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参加校级磨课《我喜欢》的心路历程
修改稿与教材对话,提升解读教材的能力——参加校级磨课《我喜欢》的心路历程金堂县实验小学夏祥川新到一个学校,感觉什么都是新的。
一开学,学校就分类公布了本学期的磨课名单。
从教材中到底选哪一篇文章来磨,当时我心里是没有底的。
【决定磨课】开学第三周的一天课间,我回到办公室准备批改作业。
组长走过来对我说:“夏老师,上报磨课的阅读文章名。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我的心顿时紧张了起来。
我连忙翻开教科书,从目录的当头,一路找下去,直到组长又来催促时,我还是没有拿定注意。
组长见我一脸的茫然,就说:“上张晓风的散文《我喜欢》,怎么样?”我一听,只好点点头。
因为俗语说“听人劝,得一半”。
就这样,磨的课就是《我喜欢》了。
【理清思路】有人说:“成功只眷恋那些有准备的人。
”我深信不疑。
当一确定下磨《我喜欢》,我便利用课余时间,把这篇文章又通读了几遍。
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笔细腻隽永,清丽流畅,文章的结构也非常特别,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让文章自然有一种回环吟唱的气韵,每一种事物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那么富于活力,与众不同。
我不由得感叹道:“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学习。
”既然自己读了几遍,那么怎么上呢?当然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啦。
北师大教材,生字多,生词多,内容新,但选文经典,都是名家的文章。
我不敢掉以轻心,连忙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我决定像以往一样每学一篇新课文,都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认识生字,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第一课时,我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学生齐读课题后,马上导入新课——先检查预习情况,快速默读全文,扫清生字障碍,弄清本文的构段方式。
让学生再读课文知道本文所写的内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后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反复的朗读中初步感受散文的意境及韵味。
第一课结束。
第二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一)复习——温故知新。
我的磨课心路历程
我的磨课心路历程张微在经历了两年的“休养生息”后,我又重返了“课堂”这个舞台,接到上精品展示课这个任务时,我还是很有些紧张的。
这么久不曾好好学习,不曾钻研教本了,我的课堂教学还能跟上现在的“步伐”吗?还能跟上现在的理念吗?怀着忐忑的心情,我选择了一篇选读课文《咕咚》,开始了我的磨课历程。
因为这是一篇选读课文,在的教学目标把握上,我还是真吃不准。
网上查找了很多关于这篇课文的资料,几乎都是京教版、苏教版等的精读课文设计,也有的是把它放在二年级才上的。
我想,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上,肯定是要以略读课文来处理的,但如果把这课当作略读课文,又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呢?在反复读课文后,我决定,就以梳理课文内容为主,学完故事后再让孩子们感受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同时,这篇课文的语言比较有趣,再让孩子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个故事也不错。
就这样,三个简简单单的目标确定了。
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可以说,我是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啃”出来的。
因为这篇课文可供参考的设计资料实在是很难找,我只好完全靠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解读出设计的思路。
在静静的一个晚上的沉思后,我想以猜测“咕咚”是个什么东西、动画视频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课文2、3段的教学,紧紧抓住“读”这个方面,去完成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为了突出悬念,我还特地让孩子们不预习就进课堂,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几经修改,一个多星期后,我的上课初稿总算是“出炉”了,可离展示时间也就只有一个多星期了。
在整个磨课过程中,同年级老师,同教研组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有益建议还是很多的。
第一次上完课后,黄丰英老师就觉得这样的课堂没有什么“语文味”在里边,究竟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一点也听不出来,甚至有点像品德课。
为了增加“文味”,我又把中间的主要教学重新设计,以上语文课的思路,多提几个“语文性”问题;后来,又有老师觉得课尾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没什么效果,学生既读不熟练,又读不出味道,因为是戴着头饰读的,有的孩子还因为头饰出了问题,连自己该读的文字都没跟上。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篇)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篇)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篇1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三届“智慧杯”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比赛,也结合我在市级培训班中所要完成的一堂学员实践课,选择了一年级下册教材“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内容,我们一年级备课组齐心协力与我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课磨课活动。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过程艰辛,可收获和成长也是满满的。
在整个过程中,与组内的两位老师不断研磨课本内容、课堂表现,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也丰富了许多。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篇2磨课犹如磨剑,锋芒在无数次花火中呈现。
当然这样的花火便是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反复推敲,不断积累,把智慧和精华聚集在一起的过程,去努力呈现出每一堂精彩的课堂。
我认为精彩课堂的基础是深入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核心内容,去钩织一个有型的网,这样才会在有条有序的去组织语言,顺利地进行余下的准备工作。
当然在和众多优秀的教师进行磨课活动的时候,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都是我自己在书本及日常积累中所得不到的东西。
“好课是磨出来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精心去设计方案,用充足的准备去讲好一堂课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积累,让我更好的掌握了磨课的重要。
在课堂去营造和谐的气氛,热情可以让同学们满怀信心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象,哪怕有时候他们说的并不正确。
并且这样还可以在他们的错误中进行延续的剖析,去引导开拓等,要完成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各种因素,这样磨课虽然艰辛,但是其中快乐和收获才是最大的。
磨课让我必须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是一个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要先让自己不断积累去体会其中的精华,还要加上自身的观点理念,灵活地运用在授课当中去。
在磨课中不止提升了我的勇气和自信,它让我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接合在一起,从这样的深厚的积累中让我的授课更完善,其次更加完善自己的内心,磨课带领自己越来越强大,不畏艰难困苦,要不断突破创新,这正是要讲好课不可或缺的精神。
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味标题:磨课心得体味引言概述:磨课是一种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课程。
通过使用磨课,我积累了许多学习经验和心得体味,下面将分享我的磨课心得体味。
一、课程选择与规划1.1 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在选择磨课课程时,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1.2 规划学习时间在选择课程后,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确保能够充分利用磨课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
可以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
1.3 多样化学习内容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外,也要尝试学习一些新领域的知识,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
二、学习方法与技巧2.1 主动学习在磨课学习过程中,要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积极参预课程讨论和互动。
可以提出问题,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 多维度学习除了听课程视频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多维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3 反复巩固学习过程中要反复巩固所学知识,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总结笔记等方式加深记忆,确保知识的掌握。
三、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3.1 参预讨论在磨课平台上,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
3.2 合作学习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课程内容,相互催促和匡助,提高学习效果。
3.3 参加线下活动磨课平台还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可以参加这些活动,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学习火伴,拓展人际关系。
四、持续反馈与调整4.1 定期评估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要定期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4.2 接受反馈在磨课平台上,可以向老师和其他学生寻求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4.3 持续调整根据反馈意见和评估结果,持续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五、总结与分享5.1 总结学习经验学习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学习经验和心得体味,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教师备课磨课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备课磨课工作总结范文近期,我作为一名教师,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备课和磨课工作。
通过这些辛勤努力,我深刻认识到备课磨课工作对于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此,我希望总结一下我在备课磨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备课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时期。
在备课前,我需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确保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同时,我也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准备,例如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在备课过程中,我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备课过程中,我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概念性知识时,我会采用讲解-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在学习实践性知识时,我会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手段,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此外,在备课磨课过程中,我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备课阶段,我要合理设计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我还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备课磨课工作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备课是一项繁琐而持续性的工作,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以确保备课的高效进行。
同时,备课工作也需要与同事进行合作,共同研讨和分享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备课磨课工作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总结自己的备课磨课经验,我认识到备课工作需要注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及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只有不断提高备课磨课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会在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课程,有些课程我们可能对其并不感兴趣,但是作为学生,我们仍然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磨课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反复钻研、细心琢磨,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也尝试了磨课这种学习方法,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磨课需要耐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甚至会感到困惑和沮丧。
但是,只有保持耐心,才能够在磨课的过程中找到突破口。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反复阅读教材,甚至查阅其他资料,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轻言放弃。
其次,磨课需要细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有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能会成为我们理解整个知识点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细心地阅读教材,做好笔记,甚至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所学知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磨课需要反复。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反复地温习所学知识,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某个知识点,但是当我们再次回顾时,却发现自己已经遗忘了一些内容。
因此,反复温习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复习,才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磨课需要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
同时,总结也可以帮助我们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总的来说,磨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耐心、细心、反复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继续尝试磨课这种学习方法,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一课三磨》读后感:好课是磨出来的 记我教学生涯的第一次磨课
《一课三磨》读后感:好课是磨出来的——记我教学生涯的第一次磨课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
”《一课三磨》中也提到“不磨不成艺。
”认识事物一般都要经历“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过程。
对于教学而言,只凭经验办事,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不求最好,就难以把握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一课经历“三”磨,才能从中发现教与学的科学规律,破解课堂教学的“暗箱”,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层变革。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第一次磨课经历。
那时作为一名刚工作还不满一年的新教师,自接到三上《24时记时法》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后,心中充满了忐忑,身边的老师都告诉我这一课很难上,难上有三:其一,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孩子,对于刚刚认识钟面的孩子来说,这一课的内容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其二,我对二年级的孩子比较陌生,不是很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一个问题孩子会怎么回答心中没有预测,特别是去其他学校上课,学生也不习惯我的讲课方式。
其三,教学至今接触的都是一年级的教材,对于《24时记时法》这一课的教材比较陌生。
顶着这重重压力,开始了我的备课磨课历程,首先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教育大家的视频,将初次的教案备了出来,并在我们学校进行了第一次试上。
新课程提倡情境教学。
在备课之前,学校老师就建议我:“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着意图所在,你打算要干什么,要让学生理解、懂得什么。
”记住了这句话之后,在课始,我出示了一个店营业时间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受两种不同记时法,并揭示课题。
接下来第二环节主要是结合钟面让学生经历时针在钟面上一天的行走过程,在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熟悉的时刻让学生说一说两种不同记时方法,最后组织学生回忆并出示时间轴上的两种不同记时方法,并引出接下来的不同记时法的对比。
最后再完成练习。
第一次试上下来,发现了许多问题:1.导入的问题问的不明确,让学生去发现,学生出现了许多没有预想到的情况,答非所问,浪费时间。
2.讲两种记时法同时呈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也很混乱。
孙秀芝《痛并快乐着——我的磨课经历》
痛并快乐着——我的磨课经历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有机会上一堂区教研课,我认为这是一次莫大的鼓舞。
然而,要上好一节课并非易事,在准备这次教研课的过程中,我失眠过、困惑过、顿悟过、思索过,真正体会到了磨课的艰辛与成长的快乐。
回首这一次难忘的磨课过程,我觉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迷茫期——“此情无计可消除”此前,参加了区里的几次教研活动。
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课堂观察”。
那次走进采荷二小,第一次听教研员给我们介绍听课时的观察任务,然后拿着一张画满了两页表格的观察表听课。
教研后,老师们开玩笑说:“听课不比上课轻松啊!要认真听课又要做好各种记录!”那时,我就感觉“课堂观察”像一个个无孔不入的镜头,让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真实地暴露出来,这对上课的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检验。
当我接到通知要上一节教研课时,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这样的机会确实难得,“区片联动,分组教研”的活动形式让我们新老师也有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紧张的是作为一名新手,我将面对的是那么多优秀的前辈,那么多双雪亮的眼睛观察着我的课堂,我将提交一份怎样的答卷?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的《游动物园》,主要内容是键盘指法的学习,观察点是“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针对这个观察点,我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思考。
三年级下册80%以上的内容都是键盘操作的学习,在平时的常态课中,我就发现相对上个学期的画图来讲,同学们显然对键盘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和耐心。
教材上提供的英文单词范例并不能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重复的单词输入练习让一些初学者感到索然无味,而一些有打字经验的同学又会耐不住性子在键盘上不断上演着动作片——“一指禅”、“二指禅”等。
该如何设计课堂吸引孩子们呢?我陷入了一阵迷茫……启蒙期——“柳暗花明又一村”距离上课还有一个多星期时间,教学设计的思路还有形成,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做了以下几件事情:磨合期——“路漫漫其修远兮”第一次试教,发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果然明显高于前几次的课堂,都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辛苦并成长着——我的磨课心得
用 , 而 明确 如 何 实 现 不 规 则 图 形 到 规 则 图 形 的 转化 。 后 安 进 之 排 7 页 第2 的 三 道 练 习 题 加 强 图 形 面 积 的 转化 练 习 . 安 排 4 题 再 7页“ 一试” 4 2 试 和7 页第 3 巩 固图 形 周 长 计算 的转 化 练 习 。 题 3回顾 以往 所 学 中 转 化 的 例 子 . 图 形 方 面 讨 论 到 数 的 . 由
250 ) 15 0
磨 课 之 后 , 参 照 大 家 的 意 见 对 自 己的 教 案 作 了 修改 , 我 有 的是 环 节 上 的 改 变 ,如 分层 练 习 的 安 排 .有 的是 细 节 上 的处 理 , 过渡 语 言 的组 织 细 化 … … 如 基 于 此 , 又 写 了教 学设 计 的第 二 稿 。 我 1 由爱 迪 生 测 量 灯 泡 容 积 的 故 事 引 出 转 化 的 策 略 . 事 . 故 录入在课件中。 2 .由一 组 规 则 的 长 方 形 面 积 大 小 的 比较 引 入 例 题 1 教 的 学 , 过 让 学 生 动 手 操 作 。 深 对 分 割 、 移 、 转 方 法 的 运 通 加 平 旋
辛 பைடு நூலகம்
苦
并
成
长
着
我 的 磨 课 心 得 祁 梅
( 熟 市 报 慈小 学 , 常 江苏 常熟 相 同 的 教 学 内 容 , 不 同 的 班 级 进 行 “ 课 ” 一 路 磨 下 在 磨 , 来 , 不 由感 慨 : 为一 名 青 年 教 师 , 们 真 的 有 太 多 需 要 去 我 作 我 完 善 和提 高 的 东 西 。 每 一 次磨 课 后 的 修 改 , 伴 随着 思 想 的 冲 突 , 扎 很 多 , 都 挣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教师磨课心得体会(通用12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磨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1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
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热烈。
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
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
“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
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
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的区公开课磨课故事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的区公开课磨课故事今年9月份,我报名参加了城阳区公开课讲课活动。
其实,刚报名的时候就有很多顾虑:选择什么课题?怎样落实新教材、新课标理念?如何才能讲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何设计这堂课才会有亮点、有价值、有深度……定目标·水本无华生潋滟当时,还在进行第一单元教学的我,仔细研读了八个单元中的篇目之后,在报名表上填了第二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整合阅读课。
由于第三单元涉及大量古代经典诗歌的阅读与背诵,备课组根据教学计划调整了两个单元的教学时间。
一时间,我突然觉得人物通讯篇幅又长,难度又大,做整合阅读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更多的是目前我还没有从宏观角度设计整个单元的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再一次通读八个单元,最终选择了第七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下、以“自然情怀”为主题的经典散文单元。
在这个经典散文单元中,第14课是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荷塘月色》,15课是史铁生《我与地坛》,16课是苏轼《赤壁赋》、姚鼐《登泰山记》。
就单篇来看,可以说篇篇都是经典,按照以往单篇进行精读精讲似乎并无不可。
可是,单篇教学之外,是否还可以进行文本整合?11月初,到烟台二中参加全国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变革暨名家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褚树荣老师提出了“大单元,微专题”教学设计。
褚老师将“自然情怀”统筹下的第七单元五篇课文设计为五个微专题:人格化的“自然”(熟悉背景,因人识文);文学化的“自然”(联读三篇现代散文,体会文如其人;联读两篇古文,体会繁简得体,各臻其妙);文化视域中的“自然”(《故都的秋》与士大夫审美;《荷塘月色》中的“中和之美”;《我与地坛》的宗教情怀;《赤壁赋》里的历史情结;《登泰山记》背后的泰山文化);散文MTV发布会:(制作本单元的配乐配图朗诵视频,班级交流);写景散文写作(写景散文的训练及讲评)。
这一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积淀核心的语文知识,训练关键的语文能力,学习实用的学习方法,赏析典型的文学现象,理解传统的文化母题,最终落实培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经验和文化理解四种核心素养。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教师磨课心得体会范文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
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耗费教师的大量汗水。
下面给大家分享教师磨课心得体会,欢迎借鉴!本学期,我们学校要承担榆次区的开放活动。
很荣幸被学校推选在这次活动中进行公开示范课。
这对于刚刚踏上音乐教学不足一年的我来说,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挑战。
为了圆满的完成学校交给的这项任务,不辜负领导们对我的期望,从年前我就已经开始了精心的准备。
从选课、备课、制作课件到最后一轮又一轮的磨课,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一堂“好课”真的是来之不易呀!教学设计写了有十几份,为了设计好一个教学环节,我写了改,改了写,一晚上的坐在书桌前反复思考,经常加班至深夜。
这里面的苦与乐只有自己知道。
虽然过程是漫长的,是艰辛的,但它将会成长我教学生涯中不可磨灭的一份珍贵的记忆。
我执教的是湘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我是草原小骑手》。
这个内容我试讲了八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同组老师们的帮助,每一次上完课后,大家都会凑在一起,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
同时还要感谢来自于我们网络工作室中的各位同行朋友。
地域的差距没有割断我们探求知识的热情,小小的网络又将我们凝聚在了一起。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一起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甚至细到每一个音该如何处理更加合理,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这让我受益匪浅。
一、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所以在备课时,设计本节课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问题怎么设计,怎么问,学生才能理解,才能根据提问把这堂课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的解决。
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6篇)
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6篇)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1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校在暑假期间开展了“研课、磨课大赛”。
我校的教师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不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有较好的教学水平。
本学期以教研为平台,通过开展教学沙龙活动,以及对教师的业务学习进行了相关的培训。
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快地成长起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本年度我校开展了一次全校的公开课活动,我们通过开展课前的说课,课后的评课活动,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本学期教研组内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李静怡。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水平,我们还组织了各种业务学习。
如: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读各种先进经验文章,撰写一些学体会、反思等文章,通过学习,大家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有的老师还不能及时写出一份教学反思,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加以改进。
在本期,我们的教师还要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培训活动。
本学期我校的老师还参加了市级以上的教研,还有的老师还参加了市级的教研活动,通过学习,使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们的学校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我们还是要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做得更好。
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2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丰富我园教师业务能力,我园于__年__月__日开展了研课磨课活动。
经过近一周的精心准备,全体教师在研课磨课的活动中,各抒己见,各抒己见,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分析,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科学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本次磨课活动的开展,让大家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前路。
以生为本 生成精彩——记我的“精磨一课”教研经历
在 《 德 与 社 会 “ 磨 一 课 ” 教 研 活 动 中 ,我 把 目光 锁 定 品 精
|叠 | |鼍i | |
“ 么是少 数民族? 汉族是 不是少数 民族?”一 石激起千 层浪 , 什
在 了 5 6个 民 族 是 一 家 》 我 要 让 学 生 在 喜 闻 乐 听 的 熟 悉 旋 律 中 这 2个 连 环 问 题 引起 了同 学 们 的 共鸣 ,大 家 都 叽 叽 喳 喳 地 议论 了 。 走 进 祖 国 的这 个 大 家 庭 中 ,为 增 进 民 族 之 间 的 团 结而 努 力 。有 了 起 来 。改 版 后 的 “ 识 少 数 民 族 ”这 一 问题 使 学 生 潜 在 心 智 被激 认 初 步 想法 ,我 便 与 磨 课 小 组 成 员一 起 探 讨 ,一起 制定 了整 个 教 学 发 起 来 了 。
立 在 学 生 把 握 文 本 和 价 值 取 向的 基 础 上 。 否 则 “ 少数 民族 和 汉 族 评 课 时 ,老 师 们 对 我 的 课加 以肯 定 和 赞 赏 ,但祝 老 师想 了想 杂 居 在 一 起 ,就 像 5 6个 兄 弟 姐 妹 亲 亲 热 热 地 组 成 了祖 国 这 个 团 说 道 : 整 堂 课 我 总 觉 得 热 闹 有 余 ,只 浮 于 文 本 知 识 的 表 面 ,没 结 统 一 的 大 家 庭 ” 这 么 有 哲 理 的 话 ,怎 么可 能 出 自四年 级 学 生 之 。 口。如 果 课 堂 中我 只告 诉 学 生 少 数 民 族 字 面 的 定 义 ,没 有 “ ” 沉 育 ’内 涵 ,学 生 对 悠 久 历 史 文 化 的 博 大 这 一 点上 没 有 很 好 地 放 大 到 文 本 中去 ,也 就 没 有 了学 生 们 的 多 元 解读 ,有 舍 本 求 末 之 嫌 ? 延 伸开 来 。 此 言一 出 ,老 师们 都 陷 入 了沉 思 之 中 。 教 师 要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点 拨 学 生 的 见解 ,提 升 学 生 的 思 想 ,了 解 真 是 “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蜒立 上 头 ” 小 ,是 啊 ,热 闹 的 学 生 的 认 知 水 平 ,引 发 学 生 有 针 对性 地 讨 论 ,他 们 才 会 真 实 理 解 课 堂是 否真 的 有 实 效 ? 德 育 的 内 涵 体现 了吗 ?我 静 心 思 考 起 了这 并 对 文 本 作 出 多 元 的 解读 。 些 课堂 的实 质性 问 题 。 2 团队 磨 合 ,智 慧 闪 耀 。备 课 时 ,我 没 有 注 意 到 教 材 中 存 . 第二次磨课 : 暗花 明又一村 柳 在 的 不 足 ,教 案 中 汾 有 对 教材 中 的 不足 加 以 完 善 与 弥 补 ,更 没 有 原 本 以 为 课 堂 中 气 氛 热 烈 、学 生 发 言 积 极 ,就 能 让 学 生 获 涉 及 到 有 关 教 材 不 足 的讨 论 。若 没 有 利 用 集 体 的 智 慧 , 断 磨 合 、 不 得 知 识 。其 实 不 然 , 有理 性 的沉 思 , 有 张 弛 有 度 的 动静 结 合 , 改 进 ,怎 么 会 有 课 堂 中 与学 生 的和 谐 之 声 ,水 乳 交 融 的 统 一呢 ! 没 没 没 有 深 度 的 凝 神 聆 听 , 闹 只是 一 个 表 象 , 感 目标 也就 缺失 了 。 孩 子 们 从 各 自的 生 活 经验 出发 ,借 助 已有 的 体 验 ,随 机 生 成意 外 热 情 那 么如 何 把 课 “ ” 下去 ,让 课 因思 而 精 彩 ,同 时 又 挖 出 教 材 的 的 教 学 价 值 , 难 道 这 不 正 是 我 们 课 堂 教 学 所 要 追 求 的 “ 慧 的 、 沉 智 品德 内涵 呢 ? 我 们 磨 课组 的老 师重 点研 讨 了如 何 让 学 生 感 悟 各 民 生 成 的 、 创 生 的 ”境 界 吗 ?我 想 ,我 的 成 功 也 是 我 们 整 个 团队 的 族 人 民平 等 地 生 活 在 一起 ,共 同创 造 博 大 精 深 的 中华 文 明 ,为 增 成 功 ,恰似 “ 剑 锋从 磨 砺 出 ,梅 花 香 自苦 寒 来 。 宝 进 民族 团结 而 努 力 的情 感 目标 上 。 于是 新 版 ( 6个 民族 是 一 家 》 ( 5 我 相 信 ,这 将 是 一 堂 让 学 生 们 难 忘 的 课 , 更 是 让 我 终 身 难
幼儿教师磨课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每天需要磨课,这是我们职业生涯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磨课不仅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我们的耐心、智慧和创新能力。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磨课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认为好的磨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结构和框架。
在设计课程时,我们应该先确定教学目标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及课程的可持续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磨课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工作。
在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充分准备所需的教材和教具,做好课堂布置和视觉效果,同时还需要有具体的演示计划和时间表。
所有的这些准备工作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确保一次有意义的教学体验。
接着,我认为磨课需要有创新和灵活性。
教学是一项不断发展和进化的事业,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
我们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学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适应。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情况做出更好的决策。
我认为一个好的幼儿教师应该有真正的热情和耐心。
幼儿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正在帮助年轻的孩子们建立他们的基本认知和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以便帮助年轻的孩子们在学习和成长中得到最好的支持和指导。
磨课是幼儿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项非常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良好的课程结构、充分的准备工作、创新和灵活性以及真正的热情和耐心,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课程更有趣、更有效,并帮助年轻的孩子们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果。
我的“磨课”经历
我的“磨课”经历备课和试教给我很多收获,同时也给我很多遗憾。
就像一个平面上画圆,随着圈起来的部分越来越多,就会发现圈外的课堂学习氛围变化很大。
这是一节学校的教研课,这节课我试教了三次,每一次都给我不同的感受,当我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课堂的经历和生成是不同的。
学生思维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我需要根据学生的思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个过程是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过程。
每次和同组的老师们交流,总是有很多发现,如果说从课中能感受到学生的智慧,那么这也是我们组数学老师的共同努力。
我想,一节好课的背后需要深刻的思维方式,翔实的资料的掌握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我想老师在从中需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深入研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这节课的内容,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我,都是有很大挑战性的。
在上课的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从学生中来,学生的第一组数据出不来,第二组数据就不会出现,就无法进行数据的比较和交流,这节课就无法上下去。
对于学生来说,挑战就是在对学生的空间观念、小组合作要求很高,这是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这样就需要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有挑战的。
我一直认为,“磨课”的道路上学生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学生探索的时间从哪里来?我们要求学生去进行交流、合作和研究,但是课堂只有40分钟,怎么办?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取舍,我是选取老师讲、学生听,还是花时间和力气让学生自己探究,我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肯定选取后者,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的过程。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学生自主探索成果达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教师应怎么办?是匆忙讲给学生听,还是再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去自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形成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我想,我会选择后者,但是教师要做的是要进行有效的引导,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验证。
一节课的研究,需要教师在“磨课”中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在这节课中,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使学生在这样的研究交流中逐步形成知识技能,同时,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及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师磨课工作总结范文
语文教师磨课工作总结范文近期,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承担了磨课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取得了一些进步。
首先,在磨课过程中,我注重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备课时,我充分利用了学校提供的教材、教辅以及网络上的相关教学资源。
通过查阅资料、研究教学视频等,我更好地掌握了新课标要求和教学大纲。
我也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删减,使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在磨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在教学中,我广泛运用了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注意了教学过程中信息量的掌控,避免让学生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
在磨课工作中,我还注重了教学过程的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多元化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互动等。
这些活动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最后,我还注重了教学过程的评估与反思。
在每节课的结束时,我都会通过课堂小测、教学反思等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我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我也注重了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参加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通过磨课工作,我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改进。
我将继续努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为目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并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
任务群下语文教师磨课故事
任务群下语文教师磨课故事我是个语文老师,就教那语文。
这任务群一下来啊,可把我们折腾得够呛。
就说这磨课吧,那故事可多了去了。
我记得有一回,我们几个语文老师凑一块儿磨课。
我走进那磨课的小屋子,那屋子不大,就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墙上白花花的,有点掉墙皮的地方就像那长了疮似的。
其他老师呢,有的在那翻着教材,眉头皱得像麻花;有的在本子上写写画画,那眼神专注得就像要把本子看穿了。
我一坐下,旁边的老张就说:“这任务群的课可咋磨啊,感觉摸不着头脑。
”他脸上带着那种无奈又有点发愁的样子,眼睛眯着,嘴角向下耷拉着。
我就说:“怕啥,咱就按照那要求,一步一步来呗。
”可心里其实也没底儿。
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这课的开头咋弄。
小李老师说:“我觉得得先来个有趣的导入,像讲故事一样把学生引进来。
”她眼睛亮晶晶的,透着股机灵劲儿。
我就挠挠头说:“这故事可得选好了,别整那些学生都听腻了的。
”这时候,老王在那边慢悠悠地说:“我看啊,还得和这单元主题紧密相连,可不能跑题喽。
”他那说话的调调就像拉着个长音儿的二胡。
我们就这么讨论着,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的。
有一回,为了一个教学环节到底是放在前面还是后面,我和小赵就较上劲了。
我瞪着眼睛说:“放前面好,能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概念。
”小赵也不甘示弱,脖子一梗说:“放后面才对呢,这样能有个总结升华的效果。
”我们俩就像两只斗鸡似的,周围的老师就看着我们笑。
最后还是老教师老孙出来打圆场:“你们俩啊,各有各的道理,咱们综合一下不就得了。
”老孙那脸啊,像个弥勒佛似的,总是带着笑。
在磨课的时候,我们还得考虑学生的反应。
有时候我们觉得设计得挺好的课,一想象学生的反应就觉得不对劲儿了。
我就说:“咱得把自己当成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想想他们会咋想。
”然后我们就开始模拟学生的想法。
有的老师学着学生的样子说:“老师,这太无聊了,能不能来点有意思的。
”有的说:“老师,这太难了,我听不懂啊。
”就这么模拟着,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磨课的过程中,有时候感觉自己都快被榨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要上出一堂精彩的好课,需要对教案、教学流程进行反反复复的修改;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反复研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俗称的“磨课”。
现以本人一次校级公开课“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为例,谈谈“磨课”方式。
(一)自我琢磨
在知道自己是组内新学期第一个上公开课的人选后,结合教学进度我选择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一节课,这一节课有很多的老师都上过很优质的公开课,对此我在自我专研教参、教材、教辅资料的基础上上网学习很多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视频与案例。
自我总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各个教学步骤自己先有了一个初步的设计。
(二)同事研磨
我将教案呈现给本组的各位老师,同行们看完教案,听完我的教学设计意图说明,围绕我的教案“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研讨整个教案是否与教学设计说明相吻合;在教学设计里所描述的本课教与学的特色,是否在教案中都有体现。
对教案的书写、言语的表达方式,同事们也提出许多建议。
同事们根据各自的经验并以“如果我来上这一课”为话题,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帮我反复推敲教与学的策略;教师讲解、示范、点拨和学生展示的时机、位置;如何落实安全措施;如何调动差生学习的积极性等。
我分析每个同事的建议,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再次修改教案,用细节的完善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教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磨课”教案的第二稿。
(三)名师指点
虽然经过前几次的研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流程的框架已在头脑中基本成型,但我心里总感到不踏实。
于是,我又请校内教学部许部长给我指点迷津,帮我修改教案。
许部长见多识广,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对教案中一些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如:在“讲完电解质的概念后”他建议我带领学生回顾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学生理解的会更加透彻。
经过几个回合的修改,我的公开课终于如愿以偿。
和同事、名师一起磨课,让我体会很深。
每一次研磨都给我带来收获,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使我在探讨和教学工作中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