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精进力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精进力教师是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的人群,成为一名名师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具备精进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从专业学习、实践探索和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为您探讨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的路径和方法。
一、专业学习:深化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作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学习是成长为名师的基石。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才能紧跟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不论是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储备,还是与跨学科的知识理念,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过学习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分享,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
二、实践探索:跳出舒适区,不断尝试创新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探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成为名师的关键在于创新。
教师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群体的教育模式。
比如,可以尝试引入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等新兴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教师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持续发展:反思与自我提升教师成长为名师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持续发展的态度。
教师应该具有反思的能力,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调整。
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注重个人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专业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加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参加教师评估和学科竞赛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检验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维方式,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名师成长历程筑梦星光路引路人

名师成长历程筑梦星光路引路人
摘要:
1.引言
2.名师的成长历程
3.名师在教育道路上的挑战与突破
4.名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影响
5.结论
正文:
在教育领域,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犹如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无数学生的成长道路,他们就是名师。
那么,这些名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他们又是如何成为学生们的引路人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名师的成长历程。
每位名师的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成长历程。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一颗热爱教育的心。
在我国,许多名师都是通过严格选拔和培训,历经多年教学实践,逐渐崭露头角的。
他们不仅需要关注学术研究,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其次,名师在教育道路上的挑战与突破。
教学过程中,名师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如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理念的更新等。
面对这些挑战,名师们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他们需要关注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与同行交流,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再者,名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影响。
名师之所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同时,名师还能够发现学生的潜能,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总之,名师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突破,他们在教育道路上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精进力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精进力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对培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有一种持续精进的力量。
本文将从多方面介绍中小学教师如何精进自己,成为名师的过程和方法。
一、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名师不仅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
为了保持教育领域的先进性和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中小学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教师培训、学术研讨会、教育学习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保持无限的学习热情名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只有保持对教育学科的热爱和学习的渴望,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著作,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名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教师应当关注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的变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四、加强团队合作,借鉴他人经验名师成长的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小学教师应当建立学习型团队,与同事们共同开展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相互借鉴和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进步。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五、注重反思和反馈名师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接受外界的反馈。
中小学教师应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和问题,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及时反馈给自己,进行个人成长的调整和提高。
同时,他们也应当积极接受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评价和建议,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总之,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需要具备持续的精进力。
名师评选的教师个人成长

名师评选的教师个人成长近年来,教师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
然而,在众多教师中,究竟哪些是被评选为名师的教师?他们又是如何实现个人的成长呢?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名师评选的教师个人成长,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师道尊严与课堂教学名师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拥有独到的见解,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他们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名师往往能够通过亲身实践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借助科技手段丰富课程内容,提供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二、不断学习与专业培养名师对知识的渴求永不停歇。
他们经常充电、深入研究各种教育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及时将新知识融入自己的教学中。
此外,名师还经常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等活动,通过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互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保持学习的姿态和持续的积累,名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行为榜样与德育引导名师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上,更表现在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上。
他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更重要的是进行德育引导。
名师通过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名师应该始终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和引路人,这就要求他们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
四、专业发展与教育研究名师的成长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除了不断学习之外,他们还应该主动参与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
名师经常参与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类研究项目或教育改革实践,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
名师还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从而在教育领域中有所建树。
五、师生互动与关爱教育名师个人成长不仅离不开学生的支持,也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息息相关。
名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在教育领域,名师之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渴望追求的目标。
名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走上名师之路,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一、热爱教育事业1.1 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热爱教育事业是成为名师的第一步。
只有真正热爱教育,才能坚持不懈地投入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1.2 培养对学生的爱心名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培养对教学的热情名师要对教学充满热情,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不断学习进步2.1 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名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只有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2.2 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名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3 不断反思和总结名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注重师德修养3.1 严格要求自己名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只有做一个品行端正,言行一致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3.2 尊重学生个性名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以成绩论英雄,不以外貌取人。
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3.3 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名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与家长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4.1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名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2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名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与经验分享

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与经验分享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教师的成长首先要从自身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坚持每天定量的阅读,积累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见识。
此外,教师也应该注重写作,通过写作来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思考和经验。
二、持续学习与进修教师是一个永远在学习的职业,持续学习和进修是教师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课程、研讨会和研究项目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三、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优秀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育领域的变化日新月异,只有持续关注和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优秀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水平和困难,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五、注重课堂管理优秀教师对课堂管理非常重视。
他们能够营造积极、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掌握有效的管理技巧,保证教学效果。
例如,分配任务、制定秩序、建立规则等。
这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有效地学习和交流。
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
优秀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信任建立。
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关心他们的成长,教师可以更好地协助学生克服困难,开展学习活动。
七、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例如学校的会议、讲座、座谈会等。
这有助于教师与同事们互相交流经验,学习借鉴,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比赛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八、建立学科研究课题优秀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某一特定领域,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九、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优秀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育问题,可以更好地辅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环境。
名师成长之路讲座心得

名师成长之路讲座心得有:
1.立志高远:名师的成长始于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他们不断追求
卓越,不仅为了自身的职业发展,更为了影响更多的学生和教
师。
2.扎实学识:名师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
他们持
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需要。
3.独特风格:名师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他们能够将个人特点和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
个性的教学方法。
4.创新精神:名师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他们勇于尝试新
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5.反思能力:名师具有敏锐的反思能力。
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教学
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6.团队协作:名师重视团队合作,能够与同事们携手共进。
他们
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取得进步。
7.关爱学生:名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
他们能够真正理
解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尽全力帮助学生成长。
8.持续发展:名师明白自身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他们不断寻
求发展机会,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保持与教育前沿的接
轨。
9.承担责任:名师勇于承担责任。
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
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
10.传播经验:名师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他们通过发表论
文、举办讲座等方式,将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成功案例传播出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名师成长之路

名师成长之路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要努力学习和钻研各种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思维,与时俱进,要向着名师成长之路努力奋进。
一、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要有远大的理想。
如果安于现状,不知道创新求变,就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你看,有些班主任管理的班级,生机勃勃,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而有些班主任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枯燥无味,学生对于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并没有多大的感觉。
就像有些老师上课,数年如一日,天天是这个样子,也不爱学习,也不喜创新,学生就会很烦躁。
不要说一年两年是这个样子,你的上课如果连续是这样的上一个月,学生就不会喜欢你的课了。
二、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经常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合学生。
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你不能总是要求学生为了迎合你而不断地改变学习方法。
你应该改变你自己,不断地学习,向同行学习,到网上学习,多看多听多想,改变你自己的教学方法,让你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迎合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能够百听不厌,这就是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教师应追求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身在教育岗位,但看着别的岗位。
也就是说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
其实这种教师也是想追求更高成功,他们羡慕别人的成功,羡慕别的单位的成功人士。
这种境界,其实不明白工作和生活的真谛。
你羡慕别的行业的成功者,事实上不管哪个行业的成功都不是这么简单。
与其羡慕别的行业的成功者,不如自己奋斗做本行业的成功者。
第二种境界:踏踏实实地工作,但不知道进取。
乡下大部分老师就是这样,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干着本职工作。
他们对于成绩和荣誉包括获奖,并不是非常关心,缺乏一种锐意进取,争当人先的精神。
他们只求安稳地干着本职工作,平平淡淡,其他事情并不是很关心。
这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数年如一日,总是要求学生适合自己,而不去思考自己怎样适合学生。
第三种境界:热心工作,创新求变。
有一部分老师,非常热心于工作,而且在工作中敢于求创新,敢于改变,敢于做与别人不一样。
名师成长途径及其启示

名师成长途径及其启示[摘要]名师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外因一起作用的结果。
我们期望通过客观认识影响名师专业成长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名师发展的基本策略,对于促进一个学校内涵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名师成长路径的分析以期对名成师的长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我们认识和审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名师成长历程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名师成长途径一、当代需要名师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似乎忽视了对精神食粮的渴求,少有人静下心来去阅读、去钻研,物资日渐丰富的同时精神食粮日渐贫乏,我们比以往都更加渴望名师乃至大师的出现,他们才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中流砥柱。
二、名师的内涵名师应是那些拥超前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思想,显著地的教学业绩和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并且在一定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定影响力专家。
名师同时师德、师风的表率;也是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和带头人,“名师”应德艺双馨。
1.名师应该是具有优良的品德、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行家能手、科研的专家以及终生学习者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是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
2.名师的特点在于他拥有健全的人格、渊博的知识、超强的教艺;在任何时代名师的己任在于,他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灵的呵护者,对教育事业的终生追随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师近乎精神领袖,必须是身正、品正、行正、德正。
而经师近乎学术导游,必须是学深、学高、学精、学通。
3.名师是有分类的能师——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出色的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人师——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
人师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该境界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仅仅是传授知识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而名师则不仅仅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更多的是培育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名师。
名师成长之路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名师成长之路心得体会名师成长之路心得体会一、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一)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
明确的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论,重点的是着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二)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意义内涵,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如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
(四)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
(五)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也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也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更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
二、名师成长之路心得体会(通用20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师成长之路心得体会(通用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师成长之路心得体会1这段时间在网上继续教育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让我影响最深的两句话是:“只有自学,才能自觉的学,真心地学,有效地学;只有自学才能培养起爱学这心,善学这法和终生学习这志。
”,“教师有悟性,教学才有个性。
”所以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教师素质提升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有效地掌握课堂教学时间,调控课堂,使自己在教学成长中有进步,因此教师在素质提升这方面,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具有责任心、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必须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你是如何成长为一位名师

你是如何成长为一位名师成长为一位名师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积累、沉淀、历练和反思。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关于如何成长为一位名师的经验和感悟。
1. 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要成为一名名师,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我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认为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因此,从踏入教育行业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为学生、家长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名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始终坚持学习。
一方面,我认真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
另一方面,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
3. 注重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实践是成长为名师的关键。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我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 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名师需要具备爱心和耐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成长。
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通过关爱学生,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也为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5. 不断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保持反思的习惯。
每节课后,我都会认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反思,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6.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提升教育创新能力教育科研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我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通过教育科研,我提升了教育创新能力,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7. 培养团队精神,共同成长名师需要具备团队精神。
名师成长的规律及启示

名师成长的规律及启示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名师的成功机制展开阐述。
一、时代呼唤名师名师,就是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
其实,教师职业生涯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如下表所示,略)。
表中所表现的正是名师成长的阶梯发展律,即名师发展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复杂的持续拾级而上的专业发展历程。
二、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1.教师的含义关于教师的含义,在古代,以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为代表,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近现代, 教师特指专门学科的讲授者,而前苏联的加里宁认为,教师就是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
针对教师的这些刻画和描述,都能在一定水准上反映教师的职业内涵。
2.教师的专业特点一般地,教师的工作具有如下特点:教师的工作完全是为了学生,教师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业判断,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严格的资格考核,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充裕的专业自主空间,教师的工作必须有充足的监察与纪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于教师的持续学习。
3.教师劳动的特点首先是复杂性,即教师劳动的目的和任务,与教师劳动的对象-学生,是复杂的,劳动方式和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
其次是创造性,具体先在:需要对不同对象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遵循与使用。
第三是示范性,即身教胜于严教。
最后是长期性,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教师劳动成果显效时间长,劳动成果的效用十分长久。
4.教师的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理论方面的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二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与策略知识(使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除此之外,条件性知识与底部宽厚的文化知识,也构成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将外在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反思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教学行为。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名师”的界定:“名师”者,即德才兼备、学有专长、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同时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具体而言,名师应是思想政治及师德方面的表率与楷模;应是教育教学的行家与能手;应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及科研的探索者与领头人;应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
“名师”应德艺双馨。
作者对二百名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985年--2005年以来23名获得“省模范班主任”称号教师,二十名获得“省劳动模范”称号教师,12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教师,3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称号教师的成长经历和经验介绍进行了长达26年的收集,分析考察,综合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教师提供了如何认识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 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调节,以达到最佳成长效果。
研究方式。
为了搜集更多的资料,使用观察、调查、深度访谈、产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本课题准备采用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⑴深度访谈:这将是主导的考察方式,研究者要与研究对象进行三次以上的深度访谈,较完整地了解对象的生活、工作故事及内心世界,尽可能详细记录全过程。
访谈结果以文字材料呈现,注意附上背景资料,以供进一步分析。
深度访谈对象:王玉清国家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局十佳教学能手、六中教师。
王中秋,省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局优秀人才、26中教师。
杨建庄,国家劳模、省学科带头人、油建一小教师。
付传海特级教师、局思想道德标兵、省骨干教师,三高教师。
花清信省骨干教师、局优秀人才、二高高级教师在指导高三学生。
李传奇: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一中教师。
自97年以来所教学生有12人考上清华和北大。
⑵档案分析。
重点分析王玉清、王中秋, 杨建庄、付传海、花清信档案:在考察过程中尽可能搜集对象的有关档案,如获奖情况、科研成果、备课笔记、组织鉴定等。
这些档案不仅可以用来佐证和补充访谈的结论,也可作为内容分析的对象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浅谈名师成长的途径

基础教育参考·2019/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校办学之所本者在教师。
”故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决定着国民的素质,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亘古不变的道理。
可见,教师关乎教育与学生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兴旺发达。
而一所学校若想成为名校,就必须有名师的支撑和引领。
那么,一名普通的教师如何才能一步步地成为名师呢?在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在职业认同和职业操守中成长人们常把教师这一职业誉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教师要想成为名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
为此,教师要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成崇高的事业去珍惜、去热爱、去追求,绝不可只将其当作养家糊口的一种营生。
作为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及内化的职业角色始终抱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为之奋斗终生,进而成就自己。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职业操守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品质和献身教育的精神。
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自觉投身于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之中,进而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巨大的工作动力。
献身教育事业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则需要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与巨大的责任担当。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
然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与教风,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和典范。
最后,教师要牢记职业道德。
教师只有识道、悟道、明道、守道、践道,才能更好地传道。
正所谓“德者有道,以德载道”,这样的教师才有师道尊严。
二、在课堂和反思中成长名师成长的途径一般在课堂。
教师要想迅速成长起来,首先要把每堂课都当作精品课堂、高效课堂去上,这样就会从备课、教材把握、课堂设计等各个方面去精心准备,于无形之中实现快速成长。
名师成长之路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名师成长之路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对于一个名师来说更是如此。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名师的成长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培养兴趣和热爱。
作为一名名师,首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热爱。
只有热爱教育,才能够持续地研究教育领域的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科充满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其次,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教育领域是一个变化非常快速的领域,新知识和新理念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名师,要有持续学习的意识,并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除了参加各类培训班和讲座,还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与同行分享经验和心得。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第三,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
作为一名名师,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沟通非常重要。
只有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与家长的沟通也非常关键,要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教育成长。
此外,与同事的合作和交流也能够相互促进和提高,共同进步。
最后,改变和创新。
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作为一名名师,要敢于改变和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
总之,作为一名名师,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持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培养兴趣和热爱、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以及改变和创新,我相信我会越来越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中小学名师成长路径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名师成长路径的思考
一、中小学名师是社会需求
就当今社会而言,中小学教育的竞争日益激烈,优秀教师是教育质量
提高和孩子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何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
分发挥师资队伍的作用,为学生阶梯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办学方在
培养中小学师德师行、专业化、国际化的高层次名师队伍上必须做出
努力,不断引领中小学教育新潮流,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务实的贡献。
二、中小学名师的发展路径
1.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名师要不断学习各类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内容要系统、完整,精湛的把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增
加自身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2.注重学生心理发展:要立足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分析学生的生活特点、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家庭收入等,积极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健康成长,重视发现
孩子的优势,培养他们的育人能力。
3.体现教育学科研究:要注重发展学科教育研究,从教与学、课程开发、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体现自身思想能力,以
及尊重他人、重视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参与社会实践的教育学科意识。
4.注重社会实践:要多参加学校的教师培训、学术研讨会,活动,注重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与反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参加行业内学术研
究及调查,以不断完善教学质量。
教学名师的成长历程和经验总结

教学名师的成长历程和经验总结教学名师的成长历程和经验总结2023年了,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成为了一名备受赞誉的教学名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从中学到的经验教训。
我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教师。
我记得当时,我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没有信心,总是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并且在教学中缺乏独特的风格。
为了弥补我的不足,我开始了一段漫长但值得的旅程。
首先,我决定深入学习自己教授的学科,并且不仅仅是了解基本知识,我开始研究更深入的领域,如最新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我查询了很多材料,如各种书籍、报纸、杂志和网站,以了解当今的教学趋势和最佳实践。
我关注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工具,并试图将它们应用于我的课程中,以引导我的学生感兴趣,并在他们的学习中有所成效。
不仅如此,我还参加了很多与教育相关的活动和研讨会。
我遇到了许多教育和行业领导者,倾听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并从中汲取灵感,为我的教学方式带来新的元素。
我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尝试了多种方式来教导我的学生,包括使用技术工具、创新的教学策略等,以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精神。
最后,我认为我的成功除了自学、从同行中汲取灵感、学习新技术,沟通和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经常与我的同事、学生和家长交流,并通过其反馈来了解自己是否正在正确的教育学生。
总之,成为一名卓越的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
要想取得真正的进步,必须有完美的自我管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同时充分利用适当的教学技术和工具,以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教育技术,这就是为什么师资培训,研讨会和网络社区的参与对于我们成长和实现卓越十分重要的原因。
让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发掘教育的奥秘,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成长。
名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名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一、引言名师的培养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名师,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和过程。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名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分享一些培训和教育心得。
二、培养名师的过程1. 教育背景:一位名师的培养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这包括获得相关专业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培训。
2.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名师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这意味着名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将教学理念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3. 寻师与师徒传承:培养名师需要从优秀的前辈和导师中学习。
寻师与师徒传承是追求名师称号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与优秀导师的合作,名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4. 反思与自我提升:名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通过反思和自我提升,名师能够实现个人的教学目标,并一步步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三、名师培训心得1. 激发学员的潜能:名师应该激发学员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可以通过讲解真实案例或与学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帮助学员理解和应用知识。
2. 引导学员主动学习:名师应该引导学员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可以通过提供问题和讨论的形式,引导学员独立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
3.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员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名师应该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可以通过了解学员的背景和兴趣,提供特定的教学材料和任务,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4. 多元评价和反馈:名师应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并及时给予反馈。
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小组讨论、作业和实践项目等方式进行评价,帮助学员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5. 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名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阅读教育书籍和研究报告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名教师成长轨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能够成为名教师是我职业生涯的崇高追求。
回顾我的成长轨迹,我深知其中的艰辛与收获。
以下是我对名教师成长轨迹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备以下观念:1. 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2. 严谨治学。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
3. 勤奋敬业。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断追求卓越,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4. 团结协作。
与同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二、丰富教学经验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1. 精心备课。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 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课堂氛围。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关注学困生。
关注学困生的需求,给予关爱和帮助,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升。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1. 持续学习。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反思总结。
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拓展视野。
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
4. 培养兴趣爱好。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关爱学生,树立良好师德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关爱学生和树立良好师德。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爱心教育。
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成长。
2. 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
3. 勇于担当。
面对学生的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沟通交流。
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关心和指导。
总之,名教师的成长轨迹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名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名师成长的途径及其成长的启示“名师”的界定:“名师”者,即德才兼备、学有专长、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同时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具体而言,名师应是思想政治及师德方面的表率与楷模;应是教育教学的行家与能手;应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及科研的探索者与领头人;应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
“名师”应德艺双馨。
作者对二百名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985年--2005年以来23名获得“省模范班主任” 称号教师,二十名获得“省劳动模范” 称号教师,12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教师,3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称号教师的成长经历和经验介绍进行了长达26年的收集,分析考察,综合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教师提供了如何认识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 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调节,以达到最佳成长效果。
研究方式。
为了搜集更多的资料,使用观察、调查、深度访谈、产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本课题准备采用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⑴深度访谈:这将是主导的考察方式,研究者要与研究对象进行三次以上的深度访谈,较完整地了解对象的生活、工作故事及内心世界,尽可能详细记录全过程。
访谈结果以文字材料呈现,注意附上背景资料,以供进一步分析。
深度访谈对象:王玉清国家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局十佳教学能手、六中教师。
王中秋,省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局优秀人才、26中教师。
杨建庄,国家劳模、省学科带头人、油建一小教师。
付传海特级教师、局思想道德标兵、省骨干教师,三高教师。
花清信省骨干教师、局优秀人才、二高高级教师在指导高三学生。
李传奇: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一中教师。
自97年以来所教学生有12人考上清华和北大。
⑵档案分析。
重点分析王玉清、王中秋, 杨建庄、付传海、花清信档案:在考察过程中尽可能搜集对象的有关档案,如获奖情况、科研成果、备课笔记、组织鉴定等。
这些档案不仅可以用来佐证和补充访谈的结论,也可作为内容分析的对象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⑶对象自呈。
邀请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成长历程撰写各种形式的回忆录,或记录下对象口头形式的各种追忆,或搜集对象曾经撰写的手记、散文、随笔等,以更多层面的反映对象的内心世界,更是对前两种研究结果的有力更正与支撑。
成长的启示第一,大凡名师,都具有闪光的个性。
个性,一般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却难以闪光。
名师个性之所以闪光,首先在于他们有自己不懈的追求,形成了促进自我成长、自我超越的动力。
什么是动力?动力是理想,因为理想,窦桂梅才得以孜孜以求,张思明才得以自立自强。
动力是责任,为人师者,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负责,面地学生纯真的心灵,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教师务必要真情永驻,“苟日新,日日信,又日新”。
作为教师,还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如张思明所说,教师“有一种责任----让一个曾被人家看不起的民族真正从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手里站起来!”第二,大凡名师,都涌动着成长的激情。
教师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激情?需要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用充满激情的作为不断的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他人。
窦桂梅说得很明白,“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是我的教学追求;富有思想,则是我一生的追求”。
第三,大凡名师,都是勤奋读书的典范。
《中国教育报》曾经做过一项“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学历、职称、获奖都与读书正相关。
窦桂梅在参加工作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写下了10余万字的教后记;张思明自学的身后是摞起来一米多高的笔记和自做的习题,由此窥豹,可见一斑。
第四,大凡名师,都非常注重反思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如果不能很好的上升到理论,则不会反过来更好的指导实践。
名师都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如窦桂梅的“真情教学”,张思明的“数学建模”等,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仔细观察,他们的成果来自于他们对教学实践问题长期的思考与探索。
“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正确的化身?有意识的出点错作为学生的‘靶子’,是不是一个更实际、更仿真的学习过程?”“教室的教学常常是一种展示,是一个‘扬长’的过程,对不少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不情愿的‘改短’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不做一点相反的事情,让教育更多的变成学生‘扬长’的过程呢?”(张思明)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如果我们想知道人能长多高,那么很明显,应该挑选一些长的最高的人,对他们进行研究。
如果我们想弄清人能跑多块,测量一般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是没有用的,观察那些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看看他们能达到什么样的速度,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我们想了解人类精神境界、价值和道德进步等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那么,通过研究那些最具有道德、伦理品质的人或者圣洁的人,便会得到关于这些问题的大部分答案。
”我想,研究名师的心路历程,得到借鉴与启迪,使我们作教师的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那么,我们的教师都可以成长为名师。
学习,教师成长的动力之源一、向学生学习,催发灵性与活力学生,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都是更加年轻的生命群体、生命个体。
“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更加纯真的天性、善性和灵性,而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在成年的道路上逐渐磨损的东西吗?!二、向同事学习,碰撞火花与灵感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个体性,走进课堂,一般都是一位教师在上课。
但是,教师又是一个群体。
要真正产生高效益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
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支持,就会时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和灵感。
案例:三、向名家学习,启迪思考与人性孜孜以求不断超越—-名师成长的启示研读名师,我常常更加关注名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我发现,名师的成长除了得益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外,更多的则得益于其良好的心理环境。
怎样的心理环境才是良好的心理环境?名师的成长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名师成长举例。
四、向经典学习,丰厚底蕴与智慧当然,结合备课、上课,首先要通读课程标准,通读教材,还要密切接触所教学科的专业读物以及相关学科的普及读物等。
五、向自己学习,成就自我每一天让反思成为习惯。
成长过程反思,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引发的思考;工作过程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带来哪些认识上的变化;前瞻性的反思,近期工作目标,未来发展规划,教育理想等等。
教师专业学习途径探析美国教育学者Beach和Reinhartz(1989,P.153)以及Wood(1985,P.138)认为:提升学生学习成就关键所在,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能力卓越的教师;而根据系统论原理,教师专业学习是一个由输入、活动(过程)和输出作为保障对象的不断运行着的系统。
该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一定环境作用,又反过来作用于环境。
这样,我们依据相关的有效教学准则和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来选择教师专业学习途径。
一、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程度,确定教师学习形态和心理动机1.教师专业发展程度。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程度,主要是指教师关切程度(Stages of Teachers’ Concern)和教师认知复杂程度(Levels of Teachers’ Cognitive Complexity)。
前者指教师对学生及同事的关心程度、对教育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及为其他学校成员提供服务等,只不过关注对象更多是学生和教师:后者指教师在进行思考活动时所发挥的扩展性(Differentiation)和整合性(Integration)。
我们可把两者分别分为高、中、低三个程度和关切自我、关切学生以及关切专业三个阶段,从而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程度——低投入、低思考能力的教师;高投入、低思考能力的教师;低投入、高思考能力的教师;高投入、高思考能力的教师。
2.教师学习形态(Teachers’ Learning Styles)和教师心理动机(Teachers’ Motives)。
教师学习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具体经验型(Concrete Experience)、反省性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积极实验(Active Experimentation)。
前两者强调合作性专业发展模式,而后两者强调个人化专业发展模式,需要给予他们更大发展空间。
依据McCelland(1962)动机理论,教师心理动机可分为三类: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权力动机(Power Motive)和关系动机(AffiliationMotive)。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教师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力求完善的一种内在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个人化专业发展模式,以便让这些教师有充分发展机会,从而自我设定、自我实现、自我评定教学成长目标;所谓权力动机是指教师希望能对他人发挥影响力,把工作做好的一种内在动力。
因此,我们应采用合作性专业发展模式,使这些教师能有较多机会和教师互动并维持温馨友谊;所谓关系动机是指教师盼望能和他人维持亲密关系,获得他人友谊的一种内在动力。
因此,我们应赋予这些人员较多领导职责,以便让他们充分满足权力需要。
二、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学习活动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来源有三:(1)教师在日常专业生活中所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者关键情境;(2)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引导下,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主观追求;(3)外界教师教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