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议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摘要: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一线教师投身课程改革而努力追求的方向。

只要我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一定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境;实际;思维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79-01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策略。

它能促使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发挥,激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激活思维的程度越好,学生兴趣越浓。

例如上“认识圆”一课,课始这样导入: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带给大家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

(出示课件:自行车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轴不在中心的圆形)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小狗第一名)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说它能跑第一名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么小猴、小猪呢?(小猴不仅慢,还一颠一颠的,小猪的车是骑不走的)这时不用教师多说,显然这两个问题便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

又例如,当教学完打折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想买一台联想电脑,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甲商场标着‘联想电脑九折大酬宾’,乙商场标着‘联想电脑一律八折优惠’。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问题情境论文概要:通过一系列优秀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课堂教学正是需要优秀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才能让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问题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应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在为学生讲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知识点有关的情境,通过这一种方法来促进学生解答问题。

当学生处于问题情境这一条件下的时候,他们就会回顾自己的所学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样才算是真正地学到了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

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更需要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生对于一些情境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如果是单纯的文字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老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有效地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许多问题情境创设的措施。

例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情境,假如你的妈妈给你10元钱,要你去买1瓶酱油,2袋盐,酱油6元1瓶,盐1.5元一袋,请问最后还剩下多少钱?以生活中的实例来对课堂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情境创设。

在学生学习完一些知识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稳定性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知识制作一个小板凳。

他们可以从其它形状开始做起,然后通过比较得出三角形最稳定的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优秀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特征通过采取一系列问题情境创设的措施,可以改善课堂质量,从而建立优秀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及策略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及策略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及策略分析摘要:抽象性与逻辑性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特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较多困难。

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的联系,让学生在其熟悉的情境内进行自主探索,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法的常用形式,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层层问题的解决中逐步建立学习信心。

基于此,将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遇到的问题,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有效策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与思路,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目标,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

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同一件事物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主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在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个性特点,确保情境的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首先,问题情境过于单一。

部分教师意识到有效问题情境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情境创设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导致情境模式较为单一,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限制了其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其次,过于重视形式。

教师忽视了有效问题情境只是教学的辅助性措施,因此在课堂中设置了较多的情境,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虽然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却很少。

最后,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不足。

多媒体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良好工具,但是由于教师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力不足,会导致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数学理念。

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

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进行“生活中的数----可爱的校园”教学时,让学生观察他们熟悉的教室,要求他们说一说我们的教室有什么,有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了教室里有6盏灯、2扇门等数学问题。

再比如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根据开放性的原则,选取的生活情境容量要大,要让学生从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有关“8”的加减法时,让8个同学上台模拟买电影票的生活场景,选取的8个学生有不同特征,性别上有男有女,穿戴上有戴帽子的,有戴眼镜的,有戴红领巾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小学数学教材,对于各知识点的讲解可谓十分透彻。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做足功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存在超纲超量现象,否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问题情境教学,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逻辑推理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构建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一)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很容易受到客观事物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在面对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对某个学科产生畏难、厌恶情绪,自然而然也就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该科目上。

因此,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融入课堂当中,教师就要在教学中适当地添加趣味性的因素。

比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时,若只是按照书本知识讲解,恐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教师可以设置情境,将课堂打造成超市或者是市场,让学生扮演销售者和购买者。

这种方法可以在无形中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恐惧,也能加深学生对简单加减法的认识和应用。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构建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薄弱区域,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引导,这对后续开展教学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讲解“分数加减法”时,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积极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因此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并不深入,同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困难。

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地做好改进,加强学生对分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再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后续的学习情况开展下一步教学工作。

(三)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思维方式显得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就要充分利用生活中所容易出现的各项事务,让广大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 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 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作者、学号:学院、年级:教师教育学院2006级学科、专业:教育学小学教育(数学与科学方向)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年5月20日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改革实验教科书的一大亮点,新奇、灵活、巧妙、有趣、富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使教学如鱼得水,取得事半功倍的良效。

相反,问题情境的创设华而不实、离题万里、枯燥乏味、牵强附会便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这样不仅冲淡了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可能还会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及时实现,从而影响教学的进度。

本文针对新课改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缺失实效性、目的性、趣味性、数学性、科学性诸多误区进行反思和分析,然后详细诠释问题情境正确理解问题情境,最后提出通过变花哨为内涵,精选信息,设计矛盾、趣味和悬念的问题情境,凸显情境的数学味,紧扣学科教学目标等多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进而让教师们正确理解问题情境,尽快走出创设的误区。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误区;对策TheErroneous Zonesand Countermeasuresof Creating Problem-SituationinElementary SchoolMathAbstract:Producing problem-situations is a highlight of the textbook for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Original,flexible,clever, interesting, and suitable to the problem-situations not only promotes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but also makes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head of the time.On the contrary, those problem-situations with flashy,reverse,boring and far-fetched will backfire our teaching aims, it could give less prominence to mathleaning environment and cause teaching aims fail to come true on time, influencethe teaching according to schedule.This article will reflect and analyze thoseerroneous zones ,such as actual effect,issue,interest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s ,what had lost by teacher in the new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then explain elaborately the real meaning of problem-situation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 situations via selecting information, designing contradictory, interesting, suspenseful problem-situations, highlighting the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taste, fasten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 etc. And let the teachers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to get out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major traps as soon as possible.Keywords:elementaryschool math; problem-situation;erroneous zones;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 (1)研究方法 (1)讨论与分析 (1)1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弊病 (1)1.1 问题情境因花哨的媒体动画而缺失实效性 (1)1.2 问题情境因宽泛的提问而缺乏目的性 (3)1.3 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趣味性 (5)1.4 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数学味 (5)1.5 问题情境的创设违背数学科学性 (6)2 正确理解和认识问题情境 (7)2.1 问题情境的涵义 (7)2.2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 (8)2.3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 (8)3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 (10)3.1变“花哨”为“内涵”,创设简洁高效的问题情境 (10)3.2 精选信息,尽快切入正题 (11)3.3 创设矛盾、趣味、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2)3.4 凸显情境的数学味,让问题情境创设更有效 (13)3.5 问题情境的素材和表现形式要紧扣教学目标 (13)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引言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注意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规律的逼真而高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渐入问题,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论文

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论文

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论文第一部分: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背景与意义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情境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并付诸实践。

二、意义阐述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情境教学强调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教学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情境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1. 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应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课堂氛围:教师应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互动的课堂氛围。

4. 适时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表现,适时进行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论文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论文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在当今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面临着一些普遍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以下是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详细探讨:1、学习兴趣不足当前,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乏足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少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现象可能源于几个方面:(1)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枯燥。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使得学生难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3)评价体系单一: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挫败感。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强调对公式、定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堂教学模式: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和重复练习,忽视对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作业与考试:作业和考试内容往往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考查,缺乏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结果而非过程。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具体表现在:(1)概念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过于强调记忆,而忽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概念。

(2)概念联系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联系实际情境,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浮于表面,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

(3)概念辨析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对相似、易混淆的概念辨析不足,导致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难以正确运用。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为了解决上述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改革。

以下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要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对教材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梳理知识脉络,为教学活动提供清晰的指导。

(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优秀论文摘要:面对问题,人才会去思考,而处在情境中,则更有利于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连接。

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上来进行,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课程改革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情境来展开教学,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意义;思路一、引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设计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概念性都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很难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对数学很难产生学习的欲望。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对问题展开探究与创造。

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将教材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分析,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去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

(二)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是非常感性的一种学习素材,而将故事与小学数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成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情境教学方法。

以故事的形式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的情境,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大脑的思维会得到激活,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会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积极的情感会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汲取,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的有利。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如联系教材创设以下问题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一、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生活实践。

它们是经过人们不断总结,不断抽象形成的,而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其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那么如何把数学课本与学生实践的生动的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就需要教师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它贴近学生生活,开拓可供他们思索、探究和发展的空间,让数学更具现实性,与属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得更紧密。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践,贴近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不分开,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如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早上起床时间,每天上学路上所走路程的时间,吃晚饭时间,晚上睡觉时间等之类的问题。

进而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一天作息时间的联想。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积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一些有关应用题时可创设一个赶集购物的问题情景,给学生钱让学生自己去买东西,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教学。

三、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探究和求知欲。

如教师在教学分数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块地一半种水稻,另外的一半平均分成三份,其中一份种香蕉,一份种杨桃,一份种蔬菜,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很多探究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中的农作物收入,写一个小小的统计报告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生活中去探究。

四、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维余地。

”开放式提问,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时空,让学生有发挥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在同伴的欣赏赞叹中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概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行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恰当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更积极、更专注地投入学习,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就能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知识和阅历不足,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缺乏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探究式的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便渐进性的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设探究式的情境,创造更多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呢?接着让学生把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让学生通过前面的知识算出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再把另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学生就得很快算出这个圆的周长。

学生分别动手测量两个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他们就能很容易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大小有关的结论。

这样,教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无穷乐趣。

(二)创设趣味性的故事情境有很多人都有听故事的这个爱好,小学生更是如此。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合理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既能增长学生的眼界,又能调节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多渠道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论文)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俨然已经成为雷区,很多学生及教师都“牺牲”在此。

因此,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步成长阶段,自身的理解能力不强、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储备含量较少。

因此,面对小学数学知识难度逐渐加大的现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充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点,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的情境应该具有开放性。

开放式的应用题情境创设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小明和小兰两个人,一共做了15朵花,问他们每个人分别做了多少朵,就有14种可能的答案。

这种开放性的情境创设,可以给学生思维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积极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很多都和生活存在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

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实例,把实际生活案例与数学课堂的应用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例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苹果,课上教师可以引导性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常在家里妈妈都会给你们拿什么水果吃啊?”此时,学生就会纷纷说出:“我妈妈会给我拿苹果、梨、桃子、西瓜。

”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应用题:“有一个妈妈,给孩子买了4个苹果,但是只拿出了一半给孩子,问妈妈还有几个苹果?”此时学生就会说:“一半就是4÷2=2,那么妈妈还有2个苹果”。

此时,教师就可以继续引申问题,说如果用分数表示的话那是不是就是2/4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分数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

然后拿出一个苹果,用刀子将苹果切开,然后拿起一半苹果引导性地问学生:“这个是什么呢?”学生就会答:“一半苹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情境对于数学教学,并非只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手段。

在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着不少情境创设、运用的偏颇之处,因此,有必要真实地认识情境的价值所在,并由此探讨有效情境创设与运用的一些策略方法,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地发展。

那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数学情境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情境创设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根据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提炼出数学情境,无疑是创设有效情境的重要方法。

二、从学科的本质和问题性中创设情境情境创设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因为情境并不总是生活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更喜欢那些体现数学本质的有着很强的数学味、问题性的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目前,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的数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所认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实施。

特别是在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中,执教的教师为了取得较好教学效果,都要花费不少的精力,绞尽脑汁地创设有新意的问题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搏得听课者的好评。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情境要如何进行创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其趣味性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以趣激疑,疑中引思。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男女同学分两组进行传球比赛。

男同学站成圈,女同学站成一排,一个接一个传球,老师不喊停就不能停,传到就不用传,谁先到谁就赢。

用游戏引起了学生的知识的矛盾冲突,引入了循环小数,学生学得更加轻松,知识更加扎实。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主动探究、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和应用技能。

因此,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思维特征,创设出一个宽松、愉悦、具有知识特点而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既学到了知识,又张扬了个性。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知识”时,我在引入时创设了一个分铅笔的生活情境。

分铅笔给3个同学,每人分2支,一共要分多少支?学生很快可以列出算式2+2+2=6(支),再把铅笔分给8个同学,每人分2支,一共分多少支?怎么列式?学生能列出8个2相加的算式,但已感到麻烦。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

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

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景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重要源泉。

一、结合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

因此数学教学中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童话,创设轻松愉悦、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意思又有趣的事情,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去积极地探索,去积极地实践,去积极地创新。

例如:在讲教材找规律时,就以讲故事为开头,引出所学的内容。

课的开始,老师就以《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找到一定的规律就能回家。

”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走的吗?以故事情景引入新课,既自然又轻松,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了,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有趣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变静为动,创设问题情境在实践中,我发现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往往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动态变化过程。

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创设探讨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创设探讨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创设探讨论文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创设探讨论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古人的这一言论充分说明了疑问之于学习活动的积极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现代越来越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

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浅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发表一些个人认识与看法。

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切实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广泛的生活实际根底之上,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结合所教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景。

这既是迎合新课标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客观需要,更是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客观需要。

对此,笔者就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进展了积极的实践,并切实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

如,在教学“等量代换?”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小红和小明一样高,小明和小亮一样高,那么,小红和小亮是否一般高呢?”“聪聪和亮亮的体重相等,明明的体重比亮亮的体重重,那么,明明的体重和聪聪的体重相比,谁更重呢?”身高、体重是小学生平时生活中经常探讨、比照的话题之一,因此,他们对上述两个生活化的问题有着更浓厚的探究兴趣与了解热情。

这般一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所创设的问题情景便使得学生积极且踊跃地投入到了“等量代换”这一崭新内容的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从而很好地将问题情景的作用进展了充分发挥。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思维活动,这就使得他们在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借助实践操作为其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这将有利于学生实现由抽象到直观、由复杂到简易的积极转变。

笔者自身的数学教学活动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的实践操作问题情景:结合实际操作,你能用三角形拼组出哪些四边形?这一问题情景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动作操作实践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大量的拼组之后,他们很快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当两个三角形没有一条相等的边时不能拼成四边形,当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相等时,可以拼成四边形;任意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如此,创设的问题情景既满足了小学阶段学生动手操作的主观需要,同时,在亲自动手进展实践实践的根底上,学生们又切实得出了诸多深刻认识,而这很显然轻松达成了借助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景的预期理想教育效果。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论文论小学数学情境及其创设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论文论小学数学情境及其创设

论小学数学情境及其创设摘要: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

情境教学的创设应按照一定原则来进行,以教学目标为基准,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的。

教师创设情境教学也是有策略的,教师在平时就应留心身边的事物为情境的创设建立一个充足数据库,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教师可以不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自己创设新的情境,但创设的情境不能偏离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向脱轨,并且不同地方的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创设情境时应因地制宜。

关键字: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获得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让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何谓“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若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度、恰当,则在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

儿童的学习兴趣、审美的兴趣、认识的兴趣,乃至向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也在其间培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议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提供、生成课程资源的主要途经。

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的误区、为什么要创设“问题情境”和怎样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三个方面谈谈目前实施新课程理念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与问题,以便进行反思与较正。

关键词:误区;问题情境;数学课堂教学;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28-01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误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有兴趣。

但现在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只考虑情境创设为教学带来的热闹,而忽视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这个宗旨,因而使情境创设变得牵强附会,起不到真正的效果。

在教学中情境创设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2、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

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

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

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

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

”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

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

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二、为什么要创设“问题情境”?
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
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

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3、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三、怎样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创设优美的问题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心智活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悬念设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定。

若把悬念设置在课始,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急于学习解决问题知识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若把悬念设置在课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激发起继续学习和思考的热情。

悬念可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高度集中,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还能促进当前的学习。

2、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习。

矛盾和困难是最好的教具。

矛盾的魅力就在于把人吸引住,既让你乐在其中,又使你焦虑不安,却又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孔子
曰:“疑虑,思之始,学之始。

”有矛盾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和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

3、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创设趣味的问题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意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因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思维效率。

创设趣味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支持,因而贴近生活实例,既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也使学生兴趣盎然。

(2)采用新颖幽默的问题表达方式,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表达问题的方式常常通过语言来实现,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聚集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这时教师对问题的表述要用词得当,修辞手法恰如其分,语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诙谐幽默,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无意之中,学生会在解决序列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周玉仁,《数学课改中的问题思考》,《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第4期.
[2] 王丽杰,《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