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2018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系统规章制度总汇编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保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缺氧窒息、有毒气体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一、定义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2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⑴密闭设备:储罐、罐车、搅拌车、锅炉、烟道、压力容器、浮筒、管道、立式磨、球磨机、选粉机、烘干机、收尘器、热风炉、分解炉、旋风筒、篦冷机、回转窑、增湿塔等设备⑵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坑、池(垃圾池、蓄水池、污水池、化粪池)沟(地沟、地下电缆沟、排水沟、下水道)井(建筑孔桩、电梯井道)等。
⑶地上有限空间:仓库、料仓、储库、储藏室、垃圾储站、垃圾转运站、封闭厂房等。
二、适用范围1 本规程适用于作业人员进入有缺氧危险、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场所,受环境限制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作业的安全管控。
2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一切从事上述危险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扩建单位。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2、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4、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1、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⑴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气体检测人员职责;⑵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⑶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⑷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⑸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⑹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有限空间内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作业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所有从事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三、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应当充分重视有限空间内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并确保有关经费的保障,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保障措施。
2. 生产部门应当负责制定公司内有限空间作业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相关的安全培训。
3.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细则,并监督检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作业准备1. 在进行有限空间内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作业准备,包括制定作业计划、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必须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2. 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安全培训,熟悉有限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救援方法。
3. 确保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良好,不得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症等疾病,确保适合在有限空间内作业。
五、作业实施1.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计划进行作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变更作业方式和顺序。
3. 作业期间必须保持通讯畅通,随时能和外界保持联系,并接受指挥和监督。
六、应急处置1.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期间,如遇险情,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紧急救援程序进行处置,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保障有限空间内作业的安全。
3. 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七、其他事项1. 作业人员应当随时关注相关安全管理信息,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内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3.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修改,由公司领导决定并通知全体作业人员。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一、定义和范围1.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储罐、井筒、管道、舱室等。
2. 有限空间指空间进出口有限,通风不良或存在潜在危险的封闭或半封闭区域。
3.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指在有限空间进行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活动。
二、责任与组织1.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责任由现场负责人担当,并明确委托给特定的负责人负责具体操作。
2. 现场负责人应当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负责人应持有相关资质并接受过培训。
三、前期准备1. 在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目的、作业步骤、作业时限等内容。
2. 针对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应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明确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控制措施。
3. 在有限空间进出口附近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四、人员安全1. 执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并接受过必要的培训。
2. 执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体检和健康筛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宜进行作业活动。
五、作业环境安全1. 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前,应确保空间通风良好,如无法满足要求,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
2.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人员可以清晰地进行作业并检查环境。
3. 在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时,应定期测量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和温度等,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六、应急救援1. 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前,应明确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并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救援演练。
2. 现场负责人应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设有有效的通讯工具,如对讲机、紧急电话等,以便及时与外部联系。
3. 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器、救生绳索等,以备发生意外情况时使用。
七、监督与检查1. 现场负责人应定期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监督与检查,确保作业符合规定并执行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并确保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
二、责任与义务1. 建设单位的责任与义务建设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建设单位应委派专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 施工单位的责任与义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方案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计划,并全面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应派遣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 作业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作业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并全面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要求。
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参与事前的安全讲解和演练。
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措施1. 准入控制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前,必须进行准入控制。
必须确保所有人员都被授权进入,并且持有有效的准入证件。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讲解,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应急响应措施。
2. 气体检测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的气体进行检测。
必须确保氧气含量在适宜范围内,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个人气体检测仪,并根据安全规定进行气体检测。
3. 通风控制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通风控制措施。
必要时,应设置通风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风系统必须接受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有效性。
4. 操作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任何非计划的操作都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 应急响应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立专门的应急响应措施。
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应急响应程序,并参与应急演练。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人员。
四、安全培训和监督所有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水泥厂受限空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泥厂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泥厂所有受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内部、管道、罐体、地坑、地下室、屋顶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有序、高效。
第二章作业前的准备第四条作业前,作业单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作业风险等级;2. 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3.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4. 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5. 通知相关部门,办理作业许可。
第五条作业单位应根据受限空间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包括:1. 作业内容;2. 作业时间;3. 作业人员;4. 安全措施,如通风、照明、防护、监护等;5. 应急预案。
第三章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第六条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应严格执行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割手套、防滑鞋等;2.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3.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检测,确保空气质量合格;4.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时,必须携带必要的安全工具和应急救援器材;5. 作业过程中,必须配备专人对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确保作业安全;6.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第七条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应做好以下记录:1. 作业时间;2. 作业人员;3. 安全措施;4. 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5. 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第四章作业后的检查与清理第八条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应进行以下检查与清理工作:1. 检查受限空间内的设备和环境,确保无遗留隐患;2. 清理受限空间内的杂物和垃圾;3. 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检测,确保空气质量合格;4.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总结经验教训。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维护企业正常运行与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水泥企业的所有员工,离开工作岗位的员工也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水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由企业领导小组负责。
明晰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
第四条水泥企业员工对本规章制度应认真学习,遵守执行,不得有违规行为。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五条水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工作的规范推进。
第六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七条水泥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应对自如。
第三章作业规范第八条水泥企业员工不得擅自更改、拆卸设备,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
第九条水泥企业员工作业时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条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明亮,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作业安全。
第四章火灾防范第十一条水泥企业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消防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禁止在生产车间内吸烟、使用明火,确保生产区域的火灾安全。
第十三条生产车间内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员工应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
第五章事故处理第十四条水泥企业遇到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员工有序撤离现场,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水泥企业应建立事故调查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十六条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严重违规者应当实施处罚。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水泥企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等处罚。
第十八条对于严重违规行为,水泥企业可以予以停职检查、解雇等处理措施。
第十九条涉及刑事犯罪的违规行为,水泥企业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一条水泥企业对本规章制度保留最终解释权。
以上为水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望员工认真遵守,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运行顺利。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一、概述本规程适用于水泥企业的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旨在提高危险作业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术语1.有限空间:具有限制进出、通风不良或者缺乏氧气的特征,容易造成危险的空间,如储罐、洞穴等。
2.危险作业:有限空间内的工作,如清理、维修等。
3.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有限空间内的危险作业负有管理责任。
三、管理要求1.水泥企业应制定适宜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确保员工能够认真遵守安全规定。
2.对于有限空间内的危险作业,应提供足够的信息及安全措施,包括:空气质量、进出口位置及大小、通风设备等。
3.当有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危险作业时,应由负责人为其分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支持,确保危险作业可以被正确地开展。
4.在危险作业期间,应有人员全程监控,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并根据作业流程适时申请支持服务。
5.危险作业时使用的器具应符号国家标准,派遣人员前应检测其使用是否符合使用标准并配备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
6.危险作业前应进行安全会议,并进行实践管理,减少作业风险。
四、操作流程1.危险作业前准备:负责人应为各进出口设置保障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进出,同时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测。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着装完整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眼镜、手套等。
3.进入有限空间前,应进行完整的检查工作,如:紧固好固定件、亮度是否适中等。
4.作业结束后,应开展空气质量检测,确认室内空气清洁后再进行人员安全撤离。
五、安全须知1.有限空间内危险作业的开始及结束时间应登记入册。
2.作业前应了解有关的情况以及使用器具的安全知识,才能进行作业。
3.作业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电器,必要时应具备防爆措施。
4.发现空间内有有害物质,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
5.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单独进入有限空间,应随时有一个或多个人伴随。
六、违章责任企业员工在有限空间内违反安全规则,造成人身伤亡或产生安全事故的,应承担相应的违规责任。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安全交底: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2.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3.安全隔离和清除置换:关闭阀门及电气设备电源、加装盲板、实施封堵、导流,阻断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水、尘埃或泥沙等威胁作业安全的物质涌入有限空间的通路,并进行清洗、清空或置换。
4.机械通风:采用移动机械通风设备向有限空间输送清洁空气,风管出风口应放置在作业面,保证有效通风,通风过程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且确保机械通风系统全程运行。
5.气体检测:在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做好气体检测记录,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作业环境分级。
6.个体防护:根据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和浓度,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7.持续监测: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和浓度,以及其它危险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制度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泥企业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包括储罐、管道、井下等狭小、封闭、有限的工作空间。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对狭小、封闭、有限空间内的作业,包括进入、工作和离开等环节。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第二章责任与管理第六条企业应设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监护人员的职责。
第七条企业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进行相关培训。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的责任主体是作业人员和安全监护人员。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作业,并配合安全监护人员的工作。
第九条安全监护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第十条企业应保证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人员和设备资源,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作业准备第十一条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作业准备。
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和安全评价,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通风和检测,确保空气合格。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关培训。
第十四条作业人员应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熟悉逃生通道和紧急救护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第四章作业过程控制第十五条进入有限空间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保持通讯畅通。
第十六条作业人员必须互相配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第十七条作业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通风、检测和监测,以确保空气质量合格。
第十八条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作业环境发生变化,存在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安全评估和处理。
第五章应急救援第十九条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足够的紧急救援人员和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1. 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尺寸较小、出入口有限的工作环境,如罐内、井下、管道、储罐等,存在着较高的风险。
因此,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程。
2. 作业前准备2.1. 在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安全分析,确定作业的风险等级。
2.2. 确定作业人员的配备和要求,包括必要的培训和证书要求。
2.3. 检查有限空间的危险源和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相关标准。
2.4. 准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呼吸器、安全带、防护服等,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3. 作业过程控制3.1. 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程序,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3.2. 严格控制作业人员的进入和出入,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持证人员参与作业。
3.3. 设置监控措施,如安装气体检测仪、视频监控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4. 限制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避免超时工作导致疲劳和错误。
4. 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4.1. 制定紧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协调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4.2. 组织必要的紧急救援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处理事故的技能。
4.3.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及时的急救措施。
4.4. 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进行安全改进。
5. 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5.1. 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评审,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5.2. 建立完善的安全档案和记录,对重大事故和安全事件进行归档和备案。
5.3. 进行定期的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对危险作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5.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危险作业安全的发展和改进。
6. 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6.1. 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条例》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从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作业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及相方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1〕55号)《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4术语解释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一般具备以下特点:(1)空间有限,与外界相对隔离。
如各种检查井、反应釜,也可以是部分封闭的,如敞口的污水处理池等。
(2)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能够进入开展有关工作。
(3)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人员只是在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临时性工作。
(4)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
5职责5.1总经理牵头负责对管理制度的制定、审批和签发。
5.2分管领导根据权限负责对作业方案、作业审批单等审批及现场监督管理。
5.3安全环保部负责对方案、作业审批单的审核及作业现场安全评估、检查、指导与考核。
5.4部门/分厂/工段负责制定作业方案、作业审批单办理;部门/分厂/工段负责人以及现场作业负责人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风险评估、过程监控、安全监督以及作业结束时的验收。
5.5作业监护人职责(1)应熟悉作业区域环境、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得急救知识。
(2)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够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要求暂不进行作业。
(3)应掌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数量以及联络方式,在出入口处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发现异常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必要时报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1、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制度5、应急管理制度一、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1 目的为保证公司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工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黄岛区水泥制品厂(含青岛青新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管理。
3 职责生产技术科负责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核工作,各生产车间具体执行本车间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厂长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最终审批工作。
4 工作程序4.1 有限空间作业部门在进行作业前,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具体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2 有限空间作业部门在进行作业前,认真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经生产厂长批准后,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和技术交底。
4.3 生产技术科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4.4 环安科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4.5 特别危险有害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生产厂长审批签字,方可执行。
环安科对此种有限空间作业除作业单位监护人外要设专人进行监护,确保安全作业。
4.6 外协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由外协单位进行编制、审批,生产技术科、环安科等职能部门对外协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4.7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求按公司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执行。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2、坚持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对危险有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
3、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4、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安全带(绳)、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等防护用品。
5、必须安排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
6、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严禁盲目施救。
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搅拌站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作业时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的内容:
1. 安全责任与管理
1.1 安全责任:明确搅拌站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1.2 安全培训: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作业规程、安全知识和紧急救援措施等。
1.3 安全检查:定期对有限空间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2. 作业准备
2.1 作业计划:制定作业计划,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等。
2.2 通风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有足够的通风设备,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2.3 个人防护装备:规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尘口罩和防护服等。
3. 作业执行
3.1 作业流程:明确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流程,包括搅拌机的操作、搅拌材料的投入和清理等。
3.2 作业人员数量:限制有限空间内工作人员的数量,确保空间不过度拥挤。
3.3 作业监控:安排专人监控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情况,确保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4. 紧急救援
4.1 紧急演练:定期进行紧急救援演练,培训作业人员正确使用紧急救援设备和措施。
4.2 紧急联系方式:提供紧急联系方式,包括急救热线和搅拌站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上述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包括作业人员、监督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1. 生命安全第一原则,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2. 预防为主,防范事故发生;3. 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4. 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作业现场安全。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第四条作业准备1. 作业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确定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工具设备、检查运行设备状况等;2. 确保作业人员已经进行过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具备相应的作业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五条作业许可1. 作业前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作业许可;2. 作业许可包括明确作业人员、作业内容、时间限制等;3. 作业时必须按照许可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六条安全措施1.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作业风险;2.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安全设备;3.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照明设备、通风设备等。
第七条作业监督1. 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立专人进行监督,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2. 监督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监督能力;3. 监督人员有权利随时中止作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章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第八条应急预案1.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2. 应急预案必须包括联络人员、应急设备、应急通道等方面的内容;3. 应急预案必须定期演练,确保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第九条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2. 在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第四章安全培训和管理评估第十条安全培训1. 作业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2. 安全培训内容必须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知识、安全操作方法等。
水泥厂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要求
1 有限空间作业定义:各种污水井、阀门井、沉砂池、回流泵房、滤池、设施内部和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一切通风不良场所、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2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2.1 开展危险源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填写《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表》→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单》→作业单位、公司领导进行分级审批→安全监督人或安全员现场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并签字→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人进行完工验收并签字→《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单》关闭,交公司办公室存档并建立台账。
2.2 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对作业现场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人员应采取安全措施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3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有限空间作业标示牌或警示标识牌,张贴作业风险评估表、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4 有限空间险作业所使用的工器具、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
做到配备齐全、安全可靠。
2.5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执行相应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要求。
2.6 监护人在作业前现场确认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并签字确认;作业监护人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作业完成后由监护人确认作业关闭。
2.7 监督人在作业过程中对现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8 对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时安全员、安全负责人或监护人有权要求停止作业。
2.9 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的人员原则上应是项目负责人或安全监护人、技术负责人,同时必须熟知本项目的工作方案和步骤,熟知危险源及其防范措施,能解答审批人员提出的问题。
2.10 安全监护人应具备发现安全隐患和风险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技能。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不安全作业安全管理规程有限空间不安全作业安全管理规程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防备为主”的安全方针,保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缺氧窒息、有毒气体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特订立本规程。
一、定义1、有限空间不安全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不安全有害因素(如缺氧、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不安全)且受到限制和管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2有限空间分为三类:⑴密闭设备:储罐、罐车、搅拌车、锅炉、烟道、压力容器、浮筒、管道、立式磨、球磨机、选粉机、烘干机、收尘器、热风炉、分解炉、旋风筒、篦冷机、回转窑、增湿塔等设备⑵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坑、池(垃圾池、蓄水池、污水池、化粪池)沟(地沟、地下电缆沟、排水沟、下水道)井(建筑孔桩、电梯井道)等。
⑶地上有限空间:仓库、料仓、储库、贮藏室、垃圾储站、垃圾转运站、封闭厂房等。
二、适用范围1本规程适用于作业人员进入有缺氧不安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场所,受环境限制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作业的安全管控。
2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一切从事上述不安全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扩建单位。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GB895820**缺氧不安全作业安全规程:2、GBZ2.120**、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GB/T1866420**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4、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不安全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1、企业紧要负责人职责企业紧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⑴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气体检测人员职责;⑵组织订立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⑶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供应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⑷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⑸供应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⑹适时、照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含:1)有限空间存在的不安全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6页)
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管理内容第三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办理程序为:(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二)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四)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四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一)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二)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四)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五)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八)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正式版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正式版水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生效日期:1目的通过建立消除和控制相关风险的通用的、系统的方法,以此减少潜在的死亡或严重伤害,并指导所有人员安全出入有限空间。
加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公司员工、合同方(承包商)和第三方人员。
3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操作规程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59号令)4 术语自然空气:无排放废气的露天自然空间的新鲜空气。
监护人:在有限空间里面或附近持续监控环境的指定人员,他有能力为进入人员的安全提供支持或根据支持要求做出响应。
有限空间: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进入者:指有能力、被许可的有限空间工作的人员,所有进入者必须适合于工作。
进入:进入有限空间的行为。
当有限空间开口在一个人的呼吸区(也就是离鼻子或口腔25厘米或10英寸的半径)就被认为进入。
注解:如果空间里的气体或内容物可能对工作在空间外的工作人员构成危害(即惰性气体或危险物质),在风险评估中认为一个人的呼吸区可能跨过有限空间开口外侧延伸半径时,则可认为是进入。
负责人:受过适当培训并有能力全面承担有限空间进入责任的个人。
受限制的出入口:指空间的物理构造,要求用手或弯曲身体才能出入。
5.职责5.1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5.1.1 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5.1.2 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施工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生效日期:1目的通过建立消除和控制相关风险的通用的、系统的方法,以此减少潜在的死亡或严重伤害,并指导所有人员安全出入有限空间。
加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公司员工、合同方(承包商)和第三方人员。
3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操作规程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59号令)4 术语自然空气:无排放废气的露天自然空间的新鲜空气。
监护人:在有限空间里面或附近持续监控环境的指定人员,他有能力为进入人员的安全提供支持或根据支持要求做出响应。
有限空间: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进入者:指有能力、被许可的有限空间工作的人员,所有进入者必须适合于工作。
进入:进入有限空间的行为。
当有限空间开口在一个人的呼吸区(也就是离鼻子或口腔25厘米或10英寸的半径)就被认为进入。
注解:如果空间里的气体或内容物可能对工作在空间外的工作人员构成危害(即惰性气体或危险物质),在风险评估中认为一个人的呼吸区可能跨过有限空间开口外侧延伸半径时,则可认为是进入。
负责人:受过适当培训并有能力全面承担有限空间进入责任的个人。
受限制的出入口:指空间的物理构造,要求用手或弯曲身体才能出入。
5.职责5.1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5.1.1 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5.1.2 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施工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1.3 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5.1.4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5.1.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5.2 监护人员的职责5.2.1 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责任。
5.2.2 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5.2.3 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5.2.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5.3 作业人员的职责5.3.1 应在做好安全准备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
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5.3.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5.3.3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5.3.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5.3.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
5.3.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5.4 审批人员的职责《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应由有限空间作业项目负责部门、安全环保部和公司领导根据《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危险作业范围及审批职责进行审批。
5.4.1 进入原燃材料、生料、熟料、水泥等筒型库检修或检查作业的《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按照《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由负有审批职责的部门逐级审批后,报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审批。
5.4.2 各部门负责对检修项目和日常检维修及检查项目、局部清理结皮、积料作业的《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的审批,但实施有限空间全面清理结皮、积料作业需报安全环保部审批。
5.4.3 实施大修作业的《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按照《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由负有审批职责的部门逐级审批后,报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审批。
5.4.4 审批人在审批时要查《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到现场了解有限空间内外情况,然后再进行审批;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5.5 各部门对有限空间进行分级登记、建档并报安全环保部汇总备案。
6.管理要求6.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6.1.1 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1.2 有限空间危害、有害因素主要包括:(1)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2)作业空间内湿度较大,易发生电器设备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3)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4)存在酸、碱、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汽、烟、尘等或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5)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时,受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冒顶、坍塌等危险有害因素。
(6)作业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或机械施工时,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7)作业场所位于交通道路上时,存在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8)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6.2 技术要求6.2.1 基本要求6.2.1.1 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6.2.1.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行安全许可,必须办理《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
6.2.1.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辨识危害因素,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6.2.1.4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6.2.1.5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安全施工方案、应急预案、检测记录等文件经确认并存放在现场。
6.3 有限空间确认与标识6.3.1 对每个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有限空间清单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保持更新。
6.3.2 对于需用钥匙、工具打开或有实物障碍的有限空间,应在进入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除上述外的有限空间,应设置足够数量且固定的警示标识。
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等内容。
6.4 有限空间进入许可6.4.1 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
6.4.2《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应严格执行审批、发放、延期、取消、关闭等流程。
6.4.3 作业结束后,需及时办理许可关闭手续,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无任何隐患。
6.5 进入准备6.5.1 隔离6.5.1.1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事先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的外部来源。
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应对放射源进行屏蔽处理。
6.5.1.2 当进入与输送工艺介质管道相连接的密闭容器内作业时,应加盲板或拆除部分管道,防止系统内气体或液体等有害物质进入有限空间,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6.5.2 清理、清洗进入有限空间前,应进行清理、清洗。
清理、清洗有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清空。
(2)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3)中和危害物。
(4)置换。
6.5.3 气体及有害物质检测6.5.3.1 气体及有害物质的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1)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有害物质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等。
(2)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有限空间,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
(3)取样和检测应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
检测仪器应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
(4)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取样点应包括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测试次序应是含氧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5)当取样人员在有限空间外无法完成足够取样,需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初始取样时,应制定特别的控制措施,获得进入有限空间工作许可操作票。
(6)进入有限空间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气体监测。
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h,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连续监测仪器应安装在工作位置附近,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看见或听见。
(7)作业中断超过 30 分钟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或在有限空间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连续监测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5.3.2 气体及有害物质检测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应为 19.5%~23.5%,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 23.5%。
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 18%,应有报警信号。
当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 GB8958 的规定。
(2)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 GBZ2.1 的规定。
(3)不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情形发生,有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5%(体积)。
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体积)。
同时还应考虑用于作业的设备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挥发性气体。
(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时,不得进入或应立即停止作业。
作业前 30 分钟,应对有限空间内含氧量和有害物质浓度采样,经分析合格且办理《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如作业中断,再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重新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6.6 安全与防护6.6.1 监护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
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情。
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
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作业人员身上的保护绳进行沟通联络。
6.6.2 温度6.6.2.1 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不对人员产生危害的安全范围内。
当有限空间内正常作业温度为高温或低温时,应当采用安全的方法,缓缓地降温或者升温,使有限空间内部环境温度为常温。
6.6.2.2 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进行有效温度、湿度调节的场所,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限和个体防护必须符合 GB/T4200、GB/T14440、GB3869 等规范的要求。
6.6.3 通风6.6.3.1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有限空间空气流通,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