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合集下载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是用来评估疾病在特定人群中发生和传播的程度的方法和指标。

通过测量这些指标,临床流行病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传播模式和风险因素,从而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

1. 发病率(Incidence Rate):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新发病的个体数与总人群数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发生速度和风险。

2. 临床表现率(Prevalence Rate):临床表现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上,特定人群中患病的个体数与总人群数的比例。

它可以反映疾病的患病负担。

3. 累计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累计发病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患病的个体数与总人群数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评估一生中患病的风险。

4.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死亡的个体数与总人群数的比例。

它可以反映疾病的致死风险。

5. 疾病特异性死亡率(Disease-specific Mortality Rate):疾病特异性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由于特定疾病而死亡的个体数与总人群数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评估特定疾病的致死风险。

6. 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病死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患病个体中死亡的个体数与总患病个体数的比例。

它可以评估患病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通过治疗或预防措施减少死亡的潜力。

7. 生存率(Survival Rate):生存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特定疾病患者存活下来的比例。

它可以评估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

8. 遗传率(Heritability):遗传率是指一个特定性状在总变异中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评估一个疾病对遗传因素的依赖程度。

9.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相对危险度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暴露组之间,患病风险的比较。

它可以帮助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疾病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incidence rate)罹患率(attack rate)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病残率(disablility rate)生存率(survival rate)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病的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发病率=------------------------------- ×K同期暴露人口数K=( 100%,1000/千,或10000/万)。

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计算发病率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发病时间在观察期内。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暴露人口数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新发病例数分子是一定期间的新发病例,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多次患病时,则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如腹泻,流感等。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

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罹患率= ------------------------ ×100同期暴露人口数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 ×K该时点人口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 ×K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 100%,1000/千,或10000/万等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指标和数据解读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指标和数据解读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指标和数据解读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特定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

在这个领域里,流行病学指标和数据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流行病学指标,并详细解读这些数据的意义。

一、感染率感染率是衡量世界范围内或特定人群中疾病传播程度的指标。

它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获得。

感染率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受疾病感染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这对于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感染率的计算通常基于以下公式:感染率 = 受感染的人数 / 总人数 × 100%感染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着疾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当感染率较高时,说明疫情正在蔓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

相反,感染率较低则意味着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并且人群的免疫力有所增强。

二、病死率病死率是一个衡量疾病致死风险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比例。

病死率的计算常常变化,因为它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的进步。

病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病死率 = 死亡人数 / 感染人数 × 100%病死率是评估一种疾病致命性的重要标志。

当病死率较高时,说明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需要加强防控措施以减少死亡风险。

病死率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医疗水平的提高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三、攻击率攻击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群体中有发病的人数占这一群体总人数的比例。

攻击率的计算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传染性和对特定人群的影响程度。

攻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攻击率 = 发病人数 / 总人数 × 100%攻击率高表示疾病在特定人群中传播迅速,对该群体的影响较大。

疫情暴发后,通过计算攻击率可以判断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保护率保护率是一种评估疫苗或其他预防措施有效性的指标。

它是指接种疫苗后,免疫人群中不患某种疾病的比例。

保护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保护率 = (未感染人数 / 总人数) × 100%保护率高表明疫苗或其他预防措施对免疫人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行为保持时间
评估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保持的时间,如持续运 动时间、健康饮食时间等。
行为强度
评估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的强度,如运动量、饮 食质量等。
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估指标
生活方式改善率
01
评估干预后生活方式改善的比例,如健康饮食率、规律运动率
等。
生活方式保持时间
02
评估干预后生活方式保持的时间,如持续健康饮食时间、规律
反映某地区某时期内因某种疾病死亡的人 数占所有病例的比例,是评价疾病严重程 度和制定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
04
健康相关行为与生活方式指标
健康相关行为指标
01
02
03
04
行为类型
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等行为。
行为频率
例如每天吸烟量、每周运动次 数等。
行为强度
例如运动强度、饮酒量等。
行为变化
例如戒烟、戒酒、改变饮食习 惯等行为的实施情况。
02
效应性指标
相对危险度
定义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是 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发病率或死 亡率之比,反映暴露因素与发病或死 亡之间的关联强度。
计算公式
意义
RR越大,表明暴露因素与发病或死亡 之间的关联强度越大,该暴露因素对 疾病的影响也越大。
RR = (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 / ( 非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
疾病控制指标
治愈率
有效率
反映某地区某时期内某种疾病治愈的人数 占所有病例的比例,是评价治疗效果和制 定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
反映某地区某时期内某种疾病治疗有效的 人数占所有病例的比例,是评价治疗效果 和制定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
生存率
致死率

流行病学3.1 流行病学常用的测量指标

流行病学3.1 流行病学常用的测量指标

(4)患病率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如某病 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是稳定的, 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的关系:
患病率=发病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 染的人数所占的比率。
感染率

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 调查时受检人数

K

k=100% 。
5.续发率
发病率是以新发病例来计算,而新病例的 确定则依据发病时间。
3)新发病例数:
发病率的分子为新发病例数,新病例是指 观察期间发生的某病的病人。有时一个人在观 察期间内可能发生一次以上的同种疾病,可分 别计算为几个新病例。
4)暴露人口数: 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 首先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 其次必须是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
累计死亡率=∑(Pi×Ii)
10.生存率
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 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n年的随访,存活的病 例数所占的比例。

n年存活率

随访满n年某病存活病例数 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

100%

K

k=1000‰或100000/10万
8.病死率
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 而死亡的频率。
某病病死率
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K

k=100%
9.累积死亡率 是将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相加,用百分率
表示,用以说明在某一年龄组以前死于某种慢 性病的累积概率的大小。
(1)患病率与发病率不同之处: ①患病率的分子包括调查时该病新旧病例数,
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
②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所得的疾病频率。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生存分析
研究生存时间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
计算方法
直接法
从初始观察开始,逐一记录每个个体发生事件或失访的时间,直 至研究结束。
间接法
利用全死因的死亡率,减去其他死因的死亡率,得到特定事件的 死亡率。
寿命表法
根据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率计算预期寿命,绘制生存曲线。
应用场景
临床研究
评估新药或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YLD(Years of Life with Disability)
总结词
YLD用于衡量疾病或伤害导致残疾所损失的预期寿命年数,是评估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 之一。
详细描述
YLD的计算考虑了残疾程度和持续时间,反映了疾病对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力的影 响。YLD的减少通常意味着疾病负担的减轻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种族
不同种族的死亡率也有所不同,可能与遗 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04
病死率
定义
01
02
03
病死率
指一定时期内,某病患者 中因该病而死亡的病例所 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
病死率 = (某时期死亡病 例数 / 同时期患该病的总 病例数)× 100%。
意义
反映疾病对人类生命威胁 的程度,为评价疾病负担 提供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定义
01
影响因素
02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
03 暴露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定义
医疗保健因素
医疗水平、预防保健措施等。
病程与病死率
疾病潜伏期、病例发现早晚、诊断标准等。
计算方法
时间范围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疾病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incidence rate)罹患率(attack rate)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病残率(disablility rate)生存率(survival rate)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病的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发病率=------------------------------- ×K同期暴露人口数K=( 100%,1000/千,或10000/万)。

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计算发病率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发病时间在观察期内。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暴露人口数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新发病例数分子是一定期间的新发病例,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多次患病时,则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如腹泻,流感等。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

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罹患率= ------------------------ ×100同期暴露人口数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 ×K该时点人口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 ×K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 100%,1000/千,或10000/万等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描述性研究
又称横断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
也称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现况研究
队列研究
定群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双向队列研究
前 言 概 述 步 骤 分 析
暴露组
4.1 资料的整理
病例 a 非病例 b 合计 a+b
非暴露组
对照 有暴露 无暴露 合计 病例 有暴露 无暴露 a b c d a+c b+d 合计 a+b c+d a+b+c+d
(b c) 2 2 bc c OR b
2
( b c 1) 2 bc
( 1.96 / 2) 1
OR的95%C.I.= OR
例:食管癌发病因素的男性研究资料
2)Miettinen氏卡方值法
OR
( 1.96 / 1
2) =OR(1±1.96/χ)
(2.18 3.78) ,
• 结果表明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 2.87倍,OR的95%的可信区间是在2.18~3.78之间
配对数据的分析(1:1配对资料)
• 匹配资料是由病例与对照结合成对子,列成下表 的格式,表内的数字a、b、c、d 是病例与对照配成 对的对子数 1:1配对研究中疾病与暴露的关系
4.5.2 效应估计—
前 言 概 述 步 骤 分 析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
AR % Ie I0 Ie 100 %

RR 1 AR % 100 % RR
意义
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 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百分比
也就是说:是指暴露人群中单纯由于暴露所 引起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百分比

1.临床流行病学常用的几个测量指标

1.临床流行病学常用的几个测量指标

1.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某病发病率=某年(期)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数/同年(期)暴露人口数×KK-‰、万/万、10万/10万计算发病率应注意:观察时间、发病时间、暴露人口数、单位发病率的分母暴露人口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内的人群;②必须有患所要观察的疾病的可能。

正在患病或因曾经患病或接受了预防接种而在观察期内肯定不会再患该病的人不能算作暴露人口。

在研究女性疾病时,暴露人口只限于女性。

若可能患某病的人群不易明确界定(如高血压等),则以全人群作为暴露人群。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ID=观察期间内新发病例数/该期间观察人年数人年数:1人观察1年=1人×1年=1人年2.患病率(prevalence)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时间内某病新旧病例数/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K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3.死亡率(mortality rate)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意义: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也是国际间比较常用的指标。

4.病死率(fatality rate)病死率=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意义: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5.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观察开始至少到某时点仍处于存活状态的概率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意义:常用1年和5年生存率来反映疾病严重性和预后指标6.罹患率(attack rate)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与发病率比较,其区别在于罹患率常用来衡量人群中在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使用比较灵活,常用于疾病的流行或爆发时病因的调查罹患率=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7.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优势比(比值比)(odds ratio,OR)RR=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OR=(病例组中暴露人数/非暴露人数)/(对照组中暴露人数/非暴露人数)AR=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

流行病学实验效果评价指标

流行病学实验效果评价指标

流行病学实验效果评价指标
流行病学实验的效果评价指标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发生率:指标是观察一定时间内人群中某种特定疾病的发生情况,常用的指标包括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是指人群中患病个体占总人数的比例,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新发病例的发生率。

2. 病例对照比率:研究中常用到的指标是病例对照比率(odds ratio, OR),用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3. 风险比(Risk Ratio, RR):也称患病比率,常用于比较两组人群中患病情况的差异,表示了两组之间发生疾病的差异。

4. 成本效益比(Cost-effectiveness ratio, CER):用于评估流行病学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

成本效益比是指每项措施所需经济投资与所获得的效益之比。

5. 效果差异:用于比较不同流行病学干预措施之间的效果差异,通常采用的指标是相对风险(Risk Ratio, RR)或绝对风险差(Absolute Risk Difference, ARD)。

更高的相对风险或绝对风险差表示干预措施的效果更好。

这些指标用于评价流行病学实验的效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了解和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并为疾病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 OR=(a/c)/(b/d)=ad/bc
OR ( a /( c ) /( b / d ) ad a c a c b d b d bc
暴露史
有 无 合计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病例
a c a+c=m1
对照
b d b+d=m0
合计
a+b=n1 c+d=n0 a+b+c+d=t
• 比值:是指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 病例组有暴露史与无暴露史的概率之比
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罹患率

察期间某病新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K的取值常为100%,1000‰
➢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 发病率。
定义: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
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Ie:暴露组率
步 骤
Io:非暴露组率
意义

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 组的多少倍
RR值越大,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 与结局关联强度越大

前 4.5.1 效应估计—相对危险度

RR95%CI
概 述
Woolf法
Varln RR 1 1 1 1

abcd

lnRR的95%CI

ln RR 1.96 Varln RR
55(a)
6(b)61(a+ Nhomakorabea)26(c)
6(d)
32(c+d)
81(a+c)
12(b+d)
a+b+c+d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疾病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incidence rate)●罹患率(attack rate)●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病残率(disablility rate)●生存率(survival rate)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病的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发病率=------------------------------- ×K同期暴露人口数K=( 100%,1000/千,或10000/万)。

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计算发病率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发病时间在观察期内。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暴露人口数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新发病例数分子是一定期间的新发病例,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多次患病时,则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如腹泻,流感等。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

●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罹患率=------------------------ ×100同期暴露人口数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 ×K该时点人口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 ×K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 100%,1000/千,或10000/万等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指标

合计 45 (a+b)
银黄口服液 24(c) 11(d)
35 (c+d)
合计
65 (a+c) 15 (b+d) 80 (n=a+b+c+d)
(一)二分类情形— 2 × 2列 联表
四格表资料χ2检验专用公式的校正
2

adbc
n22
n
abcdacbd
▪完全随机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适用条件
应用: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可反映疾病的严
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常用于急性传
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 描述性研究 又称横断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
也称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现况研究
队列研究
定群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双向队列研究
abc d

lnRR的95%CI


lnR R 1 .96 Va ln R rR
反自然对数即为RR95%CI
4.5.3 效应估计—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概 述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AR来自步 骤PAR= It-I0

It:总人群发生率

Io:非暴露组发生率
OR病 对例 照组 组暴 暴露 露与 与比 比 非 非值 值 暴 暴 ba露 露 //dc的 的 abdc
OR=1 OR<1 OR>1
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或无影响 负关联,暴露为保护因素 正关联,暴露为危险因素
1、不匹配不分层资料的分 析
• χ2检验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曲线和流行病学指标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曲线和流行病学指标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曲线和流行病学指标在流行病学中,流行病学曲线和流行病学指标是用来描述和分析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关键工具。

流行病学曲线描绘了疾病发生的时间分布,而流行病学指标则对疾病的传播程度和影响进行了量化和评估。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曲线和流行病学指标的概念、类型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流行病学曲线流行病学曲线是以时间为横轴,疾病发生数或发病率为纵轴的图表,用来显示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趋势。

常见的流行病学曲线类型包括点源暴发型、连续暴发型、季节性型和长期持续型等。

1. 点源暴发型:该型流行病学曲线呈现出一个尖峰,疾病发生迅速,也很快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这种类型的曲线通常与接触特定源头的突发事件相关,如食物中毒等。

2. 连续暴发型:该型流行病学曲线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高峰,每个高峰之间可能有一段时间的下降期。

这种类型的曲线通常与传染病有关,其传播较为连续,但可能受到控制措施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3. 季节性型:该型流行病学曲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在特定的季节或时间段内,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这种类型的曲线常见于季节性流行病,如流感等。

4. 长期持续型:该型流行病学曲线呈现出一个相对较平的曲线,疾病的发生率相对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这种类型的曲线通常与慢性疾病或慢性感染有关。

二、流行病学指标流行病学指标是用来衡量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影响程度的量化指标。

常见的流行病学指标包括患病率、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致病率、攻击率等。

1. 患病率:患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患病的人数占该人群总人数的比例。

患病率可以通过横断面调查、纵向研究等方法进行估计。

2. 感染率:感染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新感染者的人数占该人群总人数的比例。

感染率常常用于研究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程度。

3. 发病率:发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新发病病例的人数占该人群总人数的比例。

发病率常常用于描述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03
发病率也可以用来评价防治措 施的效果和衡量防治措施的费 用效益。
计算方法
01
02
03
发病率可以通过以下公 式计算:发病率 = (一定 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 发生的病例数 / 同时期 内暴露于该病原体的人
数) × K
其中 K 为比例系数,通 常被定义为 100,即每 百人中会有多少人感染
该病。
另外,发病率也可以根 据不同的人群、地区、 时间等因素来计算,从 而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
AR值(归因危险度)
总结词
AR值(归因危险度)是衡量疾病中可归因于某种暴露因 素的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详细描述
AR值是指由于某种因素导致的患病人数与所有患病人数 的比值,用来衡量疾病中可归因于某种暴露因素的危害 程度。AR值越大,说明该暴露因素对疾病的贡献越大。
THANKS。
感染率的意义
• 感染率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流行程度和危害程 度,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例如,如果感染率较 高,说明疾病在人群中传播较为广泛,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 防控措施来控制疾病的传播。此外,感染率还可以用来评估 治疗效果和疫苗接种的效果。
06
疾病负担(ALYs)是一种衡量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负担的综合指标,它考虑了疾病导致的早死 、残疾和失能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07
其他常用指标
OR值(优势比)
总结词
OR值(优势比)是反映暴露与发病的关联 强度最有用的指标之一,是病例组中暴露人 数与对照组中暴露人数的比值。
详细描述
OR值是一种比值,用来描述暴露与发病之 间的关联强度。如果OR值大于1,说明暴露 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联;如果OR值小于1 ,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无关联或关联 较弱。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调查时应尽量缩短调查时间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病例 A
病例 B
病例 D
病例 C
病例 E
91.1.1
91.7.1
91.12.31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现患率主要应用于慢性病的调查研究。 对急性病意义不大。
反应某人群特定时间某病的负担程度。 可作为安排防治工作、人力、物力的依 据。

K
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诊治水平 多用于急性病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关系
某病的死亡率 =该病的发病率×该病的病死率
该病处于稳定状态时。
生存率(survival rate)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 若干年随访(通常1、3、5年)后,尚存活的 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n年生存率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 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
现患率

特定时间某病现存病例数 被调查(或检查)的人数

K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计算现患率时应注意:
分子包括新、老病例,只要调查时正处于 患病状态。
分母不考虑“暴露人口”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有时点现患率与期间现患率 point prevalence rate period prevalence rate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各指标的用途、局限性、计算方法 指标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分类
测量疾病和死亡频率的指标——主要用 于描述疾病的分布
发病率、现患率、死亡率、病死率等
测量危险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 —定量推断
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 等

流行病学常用的发病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的发病指标

流行病学常用的发病指标在流行病学领域,准确评估疾病的发生情况对于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制定防控策略以及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发病指标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流行病学中常用的发病指标。

发病率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发病指标之一。

它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具体计算方法是: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除以同期暴露人口数,再乘以 K(通常为 100%、1000‰等)。

例如,在一个拥有 1000 人的社区中,在一年内新发生了 20 例流感病例,那么流感的发病率就是(20 /1000)× 1000‰ =20‰。

发病率能很好地反映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急性病的研究尤其重要。

罹患率在性质上与发病率相似,但它通常用于描述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频率。

比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由于观察的时间较短,一般不考虑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等因素。

接着是患病率。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与发病率不同,患病率不仅包括新发病例,还包括已患病但未痊愈的病例。

计算公式为:特定时间内某病新旧病例数除以同期被观察人口数,再乘以 K。

患病率对于慢性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慢性病的病程长,患者在人群中积累的数量相对较多。

发病率和患病率虽然都能反映疾病的发生情况,但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发病率是一个动态指标,反映的是疾病的新发生情况;而患病率是一个静态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时间点上人群中患病的情况。

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受疾病危险因素和致病因子的影响;而患病率则受到发病率、病程和治疗情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再来说说续发率。

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续发率常用于家庭、集体宿舍或幼儿园等小范围内传染病传播的研究,能够反映传染病的传染力强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有时点现患率与期间现患率 point prevalence rate period prevalence rate
调查时应尽量缩短调查时间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病例 A
病例 B
病例 D
病例 C
病例 E
91.1.1
91.7.1
91.12.31
1. 设立标准人口 2. 按标准人口计算期望死亡数
表 2 按标准人口计算甲(乙)地期望死亡数
年龄组 (岁)
标准人口数* 甲(乙)地死亡率(‰) 甲(乙)地期望死亡数
(A)
(B)
(C)=(A)×(B)
20~
2,000
4.00 (4.00)
8 ( 8)
40~ 60 及以上
2,000 2,000
6.00 (4.00) 10.00 (8.00)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年龄别死亡率
某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 同年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K
死因别死亡率
某年某人群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该人群平均人口数
K
标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表 1 甲、乙两地死亡率的比较
罹患率(attack
rate)
观察期内新发病例数 同期的暴露人口数
K
爆发疫情中使用。发病时间、空间、人群集中。 注意使用暴露人口作分母。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是流行病学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
是唯一直接测量疾病危险因素强弱的指 标——见到发病率波动,意味着病因强 弱波动。
需要随访调查获得。至少需要间隔一段 时间两次调查才能获得。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 若干年随访(通常1、3、5年)后,尚存活的 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n年生存率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 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
100%
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 多用于评价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防止以比代率
个体营业者 8%
大学生 1%
公司职员 7%
公务员 5%
农民 2%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现患率主要应用于慢性病的调查研究。 对急性病意义不大。
反应某人群特定时间某病的负担程度。 可作为安排防治工作、人力、物力的依 据。
可用于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发病率、现患率的关系
现患率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
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发病率和病程都 是稳定的,即无疾病流行或新发病例明 显减少和病程长短无显著改变;
12 ( 8) 20 (16)
合计
6,000
*甲乙两地人口之和
40 (32)
直接标化法
3. 计算标化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期望死亡数 标准人口总数
Hale Waihona Puke K甲地标化死亡率40 6000
1000‰
6.67
0 00
乙地标化死亡率
32 6000
1000‰
5.33 000
间接标化法
1. 设立标准死亡率 2. 计算标准死亡率下的期望死亡数
工人 4%
1998年
其他 3%
外来流动人员 70%
2002年
个体营业者 8%
大学生 5%
公司职员 6%
公务员 3%
农民 1%
工人 2%
其他 3%
某市 1998 年和 2002 年性病患者职业构成
外来流动人员 72%
甲地标化死亡率
5.83‰
1.097
6.40
0 00
乙地标化死亡率 5.83‰ 0.878 5.12 000
死亡构成比(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
某病死亡构成比
某年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人群中全部死亡人数
K
表示某一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为疾病的防治工作指明重点
Example:
基本公式
发病率
某时期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
K
观察时间可为年、季、月,一般为年。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计算发病率时,分子的获得要注意两点:
病人的发病时间要“落入”观察期内,即 必须是新病例。
注意病例与病人的区别。
发病
发病 发病
发病 发病
2000.1.1
1976 1976 1977 1977 1978 1978 1979 1979 1980 1980 1981 (年)
对象 A •
对象 B

对象 C •
对象 D

对象 E

总观察人年数
2.0
3.0
5.0
4.0
2.5
16.5
• 开始观察 正在观察 发生疾病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罹患率
最短 首发病例 潜伏期
最长 潜伏期
原发病例
续发病例
时间
以家庭为例
测量死亡频率的指标
死亡率 病死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表示一定时期内死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粗死亡率
某时期某人群总死亡人数 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
K
反映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性总的水平。 指示居民健康状况和保健水平。 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依据。
人群A,50,000人,总死亡250人,其 中5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人群B,50,000人,总死亡500人,其 中5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绝对危害)
A=50/50000=1‰ B =50/50000=1‰
心血管疾病死亡构成(相对危害)
A=50/250=20% B=50/500=10%
特殊公式——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以观察“人时”为分母 计算的发病率
发病密度
某时期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同期该人群观察人时数
K
观察对象不稳定时使用。如大型工地,前瞻性调 查和实验性研究。
人年计算示意图
观察
1 月 7 月 1 月 7 月 1 月 7 月 1 月 7 月 1 月 7 月 1 月 时间
率是一个动态指标,在观察期内看特定人 群某事件的变化。
率有时间单位——观察时间影响率的大小。
统计学常用的相对数计量方法
比值(ratio) 比较两独立事件数量大小关系的指标。 独立事件指互不包含。 ratio=a/b
是一个静态指标,反应一特定时间(time point)的情况。
无时间单位
统计学常用的相对数计量方法
合计
5.83
15.5(20.5)
*所在大地区的死亡率
间接标化法
3. 计算标化死亡比 4. 计算标化死亡率
计算标化死亡比:
标化死亡比
实际死亡数 期望死亡数
甲地标化死亡比 17 1.097 乙地标化死亡比 18 0.878
15.5
20.5
计算标化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标准总死亡率 标化死亡比
比例(proportion)——构成比 一特定时间(time point)某特定事件 在总体事件数中所占的比重。 proportion=a/(a+b)
是一个静态指标 无时间单位
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
发病率 现患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 的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危险性的指标。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也称患病率或流行率
指某特定时间某人群中某病现患人数 所占比重或比例。
现患率
特定时间某病现存病例数 被调查(或检查)的人数
K
现患率(prevalence rate)
计算现患率时应注意:
分子包括新、老病例,只要调查时正处于 患病状态。
分母不考虑“暴露人口”
发病率较低,低于10%。
PID
临床感染与亚临床感染之比
小儿麻痹、猩红热、流脑 麻疹
亚临床感染 临床感染
0 0.1 0 .2 0.3 0.4 0 .5 0.6 0.7 0 .8 0.9 1
死亡
续发率或二代发病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
续发病例数
续发率 易感接触者人数 K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表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患某 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病死率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患该病的总人数
K
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诊治水平 多用于急性病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关系
某病的死亡率 =该病的发病率×该病的病死率
该病处于稳定状态时。
生存率(survival rate)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各指标的用途、局限性、计算方法 指标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分类
测量疾病和死亡频率的指标——主要用 于描述疾病的分布
发病率、现患率、死亡率、病死率等
测量危险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 —定量推断
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 等
统计学常用的相对数计量方法
率(rate) 用来测量一定时期内,某人群特定事件 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rate=a/(a+b)
甲地 年龄组(岁)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乙地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20~
1,500 6
4.00
500 2
4.00
40~
1,000 6
60 及以上 500 5
合计
3,000 17
6.00 10.00 5.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