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麻醉的处理

合集下载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 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 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 应以满足镇痛、睡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 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 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 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 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 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 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 辅助麻醉剂;(4) 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 禁忌证:(1) 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 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 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 严重低血压休克;(5) 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 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 注意事项:(1) 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 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 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mg/kg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 内入睡,约可维持30-45min。

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1/3-1/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术前准备
大多抗帕金森病药物为口服制剂,作用6~12小时,因此 应继续服用至手术当日晨。若患者入手术室后症状严重, 建议静脉补充东莨菪碱。 此外,再次评估血容量状况,避免低血容量;再次评估诱 导时发生反流误吸的风险并给予预防。
麻醉管理
麻醉方式选择 监测
更倾向区域阻滞,若必须进行全麻,建议允许情况下复 合区域阻滞,减少全麻药物用量。 常规监测即可,重点监测心电图,尽早发现心律失常。可常规使用 肌松监测仪指导肌松药使用。
姿,头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和膝关节 略弯曲。早期走路拖步,起步困难,迈步前身体前倾,随病情进展呈小布态, 行走时自动摆臂动作消失,躯干与颈部僵硬使转弯时用连续小步。由于姿势 平衡障碍导致重心不稳,晚期由坐位、卧位起立困难;行走呈慌张步态。
临床表现—非运动症状
不可忽视的是,除运动症状之外,绝大多数患者在病程中 会出现感觉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精 神症状及行为障碍等在内的症候群,即非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现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残疾及 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
术后管理
重点是尽早恢复抗帕金森病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密切关 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加强呼吸锻炼。 完善术后镇痛,建议区域阻滞等多模式镇痛,减少阿片类 药物用量。 关注中枢神经功能,避免低氧血症、疼痛、睡眠障碍等诱 发的术后谵妄。
小结
PD患者有神经功能障碍,且大多数是老年人,常合并呼 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 均高于普通群体。 我们应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加强围术期管理,减少围术 期并发症,特别是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控制帕金森症 状,避免病情恶化。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
帕金森病介绍 帕金森病人围术期管理

帕金森病患者麻醉

帕金森病患者麻醉

帕金森病患者麻醉
(一)术前准备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步态异常、颈部强直和吞咽困难。

了解抗帕金森病药物使用情况,如美多巴或苯海索应继续服用至术前。

(二)监测
除一般监测外,帕金森病患者长时间大手术应做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和颈内静脉置管测定中心静脉压,定期动脉血气分析。

使用左旋多巴的患者应重点监测ECG,积极防治心律失常。

由于帕金森患者体温调节异常,容易发生低体温,故长时间大手术应监测体温,注意保温。

(三)全麻诱导
应注意:①评估有无颈部强直和困难气道,采取应对措施。

②帕金森病患者常有吞咽功能障碍,易引起反流误吸,严格术前禁食,快速顺序诱导。

③常用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非去极化肌松药及吸入麻醉药均可用于帕金森患者。

④避免应用诱发和加重帕金森病症状的药物,如麻黄碱、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氟哌啶醇、利血平、氯胺酮、氯丙嗪等药物。

(四)麻醉管理
长时间外科手术中,由于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的半衰期极短(1~3小时),为了使患者在围术期保持体内稳定的左旋多巴药物浓度,在
术中可通过鼻饲加倍剂量的美多巴或苯海索,并维持至术后2天。

术毕拔管前应确保肌松药作用已完全消失。

拔管时应注意防治呕吐和误吸。

避免使用新斯的明,因其使乙酰胆碱积聚,从而加重帕金森病。

术后应尽快恢复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第一节术前访视病人注意事项1. 麻醉医师见手术通知单后均应于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接到会诊单的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

2。

术前访视内容包括:(1) 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心肺功能,X光检查(MRI,CT)和各种实验室检结果。

(2)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3)手术部位及麻醉方法.(4)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5) 根据麻醉方法进行特殊检查.如椎管内阻滞麻醉检查脊柱,全身麻醉注意有无假牙,气管内插管门齿是否完整,颈部长度和活动度。

其它尚有动静脉穿刺的难易,肿瘤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3.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要求,部位麻醉必须耐心解释,消除病人恐惧。

4。

根据病人病史和检查结果,决定麻醉方法。

5。

术前准备麻醉所需用具和麻醉机.6。

麻醉前准备不完善,应有的检查尚未进行或需要复查,以及麻醉有困难或危险时,应于手术前一日向病房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任永功)第二节麻醉记录单记录方法1. 麻醉记录单包括术前检查,术中记录和术后随访三项内容,均应按规定时间完成记录(术前检查,术中记录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随访术毕后3天完成)。

2。

记录应按表中所列项目逐次填写,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力求精确,文字简明扼要,记录客观详尽,字体工整洁净.3。

术中抢救病人时,抢救措施,所用药物应详细记录.4。

麻醉小结应于术毕完成,最长不超过24小时。

其内容包括:麻醉分析,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变化,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等.5。

麻醉记录单一式两份(两联复写),一页留在麻醉科存档,一页存放于病人病历保存。

6。

术后随访内容:有无麻醉并发症,治疗经过和疗效,全麻完全苏醒时间,椎管内阻滞,神经丛阻滞开始出现疼痛时间。

术后如有异常表现,记录处理方法。

7。

麻醉记录的具体填写方法可参照《现代麻醉学》有关章节。

( 任永功)第三节麻醉前注意事项1。

手术当日麻醉前必须检查氧气,笑气(氧化亚氮),吸引器,并正确接通气源。

帕金森病患者DBSI手术麻醉管理

帕金森病患者DBSI手术麻醉管理

DBSI麻醉选择及相关并发症
DBSI的手术难点 1、患者有神经功能障碍 2、常合并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3、麻醉药物对术中MERs有一定影响 4、手术操作有时要求患者清醒合作
DBSI麻醉选择及相关并发症
▪ DBSI麻醉选择
DBSI麻醉选择及相关并发症
清醒镇静 or MAC: ▪ 在手术开始和结束阶段进行镇静 ▪ 保证气道通畅,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在安装头架前放鼻导管或面
术。 ▪ 颅内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需迅速处理和
进一步治疗。
DBSI麻醉选择及相关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 ▪ 术中应激状态、不适以及震颤:清醒患者由于在陌生环境里长时
间保持不动,并且要配合手术,会有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术中 理疗,局部按摩和呼吸练习可以减轻疼痛和紧张。
DBSI麻醉要点
罩给氧。 ▪ 充分镇痛、镇静,提供良好手术条件;协助术中电生理监测;术
中密切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DBSI麻醉选择及相关并发症
清醒镇静的药物选择: ▪ 常用药物包括咪达唑仑、异丙酚、阿片类药物及右美托咪啶(可
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啶,也可间断使用异丙酚,其是DBSI理想的镇 静方案) ▪ 异丙酚具有抗帕金森病的作用,但可能会加重运动障碍,影响手 术;阿片类药物,特别是芬太尼,可能会恶化僵硬,应注意。
帕金森病患 者DBSI手术 麻醉管理
副标题
前言
▪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继发于基底神经节和黑 质纹状体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 PD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长期护理,死亡率较正常同龄人增加一 倍。病因可能与年龄、遗传、环境和激化应激有关,年龄是最相 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化碳分压迅速降低。咳嗽和深呼吸会加重VAE,造成ICP升高。 ▪ 应迅速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体位,止血,盐水冲洗术野以及暴露颅骨边缘应用

帕金森病病人的麻醉【精选文档】

帕金森病病人的麻醉【精选文档】

一子宫肌瘤患者,议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前伴发帕金森综合征,已有三四年病史,没有用药,一个多月来生活不能自理.其余未见异常。

请教:该患者应该选用哪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有何影响到?术中注意事项?建议全麻插管,我曾做过一例重度帕金森综合征的脾破裂病人,而且有家族史,年龄在61岁。

术前考虑硬膜外麻醉。

但是这样的病人肯定是不配合的,常规全麻诱导插管。

注意术中用的药品的禁忌证说明,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

术前告知病人拔管时要配合的事项就可以了。

本人愚见巴金森氏病由于多巴胺耗损,临床麻醉中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体温调节失控和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可有痴呆、精神错乱和精神病的趋势。

咽喉肌功能障碍可增加误吸的机会。

术前需做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并指导病人锻炼呼吸功能。

抗巴金森氏病最常用甲基多巴肼—左旋多巴(Carbidopa—levodopa),但可能引起心肌敏感,容易诱发心律失常、低血压或高血压。

抗巴金森氏病药需一直用至手术前.对咽喉肌麻痹者,宜采用快速诱导结合环状软骨压迫施行气管内插管.选用轻至中度抑制心脏的药物,以提高机体肾上腺素能反应和防止低血压.琥珀胆碱有诱发高血钾的可能。

病人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反应一般仍属正常。

应避用抗多巴胺类药如灭吐灵(胃复安)、氟哌啶和噻嗪类.可选用部位麻醉,但安置体位可能发生困难。

术毕应等待病人清醒,确证咽喉肌反射完全恢复,肺功能已恢复到术前水平后方可拔管。

手术期停用甲基多巴肼-左旋多巴可能引起症状显著加剧,因此术后应尽快恢复使用,以防止发生不可逆的肌僵硬和行动迟缓。

如果病人不能口服或鼻饲用药,可静脉或肌肉注射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trihexyphenidyl)、苯甲托品(benztropine)、或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术后要围绕肺功能锻炼和栓塞的防治,鼓励病人早期体疗和离床活动。

术后易出现谵妄,可能与原先存在的脑功能障碍,或静脉应用抗胆碱能药以及手术期停用治疗药有关。

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指南2

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指南2
• 血管活性药物:甲氧明/去氧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托 品、降压药
• 抗胆碱药物:戊乙奎醚、阿
托品
血压管理
• 狭窄解除前:收缩压基础水平(100-
120)% 或140-180mmHg;舒张压< 105mmHg
• 双侧颈动脉狭窄≥70%的:收缩压
≥160 mmHg。
• 术后:术前水平或收缩压140-
麻醉管理
血压管理 Ⅰ期半坐位
高血压常见-微电极 插入过程出血 建议血压: MAP≤95mmHg或 收缩压<140mmHg
确保气道通畅,适 当镇静镇痛,注意 保温,避免液体过 负荷,减少膀胱充 盈
Ⅱ期全麻
Ⅰ期控制降压患者补充血容量、使用血 管活性药物,避免低 血压-去氧肾上腺素 或甲氧明,麻黄碱不 推荐
160mmHg
•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收缩压110-
140mmHg
血压管理
• 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给予高流量 吸氧有助于增加缺血半暗带区域 的脑灌注
• 维持正常的PETCO2,可以增加局 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注意事项
1.球囊扩张—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
停—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2.术中避免体动 3.术毕严格把握拔管指征,拮抗肌松 4.避免剧烈血压波动

基础血压水平
双上臂血压 取较高一侧
合并症
高血压、冠心病、 糖尿病等 神经功能状态: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脆弱脑功能是否合并脆弱心功能、肾功能
麻醉管理
能合作的患者——局麻、MAC
高龄、紧张焦虑、合并症多、脑梗患者——
喉罩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防误吸!
麻醉前准备
• 常规麻醉前准备:麻醉机、
监护仪、吸引器、插管用品、 诱导及维持麻醉药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作者:邢涛王新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 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围术期安全合理的麻醉管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帕金森病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94-01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60岁以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中脑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病变或死亡,导致纹状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合成减少,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两种递质失衡导致了PD 发生。

有明确病因者称为帕金森综合征;原因不明则称为帕金森病。

本文对近几年16例麻醉处理经过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1.1 一般资料 16例病人平均年龄69.0土10.5岁,病程平均4.5土3.5年,均服用复方左旋多巴(美多巴)抗胆碱药(安坦)等治疗,未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所行手术为前列腺电切5例,膀胱肿瘤电切4例,阑尾切除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胆囊切除1例,直肠癌根治1例。

1.2 麻醉经过均在硬膜外阻滞下完成手术,后两例辅助小剂量芬太尼咪达唑仑。

1.2.1术中监测心电图、血压(有创动脉压)、血氧饱和度。

1.2.2麻醉处理1.2.2.1术前访视一般情况可,心肺功能,化验检查大致正常,ASA II~III级。

1.2.2.2麻醉计划术前抗PD药物常规服用,术中尽量避免使用静脉麻醉药物,以免干扰PD本身症状的诊断,方便及时用药。

1.2.2.3麻醉经过病人入室,常规监测,快速扩容共约250~500ml,局麻下桡动脉穿刺测压;硬膜外穿刺,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局麻,平面满意后手术。

手术时间为75土45min,术中局麻药20土8ml,羟乙基淀粉500~1000ml,乳林液1000~1500ml,术中出血约600土200ml,尿量350土150ml(泌尿科手术尿量难以计算),血流动力学平稳。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处理——PPT课件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处理——PPT课件

2020/6/25
.
21
静脉麻醉药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是PD患者较为理想的静脉麻醉药。
2020/6/25
.
22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对脑内多巴胺浓度的影 响复杂,临床浓度的吸入麻醉药可抑制 突触再摄取多巴胺,从而增加其细胞外 浓度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挥发性麻醉药可 影响自发性和去极化诱导的DA释放
2020/6/25
而泮库溴铵及维库溴铵是nAChRs拮抗剂, 其中泮库溴铵对α4β2 nAChRs拮抗作用更强。
司可林可能会引起PD患者高血钾。
2020/6/25
.
26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肌强直,可能与抑制突触前多巴 胺的释放、调节基底神经节多巴胺受体等作用有关,小 量纳络酮( 40 μg)或神经肌肉阻滞剂可消除此不良反应。 极低剂量的吗啡可减少PD患者的运动障碍,而高剂量下 增加其运动不能的发生。
2020/6/25
.
13
术前是否能停用抗PD药
也有人认为麻醉前须停用L-DOPA。LDOPA仅1%进入中枢,产生治疗作用,其余 在外周变成多巴胺,作用于外周,使心肌应 激性增高,周围血管活力改变和排钠增多, 血容量减少,致使机体对拟交感胺类药物、 手术麻醉对循环的影响敏感化,易致血压 紊乱、心律失常。
— 有报道1例PD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第 6天,因支气管痰液阻塞而致呼吸停止 • 拔管后喉痉挛也常发生,因此拔管前后应彻 底清理呼吸道,动作要轻柔,最好在有一定镇 静深度下拔管 • 术后应尽快恢复服用抗PD药物 麻醉中避免使用诱发和加重PD症状的药物
2020/6/25
.
18
术中需避免用及的一些药物
患者常有分泌物滞留、肺不张、误吸、呼吸系统感 染,吸入性肺炎是这类患者最常见的死因。1 /3患者 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帕金森患者的麻醉处理

帕金森患者的麻醉处理

帕金森病人手术麻醉的处理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黑质纹状体通路为主的变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反射障碍及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含量降低等。

本病多发生于50-70 岁之间,60-70 岁之间最多。

男多于女。

少数有家族史隐匿起病。

病情进行性加重。

造成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黑质及其纹状体通路变性尽管解释很多,但仍不明确。

随着人口老龄化,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多,目前认为,早发性PD 的发病更多的和遗传因素有关,而晚发型的PD 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更大。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的与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乡村生活、农作方式、除草剂、农药等,长期饮用露天井水或食用坚果者发病数亦增加。

国内有关PD 患者手术麻醉的专题报道很少,如何合理选用麻醉及麻醉药物,确保患者麻醉安全,使PD 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是我们麻醉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帕金森病人的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可以分成抗胆碱能药、抗组织胺药物、金刚烷胺、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COMT抑制剂七大类。

它们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实现对帕金森病的治疗。

原发性帕金森病主要是改善症状,目前尚无阻止本病自然发展加重的良好方法。

患者纹状体中抑制性递质多巴胺(DA)减少,多巴胺功能减弱;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ch)作用加强,Ach 的功能亢进。

恢复DA功能-Ach功能系统这一对主要的拮抗性递质和系统重新平衡以改善症状是目前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基本原理。

在PD 的治疗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适合每一个病情各异的PD 病人,因此重视个体化治疗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术前评估术前除了对病人常规评估外,还应对PD 患者的发病及术前所用的抗PD 药物有一定的了解,PD 患者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病变, 术前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唾液分泌增加;食管痉挛,胃-食管返流,尿失禁,语言障碍,尤其需注意患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改变呼吸系统的改变如咽部肌肉功能障碍!吞咽困难及呼吸肌强直和不随意运动造成的呼吸器官损伤等大部分病人有亚临床的上呼吸道的梗阻,肺胸廓顺应性改变,术前应常规进行X 线,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检查。

一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论文

一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论文

一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27-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67岁,64kg,因右股骨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访视发现:精神较差,肢体震颤、肌强直、肌无力,高血压病、帕金森病(pd)史10余年,目前口服以下药物来控制高血压与pd:金刚烷胺、卡马西平、氯氮平、安坦、螺内酯、普萘洛尔等,用药后症状改善,测bp138/88mmhg,hr89次/min,无体位性低血压,双肺呼吸音清,口腔分泌物较多,吞咽稍有不适。

脊柱检查无异常,ecg有st-t改变,alt78u/l(正常<40u/l),hb101g/l,余未见明显异常,嘱患者休息,术日5:00服抗高血压与pd药,术前阿托品0.5mg im。

1.2 麻醉方法患者于9:50平车推入,行心电监护、右颈内静脉穿插置管,测bp137/88mmhg,hr80次/分,spo2 97%,自诉呼吸轻度费力,四肢无力,左侧卧位下行l2-3硬膜外阻滞,顺利,遂给1.5%利多卡因4ml验剂量,5min后出现平面,测bp114/76mmhg,加快输液同时追加0.5%盐酸罗哌卡因6ml,5min后测平面位于t10,bp106/68mmhg,15min后手术开始,加强监护,面罩吸氧2l/min,,整个过程sbp107-132mmhg,dbp64-80mmhg,hr75次/分左右,术中未用麻醉辅助药物、心血管活性药,手术顺利,麻醉平稳,术毕送回病房,心电监护,吸氧,嘱患者尽早口服抗高血压与pd药物。

2 经验交流2.1 术前评估术前要对pd患者病情及所用抗pd药物有了解,他常合并其他脏器病变,要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术前检查,需特别注意呼吸、心血管及自主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改变,呼吸系统改变表现为咽部肌肉功能障碍、吞咽困难及呼吸肌强直和不随意运动造成的呼吸器官损伤等。

术前应作x线、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他潜在的并发症包括拔管后的喉痉挛及术后呼吸衰竭等[1]。

老年患者麻醉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老年患者麻醉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老年患者麻醉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A1型题1.老年患者手术危险性相关因素无关的是:A.年龄(大于65岁)B.全身状况(ASA分级)C.手术类型D.急诊或择期E.婚育史2.老年患者术后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处理最重要的是:A.迅速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B.迅速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C.先判断病因,对因处理D.迅速给予艾斯洛尔静脉注射E.迅速给予毛花苷丙静脉注射3.针对房颤的叙述错误的是:A.房颤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B.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C.对有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控制心室率非常重要D.还需防止左房血栓形成脱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E.术前采取措施转复为窦性心律,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心脏功能4.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经肠道吸收速度减慢,吸收总量减低B.经静脉给药吸收将减慢C.经皮肤黏膜给药药物吸收将减少D.经皮下给药吸收速度不变E.经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增快5.老年患者窦性心动过缓行阿托品试验,阳性结果为给药后窦性心律低于:A.50次/分B.9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70次/分6.钙离子拮抗剂作用特点错误的是:A.减慢心率B.降低心肌收缩力C.减低血管张力D.抑制冠脉血管痉挛E.诱发支气管痉挛7.老年人对下列药物敏感性增加,但除外:A.吸入麻醉剂B.巴比妥类药物C.麻醉性镇痛药D.苯二氮类药E.肌松药8.老年人麻醉前用药错误的是:A.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麻醉前用药剂量较青年人减少B.H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误吸的风险C.东莨菪碱常出现的兴奋、谵妄,对老年人一般应酌情慎用D.阿托品有利于麻醉的实施和调整心率。

如患者心率增快、有明显心肌缺血时应避免使用E.可以选择麻醉性镇痛药常规使用9.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围术期增加心肌氧供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保持适当的心率B.保持适当的血压C.积极输血D.保持适当的血红蛋白含量E.维持较高的氧饱和度10.冠心患者术前常接受长期多种药物治疗,不包括下列哪种药物:A.β受体阻滞剂B.左甲状腺素C.钙通道阻滞剂D.阿司匹林E.他汀类药11.β受体阻滞剂通过下列途径控制冠心病症状,哪项是错误的:A.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B.降低肺动脉压提高血氧含量C.心肌收缩力来降低心肌耗氧量D.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氧耗E.延长心室舒张期时间,增加心内膜下及梗死心肌组织的灌注来增加氧供而起作用12.老年人肾结构及功能的改变错误的是:A.肾脏总体积减少B.肾血流量可降低C.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D.储备功能下降E.肾素浓度和活性增高13.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描述不准确的是:A.整个心血管系统的顺应性降低,循环血容量改变常难以适应B.输血补液时需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数量,否则易引起充血性心衰C.容量不足而补充不及时,也容易发生休克等不良后果D.老年患者心血管代偿功能减退,麻醉药对循环功能的抑制明显,麻醉和手术期间易发生血流动力学波动E.肺动脉压升高,手术麻醉风险极大14.老年人药效动力学特点,不恰当的是:A.老年人药物清除减慢B.药物作用时间延长C.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不良反应D.老年人用药应酌减剂量,加强监护,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E.老年人用药时避免采用滴定(titration)的方法15.老年人连续硬膜外麻醉的特点:A.所需药量增加,起效快B.所需药量减少,起效慢C.所需药量不变,起效慢D.所需药量减少,起效快E.所需药量增加,起效慢16.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特点错误的是:A.老年人脊麻后头痛发生率低B.老年人CSF容量减少,压力降低,故局麻药容易在蛛网膜下腔扩散,少量的局麻药就可以获得满意的阻滞效果C.麻醉平面可控制在T10以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会很大D.局麻药剂量较青壮年应减少E.禁忌与其他麻醉方法联合17.老年患者术中体温低与哪项无关:A.基础代谢率降低B.体温调节能力降低C.血管收缩反应减弱D.术前使用阿托品E.大量补液18.老年患者实施静脉全身麻醉,以下静脉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抑制最轻的是:A.丙泊酚B.硫喷妥钠C.咪达唑仑D.依托咪酯E.苯巴比妥19.老年人呼吸系统改变,错误的是:A.肺活量减少B.残气量减少C.气道阻力增加D.解剖和肺泡无效腔增加E.呼吸储备功能降低20.高血压患者,围术期降压药物使用叙述错误的是:A.考虑到常用降压药物对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手术当日应停用B.利尿药不仅可进一步减少高血压患者的血容量,还可引起低钾血症C.中枢作用降压药可减少麻醉药的用量D.解交感药可减弱循环系统对失血和麻醉抑制的代偿能力E.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消除低血容量、麻醉过浅和高碳酸血症时的心率加速反应21.帕金森病患者麻醉应注意以下问题,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属于高龄,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B.帕金森患者术前服用左旋多巴的,对于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可使心脏致敏,造成心律失常C.手术麻醉时间过长时,术中可给予左旋多巴D.帕金森患者还易于发生术后思维混乱和幻觉,应该避免使用可能会促发或加剧帕金森的药物E.术前常规所服用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在术后也不能停药22.老年人术中低血压常见的原因,错误的是:A.低血容量B.心输出量降低C.外周血管扩张D.低温E.术中觉醒23.老年人气管插管错误的是:A.颈椎病妨碍颈部活动、颞下颌关节和环状杓状关节病变妨碍张口与声门暴露B.老年患者肥胖者居多,颈部短而粗,头不易后仰,旋转幅度也受限,给气管插管带来困难C.常规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减少口咽部分泌物,改善插管条件D.牙齿常有松动脱落或参差不齐或全口义齿等均可造成气管插管困难E.糖尿病患者麻醉前必须常规检查颞下颌关节和颈椎的活动度以评估是否为困难气道24.老年患者接受神经阻滞麻醉,错误的是:A.神经阻滞麻醉对全身干扰小,适用于老年人的短小手术,机体功能恢复快,便于早期活动B.老年人对局麻药的耐量降低,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恰当定量,并注意局麻药毒性反应C.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手术,腰神经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适用于下肢手术D.也可考虑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以减少全麻药的剂量E.周围神经系统传导速度随年龄增加逐渐减慢,神经阻滞多选择较高浓度局麻药25.男性患者80岁,冠心病史20年,实施非心脏手术麻醉前准备不恰当的是:A.术前放置冠脉支架B.氯吡格雷、噻氯匹定等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术前7天停用C.术前过度紧张可通过交感系统兴奋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可加用苯二氮类药D.理想的麻醉前用药应使入手术室时患者呈嗜睡状态,无焦虑、紧张没有烦躁不安,也无胸痛、胸闷等心血管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的麻醉处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麻醉处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麻醉处理叶军明;郭锐【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3)006【总页数】3页(P963-964,968)【关键词】帕金森病;麻醉【作者】叶军明;郭锐【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麻醉系,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麻醉系,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以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据医学资料显示,我国帕金森病的总人数高达200万以上(2010年)。

随着我国人口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不少并发PD,今后将会更多的PD患者面临临床手术麻醉。

有效合理的麻醉管理对于PD患者围术期安全非常关键。

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少关于PD患者麻醉的研究报道,本文回顾新近国内外文献,总结性阐述PD患者的麻醉处理特点,为临床上PD患者的麻醉处理提供参考。

1 概述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和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故又称帕金森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疾病晚期常出现痴呆[1]。

PD患者临床突出的三个表现是:运动障碍、震颤和强直。

关于P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普遍认为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

中脑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导致纹状体多巴胺(DA)合成减少,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DA为纹状体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乙酰胆碱的作用则相反,即属纹状体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正常情况二者在纹状体中起主导作用并处于动态平衡,但帕金森氏病时这对神经递质处于失衡状态,表现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相对增强从而导致了“震颤麻痹”。

PD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

儿茶酚胺一氧位一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COMT—1)
Tolcapone(托卡朋)=Tasmar(答是美),在欧美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临床试用观察。
优点:能使L—Dopa生物利用度↑,延长达67%左右,可保持血浓度平稳→效果↑,缩短off,可与各种药物合用,不产生拮抗作用。200mg口服2h达血浆峰浓度,吸收率60—80%,其代谢和排泄途径尚在研究中。
1
Sinemet (左旋多巴+苄比多巴)(10:1)(4:1),从小量起,老年人剂量宜偏小,现在有息宁CR(控释片)常规剂量0.25tid。
2
Madopa对大多数PD患者有效(80%左右),对震颤,强直,运动迟缓都有作用,小部分学者认为对震颤效果差,一般治疗2周以后出现较好的效果,连续治疗6—8周后,可获得最佳效果,但随着疾病的发展,用量较复杂,应根据病情、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进行调整或加、减药物。其副作用与L—Dopa相同,但发生程度明显减低。
金刚烷胺在治疗早期 帕金森氏病中的作用是什么
金刚烷胺是最初用作为抗病毒药,能能够预防和治疗A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但治疗中意外发现可改善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和体症。该药能促进多巴胺在神经末梢的释放并阻止其再吸收,对疾病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可作为疾病的早期治疗,并能与抗胆碱能药以复方左旋多巴一起应用。
1
2
泰舒达(Piribedil, Trastal)50mg。是缓释片,选择性的刺激黑质纹状体,突触后D2受体及中脑皮层和边缘叶上的D3受体,对PD早期有效,胃肠吸收快,1h达高峰,作用时间长,大部分经肾脏排泄,小部分胆汗排泄,Rondot教授对90PD患者用“泰”治疗,3个月后症状改善30—50%。副作用:胃肠不适,恶心,吐,腹胀(可用吗丁啉),少数嗜睡,BP↓,精神症状。小量用起,常规3片/天,最大5片/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PD患者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
• 吩噻嗪类(氯丙嗪、异丙嗪)及丁酰苯类(氟 哌啶)可能拮抗多巴胺对基底节的作用。胃复 安抑制脑内多巴胺受体。诱发或加老年患者的8倍。 • 呼吸系统并发症常见
术前评估
PD患者除了PD的特殊症状外,还有很多伴发疾病, 如老年痴呆,癫痫,抑郁症等, 应了解治疗用药情况 ,特别注意患者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的病变。
麻醉选择
对帕金森综合征病人任何麻醉技术都 无绝对禁忌,由于震颤或痴呆,局麻或区 域麻醉如不复合全麻往往不行。 此类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致口咽存留 分泌物;又因胸壁肌强直和呼吸动作减小 可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因此,选用气管 内插管全麻为宜。
麻醉药物的选择
1 术前用药
• 抗胆碱能类支气管扩张剂如异丙托铵, 能缓解 因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所致的气道梗阻。 • 应选用有中枢作用的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和 东莨菪碱。
麻醉药物的选择
4 神经肌肉阻滞剂
• 阿曲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比较适合 P D患者, 因为其代谢产物 N -甲基罂粟碱对 P D有潜在治 疗作用 。而维库溴铵是 n A C h R s 拮抗剂。
麻醉药物的选择
5 阿片类药物
•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肌强直, 可能与抑制突触前多巴胺 的释放、 调节基底神经节多巴胺受体等作用有关 , 小 量纳络酮( 40ug ) 或神经肌肉阻滞剂可消除此不良反应。 • 极低剂量的吗啡可减少 P D患者的运动障碍, 而高剂 量下增加其运动不能的发生。 • 有报道阿芬太尼能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 • 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PD患者还是安全的。
3.自主神经系统:
• 食道、胃及小肠的运动障碍可引起吞咽困 难、多涎、食道痉挛及胃食管返流等。
病例分析
患者,女,74岁,体重55kg 。因左股骨颈 骨折, 拟全身麻醉下行左全髋置换术。 7 年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多发性脑梗。前 6 年 余口服美多芭, 近半年来改服泰舒达 (DA受体 激动药吡贝地尔) 50mg,qd ,7年来一直口服 怡开240ug,bid 。术前访视:患者手脚细微震 颤,心率 ( HR) 90次/min ,血 压 ( BP) 140/90 mmHg , 呼吸( R R) 16次/min 。术前常规肝肾 功能及其余各项检查大致正常。

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帕金森病案例分享

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帕金森病案例分享
手术过程顺利者也需要术后监护。术 后短暂的易激惹和意识错乱有报道在 PD患者术后可达15%,动脉高血压 可能是术后血肿的风险因素。
术后颅内出血是DBS的主要并发症之 一,术后CT或MRI是必需的,许多医 学中心在刺激器置入前即进行MRI扫 描。
如果可以,术后应该尽快给予抗帕金 森药物治疗以降低不适,减少急性多 巴胺能耗竭的风险,降低恶性高热的 风险。
动及抖动,四肢腱反射活跃。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头颅磁共振:双侧侧脑室旁点状长T1长T2信号;脑实质散在脱髓鞘改变。初步诊断 为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可能性大。
诊治经过中完善检查,调整药物用量,控制症状有效,但患者存在开关现象,药物 用量较大,有肝肾功能影响,患者对多巴胺类药物有效。
没有手术禁忌,拟施行双侧STN-DBS手术。
功能性神经外科手 术麻醉——帕金森 病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 DBS手术特点 • DBS手术的麻醉管理 • DBS围术期并发症 • 关键问题
01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刘××,男,50岁,大学文化,主诉为右侧肢体僵硬、运动迟缓6年,加 重伴左侧肢体僵硬3年。
埋藏电极调试
注意到细节,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宽心等也是需要的。
右美托咪定可以在意识镇静同时保持患者的反应性,同时对语言指令可以合作,是国外文献 推崇的用药,不过我们尚无相关经验。
有部分不合作和配合困难的患者,或者考虑电极埋藏和调试时间过长而患者不能耐受者可以 采用全身麻醉,外科医师可以通过电信号改变判断电极植入位置但是不能获得患者有效的反 馈信息。
立体定向头架安装和调试
01
该过程通常在头皮浸润麻醉下完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病人麻醉的处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黑质纹
状体通路为主的变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反射障碍及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含量降低等。

本病多发生于50-70 岁之间,60-70 岁之间最多。

男多于女。


数有家族史。

隐匿起病。

病情进行性加重。

造成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黑质及其纹状体通路变性尽管解释很多,但仍不明确。

随着人口老龄化,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多,目前认为,早发性PD 的发病更多的和遗传因素有关,而晚发型的PD 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更大。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的与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乡村生活、农作方式、除草剂、农药等,长期饮用露天井水或食用坚果者发病数亦增加。

国内有关PD 患者手术麻醉的专题报道很少,如何合理选用麻醉
及麻醉药物,确保患者麻醉安全,使PD 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是我们麻醉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帕金森病人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可以分成抗胆碱能药、抗组织胺药物、金刚
烷胺、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COMT
抑制剂七大类。

它们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实现对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华麻醉在线 2007年9月
原发性帕金森病主要是改善症状,目前尚无阻止本病自然发展加
重的良好方法。

患者纹状体中抑制性递质多巴胺(DA)减少,多巴

功能减弱;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ch)作用加强,Ach 的功能亢进。

恢复DA功能-Ach功能系统这一对主要的拮抗性递质和系统重新平衡以改善症状是目前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基本原理。

在PD 的治疗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适合每一个病情各异的PD 病人,因此重视个体化治疗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术前评估
术前除了对病人常规评估外,还应对PD 患者的发病及术前所用
的抗PD 药物有一定的了解,PD 患者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病变, 术前
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唾液分泌增加;食管痉挛,胃-食管返流,尿失禁,语言障碍,尤其需注意患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改变
呼吸系统的改变如咽部肌肉功能障碍!吞咽困难及呼吸肌强直和
不随意运动造成的呼吸器官损伤等大部分病人有亚临床的上呼吸道的梗阻,肺胸廓顺应性改变,术前应常规进行X 线,肺功能及血气分
析等检查。

心血管系统变化主要有高血压!心律失常,低血容量及继发性水肿,最常见的症状是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主要与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丢失及与服用的药物有关。

对围术期合并有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患者维持其有效血药
浓度是普遍的认识。

由于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的半衰期极短(一般1~
3h) ,因此, 若对抗PD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充分认识,加强术中监护,
精确合理地应用各种药物,不停用抗PD 药物,术中循环仍可控制在安全水平,在长时间的外科手术中,即使在麻醉诱导前给予了一个治疗剂量,如果术中未能按时补充左旋多巴,也可因左旋多巴的血药浓度
不稳定使病情加重,增添手术麻醉的难度,因此帕金森病患者术前一般要继续服用抗PD 药物,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应设法加用抗PD 药,
为了使病人围术期保持体内稳定的左旋多巴血药浓度,并考虑到
在手术中补液输血可能会使药物的血药浓度稀释以及围术期带来的胃肠功能吸收不良,可以在术中经鼻胃管给予加倍剂量的美多芭和安坦,并维持到术后2d 。

因此术前病人应该插胃管,亦能防止病人的返流误吸。

三、麻醉药物的选择:
吸入麻醉药对脑内多巴胺浓度的影响复杂,吸入麻醉药可能通过
阻断多巴胺受体和/或抑制神经元释放多巴胺来抑制脑多巴胺能性传递。

Mantz 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挥发性麻醉药可影响自发性和去极化诱导的DA 释放,而且安氟醚还可以__________提高天门冬氨酸(NMDA)受
体介导的DA 释放。

安氟醚可能导致脑电图出现爆发性抑制,产生惊厥
性棘波,也可导致面颈部、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从而加重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异氟醚和七氟醚很少引发心律失常。

血容量
减少、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以及溴麦角环肽或丙基麦角灵导致的血管扩张可引起低血压。

没有任何催眠剂会加剧帕金森病的症状。

虽然有动物实验证实硫喷妥钠可减少纹状体DA 的释放,但没有临床证据表明其可加重PD 症状。

氯胺酮在理论上因其可以增强交感神经反应性而禁忌用于PD 患者,但有人将其用于PD 患者亦未发现有不良后果。

异丙酚消除震颤可能会使深部脑刺激(DBS)患者术中的神经功能评

更加复杂。

有些研究发现异丙酚能够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从而使脑内的多巴胺含量增加。

据观察所有肌松药对PD 病人是安全的。

阿屈库铵及顺-阿屈库铵和阿屈库铵的代谢产物N-甲基罂粟碱可激动
A-4-B-2nAchRs,而泮库溴铵和维库溴铵是烟碱受体拮抗剂,因此可以
认为阿屈库铵更适合应用于PD 患者的麻醉,司可林可能会引起PD 患
者高血钾。

有报道芬太尼和阿芬太尼使用后导致的肌肉强直和急性肌力障碍。

四、麻醉方法选择:
要根据患者及手术需要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局麻显然要优于
全麻,因为它不需要使用许多掩盖震颤的全麻药物和神经肌肉阻断药, 减少因药物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而加重患者病情的可能,而且局麻术后恶心呕吐很少发生,可很快恢复口服用药。

如果必须全麻,应注意合理选用麻醉药物,术中术后可经胃管给予抗帕金森氏药,全麻复合
神经阻滞麻醉是不错的选择,二者可取长补短,减少术中全麻药物的
用量,从而降低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五、手术期间的管理
麻醉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__________手术期间应维持治疗浓度
的左旋多巴。

甚至短暂的抗-PD治疗的中断可能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
去水吗啡是有效的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但是一种非常容易导致呕吐的药物,病人通常需要止吐治疗,5-HT3 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最安全的选择。

帕金森氏病患者不宜使用麻黄碱、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药物。

因麻黄碱可间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利血平能阻止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囊泡对多巴胺的储存;氟哌啶醇、氯丙嗪对突触后多巴胺能受体阻断。

某些钙拮抗剂(氟桂嗪或氟桂利嗪等),可诱发或加重PD 症状。

要注意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是一类选择性抑制机体内MAO
活性的药物,现在MAOI 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高血压和抑郁症,MAOI 与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合用时,对血压的作用增
强,由于相互作用温和,可在严密监护下合用,MAOI 与α受体激动
剂苯甲唑啉合用时,会出现高血压危象,应禁止合用。

各类MAOI 都不能与杜冷丁合用,由于相互作用会产生激动、抽搐、高热和惊厥等
中枢兴奋症状。

MAOI 与左旋多巴合用,由于抑制外周的MAO,使多巴
胺代谢减少、会使外周的多巴胺积聚而引起血压开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应禁止合用。

六、手术后处理
拔管后喉痉挛是常见并发症,因此拔管前后应彻底清理呼吸道,
动作要轻柔,最好在有一定镇静深度下拔管,PD 患者术后易发生吸入
性肺炎及术后呼吸衰竭,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吸入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因此术后应尽快恢复服用抗PD 药物。

总之,麻醉管理对PD 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至关重要,目前显然没
有固定的麻醉用药模式能够满足PD 患者的麻醉需要,而且PD 患者大
都是老年人,并发其他严重并发症且复合应用许多药物,这对我们麻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更应__________根据患者及手术的具体情况,
选用合理的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