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课中经历
教师磨课经历演讲稿范文
![教师磨课经历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e32b1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8.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作为一名教师磨课的经历。
磨课,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的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下面,请允许我回顾一下自己磨课的心路历程。
一、初识磨课在我刚开始担任教师的时候,对磨课这个概念并不了解。
只知道每次备课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并不理想。
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磨课活动,我才有幸接触到磨课这个词语。
磨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之间相互研磨、切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
它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二、磨课的历程1.初尝磨课的甜头第一次参加磨课,我感到非常紧张。
面对领导和同事们的点评,我深感压力。
但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经过反复磨课,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当我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收获满满时,我深知磨课的甜头。
从此,我对磨课充满了期待。
2.磨课中的困惑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惑。
有时候,我会因为某个环节的设计不够巧妙而感到沮丧;有时候,我会因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而焦虑。
这时,我学会了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3.磨课的感悟(1)磨课让我更加关注学生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只有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我开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磨课让我学会反思磨课让我明白了反思的重要性。
每次磨课后,我都会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所在,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3)磨课让我懂得团队协作磨课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提高。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进步。
三、磨课的收获1.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磨课,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教师磨课成长经历演讲稿
![教师磨课成长经历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e9198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5.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作为一名教师磨课的成长经历。
教育之路,漫长而艰辛,而磨课,正是这条路上的一块试金石,它磨练了我的教学技能,丰富了我的教育理念,也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回顾我的磨课历程。
一、初识磨课记得我刚踏上教师岗位时,对磨课这个词还比较陌生。
那时的我,教学理念简单,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果并不理想。
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磨课活动,我才真正接触到磨课。
那次磨课的主题是《圆的面积》,我作为主备人,负责设计整个教学过程。
在准备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教案,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然而,在试讲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时间把握不准确、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环节衔接不自然等。
这次磨课让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不断磨砺自己的教学技能。
于是,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磨砺教学技能1.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我开始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磨课过程中,我反复推敲每一个环节,力求使它们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同时,我还注重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课堂互动性在磨课中,我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
于是,我开始尝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我还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3. 加强教学反思每次磨课后,我都会认真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撰写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我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三、丰富教育理念在磨课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关注学生情感在教学中,我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word文档良心出品)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a66c1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9.png)
在磨课中收获, 在磨课中成长——我的《伯牙绝弦》磨课经历范县第二小学冯颖9月16濮阳市第十五届优质课评选结束了, 带着些许疲惫, 带着许多惊喜, 踏上了回家的路!今天的赛课结果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我获得了一等奖, 并且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到第二天的展示课活动。
要知道参加优质课评选的26位老师都是精英。
这个结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为了参加本次优质课评选, 我一次又一次地磨课, 从校里磨到县里再磨到市里, 先后12次借班上课, 12次修改教学设计, 获得一等奖应该是辛勤汗水的回报。
想想自己, 在一周内, 从校内到县里再到市里, 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体验了一把大舞台的感觉!第一次有这么多的听课老师, 第一次登上那舞台般的讲台, 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研读一课, ……太多的人生第一次, 铭刻在我人生的履历表上。
这次是9月11日接到讲课任务的, 9月16日赛课, 我代表县里参加市级优课评比, 这一下压力来了!一向自信的我, 真的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也许, 背负了太多的东西吧, 一下子觉得压力很大, 一度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忽然觉得我不再代表我个人了, 也不是学校了, 而是我的家乡了!时间很紧, 短时间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又选择了《伯牙绝弦》。
也许是自己喜欢古文的缘故吧!三年前县教研室举行高效课堂观摩课比赛, 我代表濮城镇参赛, 获得县观摩课一等奖, 并被一些乡镇邀去讲课。
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 是第二次接触, 整个人教版,也就四篇, 但很重要;但对于我来说, 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毕竟一节课时间有限, 带领学生读通、读懂、读好它很难。
就这样, 不断地看名师的课堂实录, 反反复复地研读文本, 解读教材, 选择策略, 设计流程, 不断颠覆、几易其稿、一天的时间终于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框架。
9月12约好校长, 开始了第一次试上!备课组的兄弟姐妹们, 以及办公室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都随行去听。
(现在想来这些观众真的给了我不少的胆量)尽管流程还显生涩, 但反应还算不错。
磨课心得体会(精品4篇)
![磨课心得体会(精品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d4e2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d.png)
磨课心得体会(精品4篇)磨课心得体会篇1磨课心得体会第一次磨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次磨课过程中,我们不仅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还通过多次试讲和讨论,使得教学策略更加优化。
通过这次磨课,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收获了团队之间的友谊。
首先,我们团队在磨课初期进行了教材分析。
通过对教材的仔细分析,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这些方案的制定,为后续的试讲和讨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在多次试讲和讨论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在试讲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积极发言,为教学方案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在讨论阶段,我们针对一些分歧和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达成了共识。
这些讨论和尝试,使得我们的教学方案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最后,我们在磨课过程中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多次试讲和讨论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团队成员积极提出解决方案,如采用更多的互动环节、引入趣味性的教学资源等。
这些经验教训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之,磨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磨课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收获了团队之间的友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磨课心得体会篇2磨课心得体会“磨课”是一项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同伴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学期的“磨课”活动,在教导处的组织和带动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一批年轻的教师得到了锻炼,成熟起来。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教导主任亲自主持每一次的“磨课”活动。
每次活动前,都进行精心的策划。
确立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过程做到有条不紊。
二、精细组织,专心参与每一次的“磨课”活动都要求教师按时参加,与会的教师做好记录,尽量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参加的教师都能受益匪浅,颇受启发。
磨课感悟: 磨课成长记录(二篇)
![磨课感悟: 磨课成长记录(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0410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b.png)
磨课感悟:磨课成长记录何炅说:“如果,你和我也都这样每天记录青春成长的细节,时刻凝视自己的成长,现在的我们会不会不太一样。
”对我来说每一次的讲课经历都是一种成长、一种历练。
这一次,更是一次成长。
还记得是xx月xx日从教育局抽到这个课题,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真是有点懵。
不仅仅是觉得这个课题难,更加让自己慌张的是自己对这方面的内容学习甚少。
但我还是积极地投入到了讲课的准备当中,从网上看了所有能看的《找次品》教学视频,又把网上所有好的教案打印出来留作回家的路上看、晚上前看,当自己对这节课有了充分的认识后。
我开始写教案,从学生的思路出发,考虑到他们是否能够接受。
那段时间,吃饭的路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如何确立一个切实又新颖的教案。
终于在一周后把教案定了下来,初次验收的时候教案的标新立异虽然有了,但是最后发现,我的教案一整遍讲下来要一个小时,而真正需要的时间只有35分钟,这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我必须将我的教案进行大调整。
从那时这份教案就真正投入到不断的删减、再删减的过程,经过几次修改和反复的练习,时间终于控制到刚好合适。
最后在全县“上市数学PK赛”后,我幸运地接到教育局的通知,我被选到市级参加讲课比赛。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既高兴又紧张。
高兴地是作为一个在教育事业上还是新人的老师,虽然讲课比赛已经参加了数次,但这种大型的讲课我还是第一次参加。
紧张的是这节课的难度,自己都把握不准,那还敢去市里参加比赛!接到通知到的第二天,县教育局孙主任、教研员王老师、以及我们县的数学骨干们一起参与了我这节课的评课,我的这节课需要大修改。
整整三个小时的评课,仪课,修改,这节课终于成型了。
回来之后我开始整理教案,修改课件。
然后又是一遍的一遍讲,一次次的修改。
最终在不用与学生做任何沟通渗透的情况下,敲定下了这篇教案!等待的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也是无助而徒劳的。
四天的等待就在我每夜的无眠中度过了,终于最后的比赛到来了,可能是我没有考虑周到,也或许是自己经验还不够丰富,自己还需要历练,我最终还是没能控制好时间,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篇)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c3483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c.png)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篇)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篇1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三届“智慧杯”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比赛,也结合我在市级培训班中所要完成的一堂学员实践课,选择了一年级下册教材“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内容,我们一年级备课组齐心协力与我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课磨课活动。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过程艰辛,可收获和成长也是满满的。
在整个过程中,与组内的两位老师不断研磨课本内容、课堂表现,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也丰富了许多。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篇2磨课犹如磨剑,锋芒在无数次花火中呈现。
当然这样的花火便是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反复推敲,不断积累,把智慧和精华聚集在一起的过程,去努力呈现出每一堂精彩的课堂。
我认为精彩课堂的基础是深入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核心内容,去钩织一个有型的网,这样才会在有条有序的去组织语言,顺利地进行余下的准备工作。
当然在和众多优秀的教师进行磨课活动的时候,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都是我自己在书本及日常积累中所得不到的东西。
“好课是磨出来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精心去设计方案,用充足的准备去讲好一堂课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积累,让我更好的掌握了磨课的重要。
在课堂去营造和谐的气氛,热情可以让同学们满怀信心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象,哪怕有时候他们说的并不正确。
并且这样还可以在他们的错误中进行延续的剖析,去引导开拓等,要完成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各种因素,这样磨课虽然艰辛,但是其中快乐和收获才是最大的。
磨课让我必须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是一个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要先让自己不断积累去体会其中的精华,还要加上自身的观点理念,灵活地运用在授课当中去。
在磨课中不止提升了我的勇气和自信,它让我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接合在一起,从这样的深厚的积累中让我的授课更完善,其次更加完善自己的内心,磨课带领自己越来越强大,不畏艰难困苦,要不断突破创新,这正是要讲好课不可或缺的精神。
磨课总结(优秀范文5篇)
![磨课总结(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2576d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磨课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磨课总结磨课总结历时一周的磨课,在经历了四次备课,四次打磨的过程后结束了。
这次磨课,使我认识到磨课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只有不断地打磨,才能逐渐的使自己的课堂走向卓越。
下面就结合此次磨课活动,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1.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由于设备欠缺,教师在讲课时,经常只是通过黑板来讲课。
尤其是物理这门学科,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公示概念,由学生自己去背诵。
很多实验现象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从教学效果上看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我在第一次磨课时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原因),但是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
这种教学方法无意识扼杀了物理的趣味性,实验性。
学生只是机械性的去记忆,甚至当成一门文科类的学科去学习。
这只会让方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的兴趣越来越低,这从教育思想方面来看,是完全错误的。
如今的学校相比以前来说,都拥有了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验室。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它,用多媒体去展示那些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用实验去验证物理定律。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① 紧密联系生活。
物理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更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物理的生活性。
②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
对于知识的学习,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亲自动手去获得。
在经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后,对新知识记忆的牢固程度要远远强于死记硬背。
③持续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对整个自然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能够看到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现象,然后亲自去验证规律,能使学生始终对物理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思维去授课,要多去运用辅助教学手段,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今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
个人磨课总结
![个人磨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e54a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9.png)
个人磨课总结
个人磨课总结:在个人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诗经》的研读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阅读诗经中的各类诗歌,我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人生、爱情等话题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怀。
研读诗经让我更加珍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
其次,通过个人磨课,我不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分析诗经中的诗歌时,我逐渐学会了发现诗歌中的隐含意义、韵律和表达手法。
这不仅需要对古代汉语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来培养自己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
同时,在写个人总结和提问时,我也更加注重逻辑性和准确性,使自己的思想更清晰地表达出来。
最后,个人磨课也让我更加珍惜时间和推动自我学习的动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约束,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和提高自律能力。
同时,也需要自己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和思考问题,不能依赖外部教师的指导。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的责任和主动性,激发了我持续学习的动力。
总的来说,个人磨课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学习经历。
通过研读诗经和整理学习材料,我提高了阅读和分析能力,增长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增强了自我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继续巩固和发展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磨课的经历和收获
![磨课的经历和收获](https://img.taocdn.com/s3/m/e797a4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磨课的经历和收获
一堂课的过程,从备课到上课再到反思和改进,就像工匠的雕刻和打磨一样,课堂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变得更加丰满。
磨课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过程。
每次的磨砺都带来一次进步,这是我从磨课中获得的最大感受。
虽然磨课的过程很“苦”,但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所收获和进步。
磨课将老师们团结在一起,将个人的教学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共同分析问题并寻找对策。
在这些过程中,每个人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方面挖掘出课堂的亮点,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听课老师的观点和招数,促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越磨越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
磨课让教师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
在讨论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各自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集思广益,不断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创新,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通过磨课,一起创造了最合理的教学设计。
磨课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
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976fd5d3ce2f0066f533227c.png)
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声势浩大的集体磨课已接近尾声,回头看看自己在这次活动中走过的路,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收获有很多,让我们奋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得到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机会。
一、这次磨课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磨课中,看到上课教师上传的教案初稿,为了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去认真钻研教材,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具体到老师的每一个提问,每一个指导朗读的方式是否恰当有效。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这次磨课活动,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集中的听课、评课,我们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磨课让我能及时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
通过磨课,我对新纲要的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
通过磨课,我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也都得以提升。
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这次磨课活动,让我们感受到需要努力的地方。
通过磨课,让我们发现其他老师授课的过程就象是面镜子,从中折射出自己身上许多问题。
记得某位专家曾说过,“教学就像一盘菜,呈现方式、教学的仪表、举止的完美就如一道菜是否具备色香味,而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就如这道菜是否有营养,只有有营养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像厨师一样,不仅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来,更重要的是能做一道对学生来说能营养终身的菜来。
”成为这样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始终以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总之,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我们教师一次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与新课标对话的过程;是反复与同事交流的过程。
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渐渐成长了。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2a417f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7.png)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磨课”是指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或困难时,不图轻易放弃,反而加倍努力,通过刻苦努力来克服困难,取得学习的成功。
在磨课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也可以在其中不断成长。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在磨课中收获和成长的心得体会。
在磨课中,我们能够获得坚持不懈的品质。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数学一直是我的硬伤。
每次考试都是惨不忍睹,尤其是代数和几何,总是让我束手无策。
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钻研数学的奥秘。
虽然曾经遇到过无数次的失败,但是我依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有所收获。
于是每当碰到不懂的地方,我从不轻易放弃,总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潜心钻研,不断学习。
经过数年的坚持不懈,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转机,不仅数学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坚持不懈的品格也在我身上得以体现。
从此,我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收获成功。
磨课中我们能够获得自我激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学习节奏和习惯,有的人可能学习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对于我来说,学习总是特别的困难。
但是我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些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课余时间不断巩固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从最初的每天学习一小时,到后来的每天学习两小时,再到后来的每天学习三小时,我一直自我激励着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自律。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在学习上有了更强的毅力,也靠自己在学习上获得了更多的成绩。
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力量。
磨课中我们能够获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向老师、同学及家长寻求帮助,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在学习中遇到数学问题,我就会主动地和同学一起探讨,相互交流,互相提醒,互相鼓励,大家一同攻克难题,取得学习的成功。
在和同学们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相互鼓励、互相帮助,从而使我们共同成长,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f21f796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9.png)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4期教育·前沿一位外国学者Wallace说:“教师的发展意味着变革,而卓有成效的变革没有反思是相当困难的”。
我们要反思我们的语言,反思我们的行为,反思我们能够反思和应该反思的一切,在行动中反思,在案例中反思,从而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教学行为,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接触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促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
但反思之后,自己的教学仍然有很多模糊的、片面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或者说是我的一次次失败。
反思,就是回过头来思考,自我唤醒自我,我把自己的失败经验总结出来,希望自己不断战胜自我取得进步,也希望得到更多老师的帮助指导,促进自己的成长。
下面就来说一下在《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磨课过程中的几点收获。
一、磨政治课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课的首要功能,趣味性要为思想性服务。
第六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内容理论性较强,为了活跃氛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初备课时我单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从身边的党员说起,先来说自己对共产党员的认识和评价,并播放网上广泛流传的视频《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短片《Hi,I’m China》。
然后通过列举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反腐举措,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党正视问题,有能力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没想到自以为出彩的地方被教研组内老师“泼了冷水”,被指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这节课没有深度。
经过反思,意识到自己的课堂目标定位及目标达成设定不科学。
虽然学生在情景设置中踊跃发言,但有些学生的发言有失偏颇,自己虽有正面引导,但说服力不强,并没有达成本框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
再次备课,删掉了有些哗众取宠的视频,取而代之以“朱彦夫:一名优秀党员的极限人生”的视频,以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作为情境导入,使学生在深受感染的状态下,进入对本框题内容的思考和探究。
磨课的过程与感悟
![磨课的过程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bb2896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a.png)
磨课的过程与感悟一、引言磨课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模拟考试环境,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检验和提升。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有许多感悟。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在磨课过程中的经历和所得到的收获。
二、磨课的过程1.选择适合的题目在磨课之前,我首先要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题目。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选择一个既有挑战性又不过于困难的题目。
我选择了一套历年考试题目来进行模拟。
2.制定学习计划为了提高效率和专注度,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目标。
我将每天的时间划分为专注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3.系统学习在开始磨课之前,我会先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这样可以帮助我在磨课时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4.模拟考试磨课的核心是模拟考试环境。
我会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安静、专注的环境中,像参加真正的考试一样进行模拟。
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尽量不查看任何资料,全凭自己的能力完成试题。
5.分析错题磨课之后,我会仔细分析自己的错题。
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我可以找出自己的知识盲区和问题所在。
这样可以帮助我在下一次磨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三、磨课的感悟1.发现自己的不足磨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
通过模拟考试,我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这让我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2.提高解题能力磨课不仅帮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还提高了我的解题能力。
在模拟考试中,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完成试题,这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
通过不断的磨练,我在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3.增强自信心磨课让我在学习中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通过反复的模拟考试和错误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重要性。
每次磨课之后,我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的提升,这让我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磨课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ca44d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a.png)
磨课心得体会磨课心得体会(通用10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磨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磨课心得体会篇120xx年的3月,我参加了我校校本教研“摩课磨课模课”活动。
迄今为止,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
学校搞这样的活动说实话很高兴,可是压力也较大,感觉特别紧张。
虽然也在不少的地方抛头露面上过公开课,可是正儿八经的对这本校这么多熟悉的老师还是第一次。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反复的“磨课”中,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此活动中不辱使命,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回顾这个磨课的经历。
既有痛苦又有快乐。
“磨”的过程是痛的:前期煞费苦心的研究教材,点灯熬夜的制作教学课件,为取舍而做决断时的左右为难……好几次都到凌晨才睡,好几次走在路上还设想着这堂课,虽然很累,但当打磨出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方案时,一种强烈的快乐之感会油然而生。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
我最大的感悟是:第一,优质课是朴实的。
我总认为富有新意的教学环节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是取胜的关键。
在准备期间,为了把教案设计的尽善尽美,于是查阅了许多关于认识角的资料,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加上自己独具匠心的设计,一定可以做到的。
第一次试教就发现这样的设计却并没有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到了真正操作时就不美、不顺了,但我却固执的迷恋于展示自己设计上的完美,对于自己苦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又不舍得放弃,导致在前几次的试教中徘徊不前。
所以,我不知道有多么懊恼。
后来我终于鼓足勇气,克服惰性放弃了先前所有在我眼里“看上去很美”环节的设置,才使得整节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看到最后留下来的最朴实、最平淡的常规化教学过程,使我悟出一节好课,并不是只在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更应注意环节的有效性。
感谢你们,让我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记我的“磨课”经历
![感谢你们,让我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记我的“磨课”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ace38958a98271fe900ef91f.png)
感谢你们,让我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记我的“磨课”经历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七区每学期都会举办很多次比赛,学校也都以此为契机,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学校教学品质。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很感谢有这样的平台,帮助我们提升专业素养,有机会为自己、为学校增光。
学校对区里举行的比赛非常重视,语文组也发挥了“团结、拼搏”的精神,力求每课都能成为精品课。
日前,我荣幸的从二七区推到郑州市,进行语文素养比赛。
自接受通知后在邢主任带领下我校语文组便开启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探索过程。
与我而言,整个磨课过程犹如涅槃重生,每一次推倒、重来,都是遇见另一个自己,虽然每次蜕变都要经过修正、琢磨、思悟、改正,但我很享受其中的过程,每天都是崭新的自己,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
以前都是“差不多教师”现在要求必须精准,精准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手势、每一分钟,不能马虎,必须做到。
经过这样的训练,觉得自己上课规范多了,也得体多了。
下面具体谈谈我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磨课经历。
一、精心备课,储备能量自从定了课题,我就开始通读文本、看课标、看教参,对文本进行自我认知,结合单元主题和教参,定下本课的重难点。
接下来,我开始分析文本特点、结合文章结构,思考课堂教学顺序,也在网上大量搜集各个名家的视频,思考如何更好突破重难点,可是设计来设计去总是觉得自己沿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字词教学-----语言感悟-----回归整体------小结作业”路径行走。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邢主任给我提供了《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不同文体教学的基本策略》,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
就这样边思边想、边请教边琢磨,我设计出了教学第一稿。
二、实战演练,发现问题我把初稿展示给语文团队看,大家一起推敲初稿,听我的设计理念和意图,都觉得我的设计理念和意图挺好,但是没有把理念凸显出来,学生的自读、感悟、探究的太少,教师教的太多了,这也是我当初最担心的。
在磨课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在磨课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62f4dcd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0.png)
在磨课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春夏秋冬依旧,风雨霜雪依然。
时光匆匆,弹指之间,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基础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六个年头。
回首这六年的教学成长之路,我认真地梳理着自己一路走过的点点滴滴,我深刻地意识到在教学成长道路上,要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努力抓住机会,磨砺着,积淀着,实践着,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初次在磨课中历练特级教师李镇西说:“你不能够把课上得精彩,但至少你要把教案背下来。
”就是这句话,不断地激励着刚刚站上讲台的我在脚踏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清晰地记得刚踏入工作的第一年,我迎来从教生涯的第一次校级公开课,区级数学教研员和学校领导要来听我的课,初站讲台的我,没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没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没有从容淡定的心态,当时在国庆假期中听到这个消息,我紧张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脑子里一片空白。
幸运地是我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并且特别热心的指导老师,在与指导老师的耐心沟通下马上确定了课题,制定了教学计划。
于是,我对照着手头的教材和教学辅导参考书开始认真研读,同时大量观摩网络上的相关优秀课例,不断地修改教学设计和课件。
假期回来后,在指导教师陪着我进行了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改课。
最终我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校级公开课。
这一次的磨课过程很是煎熬,这一次课上得也很沉闷。
因为初站讲台的我熟练地背教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跟着备好的教学设计走,无法随机应变处理课堂上出乎意料的生成。
参加工作后的第三个月,我迎来了第一次校级青年赛课活动,学校领导都很重视这次活动,特邀区级名优教师当评委进行评课。
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从教材的研读、学情的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最终,在赛课活动中得到了专家评委的好评。
有了第一学期的初次尝试,第二学校我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承担学校与联盟兄弟校组织的区际联合研讨活动。
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全员参与,全程卷入,指导我一次次的磨课和改课。
磨课心得体会(通用20篇)
![磨课心得体会(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4b8a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2.png)
磨课心得体会(通用20篇)磨课心得体会篇1__小学在第十二周的周五作为乡镇第一所召开全县小学语文语用教学观摩示范课的学校,创造了又一个历史第一次。
我作为这所学校的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也因此倍感荣幸。
当学校接到要在我们学校开有关语用观摩示范课的通知后,全校的领导和老师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在整个磨课的过程中,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受益良多,得到了一次快速的成长。
一、收获感动这节观摩示范课的执教者是由惠州来我们学校支教的何文彬老师所担任的。
在整个磨课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彬老师身上所具有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功底和素养。
文彬老师那漂亮的粉笔字,抑扬顿挫的语言,关爱学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让我最受感动的是文彬老师对待教学专业执着的精神。
在整个磨课的过程中,文彬老师三番五次地不断修改教案,但是他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
而文彬老师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边还有我们整个磨课团队的陪伴。
在每一次的磨课过程中,我们团队的老师都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的就是让这节课变得更好。
作为一名刚踏上讲台一年多的年轻教师,在这次磨课的经历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二、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领悟当确定了由文彬老师承担此次重任后,我们学校的语文教研小组进行了第一次教研,确定了教学的篇目为《一块特别的石头》。
在第一次试教后,教研员丽玲老师也就本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之后,我们整个磨课团队针对教案又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在这整个磨课的过程中使我收获了专业知识的指导,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落实单元训练重点在此次的磨课中,无论是小春老师还是教研员丽玲老师,都不断地强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好单元训练重点。
在第一次试教后丽玲老师在教研会上还特地就落实单元训练重点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首先是在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中要注意结合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观察前后是否有关联。
磨课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
![磨课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d4fe2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7.png)
磨课的心得体会磨课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磨课的心得体会篇1为帮助新教师尽快更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促使其快速成长。
在校领导和钟老师安排下,我跟新教师黄莉确定了师徒关系。
虽然懵懂的“被师傅”,但通过这么几个月的共同学习,特别是这一次带着黄莉磨课的过程,使我深刻体会到做师傅,真的是一门学问。
因为,要想做好这个师傅,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下面我就这次和黄莉老师磨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各位新老师给出一些建议:一、克服紧张的心理很重要作为一名新老师,刚踏出校园的殿堂,缺乏承受能力和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对能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按要求上好课,心里没底。
各种担心,往往会使得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特别的紧张,经常会出现心跳加快、脸红、思维混乱等现象。
它会直接影响教师上课效果。
那么克服紧张的心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所以在上课前一定要意识紧张的心理会给你精心准备的课带来种种危害,上课前可以跟自己对话:我是最棒的,我已经准备好了,相信自己。
二、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有很多新老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要设计一节课那还不容易,只要百度一下,教案、课件分分钟的事,或者那么多优质课的视频多看几遍,模仿模仿、修改修改、背背记记应该就能没有问题了。
这样的想法是肯定不正确的。
在这磨课过程中,黄莉老师就这个问题就有深刻的体会,不要说是在网上下载的教案无法顺利上手操作,包括用我或者是其他老师之前赛课上过的教案都还是不好操作。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别人的教案是根据自己钻研教材设计的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上课学生的专用教案,这样的教案不是适合每一个老师每一个班的学生。
所以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自己吃透教材、摸索出每一个环节。
在这么多专家面前讲如何备课,还是有点班门弄斧,这里只是向新老师们就备课说一些我的看法。
1、备课首先应该备教材备教材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钻研课文本身。
从字、词、句、段、篇到作者的思路、课文的主题思想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于老师会怎么上” 记一次“磨课”经历
![“于老师会怎么上” 记一次“磨课”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cd5d63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d.png)
“于老师会怎么上” 记一次“磨课”经历磨课是一种老师上课之前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准备的过程。
在磨课过程中,老师会针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以便能够更好地教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记述一次我个人的磨课经历。
这是我第一次担任高中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心里有一些紧张,但也充满了期待。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在准备这堂课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
我查阅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包括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参考书和相关论文,以便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教学方法。
我深入研究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的主题、结构和作者的语言运用等,以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并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我还对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思考和规划,包括如何引入课文、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布置作业等,以便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采用了针对学生的口头预测的形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猜想和推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我对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包括课文的主题、结构、作者的语言运用等,以便能够更好地呈现课文内容,并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课文。
接着,我还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便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还对学生布置了一些作业,如写读后感、课文摘抄等,以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文内容,并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反应非常不错。
他们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表达了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看法和理解。
在角色扮演的环节中,学生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在作业展示的环节中,学生们撰写了丰富、深刻的读后感或课文摘抄,充分表达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还能够更好地教授课文,并且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磨课”中经历,在“反思”中提升—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黄岩实验中学尤卫敏【案例背景】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次教育科研活动周,原来是校内公开课,随着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视,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教案开放周,我承担了这一次的开课任务。
【案例实施】一、选课作为年青教师,本来想选择简单一点的内容上,后来同组的教师说这样的研讨价值不大,因此,把开课的内容定为大家都没有上过的《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中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在设计这节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番研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展开教案,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写完教案,我就把我的意图与我的师傅交流了一番,都觉得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为了使教案效果更好,师傅建议我先试教一次。
二、第一次试教教案片断: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与0??bax x为何值时,的值为”是同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求当0by?ax?看:(1)以下两个问题是不是同一个问题?①解不等式:0?x?42②当x为何值时,函数的值大于0?4?2x?y生1:是同一个问题。
师:你如何利用图象来说明②?生2:先画出函数y=2x-4的图象,观察图象得到的,由函数y=2x-4,当y>0时,就得到不等式2x-4>0,反映到图象上,y>0就是在x轴上方的部分的1 / 7点。
师:根据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你能求出哪些不等式解集?并直接写出相应的解集?不等式yy=3x+6-2xOx>-2.生3: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它的解集是生4: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它的解集是x<-2的一样。
,方法与生3 师:还有其他的不等式吗?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还有哪些?。
5:我知道了,我找到的不等式是,它的解集是生2?0x??3x?6,它的解集是。
生6:我也知道了,我找到的不等式可以是2?x?3x?6?055??x?y:如右图,利用师:出示例1y 2的图象,55??0?x5)求出1的解(2505??x?的解集;(2)求出2x50??5?x 3)求出的解集;(2O25)你还能求出哪此不等式的解集(45x?y??2呢?生:(略)师: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练习,我们知道,对于一般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它与一次函数的求值,利用图象分析数量关系等问题关系很密切,具体见如下框图:: 从数的角度看?x0b?axy0a0bax??(?)?求为何值时的解的值大于2 / 7从形的角度看:y?ax?b在x确定直线轴上?)?0(ax?b?0a解求的方的图象所对应的x的值师:出示例2:用不同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生5:利用解不等式的方法。
(略)生6:原不等式可化为3x-6<0,画出直线y时,这条,可以看出,当x<2y=3x-614轴的下方,即这时直线上的点在x10x<2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4 :将这个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生7y=5x+4一次函数,画出直线与直线-5,可以看出,它们交点的横y=2x+10xO2y=2x+10y=5x+4 x<2时,直线,当坐标为2y=5x+4上的点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
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2下方,这时……三、第一次点评课上完后,虽然学生积极配合,表现较好,但自己觉得上得很“累”,特别是引导学生的过程有点“累”,而且觉得教案中自己的话太多,好像整节课中就老师从头讲到尾。
和一起听课的师傅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她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认识剖析教材,在本节课的教案中,如何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用运1动的观点动态地分析,用一次函数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统一起来认识,是教案时的重点,也是教案的难点。
从教案实际来看,没有突破难点。
因此,可适当减少练习的题量,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讨论、探究。
常规的不等式直接解2、出示例25x+4<2x+10后,用不同的方法解不等式起来更简便,让学生用图象来解,学生不愿多此一举,这样教师便陷入了尴尬的3 / 7境地。
因此,能否把“用函数的观点统领方程、不等式”作为重点,在教案中使学生体会到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的同类量的大小变化,加深对三者关系的认识。
四、第一次反思听了师傅的意见后,我连夜修改了教案,并对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师要吃透教材。
在教师上一节课之前,应该充分地钻研教材,分析清楚每一部分的意图,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
教师如果这都弄不清楚,教起来肯定非常的肤浅。
这节课的第一次尝试,我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没有对它的内涵、深度进行挖掘,一堂课下来,虽然很顺利,但感觉对知识的传授只浮在上面。
五、第二次试教:根据下面的一次函数图象,你们能教案片断1y6找出哪些不等式?并直接写出相应不等式的解集。
-2,它的解集是生1: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xOx>-2.y=3x+6师:这个解集你是怎样确定的呢?,反y>0时就得到不等式3x+6>0生1:我是观察图象得到的,由函数y=3x+6,当x>-x轴上方的部分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范围是映到图象上,y>0就是在。
2,利用数形结合来确定对应0师:非常好,抓住了函数值y在变化的过程中大于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其他同学有不同的发现吗?:我找到的不等式是3x+6<0,它的解集是1的一样。
x<-2,方法与生2生轴交于y,它的解集是x>0,我是由函数图象与3x+6>6生3:我找到的不等式是,此时对应那么就可以得到不等式3x+6>6x=0(0,6)点知道的。
当时,y=6, 轴的右侧,也就是的图象部分的点的横坐标都在yx>0。
时,得到方师:你观察得很好,看来你在这个函数变化过程中,观察到了当y=6,从而将函数、不等式、方程y>6,而当时,得到不等式3x+6>63x+6=6程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统一了。
,但我确生43x+6>6一样也得到了不等式是: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和生3 定解集的方法与他的不同。
4 / 7师:哦?那你是怎么确定的呢?y3x>0,所以我4:因为不等式3x+6>6可变形为生6y=3x个单位,就得到将直线y=3x+6向下平移6-2直xO线y=3x,如图所示,这样在x轴上方的部分y=3x+6x>0。
的横坐标的范围是师:对于他的做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可以交流一下。
,这样做的变形为3x>04把3x+6>6 生5:老师,我认为生4的做法是对的,生目的是更容易在图形上观察。
非常聪明,他通过平移把不易观察的范围转化为大家已知的轴上4师:是啊,生方的部分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这种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方法在数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师:那么刚才这几位同学又是怎样从函数得到不等式的呢?,y>0y的不等式,比如y生6:因为函数是变化的,所以可以先写出一个关于的不等式了。
,就得到关于x,然后再把y 换成3x+6y>6y<0, 7:老师,我有问题,为什么从这个函数图象中我得不到无数个不等式呢?生师:对于他的疑惑,谁来解答?:肯定有无数个,只不过这个函数图象中所给出的现成的点的坐标太少了,生8 不容易看出。
师:你总结得很好,因为函数是变化的,所以由这个函数图象应该也能得到无数个不等式的。
2:用不同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教案片断:利用解不等式的方法。
(略)生9,画出直3x-6<010:原不等式可化为y时,x<2线y=3x-6,可以看出,1410轴的下方,即这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是解的集式不所3x-6<0时,以等45 / 7-5x2Oy=2x+10y=5x+4x<2。
生11:将这个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与直线y=2x+10,可以看出,它们交点的横坐标为2,当x<2时,直线y=5x+4上的点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下方,这时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2。
师:大家比较生10、生11的方法,你们有什么体会呢?生12:虽然方法不同,但思考起来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他们都是把直线看成函数,利用画函数图象来解题。
师:好,找到他们的共性。
生13:我觉得生10的方法是先要对不等式进行变形,再看成函数,好处是只需要画一条直线;生11直接将不等式变成函数,但却要画两条直线,有点麻烦。
师:多好啊,有比较才会有提高,这就是收获。
生14:从中我还知道了不等式的问题也可以转化成函数问题来解决。
师:你们说得非常全面。
我们既可以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也可以运用解不等式帮助研究函数问题,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六、第二次点评第二次试教是正式上公开课,从教研组课后的评课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1、本节课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
注重抓住教案重点,突出数学本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2、在具体的过程设计中,既突出本质讲解,又对y取定某范围的值时相应x值的确定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辅之以必要的补充练习,使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能增加更多的形象储备和直观理解,同时注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图象法解方程不等式的必要性。
七、第二次反思我觉得,每上一次课,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提高。
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6 / 7 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改理念,并且知道了在课堂中怎样去实施这些课改理念,怎样去提高课堂教案的有效性。
这个过程是一个经历了痛苦、迷惘、顿悟、欣慰、收获的过程。
我享受这样的过程。
【案例反思】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磨练,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磨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通过这一次的教研活动周,使我对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谓“磨课”,即年级备课组确定课题,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案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案实践。
而主讲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展开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最佳方法,改进课堂教案,然后再由同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
如此“教案→探究→再教案→再探究”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才能对教育教案的本质与精髓从容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高屋建瓴,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洞察了然,对科学的教育教案方法运用自如。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
在公开课前,一般的执教者总会请名师给予选课、备课和上课上的专业指导,这种向名师的求教,其实就是“磨课”的一种形式,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是许多教师走向成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