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必过知识点汇总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重点精品笔记
第一章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概述第一节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1.心理:也可称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2.心理卫生:以达到人“心理健康”这一状态为目标的过程,包含了达成这一目标涉及的各种措施。
3.心理卫生研究对象:既包括心理健康良好的人,也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不良的人。
4.心理卫生的基本任务: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5.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人际关系良好。
1.心理辅导:是一种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增进所有个体或团体的心理健康、福祉、职业等发展为目的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帮助被辅导者解决心理上面临的困难,陪伴他们成长,给与他们支持,增加他们心理能量。
3.心理辅导的特征:(1)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助人活动;(2)建立在人际交往上的工作;(3)是一项助人自助的工作;(4)以语言为基本工作方式的助人活动。
4.心理辅导的原则:保密原则,保密例外原则,自愿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5.心理辅导的模式主要有:医学治疗模式,咨询辅导模式,社会影响模式。
6.心理卫生、心理辅导、心理健康三者关系:心理卫生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为目的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过程;心理辅导心理卫生中最为重要的,带有专业色彩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二节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起源1.现代心理卫生是由菲利普.比尔内开启的,发过著名的精神病学家。
威廉.斯威策提出了心理卫生这个术语。
美国的比尔斯开启了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卫生诊所。
第三节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目的与意义2.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目的:预防与矫治心理问题(最根本目的),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3.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意义:个体:(1)帮助患有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人解除心理上的痛苦,重新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考前要点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考前要点孔子较为重视教师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他认为教师为人师表应做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史料记载,早在我国春秋之初就对人的心理卫生问题有所论述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管仲。
老子力主“恬淡”,“素朴”,“清静”,“知足”,认为这是养心之根本。
为人处事他主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
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整体恒动论1979年冬天,重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可以分为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人际关系良好和积极劳动实践。
心身疾病一般定义为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
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过敏性结肠炎、胆囊炎、癌症等等。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笔者认为健康心理应具备下列标准: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
2情绪正常、健康。
情绪活动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情绪是否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3意志健康。
表现为个体的活动,不是缺乏主见或盲目决定、一意孤行,而是有一定自觉的目的。
4心理与行动的协调与一致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且受人的意志的支配。
5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及健全的个性。
6人际交往正常,人际关系和谐。
7较强的适应能力。
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心理冲突还可分为趋—趋冲突、避—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三大类。
应激是“由应激源(紧张刺激物)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心理辅导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工作。
教育和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从其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辅导对象理性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咨询基础知识
大学生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咨询基础知识作为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社交、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了解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咨询基础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还能提高我们对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一、大学生心理卫生常识1、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保持情绪稳定、认知清晰、行为恰当、人际关系良好。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有适度的安全感和自尊心,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生活目标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1)学业压力:大学课程难度增加,考试竞争激烈,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
(2)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室友、老师等的相处中可能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心情。
(3)恋爱问题:恋爱中的挫折、失恋等情况可能引发心理困扰。
(4)职业规划迷茫: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不确定,感到焦虑和无助。
(5)家庭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不和谐等因素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等。
例如,性格内向、敏感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家庭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关系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3)学校环境: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4)社会环境:社会的竞争压力、文化观念、网络信息等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
4、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2)学会情绪管理:认识自己的情绪,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如倾诉、写日记、听音乐等。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真诚、友善的关系,获得支持和帮助。
(4)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前言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是自学考试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复习此课程,本文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供参考。
心理卫生1. 概念心理卫生是指通过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保持个体心理健康,促进个体积极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一系列措施。
心理卫生不仅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也强调个体和环境的适应。
2. 常见心理障碍•抑郁症: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神运动迟缓等。
•焦虑症:症状包括不安、恐惧、自卑等。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包括回忆、惊恐、避免等。
•强迫症:症状包括强迫性思维、行为和观念等。
3. 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志•情感上:具有充满活力的积极情绪,如快乐、满足、愉悦等。
•思维上:具有理性思维、灵活性思维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行为上:具有自我控制能力,且能以适应性方式应对环境变化。
4. 心理卫生技巧•积极心理暗示法:即通过积极向自己暗示来调节自身情绪,如:“我可以做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
•放松训练法:主要包括深呼吸法、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
•争取心理支持:即主动向亲朋好友、咨询师或社工等寻求帮助和支持。
心理辅导1. 概念心理辅导是一种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帮助性关系。
心理辅导的过程包括接触、评估、目标设定、方案实施和反馈。
2. 心理辅导的原则•尊重个体:尊重个体的价值、人格和需求。
•保密原则:尊重个体的隐私,确保个体的信息不泄露。
•合理性原则: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建立信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与个体保持适当的距离和互动。
•以人为本:建立以个体为中心的思想,注重个体的需求和利益。
•细节把控:注重细节把控,从小方面入手,引导个体健康发展。
3. 心理辅导的步骤•建立关系:通过倾听、沟通、互动等方式,建立与个体的信任关系。
•评估个体的情况:了解个体的背景、性格特点和问题,进行详细评估。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一、名解1 、心理:也称心理现象,可人为帝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客观事物在大脑的主观能动表现)2 、卫生:保卫生命,维护生机之意3 、心理卫生:包括一切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4 、健康: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5 、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6 、生理健康: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能保持良好的劳动与工作状态,没有疾病7 、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突,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8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9 、防御机制: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10 、应激: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由应激源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11 、辅导:是有关人员对当事人的帮助和指导12 、学校心理辅导:广义的是指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各类成员的心理辅导;狭义的是专指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内容和职能上看(教育和发展);对象(大、中、小学生)效能看(各级学生在心理问题是大量的)——学校心理辅导的类型有: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13 、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14 、心理测验: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15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16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17 、精神分析法: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得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的心理过程将其招回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到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18 、行为强化法: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19 、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己收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行为,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20 、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表现或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无选择地记录被观察行为或现象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地,客观地描述。
自考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章节详细讲义复习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二节第三节本章重难点分析知识点1心理卫生的定义(1(2知识点1心理卫生的定义(3知识点1心理卫生的定义知识点2心理卫生的对象和基本任务知识点3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123知识点4心理辅导的定义知识点5心理辅导的对象知识点6心理辅导的特征(1(2(3(4知识点7心理辅导的原则(1(2(3(4(5(6知识点8心理辅导分类1 2知识点1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兴起与发展123. )4.知识点1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兴起与发展1.2.知识点1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目的1.2.知识点2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意义1.2.3.1 2 3 4第二节第三节本章重难点分析知识点1 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WHO知识点1 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1(2(3(4(5(6(7知识点1 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8(9(10知识点1 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1)(2)•••知识点2 心理健康的标准•••(1(2(3知识点2 心理健康的标准•知识点1 常见精神障碍(1(2(3(4知识点1 常见精神障碍(1(2(3(4知识点1 常见精神障碍B小B知识点1 常见精神障碍知识点1 常见精神障碍小CC知识点1 常见精神障碍知识点1 常见精神障碍知识点2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干预知识点2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干预知识点2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干预知识点2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干预素;知识点2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干预素;知识点2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干预(1(2(3(4知识点1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笔记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笔记第一章心理卫生概述考核知识点(一)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 1.心理的构成 2.卫生与心理卫生的一般概念(1)卫生的概念(2)对心理卫生的三种理解(二)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自我意识良好 2.社会功能良好3.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劳动实践(三)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1.心理卫生思想的渊源(1)国外的心理卫生思想(2)古代中国的心理卫生思想 2.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1)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2)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四)心理卫生运动 1.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简况 2.中国心理卫生运动概况(五)心理卫生的意义 1.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1)预防心理疾病(2)防治躯体疾病 2.学校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发展意义(1)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考核要求(一)识记 1.心理、卫生的含义 2.心理的构成成分3.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1)自我意识良好(2)社会功能良好(3)良好的人际关系(4)积极劳动实践(二)领会 1.心理卫生内涵的界定 2.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1)柏拉图、希波克拉底的心理卫生思想(2)管仲的心理卫生思想(3)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 3.古代心理卫生思1 / 2想的主要特点(1)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2)古代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4.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演变(1)比尔斯对心理卫生运动的贡献(2)中国心理卫生运动概况 5.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1)心理卫生对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2)心理卫生对防治躯体疾病的作用(三)应用 1.举例说明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意义第二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考核知识点(一)健康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2.判断个体心理健康应坚持的原则 3.健康心理的标准(三)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体质因素 3.性别和年龄因素 4.器质性因素(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1)亲子关系(2)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4)家庭成员的关系及气氛 2.冲突、挫折及心理防御机制(1)心理冲突(2)挫折(3)心理防御机制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1)应激(2)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人格类型特征考核要求(一)识...。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重点(3)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重点(3)★罗杰斯指出:“辅导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辅导员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辅导员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一般认为,抑郁病人的思维内容是以失落感为特征的。
★精神分析法的基本辅导目标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代币法又称代币管制法,是一种通过强化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
★重读是辅导人员对来访者所表达内容中认为重要的字或词以强调的语气进行重复。
★阐释就是指症状的无意识隐义和动机揭露出来使其进入意识的一种方法。
★神经症是一种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中等程度的心理障碍。
★心理辅导巩固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巩固效果和追踪调查。
★问卷一般可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和图画型三种类型。
★在心理辅导理论中,被视为继心理分析法、行为转变法之后的“第三种势力”的是个人中心疗法。
★认知重建理论把自我挫败看成是来访者不良认知的结果。
★有些人要求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欢和期望的去发展,否则便觉得很糟糕、可怕。
这种认知被称为虚拟陈述。
★中小学生的认知卫生问题主要包括发展性和适应性。
★辅导人员自我开放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辅导人员自己对来访者的体验和感受,二是辅导人员向来访者谈与辅导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心理辅导在解决问题阶段的任务有三项:制定辅导目、选择辅导方案和实施指导帮助。
★认知重建法的代表人物有艾利斯、贝克和麦肯保姆。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就心理卫生来说,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自尊和自爱。
★心理辅导开始阶段的任务有三项:建立辅导关系、掌握学生的资料和进行分析诊断。
★在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时,提问的方式有两种,即质疑式和夸张式。
★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变化的关键条件。
★系统脱敏法由精神病学家沃尔帕首创。
★常用的行为强化法包括奖励、惩罚和_强化不相容反应_。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全
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全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一、名解1、心理:也称心理现象,可人为帝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客观事物在大脑的主观能动表现)2、卫生:保卫生命,维护生机之意3 、心理卫生:包括一切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4、健康: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5、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6 、生理健康: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能保持良好的劳动与工作状态,没有疾病7 、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突,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8、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9、防御机制: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10、应激: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由应激源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11、辅导:是有关人员对当事人的帮助和指导12、学校心理辅导:广义的是指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各类成员的心理辅导;狭义的是专指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一一内容和职能上看(教育和发展);对象(大、中、小学生)效能看(各级学生在心理问题是大量的)——学校心理辅导的类型有: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13、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14、心理测验: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好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15、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16、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17、精神分析法: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得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的心理过程将其招回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到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18、行为强化法: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19、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己收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行为,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20、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表现或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无选择地记录被观察行为或现象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地,客观地描述。
心理卫生与辅导参考资料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第一章心理卫生概述第一节心理卫生的内涵1、心理包括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方向性和能动性,包括生理唤醒、意识、潜意识、定势、注意等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是对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的概括,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历程性和动力性。
认知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心理活动。
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两部分组成,反映了个体心理的稳定性、独特性、完整性和动力方向性。
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2、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有两重含义:一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二是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和内容的一种工作。
3、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1)自我意识良好;(2)社会功能良好;(3)良好的人际关系;(4)积极劳动实践第二节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心理卫生思想可以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找他提出的“体液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
2、古代西方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1)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整合作用;(3)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4)认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3、中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1)整体恒动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2)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3)关于情绪与疾病产生、治疗的关系的思想极为丰富。
4、关于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问题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从法国医生比奈1792年提出废止对精神病人的折磨而应给予人道主义待遇开始。
另一种观点认为真正现代心理卫生活动是始于本世纪的美国。
美国保险公司的职员比尔斯的著作《自觉之心》引起很大反响,并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于1908年5月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并确定该协会的工作目标为:保持健康,防止心理疾病。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己整理版本)
⼼理卫⽣与⼼理辅导(⾃⼰整理版本)第⼀章⼼理卫⽣概述⼀、⼼理卫⽣概述(1)⼼理:可称为⼼理活动或⼼理现象,可⼈为地分成⼼理状态、⼼理过程和个性⼼理(2)⼼理状态:是对某⼀时刻个体全部⼼理活动综合⽔平的描述,反映了⼼理的时间性、⽅向性、能动性(3)⼼理过程:是对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为活动的概括.反映了个体⼼理的历程性、动⼒性。
(4)个性⼼理:由个性倾向性、个性⼼理特征两部分构成.反映个体⼼理的稳定性、独特性、完整性及动⼒⽅向性。
(5)⼼理卫⽣:⼜称精神卫⽣,包括⼀切旨在改进及保持⼼理健康的措施。
有两重含义。
⼀重含义:⼼理卫⽣是⼈的⼼理健康状态;另⼀重含义是增进⼈的⼼理健康。
卫⽣:世界卫⽣组织认为“健康是指⽣理、⼼理和社会适应能⼒的完满状态”。
⼼理卫⽣:《⼤不列颠百科全书》:包括⼀切旨在改进和保持⼼理健康的措施。
⽐如精神疾病预防和康复、压⼒缓解等。
⼆、⼼理健康的⽬标是什么?⽬标之⼀:⼼理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与处理。
⽬标之⼆:继续保持并增进个⼈健康状态。
对内,培养个⼈⼼理的抵抗⼒,防⽌不良适应的产⽣;对外,应培养个⼈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适应能⼒。
三、保持⼼理卫⽣的原则:(1)⾃我意识良好:⾃知和⾃爱(实现⽅式:⾃我观察、⾃我认定、⾃我判断、⾃我评价)(2)社会功能良好(3)良好的⼈际关系(4)积极劳动实践四、⼼理卫⽣思想的产⽣1.西⽅思想渊源西⽅:(1)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学说”。
⼈体包括四种体液分别对应四种⼈格特征,分别为:⿊胆汁、黄胆汁、红⾎液、黏液;(2)柏拉图:健康⼈格需要理性、精神、⾷欲能⼒、“性爱”的协调⼀致。
精神失常主要由躯体因素造成,部分⼼理因素和神学因素。
2.中国思想渊源(1)春秋之初的管仲在《管⼦.内业》把善⼼、定⼼、全⼼、⼤⼼作为内⼼修养的标准,并提出养⼼之术:正静、平正、守⼀。
(2)孔⼦思想:“少之时,⾎⽓未定,戒之在⾊;及其壮也,⾎⽓⽅刚,戒之在⽃;及其⽼也,⾎⽓既衰,戒之在得”;“兴于《诗》,⽴于礼,成于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思想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来加以解决。
二、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1二者所要达到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人的政治思想面貌,主要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问题。
心理辅导的目的则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
2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它力图使学生认同高尚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意识。
心理捕导的核心问题则是成长问题。
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适应性问题,充分挖掘个人的潜能,使之全面地发展,其核心是推动个人不断成长。
3从工作角色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辅导人员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在询问、商议、帮助、指导等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人员的工作角色是参谋、顾问、朋友,其中虽有教育的因素,4从工作方法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报告、课堂讲授、个别谈话、批评表扬、提供榜样、树立典型等方法。
学校心理捕导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会谈、心理测量、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
在辅导过程中,有些沉默是由辅导人员引起的,其引起沉默的原因在于:1辅导人员本身对辅导缺乏热心,会谈中也很少主动以言语与来访者沟通。
他的沉默源于对辅导关系的冷漠,显示了辅导人员隐藏、退缩及保护自己的倾向。
2辅导人员在会谈进行中,尚未理清自己的思路,以致“不知该说什么”或“不知该怎么说”。
这种沉默实际上是辅导人员因自身原因而做出的失败的反应。
3沉默是辅导人员经过考虑有计划、主动引发的。
是一种具有辅导价值的沉默,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原因可能是辅导人员为了引导来访者领悟、做出承诺,可能是因为要将会谈探索的责任转移给来访者,也可能是防止来访者的心理隋性等。
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中走极端的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症状及表现认为:对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2辅导要点: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
对有错误的人不加分析,一味给予严厉制裁是缺乏理性的。
人犯错误有各种原因(主观的、客观的),错误有大有小,有性质的不同,犯了错误也不等于不可救药。
对待同学、同志的错误,明智的想法是:“他犯了错误,我不能歧视他,要帮助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并不是主张纵容恶行,也不是提倡做“老好人”。
因为一味的责备和惩罚往往无助于行为的改善。
相反,常常会导致逆反心理、对立情绪,以致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看见错误,大可不必一心想着如何去惩治。
即便是必要的惩罚、制裁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帮助人、教育人的手段。
理性的人际交往态度是宽容待人、以诚待人。
心理辅导的整体性原则:一是学习心理辅导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即通过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知、情、意、心理活动及个性也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是追求学校心理辅导的各种模式、方法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综合运用,使其达到辅导与教育目标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心理评估:主要指评估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
心理评估的原则:整体性、客观性动态性综合性指导性保密性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它是指、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心理评估中具体注意以下几点:1 .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应从整体出发,从内在心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和认识心理现象。
2 .对心理现象的评估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侧面予以分析,要从横向和纵向去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3 .既要研究被评估心理现象的构成,又要研究其所起的作用,从而实现整体认识。
贯彻客观性原则,要求辅导员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 .心理评估确定的目标或指标要客观,应选择那些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焦点进行观测和探讨。
2 .收集资料时要尊重来访者的客观心理需求,不能以辅导员主观感受和体验来代替所获得的现象或事实。
3 .在实施心理测量时,要运用适当的心理评估工具,严格按有关的操作标准进行,对测量结果以科学、慎重的态度予以解释。
4 .在做评估结论时,要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全部事实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贯彻动态性原则需要做到:1 .来访者的心理特点是在社会环境发生过程中形成与变化的,因此,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往往要探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对来访者的影响。
2 .探求来访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特别是成长早期的心理活动变化。
3 .不仅要善于发现与分析当前表现出的心理特点,还要预测将要出现的心理迹象,以求从发展的角度对心理现象做全方位的评估。
保密性的内容包括:1不公开来访者的姓名;2为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内容保密;3拒绝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4 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
谈话法在心理评估中的操作程序与技巧:1制定谈话的计划(1) 确立访谈的目的;(2) 确定访谈的主题和内容;(3) 确定访谈的方式;(4) 编写提问的措词及说明;(5) 确定必要的备用方案;(6) 确定对回答的记录方法;(7) 确定访谈工作进程。
2准备谈话需要的工具根据目的和需要准备供谈话使用的表格、提纲、录像机或录音机等。
3 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1) 开门见山地自我介绍。
开门见山地自我介绍的目的在于使受访者了解谈话人的情况及目的。
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谈话的目的和意义、为对方保守秘密以打消受访者的顾虑等。
(2) 建立起职业的或工作的信任感。
向受访者说明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道德使学生建立起对心理评估工作的职业信任感,这是敞开心扉、暴露心理问题的基础。
4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效果这是心理评估中谈话的主体,在这个阶段应注意下列问题:(1) 所提问题不能使人产生歧义,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词或专业术语,以利于沟通和节省时间。
(2) 提问应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学校心理评估的对象可能是中、小学生,评估对象不同,对言语的理解水平有差异,因而,提问应符合不同年龄的特点。
(3) 围绕主题谈话,控制谈话方向。
在谈话中,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杂乱无章,甚至跑题,当辅导员发现偏离主题时应巧妙地回归主题,切忌粗暴打断对方谈话,造成对方的难堪或不愉快。
(4) 启发诱导,深人了解所提问题不甚明确而仓促回答致使答案不清或答非所问或对所提问题有顾虑而不愿明确回答。
(5) 灵活掌握发问技巧。
(6) 适时插问。
有的来访者在回答时常担心回答不合乎要求,因而在回答问题中常停顿下来,此时可适当插问,或肯定其回答,或鼓励其继续说下去,或帮助其归纳一个要点,引导其继续说下去。
(7) 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
谈话者在谈话中可适当地运用表情和动作加强谈话的感染力,在客观的立场上保持对方对谈话的兴致。
5有效记录谈话内容运用观察法的要求:1观察者应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
2观察者与被观察着尽力良好的关系决定着观察结果的真实度3尽量避免主观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4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时间取样法: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的方法。
事件取样法: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他要求在观察前选择与规定所要观察行为或时间的类型,观察时需等待所选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做记录。
轶事记录法:通过观察者认为有价值的、反映被观察者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以及被观察者显著地或典型的新出现的表现,凡是观察者直接观察到的都可以记录下来。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
谈话法: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谈话法:它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测验法):心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通俗的说,就是对测量者的少数的有代表的行为进行分析,对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心理测验的特点:间接性典型性系统性科学性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的独特价值:1可以客观地收集到心理评估所需的资料2有利于来访者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3提高心理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4可以提高心理评估的工作效率人格测验:又称个性测验,是对人的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测验。
人格发展测验和人格障碍测验。
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2保护测验内容,防止滥用测验3做一名合格的测验者,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4根据测验的目的与对象特点,选用使用的心理测验5应慎重的解释与使用心理测验结果。
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技术:1 .做好测验的组织与准备(1) 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
(2) 准备好测验材料。
测验所用的量表、测验用笔、计时工具和其他必需材料应在测验前清点、检查和准备好。
2 .建立与来访者间协调的关系3 .标准化实施测验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实施应遵循下列程序与方法:(1) 向来访者呈现所有测验项目的指导语与测题。
(2) 严格按测验要求准确计时,清楚来访者的反应4 .全面、科学地分析心理测验结果(1) 来访者的自然情况:包括来访者的姓名、编号、年龄、年级、学校、测验日期等。
(2) 对测验的总体解释,对所测验的现象从总体上给予评定,如智力测验中的总体智商是多少,处于什么水平等。
(3) 心理侧面的分析。
结合测验所包括的各个特质或因素给予分析。
(4) 测验中的表现、背景、环境分析。
将测验所得分数与测验中的表现、测验背景、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系统分析。
(5) 指导建议,根据测验结果提出教育与咨询建议。
一般来说,测验分析报告不直接交给来访者本人及其家长,教师需要的话,应由专门人员负责解释,从而客观对待测验结果。
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2教师必须无批判的和无批评的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3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