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班规的制定与实施
班规实施细则

班规实施细则标题:班规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班规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规范,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班级的秩序和发展至关重要。
班规实施细则是对班规进行具体化、细化和规范化的过程,能够匡助班级更好地管理和运作。
本文将从班规的制定、宣传、执行、监督和完善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班规实施细则。
一、班规的制定1.1 确定班级宗旨和目标:班级的宗旨和目标是班规制定的出发点和依据,必须明确并与全体成员共同商定。
1.2 列出具体规定: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的班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行为等各方面。
1.3 设立惩罚措施:在班规中明确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以及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和方式。
二、班规的宣传2.1 全员知晓:班规必须被全体成员知晓和理解,可以通过班会、通知、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
2.2 强调重要性:班规的宣传过程中要强调班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遵守班规的重要性。
2.3 鼓励遵守:在宣传中也要强调遵守班规的好处和奖励措施,激励成员自觉遵守。
三、班规的执行3.1 严格执行:班规必须严格执行,对于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不能姑息养奸。
3.2 公平公正:执行班规要做到公平公正,对于每一个成员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嫌。
3.3 催促改正:对于违规成员要及时催促改正,赋予必要的引导和匡助,让其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
四、班规的监督4.1 班级干部监督: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要对班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4.2 同学互相监督:班级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报告给班级干部或者老师。
4.3 定期评估:定期对班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班规。
五、班规的完善5.1 接受建议:班规的完善需要全体成员的参预和建议,要鼓励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5.2 及时调整:对于班规中存在的不合理或者不适应的规定,要及时调整和改进,使班规更加完善。
5.3 持续改进:班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班级的发展和变化。
10条班规及措施

10条班规及措施班级是一个集体,班级的管理和规范对于班级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班级的安全和秩序,我们制定了以下10条班规及相应的措施。
1.守时到校准时到校是培养学生自律和责任心的基础。
我们要求所有同学在上课前15分钟到校,迟到超过三次需要写检讨并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
2.穿着整洁整洁的穿着可以展现一个人的仪表形象,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要求同学们着校服上课,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雅的服装。
3.课堂纪律课堂是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要求同学们保持安静听讲,不得随意离座或妨碍他人学习。
4.文明用语言行举止是一个人的形象窗口,我们要求同学们文明用语,不说脏话、谩骂他人,不传播不良信息。
5.爱护公物学校的设施和教学用品是共同的财产,我们要求同学们爱护公物,不随意破坏或损坏学校的设施和教具。
6.禁止欺凌班级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我们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和网络欺凌。
7.禁止带手机手机在学习中容易分散注意力,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和学习效果,我们要求同学们上课期间不得携带手机,违者没收手机并进行批评教育。
8.公平竞争班级中会有各类比赛和选举活动,我们要求同学们在参与比赛和选举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9.尊重师长师长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我们要求同学们尊重师长,遵守师长的教导和要求,不得对师长进行侮辱或不敬的行为。
10.关爱他人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求同学们关心和帮助他人,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进行恶意揶揄、排挤或孤立他人。
为了确保这些班规的有效执行,我们将设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由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监督和执行班规,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同时,我们也将定期组织班会和讲座,加强对班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同学们的规范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以上10条班规及相应的措施,我们相信班级的管理和秩序将得到有效维护,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将更加浓厚,班级将成为一个和谐、进步的集体。
班级班规制定及执行方案

班级班规制定及执行方案一、制定班级班规的目的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班级秩序,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制定班级班规的原则1、民主性原则广泛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班规的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民主。
2、可行性原则班级班规要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执行。
3、具体性原则班规的条款要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笼统的表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
4、稳定性原则班级班规一旦制定,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修改,以维护其权威性。
5、发展性原则三、班级班规的内容1、学习方面(1)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拖拉。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
(3)主动预习、复习功课,做好学习笔记。
(4)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
(5)积极参加课外学习活动,拓展知识面。
2、纪律方面(1)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旷课。
(2)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3)服从班干部的管理,不顶撞、不抵触。
(4)遵守集会、活动的纪律,保持良好的秩序。
3、卫生方面(1)保持教室整洁,不乱扔垃圾,定期打扫卫生。
(2)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桌椅、门窗等设施。
(3)个人卫生良好,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4、品德方面(1)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
(2)诚实守信,不说谎、不骗人。
(3)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5、其他方面(1)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级争光。
(2)爱护班级荣誉,不做有损班级形象的事情。
(3)合理使用班级资源,节约用水、用电等。
四、班级班规的制定过程1、成立班级班规制定小组由班主任牵头,选拔几名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班级班规制定小组。
班规制定的步骤及实施情况

班规制定的步骤及实施情况引言班级规章制度是保证班级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规范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班规制定的步骤以及实施情况,通过列点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班规制定的步骤1.制定目标–班级教师在班会或班主任会议中明确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目标,例如维护班级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等。
2.确定参与人员–班级教师确定参与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人员,一般包括班干部、学生代表、班主任等。
3.收集意见–教师主持班会或班主任会议,邀请与制定规章制度相关的人员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写意见册等方式进行。
4.组织讨论–教师组织班级成员进行规章制度的讨论,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加以整合和分析。
5.草案起草–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起草班级规章制度的草案,准备提交给班级成员进行审议。
6.议定草案–班级成员开展会议,对起草的规章制度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最终通过表决确定正式的班级规章制度。
7.公布实施–教师将通过会议确定的班级规章制度正式公布给全班学生,并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
班规实施情况1.班会宣讲–教师在班会上详细宣讲班级规章制度的内容,强调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对不遵守规定的后果进行说明。
2.班干部监督–班级教师委派班干部担任规章制度的监督员,负责监督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3.家长介入–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介绍班级规章制度的内容以及重要性,并希望家长一起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4.记录统计–教师定期记录学生的违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违规档案,为后续的管理和教育提供依据。
5.纪律奖励–对于严格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的学生,教师和班级可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激励学生更好地遵守规定。
6.团队合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形成共同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的氛围,并帮助学生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结论班规制定的步骤及实施情况对于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的步骤和系统的实施,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

班规的定义
• 还有人认为班规是指班级之中学生参与各 项活动时,有关言行举止应行遵守的规范; 换言之,班级常规是学生班级活动中的一 项稳定剂。
班规的重要性I
• 班规的制定在班级管理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项, 假使班规能够真正的落实,对于老师的教学以 及学生的学习都会有莫大的帮助,由于班级气 氛的不同、师生人格特质的差异及教师教学经 验的丰富程度等因素,都会使每一个班级拟定 出来的班规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良好的班规管 理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好的学 习效果,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而成为一位知 法、守法的健全学生。
班规执行的原则
• 对事不对人 • 预防重于治疗 • 注重合作而非命令 • 正向的引导 • 随时指导 • 表扬先进
班规执行
如果说制定制度是有法可依,执行制度则是有法 必依和违法必究。制度得不到执行则形同虚设,制度 执行过于严厉则不符合班级制度的特点。日本的教育 社会学家片岗德雄说班级制度不同于组织制度,它是 一种“体贴的纪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思想 上认可、赞同班规,并逐渐由思想上的认可上升为行 动准则,从而自觉遵守班规。他们还要依照班规精神, 及时改正自己和他人有违班规的言谈举止,清楚的知 道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一个有共同思想、 共同目标、共同荣誉感、行动一致的优秀班集体就自 然产生了。
• 按時交作业 • 遇事忍让,和平处理,不打架斗殴,不协助打 架,不拉帮结派
班规的范例二
• 度量大一点 • 行动快一点 • 脑筋活一点 • 做事多一点 • 说话轻一点 嘴巴甜一点 效率高一点 理由少一点 脾气小一点 微笑露一点
结语
不同班级就要制定出不同的 班规,所以师生应该先了解班规 要达到什么目的,并把握一些原 则,才能订出符合自己班级特色 的班级常规。
实施班规的步骤

实施班规的步骤引言在教育和培训环境中,制定和实施班规是非常重要的。
班规有助于维持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并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文将介绍实施班规的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步骤一:明确目标和期望•确定班级的目标和期望,例如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等。
•将目标和期望明确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为什么需要制定班规以实现这些目标。
步骤二:制定班规•老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班规,以确保每个人的参与和支持。
•班规应包含学生行为的具体规定,如作业提交时间、迟到早退的处理方式等。
•班规应当清晰简洁,方便学生理解和遵守。
•建立积极的班规,增强学生参与感,例如鼓励学生分享意见和建议。
步骤三:明确奖惩措施•制定奖励机制,激励学生遵守班规。
奖励可以是表扬、认证或其他适当的方式。
•制定惩罚措施,以解决违反班规行为。
惩罚措施应公平合理,且符合学校及班级规定。
步骤四:说明班规细节•在班级中明确传达所有班规和细节,确保学生理解规定。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班规,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强调班规的重要性和为什么需要遵守。
步骤五:班会和反馈•定期召开班会,讨论班规的执行情况,并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倾听学生对班规的意见,根据需要对班规进行调整和改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提供他们反馈和建议的渠道。
步骤六:示范和引导•作为教师,需要示范良好的行为榜样,并引导学生遵守班规。
•奖励和表扬那些积极遵守班规的学生,以树立正面的激励机制。
•提供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班规的重要性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步骤七: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班规的有效性,深入了解学生对班规的看法和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对班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规可能需要更新和变化,以适应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变化。
结论通过明确目标、制定班规、明确奖惩措施、说明细节、定期班会和反馈、示范引导以及评估和调整等步骤,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实施班规。
班规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和行为规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小学班级管理第四章班规的制定与执行

小学班级管理第四章班规的制定与执行一、班级管理的背景与意义班级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定,在班级中建立起科学、民主、公正、活泼的班级氛围,对于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班规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班规应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合理科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民主性原则:班级管理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民主决策,建立班级自治制度,发扬班级的集体主义精神。
3.可操作性原则:班规应具体明确,简单易行,方便学生理解和执行。
三、制定班规的步骤1.调查研究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特点、问题和需求,以便对班级管理的目标和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班级讨论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形成共识。
讨论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可行性高的建议。
3.制定初稿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规定的初稿,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论证和补充,确保班规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班会审议班主任将初稿提交班级,班级进行审议和修改,让学生参与到规定的制定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班规的认同感。
5.班级表决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后,成型的班级管理规定提交班级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获得通过后,形成正式的班级管理规定。
四、班规的内容1.学习方面(1)课堂纪律: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到课,不早退不经常迟到,不大声喧哗,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2)作业完成: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的质量和规范,及时复习和预习。
(3)互助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鼓励合作,不打击、排斥他人。
2.行为方面(1)自律: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定,注意个人仪容仪表,懂得礼貌待人。
(2)公平:公平对待他人,不歧视、欺负他人,不损害他人的权益。
(3)守时:按时参加各项活动,不迟到、早退。
(4)卫生:爱护环境,保持卫生,不乱扔垃圾。
班规制定的步骤及实施方法

班规制定的步骤及实施方法步骤一:确定制定班规的目的和意义•班规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制定的规范。
通过制定班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步骤二: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针对班级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学生讨论,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通过班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步骤三:分析和整理学生意见•将收集到的学生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制定。
步骤四:制定班规内容•根据学生意见和建议,确定班级需要遵守的规范和条款。
班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方面、行为规范、卫生习惯等多个方面,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五:征求班级师生意见•在班级师生中征求对班规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讨论和修改。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可以增加班级成员对班规的认同感和遵守度。
步骤六:发布班规并宣讲•将最终确定的班规内容制作成书面版或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上,确保每位班级成员都能知晓和了解班规的内容。
同时,组织一次班会专门宣讲班规,让每位学生清楚了解班规的具体要求。
步骤七:监督和执行班规•班级老师、班干部等应对班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及时发现违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对遵守班规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主动遵守班规。
步骤八:定期评估和修订班规•每学期或每学年末,对班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和完善班规,使其更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和需要。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有效地制定和实施班规,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环境。
班规的制定不仅仅是老师的一项职责,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到班规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和维护班规,才能保障班级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

(一)突出教育意义 (二)突出以班规为尺度 (三)注重自省 (四)兼顾动机与结果 (五)方法多样 (六)指导改进 (七)循序渐进
作业布置:
观看视频《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思考:李 老师的变化,体现了班规制定的哪些要求?
自信 • 7.做人做事多换位思考,切勿将坑爹进行到底; • 8.找对象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以本班优先,女生一定要矜持,男生要主动。
第二节 班规的制定
(一)班规的制定者
较低年级学生 中年级 较高年级
班规的制定通常由教师主导,由教师根据学生 的背景及道德认知阶段拟好班规条文,再向学 生单向提出。
是民主思想启蒙阶段,学生较关心与自己切身 有关的事务,参与意愿较高,可由教师和学生 共同拟定。
第四章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
毛丽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规章制度
2.严禁用脚踢门;严禁在教室里(包括走廊上)高 声喧哗、追逐打闹
3.不得把零食带进教室,更不得在教室里吃零食
4.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
5.不得将梳子、镜子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带进教室 ,更不得在教室里梳头、照镜子等
1.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规章制度 2.爱护教室门窗、桌椅等公物 3.在教室里(包括走廊上)注意保持学习环境的安静 4.零食放在家里或寝室 5.果皮纸屑等垃圾放在垃圾桶中 6.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梳子、镜子等)放在家里或寝室
例2:有特色的班级守则
1、群策群力+表里如一 = 爱我班级
2、“老师您好”+勤奋好学 = 尊师重道 3、宽容互爱—自我中心 = 同窗情谊 4、严于律己+诚心待人 = 立身之本 5、虚心听讲+敢于质疑 = 格物致知 6、努力踏实—抄袭他人 = 真才实学 7、乐于合作+勇于创新 = 潜力无限 8、早睡早起+准备周到 = 按时到校 9、谈笑风生—大声喧哗 = 文明休息 10、着装朴素+言行得体 = 大方文雅 11、科学饮食+合理运动 = 健康体魄 12、不计岗位+不辞辛劳 = 环境整洁
如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班规呢

如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班规呢?班规制定是班级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班规呢?一、班规的生成不是教师“办公室文件”的预设,学生应享有充分的参与自由民主型的班级规章制度,多诞生于学生的讨论。
凡是遭到学生抵触的班规,大多产生于班主任办公室,制订过程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
要制订出一份针对性强、可行性好、指导意义大的班规,可先由班主任指导班干及学生代表拟出讨论稿,提交全班共同讨论后再修订定稿。
二、班规的规约性不仅指向学生,同时也应作用于教师教师是班级成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班规又是班级的规章制度,所以班规中写入与教师相关的条款也就理所当然,这是体现师生人格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然,不少学校现已经制定教师教学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文件,但这更多只是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考虑。
如果从班级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有权知道也很想知道“这堂课老师为什么没来?预备铃后我们都按要求进了教室,为什么不见老师身影?我们都按时交了作业,可老师什么时候批改完才算及时……”诸如此类问题,如果能在班规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是不是更显示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交互活动呢?一份师生平等的班规,对教师的规约性至少应体现于三个方面:教师的责任与权利、教师教学日常行为标准和教师教学事件(问题)解决方法。
在班规中我们常约定学生“尊敬师长,按时上交作业,知错能改……”,也就应相应约定教师“尊重学生不侮辱不体罚学生,及时批改作业并向学生反馈,及时反思教学并改进……”。
正如北师大校训所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班规的语言倡导体现平等与尊重,富有亲和力不少传统班规从构想开始,便把学生推向了教师的对立面。
这种语言形式主要表现出三种意识:禁令式的权威、模糊的不确定性、精神的恐吓。
禁令式的权威语言常表现为粗暴的命令,其实质是对学生能力潜意识上的怀疑和否定。
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不做小动作”,“不抄袭、不拖欠、不缺交,作业认真不潦草”……言下之意,学生将会迟到,将会缺交作业。
班级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细则

班级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班级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和管理能力,促进班级和谐稳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该班级全体学生,包括学生作息时间、学习生活、日常纪律、安全保卫、荣誉奖惩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班级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活动安排、值日制度、奖惩办法等。
第四条班级规章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由班级全体学生共同遵守和执行,班级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应带头模范,严格执行。
第五条班主任全权管理班级,负责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监督学生行为,并拥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第二章学生行为规范第六条学生应遵守校纪校规和班级规章制度,尊重教师和同学,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第七条学生应保持诚信、守时、尊重他人,不得在课堂上嘈杂、争吵,不得作弊、抄袭,不得恶意攻击他人,不得破坏公共财物。
第八条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起床、就寝,保持早睡早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课外活动。
第九条学生应保持整洁、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不破坏校园植被和设施。
第十条学生应保持安全意识,注意自我保护,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擅自离校,不参与不良行为,不接触违法违规活动。
第三章活动安排第十一条班级应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学生充分休息和放松,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课外活动。
第十二条班级可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志愿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第十三条班级应设立值日制度,安排学生轮流进行班级卫生、公共区域清洁、物品整理等工作,建立学生管理班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第四章奖惩办法第十四条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班级可给予表扬、奖励,如优秀学生奖、先进个人奖、荣誉证书等。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班级可给予批评、警告、记过等惩罚措施,严禁体罚、歧视、辱骂学生。
第四章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

5、班规应该是“明文公布”的 班规制定后,应该将确定的班规书写出来, 张贴在教室内醒目的位臵上 这样,学生会很清楚知道,自己应该遵守 哪些规则
二、班规制定的依据
1、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关权利与义务 充分了解小学儿童的权利和义务 2、学校规章制度 3、小学儿童年龄特征 4、本班师生的个性和发展需要 5、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二、班规的执行 教师进行班规的执行与维系时,应注意的 几点原则 1、提供支持性的班级环境 教师应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体会 到教师所付出的用心与关心。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与学生维持 良好关心,促使班规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效 用
2、让学生沉浸于教学活动之中 许多教师相信,减少学生违规行为发生的 最好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喜欢学习和上课。 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的心思就 会用于各种学习活动,违规行为就会减少 或消失。 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就 是教师对教学的热忱,以此感染学生,可 使全班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上课 更专心,学习效果更好
4、班规必须是具体、简明扼要的 教师在制定班规时,必须详细地向学生举 例说明或解释,让学生了解每一条班规的 具体含义 对低年级学生,最好是呈现以具体的行为 叙述,如“准备好纸笔本等上课用 品”“上课说话要举手” 高年级学生,班规的层次逐步提高。“待 人有礼貌”“尊重别人”等 总之,每条规则应符合便于学生理解、记 忆及实行的标准
2、师生共同参与班规的制定 体现民主的精神,利于在日常的班级生活 中执行下去 低年级学生,由教师制定 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共同讨论制定 经全面讨论协商后,制定出班规,并将其 以书面形式整理出来
班规实施细则

班规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班规是指在一个班级中为了维护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准则。
班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班规的实施细则,以帮助班级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班级关系。
二、班规制定原则1. 共同参与:班规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2. 公平公正:班规应该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尊重每个学生的权益和个性差异。
3. 明确具体:班规应该明确具体,避免模糊和歧义,让学生们清楚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4. 可操作性:班规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实施和执行,不过于繁琐和复杂。
三、班规内容1. 学习规范a. 守时上课:学生应准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早退或旷课。
b. 认真听讲:学生应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打瞌睡或使用手机。
c. 完成作业: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拖延或抄袭。
d. 尊重师长:学生应尊重老师,不打扰或干扰课堂秩序。
2. 行为规范a. 礼貌待人:学生应礼貌待人,不恶意攻击或侮辱他人。
b. 合作共赢:学生应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学们友好合作,不搞小团体或排斥他人。
c. 珍惜公物:学生应爱护学校和班级的公物,不损坏或浪费。
d. 文明用语:学生应使用文明用语,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的言辞。
3. 班级管理规范a. 班级会议: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讨论班级事务和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b. 班级值日:学生应按照轮值制度进行班级值日工作,保持班级的整洁和卫生。
c. 班级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凝聚力。
d. 班级奖惩: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违反班规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惩罚。
四、班规实施步骤1. 制定班规草案:由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共同制定班规草案,明确规则和要求。
2. 征求意见:将班规草案公示,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3. 班级讨论:召开班级会议,讨论并最终确定班规,确保每个学生都了解和接受班规。
班规制定的原则和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班规制定的原则和执行中的注意事项一、制定班规的原则1、民主:制定班规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充裕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去反复讨论与斟酌,真正反映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意愿,而不是班主任的硬性强加。
2、合法:班规制定的程序必须合法,从起草到最后表决通过,要体现全体学生的意愿,而不是班主任的草率决定,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学生的认可度才更高,班主任只是引导者、指导者,而不能包办代替。
3、合理:学生的“法律”当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惩戒也必须适当,并且是以教育劝导为主,是以行为过错者的心服口服和自觉改正为最终目的和最高标准,班主任只是指导和监督。
4、平等:班规一旦获得班级通过,班主任就要在班级郑重宣布:班规对全体成员都具有一视同仁的约束力,包括班主任在内。
面对班规,人人都有权利,同时,人人都没有特权。
对班主任来说,维护班规的权威,就是维护自己的权威。
对学生而言,维护班规的尊严,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只有通过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尊严,班规才能转化为班集体的意志。
二、制定班规应注意从人治走向法治,法的内容是能否贯彻执行的关键,我想制定班规应注意以下几点:制定班规要由学生先起草,并且人人参与,全班在综合,这样学生的实际思想和他们平时遇到的问题都能体现出来。
如果是老师先制定在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与信任,很难提出新的意见,班规还是班主任意志的集中体现。
教师对综合全班学生制定班规内容,要进行适当提升或降低,保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这就是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要有约束教师行为的内容,体现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涉及科任教师的内容要派学习委跟科任老师沟通。
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教育是阻力最小的教育。
师生行为共同被班规约束,体现了公平性,孩子更有兴趣去执行。
班规内容要以奖励、鼓励为主,适度惩罚,这样孩子们才会从心里喜欢,如果惩罚过多变为了惩罚方案,学生认为是一种禁锢与压力,会产生负面影响。
班级班规优秀班级班规(优秀5篇)

班级班规优秀班级班规(优秀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如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优秀班级班规(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班级规章制度篇一制订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同学们的行为,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为创建良好的班风班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出勤方面1、凡在上课铃响后到教室者均为迟到,下课铃响前离开教室者为早退。
违者每次扣1分。
2、无故旷课,每节课扣除3分,并通报批评。
3、病假、事假须事先请假,未经批假而缺课按旷课论处。
4、在班级规定的时间或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到指定的地点上课、或集合均以旷课、迟到论处。
二、学习方面1、按时完成作业,上交作业。
作业要立并按时完成,作业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先交给组长,再由组长交给科代表,由科代表交给任课老师批阅。
作业上交时间由科代表与科任老师、学习员视情况协商规定,迟交两次算一次不交,迟交一次扣0.5分;未交作业一次扣2分。
2、学习员、科代表、组长及时检查课外练习完成情况,没有按时完成者按科目每次扣1分。
3、学习明显进步者予以加分。
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班级名次每进步一名加1分;处于班级前十名的,一名加15分,往后以1分递减依次加分。
进入年级前50名者学期末总分直接加50分,前100名者直接加30分,前150名者直接加20分。
既是班级前10名又是年级前150名者,以年级名次奖励加分为准,不累计加分。
4、考试不作弊。
凡被学校通报或本班学生上报确认后,不进行进步奖励加分并按科目每次扣10分,并责令在全班作公开检查,检查书在班级公示一周;情节严重者还要通知家长并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三、纪律方面1、上课(包括自习课)不准睡觉、说话、吃东西、听MP3、玩手机、作小动作、随处走动、看课外书(读名著除外)。
班规的执行与制定

班规的执行与制定首先,班规的执行应该是全面、公正、公平的。
班规是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约定,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准则。
班规的执行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权益和特点,不偏袒任何一方。
学校应该通过明确的流程和程序执行班规,确保公正公平。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和执行班规,避免任由个别学生违反班规而影响整个班级。
其次,班规的执行需要注意适度和平衡。
班规不应该过于严苛,限制学生的发展和创新;也不能过于宽松,放任学生放任自流。
班规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自律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行为。
合理的班规能够在提供学生规范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尊重他人、自律自爱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
另外,班规的执行需要强化监管和奖惩相结合。
班规的执行不能只是空洞的口号,而应该具体到实际的行动中。
学校和教师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班规执行中的问题。
对于违反班规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进行惩戒,以示警戒;对于遵守班规的学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班规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班规的制定是一个过程,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学生代表会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更好更适合学生的班规。
同时,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定期评估和调整班规,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改进,使班规更符合学校教育管理的要求。
总之,班规的执行与制定是学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全面、公正、公平的执行和适度、平衡的制定,强化监管和奖惩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可以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班规的有效执行和制定,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克己奉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班级管理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班级管理班规的制定与执行立法小组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规。
实行两班制委员会制度,轮流值班。
轮流监督。
开展监测活动。
班级成员由班长指定,组长挑选组员。
班委负责各小组长的考核,小组长负责本组的考核。
班委的工作效果由全班监督。
如果组员表现不好,组长可以要求交换组员。
小组长工作不力,班委会有权撤换,班委会成员工作搞不上去全体同学有权罢免其职务。
这样一来让每位同学都处一种竞争的环境中,让每位同学都有一种竞争意识,从而也有了学习的动力。
一、制定班规负责这项工作的学生要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和补充班规内容。
每人每周必须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提出者奖励5分,否则扣5分。
现阶段班规主要有以下内容:1、扣分作业少完成一次扣5分,不认真(含弄虚作假)者扣5分;看不健康书籍者扣5分,不专心听讲者扣5分;课间疯打、骂人,自习课堂上说话乱跑、迟到一次者,扣5分;卫生打扫不及时、个人卫生没整理好的扣5分;不按时就寝者扣5分,承担的专项任务没完成者(含批改作业不认真者)扣5分;不积极、不守会场纪律者扣5分,乱坐座位者扣5分;不服从班干部管理者扣5分,做操不认真者扣5分;破坏公物者除照价赔偿外扣5分;有不良思想倾向的扣5分;班干部工作不认真或出现失误者扣5分;每分罚写一页小字或等量的作文和500字的说明书。
其他违纪情况,可比照以上细则执行。
2、奖励每周内全班表现最好的组员5分(全班公认);每周内工作最出色的组长5分(按组员扣分多少进行评定);每月内,工作效果使班内三分之二同学满意的班干部奖5分。
3、惩罚每周内本组表现最差的同学提出批评,在下周扣除个人积分5分。
本班内表现最差的同学,在下周扣除个人积分10分,连续三周内位居全班排名最后的请其家长。
4、奖分政策(1)在期中、期末大型考试后评奖时,考试总成绩或单科成绩位居本班内前三名的,分别奖3、2、1分,位居年级前三名分别奖5、4、3分;(2)优秀习作发表者,奖2分;(3)大型比赛获奖者加5分。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

班规的制定与执行班规是班级中规范学生行为、维持教育秩序的重要制度。
制定和执行班规是一个团队合作过程,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充分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本文将探讨班规的制定和执行。
一、班规的制定1.确定班规制定的方式和时间班规的制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班主任向学生征求意见,吸收学生的建议制定,另一种是由班主任自行制定。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班主任应在开学后尽早制定班规,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听取学生意见,科学制订班规班主任不应在不经过学生讨论的情况下将班规制定出来。
因为班规的制定是关乎到整个班级的权益和利益,必须要听取学生的意见。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家长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到学生的意见,并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与改进。
3.公示并普及班规班主任制定班规后,需要对学生进行普及。
班主任可以在班上进行班规宣讲,并将班规制定后公示在班级公告牌上,以充分让学生了解班规的内容和意义。
二、班规的执行1.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是班规的执行者和监管者。
班主任应当制定有效的监管制度,对违反班规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处罚和教育,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同时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做好家校沟通。
2.学生要积极参与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班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自觉遵守班规,不去违反班规。
学生在遵守班规的同时,还要自觉维护班级纪律,倡导班风正气。
3.家校合作班主任在班规执行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要注意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及时与班主任交流,共同配合班规的执行。
三、班规的作用1.维持班级秩序班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维持班级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2.约束学生行为班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班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管理和协作能力。
班级良好班规班纪实施方案

班级良好班规班纪实施方案一、考勤与请假制度1.每天按时到校上课,不得迟到、早退。
因病或特殊情况不能上课者,需提前向班主任请假。
2.请假需在课前向任课老师说明,事后需补交请假条。
请假条应由家长签字,并在班主任处备案。
3.按时参加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不得无故缺席。
二、课堂纪律与秩序1.课堂上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交头接耳。
2.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做好课堂笔记。
3.遵守课堂秩序,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干扰他人学习。
三、自习与作业规定1.自习时间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喧哗、嬉戏。
2.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拖延。
3.自习时间和作业完成情况将定期进行检查和通报。
四、考试规则与要求1.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不抄袭。
2.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考试。
3.考试成绩将定期公布,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五、班会与团日活动安排1.班会和团日活动时间为每周一次,参加者需提前申请。
2.活动期间要遵守纪律,认真听取发言,积极参与讨论。
3.活动内容和形式需健康向上,体现正能量。
六、卫生与值日规定1.值日生需按照安排,认真打扫教室卫生。
2.卫生打扫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持教室整洁。
3.值日情况将定期进行检查和通报,表现优秀者将给予奖励。
七、公物管理与保护1.教室内的公物需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损坏。
2.使用公物后需及时归还,保持教室整洁。
3.如发现损坏公物者,需进行赔偿。
八、同学关系与交往1.同学之间应真诚待人、尊重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在交往中,应遵循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
3.提倡文明交往,反对不良行为。
九、网络使用规范1.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如有需要,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2.合理使用互联网,不传播不良信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3.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个人信息。
十、班级文化与活动1.支持班级文化建没,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在活动中,应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以增进班级凝聚力和友谊为目标。
班级良好班规班纪实施方案

班级良好班规班纪实施方案一、前言班级良好班规班纪是保持良好班风和学习氛围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为此,制定班级良好班规班纪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旨在规范学生的行为,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班级教育管理水平。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制定班级良好班规班纪实施方案,达到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倡导班级团结友爱、互助互学的精神,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成绩和素质。
4)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级教育质量,形成良好的教育整体效果。
2.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要与学校的法规规章相衔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
2)正当性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多元发展需求,不能过于严苛或过于宽松。
3)参与性原则: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
4)公正性原则:规章制度的实施要公平公正,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使学生感受到公正和公平。
三、具体内容与措施1.规定学生在校内的行为准则: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和同学,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
2)保持卫生,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投放。
3)讲究礼仪,保持文明用语和良好的举止习惯。
4)珍爱校园环境,不损坏学校设施和植被。
2.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1)认真听讲,不打瞌睡,不说悄悄话,不扰乱课堂纪律。
2)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不抄袭,不串改他人作业。
3)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养。
4)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回答问题,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互动。
3.班级活动和组织:1)定期组织班级会议,议题包括学习、生活、班级事务等。
2)每周安排班会时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生活经验。
3)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远足、文艺晚会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班规的制定与实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是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的准则,是约束学生行为,形成班级良好秩序和学习氛围的根本保证。
案例:高二(8)班级管理规定
为了使班级管理更好地有序到位,除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外,制定适合我班的具体细则。
每人享有基础分10分,在学期结束时,若有明显破坏集体荣誉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一切荣誉评奖资格。
每周总评后扣1分者,家长必须到校共同教育。
扣分项目:
1、寝室卫生不到位,责任人扣0.1分;二星期内有扣分三次,室长连带扣0.2分;若纪律扣分,责任人每次扣0.2分;
2、早上各类迟到者扣0.5分;
3、自习课上说话,班干部制止后仍然不听劝告扣0.5分;
4、不订正作业或无正当理由作业不交,每次扣0.1分;三次迟交作业,算一次不交。
一星期内有三次不交或不订正,则扣0.5分;
5、按学校规定穿校服,仪表不整、不穿校服者,每次扣0.1分;
6、图书借阅原则:借阅图书以辅导类、名著类、科技类为主,严禁借阅言情小说、悬疑惊悚小说、网游小说等。
若有违反,每次扣0.5分;
存在问题:班规太细化,缺乏人性,缺乏宽容性,对学生以惩罚为主,缺少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教育,违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分析:一方面因为学校本身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制定了很多明确的规定,学生必须遵守。
另一方面,高一新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对一切都比较陌生,同学之间也不太了解。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确保学生能有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教师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我的班规中规定给每个学生10分的基础分数,在此分数的基础上,制定了6条扣分项目,而且对于寝室等问题还有连带责任扣分。
另外,在学期结束时,若有明显破坏集体荣誉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一切荣誉评奖资格。
每周总评后扣1分者,家长必须到校共同教育。
此班规实施下来,情况不尽人意,学生普遍比较消极,对待班规就是尽力不扣分,表现出敷衍了事的态度;特别是经过了一段时期后,学生感到厌烦,觉得班规是一个很可恶的东西,缺乏对班规的认同和归属感。
对策:俗话说:好学生都是表扬出来的。
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应鼓励每位同学都应以集体利益为重,积极为集体作贡献。
作为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既然有罚必定要设定相应的奖励,方能激起学生的动力,原先的班规拘泥于让学生不扣分,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暗示,为此我增加了加分项目,如:1、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每位室员加0.2分,室长加0.5分;2、在几次重大考试中,学习成绩有显著进步者,加0.5---1分;3、经任课教师评定,学习习惯优秀及阶段学习明显进步者,加0.2---0.5;4、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争得荣誉者,经过班委讨论,加0.2---1分。
主要目的在于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鼓励他们做的更好。
另一方面,我减少了一些具体的减分项目,比如说阅读书籍,无论学生阅读的是何种书籍,都是一种知识的积累,都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积累文化底蕴,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益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对于部分学生阅读一些不健康的书籍,还是对其谈心加以引导教育,了解学生所想,而不是强制扣分。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家庭是温馨的,在班级中学生能找到归属感。
因而,班规的制定应是积极的、正面的,学生所共同认同的,学生才能共同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