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上)

合集下载

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文化的繁荣与辉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与辉煌的黄金时代,诗歌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本文将从唐朝文化的特点、诗歌的兴盛和影响力以及代表性诗人和作品等方面来探讨唐朝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一、唐朝文化的特点唐朝是盛世之世,文化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特点。

首先,唐朝实施开放政策,与外国交流频繁,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

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氛围为唐朝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其次,唐朝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文人雅士有了更多的空间和精力从事文化创作。

这种社会环境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

最后,唐朝重视教育,科举制度得到发扬。

这种制度给予人才更多的机会,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二、诗歌的兴盛和影响力1. 诗歌的兴盛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其盛况空前绝后。

唐朝的诗人数量众多,作品数量庞大。

他们通过大量的创作,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诗歌体裁,如唐诗中的律诗、绝句、长篇叙事诗等等。

2. 诗歌的影响力唐朝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后来的世界诗坛产生了影响。

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至今。

三、代表性诗人和作品1. 杜甫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独具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社会关怀和对民生的关注。

他的代表作《登高》表达了他对国家政局的思考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之情。

2. 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文人中最为知名的一位,他的作品大多关注个人情感,通俗易懂,流传甚广。

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其深情、写景的手法感动了无数读者。

3. 李白李白是唐朝最具传奇色彩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豪放奔放,意境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静夜思》被视为唐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四、总结唐朝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其中诗歌的繁荣与辉煌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唐朝文化的特点、诗歌的兴盛和影响力以及代表性诗人和作品等方面都展示了唐朝文化的魅力。

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

唐代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

唐代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1. 引言1.1 概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璀璨时期,盛唐文化与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并且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出现。

他们以优秀的作品充盈着整个唐朝文坛,使得当时的文学成为后世崇敬和追求的对象。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会着重介绍盛唐时期社会背景。

随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聚焦于盛唐时期的文化繁荣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学成就。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评估盛唐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展示盛唐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状况,重点关注盛唐文学创作,并探究其对后世产生影响与传承的意义。

通过对盛唐文化与文学兴盛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展示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的机会。

2. 盛唐文化的兴盛2.1 社会背景在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这为盛唐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

唐玄宗时期(712年-755年)更是达到了文化繁荣的高峰。

首先,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

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在稳定的供应下人口得以增长。

手工业也随之蓬勃发展,陶瓷、丝织品等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广泛流传于各个阶层之中。

此外,商业贸易兴旺,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商贸往来。

这些繁荣的经济活动为文化艺术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

其次,盛唐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并倡导开明政策。

通过改革与刷新政府机构和体制,建立起完整有效的中央集权体制,并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此外,唐代还提倡文风武备,推崇文化教育。

这种政治环境为文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2.2 文化繁荣在盛唐时期,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赞美。

唐朝皇帝对文化艺术的支持以及政府对学术研究的重视使得盛唐文化得以兴盛。

论唐代文学与文化的高峰与转折

论唐代文学与文化的高峰与转折

论唐代文学与文化的高峰与转折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被称为“唐代文化的高峰期”。

在唐代,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尤其是文学方面,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但是,随着历史进程的不可避免,唐代文学和文化也发生了转折。

一、唐代文学的高峰期唐代文学的高峰期大致在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三朝期间。

唐太宗以开元元年为起点,到天宝末年,这一时期又称为开元盛世。

此时,文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很多杰出作家,如杜甫、白居易、王维等。

杜甫和白居易是唐代最杰出的两位诗人,都奉为“诗魔”。

杜甫的诗歌生动形象、思想深邃,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被誉为“诗史”。

白居易的诗歌则明白通达、情感丰富,以描写生活为主要特点,被誉为“诗史”和“诗圣”。

除了诗歌外,唐代还有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作者也非常有成就。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以议论文和游记为主,艺术上达到了深深的高度,也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至于唐代小说,则是以官话为主要语言,主要有话本、坛经、绮 、夷坚志等。

二、唐代文学与文化的转折随着历史的发展,唐代文学与文化也出现了转折。

这主要表现在“末”和“后”两个阶段。

唐末是唐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转折点,唐室内乱、农民起义、地方割据等原因,导致经济、文化和艺术衰落。

在这一时期,诗歌大都以抒情为主,而讽刺、抨击等政治题材多了,如李商隐、李建成等作家,多写一些诘屈聱牙的诗篇和充斥着个人痛苦、悲凉的抒情诗。

唐末的转折也导致了唐代文化与艺术在后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的巨大变化。

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导致了唐末文学与文化的全面崩溃。

但是,在唐末崩溃中的那种残破中,不约而同地形成了新诗风或者说新文学,如北方文化的边塞风光、南方文化的乡村景色、民间文化的活生生的形象、各种流派的文化文艺。

三、结论总的来说,唐代文学和文化的高峰期表现在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三朝期间,尤以诗歌为代表。

但是,在末和后两个阶段中,唐代文学和文化经历了转折,甚至崩溃。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就中国古代诗歌史而言,盛唐既是时段分期概念,也是由审美特质、体制艺术、代表作家等共同构成的诗学型范的概念。

特别是经过宋元明清论者的阐发,盛唐逐渐凸显为诗歌史的黄金时代,盛唐之“盛”也具有了诗史价值判断的涵义。

作为分期概念的盛唐,由严羽《沧浪诗话》较早提出,至明代高棅基本论定。

严羽论诗推崇“盛唐”,又说“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沧浪诗话·诗辨》),可知他心中的盛唐主要指开元、天宝诗坛。

此后学者言及盛唐,基本重在开元、天宝,只是对盛唐的上限和下限的看法稍有出入。

特别是对于开元以前的陈子昂,天宝以后活跃的韦应物、刘长卿等,以及杜甫在天宝末年至大历时期的创作等,有所争议,这些创作是否应纳入盛唐时期,引起了学者的思考。

元代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时,盛唐段就向前包括了陈子昂等人,向后包括了韦应物、刘长卿等。

杨士弘编订《唐音》,称许开元、天宝年间诗歌浑然大备,而他选录的盛唐诗涵盖到部分大历诗人。

到高棅编选《唐诗品汇》时,不仅确立了“四唐说”的诗史观,并且详细选定开元至大历初八十六人为盛唐,更加标举开元、天宝为“盛唐之盛者”(《唐诗品汇·总序》)。

高棅对盛唐分期的看法,相对客观,也在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现当代学者论定盛唐所涵盖的范围,基本不出高棅的结论,而对盛唐分期的歧见也主要针对的是安史之乱后至大历初的归属问题。

一方面如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余恕诚《唐诗风貌》仍然主张自开元至大历前划为盛唐。

另一方面,从胡适《白话文学史》、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到林庚《中国文学简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都主要把开元、天宝作为盛唐,并将天宝末至大历视为盛唐诗向中唐诗的过渡。

后一种观点已经成为当前学界的主流。

在唐代历史上,政治社会之“盛”与诗歌创作之“盛”,这二者的时限有所重合而又不完全吻合。

盛唐分期概念的分歧,正体现了后世对文学艺术与社会时代之关系的思考。

另外,也有研究者认为“盛唐”这一概念与唐诗史的本来面目并不相符,如吴光兴《八世纪诗风——探索唐诗史上“沈宋的世纪”》提出:“盛唐作为宋人锻炼出来表达诗学理想的一个概念,其与唐诗文学史的真实状况凿枘不合,本是正常的现象。

第三章 盛唐诗歌

第三章  盛唐诗歌

第三章盛唐诗歌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社会高度繁荣。

唐诗经过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迎来了诗歌的高潮。

盛唐是唐诗的高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

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格。

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

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明胡应麟《诗薮》盛唐诗歌开始的标志。

王湾的《次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和王湾活动于同一时期的,有王翰、贺知章、张说和张九龄。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从王湾到张九龄,说明盛唐诗坛一开始便显出非同凡响来。

在这个非同凡响之后,灿烂的群星便一齐涌现了。

第一节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的重要作家还有裴迪、储光羲、常建等人。

一、孟浩然1、生平一生不仕的诗人,大半生过着隐居生活。

并非无意仕进,也曾应举,也曾入幕,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

如其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山水田园诗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

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3、风格特点:自然平淡。

二、王维1、生平和思想王维的生平和思想,大致以40岁为界线可以分为前后两期:王维生活的前期,思想是积极进取的,尽管在仕途上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对政治还是充满热情的;王维生活的后期过的是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思想比较消极。

第三讲 中国古代文学3

第三讲 中国古代文学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 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 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 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 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兼美的盛唐诗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一作曲)径 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 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战余落日黄,军 败鼓声死。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 山鬼邻,残兵哭辽水。(常建《吊王将军 墓》)


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 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 唯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 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 例十数句,并可称警策。然一篇尽善者,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今与山鬼 邻,残兵哭辽水”,属思既苦,词亦警绝。 潘岳虽云能叙悲怨,未见如此章。(殷璠 《河岳英灵集》卷上评常建 )

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 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我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 入咏,不钩奇抉异,令龉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 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 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省试 骐骥长鸣》)。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 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 ,波动岳阳城”。谢脁之诗句,精 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此与古人争胜于毫 厘间也。(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引皮日休《孟亭记》)

唐朝的文学艺术繁荣与盛唐文化

唐朝的文学艺术繁荣与盛唐文化

唐朝的文学艺术繁荣与盛唐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被尊称为“盛唐”。

在这个令人向往的时代,文学艺术在政治经济的推动下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独特的盛唐文化。

首先,唐朝文学的繁荣是这一时代最令人瞩目的特点之一。

从骚体到律诗,从辞章到词牌,唐朝文学充满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代表性的文学家如杜牧、杜甫、白居易等,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更描绘了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天接云涛势,海拥岳阳楼”,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赞美与担忧。

其次,唐朝的艺术繁荣也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

唐朝的壁画艺术被誉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

著名的长恨歌壁画,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浪漫的故事情节,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此外,唐朝的音乐艺术也极为繁荣。

《琵琶行》是一首反映乐器演奏家的悲欢离合的诗歌作品,更是展现了唐朝音乐艺术的精髓。

与文学艺术相伴随的是盛唐文化的繁荣。

在唐朝,文人墨客们酷爱饮酒吟诗,在酒肆和宴会上畅谈诗词,这成为了唐代文化的一大特色。

这种以诗词为媒介的社交活动,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同时,宫廷文化也是盛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的宫廷文化以庄严雄伟的建筑和奢华绚烂的仪式为特点,使得唐代皇宫成为了文化艺术成就的象征。

盛唐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朝的疆域辽阔,内外贸易发达,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术的繁荣。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各种文化思想在东西方之间交流,这对于唐朝文化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时的科技进步也是唐朝文化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例如,纸张的发明、印刷术的推广都为文人创作和传播作品提供了便利。

然而,唐朝文化的繁荣也有其暗含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繁荣,社会问题也逐渐浮现。

例如,唐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导致了社会动荡,文化创作与表达受到了限制。

此外,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成为了文化繁荣的阻碍因素。

盛唐诗坛知识点总结

盛唐诗坛知识点总结

盛唐诗坛知识点总结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坛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作,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在盛唐诗坛上,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盛唐诗歌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盛唐诗坛的背景、代表诗人及其作品、诗歌创作技巧和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地了解盛唐诗坛的魅力。

一、盛唐诗坛的背景盛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文化繁荣。

唐朝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以开元年间的改革为代表的变法措施,使得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这一时期,文人墨客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诗歌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形式,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采,形成了“盛唐诗风”。

二、盛唐诗坛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1. 李白李白是盛唐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豪放、奔放的风格,展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性格。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蜀道难》、《庐山谣》等,其中《将进酒》将其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相结合,展现了个性独特的诗歌风貌。

2. 杜甫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以抒发社会关怀、思考人生、抨击时弊为主要特点,代表作品有《登高》、《赠刘白》、《春望》等,其中《春望》表现了诗人游走江湖时对社会动态的关注和思考,显示了他崇高的思想情操。

3. 王维王维是盛唐诗坛上以山水田园风光为题材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出恬静、清逸的诗意情怀。

代表作品有《山居秋暝》、《鸟鸣涧》、《渭城曲》等,其中《山居秋暝》展现了诗人别具一格的山水诗风。

三、盛唐诗坛的诗歌创作技巧1. 描写技巧盛唐诗坛的诗人在描写上有着独特的创作技巧,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来表现所描写对象的形态、气象和情感,使得诗歌画面更加生动具体。

2. 对仗技巧盛唐诗坛的诗人在对仗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技巧,他们善于运用平仄、韵脚等手法来构建严谨的格律结构,使得诗歌的音韵和节奏更加谐美和动人。

初三历史《唐代的诗歌文化》知识点梳理

初三历史《唐代的诗歌文化》知识点梳理

初三历史《唐代的诗歌文化》知识点梳理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唐代的诗歌中,不仅有大量优秀的作品,而且涌现出了很多重要的文化思潮和诗人流派。

本文将对唐代的诗歌文化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唐代的诗歌文化。

一、盛唐时期的整体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鼎盛的朝代,有着广阔的疆域和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

盛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二、唐代诗歌的特点1. 艺术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唐代的诗歌既关注艺术性的追求,又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人们通过写景、咏史、抒怀等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高度的艺术成就:唐代的诗歌在形式上非常讲究,注重韵律和格律的运用。

并且,唐代诗人们注重词句的精炼,追求意境的深远。

3.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唐代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有山水田园的景物描写、历史典故的抒发、政治时事的议论等。

在风格上,唐代的诗歌也有各种流派和个性化的表现。

三、著名的唐代诗人唐代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诗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几位著名的唐代诗人:1.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深情广阔,以自然景色与时代沧桑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2. 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豪放奔放,以遒劲的笔触和形象的意象给人以震撼之感。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情怀。

3. 白居易:他的诗作平易近人,清新淡雅。

他的作品中既有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4. 王之涣:他的诗作清新典雅,纯情婉丽,多以山水、花鸟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四、唐代诗歌流派1. 唐体诗:唐代的主流诗歌形式,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最为常见。

这种诗歌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

2. 赋与骈文:唐代赋和骈文都是比较长的诗歌形式,赋强调辞章的华丽与繁复,常用于描述庄严和豪华的场景;骈文则是多种文体的结合。

唐朝的文化盛世与唐诗鉴赏

唐朝的文化盛世与唐诗鉴赏

唐朝的文化盛世与唐诗鉴赏唐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由于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显著进步,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峰时期之一。

唐朝文化盛世的兴起,其主要体现在多方面,其中包括诗歌、绘画、音乐、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是唐朝文化盛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将从唐朝的文化盛世开始,重点探讨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唐诗鉴赏的相关知识。

一、唐朝的文化盛世在唐朝文化的诸多元素之中,诗歌无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的诗歌活动,在国家的支持与优秀诗人的参与下得以大力发展。

唐朝有大量诗歌选集,如《全唐诗》、《唐才子传》、《唐诗纪事》等。

唐朝始于618年,结束于907年,历时近300年。

在此期间,唐朝先后经历了贞观、开元、天宝、乾元、咸通五个历史时期,这些时期都是唐诗发展的辉煌时期。

唐朝有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其中不乏一些出类拔萃的大师级诗人。

这些诗人的成就,不仅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也影响了后人。

唐朝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孟浩然、王维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大气磅礴的人文情怀、革新的思想精髓和优雅的艺术表达方式。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唐朝时期受到了广泛的欣赏与传颂,而且至今仍然占据着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地位可谓尤为突出。

唐诗独特的艺术风格,超越了时代的限制,成为中国文化独有的珍贵财富。

唐诗的主要特色是富有感情与思想涵义。

唐诗由于各种养分的融合而形成崭新的艺术风格。

唐诗的巨大影响力已经深入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地位。

《唐诗三百首》在中国文化界被广泛地传阅和欣赏,并成为唐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诗的形式因素相当严格,构成规矩不为人所知。

唐诗既注重意境的表达,也注重形式的传神。

一个成功的唐诗不仅要有充沛的情感,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诗艺,才能创造出代表唐代诗歌中的卓越成就。

唐诗的文学价值不只是艺术性,还有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深刻地反映出唐朝文化盛世的特色。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一、盛唐诗坛概说唐玄宗李隆基所统治的开元、天宝时期,是唐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伴随着开元、天宝时期物质生产的发达,社会生活的富庶与安宁,各种艺术都得到了繁荣发展。

诗歌则更呈现出空前的光辉灿烂的局面。

盛唐诗歌,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艺术时代,堪与古希腊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比美,创造了世界诗歌史上再难企及的典范。

人们往往用“盛唐气象”来赞美这个时代诗歌所达到的文采风流、恢弘壮阔、叹为观止的成就。

这一时代,不但出现了旷世难遇的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国巨人,光照千古,而且还出现了如张说、张若虚、张九龄、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王翰、祖咏、元结、韦应物、刘长卿等一大批有成就的诗人,他们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立于中国文学史长河之中,或以孤篇横绝,名垂不朽。

盛唐诗坛,一时间群星辉耀,光彩夺人。

盛唐诗坛上,有两个诗歌创作流派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前者综合了陶渊明、庾信、王绩等人咏写田园,和谢灵运、谢脁等人摹形山水的传统,出以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较多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退的思想和闲适自足的情怀,色彩清淡,意境深幽。

后者受到鲍照、薛道衡、骆宾王等人描写边塞战争题材的影响而予以扩大,把军旅生活的各个侧面、边地奇丽瑰奇的民情风光尽收笔底,并结合诗人建功立业的怀抱和慷慨不平的意气,气象开阔,情调悲壮。

前者常用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后者多用七言歌行或七言绝句,形式、感情和风格均有差异,显示了盛唐诗人“兼济”与“独善”的矛盾统一,共同构成了气势磅礴的多声部的“盛唐之音”交响曲。

天宝十五载(756),发生了安史之乱,生民流离涂炭,唐帝国处于战乱、动荡之中,而诗歌创作却未因之而衰落。

当此民族危难之际,诗人们奔走呼号,继开天之盛,产生了不少新的优秀篇章。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三:盛唐诗坛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三:盛唐诗坛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三:盛唐诗坛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三:盛唐诗坛盛唐诗歌达到繁荣的顶峰,53年中出现了十几位大诗人。

积极的浪漫主义是盛唐诗歌的主流,李白为杰出代表。

除了山水、田园、宫怨、离情等传统题材外,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地体现了盛唐诗歌的特点。

反映战乱以后的社会现实的代表是杜甫,他为现实主义诗歌开辟了道路。

初盛唐之间的著名诗人有张九龄、贺知章等。

贺知章的绝句十分清新,《回乡偶记》二首历来为人称道。

张九龄在扭转初唐诗风上有贡献,他的十二首《感遇诗》都是兴托讽谏之作,表达自己正直不阿的品德以及遭当局排挤的愤怒。

孟浩然(公元689-740 年)常被人们算作" 田园诗人" 或" 隐逸诗人" ,其实是一种误会。

他的田园诗不过寥寥几首,远不如储光羲多,他也不曾真正坚定过隐遁的念头,倒是始终在争取做官。

之所以有如此误会,一是他自己爱在诗中" 日耽田园趣" ,二是他的诗在语意的淡泊、流畅和朴素上颇有陶渊明的风格。

孟浩然擅长写古体诗,诗中流露的情绪往往是抑郁与寂寞的,与蓬勃向上的盛唐精神并不合拍。

他漫游的地方很多,山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

他的山水诗自然而又高远,常在山水描写之中融入游子漂泊之感,笼罩着一股冷清的色彩。

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在含蓄凝炼细腻中透出淡淡的愁绪。

《过故人庄》写田园景物清新秀丽,写故人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可爱,诗人的心情也轻快了。

五绝《春晓》是中国妇幼皆知的名篇,其意境更为清新。

孟浩然的诗与初唐诗歌相比,题材更广,语言更纯,格调也更高,显示出向盛唐过渡的辙痕。

与孟浩然同时的储光羲是真正大量写田园诗的诗人,他的不少诗是写农村生活的,如《田家杂兴》八首,他在当时声誉很高。

王维(公元701-761 年),字摩诘,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少时即有才名,早年做官。

第3课盛唐气象-多彩的文学艺术课件

第3课盛唐气象-多彩的文学艺术课件
第3文,完成表格
文 诗歌 学 艺 书法 术 成 绘画 就
唐朝是中
国历史上诗歌创 作的黄金时期。 唐诗题材丰富, 风格多样,《全 唐诗》辑录有近 5万首。你知道 哪些著名的唐朝 诗人呢?
欣赏李白 的诗,并据此 分析李白诗歌 的特点
飘逸洒脱, 充满想象力和 感染力,具有 浓郁的浪漫情 怀,享有“诗 仙”美誉。
欣赏杜甫 的诗,并据此 分析他的诗歌 的特点
诗风淳朴 厚重,反映了 战争和政治腐 朽给人民带来 的苦难,抒发 悲愤凄婉之情。 有“诗圣”之 称。
白居易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颜体
柳公权
“方折俊丽,笔力劲健”的柳体
“骨气劲峭,法度谨严”的欧体
阎立 本的人物 画,人物 形态各异, 形神兼备
《送子天王图》局部
吴道 子的画落 笔雄劲, 风格奔放
文 学
诗歌
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代表人物 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
艺 术 书法 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欧阳询
成 就 绘画 阎立本、吴道子(画圣)

01103003查正贤-唐诗研究教学大纲

01103003查正贤-唐诗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唐诗研究(Studies On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一、课程目的、任务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对唐代诗歌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获得对唐诗发展面貌及其特色的认识,并了解本领域文献状况,及其掌握学术动态,在领略唐诗世界之魅力的同时,为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1.唐诗在中国诗史中的位置;2.唐诗发展不同阶段中的基本面貌及其特色;3.从事本领域专业研究的文献情况,并通过自己的阅读研究实践科研论文的撰写。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由主讲老师介绍研究状况及最新动态,提出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文献,提交讨论报告,并组织讨论。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不指定专门教材,只列出基本文献及部分参考论著: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本。

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徐陵编,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遍照金刚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皎然撰,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

胡震亨撰:《唐音癸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程千帆著:《进士行卷与唐代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葛晓音著:《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考核方式:课堂讨论和专题论文相结合。

二者结构比例为:课堂讨论40%;专题论文:60%。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读书笔记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读书笔记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读书笔记《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是1998年5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葛晓音。

这本书以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作为主题,主要是想从文化的某些角度切入,为盛唐诗的繁荣找出若干被忽略的原因。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

一、文化与诗歌的互动在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文化与诗歌之间的互动关系。

盛唐文化的繁荣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诗歌也成为了反映文化现象的重要载体。

例如,山水田园、边塞题材等诗歌的兴盛,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盛唐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二、女性与文学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女性在盛唐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唐代的一些女诗人,如李冶、薛涛等,她们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女性与文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盛唐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三、教育环境对诗歌的影响作者认为,盛唐时期的教育环境对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教育体系注重博雅教育,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文人墨客,他们不仅有着扎实的文化基础,还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这些文人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四、创作范式的创新在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范式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认为,这种创新是盛唐诗歌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杜甫等诗人通过新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使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这些创新不仅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结语总体而言,《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是一部深入探讨盛唐诗歌与文化关系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盛唐诗歌的繁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盛唐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学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朝的文学艺术与诗词盛世

唐朝的文学艺术与诗词盛世

唐朝的文学艺术与诗词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唐朝被广泛认为是文化与艺术的黄金时代。

唐朝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卓越成就,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盛世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唐朝的文学艺术,揭示其影响与贡献。

一、背景与文化氛围唐朝开创于公元618年,历时近300年,其繁荣的文化氛围为唐代文学艺术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唐初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迁都长安后,作为东方最大都市,长安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

海纳百川的政策,开明宽容的统治,给予了文人艺术家极大的创作自由,这也是唐代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诗词文学的盛世唐代以其独特而辉煌的诗词形式而闻名于世。

诗词作为当时的主流文学形式,成为了文人们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媒介。

唐代诗人以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为代表,诗作广泛流传至今。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自然、爱情等诸多主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不同于其他时期的作品,唐诗独树一帜,充满豪情和自由。

唐诗的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诗人个体的创作上,更反映在对于文学、艺术和人生的理解上。

三、绘画与书法的繁荣唐朝兴起的文学艺术氛围也对绘画和书法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

唐代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画家们追求真实、自然的描绘,强调意境和思想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体系。

代表性的画家有王维、韩干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意和哲思,不仅展现了自然山水的魅力,也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此外,在书法艺术方面,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的作品被公认为唐代书法的巅峰之作。

他们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文学艺术对社会影响与贡献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不仅仅是个人艺术家的追求和表现,更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唐代的文学艺术鼓舞了人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启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唐代文学艺术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与西域、中亚、朝鲜等地的文化交流使唐代文学艺术充满了丰富的多元元素,也为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唐朝的文学艺术繁荣与盛唐文化

唐朝的文学艺术繁荣与盛唐文化

唐朝的文学艺术繁荣与盛唐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一朵奇葩,它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

在唐朝,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盛唐文化"。

首先,唐朝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

唐代的诗歌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出现了唐诗的鼎盛时期。

许多优秀的诗人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在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一批杰出的诗人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其次,盛唐文化还表现在唐代的绘画艺术上。

唐朝时期,绘画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世人对唐代绘画的评价是"形似而神生",即注重形态的严谨而又能表现物象的灵动。

唐代著名的绘画家韩滉能够通过线条描绘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赢得了世人的赞扬。

唐代的绘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

另外,盛唐文化还体现在唐代的音乐和舞蹈上。

唐代的音乐以雅乐为主,这是一种宫廷音乐,它在当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唐代的舞蹈则以宫廷舞为主,这是一种典雅的舞蹈形式,讲究身姿的优雅和动作的协调。

唐朝的音乐和舞蹈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为后来的音乐和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盛唐文化之下,不仅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繁荣,还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学者。

唐朝是中国古代教育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许多知识分子通过进士科考试一步步晋升官职,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的文化底蕴和文人的修养使得盛唐文化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流传下来。

唐朝的文学艺术繁荣与盛唐文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高度,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文学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并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扬光大。

盛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唐代的文学艺术繁荣之始,也为后世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语文学法: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三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语文学法: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三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语文学法: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三为大家提供“高二语文学法: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三”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高二语文学习法:中国古代文化的常识简答题:1、举诗例简要说明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答:杜甫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是:(1)面对现实,讽谕时事,如《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

(2)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疾苦,如《水会渡》、《负薪行》、《遭田父泥饮美来中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3)热爱生活,描写日常生活,如《舟前小鹅》《春夜喜雨》《月夜》《北征》《羌村》等。

2.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A:首先,他善于对现实生活进行各种艺术概括。

第二,他有着雄浑壮丽的艺术境界和细致的表现手法。

第三,杜甫诗歌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他的语言大师已被成千上万的锤子锤炼得精益求精。

第四,杜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五言七言古韵绝句,使用自由,尤其是古体和韵文。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1、新乐府指的是新题写时事的乐府,中唐新乐府运动是由张籍、王建、李绅的创作开始的,李绅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元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新乐府”,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的主张,于是新乐府创作从杜甫开始,经过元结、顾况,到白居易就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重要作家除白居易外,还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

2.杜甫创建了新乐府,用新的铭文书写时事。

从杜甫过渡到白居易的作家有袁杰、顾匡、容玉、戴叔伦等。

3、写新乐府取首二字为题为白居易总结新乐府“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特点开了先河的诗人是顾况,而除了白居易外,在新乐府运动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张籍和王建。

4.《谁知道中国的每一粒粮食都是硬的》是李慎《对农民的同情》中的一首名诗。

5、白居易一生以四十四岁贬为江州司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6.白居易的诗歌分为四类:讽刺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诗。

其中,最高的成就是寓言诗,这主要是写在早期阶段。

盛唐文化:与诗词相伴的盛世华章

盛唐文化:与诗词相伴的盛世华章

盛唐文化:与诗词相伴的盛世华章引言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被称为盛唐。

盛唐时期不仅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还以其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时代,诗词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盛唐文化与诗词相伴,共同谱写了这个盛世的华章。

诗词:唐代文化的精髓诗词在唐代社会的地位在唐代,诗词被视为文化的精髓,是表达情感、思考人生、抒发感情的重要途径。

凭借其独特的形式和精妙的语言,诗词成为了社会交流、文学创作和政治表达的主要手段。

杰出的诗人和作品盛唐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诵颂扬。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其山水诗的纯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杜牧的《秋夕》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思乡之情,展示了深深的忧思。

这些优秀的诗人和他们的诗作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充分展示了盛唐时期诗词的艺术魅力。

盛世华章:盛唐的繁荣与光辉盛唐时期除了诗词文化的繁荣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盛行使其成为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经济繁荣和国际交流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商业活动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同时,盛唐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交流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盛唐成为了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各种奢侈品和文化品都可以在这个时代找到。

政治稳定和文治武功的出现盛唐时期政治稳定,社会安宁。

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位帝王的明智统治使得国家得以繁荣发展。

同时,文治武功在盛唐时期也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人才辈出,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得人们有更多机会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

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在盛唐时期,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是不可忽视的。

文人墨客们崇尚自由奔放的艺术表达,诗词、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火药的发明和造纸术的普及。

盛唐文化的影响盛唐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还在其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山林幽居情趣。竹林深处,绝无尘世的嘈杂,琴声清 幽,歌吟舒畅,诗人此时尽情享受着独处的自由,细细品味 艺术人生的高雅情趣,他高傲得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知此乐 者,唯此山此月也。人与自然化而为一,亦儒亦佛亦道。 《唐贤三昧集笺注》云:“幽迥之思,使人神气爽然。”
③ 超越有无以达空寂、息灭心情以归性悔 ,又一层解 脱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二、一生遭际及其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
①由少年的建功立业到渐趋消沉(18-32):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


十九岁举解头,二十一岁成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贬济 州司仓参军,情绪趋于消沉。 “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济上四贤咏》)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 洛阳时。”(《送别》) 济、淇期间,是王维佛理禅心思想的第一次较强萌发。 代表作品:《少年行》、《老将行》、《燕支行》等。
将陶诗重感受兴寄与 大小谢重刻画描绘结合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张丞 相, 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
这是一首干谒诗。前四句写出洞庭的磅礴气势,壮阔境界,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 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

①中间两联为写景佳句,将高 下、远近、动静、色彩与声响 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 而又优美恬静的艺术画面,达 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②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突 出了环境和心境的幽静。 ③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山中 景物的描绘而寄托自己的情志 和理想,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2、拈花微笑的空灵禅境
诗歌描写边塞的战争、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 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 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
第一节 高 适
一、高适


(一)生平 702─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tiáo ) (今河北景县 南)人。 “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旧 唐书》本传)。天宝四载(745)曾与李白、杜甫共游汴、宋, 登临唱和。天宝八载(749)因张九皋举荐有道科,授汴州封 丘县尉。哥舒翰镇河西,高适投其幕府作记事参军。安史之乱 后,得肃宗重用,累官四川节度使,终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 封勃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本传说他:“喜言王霸大 略,务功名,尚节义。”“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有《高常侍集》十卷。今人整理本有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 注》(中华书局1981年)、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4年) 。
第二章 边塞诗人
§边塞诗派概说


1.边塞诗派产生的原因
⑴边境战争频繁,唐与周边民族几乎都有冲突,时有战争发 生。频繁的战争本身给诗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 ⑵唐玄宗锐意用武,重视边功,激发了文人的从军热情,使 唐代许多诗人都具有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 ⑶古代边塞诗创作传统的影响。


2.边塞诗派的诗歌特点:
第二节 岑 参

715──769,湖北江陵人 。 天宝三载(744)进士。曾两度赴西北边塞。第一次是天宝 八载(749)在安西(治所龟兹,即今新疆库车)节度使高 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十载返长安。第二次是天宝十三载 (754)夏秋之交赴庭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乌鲁 木齐东边奇台县北不远处),在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幕中任安 西、北庭节度判官。大约至德二载(757)春夏之交,自北 庭东归。此期间,他创作了70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 边塞诗最多者,也是成就最突出者。55岁官至嘉州(四川乐 山)刺史,任满罢官,心情郁闷,卒于成都旅舍。 有《岑嘉州诗集》,今存诗403首。今人注本有陈铁民、侯 忠义《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刘开扬 《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
萧关适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被罢相,也是王维一生的 分界线,他走上了明哲保身、远祸自全的道路,亦官亦隐。
斜 光 照 墟 落, 穷 巷 牛 羊 归。 野 老 念 牧 童, 倚 仗 候 荆 扉。 雉 雊 麦 苗 秀, 蚕 眠 桑 叶 稀。 田 夫 荷 锄 至, 相 见 语 依 依。 即 此 羡 闲 逸, 怅 然 吟 式 微。
对比: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代表作:《观猎》、《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终南山》、 《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等。
A.以夕阳斜照村落 为背景,以“归” 字为核心,写景抒 情,前后照应,浑 然一体。 B.运用白描手法, 写景自然清新,诗 意盎然。

的孤场描 心单的绘 情与险农 。苦恶村 闷和和 ,自乐 抒己景 发混象 归迹, 官映 田场衬 园的官

③迫任伪官到出尘事佛(42-57):
天宝十五年(744),安禄山兵入长安,王维被迫任给事中。 肃宗回京,王维因陷贼时写了《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免受 处分。 累迁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但自感失节,情绪更加消沉,抱着“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悲白发》)的心情,在京师度过了 最后几年“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的生活。
汉家烟尘在东北——单于猎火照狼山。(出师情形和战前紧张
气氛)
山川萧条极边土——力尽关山未解围。(战争失利的过程) 铁衣远戍辛勤久——寒声一夜催刁斗。(士兵征戍生活之痛苦)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 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战争的悲壮结局) 主题思想: 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歌 颂战士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对他们久 戍边塞得不到体恤的处境,表示深切的同情。 艺术特点: ⑴内容复杂,却写得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⑵叙事、抒情、写景结合,意境雄浑悲壮。 ⑶运用对比手法,增强讽刺力量。 ⑷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歌行,全诗四句一转韵,多 用对偶句,语言平仄相间,抑扬顿挫,音韵铿锵
① 从人事转向自然,第一层解脱 。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评:荣衰只在瞬间和局部,寂灭才是永恒。将空与寂、虚与静结合 起来观照万物,不仅不会为尘世所累,亦不会物于物 ,便会获得一种 彻底的解脱。
② 从自然领悟到空寂,又一层解脱。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二)诗歌创作 高适诗现存240多首,内容可分三类: 1.反映民生疾苦的。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二首》其九,描 写自然灾害、苛捐杂税使农村一片凋敝的景象。《东平路中 遇大水》写大水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祸。
2.慨叹身世不遇的,如《行路难》、《邯郸少年行》,流露了 下层士人才智不得伸展的愤懑情怀。
3.边塞诗,成就最高。有的表现投笔从戎报国的理想,如《塞 下曲》;有的抨击武将的腐败,如《蓟中作》;有的描写边 地风土人情,如《营州歌》;有的揭露军中矛盾和战争的残 酷性,如《燕歌行》。 特点:苍劲古朴悲慨。注意理解殷璠《河岳英灵集》的评论: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形式方面, 高适长于七言歌行、五言古体。 成就: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年轻时隐居读书鹿门山。25到35岁间,漫游长江流域。开元十二 年(724),往洛阳求仕不果。开元十四年(726)漫游吴越。开 元十六年(728)冬,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逗留京师,谋求 仕进不果,遂再漫游吴越。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贬 荆州长史,征其为从事。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从岭南 返,过襄阳,与其聚首,痛饮之际,不幸“食鲜疾动”(王士源 《序》),遽然辞世,年52岁。 今存《孟浩然集》,存诗260余首。今人注本五家,如李景白 《孟浩然诗集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徐鹏《孟浩然集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附传记、历代评论资料、著录考及 作品系年等,较为完备;以河南大学佟培基的《孟浩然集笺注》 最好 。
代表作:《辋川集》二十首。
三、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1、“诗中有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① 极善于用巧妙的构图、疏放的线条来勾勒山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动 气 韵 , 表 现 隐 逸 情 怀 。
评:一缕夕阳,返影复照空山幽林之青苔,由空山人 语,最终指向的是光影的无声,青苔深林的静寂,实代 表王维超越有无以达空寂、息灭心情以归性悔的旨归。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 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 琴赋诗,啸泳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 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 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独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 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书数幅,多敦 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旧唐书· 王维》)
二、孟浩然
题材开拓 干谒诗,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行旅诗,如《宿建德江》 田园诗,如《夏日南亭怀辛大》、《春晓》、 《过故人庄》等。 艺术开拓 将陶诗重感受、兴寄与大小谢重刻画描绘结合
重捕捉意境,净化与提纯
将山水田园妙合无垠,妙有在意无意之间。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还善于描写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来表现自然山水的 精神气象。 空 山 新 雨 后 ,天 气 晚 来 秋 。 明 月 松 间 照 ,清 泉 石 上 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