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联卢布大贬值范文.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苏联卢布大贬值范文

篇一:苏联末期卢布信用危机原因探析

苏联末期卢布信用危机原因探析

富景筠

【内容提要】卢布信用危机是苏联经济崩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戈尔巴乔夫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一系列失误是导致卢布急剧贬值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苏联末期的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造成流通领域货币数量的激增。与此同时,传统货币管理体系的严重失灵又进一步加速了转账卢布的现金化过程。而1991年年初的货币改革和价格自由化则直接引发货币滞存与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鉴于卢布信用等级是苏联政权牢固程度的晴雨表,剖析引发卢布信用危机的原因,对于探讨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联货币卢布赤字财政信用危机

【作者简介】富景筠,197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07)

1990年是苏联末期[1]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分水岭。就通货膨胀率而言,1986~1989年仍较为平稳,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1%[2]。然而自1990年起,情况开始迅速变化,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率达到5·6%[3]。至1991年,苏联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压制性通货膨胀开始公开化,并迅速升级为奔腾式通货膨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1991年零售价格指数和批发工业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86%和138%。随着苏联通货膨胀率的急剧攀升,卢布实际购买力大幅下滑。

据统计,与1985年相比,1990年单位卢布的实际购买力仅为其名义价值的12%~14%[4]。而到了1991年,卢布在一年内的贬值幅度就达到85%[5]。可以断定,卢布信用危机是在1990和1991这短短两年内全面爆发的。

为什么苏联末期的卢布币值会表现出如此剧烈的波动趋势?导致这一时期卢布信用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意义深远、发人深思。另外,卢布的信用等级是苏联政权牢固程度的晴雨表,而苏联末期卢布的急剧贬值正是这一政权风雨飘摇的直接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卢布信用的衰退与丧失构成了苏联经济崩溃乃至国家解体的重要原因。因此,剖析引发卢布信用危机的原因对于探讨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首先考察苏联末期货币发行和银行信贷的具体情况,进而阐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的严重后果以及卢布信用危机的酝酿过程,最后解析1991年年初货币改革和价格自由化是如何引发了以奔腾式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为特征的卢布信用危机。

戈尔巴乔夫实施市场化改革后,苏联政府的财政赤字急剧攀升。1986~1989年,年均赤字为730亿卢布,仅1988年就增加了56%[6],1989年升至1000亿卢布[7]。就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来看,1986年为5·7%,1987和1988年分别为6·4%和9·2%,1989年则接近10%[8]。进入90年代,苏联财政的赤字压力越发严重。1990年,财政赤字为850亿卢布,占该年联盟GDP的8·5%[9]。据统计,1991年,仅联盟的财政赤

字就达到2050亿卢布[10],如果加上地方政府和加盟共和国,苏联政府的赤字总额则高达4820亿卢布,其占联盟GDP的比例攀升至26%[11]。在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受限[12]的重重困难下,苏联政府铤而走险,采取了依靠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实现融资。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对于暂时解决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无疑是立竿见影的;于是,这种收效显著的筹资手段迅速被资金饥渴的苏联政府滥用无度。从走势上讲,1971~1985年,苏联货币发行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年均总量为33亿卢布。1986年出现小幅增长,升至39亿卢布。货币发行量的爆炸性增长出现在1987年。该年,货币发行量逼近60亿卢布,为上年的1·5 倍。从1988年开始,这种增长势头越发不可遏止。1988~1990年,年均货币发行量高达188亿卢布。到了1991年,货币发行量则升至1276亿卢布,是上年的4·8倍[13]。

基础货币M0的迅速增加通过乘数效应的放大作用,直接导致流通领域中现金数量的成倍扩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字,戈尔巴乔夫改革后,苏联货币流通领域中的现金数量从1986年的748亿卢布升至1990年的1361亿卢布,五年内增长了1·8倍。到了1991年12月,流通领域的现金总量达到2500亿卢布,与年初相比近乎翻了一番[14]。

在财政赤字货币化引发卢布现金迅速激增的同时,苏联传统的银行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金融改革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银行体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国家银行为领导、五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和信用社银行为补充的新型金融体系。随着中

央银行管制的全面放松,大一统式的垄断银行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职能迅速分散。这大大削弱了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信贷水平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发大范围的信用膨胀。

在戈尔巴乔夫提出《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方针后,以银行体系改革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988年9月,《苏联国家银行章程》正式出台。根据这一章程,单一银行的垄断结构被转变为包括苏联国家银行和五家国有专业银行在内的二级银行制度[15]。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合作社银行则完全打破了国有银行在信贷经营方面的垄断格局。根据1987年《企业法》和1988年《合作社法》,企业和合作社可以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合作社银行。它们不仅在信贷发放方面具有完全的自主权,而且在给予计划外贷款上不受国家信贷政策的限制。在国家优惠政策和高额收益的双重

刺激下,商业银行和合作社银行的数量迅速增加。1990年达到280家[16],至1991年年底,总量超过1600家,是1990年的5·7倍[17]。

商业银行和信用社银行的迅速发展极大地稀释了中央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力。苏联末期,国有银行的贷款数量逐年下滑,从1986年的5214亿卢布减至1987年的4526亿卢布,降幅达13%。1988年后,国有银行贷款总量进一步下降,从4304亿卢布降至1991年的3644亿卢布,减幅超过15%[18]。尽管如此,整个苏联末期的银行信贷却表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其中,短期贷款总量从1986年年初的4265亿卢布升至1991年的6682亿卢布,增加了57%[19]。究其原因,在国有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