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3-2
执业药师考试资料,中医诊断学基础
以从体表的不同组织器官和部位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望色、闻声、问症、切脉等手段,诊察 疾病显现在各个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就可以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及其内部联系,从而为辨 证论治提供依据。
望、闻、问、切是用以调査了解疾病变化的四种不同方法,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 取代。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 了解病情,保证判断的准确性。任何只强调某一种诊法的重要性,而忽视其他诊法的作法, 都是不对的。
中医诊断学(完结)
喉痈: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困难—热毒客于咽喉 伪膜:若伪膜松厚,容易拭去—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
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很快复生者—白喉 五、望躯体四肢 1、望颈项:瘿瘤: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2、望四肢:“鹤膝风”:膝部肿大而股胫消瘦—寒湿久留、气血亏虚所致 六、望皮肤 1、色泽异常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站汗) ①自汗:醒时汗出,活动尤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②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见于阴虚证 ③绝汗: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亡阴—汗热如油;亡阳—冷汗淋漓如水 ④战汗:战栗伴有汗出,见于邪正剧烈斗争,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
4
①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蕴结、元气将脱 ②半身汗: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 ③手足心汗:阴经郁热熏蒸 ④阴汗:下焦湿热郁蒸 4、问疼痛 1)疼痛性质:胀痛—气滞,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刺痛—瘀血;冷痛—寒
①消谷善饥:食欲亢盛,进食量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消谷善饥+多饮多尿、形体消瘦—消渴 消谷善饥+大便溏泄—胃强脾弱
②饥不欲食: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或进食不多。饥不欲食+脘痞、干呕呃逆—胃阴虚证 ③除中:久病或重病患者,本不欲食或不能食,若突然欲食或暴食,称为除中,是中气衰败,脾胃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中医诊断学 (3)
细目一望神要点一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1.得神(1)临床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2)临床意义:健康的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2.少神(1)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
(2)临床意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
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
3.失神(1)精亏神衰①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消著骨,动作艰难等。
②临床意义:正气大伤,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
(2)邪盛神乱①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②临床意义: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4.假神(1)临床表现:如久病、重病患者,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志清楚,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或原本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但却浮光外露,目睛直视;或久病面色晦暗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等;或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等。
(2)临床意义: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神乱细目二望面色(一)常色和病色要点一常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1.主色: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
2.客色: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微有相应变化的面要点二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1.善色: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
2.恶色: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说明病变深重。
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要点三五色主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意义1.赤色:主热证,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
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
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
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
“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
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
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
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中医诊断学-3-3
中医诊断学-3-3(总分:3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型题(总题数:15,分数:15.00)∙A.心阳虚证∙B.心阴虚证∙C.心脉痹阻证∙D.心血虚证∙E.心气虚证(分数:1.00)(1).心烦心悸,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者,证属(分数:0.50)A.B. √C.D.E.解析:(2).心悸怔忡,形寒肢冷,气短心痛者,证属(分数:0.50)A. √B.C.D.E.解析:∙A.肺阴亏虚证∙B.燥邪犯肺证∙C.肝火犯肺证∙D.肺肾阴虚证∙E.痰热蕴肺证(分数:1.00)(1).干咳,痰少难咯,痰中带血,烦热,盗汗,舌红少津。
宜诊断为(分数:0.50)A. √B.C.D.E.解析:(2).咳嗽,痰中带血,盗汗,遗精,口干咽燥,舌红少苔。
宜诊断为(分数:0.50)A.C.D. √E.解析:∙A.脾胃阳虚证∙B.寒湿困脾证∙C.饮留胃肠证∙D.寒滞胃肠证∙E.脾肾阳虚证(分数:1.00)(1).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头身困重,苔白腻,脉缓。
宜诊为(分数:0.50)A.B. √C.D.E.解析:(2).黎明腹泻,粪质清冷,畏寒,面白神疲,舌淡,脉沉迟无力。
宜诊为(分数:0.50)A.B.C.D.E. √解析:∙A.肠热腑实证∙B.食滞胃肠证∙C.寒滞胃肠证∙D.肝气犯脾证∙E.胃肠气滞证(分数:1.00)(1).腹痛暴急,恶心呕吐,腹泻清稀,肢冷面青,脉弦紧。
宜诊断为(分数:0.50)A.B.C. √D.E.解析:(2).腹痛肠鸣,脘闷厌食,泻下不爽,便臭如败卵,苔厚。
宜诊断为(分数:0.50)A.B. √D.E.解析:∙A.饮停胃肠证∙B.胃阳虚证∙C.胃气虚证∙D.寒滞胃肠证∙E.胃阴虚证(分数:1.00)(1).呕吐清水,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畏寒肢冷。
宜诊断为(分数:0.50)A.B. √C.D.E.解析:(2).恶心呕吐,脘腹冷痛,腹泻清稀,面膏肢冷,脉沉紧。
宜诊断为(分数:0.50)A.B.C.D. √E.解析:∙A.胃肠气滞证∙B.胃阴亏虚证∙C.肠热腑实证∙D.肠燥津亏证∙E.胃热炽盛证(分数:1.00)(1).便秘,脘腹痞胀疼痛,走窜不定,矢气则减,脉象弦。
中医超级宝典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 第三单元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闻诊考点一听声音1. 新病音哑和失音———多属实证(金实不鸣),因外感风寒或风热,或痰浊壅滞,以致邪阻息道,肺气不宣,清肃失职。
2. 久病音哑和失音———多属虚证(金破不鸣),因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肺,以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
3.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为热扰心神,属热证、实证,多伴有高热烦躁、舌红苔黄,多见于温热病热入心包或伤寒阳明腑实证。
4.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
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伤寒论》:“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即止,首尾不续。
多见于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属阴证,常见于癫病和郁证。
6. 错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不能自主。
虚证,多与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有关。
实证多为痰浊、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7. 狂言:指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症状。
多属阳、实证。
8. 言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病中语言謇涩,每与舌强并见,多因风痰阻络所致。
为中风先兆或后遗症。
9. 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
10.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11. 呕吐呈喷射状———热扰神明。
12. 呃逆:是胃气上逆,从咽喉部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
唐以前称为“哕”。
13. 嗳气:即“打饱嗝”,古称“噫”。
多见于饭后,气体自胃向上出于喉间而发出的声响,声长而缓。
■考点二嗅气味1. 病室臭气触人———瘟疫类疾病。
2. 病室有血腥味———多患失血。
3. 病室散有腐臭气———多患溃腐疮疡。
4. 病室尸臭———脏腑衰败。
5. 病室尿臊气(氨气味)———肾衰竭。
6. 病室有烂苹果气味(酮体气味)———消渴并发症患者,属危重。
7. 病室有蒜臭气味———有机磷中毒。
中医诊断学-(3)
中医诊断学-(3)二、B1型题A.脾气虚B.脾阳虚C.寒湿困脾D.食滞胃脘E.命门火衰26、患者大便稀溏,纳差,腹胀,食后尤甚,舌淡白有齿痕。
其证候是27、患者清晨腹痛,痛即作泻,形寒肢冷,神疲,面色白,脉迟无力。
其证候是A.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短少B.头痛目赤,急躁易怒,胁痛便秘C.腹部痞闷,纳呆便溏,面目发黄D.腹痛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E.阴囊湿疹,瘙痒难忍,小便短赤28、湿热蕴脾可见29、肝胆湿热可见三、A2型题1、患者,女,36岁。
发热10日,身热夜甚,口干少饮,心烦躁扰,鼻衄2次,脉细数。
其舌象应是A.舌红苔黄腻B.舌红苔黄糙C.舌绛苔少而干D.舌绛苔少而润E.舌红苔白干2、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
其舌苔应是A.白厚B.薄白C.黄腻D.花剥E.白腻3、患者腹部痞胀,纳呆呕恶,肢体困重,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尿黄便溏。
其舌象应是A.舌红苔黄腻B.舌红苔黄糙C.舌绛苔少而干D.舌绛苔少而润E.舌红苔白而干4、患儿,3岁。
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山根青筋显露,容易感冒,腹泻,食欲不佳,舌淡红,其舌苔应见A.白厚B.薄白C.黄腻D.花剥E.白腻5、患者年高体衰,病属虚寒,久已卧床不起。
今日晨起突然面色泛红,烦热不宁,语言增多,并觉口渴喜饮、舌淡,脉大而无根。
共病机是A.阴盛格阳B.阳虚阴盛C.阳损及阴D.阳气亡失E.阴阳离决6、患者,男,40岁。
素有高血压病史,现眩晕耳鸣,面红头胀,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时有遗精或性欲亢进,舌红,脉沉弦细,其病机是A.阴虚内热B.阴损及阳C.阴虚阳亢D.阳损及阴E.阴虚火旺7、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
其病机是 A.阳盛格阴B.阳损及阴C.阳热偏盛D.阳盛伤阴E.阴盛格阳8、患者久病,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白,倦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偶见小腿浮肿,按之凹陷如泥,舌淡脉迟。
其病机是A.阳气亡失B.阳盛格阴C.阳损及阴D.阳气偏衰E.阳盛耗阴9、患者,男,35岁。
中医诊断学-课件-第三章-闻诊
2.心脏听诊
听诊心音增强:可见于胸壁较薄、运动之后、情绪
激动等生理状况下,病变中主要见于气分热盛,或阴 虚火旺、肝阳上亢,或血虚之代偿性心音增强者。
听诊心音减弱,可见于肥胖而胸壁较厚者,病变中主
要见于心气虚弱、心阳不足、心脉瘀阻、心阳暴脱, 或心肺气虚、气血亏虚等患者,亦可见于胸壁水肿、 肺胀、悬饮和支饮等患者
心脏听到杂音:心痹、胸痹、心瘅等心脏病变;或
见于外感高热、瘿气、肝阳上亢等阳热亢奋的病证; 亦可见于先天心脏发育不良、肺胀等心肾阳虚证患 者。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多虚证、寒证; 烦燥多言,语声高亢——多实证、热证。
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热入心包;阳明腑实;痰热扰神)
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语声低
弱,时断时续。 多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见于疾病晚期、危重病)
“郑声者,重语也” 古人云:“实则谵语,虚则郑 声”
短而频
寒证(胃气衰败)。
俗称“打
呃” 。
古称“噫气” 胃中气体上出
咽 响喉,发声长出而的缓声。 嗳 胃气上逆。 气
俗称“打饱膈 儿”。
实——食积;肝气犯 胃;寒邪客胃。 虚——脾胃虚弱。
肠鸣:又称腹鸣,是气体或液体通过肠道而
产生的一种气过水声或沸泡音。正常4~5
次/分钟,若超过10次/分钟则为肠鸣频繁,持
见于新病兼恶寒发热,鼻流清
涕-外感风寒
久病阳虚的病人突发喷嚏-阳
气回复,病情好转
7.呵欠:困倦而致为正常
见于病者,呵欠频频而作--
体虚阴盛阳衰
8.太息:叹息
不自觉发出太息声,太息后自
觉宽舒者-情志不遂,肝气郁结
中医诊断学-2-3
中医诊断学-2-3(总分:3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型题(总题数:15,分数:15.00)∙A.舌淡红苔薄白∙B.口渴但不多饮∙C.新起恶寒发热∙D.鼻塞或为喷嚏∙E.咳嗽吐清稀痰(分数:1.00)(1).诊断表证最主要的症状为(分数:0.50)A.B.C. √D.E.解析:(2).表证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分数:0.50)A.B.C.D. √E.解析:∙A.但发热不恶寒∙B.但恶寒不发热∙C.寒战而有高热∙D.恶寒发热并见∙E.潮热盗汗颧红(分数:1.00)(1).最能体现表证特征的是(分数:0.50)A.B.C.D. √E.解析:(2).单纯的表证亦可表现为(分数:0.50)A.B. √C.D.E.解析:∙A.表实寒证∙B.表实热证∙C.里实寒证∙D.里虚寒证∙E.里虚热证(分数:1.00)(1).心悸,失眠,盗汗,颧红,手足心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为(分数:0.50)A.B.C.D.E. √解析:(2).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畏冷肢凉,面色淡白,脉沉迟无力。
为(分数:0.50)A.B.C.D. √E.解析:∙A.表里实热证∙B.表实寒里虚寒证∙C.表寒里热证∙D.表热里寒证∙E.表实寒里虚热证(分数:1.00)(1).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今起恶寒,头痛无汗,脉濡缓。
为(分数:0.50)A.B. √C.D.E.解析:(2).壮热汗出口渴,头痛,微恶风寡,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敷。
为(分数:0.50)A. √B.D.E.解析:∙A.真实假虚∙B.实中夹虚∙C.真虚假实∙D.虚中夹实∙E.寒热真假(分数:1.00)(1).腹泻,腹大如鼓,触之条索状包块,拒按,烦躁不宁,脉沉细弱。
为(分数:0.50)A.B.C.D. √E.解析:(2).久咳久喘、气短、纳差,下肢微肿,便秘,但不燥硬,舌淡,脉弱。
为(分数:0.50)A.B.C. √D.E.解析:∙A.寒热错杂∙B.寒证化热∙C.表里同病∙D.虚实夹杂∙E.热证转寒(分数:1.00)(1).经常咳嗽气喘,吐多量白稠痰,神疲乏力,食少,口淡不渴,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弱。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常色:1)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为主色。
由于种族和遗传等原因,主色可有偏青、偏赤、偏黄、偏白、偏黑的不同。
2)客色:是指受各种非疾病因素影响,面部发生的色泽变化。
常见的因素有气候、昼夜、情绪、饮食。
气候:受四季气候不同的影响,面色可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春季面色稍青,夏季面色稍赤,长夏面色稍黄,秋季面色稍白,冬季面色稍黑。
昼夜:白昼卫气浮于表,则面色略显红润;黑夜卫气沉于里,则面色微淡而干。
情绪:喜则面赤,怒则面青,忧则色沉,思则面黄,悲则泽减,怒则面白。
饮酒、饥饱:酒后脉络扩张,则面红目赤;饱食则面容润泽光亮;过饥则面色泽减而微枯。
3)意义:提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
病色:分类五色常色善色恶色青如以縞裹绀如翠羽如草兹赤如以縞裹朱如鸡冠如衃血黄如以縞裹括萎实如蟹腹如枳实白如以縞裹红如豕膏如枯骨黑如以縞裹紫如乌羽如炲意义:1)善色: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的表现,多预后良好。
2)恶色:表明脏腑精气衰败,不能上荣于面,多预后较差。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1)青色:主淤血、肝病(气滞)、痛症、惊风。
多因经脉瘀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表现: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
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也可见于肝病迁延日久。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伴心胸憋闷疼痛者,多属心阳虚衰兼心血瘀阻的胸痹;若心悸、胸痛反复发作、突发剧烈胸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冷汗不止者,属心阳暴脱证;若咳喘气促,呼吸不利,多为肺气壅滞。
小儿高热,若见眉间、鼻柱、唇周色青者,多属惊风或惊风先兆。
2)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多因热盛而络脉扩张,面部气血充盈所致,亦可见于虚阳浮越临床表现: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外科学-相关专业知识-中医诊断学(三)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外科学-相关专业知识-中医诊断学(三)[单选题]1.黄色主病是()。
A.水饮B.湿证C.热证D.寒证E.失血证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江南博哥):黄色主脾虚、湿证。
患者面色发黄,多因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无以上荣于面所致;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以致脾土之色外现而见面黄。
[单选题]2.太阳蓄血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惊厥,时瘛疭B.如狂,少腹急结C.发狂,脐腹满痛D.惊狂,坐卧不安E.身黄,脉沉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太阳蓄血证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
其证候表现是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单选题]3.舌诊脏腑分属部位,舌中所候的脏腑一般是()。
A.心肺B.脾胃C.肝胆D.肾E.三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以五脏来划分: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
[单选题]4.少阳病证属于()。
A.表里俱热B.肝胆热盛C.表寒里热D.表里同病E.半表半里正确答案:E[单选题]5.下列各项,不属于气分证临床表现的是()。
A.汗出B.斑疹隐隐C.口渴D.发热E.舌红苔黄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气分证的证候表现是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见咳喘,胸痛,咳痰黄稠;或见心烦懊,坐卧不安;或见日晡潮热,便秘腹胀,痛而拒按,甚或谵语、狂乱,苔黄干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咽干,胸胁满痛,心烦,干呕,脉弦数。
B项,斑疹隐隐为邪热入营的表现。
[单选题]6.少阳病不愈,传入厥阴的传变规律是()。
A.表里传B.逆经传C.越经传D.循经传E.并经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属于表里传。
[单选题]7.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属于()。
A.血虚受风B.血热化燥C.肾虚D.精血不足E.肝气郁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大病后或慢性虚损患者。
中医诊断学-3-1_真题-无答案
中医诊断学-3-1(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A型题1. 诊断食滞胃肠证最有意义的是A.大便秘结B.矢气则痛减C.便臭如败卵D.恶心呕吐E.苔腻、脉濡数2. 遗精早泄,面白神疲,腰酸耳鸣,舌淡脉弱。
宜诊断为A.肾气不固证B.肾阴虚证C.心肾不交证D.肾精不足证E.肾阳虚证3. 寒湿困脾证最常见的原因是A.暴饮暴食B.过食生冷C.思虑过度D.劳倦内伤E.久泄久痢4. 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是A.失眠B.面白C.健忘D.多梦E.心悸5. 突起水肿而以头面眼睑先肿者,最宜诊断为A.脾肾阳虚证B.风湿犯表证C.肾虚水泛证D.风水相搏证E.湿溢肌表证6. 诊断心阳暴脱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A.肢厥脉微B.舌质淡胖C.面色苍白D.心胸闷痛E.脉象结代7. 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证的共同见症是A.畏寒肢冷,肢体浮肿B.食少便溏,少气乏力C.便血衄血,月经量多D.腹部疼痛,喜温喜按E.脘腹重坠,食后益甚8. 下列最少见眩晕症状的是A.肝阴虚证B.肝气郁结证C.肝阳上亢证D.肝血虚证E.肝肾阴虚证9. 下列是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的鉴别点的是A.痰量的多少B.有无五心烦热C.舌色的红淡D.吐痰的难易E.有无口干咽燥10. 月经淋漓色红,腰酸耳鸣,烦热,舌红无苔,脉细数。
宜诊断为A.肝阴虚证B.肝肾阴虚证C.血热证D.肾阴虚证E.心肾不交证11. 脾阳虚证不见下列A.形寒肢冷B.月经淋漓C.久泄不止D.浮肿少尿E.带下清稀12. 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不能共见的临床表现是A.颧红盗汗B.痰中带血C.口干咽燥D.干咳少痰E.胸部疼痛13. 下列是胃阴虚证的特征的是A.消谷善饥B.饥不欲食C.突然食多D.不饥少食E.厌食恶油14. 下列不具有卫表症状的是A.风寒犯肺证B.风热犯肺证C.寒痰阻肺证D.风水相搏证E.燥邪犯肺证15. 肝病最常见的特征性症状是A.胁肋胀痛B.口干口苦C.苔白脉弦D.头晕目眩E.心烦易怒16.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症是A.心烦B.舌淡C.盗汗D.失眠E.脉细数17. 小便点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脉弱。
中医主治系列-中西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强化-中医诊断学(三)
中医主治系列-中西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强化-中医诊断学(三)[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多反映下焦肾病变的是A.舌中B.舌根C.舌尖D.舌两侧E.以上都不是(江南博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掌握“舌诊原理”知识点。
[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多反映上焦心肺病变的是A.舌尖B.舌中C.舌根D.舌两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掌握“舌诊原理”知识点。
[单选题]3.下列各项中,多候六腑病变的是A.舌质B.舌苔C.舌尖D.舌中E.舌根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掌握“舌诊原理”知识点。
[单选题]5.肺系上达咽喉,与下列哪项相连A.舌尖B.舌中C.舌根D.舌两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掌握“舌诊原理”知识点。
[单选题]6.舌边生点刺者多属于A.心火亢盛B.肝胆火盛C.胃肠热盛D.血分热盛E.阴虚火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可区分热在何脏:(1)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
(2)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
(3)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掌握“舌诊原理”知识点。
[单选题]7.舌尖多反映的是何脏腑的病变A.心肺B.脾胃C.肝胆D.心脾E.脾肾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
(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掌握“舌诊原理”知识点。
[单选题]8.舌根多反映下列何脏腑的病变A.心B.肺C.肾D.脾胃E.肝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舌面的脏腑分部:(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3-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是温病热入营分“口干反不甚渴”的机理的是∙A.津液耗伤不甚∙B.津液逐渐恢复∙C.热蒸营阴上潮∙D.邪热迫血妄行∙E.邪热逐渐衰退(分数:1.00)A.B.C. √D.E.解析:2.59,对肝胃不和证,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依据是∙A.呃逆,嗳气,吞酸∙B.苔薄白,脉弦数∙C.胸痞闷,善太息∙D.胃脘、胁肋胀痛∙E.抑郁寡欢少言(分数:1.00)A.B.C.D. √E.解析:3.头晕眼花,并见面色淡白,其辨证多属∙A.痰湿内阻∙B.肾精亏虚∙C.肝火上炎∙D.血液亏虚∙E.肝阳上亢(分数:1.00)A.B.C.D. √E.解析:4.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属于∙A.否定性资料∙B.必要性资料∙C.特征性资料∙D.一般性资料∙E.偶见性资料(分数:1.00)A.B.C. √D.E.解析:5.住院病案的“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是∙A.24小时完成∙B.出院前完成∙C.及时完成∙D.12小时完成∙E.48小时完成(分数:1.00)A.B.C. √D.E.解析:6.形象寓意式病名不包括下列哪项∙A.狐惑∙B.崩漏∙C.狐臭∙D.童子痨∙E.花柳病(分数:1.00)A.B.C.D. √E.解析:7.下列是据辨证而论治的是∙A.消积化疳∙B.补气养血∙C.接骨续筋∙D.止咳平喘∙E.固精止遗(分数:1.00)A.B. √C.D.E.解析:8.疾病概念最早见于∙A.《伤寒杂病论》∙B.《内经》∙C.甲骨文∙D.《五十二病方》∙E.《史记》(分数:1.00)A.B.C. √D.E.解析:9.下列对病、证、症的关系认识不对的是∙A.病的全过程可为不同的证∙B.“证”反映“病”的阶段特点∙C.同一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D.“证”反映“病”全过程特点∙E.症是辨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分数:1.00)A.B.C.D. √E.解析:10.少阳病转变为厥阴病,在六经传变中称为∙A.合病∙B.表里传∙C.循经传∙D.直中∙E.越经传(分数:1.00)A.B. √C.D.E.解析:11.素体虚衰,外邪入侵而出现三阴经证候,称为∙A.越经传∙B.并病∙C.循经传∙D.表里传∙E.直中(分数:1.00)A.B.C.D.E. √解析:12.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是∙A.《诸病源候论》∙B.《千金要方》∙C.《伤寒九十论》∙D.《肘后备急方》∙E.《黄帝内经》(分数:1.00)A.B.C. √D.E.解析:13.太阳病主脉主症为下述哪项∙A.脉紧,恶寒发热而无汗∙B.脉缓,恶寒发热而汗出∙C.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D.脉数,头身疼痛而发热∙E.脉浮,恶寒发热而头痛(分数:1.00)A.B.C. √D.E.解析:14.太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食纳减少∙B.胸下结硬∙C.腹满而吐∙D.时腹自痛∙E.自利不渴(分数:1.00)A.B. √C.D.E.解析:15.临床上一般不提下列脏腑兼证的是∙A.心肾阳虚证∙B.脾肾阳虚证∙C.心脾阳虚证∙D.心肝阳虚证∙E.脾胃阳虚证(分数:1.00)A.B.C.D. √E.解析:16.主症在病证中一般属于∙A.特征性资料∙B.偶见性资料∙C.否定性资料∙D.必要性资料∙E.一般性资料(分数:1.00)A.B.C.D. √E.解析:17.头晕眼花,并见面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其辨证多属∙A.痰湿内阻∙B.肾精亏虚∙C.肝火上炎∙D.血液亏虚∙E.肝阳上亢(分数:1.00)A.B.C. √D.E.解析:18.下列对诊断脾肺气虚证最有意义的是∙A.咳喘短气,食少便溏∙B.咳痰清稀,面白神疲∙C.肢体浮肿,舌淡脉弱∙D.气短而喘,声低懒言∙E.纳少腹胀,身倦乏力(分数:1.00)A. √B.C.D.E.解析:19.卫气营血证传变之“逆传”是指∙A.营分与卫分同病∙B.卫分证直传营血∙C.气分与营分两燔∙D.发病即见营分证∙E.气分与血分两燔(分数:1.00)A.B. √C.D.E.解析:20.阳明经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A.脉象洪大∙B.面赤气粗∙C.舌苔白滑∙D.心烦口渴∙E.发热汗出(分数:1.00)A.B.C. √D.E.解析:21.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据其典型表现诊为太阳伤寒证,此辨证思维方法属∙A.预测法∙B.归纳法∙C.类比法∙D.演绎法∙E.反证法(分数:1.00)A.B.C. √D.E.解析:22.下列对诊断肝火犯肺证最有意义的是∙A.咳痰黄黏,甚则咯血∙B.头晕头胀,急躁易怒∙C.舌红苔黄,脉象弦数∙D.面红目赤,烦热口苦∙E.胸胁灼痛,咳痰带血(分数:1.00)A.B.C.D.E. √解析:23.《伤寒九十论》中记载的病案数目是∙A.20例∙B.25例∙C.50例∙D.90例∙E.100例(分数:1.00)A.B.C.D. √E.解析:24.中医常用的疾病分类法不含∙A.按病位分类∙B.按病性分类∙C.按病因分类∙D.按科别分类∙E.按病状分类(分数:1.00)A.B.C. √D.E.解析:25.下列是营分证的病机特点的是∙A.热在心肝,伤阴动血∙B.热在营阴,阴液耗伤∙C.热灼营阴,耗血动风∙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E.热在心营,伤阴动风(分数:1.00)A.B.C.D. √E.解析:26.下列是阳明瘸的基本瘸机的是∙A.胃肠燥热亢盛∙B.热与燥屎内结∙C.里热灼伤津液∙D.邪热结滞于胃∙E.邪热弥漫全身(分数:1.00)A. √B.C.D.E.解析:27.下列是卫分证的病位的是∙A.肺∙B.肺卫∙C.心肺∙D.肌表∙E.肺脾(分数:1.00)A.B. √C.D.E.解析:28.肺肾气虚又称为∙A.肺气不固证∙B.肺气下陷证∙C.肺肾虚寒证∙D.肾气不固证∙E.肾不纳气证(分数:1.00)A.B.C.D.E. √解析:29.月经量少,面色萎黄,乏力身倦,食少腹胀,心悸失眠,舌淡。
辨证应为∙A.气不摄血证∙B.肝血虚证∙C.脾不统血证∙D.心脾两虚证∙E.心血虚证(分数:1.00)A.B.C.D. √E.解析:30.对诊断心脾两虚证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心悸怔忡,神疲乏力∙B.食少腹胀,面色萎黄∙C.心悸失眠,便溏舌淡∙D.心烦不寐,色红少苔∙E.失眠多梦,舌质淡白(分数:1.00)A.B.C. √D.E.解析:31.“胃家实”中的“胃家”,其病位是指∙A.胃∙B.脾与胃∙C.胃与大肠∙D.大肠∙E.脾胃与大肠(分数:1.00)A.B.C. √D.E.解析:32.下列是指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是∙A.直中∙B.循经传∙C.合病∙D.并病∙E.表里传(分数:1.00)A.B.C.D. √E.解析:33.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A.有无头痛∙B.有无恶寒∙C.有无汗出∙D.有无发热∙E.有无恶风(分数:1.00)A.B.C. √D.E.解析:34.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下述最有意义的是∙A.少腹硬满或不满∙B.口渴引饮或不渴∙C.小便自利或不利∙D.大便泄泻或秘结∙E.脉象浮数或浮缓(分数:1.00)A.B.C. √D.E.解析:35.对心肝血虚证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心悸健忘,面白舌淡∙B.头晕目眩,月经停闭∙C.手足震颤,头晕目眩∙D.视物模糊,爪甲不荣∙E.失眠多梦,肢麻脉细(分数:1.00)A.B.C.D.E. √解析:36.辨病位应以下列辨证为主的是∙A.脏腑辨证∙B.经络辨证∙C.三焦辨证∙D.表里辨证∙E.八纲辨证(分数:1.00)A. √B.C.D.E.解析:37.下列是上焦病证的病位的是∙A.肺与皮毛∙B.两肺∙C.肺与大肠∙D.肺与心包∙E.心包(分数:1.00)A.B.C.D. √E.解析:38.下列不属气分证的病位的是∙A.肺∙B.胸膈∙C.肝∙D.胃∙E.胆(分数:1.00)A.B.C. √D.E.解析:39.外邪最易侵袭何经∙A.厥阴经∙B.太阳经∙C.阳明经∙D.太阴经∙E.少阳经(分数:1.00)A.B. √C.D.E.解析:40.对诊断心肺气虚证最有意义的是∙A.咳喘痰多,动则尤甚∙B.喘息短气,呼多吸少∙C.咳痰清稀,乏力神疲∙D.自汗乏力,喘咳心悸∙E.咳喘无力,自汗畏风(分数:1.00)A.B.C.D. √E.解析:41.三焦病证的传变,其中的“逆传”是指∙A.阳明胃传入太阴肺∙B.太阴脾传入太阴肺∙C.太阴肺经传入心包∙D.阳明胃经传入心包∙E.中焦脾胃传入上焦(分数:1.00)A.B.C. √D.E.解析:42.太阳曹水证最主要的表现是∙A.水入即吐∙B.发热恶寒∙C.少腹胀痛∙D.小便不利∙E.烦渴欲饮(分数:1.00)A.B.C.D. √E.解析:43.“六经辨证”是哪位医家创立的∙A.华佗∙B.成无己∙C.王叔和∙D.张机∙E.张元素(分数:1.00)A.B.C.D. √E.解析:44.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据其不兼有表证,从而排除燥邪犯肺证,此辨证思维方法属∙A.预测法∙B.归纳法∙C.类比法∙D.演绎法∙E.反证法(分数:1.00)A.B.C.D.E. √解析:45.下述不是病名的是∙A.带下赤白∙B.圆翳内障∙C.砂石淋∙D.睑弦赤烂∙E.上胞下垂(分数:1.00)A. √B.C.D.E.解析:46.下列是太阳病头痛的特点的是∙A.两侧头痛∙B.头顶冷痛∙C.头项强痛∙D.头顶胀痛∙E.前额疼痛(分数:1.00)A.B.C. √D.E.解析:47.对肝脾不和证,最有意义的临床依据是∙A.腹痛欲泻,泻后痛减∙B.大便稀溏,肠鸣矢气∙C.情志抑郁,善太息∙D.舌苔薄白,脉弦或缓∙E.胸胁胀痛,腹泻便溏(分数:1.00)A.B.C.D.E. √解析:48.病案首页完成的时间是∙A.入院后48小时内∙B.出院之前完成∙C.入院后24小时内∙D.入院即时完成∙E.出院后48小时内(分数:1.00)A.B.C.D.E. √解析:49.下列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的是∙A.发热的高低∙B.有无神志变化∙C.有无燥屎内结∙D.腹满的轻重∙E.汗出的多少(分数:1.00)A.B.C. √D.E.解析:50.下列的主症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的是∙A.阳明病证∙B.厥阴病证∙C.太阴病证∙D.太阳病证∙E.少阳病证(分数:1.00)A.B.C.D.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