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

合集下载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名师”的界定:“名师”者,即德才兼备、学有专长、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同时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具体而言,名师应是思想政治及师德方面的表率与楷模;应是教育教学的行家与能手;应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及科研的探索者与领头人;应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

“名师”应德艺双馨。

作者对二百名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985年--2005年以来23名获得“省模范班主任” 称号教师,二十名获得“省劳动模范” 称号教师,12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教师,3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称号教师的成长经历和经验介绍进行了长达26年的收集,分析考察,综合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教师提供了如何认识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 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调节,以达到最佳成长效果。

研究方式。

为了搜集更多的资料,使用观察、调查、深度访谈、产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本课题准备采用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⑴深度访谈:这将是主导的考察方式,研究者要与研究对象进行三次以上的深度访谈,较完整地了解对象的生活、工作故事及内心世界,尽可能详细记录全过程。

访谈结果以文字材料呈现,注意附上背景资料,以供进一步分析。

深度访谈对象:王玉清国家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局十佳教学能手、六中教师。

王中秋,省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局优秀人才、26中教师。

杨建庄,国家劳模、省学科带头人、油建一小教师。

付传海特级教师、局思想道德标兵、省骨干教师,三高教师。

怎样成长为一位名师

怎样成长为一位名师

怎样成长为一位名师?何谓“名师”?顾名思义就是出名的教师,即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

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老师。

在我看来,要成长为名师有五个要素在起作用。

一、职业理想是名师成长的动力要素。

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敬业精神是名师的“师魂”。

一个教师有了“师魂”,当他走上讲台或接触学生,一切烦恼、困难、痛苦等等都会抛到九霄云外。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粉笔生涯有五大乐趣:首先教师的劳动是双倍收获的劳动,既收获学生的成绩和发展,还能收获感情和心意。

其次,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出科研成果。

第三,教师可以保持一颗童心。

第四,教师关乎国家未来。

第五,长期工作已经被职业训练出了适应性。

确实,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乐事,它的终极目的令人激动不已,它的过程也使人快乐无比。

二、先进理念是名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可以说,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单向关注为多向关注、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等十大转变,如果安于现状,不与时俱进,就有可能成为新课改的绊脚石。

三、知识结构是名师成长的基本要素。

作为名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有若干层次组成的网络系统:第一层次是条件性知识。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

钱梦龙先生认为这是知识结构的核心。

第二层次是本体性知识,即大学所学的专业课程。

据统计,一个人在校学到的知识只占全部工作所需的20%,其余的都得靠自己学习。

第三层次是扩展性知识。

即学科以外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都要懂一点。

第四层次是实践性知识。

如方法论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外语知识等等,第三、四层次是外围层次的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多懂些,知识面要尽可能宽些。

否则,与学生会缺少共同语言。

当你停止学习时,你就停止了成长。

四、能力素质是名师成长的核心要素。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顾泠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名师成长的七个步骤

名师成长的七个步骤

任小艾:名师成长的七个步骤第一步:学会调查调查是什么?就是了解学生。

我刚当老师不久的时候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于是我发现要调查。

我给学生作无记名的调查问卷,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希望老师怎么样给你们讲课?老师身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最大的缺点是什么?需要改进的是什么?你提什么样的建议?老师怎么开主题班会?怎么家访?怎么找你谈话你最欢迎?等等,调查完之后,我把它收上来,这就是第一步。

第二步:学会反思调查之后你要把你了解的情况做一个反思,你的工作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学生反感的问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问题?第三步:学会改变你要有所改变,不好的东西不能再坚持了。

第四步:学会创新创新就是填补你那改变过的东西。

比如说我不请家长了,但是我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怎么联系?我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家庭、学校联系本,每周都和家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联系过程中我就注意观察,捕捉家长某一点上教育孩子成功的经验,家长会的时候我再也不批评、不唱独角戏。

我的家长会有家长讲、有学生讲、有科任老师讲。

比如最近春季多发性的流行性感冒,我请一个家长来讲怎么预防流行性感冒等等,家长会深受大家的欢迎。

在你调查、反思、改进、创新之后,你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因为你确实做得很优秀了。

第五步:学会总结总结就是积累写作,把你所干的变成文字。

有些老师为什么不会写呢?当你把所干的东西变成文字的时候你发现缺少理论的支撑。

没有理论支撑的文字不是论文,既不能刊登也不能获奖,只能是一个故事而已。

第六步:学会读书教书的不读书永远不能进取。

所以我提倡一个教师应该终生以书为伴,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那我们精力有限,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对我们有意义的书呢?你就要学会选择。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法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写的《爱弥尔》;美国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写的《施爱与管教的艺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阿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陶行知全集》1-10卷或《陶行知教育文集》都是很好的书。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教改探讨(499)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教改探讨(499)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名师是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同行熟知,学生欢迎,社会认可,有相当名气与威望的教师。

名师应当突出其“名”,但更要着眼于“师”,中小学名师要“名”在课堂,“名”在教学,“名”在育人,“名”在流派,“名”在思想。

名师成长需要“九力”,即理想力、思想力、创新力、学习力、精进力、艺术力、表达力、发展力、影响力。

一、理想力“理想力”是名师成长的原动力。

“理想”后面加一“力”字,就表明理想是有功能作用的。

理想是人生的目标,是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是超越现实的飞翔,它不一定全部变为现实,也不一定马上变为现实,但能给人超越和坚持的力量。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朱永新教授这样论述教育与理想的关系:“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

”一名普通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并为实现它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理想便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其向目标一步步靠近,他就可能最终达成目标,成长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名师。

魏书生被定为厂级领导接班人,仍不顾单位领导、同事和家庭反对,毅然选择当教师,并且提出160多次申请。

博主甘霖豌豆知道当时教师待遇并不好,他为何这样选择?只因为他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啊!有理想,有目标,才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挑战自我,否则就会走弯路,荒废时间及精力。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

对于优秀教师来说,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一样。

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快乐、幸福的教育生活。

理想力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践。

未来的想象即使有条件实现,但不去实践,就只能是空想。

张思明老师有了建立“数学模型”的理想,他就在教学中悉心观察,反复实验,多次磨合,最终形成了他数学建模的思想与体系。

每一个教师只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那么理想之力就一定会将他送上事业的天堂!二、思想力“思想力”体现名师的人生高度。

名师的特质及成长途径是什么?

名师的特质及成长途径是什么?

名师的特质及成长途径是什么?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

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

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

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

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

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

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解读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成长途径及其启示

名师成长途径及其启示

名师成长途径及其启示[摘要]名师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外因一起作用的结果。

我们期望通过客观认识影响名师专业成长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名师发展的基本策略,对于促进一个学校内涵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名师成长路径的分析以期对名成师的长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我们认识和审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名师成长历程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名师成长途径一、当代需要名师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似乎忽视了对精神食粮的渴求,少有人静下心来去阅读、去钻研,物资日渐丰富的同时精神食粮日渐贫乏,我们比以往都更加渴望名师乃至大师的出现,他们才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中流砥柱。

二、名师的内涵名师应是那些拥超前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思想,显著地的教学业绩和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并且在一定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定影响力专家。

名师同时师德、师风的表率;也是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和带头人,“名师”应德艺双馨。

1.名师应该是具有优良的品德、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行家能手、科研的专家以及终生学习者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是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

2.名师的特点在于他拥有健全的人格、渊博的知识、超强的教艺;在任何时代名师的己任在于,他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灵的呵护者,对教育事业的终生追随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师近乎精神领袖,必须是身正、品正、行正、德正。

而经师近乎学术导游,必须是学深、学高、学精、学通。

3.名师是有分类的能师——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出色的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人师——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

人师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该境界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仅仅是传授知识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而名师则不仅仅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更多的是培育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名师。

简述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 。

简述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 。

简述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

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过程。

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如下:
1. 师资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讲座等方式了解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2. 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 学习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和同事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自我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5. 积累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积累、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6. 学术研究:教师可以通过学术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名师是这样炼成的名师,是指那些备受尊重、备受追捧的教育精英,是教育界的佼佼者,为学生带来光明的未来。

然而,名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习、实践、反思、改进等一系列环节来炼成。

首先,学习是名师炼成的第一步。

名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才能够为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知识和方法。

学习不仅是名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名师对待生活态度的基础。

只有通过学习,名师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因此,学习是名师成长的关键。

其次,实践是名师炼成的第二步。

在实际教学中,名师不停地进行试错、探索、反思和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实践中,名师不断寻找最佳方式和方法,积累经验,提高操作能力,深化教育思想和理论,并且视每次实践都为挑战和机会,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接着,反思是名师炼成的第三步。

反思是名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在反思过程中,名师能够深度剖析自己的教学方法、效果和原因,进而发现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并且在反思的过程中,保持谦虚、勇于承认错误、认清自己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最后,改进是名师炼成的最后一步。

名师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要能够勇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以及自身素质。

对于一名名师来说,不断改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能够不断将自己的水平和素质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

总之,名师需要经过学习、实践、反思和改进这一系列过程,才能够炼成。

通过这些环节的不断磨练和磨合,名师才能够在教育事业上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成为爱生如子、育人有方的灵魂导师。

高校教学名师的成长与培育路径

高校教学名师的成长与培育路径

高校教学名师的成长与培育路径
高校教学名师的成长与培育路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础阶段:
1、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能力提高培训,加强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熟悉各类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参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提高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

3、参加教学质量检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践阶段:
1、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提高教学能力,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2、参加教师评估,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3、参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级阶段:
1、参加高等教育研究,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提高学术水平,拓展学术视野。

2、参加教学管理培训,学习教学管理技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参加教学科研,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发展。

名师的七条成长规律

名师的七条成长规律

名师的七条成长规律教育话题06-15 18:511、学会调查。

具体做法是:家访、恳谈、问卷。

开学前班主任到每个学生家庭走访一遍,写家访印象,让学生跟老师约定,与老师有一次私下交流,在首次家访印象下面留下首次恳谈印象的部分,在教育积累当中逐渐实现调查科研,只有看得多了,视野宽了,高度有了,教育科研也就具备了哲学的思想,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了,在工作当中,就不会轻易受情绪的影响,教育也就在研究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孩子的成长。

2、学会反思。

教师的教育实践没有反思就不会进步,教育反思要从我做起,从教育的点滴做起,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任老师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能够做到三不原则:不请家长、不告状、家长会不批评。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认识到学生最反感的事情就不要做,教师的责任不能推给家长,家访的结果如果带来的是家庭的暴风骤雨,家访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3、学会改变。

教师不是权威的象征,不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尊心卑下的指挥者。

教师要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给学生以正面的教育。

4、学会创新。

如创建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联系本,每周设一天家长开放日。

以家校的联合,家校的合作,让学生在共同教育中得到成长。

如果说没有学习就没有继承,那么,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

5、学会总结。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总结,要在实践之后多去反思,多去记录,是自己在总结中获得技能的提高。

通过阅读学习获得写作的方法,在总结中实现故事的生动性,理念的先进性,事例的典型性。

不要在网络微博中关注他人,要花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不要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己。

通过学习大师,感受大师,让自己在顿悟中得到升华,自己的身、神、思也就不会迷失。

6、学会读书。

名师没有一个不善于读书,人生的光阴有限,只有把握今天,不消耗自己的经历,不浪费自己的时间,才能让自己成为幸福的拥有者。

7、学会升华。

教育是走进人心灵的事业,在不断地实践中获得积累,在不断地积累中反思,总结,最终就能实现教育者心灵和智慧的跨越,教育者只有对教育工作充满爱,才能在教育中产生无穷的智慧,这也就是教育成功的秘密。

名师成长的四个要素

名师成长的四个要素

名师成长的四个要素名师成长的四个要素:富于爱心、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思想。

一、爱心——进步的源泉。

1、名师成功,源于爱心。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教育的全部过程都充盈了爱.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2、人文关怀,爱心的体现。

我们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而且要有一颗童心,要学会微笑,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修炼好自己的基本人格,从而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关注生命成长,增强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改善学生的生活状态,使学校成为求知的学园、活动的乐园、生活的花园、温馨的家园。

3、教育民主,爱心的彰显。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做引领者、激励者、参与伙伴,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感知体验、交流协作、张扬个性、实践提高、探索发展。

只有怀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生命,才会有进步,才会有精彩!爱,永远是教师的工作之本、进步之源!二、学习——成功的阶梯认真学习,虚心学习,不断学习,是名师人生的主旋律,是名师固守的精神家园,是名师生命存在的方式。

1、影响名师成长的因素之——名家。

追寻名师成长的轨迹,我们发现,在名师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名家在引领或帮助着教师的成长。

2、影响名师成长的因素之二——书籍。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智慧拯救我们!三、反思——提升的动力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不简简单单地上课,而要上简简单单的课,要深入浅出。

一节好课是激情与智慧和谐统一的生态课堂,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与再现,凝聚着教师一生的感悟和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节好课让学生心满意足,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受益一生,甚至会激发学生一生的追求。

名师发展规律与成长路径

名师发展规律与成长路径

名师发展规律与成长路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毓珣/s/blog_49f5f63c0100d39e.html一、名师发展规律所谓名师发展规律,是在名师发展现象中潜隐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与必然趋势。

㈠自主发展律所谓自主发展律,是指名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定向、自我设计、自我努力等,不断完善自我与丰富自我的变化过程。

㈡阶梯发展律所谓阶梯发展律,是指名师发展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复杂的不断拾级而上的专业发展历程。

【潜在教师→准教师→新任教师→熟练教师→专业教师→专家型教师→名师→教育家】㈢环境运用律所谓环境运用律,是指名师发展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主体不断与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加以巧妙利用的过程。

一是乱世出名师。

中国80位著名教育家分布情况:生活于乱世的为46人,占57.5%。

二是逆境成才。

在177位中外教育家中早年丧亲的有48位,占总体比例的27.12%。

三是优势积累律。

哈里特•朱克曼在研究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出身时发现,82%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其父亲是专业人员、经理或企业主。

在128位中外教育家中,早年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好与中等即顺境条件下的有104位,占81.25%。

叶澜曾经指出:“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提高了,他就能正确利用环境为自己发展提供的积极因素,控制消极因素,甚至更进一步,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消极因素作斗争,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正因如此,顺境与逆境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发展的因素,也可能成为抑制人发展的因素,关键在于主体对环境的认识和自觉运用的能力。

”无论是乱世、逆境,还是顺境,都只是影响名师发展的外因或影响场,这些外因或影响场能否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是正作用、反作用,还是零作用,怎么发挥作用,关键要看主体或内因。

主体对外因或影响场的认识、理解、接受、转化与利用等,最终决定了外因或影响场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度。

㈣教育创新律创新,就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

名师成长路径【探寻名师成长的路径】

名师成长路径【探寻名师成长的路径】

名师成长路径【探寻名师成长的路径】近日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谈起了他们县里名师评选的事情。

为了加快教师的成长进程,让优秀骨干教师早日脱颖而出,他们县里开展了“青蓝工程”的评选活动,通过量化积分,共评出学科带头人、名教师30多人。

名师评选出来后,为了扩大名师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教研室组织了“名师示范教学”活动,让评选出来的名师面向全县同学科的教师上示范课,以供教师们学习和借鉴。

没想到,在安排上课任务时,一部分名师婉言谢绝了,原因是他们很少上公开课,有的几乎没有上过公开课,没有勇气承担这样的任务。

有一部分名师虽然接受了示范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际听课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表现很不理想,有的教学水平还比较低下,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没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更没有精彩的课堂互动,根本没有名师的风范和精彩。

听到这里我很疑惑,那这些名师是怎么评选出来的?朋友给我解释,原来在名师评选标准里,虽然也有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指标,但是所占比重不大,份量最重的是教学质量(学生考试成绩),有了好的教学成绩就可以抵消所有的课堂教学和教科研。

于是,那些教学质量突出的教师就榜上有名了,顺利地被评为名教师。

而有些教科研能力强、课堂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则因为教学质量不突出而无缘名师。

笔者想,如果没有过硬的课堂教学水平,这样的名师又有什么说服力和影响力呢?新课程呼唤名师,新课改培养名师。

名师的发展和成功,不仅是名师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广大普通教师学习的榜样,在教师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普通的一线教师羡慕名师、崇拜名师、效仿名师,希望名师能带领他们一起走向成功。

但是,如果名师在教育教学领域没有多少建树,只能通过“死缠硬灌”从学生那里“逼”点分数,名师的形象就会在教师的心里大打折扣,这样的名师还有何价值?教育行政部门评选名师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我们不禁要思考:名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名师成长的有效路径在哪里?名师如何走好前行之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师的作用呢?一、名师磨练于课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摇篮。

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

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

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告诉你”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哪一种适合你?作者| 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教学相长”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存在;只要有教育,就要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仔细研究会发现,他们有共同的成长路径。

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名师成长的第一条途径:在上课中成长。

大多数名师都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

他们把每节课当成公开课来对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正因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量变引起质变,他们的课堂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同行的赞誉。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一旦赛课这样的机遇来临,那些有准备的人就会脱颖而出,让人刮目相看。

捧得桂冠,赢得鲜花掌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一夜之间,他们成为耀眼的明星,成为众人皆知的名师。

名师成长的第二条途径:在写作中成长。

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写作是传播教育教学思想的有效途径。

有一部分教师,课未必上得十分出彩,但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写作,在教育媒体上不时看到他们有深度的文章,久而久之,这些教师也成了知晓度很高的名师。

写作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写作是描绘自己的生命,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是表达,是思考,是反省,是提炼,更是成长。

以上两条名师成长的路径已被事实所证明。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上课出彩的天赋,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才能,那他们能否也走上成长、成功的道路呢?名师成长的第三条途径:教师建构自己的课程。

教师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师课程,是指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

狭义的教师课程,是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由教师独立开发的,具有个人独特文化色彩的特色课程。

国家课程是专家组来编写的教材,校本课程往往是学校团队来编写的教材,而教师课程是教师个人编的,所以它就更带有教师独特的文化色彩。

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名师不是以出名为目的的,他们没有超人的本领和傲慢的姿态,他们是靠着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奋斗提升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长期、扎实的实践——实干是基础,苦中求乐
顽强、自觉地学习——酷爱学习,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联系实际的思考——思考紧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通过思考,加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尤其重视反思自己
充满个性的创新——独特的个性,不断地创新,充满智慧的辩证思想。

名师是怎样走向成功的?

名师是怎样走向成功的?

名师是怎样走向成功的?名师是怎样走向成功的?有没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我们能否从名师成长的轨迹中得到一些借鉴?带着这个想法,我查阅了许多名师的发展资料,如于永正、杨瑞清、金莹、刘永宽等,我惊讶地发现,名师在成长的发展阶段、关键要素、个性特征上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一、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促成了名师名师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在最初的教师适应期(也就是毕业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几年时间内),经历过“关键事件”,也就是对他的后续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第一次”事件。

因为这次事件,激发了他努力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因为这次事件,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不断进取。

归纳名师发展的关键事件,一般包括两类:一是参加课堂大赛获奖,一是参加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程翔,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

1988年(25岁)参加山东省“中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综合一等奖和讲课单项第一名,执教《荷塘月色》的录音带在当时被抢购一空。

从那以后,听他课的人多了,他外出讲课的机会也有了,这些变化促使他深钻语文教学;赵磊,山东潍坊广文中学,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2003年4月参加“红杉树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

2004年5月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从此致力于语文主题学习的研究与教学,带动一批老师成长……追寻名师成长的轨迹,我们还发现,在名师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两类人在引领或帮助着老师的成长。

一类是中外教育家或者教育教学专家,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叶圣陶、李希贵、魏书生、朱永新等,他们的影响更多的是对名师思想上的启迪和引领。

当遇到困惑时,当有问题需要破解时,他们总是从大师这里寻求答案。

大部分老师通过阅读上述中外教育家或者教育教学专家的书籍获得影响,曾经有调查显示,80%的名师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另一类是对自己的成长给予具体帮助和支持的人,比如校长、当地教研员,名师无一例外地得到过校长的支持。

还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外在影响就是书籍。

名师评选的培养与成长路径

名师评选的培养与成长路径

名师评选的培养与成长路径名师评选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每年各级教育机构都会通过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师,以鼓励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的突出贡献。

那么,名师评选的培养与成长路径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教师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名师评选的路径。

第一,专业学习与研究。

教师要成为名师,首先需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只有深入学习,并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展现出超群的专业素养。

因此,教师需要参与教育培训,参加学科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

此外,名师评选通常会要求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发表相关论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展示自己在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第二,教育实践与经验积累。

名师评选是基于教师的实际教育成果和贡献来考量的。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经验。

实践包括与学生的互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

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参与各类教育项目和活动,担任学科带头人或者教研组长等职务,以积累更多的教育实践经验。

第三,师德修养与教育责任。

名师不仅仅是教学水平高,更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积极的教育态度。

教师应该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名师评选还会考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回馈社会。

第四,学习与成长机制的支持。

教育机构和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机制的支持。

这包括给予教师充足的学习时间,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活动,并为教师提供职称评定、晋升机制等。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教师培养和成长机制,才能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自我提升,成为名师。

综上所述,名师评选的培养与成长路径包括专业学习与研究、教育实践与经验积累、师德修养与教育责任以及学习与成长机制的支持。

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积累宝贵的教育实践经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同时也需要教育机构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浅谈名师成长的途径

浅谈名师成长的途径

浅谈名师成长的途径作者:陈云昌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14期“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校办学之所本者在教师。

”故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决定着国民的素质,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亘古不变的道理。

可见,教师关乎教育与学生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兴旺发达。

而一所学校若想成为名校,就必须有名师的支撑和引领。

那么,一名普通的教师如何才能一步步地成为名师呢?在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在职业认同和职业操守中成长人们常把教师这一职业誉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教师要想成为名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

为此,教师要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成崇高的事业去珍惜、去热爱、去追求,绝不可只将其当作养家糊口的一种营生。

作为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及内化的职业角色始终抱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为之奋斗终生,进而成就自己。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职业操守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品质和献身教育的精神。

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自觉投身于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之中,进而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巨大的工作动力。

献身教育事业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则需要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与巨大的责任担当。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

然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与教风,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和典范。

最后,教师要牢记职业道德。

教师只有识道、悟道、明道、守道、践道,才能更好地传道。

正所谓“德者有道,以德载道”,这样的教师才有师道尊严。

二、在课堂和反思中成长名师成长的途径一般在课堂。

教师要想迅速成长起来,首先要把每堂课都当作精品课堂、高效课堂去上,这样就会从备课、教材把握、课堂设计等各个方面去精心准备,于无形之中实现快速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告诉你”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哪一种适合你?
“教学相长”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存在;只要有教育,就要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仔细研究会发现,他们有共同的成长路径。

名师成长的三条途径
名师成长的第一条途径:在上课中成长。

大多数名师都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

他们把每节课当成公开课来对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正因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量变引起质变,他们的课堂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同行的赞誉。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一旦赛课这样的机遇来临,那些有准备的人就会脱颖而出,让人刮目相看。

捧得桂冠,赢得鲜花掌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一夜之间,他们成为耀眼的明星,成为众人皆知的名师。

名师成长的第二条途径:在写作中成长。

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写作是传播教育教学思想的有效途径。

有一部分教师,课未必上得十分出彩,但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写作,在教育媒体上不时看到他们有深度的文章,久而久之,这些教师也成了知晓度很高的名师。

写作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写作是描绘自己的生命,是生命存在
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是表达,是思考,是反省,是提炼,更是成长。

以上两条名师成长的路径已被事实所证明。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上课出彩的天赋,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才能,那他们能否也走上成长、成功的道路呢?
名师成长的第三条途径:教师建构自己的课程。

教师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师课程,是指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

狭义的教师课程,是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由教师独立开发的,具有个人独特文化色彩的特色课程。

国家课程是专家组来编写的教材,校本课程往往是学校团队来编写的教材,而教师课程是教师个人编的,所以它就更带有教师独特的文化色彩。

教师课程为什么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不是所有教师都能上好公开课,这是不争的事实。

比赛课、公开课毕竟机遇有限,能参加的人数有限,再加上每个人的潜质不同,有的教师是表演型的,适合登台亮相,越到公开课越兴奋,越到公开课表现得越出彩。

还有的人呢?他更喜欢默默耕耘,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面劳作,工作得非常好,把自己的这个班级教得非常好。

有人有演员的潜质,有人甘做幕后的英雄。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写作的天赋,有人擅长写作,妙笔生花、文采飞扬;但有的人呢?擅长教学,课上得很好,但写起文章来却有些困难。

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开课中走出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写作中走出来。

教师课程为什么是教师成长的第三条途径?
我认为,教师课程为不擅长上公开课和写作的广大老师打开了一扇大门,这扇大门让他们通向成长,通向成功。

教师课程为什么是教师成长的第三条途径?
要建构自己的课程,教师必须要大量阅读,占有大量的资料,在读书中成长。

要建构自己的课程,必须梳理思路,形成课程体系,在思考中成长。

要建构自己的课程,必须抓住一点,深入开掘,掘成一口深井,在聚焦式研究中成长。

例如特级教师杨树亚,他上过“题画诗课程”。

他首先开发的是郑板桥的题画诗。

除了郑板桥题画诗之外,杨老师还将研究齐白石、林散之等名家的题画诗,逐渐形成系列课程。

教师课程开发的途径是怎样的?
那么,教师课程开发的途径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开发。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语文的核心素养有两个方面:一为语言能力,二为人文情怀。

二者不是靠我们对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分析出来的。

我们原来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篇篇文章的分析,这对学生
的语文素养帮助不大。

语文素养是靠大量阅读、背诵历代经典诗文而逐步涵养形成的。

中国汉语教学特别强调一个“涵养”,它是熏陶,它是积累。

其次,为解决教学的难点而开发。

语文学科的难点是什么?大家显然知道是作文教学。

为什么学生不愿写作文呢?我认为无非是这么几个原因:学生没有写作动力,为写而写;学生写好作文没有阅读对象;学生写了作文之后没有地方发表,没有成就感。

第三,基于儿童兴趣而开发。

教师课程开发,服务对象是儿童,理应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为中心。

儿童本位、儿童中心有极大的合理性。

其中,儿童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喜欢什么,我们要关注。

第四,聚焦经典或热点而开发。

经典是历经百世而长盛不衰的文化精品;经典是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经典是民族认同,民族凝聚的文化纽带。

所以,中华民族历五千年而不衰,经五千年而不散,五千年文化不断,它的一个主要功绩是经典的凝聚与传承。

热点,是一个阶段大家都十分关注的文化事件。

早几年《哈利・波特》风行全球,我们学校吴静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文化现象,开发了自己的“哈利・波特课程”。

最后,我要说的是,让教师在自己开发的跑道上奔跑。

课程即跑道。

我们要让学生在课程的跑道上成长。

我们更要让教师在自己开发的跑道上成长!课程即跑道,课程即成长!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