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雨棚施工方案

站台雨棚施工方案
站台雨棚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组织机构 (3)

四、施工方法及措施 (3)

五、质量保证措施 (8)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0)

一、编制依据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GB50226-2006)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J774-2008)

《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 10083-2005,J458-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屋)盖结构构造》 (05SG52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建质[2008]216号)

《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6号

《铁路旅客站房细部设计》(鉴建筑[2008]105号)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83号

《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345-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压型钢板》(GB/T 12755-2008)

《民用建筑隔音设计规范》(2001版)

选用的图集:国标图集,陕西省标图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部承建中心里程为DK991+850榆中站站房综合楼工程,包括站房综合楼,站房周边的站前平台,站房站台之间连廊,进出站地道及站台雨棚。站台基础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榆中站雨棚起始里程为DK992+0.92.013

终点里程为DK991+642.013

车站设岛式站台2座,宽8米,长450米。

站台雨棚与站台面等宽等长,雨棚檐口最高的距离站台面5米。

三、组织机构

由项目部主管技术员向现场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 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项目部各部门、各人员应该密切配合,确保工程的高效优质。

四、施工方法及措施

考虑到在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前提下,施工的便捷性、布置灵活、工作效率高、工期要求等,我方决定采用分段分部位施工。

(一)、承台地梁\楼梯底板施工

1、本工程承台地梁采用双面覆模胶合模板施工,楼梯底板采用砖胎模和双面覆模胶合模板结合施工的方式;模板施工选用18厚双面覆模胶合板和50×100木方制作,采用φ48直径3mm厚钢管、扣件、φ12螺杆作为支撑和固定系统。为防止承台、楼梯(剪力墙)砼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变形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合格,在模板施工时需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用对拉螺栓对拉承台等构件,对拉螺栓采用φ14的Ⅰ级钢筋(HPB300),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对拉螺栓两端先用木方(50mm×100mm@200)固定模板,再采用φ48的双钢管做侧楞,再用可调蝴蝶扣将

钢管调紧以达到加固模板的目的。地梁采用内撑和步步紧等加固工具对地梁进行加固,加固方法同承台加固方法。

2、承台地梁底板钢筋绑扎:

承台钢筋:

清理垫层→弹钢筋位置线→绑扎承台钢筋→绑扎柱子纵向筋插筋→焊接支撑筋。

地梁钢筋:

支梁侧模→在梁底划箍筋间距线→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主筋→放置保护层垫块。

楼梯底板钢筋:

砖胎模施工→清理垫层→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板、集水坑等钢筋→绑扎柱子、剪力墙纵向筋插筋→焊接支撑筋。

3、承台地梁混凝浇筑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工程施工方案。

(二)、雨棚柱施工

1、柱钢筋施工:

柱钢筋施工采用先绑扎再安装整体的施工工艺,即在钢筋加工棚先将柱钢筋骨架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加工绑扎完毕,再用货车运至作业面,在承台钢筋施工时将柱钢筋骨架一起安装到位,柱钢筋骨架采用灯笼式脚手架进行定位固定,防止在承台混凝土浇筑时发生走位。

钢筋骨架吊装采用一台20t吊车用3个吊点起吊(主、副卷扬配合),吊点加强焊接(钢筋骨架内采用直径18mm的三级钢间距2m的加劲箍与主筋焊接)确保吊装稳固。吊放时,吊直、扶稳,保证不弯曲、扭转。吊放钢筋骨架时应对准定位框,保持垂直,轻、慢放下并调整位置和固定。若遇特殊情况应停止下放,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入,见钢筋笼起吊示意图。

钢筋笼起吊示意图

2、柱模板施工:

(1)依据混凝土结构和构件设计形状、尺寸定制木模板,柱采用800mm定型模板。定制的木模板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重砼浇筑时产生的竖向荷载和侧压力。定制的木模板构造尽可能简单、支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及砼的浇筑和养护工艺要求。模板接缝严密,无漏浆。针对工程结构的具体情况,在确保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投入,加模板周转,减少支拆用工,实现文明施工。

(2)模板支设材料

本工程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柱为圆形,故圆柱选用定制的木模板作为外模,上下两圆形木模板之间采用32mm宽、1.2mm厚,拉伸强度650MP/mm 的固定夹钢带进行固定,每个配件固定夹之间的间距平均为300mm,固定夹与垂直的模板加固时卡固要求平行,上紧螺丝;UV槽要对齐卡紧确保建筑圆模板的圆整度。

为防止柱砼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变形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合格,在模板施工时需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采用φ48直径3mm厚钢管、扣件固定系统,沿着柱子高度方向每2m与已经搭设好的灯笼式脚手架进行拉结固定。加固示意图如下:

雨棚柱加固示意图

(3)施工中应注意:

A)柱模安装前,项目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员对操作班组人员就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搭设要求,构造要求和安全质量注意事项等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B)施工要点:

控制轴线、主控制标高的引测、复核:

控制标高点,必须以项目部测量组指定的标高控制点为基准,经木工工长复核后,才能支设梁底模及板模。

(4)模板安装要点:

柱模板安装完毕后外用水泥砂浆封闭,防止漏浆。

重点检查:柱模下口漏浆问题。

在涂刷模板隔离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安装加固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模板的拆除

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是已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拆模前应履行拆模审批手续。本工程各构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方可允许拆模,且其作业环境防护符合安全要求。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并委派专人看守,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拆模时拆模工人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对高度超过2m的模板拆除无安全防护时操作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拆模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拉到;作业间断时,现场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模板拆除后,应将表面粘结的砼块、砂浆清除干净,铁钉要拨除,然后将支撑、木方、模板等运至集中堆放点堆放整齐,对木方等要搭好防护棚,并做好消防准备工作。

3、柱混凝土施工:

(1)施工准备

本工程混凝土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选用,混凝土浇灌前,所有机具设备必须齐全,并经全面维修保养,以确保混凝土浇灌过程中所用机械设备运转正常。施工现场所用的水、电必须保证供应,以免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突然发生停电停水,影响工程质量。运送混凝土的道路应平坦,减少运输中的振荡,以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泌水现象。临时搭设的运输通道应牢固、接头平顺。并保证浇捣过程中不使模板、钢筋受损、变形、移位。

(2)施工方法

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检查,内容包括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结构模板形状和几何尺寸等,以及模板支撑是否稳定牢固。经验收合格并签证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要做好浇筑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根据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将柱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在雨棚梁下口。为避免混凝土产生缩缝,浇灌速度要适当放慢,浇灌时可几只柱子同时交叉轮流浇灌,同时要求混凝土覆盖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机械、人员等诸方面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以免遗留质量隐患。当柱混凝土浇捣高度大于2m时,柱模板两侧使用剪刀撑进行加固,以保证混凝土浇捣安全。

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对较大,故对每车混凝土做好坍落度记录,并由专职质量员旁站监督。混凝土浇捣时应认真细致,保证振捣密实。浇筑时留设标准养护强度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块组数按规范要求留设。

(三)、雨棚施工

(1)雨棚承台和柱等施工完毕之后,拆除灯笼式脚手架等支撑加固;用钢管搭设雨棚面板满堂架。满堂架搭设结构形式为:雨棚下部搭设满堂架,上端顶在板底,雨棚外侧采用悬挑式搭设,竖向搭设高度高于雨棚1200mm,悬挑架与雨棚间距为1000mm,并且绑扎安全网。距地面200mm高设一道扫地杆,立杆底端布设300mm×50mm垫板,立杆纵横向间距0.8m,步距1m。横向每十排立杆加设一道剪刀撑,横向在脚手架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一道,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满堂架体系和先浇筑的柱体或墙结构拉紧顶牢,梁板下立杆纵横成行,水平横杆全部贯通;板下支撑体系水平杆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立杆或水平杆连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采用钢木组合式模板施工,梁、柱、板模板选用18厚双面覆模胶合板和50×100木方制作,采用φ48直径3mm厚钢管、扣件、φ12螺杆作为支撑和固定系统。模板拼制时,板边要找平刨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木方上有疵病的部位,应截去,钉子的长度应为木板厚度的1.5~2.5倍。

每块木板与木档相叠处至少钉2个钉子,第二块板的钉子要向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使拼缝严密。模板长向拼缝宜采用错开布置,以增加模板整体刚度。对配制好的模板应在其反面编号并分清规格,使用部位,分别堆放保管,以免错用。

悬挑梁模板支撑设计如下:梁两侧立杆间距0.8m,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500,步距1m;梁底50×100mm木枋次楞间距250mm,梁底采用两道承重立杆,主楞采用单钢管与立杆双扣件连接。梁侧模主楞采用双钢管@500,梁侧次愣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250mm,梁侧模采用Φ14对拉螺杆拉结,首排距离梁底200、沿梁高间距350,纵向间距500设置,支设1道45°~60°斜撑顶住与板相连的上口模板。

(2)梁、板钢筋施工:

A、板钢筋:

绑筋前应先把垫层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再弹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然后摆放下层钢筋。钢筋分段连接,分段绑扎,绑扎钢筋时,纵横两个方向所有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绑好底层钢筋后,放置底板马凳筋,马凳筋采用用同规格底板钢筋加工制作,马凳筋脚高度=底板厚-上、下钢筋保护层-上、下钢筋直径,马凳筋间距1500m。马凳钢筋做法详见下图

马凳筋摆放固定好后,为防止马凳筋翻倒,采用绑扎与底板钢筋连接固定,在马凳筋上用粉笔划出上层横向筋位置线并绑扎好,然后开始绑扎上层纵向筋和横向筋,与下层钢筋相同,上层钢筋不得跳扣,分段连接,分段绑扎。

底板钢筋上、下层接头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错开。钢筋绑扎后应随即垫好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专人看管钢筋并负责调整。

B、梁钢筋:

梁的纵向主筋根据绑扎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直螺纹接头接头,其余采用对焊接头,梁的受拉钢筋接头位置应在支座处,受压钢筋接头应在跨中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5d区段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在梁底模板及侧模通过质检员验收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置纵筋再套外箍,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φ25长度同梁宽钢筋(端头应做防锈处理)。

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梁垫、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撑在梁垫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主梁与次梁的上部钢筋相遇处。

框架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至少要留有30㎜,以利灌筑混凝土之用。采用专用垫块作为保护层,当梁钢筋筑绑好后;将垫块安放在受力筋下,将梁侧垫块与梁绑扎牢固。

(3)混凝土施工:

雨棚梁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将柱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及梁板施工缝两侧凿毛,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浇筑时不能在缝边直接下料,振捣时振捣棒离垂直缝30cm。

梁板混凝土浇筑应本着先远后近,其浇筑方向应尽可能顺着次梁方向推进的原则进行。梁板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或板面跨中1/3范围内。

梁中混凝土采用分层斜面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为400mm,沿梁侧逐步向后移动。悬挑部位梁板应待其根部内跨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浇筑。

梁板混凝土振捣完毕后根据钢筋上的50控制线进行平整,由抹灰工先用木杠刮面,再用长木抹子抹平,在混凝土终凝前(用手按,只能按出轻微手印)用木抹子二次抹压,及时塑料布进行保湿。

五、质量保证措施

(一)钢筋工程

1、雨棚柱

现象:在梁断面位置处内墙柱钢筋无水平筋或箍筋。

控制方法:可将柱箍筋改为两个半边箍,半边箍可采用搭接或焊接,搭接长度可参照施工设计规范执行。

2、现浇板

现象:绝大多数原因是现浇板钢筋在绑扎后当浇灌混凝土时被踩到。

控制方法:增加钢筋马凳,而且马凳高度要符合图纸要求,使钢筋能承受混凝土浇灌时的压力。

3、悬挑梁

现象:较大截面混凝土梁的弯起钢筋,常常出现弯起点距离误差超过图纸和规范要求;钢筋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控制方法:根据图纸尺寸,画出大样图,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悬挑梁钢筋位置,将每根悬挑梁钢筋进行编号使用,防止出现上下部等钢筋混用。

4、钢筋接头方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