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1.鼻阈: 鼻前庭与固有鼻腔交界处的一弧形隆起,又称鼻内孔。
2.利特尔区(利特尔动脉丛):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
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称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嗅沟(嗅裂):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
的间隙称为嗅沟或嗅裂。
4.总鼻道: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
称为总鼻道。
5.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
筛漏斗以及额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也可解释为中鼻甲和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结构。OMC区域局限的阻塞可导致相邻鼻窦广泛而严重的病变。
6.克氏静脉丛: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静脉丛,称之为克氏静脉丛
(Kiesselbach plexus),为该部鼻出血的重要来源。
7.吴氏鼻-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
静脉丛,常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来源。
8.生理性鼻甲周期(鼻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
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h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鼻周期。其生理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9.鼻肺反射:以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为传入支,广泛分布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
走神经为传出支,以三叉神经核和迷走神经核为其中枢核团,形成反射弧。
鼻肺反射是鼻腔局部刺激和病变引起支气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10.喷嚏反射:当鼻粘膜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发生一系列的反射动作,
如腭垂下降、舌压向软腭等,然后声门突然开放,使气体从鼻腔和口腔急速喷出,以清除鼻腔中的异物或刺激物等。
11.咽峡:上由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由舌背以及两侧由腭舌弓和腭咽弓围成
的环形狭窄部分。
12.弹性圆锥:位于喉弹性膜的下部,为一层坚韧具有弹性的结缔组织薄膜。
13.室带(假声带):由粘膜、室韧带及甲杓肌组成,呈淡红色。
14.声带(vocal cords):由声韧带、肌肉、粘膜组成。呈白色带,边缘整齐,
可随声带突的运动而张开或闭合。
15.Reinke间隙:在声带游离缘粘膜下的一薄而疏松的纤维组织层,过度发声或
喉炎时易在该处造成局限性水肿,形成声带息肉。
16.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声门裂,简称声门,为
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
17.螺旋器(Corti器):位于膜蜗管的基底膜上,是听神经的感受器。
18.声阻抗: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要克服一定阻力与抵抗称为声阻抗。
19.听觉:是声音作用于听觉系统引起的感觉。
20.听阈:引起人听觉的最小声强称为听阈。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