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民情日记:让贫困户喝上自来水
扶贫民情日记:为民解难事给自己也带来了快乐
三一文库()/常用公文/民情日记〔扶贫民情日记:为民解难事给自己也带来了快乐〕扶贫民情日记:为民解难事给自己也带来了快乐2018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多云昨天一大早,一伙儿村民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我看到xx、xx的自然村村长也在其中。
和他们亲切地打招呼后,大家一起坐了下来,我便询问大家有什么事情,大伙儿一开始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作声,只顾低着头抽烟。
此时,xx村村长韩cc说:“xx、xx和xx自然村好几天都没水吃了。
”我问:“怎么回事?”xx村村长贾xx说:“这几天自来水没水,好几天了村民吃水就到远处的一口井里打水,每天来回打水都不够牲口和浇地用的。
”我问原因,他们说可能是抽水泵有问题了。
我想着吃水是个大问题,所以立即就和他们相跟上去看水泵。
水泵安在xx村南边较远的河沟边,旁边都是种的庄稼。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水房后,看不出什么原由,我便让韩xx联系当地电工。
电工到后,经检查发现是连接水泵的电缆由于年久老化造成断裂,无法供水,进一步检查断裂电缆的长度后,返回村委会再行研究。
回村委会后,韩xx说:“要不和村民们商量每家出点钱买电缆换吧”,而贾xx说:“村民一听筹钱就皱眉头,硬是拉水,也怕没人肯出”。
我想为村民解决问题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便对大伙儿说:“大家先回去,不要着急,我联系乡里和局里想想办法。
”大家都半信半疑的回去了。
村民走后,我马上到乡政府和乡长汇报,我讲清楚村里吃水困难的问题后表态:“我联系让包村单位公安局想想办法吧”,乡长表示同意。
我回村后立即向公安局汇报这一情况,得到了局党委的大力支持,表示电缆需要多少由公安局负责购买,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供上水。
得到支持后,我马上联系包村乡领导,到卓镇购买上电缆。
今天一大早,我联系村两委成员、电工和部分村民赶赴水房安接电缆,经过一个半小时,电缆终于接通。
听到村民们呼喊着“水来啦!终于有水了!”大家都喜不自胜地奔走相告,好几个村民过来说:“多亏赵书记把水接通了,我们吃水方便多了!”我告诉他们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三篇
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三篇篇一春节前夕,大汾村三送工作组对这四户家庭分别进行了一一回访。
你们比亲人更亲,比儿女更贴心工作组成员。
他们看到工作组成员来回访,个个喜笑颜开,看到他们喜乐融融,我们心里也乐开了花。
村民刘来娣对我们说:自从丈夫郭志汗患上精神病后就没有过上一个好年,十多年了,每到过年就为备年货愁眉苦脸,感谢你们去年临近春节为我家备足了年货和过年用的现金,这次,我家也和其他家庭一样过上了一个幸福的欢乐年。
村民宋先伦家、郭昌有家过的春节也比往年更加幸福、更加喜庆。
天气有些寒冷,但我们被群众的热情包围,大家围坐在村书记家里,谈着今年的打算,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神中充满着对生活的期待。
(瑞林镇驻大汾三送的让我们进去坐,一边给我们倒水,冬秀主任则充当我们的翻译,向他说明我们的来意,并送上御寒物资,临走时,他的双手合十不断的朝着我们鞠躬,冬秀主任说,这是感谢你们呢!篇二今天,吃完中午饭,请了老君山镇镇长、镇中心学校校长来到我的驻村官宅村,目的是请他们帮助解决村幼儿园搬迁的资金问题,官宅村幼儿园现在的教室已经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孩子们的安全,经和村干部协调,把村里新建成准备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的一幢面积约100㎡的混凝土房子调给村幼儿园,然后把现有危房修复后在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
镇长领导了解了具体情况,表示将情况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镇长、校长他们走后。
我和村党支部黄书记、村委会和副主任走访困难户,共走访了五户。
其中一户使我印象最深刻,户主是一位名叫耗恒发的79岁傈僳族老人,儿子英年早逝,儿媳妇丢下一个女儿便和别人跑了,老伴也于去年去世了,现在只剩下耗恒发老人和孙女相依为命,孙女在远嫁洱源的姑姑的资助下在县城里读高中,耗恒发老人每月只有60元的补助和100多元的低保,村上给他申请了一套电视机和接收器,现在基本生活还能保障身体也还可以。
与耗恒发老人简单的聊了哈,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和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五篇
【导语】“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脱贫标准,异地搬迁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的安居措施,能够让广大贫困户住的安心、能致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我用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庄严。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一这几天扶贫工作到了考核验收的阶段,我带领驻村队员认真总结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对上级来我县督察反馈的问题结合我村的实际进行逐项逐条整改,查漏补缺,完善各项制度和档案。
虽然天寒地冻,但过的充实而又忙碌。
经常性的入户了解调查脱贫情况,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我的手机铃声突然想起,是围子行政村阳坡自然村的贫困户刘小娃。
打来电话询问他低保、煤补、生态补……等一系列的补贴到位情况,说是和他从银行里打出来的对账单不符,要求我过去给看一下。
虽然我知道由于有审批过程,有的款项还没有打到卡上,而且由于村委会工作繁忙,准备在电话里解释,可转念一想,刘小娃已经80多岁了,他长期搭伙的老伴也近80岁,电话里说不清,他们年龄大了又听不清,还是让他们疑虑。
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去老人家里一趟。
所以,先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带上他所有补贴的明细,驱车赶往刘小娃家。
到老人家里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将他们的问题说了一遍,我给他们解释,他们还是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关于他们补贴清册,一项一项给刘小娃老两口解释,他们中间也不时的提问,这样就再解释一遍。
直到他们弄明白才舒展了眉头说,原来是这样!这才缓过神来说“呀!孩子,说了这么多都忘了给你倒口水,抽支烟了。
唉……老了,脑子迟钝了”。
我说:“没事,大爷,我不渴,您弄明白,心里踏实就好”。
“对对对!呵呵呵”我看到他们放心的笑容,虽然确实很渴,但心里感觉他们的笑容要比水解渴的多!出门后关门的一刻隐约的听到刘小娃和老伴说“这两个县里头来的娃娃挺仁义的,都一个一个交代给了,这下知道啦哇”。
那一刻我感觉群众的认可才是的认可!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二今天我们工作队一行人前往贫困户李世清家走访,李世清原来在大西沟自然村居住。
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
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结合新一轮扶贫工作规划,科学制定各贫困村的帮扶规划,特别是要做好做细做实精准扶贫试点村的开展规划,以下是为你搜集整理的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1)经全市启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以来,xx乡政府高度重视,xx村分管领导、挂村干部村委支书、主任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全面完成贫困村识别、贫困户识别及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工作,下面总结如下:一、根本情况xx村,11个村,1100户,3020人。
乡、村、组三级联动,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全部录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
二、工作措施(一)健全组织,精心组织。
一是组建机构。
乡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了以乡委书记王慧明任组长,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xx 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办,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及今后的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详细责任人,实在做好入户调查,表册填报,结对帮扶、政策解释、矛盾化解,夯实根底,助推开展等工作。
二是制定方案。
按照上级要求,结合xx村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党政机关,村组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后经乡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施行方案》。
三是精心部署。
乡领导、各村委支书、主任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再发动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全乡上下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责任。
四是认真培训。
方案印发,规模控制后,我村支书主任与各村委支书、主任、扶贫办干部及各驻村工作组组长参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县对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并对施行方案进展了认真的讲解和说明,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职责,细化了程序。
对“三审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对入户调查登记表的填写,特别是针对识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登记表名词解释进展了深化细致的培训,让每一名干部把政策吃准、吃透,吃深,提升了工作质量和程度。
农村修建自来水向政府求助的范文怎么写
农村修建自来水向政府求助的范文怎么写
案例一:
月峰村位于北湖区月峰瑶族乡北部,东邻江口乡功德岭村,南连太阳村,西接十寺村,北界保和大律村,东南、西南分别与桃仁村、黄花岭村接壤,村部驻月峰市场。
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共475户,1749人。
行政区域总面积9.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积1535.3亩,林地面积亩,人均纯收入只有3238元。
月峰村紧靠月峰市场,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水源问题一直是我村的弱点,长期以来村民一直都是用传统的打水井挑水喝的生活模式,人牲畜共饮,极不卫生。
而且每逢下雨水质污浊,干旱天气水源出现干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村村民的正常生活。
鉴于此,我村决定修建一处安全饮水池,水池长M,宽M,水源从我乡的茶园村将军石处引用干净无污染的山泉水,全长8000M,水管C70。
配水管C1.2。
经过这一水池的修建,将解决我村人民生活用水问题,使村民喝.上干净纯洁的自来水,人民生活将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该项目总投资10.2万元,目前我村已经筹措资金6万元,治有资金缺口4万元,请求上级给予解决,全村为民不胜感激!
月峰乡月峰村
案例二:
尊敬的镇人民政府:
我姚寨村组辖户人,牲畜头,山羊头。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由于水源点离寨子有米,群众无力集资修建自来水,导致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经多次召开群众会议研究,群众自愿投工投劳修建自来水,由于缺少资金无力实施。
因此特向镇人民政府申请,帮助解决水管米,其中:主管50米,串户分管100米。
望镇政府给予批准为谢!
姚寨村组群众
2005年5月22日。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扶贫是民生大事,做好扶贫工作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扶贫民情日记就是根据现实的民众情况,回报给上级,想办法解决其问题。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扶贫工作民情日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扶贫搬迁是个好办法今天我到三组入户走访,感觉三组大部分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18户。
原来三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强烈要求搬迁。
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
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
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医生说没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来。
他母亲现在病情虽然没有恶化,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父亲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母。
为了挣点钱,他到省农科院学习了蜈蚣养殖技术,在家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同时又买回了一批鸡苗,准备搞规模养殖。
徐斌是我入户走访来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岁,也是全村唯一一个搞特色养殖的,我很有感触,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思路,建设新农村就需要年轻人。
我对他说,养蜈蚣风险很大,关键是技术,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
再往上走,来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说我们是“三万”活动工作组的,想到她家里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们带到她家。
家里条件还不错,虽然住在山上,但是楼房,而且也收拾得很干净,她说房子建了好几年了。
程梅今年39岁,是我入户调查遇到的第二个40岁以下的年轻人,接连遇到两个年轻人,我便有些兴奋,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
程梅家里三口人,丈夫朱朝明开农用车在周边村从事农产品收购、贩卖,每年可以挣一些钱。
贫困户用水解决方案
贫困户用水解决方案1. 背景和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贫困户,他们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在许多地方,贫困户每天只能从远方的河流或井口挑水,手提一桶桶地搬回家,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同时,在许多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缺少投入,一些村庄的自来水管网非常落后,甚至存在着无法接通自来水的情况。
因此,如何给贫困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用水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贫困户的用水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2.1 挖井引水在可以挖井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挖掘井口、修建水泵等方式,将地下水提取出来,封装成桶或罐,供贫困户使用。
挖井引水解决了长途搬水的问题,而且水源更加清洁,安全性更高。
2.2 集中净水在无法挖井或地下水不清洁的地区,我们可以采用净水器将污水净化后,供贫困户使用。
净水器的价格相对较低,可以承担起一定的供水任务。
同时,在集中净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板、风力机等清洁能源,在低成本情况下获取能源,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解决了供水瓶颈问题。
2.3 架设自来水管道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地势复杂,造成了自来水管网难以铺设的困境。
但是,随着近年来新型材料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采用材料比较轻、柔性好的PE管,将管道穿越山坡、沟壑,架设自来水管道,为贫困户提供自来水服务。
3. 总结贫困户用水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需要倡导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低成本的方案。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大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村贫困户解决用水问题,让他们过上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民情日记】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连续几日降雨,路面变得泥泞,山路难行,但依然可以看到一群可爱的人的身影。
他们不怕风雨打湿衣襟、不怕泥水沾湿鞋袜,毅然在走村入户,他们就是基层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就是其中的一员,而我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村官而骄傲。
在基层与贫困户用心相待,携手共同”成长”,将会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2015年我很荣幸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任职后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扶贫,第一次成为了贫困户的帮扶人,第一次走村入户,第一次.......依稀记得我挂钩帮扶的一户贫困户,他们家那渴望双手创造财富、勤劳致富的精神让我至今难忘。
栋大叔身有残疾,母亲也患有长期慢性病,女儿在昆明上大学,家里主要靠妻子和儿子外出打工。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栋大叔那正在上大学的女儿,也许是因为家里的原因,她比同龄的人要更懂事。
在学校里她努力学习,成绩优秀,每年都拿到奖学金帮家里减轻负担;每逢假期回到家她都会利用假期时间辅导同村的各年级的小孩,为家中赚点生活补贴。
她说自己学的专业是师范类的,在赚钱帮家里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当做是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将来还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助家里脱贫致富。
现在她在学校遇到困难都会打电话询问我,我也尽可能的帮助她。
时间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两年的时光过去了,我从当初懵懂无知成长到现在的独当一面;从当初的慌手慌脚成长到现在的井井有条。
栋大叔家也在各类扶贫政策的帮扶和家人的勤劳付出之下,终获汇报,如期实现脱贫致富。
基层经历不断让我成长,让我有更多的细心、耐心、包容心。
无论风雨多大、道路多泥泞,我不曾掉队,紧跟队伍步伐。
这些宝贵的经历都是我扎根基层、磨练意志、沉下身子的锻炼平台,对现在、将来的我意义深远。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XX年7月18日星期三今天,村支书带我来到村部,和各位村干部见了面。
关于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怎么写
关于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怎么写关于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怎么写篇1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容。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处处闻闻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中午时分,正是中饭时间,我来到了谢英朋家。
他还没回来,他老母亲在家,听老人家说谢英朋夫妇一大早就去车步圩卖豆腐去了,要等片刻才会回来,每天都这样。
老人家热情地端茶倒水,招呼我们坐下了来,还要我们在她家边吃中饭边等。
我们就一边和老人家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等他们夫妇回来。
十二点半左右,谢英朋夫妇回来了。
一辆摩托车载着妻子,后面货架上高高的一垒豆腐架足足有十多个,妻子肩上还挑着一担箩,没有较高的骑车水平还真骑不了呢。
看着夫妻俩满脸的喜悦和高兴,我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意很好,这么早就卖完了全部豆腐。
一停下来,老谢就赶忙热情地招呼我们,并和我们聊起了他的生意和他们忙碌而有滋有味的一天的生活。
他们每天都凌晨四点钟左右要起来磨豆腐,早上六七点夫妻俩就载着几十斤豆腐出发赶到车步圩,逢圩日就在圩上卖,不是圩日就要走村窜户卖,一般平时每天要磨四五十斤,过节日的时候就要多些。
他说,因为现在整个车步磨豆腐卖的只有一两家了,所以生意好做些,一般每天都在十一二点就可以卖完,中午回家吃中饭,下午就是妻子收拾一下家里,干一些农活,种菜浇地,他自己为第二天磨豆腐做一些准备工作,磨豆皮、浸豆子、处理豆腐渣、搞卫生等等,就这样忙忙碌碌就忙到了天黑。
我们边聊边询问他家的收入和打算,他们夫妻俩说虽然每天都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我们明白从他们的言语间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和自豪,也对未来充满着信心!不知不觉,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
走出他家庭门,看着和煦的春光,真的感到很欣慰:“三送干部全覆盖、为民服务零距离”是“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为民做出的一件实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举措,让人民群众真正感觉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
关于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怎么写篇28月12日上午,我来到了安澜镇棋盘村15社,见到了我新结的“亲戚”肖安福的妻子李天友。
精准扶贫个人民情日记精选
精准扶贫个人民情日记精选精准扶贫个人民情日记【篇一】我与我校刘琼、陈荣明再次深入马安镇石塔河村11组——王坡洼开展精准扶贫走访工作。
王坡洼这片即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这里十有八九的人我都差不多已经认识了,可是这里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等种种困难都挡在人们脱贫致富的路上。
经贫困户祝贵涛、陈洪林、祝贵兵反应王坡洼当前急需解决的就是饮水问题,家家户户都安了自来水,但一个个都是摆设。
即使有水也无法安装牵自来水,因为人们都住在半山坡上。
这里的农户十有八九也都精准扶贫户,都住着土木结构的危房。
特别是贫困户陈洪林、祝贵兵常年在外务工,家中的房屋已破败不堪。
前者的土房无法居住,就连过年也是在亲戚家“借住”的,都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在走访的过程中,祝贵涛告诉我因自己身体不适,自己在家务农,媳妇在外务工,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的重担全落在媳妇的身上,自己则过着望着老天看收成的日子,实在是脱贫无方,发展养殖又缺劳力,发展种植又没有土地,种种原因都横在脱贫的路上,陈洪林,祝贵兵均不在家,通过电话联系,了解目前在外拼搏比在家务农的生活条件要好一些,前者在十堰务工,后者在福建龙岩务工。
这两年家庭的条件比以前稍好一些。
祝贵兵说家里目前还有一个女儿在龙岩小学读书,儿子去年毕业没读书了和父母在打工,家庭的日子过得依然拮据,听到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均表示感恩,陈洪林听到精准扶贫的政策时也很高兴,要是能把家里的房屋再建起来那该有多好啊,他们均表示要积极配合,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脱贫。
精准扶贫到了关键的时候了,他们都希望我每次走访时,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作为一名教师我只能尽自己的努力,给他们脱贫的路上献言献策,希望他们都能早日脱贫,进入小康社会的行列。
精准扶贫个人民情日记【篇二】自今年3月份起,我到乌日根塔拉镇萨如拉塔拉嘎查担任“第一书记”,这是组织上对我的高度信任和期望,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我决心把萨如拉塔拉嘎查当成自己的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职能,竭尽全力帮助困难牧户早日脱贫。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导语】榜样是一道光,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温暖是一阵风,抚平了我们不安的心。
基层党员干部应坚持践行为民情怀,遍访民情民意,记录感人故事,发掘身边榜样,并能想民所想、忧民所忧、解民所需,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写好自己的“民情日记”。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欢迎大家阅读。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篇一今天事情比较多。
上午,在李丹纪和王德海同志陪同下,围着村子转了一圈,看了看村四周的村容村貌,重点看了看胶河拦水工程的周围土地。
然后,又到邻村——盛家庄村走访调研,与该村书记赵爱宝及部分班子成员交流学习工作经验。
走访发现,该村两委组织班子建设方面值得学习,主要原因是该村书记多年一直在岗位上工作,领导带头能力较强,得到了大多数群众认可。
下午,走访了村民李丹孝家。
李丹孝58岁,是当前村计生主任李俊的父亲,也是多年年的老支部书记,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建议。
他说,农村经济要发展,村集体必须要有收入,集体有了钱,才能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才能更得到群众认可。
针对逄家沟发展村集体收入方面,他提出了两条思路。
一是发展养猪业。
按照他测算,如果建立一个养200头猪规模的饲养厂,第一年投资大约20万,一年可为村集体贡献纯收入8万元,三年左右时间收回投资后,以后每年盈余都可作为集体资产。
第二是发展美国鸭的养殖,这是一条比较新颖的饲养科目,投资小回报大,但是他对具体养殖说不清楚,还需下一步择机咨询相关专家做出客观判断。
晚上,邀请了4名村名代表和10名班子成员召开了一次村民意见征求会。
会上各位代表和班子成员都一一发言,站在一名普通村民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
最终大家意见比较统一。
今年当务之急,是要办理路面硬化、自来水和土地调整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难度很大,矛盾焦点多,需要群策群力。
散会后,我又商同丹纪书记马上召集召开了全体班子成员第一次会议。
最新记录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3篇
3月14日星期四今年,市委组织开展“学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要求有关部门联村联企,领导联点联项,干部联户联人。
今天上午,局领导研究确定把联村事项的点放在排掌村,排掌村是我局对口建设的扶贫点,现在已进入扶贫工作第二个年头。
作为建扶工作干部,我从心底里为之高兴,联村点的确定再一次彰显了局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更能够为排掌村多做些实事。
3月15日星期五昨天市局确定了作风建设活动联村点,主管领导系统工会王瑞良同志决定今天到村里去调研贫困户情况。
上午10点,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车前往村里,经过1个多小时路程的颠簸到达了涟源石马山镇排掌村,老远就看见村支书梁建社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会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员村主任和秘书等一班人就联户帮扶工作沟通了情况。
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312户,人口1194人,劳动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7户,参保率%。
XX年全村共有贫困户159户,享受低保73人。
贫困户中有16人残疾,8位孤寡老人,无房(危房)户3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480元。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
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
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
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8月29日星期三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
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XX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精选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五篇
精选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五篇篇一11月5日项目带动扶贫是我进驻西湾村的一大愿景,经过多方调研,2014年8月初我亲自编写了《西湾子村截伏流工程项目建议书》,对截伏流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周密论证。
项目得到了县人大副主任、驻店子镇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乐的重视,很快引起了县人大领导的关注,并于10月21日上午由县人大主任李云召集部分县人大代表在西湾村委会召开兴和县人大社会扶贫座谈会。
座谈会在充分听取扶贫项目汇报的同时,现场查看了西湾村截伏流工程选址。
座谈会上,县人大领导和参会人大代表现场捐款万元,为西湾村截伏流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
10月22日,截伏流工程施工正式拉开序幕:该工程将西湾村南干河道被埋的地表水通过挖渠、打坝、埋管、打滤层、引水等措施,引水灌田。
施工过程中,雇佣大小挖掘机两部,装载机一部,民工九人。
投入水泥管50米,PVC引水管210米。
整个工程前后用时12天,两管清泉顺利引入灌溉区。
截伏流工程的顺利完成使西湾村下游800亩干旱地得到有效灌溉。
这项公益项目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最直接最见效,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百年。
篇二7月2日今天,从进驻西湾子村已半月有余,村支部党建和阵地建设初见成效。
回顾这几天的工作,自我感觉小有成就:6月15日,全县扶贫工作动员大会刚刚结束,我满怀振奋的喜悦带着县委、政府的嘱托,踏进西湾村委会的大门,可印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院落满目疮疫,断墙残垣,杂草丛生,再看办公室内外,玻璃破碎不堪,顶棚多处坠落,办公设施一无所有,面对如此现状,我和村支书商量后立即召集村委会一班人召开第一次驻村扶贫工作会,会上将村委会阵地建设和党建工作列为扶贫工作首要任务并拉开西湾村扶贫工作序幕。
为确保阵地建设的有效开展,安监局主要负责人给予了全力支持,在单位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一次性投入资金35000元。
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我带领村委会的同志们前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快速完成六项工作:一是拉砖铺院、修缮院墙;二是挖渠铺管、通水进家;三是涂刷墙壁、标语上墙;四是装修办公、购置设施;五是通电架床、安炉上灶;六是党建上台阶、面貌换新装。
村官六个一民情日记
村官六个一民情日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村官民情日记秋收结束,秋种也基本完工,大棚的建设、万头猪场的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我们主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与村民协调,与供电部门对接,协调电力开户,请国电xx市分公司与xx市公司协调,免除开户费用及材料费,先行架设两相照明用电,再架设三相电,三四万的开户及材料费,只能请供电部门免掉了。
2014年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征收开始,关键是做好宣传,人均350元的标准,国家投入280元,农民个人负担70元,进一步提高了医保的报销标准,老百姓应该信任。
但工作量大,每一位村民都参加医保,要核对身份信息。
村庄环境的整治也要进行,农忙后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
村庄道路、河道清理、绿化养护等等。
农村社会矛盾的排查和处理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在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各项日常工作一点也不得马虎,最近村里又有三位村民去世,殡葬改革工作一定得跟上。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也要完成,村里的干部必须定员定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否则就会陷入无序的状态。
上星期一个邻里纠纷的处理,我就要求农户逐级反应,干部逐级解决,必须建立有序的解决纠纷的机制,对村民来讲,可迅速处理,对干部来讲,是一个锻炼和考验,我们要有一支群众信得过、有战斗力的农村干部队伍,从村民小组的中心户长到分工村干再到村主要领导,建立阶梯形处理问题的队伍是处理农村矛盾的有效形式,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完善。
下一阶段,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和一些中心工作外,主要精力要放到外交上,到相关单位和部门,走出去,请进来,争取外援,以解资金上的燃眉之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才能办事,有项目才能去争取资金,要建立生猪、蔬菜、农机合作社,整合资源,为下年度上争资金作准备。
第三篇:村官民情日记10篇村情民意日记今天组织部送我到村里,村委给于我的第一观感是破败不堪,村委办公楼在建中,一间近于发霉的木架结构房立于一片狼藉中,没有正规的办公室、没有电视,没有电话。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久雨之后难得的晴天,就去走访乡下,去看看的贫困户。
以下是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篇一:今天上午8点10分,冯杰、杨迪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约定计划,继续走访,刚走到半路,突然下雨,不得不改变计划,驾车到铁匠湾,由于到铁匠湾山路坡陡弯急路滑,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继续行程。
沿着小路,一路打听,半个小时路程,终于到达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小香家。
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他正在干家务和农活,打扫卫生、喂鸡、喂猪,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家也很拮据,除了喂养鸡、猪,土地也很少,种地也仅仅维持生计,父亲、儿媳和两个孙子都在家,房子是土坯和木头结构,房顶上晒着包谷,新建了一间太阳能洗澡间,退耕还林后政府补偿很低,家庭收入渠道少。
与杨小香道别后,9点40我们继续走访,顺着山间小路,隐约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音,循着声音,一路爬山,沿途水沟生活垃圾随时可见生活垃圾,还有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汇聚在一起,20分钟后,看见挖掘机正在施工,扩宽上山道路,进展顺利,按照进度一个月后可通车到山顶,山上的茶树可以有效开发。
返回驻地后,14点左右,村支书接到通知县明查暗访组马上到村委会,检查驻村工作队在岗情况,冯杰、杨迪我们三人正好在办公室商量采山坪的工作计划报告,明查暗访组问了一些生活情况、前段时间工作开展情况和扶贫工作的想法、建议。
今天很匆忙,也很充实,虽然忙点,也有收获,采山坪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怎样才能为村民增收等问题让我感觉肩上压力好大,如何改变采山坪的现状,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能力做事。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篇二:久雨之后难得的晴天,就去走乡下,去看看我的联系户。
早上八点半就出发了,从眉山到仁寿县城就半小时的车程,可到彰加镇明月村花了整整两个半小时,一离开彰加场镇往村上走就是泥泞的道路,持续了半个月的雨天,路上积了大大小小的水坑。
四个万家民情日记
四个万家民情日记民情日记水竹中心校余正燕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刘顺香是初二年级学生水竹乡双旋村,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姑娘。
正是由于她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本学期来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
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绩也越来越差。
针对这个情况,我和班主任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取得进步。
二、处理和解决还没去家访,刚跟刘顺香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妈妈要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谈心,老师也要如此。
让她感受家庭和学校的温暖。
放学后我们来到水竹想把村刘顺香家,她妈妈一人默默的坐在沙发上。
看见我们来家访,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
一进家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黑白照片,简单的家具,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一台很旧的电视可以算是值钱的家当了吧。
刚一坐下,还未开口,这位母亲的眼眶便红了,刘顺香妈妈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们本是三口之家,虽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满的家庭。
一年前张燕的爸爸得病,经过两次手术,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
十几天前再次发作,离开了她们母女,离开了这个家。
她由于过度忧伤和疲劳,也患病多日。
孩子请亲戚朋友照顾,看了她的回家作业,也发现了她作业马虎、学习也不够理想。
常常还发现她夜间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模糊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民情日记:让贫困户喝上自来水
扶贫民情日记:让贫困户喝上自来水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天气晴
自从担任xx第一书记那天起,我就带着行李来到xx行政村,一心扎根农村为民服务,把xx行政村当成自己的家。
在驻村入户期间,我把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贫困家庭,通过群众评议全部纳入为精准扶贫户。
精准扶贫户中特困户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对症下药给各户出主意、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地让这些困难群众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原来村里自来水管道布置不合理,今年夏天一些村民私挖乱接,造成管道破损严重,单xx村就有22处跑水点,造成了xx和xx村不能正常供水。
另外,今年天旱少雨,旱井里也没多少水,村民的生活用水严重短缺。
村里的常住户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行动不便,吃水更困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连夜召开村委会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商讨如何解决xx和xx村两个村xx多人的吃水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是资金,如果没有资金,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这
个关建时刻,我不等不靠,慷慨解囊,自己先拿出cc多元钱,同时协调来挖掘机械。
在酷热的夏天,和工人师父们水里来泥里去,同吃同住同劳动。
通过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工作,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把自来水管道全部修好,及时把自来水输送到两个村xx多户村民家中。
事后,村民们说:“有这样的好政策,有这样的好书记,咱们的小康生活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