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

合集下载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F,故f[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擦阻力矩Mf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T.故得因需保证Mf[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 值压 入 法胀 缩 法 联接零件材料 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f钢—铸钢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钢—优质结构钢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钢—青铜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钢—铸铁 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铸铁—铸钢0..25钢—铝镁合无润滑金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谷风技术)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谷风技术)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0.11 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0.2后,结合面脱脂 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 无润滑 0.10~0.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 时的过盈量为Δ=pd(C 1/E 1+C 2/E 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 ——配合W 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 d ——配合的公称直径,mm ;E 1、E 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C 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f =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 ,配合尺寸同前,则Mf =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f钢—铸钢0.11 0.08 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0.12~0.15 0.05~0.10 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无润滑0.10~0.15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时的过盈量为Δ=πδ(X1/E1+X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π配合Ω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α; δ配合的公称直径,μμ; E1、E2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α;X1 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X2 包容件的刚性系数δ1、δ2 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μμ; μ1、μ2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 =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 =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0.11 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 无润滑 0.10~0.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 时的过盈量为Δ=pd(C 1/E 1+C 2/E 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 ——配合W 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 d ——配合的公称直径,mm ;E 1、E 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C 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分析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分析

1 •确定压力p; 1) 传递轴向力F 2) 传递转矩T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2 •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 •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 •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 •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 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 P 时,在外载荷F 的作用下,配 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 Ff ,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 I ,则过盈联接图:转矩的过盈联接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 n dlpf • d/2因需保证M >「故得、2T1力[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 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f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一铸钢0.11 0.08钢一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一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一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C0.14钢一青铜0.15 -0.20 0.03 9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C以后,结合面脱脂0.2因需保证F f > F,故F f = n dlpfFTidl[7-8]钢一铸铁 0.12 3.15 0.05 210钢一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 0.1铸铁铸钢0.15 〜0..25 0.15210钢一铝镁合金无润滑0.103.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如丫F + — Tidlf2.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 3 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P 时的过盈量为△ =pd (G/已+G/E 2) x 103,贝U 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 应为式中:p ――配合 W 可的任向活力,由式(7、8)(7J0)计算;MPad ---- 配合的公称直径,mmE 1、E 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MPaC 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7-10]103屮n[7-11]di 、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卩1、卩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机壳定子过盈配合计算

机壳定子过盈配合计算

最小过盈量 aa<ai 最大过盈量 aa<ai 依据:GB/T 5371-2004 极限与配合 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
单位 mm mm mm mm
数据 130 138 80 50 0.942029 0.615385 30000 0.17 铝-钢 0.33 铝 0.27 钢 290 425 68900 铝 钢
0.562354919 影响(线膨胀) /k /k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 0.30576 0.154245 -0.1456 -0.07345 0.151515 -0.07215 0.155974014 0.490204919
2.24E-05 1.13E-05 125 -30 20
铝 钢
选择
0.076609014 0.410839919 合的计算和选用
包容件传递负荷 所需要的最小直 径变化量eamin Ca 被包容件传递负 荷所需要的最小 直径变化量eimin
eamin=pfmin*df*Ca/Ea Ca=[(1+qa*qa)/(1-qa*qa)]+ν
a
eimin=pfmin*df*Ci/Ei
Ci Ci=[(1+qi*qi)/(1-qi*qi)]-ν i 传递负荷所需的 最小有效过盈量 δ emin=eamin+eimin 过盈联结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允许的最大有效过盈量 包容件不产生塑 性变形所允许的 最大结合压力 塑性材料:pfa max=a*σ sa a=(1-qa*qa)/(3+qa*qa*qa*qa)0.5 被包容件不产生 塑性变形所允许 的最大结合压力 (压强) 联结件不产生塑 性变形的最大结 合压力(压强) pfmax 联结件不产生塑 性变形的传递力 包容件传递最大 负荷的最大直径 变化量ea max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0.11 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 无润滑 0.10~0.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 时的过盈量为Δ=pd(C 1/E 1+C 2/E 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 ——配合W 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 d ——配合的公称直径,mm ;E 1、E 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C 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分解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分解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0.11 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 无润滑 0.10~0.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 时的过盈量为Δ=pd(C 1/E 1+C 2/E 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 ——配合W 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 d ——配合的公称直径,mm ;E 1、E 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C 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计算公式过盈联接1.确定压⼒p;1)传递轴向⼒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F与转矩T得联合作⽤2.确定最⼩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得强度;4.计算所需压⼊⼒;(采⽤压⼊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量。

1、配合⾯间所需得径向压⼒p过盈联接得配合⾯间应具有得径向压⼒就是随着所传递得载荷不同⽽异得。

1)传递轴向⼒F当联接传递轴向⼒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下,不产⽣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为P时,在外载荷F 得作⽤下,配合⾯上所能产⽣得轴向摩擦阻⼒Ff,应⼤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得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得过盈联接设配合得公称直径为⼈配合⾯间得摩擦系数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F,故因需保证Ff[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下不产⽣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为P时,在转矩T得作⽤下,配合⾯间所能产⽣得摩擦阻应⼤于或等于转矩T。

⼒矩Mf设配合⾯上得摩擦系数为f① ,配合尺⼨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T.故得f[7-9]①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

配合⾯间摩擦系数得⼤⼩与配合⾯得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3) 承受轴向⼒F与转矩T得联合作⽤此时所需得径向压⼒为[7-10]2、过盈联接得最⼩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学有关厚壁圆筒得计算理论,在径向压⼒为 P时得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得最⼩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得任向活⼒,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得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得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得刚性系数C2——包容件得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得内径与包容件得外径,mm;µ1、µ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得泊松⽐。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分解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分解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0.11 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金 无润滑 0.100.15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 时的过盈量为Δ=pd(C 1/E 1+C 2/E 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 ——配合W 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d ——配合的公称直径,mm ;E 1、E 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C 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1.确立压力 p;1)传达轴向力 F2)传达转矩 T3)蒙受轴向力 F 和转矩 T 的联合作用2.确立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纳压入法装置时)5.计算包含件加热及被包含件冷却温度;(采纳胀缩法装置时)6.包含见外径胀大批及被包含件内径减小量。

1.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 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拥有的径向压力是跟着所传达的载荷不一样而异的。

1)传达轴向力 F 当联接传达轴向力 F 时(图 7-20 ),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 P 时,在外载荷 F 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 Ff ,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 F。

图: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 ,则F f =πdlpf因需保证 F f≥F,故[7-8]2)传达转矩 T 当联接传达转矩 T 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 P时,在转矩 T 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 M 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 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 f 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 =πdlpf ·d/2因需保证 M f≥T.故得[7-9]① 实质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别,现为简化.取二者近似相等.均以 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资料及润滑状况等要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 7-5 给出了几种状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照。

表 :摩擦系数 f 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部件材无润滑时 f 有润滑时联接部件材联合方式,润滑f料f料钢—铸钢0.110.08油压扩孔,压力油0.125为矿物油油压扩孔,压力油钢—构造钢0.100.07为甘油,联合面排0.18钢—钢油洁净钢—优良结在电炉中加热包0.110.080.14构钢容件至 300℃在电炉中加热包钢—青铜0.15 0.200.03 0.06容件至 300℃以0.2后,联合面脱脂钢—铸铁0.120.150.050.10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0.1为矿物油铸铁—铸钢0.150..250.150.10钢—铝镁合无润滑0.10 0.15金3)蒙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依据资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P 时的过盈量为=pd(C1/E 1+C2/E 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达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 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 7 8) (710)计算; MPa;d ——配合的公称直径, mm;E 1、 E2——分别为被包含件与包含件资料的弹性模量,MPa;C 1——被包含件的刚性系数C 2——包含件的刚性系数d 1、d2——分别为被包含件的内径和包含件的外径,mm;μ1、μ 2 ——分别为被包含件与包含件资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 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 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 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0.11 0.08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25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0.18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0.14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0.2钢—铸铁0.120.15 0.050.10 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0.1铸铁—铸钢0.150..25 0.150.10钢—铝镁合金无润滑0.100.15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过盈联接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πdlpfFf因需保证F≥F,故f[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矩Mf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f=πdlpf·d/2因需保证M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钢—优质结构钢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钢—青铜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钢—铸铁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铸铁—铸钢0..25 钢—铝镁合金无润滑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
汽车与航空
对于车辆动力总成和航空发动机等高性能装置 ,过盈联结是首选的连接方式之一,确保关键部 件的高承载能力。
工业设备
从重型工业机械到精密仪器设备,过盈联结在 各类工业产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角色,确保 传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医疗器械
精密医疗设备如手术机器人等,需要过盈联结 来满足高度的定位精度和耐疲劳性要求。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仿真
未结性 能和负载分布。
优化设计算法
计算方法的不断优化将使过盈联结设计更加可 靠和高效,降低材料和加工成本。
智能传感监测
配备智能传感器的过盈联结有望实现实时监测 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塔吊关键连接
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塔吊的主轴与 转臂之间采用过盈联结传递巨大 的起重扭矩,精确计算可确保塔吊 安全稳定运行。
桥梁受力构件
对于大跨度桥梁,过盈联结广泛应 用于索缆连接、桥墩-梁连接等 关键受力构件,承担着巨大的拉应 力和弯矩。
风电设备零部件
在大型风力发电设备中,叶轮轮毂 、变速箱、塔架等关键零部件之 间采用过盈联结传递高扭矩,以确 保风机安全稳定运行。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在医疗器械领域,过盈联结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仪 器和手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连接。这些部件需要承 受持续的扭矩载荷,如X射线探测器、内窥镜、手术 机器人等。精确计算过盈联结的扭矩传递能力可确 保这些医疗设备保持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例如,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需要精准传 递大扭矩,采用过盈联结可靠地满足此需求,确保机 器人执行复杂手术动作时不会出现故障。
温度、湿度等环境条 件的变化会导致材料 属性发生变化,使得接 触压力和摩擦系数发 生偏差,从而影响扭矩 传递能力。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过盈联接1.确定压力p;1)传递轴向力F2)传递转矩T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F f=πdlpf因需保证F f≥F,故[7-8]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 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M f=πdlpf·d/2因需保证M f≥T.故得[7-9]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

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有润滑时f联接零件材料结合方式,润滑 f钢—铸钢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钢—优质结构钢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钢—青铜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钢—铸铁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铸铁—铸钢0..25 钢—铝镁合金无润滑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7-10]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7-11]式中: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mm;E1、E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d1、d2——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μ1、μ2——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