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我国建国初期要实行计划经济
实行计划经济的原因
实行计划经济的原因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建国伊始,面对国民党政府留下的财政枯竭、通货膨胀的局面,由于国家加强了集中管理,不出一年时间,就基本制止了通货膨胀,经济初步获得稳定。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错觉,以为搞计划经济就是搞社会主义。
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
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在新中国的建立初期,中国经历了一场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并着手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这一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从计划经济、农村集体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探讨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
一、计划经济建国初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调度和管理,通过制定计划和计划指标来统一经济活动,使之符合国家整体利益。
通过计划经济的实施,中国成功实现了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迅速发展,例如扩大工业规模、加强农业生产等。
计划经济为中国经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集体化在中国建国时期,农村集体化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一环。
农村集体化的核心目标是将农民组织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集体经济经营与管理。
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得以摆脱封建剥削与压迫,共同发展农业生产。
集体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还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然而,农村集体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农民意愿不足、分配不公等,这些问题对集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国有企业改革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它们是国家经济活动的主要实施机构。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加企业自主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
这些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其他社会主义建设措施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设工作,中国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措施,如加强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实行普遍劳动教养制度等。
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综上所述,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计划经济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计划经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转型任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推行计划经济。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的特点、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伟大革命,其目的是通过消灭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土地改革和国有企业的建立是两个重要方面。
农村土地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农民遭受着剥削和压迫。
土地改革通过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土地改革还为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有企业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举措。
在过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资本主导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公平的加剧。
国有企业的建立使得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国有企业的建立不仅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撑,也为劳动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福利保障。
二、计划经济的推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方式,其核心是由国家来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的计划。
在建国初期,中国推行了计划经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通过五年计划来规划经济发展。
五年计划是国家对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的规划和安排,通过对各个行业和地区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五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使得国家能够有计划地调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国家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行了集中管理。
国家对银行、石油、电力等重要行业进行了国有化,并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调控。
这种集中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资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国家通过价格和分配的调控来实现经济的平衡。
在计划经济中,国家通过控制价格和分配来调节供求关系,保证社会稳定和公平。
中国建国时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改革
中国建国时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改革在中国建国初期,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的体制。
计划经济是指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通过政府对资源的调配和控制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让经济活动更加自由和灵活。
本文将就中国建国时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改革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国建国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建国后,由于战争的影响和国家经济基础的薄弱,中国政府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制定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并组织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按照计划进行经济活动。
国家对资源的调配和分配由政府来负责,包括对生产资料的配置和生产流程的安排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在经济领域对各个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以实现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控。
重点行业如石油、钢铁、电力等都由国家垄断经营,国家通过计划来安排产量、销售和价格等,以实现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初步尝试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逐渐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于是,中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改革措施,以实现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与国际接轨。
市场经济改革的初步尝试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领域,通过改革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自己支配土地和农产品。
这一改革措施在1984年推广到全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此外,在城市经济领域,中国政府也逐步放宽了对私营企业和市场经济活动的限制。
国家开始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培育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力量。
这些改革举措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经过初步尝试和摸索,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于1992年决定全面推进市场经济改革。
浅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浅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背景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经济体制。
大部分的资源由政府所拥有,并且由政府指令分配资源,不受市场影响。
它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由于以下五点原因: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
发展工业必须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二,我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历史悠久、自然经济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
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是在战时的环境下进行的,各革命根据地长期处于被分割包围的状态中,形成了自给自足、各自为战、供给制和平均主义的传统。
第三,中国与苏联都是从战争环境中走过来的,两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有不少相似之处,当时苏联积累了以“统”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新中国借鉴苏联的经济模式比较顺当。
第四,早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应该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那种个别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将被克服。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人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进行生产。
第五,国际形势的产物。
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当时是成功的,尤其是五年计划实施,给世界很大的震撼;冷战形势已经形成,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这些形势要求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先,建立以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结构。
其次,建立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机关管理权限。
再次,建立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体系;对国营企业实行直接的计划管理;国家对农业也采取指令性计划;银行成为国库的出纳。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首先,实行计划经济可以有效地调控资源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这种供求关系往往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出现失衡和浪费。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对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调控,使得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市场往往会出现失灵现象,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社会福利的下降。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和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问题,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实行计划经济可以促进国家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竞争的激烈和利益的驱使,很多行业往往会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困境,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规划来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竞争的激烈和利益的分配不均,往往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和社会不稳定的问题。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实行计划经济虽然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的环境下显得有些陈旧,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有效地调控资源的配置,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国家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计划经济已经过时,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经济体制,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首先,实行计划经济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这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实行计划经济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的波动和竞争的激烈,经济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甚至会出现经济危机。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调节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使得经济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另外,实行计划经济能够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激烈,国家的经济安全往往会受到挑战。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防范外部风险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此外,实行计划经济能够促进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竞争的激烈和短期利益的追求,企业往往会忽视长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和政策来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入,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
最后,实行计划经济能够促进国家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的竞争和利益的分配不均,社会的贫富差距往往会扩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也会加剧。
而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和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实行计划经济有着诸多优势和必要性,它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促进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促进国家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实行计划经济,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首先,计划经济可以更好地调控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往往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而市场供求关系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而计划经济可以通过国家的统一规划和调控,使得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计划经济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存在,经济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甚至会出现经济危机。
而计划经济可以通过国家的统一规划和调控,使得经济更加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对国家的影响。
这对于一些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此外,计划经济可以更好地推动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竞争的存在,企业往往会追求眼前的利润,而忽视长期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而计划经济可以通过国家的统一规划和调控,推动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对于一些产业发展滞后,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更好地推动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计划经济作为一种曾经在一些国家长期实行的经济体制,其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一些资源匮乏,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来说,实行计划经济可以更好地调控资源配置,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推动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计划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但无论如何,实行计划经济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理论因素是借鉴苏联的实践经验,但不是照搬苏联模式,外部因素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标签: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工业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建国后直至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经济体制。
在新中国成立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正确?本文在当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工农业生产极端落后。
1.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解放前最高产量,钢只有90多万吨,原煤6000万吨(主要集中于日本占领的东北),粮食为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
而经历连年战乱的1949年,与历史上最高的产量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
由于生产大幅度的下降,物资奇缺,物价猛涨,通货膨胀加剧,财政赤字也来越大。
据统计,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货增发了1400多倍,物价上涨了8500多倍。
建国初期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分析
建国初期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分析作者:李娣何少华王莹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6期摘要建国初期,为了完成工业化,我们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在价格上实行剪刀叉,在流通领域实行统购统销,在企业利润上实行统收统支,用指令性计划调节经济。
这就是我们当时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轮廓。
正是在当时这种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以国家的名义,集中社会资金,统一安排建设力量和各种物资,通过重点工程,集中建设一批重要产业。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与后来搞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不矛盾。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剪刀差价格工业化作者简介:李娣,空军工程大学军政系讲师;何少华,空军工程大学军政系讲师,博士;王莹,空军工程大学教研保障中心副教授,博士后。
中图分类号:D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2.353习近平同志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跨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也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
新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础上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我国,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
为什么在我国建国初期要实行计划经济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政治形 势来看要求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 意识这就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思想难以发展市场经 济。 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低下的生产力决定 了实行计划经济才是最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选择。
谢谢观赏!
李慧兰 王一 茹林仙 吴芳 浦娅婷 单燕琼
小组成员
二、在政治上
中国的社会性质刚刚转变,新中国的成立只有一副躯壳,国内国外形势 错综复杂,在国内解放战争并未结束,还有些地方并未解放,国民政府 贪污腐败,政府中的公职人员成为了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外有帝国主 义侵略,内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扰乱。人口众多,科学文化素质不 高。
关于建国初期新中国选 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中国第一批“红旗” 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
• • • • • • • • • • • •
07月26日 中国第一台100 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09月05日 中国援助赞比亚 政府10亿无息贷款修建坦赞铁路。 10月05日 中国第一台晶体 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1月29日 中国最大的无线电 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1968年 年 01月8日 中国第一艘万吨巨 轮“东风”号建成。 02月23日 中国特大型轴承 制成。 04月15日 根治淮北平原涝 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 程开工。 09月03日 中国研制成第一 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11月20日 万吨远洋巨轮“高 阳”号下水。 12月28日 中国成功进行一次 新的氢弹试验。 12月29日 南京长江大桥竣工。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 史条件决定的。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 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著名学者刘国光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 体制》一文中,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归纳为5个方面: 一是苏联的影响; 二是解放区供给制的做法; 三是三大改造时期的统购包销; 四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长制、等级制的封建残余; 五是新中国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 济。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利弊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利弊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原因有多重因素影响。
第一,当时的国情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更适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
中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社会主义强调公有制,计划经济可以更好地保障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控制经济命脉,保证国家对主要产业和重要资源的控制。
第三,计划经济体制符合当时苏联模式的经济模式,新中国当时在对外政策上与苏联结成联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受到苏联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带来了一些利益。
首先,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促进国家和社会资源的集中配置,有效地调控经济发展,使得重点支持国家的主要产业和战略性资源,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可以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来为民众提供低价商品和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保护国家的权益,掌握国家经济主动权,保证国家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计划经济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错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而非市场机制,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需求不足或供应过剩的问题。
其次,计划经济体制独缺市场机制的调节,缺乏竞争机制,容易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刺激创新活力不足。
第三,计划经济体制容易导致权力过分集中,给腐败和权力滥用带来机会。
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掌握了过多的权力和资源,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容易导致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问题。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多重因素的结果。
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利益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显著,但同时也存在资源浪费、经济效率低下、权力过分集中等弊端。
建国初期为何选择划经济
计划经济的优势
资源集中分配
计划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分 配,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
施,推动工业化进程。
稳定物价
计划经济通过国家调控,能够稳定 物价,避免市场经济的波动和危机。
促进公平
计划经济能够实现公平分配,缩小 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深化改革
中国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 制,释放市场活力。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提高国际竞争力。
绿色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 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性挑战。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实现公平
计划经济通过政府宏观干预,实现资 源的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保障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应对危机
计划经济具有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性 危机,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02
计划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集中资源进行国家建设
01
计划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配 置,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国家最需 要的领域,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 。
建国初期为何选择计划经 济
• 计划经济的背景和原因 • 计划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 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 计划经济的影响和评价 •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和分析 •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利弊-2讲课教案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利弊专业:中共党史班级:2012级研究生业余班姓名:zc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要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历史地位,就要结合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条件,正确认识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深入发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这关系到对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历史的公允评价。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4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
面对历史与现实,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呢?我个人认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因此,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
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
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
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建立了强大廉洁的政府,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既有优点,又存在弊端,正是由于计划经济的优点适合我国当时的国情,所以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利弊成就【中图分类号】 F1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1-0050-02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1953年,中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1956年全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的利弊经济体制可以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这两种经济体制都各有利弊。
计划经济的利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经济的优点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总量水平经过 50年代初到 70年代末的增长有了巨大的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1952~1978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7.9%、8.2%、6.0%。
中国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2.计划经济的弊端(1)抑制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计划经济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使企业和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例如,在 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隔断了沈阳马路两端企业 30多年的往来。
马路一端是沈阳冶炼厂,主产铜,而马路另一端是沈阳电缆厂,是用铜的大户。
由于当时沈阳冶炼厂归冶金部管,沈阳电缆厂归机械部管,所以沈阳电缆厂用铜不能直接从马路另一端的沈阳冶炼厂购得,必须到几千里以外的南方购买,运费每斤需要 400~500元,而沈阳电缆厂每年用铜 17000吨,这样一年运费就要 700多万元。
中国建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与计划经济
中国建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与计划经济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与计划经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在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经济的实施在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开创中国建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措施,旨在实现国家工农业的公有制和对私营资本主义的改造。
1.国有企业的建立为了解决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中国建立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体系。
这些企业被国家统一管理,国家对其进行资金投入和资源分配,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农村集体化运动通过农村集体化运动,农民的土地和生产资料被合作社或集体所有,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社会主义教育与医疗体系的建设在建国初期,中国大力推进教育和医疗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革。
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和实施全民医疗制度,中国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健康状况,推动了社会进步。
二、计划经济的实施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整,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系,通过制定国家计划来统一调度资源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1.五年计划的推行中国建国初期实行了多个五年计划,通过制定详细的经济目标和任务,来推动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这些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指导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通过计划经济的实施,中国实行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战略。
国家在计划中安排资源和项目,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改善,减少了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强了社会稳定性。
3.重点产业的扶持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中国采取了重点发展战略,为一些关键领域和产业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这种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了现代化进程。
三、中国建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和计划经济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04 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原因新视
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
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
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
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建立了强大廉洁的政府,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观点一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观点二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点评】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
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
新中国缘何搞计划经济
新中国缘何搞计划经济作者:章百家朱丹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6年第6期章百家朱丹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新中国只用了短短七年时间,就建立起单一所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
执政者的意识对制度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人们不可能凭空创造历史。
旧中国经济体系的遗产,新中国为稳定经济采取的临时性政策,冷战国际环境,以及共产党人对经济体制的认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市场的削弱和计划经济的扩张;稍后实行的赶超战略与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更使得建立单一所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大势所趋。
旧中国的经济遗产历史是不能被割断的,旧的经济基础对新中国构建新的经济体制有着深刻影响。
旧中国的经济体系在国民党统治末期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官僚资本占中国总资本的一半以上,且集中于现代企业和金融业,其生产经营带有垄断性;二是旧中国实行的并非自由市场经济,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依靠市场生存的民营企业受到政府管制的极大影响。
由于旧经济体系的这两个特点,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便相当顺利地建立起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并在这一部分率先实行计划经济。
原先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系实际也延续下来,只是共产党的廉洁和高度组织性使新政权对经济的管制远比国民党时代有效。
旧中国经济体系还有一个基本特点,即手工业和农业以个体经济为主,它们始终是数量巨大但力量最弱的一部分。
无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还是在稍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对待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是一件困难而又复杂的任务。
但是,中共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已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一分散庞大的群体自身不可能形成一致的目标,这就决定了农民和手工业者基本会跟着共产党走。
稳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恶性通货膨胀、物资匮乏、长期财政赤字等严重问题。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成为经济领域的当务之急。
中共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成功扭转了经济局面,同时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了一条导向计划经济的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长江大桥竣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年 02月21日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即没有内债也没有外债的强 大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04月02日 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27号”下水。 05月05日 中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06月13日 决定在上海、天津、大连6个船厂新建8个万吨级船台。 07月08日 十年时间建成河南红旗渠。 09月13日 丹江变电工程提前完成。 09月23日 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 09月30日 中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标志中国电 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月03日 中国第一台5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 10月04日 中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1970年 年 04月26日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06月1日 各地新建一大批化肥厂。 07月17日 农村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过去的20年的两倍。 10月16日 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新疆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投产。 10月17日 中国全民援助朝鲜13.14亿。 12月25日 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 12月26日 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谢谢观赏!
李慧兰 王一 茹林仙 吴芳 浦娅婷 单燕琼
小组成员
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新中国建立初期 经济基础薄弱,商品短缺,无法满足实行市场经 济所需要的条件。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符合国 情的需要,一切从国情出发,当时我国的经济需 要起步,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支持,加上我过常年 战争,各个市场处于严重的分割状态,市场经济 在当时可以说是行不同的,只有通过国家的统一 整理,建立统一大市场,发展基础产业,才是出 路 我过历史上是个以农产业为主的国家,工业 和工商业发展一直受到阻碍,发展市场经济需要 一定的商品基础。
中国第一批“红旗” 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
• • • • • • • • • • • •
07月26日 中国第一台100 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09月05日 中国援助赞比亚 政府10亿无息贷款修建坦赞铁路。 10月05日 中国第一台晶体 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1月29日 中国最大的无线电 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1968年 年 01月8日 中国第一艘万吨巨 轮“东风”号建成。 02月23日 中国特大型轴承 制成。 04月15日 根治淮北平原涝 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 程开工。 09月03日 中国研制成第一 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11月20日 万吨远洋巨轮“高 阳”号下水。 12月28日 中国成功进行一次 新的氢弹试验。 12月29日 南京长江大桥竣工。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的成就
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年 01月28日 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 功。 02月19日 主席指出,用25年时间基本 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03月04日 贵昆铁路比原计划提前9个 月接轨。 05月03日 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 车出厂。 05月09日 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 成功;考古发现并保存北京人头盖骨 10月27日 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12月23日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 结晶胰岛素。 1967年 年 01月05日 中国石油产品品种和数量自 给自足,勘、采、炼技术登上世界高峰。 01月16日 中国第一台载重150吨中型 平板车造成。 04月15日 春季广交会开幕。 0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07月01日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二、在政治上
中国的社会性质刚刚转变,新中国的成立只有一副躯壳,国内国外形势 错综复杂,在国内解放战争并未结束,还有些地方并未解放,国民政府 贪污腐败,政府中的公职人员成为了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外有帝国主 义侵略,内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扰乱。人口众多,科学文化素质不 高。
关于建国初期新中国选 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一、在经济上
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 塞 原因:内战、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 府的掠夺 旧中国的工业和农业极其落后,从 1937到1949 年经过抗战和解放战争 国内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新中国建立 时工农业生产远没有达到战前水平,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维持正 常生产很难。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出现 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钱不值钱, 人民购买力降低,产品卖不出去,工 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大批工人失业, 交通运输不畅影响物品的运输交易, 使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影响国家的财 政收入,税收主要从农民的身上获取, 给人民造成沉重的负担,收入小于支 出就要发行公债和货币。水旱灾害严 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中国在政 治经济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百废待 举的局面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计划经 济而不是市场经济。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政治形 势来看要求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 意识这就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思想难以发展市场经 济。 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低下的生产力决定 了实行计划经济才是最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选择。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 史条件决定的。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 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著名学者刘国光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 体制》一文中,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归纳为5个方面: 一是苏联的影响; 二是解放区供给制的做法; 三是三大改造时期的统购包销; 四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长制、等级制的封建残余; 五是新中国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 济。
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 节的正确比例关系,保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正因为我们的 经济从总的方面看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所以能够取得远高于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 第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国民经济最急需、最 重要的地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优越性的 重要表现,是可以科学地分析不平衡的状况和制约的因素,制定由不平衡达 到相对平衡的办法,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从全局出发,集中主要力量, 先发展那些亟待发展而有条件发展的东西。这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 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例如,建国初期,我们集中力量建设了“156项” 工程,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增强了国力,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有计划地使用了财力和物力。 第三,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在生产和分配中实现各方面利益的正确 结合。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 1.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主要是在资源方式的配置方 面的主导方面有所不同,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方 面起主要作用,依靠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的作用进行资 源的转移,集中,以及分配,但是市场经济由于本身的 特点,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无法 自我调节。 • 2.计划经济主要是由国家统一对经济进行规划,统一管 理,统一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影响市场供需的主要要 素是行政的干预,由于行政当局对于供求关系了解的时 滞已经不完全性和传导的不完善,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 曲。 (可以说当前世界上主流的经济体制都是混合型的, 西方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都是以市场体制为主导,辅以 国家的宏观调控)
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形势
·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十分 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外有 帝国主义阵营的仇视、孤立, 封锁与包围;内有国民党残 余军队和特务土匪的威胁与 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 溃的状态。政权面临着极大 的威胁,中共为巩固政权作 了一系列的重大斗争——建 国初期的三大运动,这些斗 争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创造了条件。
为什么在我国建国初期要实行 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含义
•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 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 企业经济
济体系, 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 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 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 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 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 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 体制来指引其运作 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 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 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 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利益。 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 相对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 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 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 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 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 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 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 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 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经济危机等问题 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