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的影响
其后,这两学堂也均程度不同的有所发展,这里我们就列举两个学堂说明其创办的意义:
京师同文馆原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所以毕业生中从事涉外工作如就职海关、担任翻译和出任外交使节者不少。但随着洋务事业的发展和同文馆培养目标的调整,学生的出路非常广阔,其中在政府机构、军事部门、新式教育和实业部门任职者占大多数,也有一些参加科举而获取功名,或被送往国外进一步深造。
就办学成效而言,京师同文馆不能列入洋务学堂的前列,但它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表明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思想开始由观念变为现实。正是由于它的“领头羊”作用,才有紧随其后的一批外国语言学校的创立和众多其它类型的洋务堂的涌现。第二,京师同文馆身处帝都北京,乃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映现出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
福建船政学堂尤其在近代中国海军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它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了第一代舰战指挥和驾驶人才。自70年代中期以后,福建船政局所造轮船的管驾就大多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在清末抗击外来侵略的两次重大海战中,船政学堂毕业生都是骨干力量。其次,福建船政学堂也为近代中国船舰制造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876年3月,在外国技术人员期满回国的情况下,经第一届造船专业学生汪乔年、吴德章等人的努力,船政局第一艘由中国科技人员独立设计制造的木质兵船艺新号下水试航。80年代后,在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相继回国,又把近代中国的船舰制造业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上图为福建船政学堂学生曾参与制造的大清福建舰队旗舰扬威号。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生、近代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曾任此舰驾驶。)
尽管进入19世纪80年代后,相继成立了多所海军军事学校,但福建船政学堂作为同类学堂的先驱和办得最久的一所,不仅为这些学校输送了一批教师和管理人员,就所培养人才的数量和层次而言,也是任何其它一所同类学校所难以比拟的。福建船政学堂无愧于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的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