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4b70bb31a37f111f1855be0.png)
中医护理常规肾衰因暴病及肾,损伤肾气或肾病日久所致。
以急起少尿甚或无尿,继而多尿,或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口中尿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急、慢性肾功能减退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病因病机:因暴病及肾,损伤肾气或肾病日久所致。
病位在肾,涉及膀胱、三焦。
二常见证型:脾肾气虚、气阴俱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阳俱虚三辩证护理1、生活起居护理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肾毒性和易诱发肾功能损害的药物,注意休息,病情稳定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水肿、高血压者应低盐饮食。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濒服。
应用大黄煎剂灌肠治疗时,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并注意保护肛门周围皮肤。
3.饮食护理饮食宜低盐、低脂及富含优质蛋白之品。
4、情志护理加强情志护理,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悲观绝望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
5、对症护理5.1脾肾阳虚,呕吐频繁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或在舌面上滴姜汁数滴。
5.2燥结便秘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5.3 口中尿味时,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汤含漱。
5.4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或抽搐者,实施保护性约束。
四、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食物和药物。
2、指导患者能根据肾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合理饮食。
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食物选择的范围、烹调方法、进食量等。
4、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预防继发感染。
5、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水肿因脾肺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溢泛肌肤所致。
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肾性水肿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病因病机:多因外邪伤及脏腑或脏腑本身的虚损,导致水精输布失调所致。
二常见证型:脾肾阳虚、脾虚湿胜、阴虚湿热、气虚血瘀、气虚血瘀三辩证护理1、生活起居护理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肾毒性和易诱发肾功能损害的药物;注意休息,病情稳定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水肿、高血压者应低盐饮食。
2、给药护理2.1阳水兼风者,中医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内科护理学讲义—痛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讲义—痛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6f712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6d.png)
第七节痛风病人的护理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一、临床表现(一)无症状期: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
(二)急性关节炎期1.急性关节炎为痛风的首发症状,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成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柘趾及第一柘趾关节炎最常见,其次依次为踝膝腕指肘,可有关节腔积液伴发热。
2.多于春秋发病,酗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疲劳,手术感染和摄入高蛋白及高嘌呤食物为常见的诱因,受累关节出现皮肤脱屑和瘙痒。
3.伴有高尿酸血症。
(三)痛风石级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轮、柘趾、指间、掌指关节。
表现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及周围祖师的纤维化和变性,严重时皮肤破溃有豆渣样白色物质排除。
(四)肾脏病变1.痛风性肾病;2.尿酸性肾病。
二、辅助检查血尿酸测定:男性﹥420umol/l,女性﹥350umol/l,确诊高尿酸血症。
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偏振光显微镜下见针形尿酸盐结石,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三、治疗原则1.控制饮食热量,适当运动;2.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等动物内脏;3.多饮水,每天2000ml以上;4.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噻嗪类利尿药);5.避免诱发因素;6.高尿酸血症治疗。
(1)肾功能良好的病人应用排尿酸药,用药期间多饮水并服用碳酸氢钠3-6g/d。
常用药物苯溴马隆,该药不良反应轻少数有胃肠道过敏皮肤炎等。
丙磺舒可出现皮疹发热等。
(2)尿酸生成过多或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的病人,应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
7.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迅速应用秋水仙碱,越早越好。
秋水仙碱是首选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和水样腹泻,还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非畄体类抗炎药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等,禁止同时服用2种或多种非畄体类抗炎药。
2024年内科护理学痛风实用教案
![2024年内科护理学痛风实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6989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9.png)
根据痛风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急 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慢性 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性肾病等类型。
2024/2/29
6
02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Chapter
2024/2/29
7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024/2/29
症状
关节剧痛、红肿、发热,常见于大脚趾、脚踝和膝关节。
发作期
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自然缓解。
2024/2/29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双能CT等。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破 坏和软组织肿胀等表现;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和滑膜增 厚等表现;双能CT可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和软组织等 部位,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15
04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Chapter
2024/2/29
16
治疗原则
伴随症状
发热、头痛、恶心等。
8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症状
关节持续疼痛、肿胀、僵硬,可导致关节畸形和 功能障碍。
发作频率
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伴随症状
肾结石、尿酸性肾病等。
2024/2/29
9
尿酸性肾病
01
02
03
症状
腰痛、血尿、蛋白尿、水 肿等。
2024/2/29
病因
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结晶 在肾脏沉积,引发肾脏损 害。
内科护理学痛风实用教案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痛风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 •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 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痛风病人护理
![痛风病人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08d5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3.png)
痛风病人的护理
心理疏导;由于疼痛影响生活质量,久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畸 形和肾功能损害,思想负担较重,常表现情绪低落忧虑,应向 病人宣教痛风的有关知识,讲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给于精神 上的安慰和鼓励。 保护皮肤;痛风石严重时局部皮肤菲薄,要注意患处皮肤的保 护保护,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摩擦、损伤,防止溃疡的发生。 减轻疼痛:手、腕或肘关节受累时,为减轻疼痛,可用夹板 固定制动,也可给予冰敷或25%硫酸镁湿敷,消除关节肿胀 和疼痛。痛风严重时,皮肤溃疡可发生,故要保持局部清洁, 避免发生感染。 遵医嘱用药:急性关节炎期:用药应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 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进行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 物者不需停用
痛风病人的护理
遵医嘱用药 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 作缓解2周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血尿酸的目标水平 调整至最小有效量并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加用碳酸氢钠可碱化 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形成结晶,但长期大量服用可 致代谢性碱中毒。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发作间隔时间,受 累关节表现;发病前有无诱因;痛风石体征;定期监测血和尿 的尿酸水平。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急性或慢性疼痛 关节痛 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炎症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与痛风有关的保健知识。 从第四个10年
血栓形成, 血肿
痛风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 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 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可在病床上安放支架支托盖被。减少 患部受压。疼痛缓解72小时后,逐渐恢复活动,鼓励病人保持 适当的活动。 饮食 饮食原则为控制总热量,限制嘌呤食物、降低血尿酸水 平及促进尿酸排泄,调节饮食方式。控制总热量,总热量控制 在1200-1500kcal/d,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避免蔗糖或 甜菜糖。因一半分解为果糖,增加尿酸生成。蛋白限制在 1g/kg.d;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禁食动物内脏、鱼卵、酵母等 限制肉类、蘑菇、豆类等高嘌呤性食物。增加碱性食物(牛 奶、鸡蛋、马铃薯、蔬菜、柑橘类水果)摄入,鼓励多饮水 (最好矿泉水),每天摄入总量2000ml以上,尤其使用排尿酸 药时。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严禁饮酒。
痛风专科护理要点
![痛风专科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f0e3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3.png)
痛风专科护理要点
痛风专科护理的要点包括:
1. 饮食管理:鼓励患者遵循低嘌呤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
2. 疼痛管理: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冷敷或热敷等。
教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并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3. 药物治疗: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包括抗痛风药物和其他相关药物。
解释药物的作用、剂量和用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4. 运动和休息:鼓励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5. 预防并发症:教育患者关于痛风的并发症,如肾结石、关节畸形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6. 心理支持:痛风患者可能经历疼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
7. 定期随访:强调定期就诊的重要性,以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药物效果。
8. 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痛风相关的知识,包括疾病的原因、治疗和自我管理技巧。
这些护理要点旨在帮助痛风患者控制病情、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团队应与患者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教育。
痛风性肾病护理ppt课件
![痛风性肾病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48cb004b35eefdc8d333bb.png)
(3)肠道炎症或结肠切除术:
出现重碳酸盐丢失及腹泻脱水,使 尿呈酸性并浓缩,易发生尿酸结石。 此类患者含钙结石的发生率也高。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治疗
治疗以降低血尿酸为主.并使其维持在 297.0~327.0µmol/L(5.0—5.5mg/d1)以下。 其治疗方案主要是:①饮食疗法;②降低尿 酸的药物;③碱化尿液的药物;④降压药物 的应用。
健康指导
已有痛风性肾病患者,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保护 肾脏,通常在5年左右将发生肾功能减退,最 终演变为氮质血症与尿毒症。采取下列措施可 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 积极治疗痛风,使血尿酸保持正常,尽量减少 或中止痛风急性发作。
健康指导
防止并积极治疗泌尿道感染。有肾盂积水及泌 尿系结石者,应尽早予以彻底治疗。 有高血压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使血压保持在 正常范围。 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与高热。
护理
1、督促、检查、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完成痛风的 检测,按要求完成尿尿酸,尿pH值、血尿酸及 肾功能等的测定,以便为调整用药提供依据。
用药护理
2、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并注意观察治疗效果。 要严格控制血尿酸,要严格控制高血压。显 性痛风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控制在390μmol/L以 下,尿pH值应为6~6.5。
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治疗
1、低嘌岭饮食、多喝水 在急性尿酸性肾病时,强调低嘌呤饮食, 减少外源性嘌呤进人体内,防止尿酸的合 成,以降低血尿酸及尿尿酸水平,阻止尿 酸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多喝水及进食碱 性食物如蔬菜、海藻之类,可促进尿酸的 溶解,加速排出体外。
2、利尿剂使用 在急性尿酸性肾病时,主张快速利尿,使贮积 在肾、尿路中的尿酸较迅速地随尿排出。如静滴 甘露醇,以增加尿酸溶解度,稀释尿液,减少尿酸 盐在肾小管沉积,速尿和利尿酸、噻嗪类与氨苯 蝶啶或安体舒通合用。目的在于较快地将尿路中 的尿酸清除体外。
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方案
![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f1725866fb84ae55c8d08.png)
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方案2017-06-10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的改变等原因使得肾病综合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肾穿刺活检术是确定肾组织病理类型的唯一手段,也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
肾穿刺术后必须时刻注意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出现血压过高,体温过高以及感染等危险的发生。
因此,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一年,我科收治了21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选取其中一例进行探讨和研究。
1病例资料1.1一般情况:患者:陈再发,男,70岁。
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尿量较前减少,咳嗽,咳白色痰,活动后气促,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无发热,畏寒,寒颤,无恶心,呕吐,无关节疼痛,无腹痛腹泻,腹胀,黑便。
t:36.6。
c,p:83次/分,r:20次/分,bp:149/109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等体型,表情自然,神志清楚,无肝掌,蜘蛛痣,腋下,腹股沟部等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1.2健康史:患者于3年前发生车祸,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1.3身体状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
1.4辅助检查:生化:总蛋白:43.00mmol/l,白蛋白:17.00mmol/l,尿素氮:5.57mmol/l,肌酐:111.00mmol/l。
尿常规:尿蛋白:+++。
b超:1、右肾囊性区(考虑囊肿可能)2、肝胆胰脾左肾未见明显异常。
1.5入院诊断:1、肾病综合症2、肺部感染?3、高血压病4、痛风。
1.6治疗措施:嘱其少盐或无盐饮食,限制水、钠的摄入,使用激素、抗凝等对症处理。
手术治疗,肾穿刺活检术。
1.7治疗效果:患者于17日行肾穿刺活检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连续3天观测体温,血压无任何异常,在院观测数日后,于28号出院回家休养。
2护理措施2.1健康宣教:2.1.1基本知识宣教:近年来,由于肾病综合症的逐年增多,患者以及其家属对于病情的变化,健康的保健等知识的需求增加。
宣传有关肾病综合症的基本知识和护理尤为重要,目的是使病人及其家属掌握肾病综合症的相关护理,叮嘱病人及其家属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与饮食状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意外。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47d54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f.png)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肾内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疾病、肾衰竭、泌尿系统感染等。
对于这些疾病,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一、饮食护理1. 控制蛋白质摄入: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 控制钠盐摄入:合理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3. 补充维生素:患者可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二、药物护理1. 定时用药: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
2. 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患者不应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如有需要应咨询医生。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患者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不良反应。
三、情绪护理1. 积极乐观: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或消沉。
2. 与家人沟通: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3. 参加康复活动:适当参加一些康复活动,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有助于身心康复。
四、生活护理1. 合理作息: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3. 避免损伤:患者要避免受凉、感冒等,以免加重疾病。
综上所述,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情绪护理和生活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上各项护理措施,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患者还需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痛风性肾病的护理
![痛风性肾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b6d994dd36a32d737581bb.png)
痛风性肾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关节活动程度。
2、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1)急性发作期应选择无嘌呤食物,如脱脂奶、鸡蛋等,全天液体摄入量应在 3000 毫升以上,两餐之间可饮用碳酸氢钠类液体。
(2)慢性期或缓解期应选择低嘌呤饮食,如饼干、稻米饭、蔬菜水果等,嘌呤的进食量每天限制在 150 毫克,饮食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及铁质,限制脂肪摄入(每天<50 克),即进食低热量、低脂、低嘌呤、高维生素饮食。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饮酒,宜多食偏碱性食物,并大量饮水。
2、休息与功能锻炼
(1)急性发作期遵医嘱卧床休息,发作时抬高患肢、局部冷敷,24 小时后可行热敷或理疗,关节疼痛缓解 3 天后可恢复活动。
(2)慢性及缓解期应先进行理疗,如热敷,按摩等,以促进关节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然后进行以伸展与屈曲动作为主的功能锻炼。
应避免劳累,以防诱发急性发作。
三、健康指导要点
指导患者学会监测与调节自己的尿液碱度,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血象。
四、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痛风护理常规
![痛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e3264a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f.png)
痛风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发作间隔时间,诱因,受累关节有无红、肿,热、
痛和功能障碍的表现,监测血和尿的尿酸水平。
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疼痛缓解后72小时方
可恢复活动。
4、若手、腕或肘关节受侵犯以夹板固定,也可在受累关节给予25%硫酸镁湿敷,
急性期受累关节不宜冷敷或热疗。
5、应用排尿酸药物时,指导多饮水和口服碳酸氢钠等碱性药。
6、急性期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缓解期可给予平衡膳食,
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鼓励多饮水,液体摄入量每日2000毫升以上。
7、做好患者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8、指导患者适度的运动,交替完成、轻重不同工作,若有发热、皮疹、解黑便
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xxx 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痛风性肾病护理查房
![痛风性肾病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b518b90addccda38376bafa3.png)
61g/L
病房,观察病情变
化,给予必要的帮
助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日期/时间
2017.7.21 17:00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评价
P:睡眠形态紊乱 E:与疾病本身有关 S:患者晚夜间有效 睡眠时间2-3小时
1、评估患者的睡 眠状态 2、各种治疗操作 尽量集中进行,减 少刺激 3、为患者提供良 好的睡眠环境,告 知病人促进睡眠的 方法 4、必要时遵医嘱 给予药物治疗
2017.8.7 17:30 患者肾周出血较前 吸收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日期/时间
2017.7.31 17:30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评价
P:焦虑与恐惧 E:肾穿后活动性 出血
1、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消除其陌生感 2、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及生理 变化情况,进行心理护理
病情介绍
护理:一级护理 饮食:尿毒症血液透析饮食 治疗:测血压、测体重、记24小时尿量、测体温、血液透析、换药 中、高锰酸钾外用 口服:止血、消炎、降压、补钙、保肝、调节酸碱平衡、止咳、激 素 静脉:能量合剂、抗贫血止血、消炎(美罗) 注射:营养心肌、止吐、升血红蛋白、抗凝
检检查查与与化化验验((2256//77------3311//77))
婚育史 已婚,22岁结婚,配偶体检,1子健康状况良好
家族史
父母已故(具体死因不详),2哥1姐1妹皆体健,家族中无传染 病及遗传病史
病情介绍
2017年7月21日前
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关节疼痛,于当地诊断为痛风性 关节炎,近20年因痛风性关节炎曾行3次手术。2017年5月无明显诱 因出现左足流脓,破溃,未处理。6月8日在当地医院行左足踝关节、 左手关节及左肘部术后,6月11日出现发热(39℃左右),四肢及颜 面部浮肿,无尿,抗生素对症治疗,6月15日转入当地上级医院,诊断 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于ICU进一步治疗,给予输血纠正 贫血,病情好转后出院,7月6日患者因尿量减少(200-300ml/日), 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活血保肾,纠正贫血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
内科护理如何控制患者的痛风症状
![内科护理如何控制患者的痛风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53f0c3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7.png)
内科护理如何控制患者的痛风症状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通过尿酸代谢紊乱引起。
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炎、疼痛和症状加重的周期性发作。
在内科护理中,控制患者的痛风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内科护理如何控制患者的痛风症状。
一. 痛风症状的评估和观察在内科护理中,对痛风症状的评估和观察是第一步。
护士应该仔细询问患者关于痛风症状的程度、部位和持续时间,并观察关节红肿、压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通过这些评估和观察,护士可以确保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痛风症状。
二.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痛风症状的严重程度,内科护理人员需要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
这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
护士应与医生紧密合作,确保治疗方案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内科护理控制患者痛风症状的主要手段之一。
抗痛风药物通常包括非甾体消炎药、尿酸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剂。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记录用药效果和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四.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对于控制患者痛风症状非常重要。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适当的饮食建议,包括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和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的摄入。
此外,护士还应鼓励患者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五.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也是内科护理中控制痛风症状的重要方面。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关于适当锻炼、减少酒精摄入、戒烟等方面的建议。
这些调整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痛风症状。
六. 教育和宣传内科护理不仅包括对患者的治疗,还应包括教育和宣传。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痛风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
同时,护士还应组织相关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痛风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七. 定期随访和复查内科护理中,定期随访和复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护士应定期与患者保持联系,了解其病情、用药情况和生活调整情况,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护士还应协助医生进行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62855e51e79b89680226de.png)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
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属于弱酸。
在正常状态,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800~1000mg,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再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的过程。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UA)。
当血pH7.40时,98%的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溶解在血中。
血尿酸的正常范围男性是180~420μmol/L,女性是120~360μmo l/L。
尿酸在酸性条件下(如在远端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下)非常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尿酸的结晶对肾小管可造成一系列的损伤。
尿酸引起的肾脏病主要有3类: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
1 治疗1.1 急性尿酸肾病降低肿瘤负荷可明显减少急性尿酸肾病的发生,同时使用别嘌呤醇等药物预防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机体充分水化,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日需要补液4000~5000ml,如尿量增加不明显,应使用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如果尿量仍不能明显增加,则需要适当减少人量,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另外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2 慢性尿酸肾病如果患者痛风的反复发作,应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
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治疗,血尿酸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尚无统一的意见。
1.3 尿酸结石减少尿酸生成,同时提高尿中尿酸的溶解度,预防新结石形成,促进已形成结石排出。
防治尿酸结石的重要措施为碱化尿液,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
将尿pH维持在6.5~6.8范围最为适宜。
如尿液过分碱化,尿pH超过7.0时,钙盐易沉淀,则有磷酸钙及碳酸钙结石形成的危险。
2 护理措施2.1 舒适的改变(1)休息与活动:痛风发作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受累关节处肢体,减少患处受压及活动,以减轻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28T17:05:10.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马丽君
[导读] 痛风发作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受累关节处肢体,减少患处受压及活动。
马丽君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415-0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
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属于弱酸。
在正常状态,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800~1000mg,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再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的过程。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UA)。
当血pH7.40时,98%的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溶解在血中。
血尿酸的正常范围男性是180~420μmol/L,女性是120~360μmol/L。
尿酸在酸性条件下(如在远端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下)非常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尿酸的结晶对肾小管可造成一系列的损伤。
尿酸引起的肾脏病主要有3类: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
1 治疗
1.1 急性尿酸肾病降低肿瘤负荷可明显减少急性尿酸肾病的发生,同时使用别嘌呤醇等药物预防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机体充分水化,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日需要补液4000~5000ml,如尿量增加不明显,应使用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如果尿量仍不能明显增加,则需要适当减少人量,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另外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2 慢性尿酸肾病如果患者痛风的反复发作,应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
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治疗,血尿酸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尚无统一的意见。
1.3 尿酸结石减少尿酸生成,同时提高尿中尿酸的溶解度,预防新结石形成,促进已形成结石排出。
防治尿酸结石的重要措施为碱化尿液,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
将尿pH维持在6.5~6.8范围最为适宜。
如尿液过分碱化,尿pH超过7.0时,钙盐易沉淀,则有磷酸钙及碳酸钙结石形成的危险。
2 护理措施
2.1 舒适的改变
(1)休息与活动:痛风发作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受累关节处肢体,减少患处受压及活动,以减轻疼痛。
(2)饮食护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饮食原则主张给予低嘌呤低热量平衡膳食。
1)进食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螃蟹、香菇等高嘌呤食物。
同时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2)多饮水,保证每天尿量2000~3000ml。
3)进食适量蛋白质,指导患者适当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等。
同时限制脂肪摄入,由于高尿酸血症通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因此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宜过高。
4)食物的主要来源由碳水化合物提供,避免饥饿疗法。
5)戒烟,禁啤酒和白酒,红酒每日适量有助于降低血尿酸。
(3)疼痛的护理: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常引起受累关节红肿、针刺样疼痛。
除了严格控制饮食外,止痛可采用外敷药和内服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选择性的消炎止痛药(NSAIDs)为首选,可外敷和内服。
可对受累关节予以冰六合丹或33%硫酸镁溶液联合扶他林外敷,还可配合远红外线局部照射;对腕部、肘部关节受累可用夹板固定减少活动,以减轻疼痛。
同时要注意患处皮肤的护理,避免感染发生。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按疗程服用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大,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肝细胞损害、骨髓抑制、呼吸抑制等,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若静脉输入药物,应避免外漏,以免造成皮下组织坏死。
2)使用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者可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发热、急性痛风发作等不良反应,使用时要嘱咐患者多饮水,并服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
3)使用别嘌呤醇者除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发热、反应外,还有肝损害、骨髓抑制等,肾功能异常患者,宜减量使用。
2.2 焦虑患者常常由于疼痛影响进食及睡眠,又由于痛风反复发作常导致关节畸形、运动障碍、肾功能不全、经济负担加重等情况,患者常有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保健、自我照顾的措施,鼓励患者积极乐观应对疾病,取得家属积极支持,达到积极治疗、防范复发的目的。
2.3 健康宣教
(1)加强健康指导,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HUA的核心。
说明痛风饮食对预防复发、对肾脏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以助尿酸从尿中排出。
(2)鼓励患者坚持适度运动,指导患者掌握关节保护的技巧。
(3)指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情绪开朗、乐观,保持规律生活,肥胖者应积极减轻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24kg/m2)。
(4)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5)指导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检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
参考文献
[1]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11期.
[2]戴晓天,齐德广,杨和平,余涛,熊玮,周向东,李学军.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