致淤塞或溃坏呢?李:都江堰附近的河底经常容易被沙砾卵石淤塞,所以每年都必须掏挖。

在每年冬春枯水季节进行。

每年霜降时,把水拦到内江,外江断流掏修;到立春时,外江开堰,然后将内江掏挖。

到清明时节,内江也开堰,以后两江并流。

掏修时,用三根粗木头绑成三角架叫“杩槎”。

另用竹篓装满卵石做压盘石,吊在杩槎上,可稳定牢固。

大量杩槎并列在江边来截水,在外边用竹篱等,筑成临时拦水坝。

杩槎可截水也可调节水量。

所用材料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卵石,既省钱又耐用,可以年年维修。

生2:我看伏龙观映壁上有“深淘滩,低筑堰”六字,请问这具体指什么?李:“深淘滩”指掏挖飞沙堰一段内江河道时,要挖深,一直到河底埋的臥铁为止,这样正常水流量情况下可以保证有更多江水进入内江灌区,保证灌溉用水。

“低筑堰”指修筑飞沙堰时要略低些,如果太高了,水难以溢到外江,内江进水太多;太低了,大量水溢到外江,内江进水太少,都不合适。

生3:我还看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格言,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李:这是指江水遇到转弯拐角的地方,为保证水流通畅,则截取突出的陆地;而江河中如遇到小岛、砾石影响水流,则将它挖掉。

师:后代对都江堰的维护都十分重视,如汉文帝时蜀郡守文翁,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专设堰官,率壮丁1200人护理,以都江堰作为蜀国农业的根本,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

唐朝高俭、刘易从、章仇兼琼、高骈,宋朝赵不白,元朝李秉彝、吉当普,明代卢立羽、施千祥,清朝王来通、强望泰、丁宝祯,民国时张沅等为维护都江堰都作出过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都江堰十分关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都亲临观察并作重要指示。

(6)李冰与都江堰的巨大作用师:可以说,正是由于李冰和人民建造了都江堰,才能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它与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使秦国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为几十年后秦国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

以后各代都十分重视都江堰的作用,包括三国蜀汉诸葛亮,他六出岐山,出兵中原,也是因为打下了丰足粮草的基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迁都重庆。

也是由于四川多山,日寇难以进攻,及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有良好的农业,工商业基础。

下面我们展示一下大家所做的卡片:卡片1 李冰与都江堰于蜀,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 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饗其利。

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 然莫足数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第七》第1407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卡片2 都江堰与四川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 实之饶,民食稻鱼,亡(无)凶年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