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

“名师”的界定:“名师”者,即德才兼备、学有专长、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同时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内涵。具体而言,名师应是思想政治及师德方面的表率与楷模;应是教育教学的行家与能手;应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及科研的探索者与领头人;应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名师”应德艺双馨。

作者对二百名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985年--2005年以来23名获得“省模范班主任” 称号教师,二十名获得“省劳动模范

” 称号教师,12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教师,3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称号教师的成长经历和经验介绍进行了长达26年的收集,分析考察,综合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教师提供了如何认识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 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调节,以达到最佳成长效果。

研究方式。为了搜集更多的资料,使用观察、调查、深度访谈、产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课题准备采用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⑴深度访谈:这将是主导的考察方式,研究者要与研究对象进行三次以上的深度访谈,较完整地了解对象的生活、工作故事及内心世界,尽可能详细记录全过程。访谈结果以文字材料呈现,注意附上背景资料,以供进一步分析。深度访谈对象:王玉清国家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局十佳教学能手、六中教师。王中秋,省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局优秀人才、26中教师。杨建庄,国家劳模、省学科带头人、油建一小教师。付传海特级教师、局思想道德标兵、省骨干教师,

三高教师。花清信省骨干教师、局优秀人才、二高高级教师在指导高三学生。李传奇: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一中教师。自97年以来所教学生有12人考上清华和北大。

⑵档案分析。重点分析王玉清、王中秋, 杨建庄、付传海、花清信档案:在考察过程中尽可能搜集对象的有关档案,如获奖情况、科研成果、备课笔记、组织鉴定等。这些档案不仅可以用来佐证和补充访谈的结论,也可作为内容分析的对象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⑶对象自呈。邀请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成长历程撰写各种形式的回忆录,或记录下对象口头形式的各种追忆,或搜集对象曾经撰写的手记、散文、随笔等,以更多层面的反映对象的内心世界,更是对前两种研究结果的有力更正与支撑。成长的启示

第一,大凡名师,都具有闪光的个性。个性,一般指在

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却难以闪光。名师个性之所以闪光,首先在于他们有自己不懈的追求,形成了促进自我成长、自我超越的动力。

什么是动力?动力是理想,因为理想,窦桂梅才得以孜孜以求,张思明才得以自立自强。动力是责任,为人师者,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负责,面地学生纯真的心灵,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教师务必要真情永驻,“苟日新,日日信,又日新”。作为教师,还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如张思明所说,教师“有一种责任----让一个曾被人家看不起的民族真正从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手里站起

来!”

第二,大凡名师,都涌动着成长的激情。教师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激情?需要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用充满激情的作为不断的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他人。窦桂梅说得很明白,“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是我的教学追求;富有思想,则是我一生的追求”。第三,大凡名师,都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中国教育报》曾经做过一项“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学历、职称、获奖都与读书正相关。窦桂梅在参加工作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阅读量达300

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写下了10余万字的教后记;张思明自学的身后是摞起来一米多高的笔记和自做的习题,由此窥豹,可见一斑。第四,大凡名师,都非常注重反思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如果不能很好的上升到理论,则不会反过来更好的指导实践。名师都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如窦桂梅的“真情教学”,张思明的“数学建模”等,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仔细观察,他们的成果来自于他们对教学实践问题长期的思考与探索。“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正确的化身?有意识的出点错作为学生的

‘靶子’,是不是一个更实际、更仿真的学习过程?”“教室的教学常常是一种展示,是一个‘扬长’的过程,对不少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不情愿的‘改短’的过程。我们为什么不做一点相反的事情,让教育更多的变成学生‘扬长’的过程呢?”(张思明)

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如果我们想知道人能长多高,那么很明显,应该挑选一些长的最高的人,对他们进行研究。如果我们想弄清人能跑多块,测量一般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是没有用的,观察那些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看看他们能达到什么样的速度,这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我们

想了解人类精神境界、价值和道德进步等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那么,通过研究那些最具有道德、伦理品质的人或者圣洁的人,便会得到关于这些问题的大部分答案。”

我想,研究名师的心路历程,得到借鉴与启迪,使我们作教师的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那么,我们的教师都可以成长为名师。

学习,教师成长的动力之源

一、向学生学习,催发灵性与活力

学生,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都是更加年轻的生命群体、生命个体。“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更加纯真的天性、善性和灵性,而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在成年的道路上逐渐磨损的东西吗?!

二、向同事学习,碰撞火花与灵感

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个体性,走进课堂,一般都是一位教师在上课。但是,教师又是一个群体。要真正产生高效益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支持,就会时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和灵感。

案例:

三、向名家学习,启迪思考与人性

孜孜以求不断超越—-名师成长的启示

研读名师,我常常更加关注名师成长的心路历程。我发现,名师的成长除了得益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外,更多的则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