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2)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2)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691f1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b.png)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压强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①温度②浓度③催化剂④压强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 ①②③④⑤B. ⑤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 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A. 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B. 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 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 Cu与浓硫酸能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3. 设C+CO22CO,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v1增大,v2减小D. v1减小,v2增大4. A、B在溶液中发生反应:A+B C。
现将A、B两种反应物进行以下五个实验,其中①~④在20 ℃时进行,⑤在40 ℃时进行,实验刚开始时,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①20 mL 0. 2 mol·L-1 A+20 mL 0. 2 mol·L-1 B②50 mL 0. 5 mol·L-1 A+50 mL 0. 5 mol·L-1 B③10 mL 1 mol·L-1 A+10 mL 1 mol·L-1 B+30 mL H2O④20 mL 1 mol·L-1 A+60 mL 0. 4 mol·L-1 B⑤30 mL 0. 6 mol·L-1 A+30 mL 0. 6 mol·L-1 BA. ②④⑤①③B. ⑤④②③①C. ④②⑤①③D. ③⑤④②①5. 对于反应M+N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2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40%需要60 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40%需要的时间为()A. 2 minB. 4 minC. 6 minD. 7. 5 min6. 20 ℃时,将0. 1 mol·L-1 Na2S2O3溶液10 mL和0. 01 mol·L-1 H2SO4溶液10 mL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 ℃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同样的浑浊,需要的时间是()A. 40 sB. 15 sC. 48 sD. 20 s*7. 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一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一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70cd082a6c30c2259019e96.png)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解析:K2O属于氧化物,Na2CO3和Na2SiO3都属于盐。
答案: C2.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A.氧化物B.盐C.碱D.酸解析:该题属于物质分类的问题,做题时要明确物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胆矾是CuSO4·5H2O,是一种无机物,从酸、碱、盐的角度看是一种盐。
答案: B3.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解析:A项,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B项,碳酸气应为CO2;C项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
答案: D4.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孔雀石[Cu2(OH)2CO3]B.硝酸烧碱绿矾[FeSO4·7H2O]C.醋酸乙醇碳酸钙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分类。
A项中纯碱为Na2CO3,属于盐,错误;C项中乙醇属于有机物,不是碱,错误;D项苛性钠为NaOH,属于碱,错误,故选B。
答案: B5.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B.因它含有钾离子与酸根离子,故KHSO4是钾盐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解析:因KHSO4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A对;KHSO4是盐且含有钾元素,B对;KHSO4属于硫酸盐,C对;KHSO4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为H+和K+,故它不是酸,D错。
答案: D6.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可溶于水的物质④钠盐⑤钠的含氧化合物A.①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D.①③解析:题给物质从元素组成上分析都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①正确;其中Na2O、NaOH、Na2CO3可与硝酸反应,而NaCl、Na2SO4与硝酸不反应,②错;五种物质都可溶于水,③正确;Na2CO3、NaCl、Na2SO4属于钠盐,而Na2O为氧化物,NaOH属于碱,④错;NaCl中不含氧元素,⑤错。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练习(酸碱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练习(酸碱盐)](https://img.taocdn.com/s3/m/f1f8af0333687e21af45a9fe.png)
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练习(酸碱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态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化合物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4.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5.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H+和SO42-。
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6.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非常广泛和十分重要的。
当电解质的平衡被破坏时,人体就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Mg2+ B.Ca2+C.Na+ D.Fe3+7.(2010年黄冈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用固态的溶质配成同为 1 mol/L的硝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立即做导电性实验,两种溶液的导电性相同C.在相同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NO3===H++N5++3O2-B.Ca(OH)2===Ca2++(OH-)2C.AlCl3===Al+3+3Cl-D.Al2(SO4)3===2Al3++3SO42-9.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A.KOH B.C2H5OHC.P2O5 D.KHCO310.在硫酸钠和硫酸钾的混合溶液中,当n(Na+)=0.2 mol,n(SO42-)=x mol,n(K+)=y mol 时,则x和y的关系是( )A.y=2(x+0.1) B.x=y/2C.x=0.1+y/2 D.y=2x-0.11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H3 B.(NH4)2SO4 C.Cl2 D.CH3COOH12.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l-的是( )A.KClO3溶液 B.CaCl2溶液 C.KCl晶体 D.液态HCl13.(2010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溶液都是纯净物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A.全部 B.⑤⑥ C.③④ D.①②15.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石灰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二、非选择题:16.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氯化钠⑨硫酸钡⑩氯气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e83c8102768e9950e738d2.png)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 1 -第2课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 8 -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 13 -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一定升高,做氧化剂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个别金属如汞为液态,A项错误;金属一般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B项正确;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能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C项错误;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存在,如Au等,D项错误。
2.某化工厂突发火灾,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初步侦查发现,一栋地上单层砖结构仓库内储存的金属钠起火。
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A.水B.湿抹布盖灭C.干沙D.干粉灭火器Na2O2,因为Na2O2可以与H2O、CO2反应生成氧气,会使火势更大。
湿抹布含H2O,干粉灭火器能喷出CO2,均会与Na2O2反应。
3.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A.只有①④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在水面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溶液变红色(生成碱性物质),体现了①②③④四点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18611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8.png)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白马非马”的论断正确性的原因()A.矛盾的对立统一B.事物总存在共性和特性C.论断随时代而变D.物质分类的结果2.给物质分类时由于标准不同往往会出现()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C.球状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3.人们把球分成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属于( )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C. 球状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4.给物质分类的好处在于:( )A.有利于认识事物B.有利于弥补事物的先天不足C.有利于人们开拓视野D.有利于发现事物的特性5.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不同可以组成( )种分散系A. 3B. 11C. 9D. 66.下关于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B.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7.下列物质①过滤后的天然水②变浑浊的石灰水③石蕊试液④牛奶⑤盐酸⑥碘酒,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①③B. ②④ C ③⑤⑥ D ①③⑤⑥8.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浊液的是( ),属于胶体的是( )A.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得到的混合物B.液氮C.碘酒D.煮沸的FeCl3溶液9.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只带正电荷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相当稳定D.都是透明的10.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 a g/cm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数值应为( )A.大于aB.小于aC.等于aD.无法确定11.当分散系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12.通常使用的分类方法是、。
13.将A中的人按B中的分类标准分类,14.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 的树状分类图:15.根据下表中各元素的性质,按金属或非金属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元素外观相对原子质量单质导电性A 无色气体14.0 无B 无色气体39.9 无C 坚硬的银白色固体40.0 有D 银白色液体200.6 有(1))金属是:,理由是;(2)非金属是,理由是。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9b89a49649b6648d747a3.png)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一.选择题(共21小题)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KCl B.O2C.NaOH D.HNO32.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mol?L﹣1 H2SO4溶液B.2mol?L﹣1 NaOH溶液C.2mol?L﹣1 MgSO4溶液D.硅酸溶胶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解C.煤的气化 D.石油的分馏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盐酸、王水、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③电解质:H2SO4、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5.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OH溶液B.Fe(OH)3胶体C.盐酸 D.NaNO3溶液6.胶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矿泉水B.生理盐水 C.豆浆 D.白酒7.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A.可吸入颗粒(如硅酸盐粉尘),吸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8.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可制得金属镁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C.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D.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10.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豆浆B.淀粉胶体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11.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A.冰水混合物B.氯化钠溶液C.泥浆 D.淀粉溶液12.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常用作水处理剂的KAl(SO4)2和漂白粉都是强电解质D.232Th 转变成233U是化学变化,233U和235U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13.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B.氯化铁溶液呈电中性,氢氧化铁胶体带有电荷C.纳米材料的微粒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D.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类方法应用广泛B.纳米级粒子与胶体粒子的尺寸大致相当C.胶体属于介稳体系D.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必须用丁达尔现象15.在10﹣9m~lO﹣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1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溶液②种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是胶休.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17.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NaCl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是()A.加入单质碘变蓝B.加入单质碘不变蓝C.加入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8.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鱼虾会产生不愉快的腥臭味,可在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B.“酸可以除锈”,“汽油可以去油污”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C.被蜂蚁蜇咬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是由于人的皮肤被注入了甲酸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D.苯酚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19.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结构类似白磷的N4、比黄金还贵的18O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2和16O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B.将a克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质量小于a克C.N4分子为正方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D.2N5=5N2是化学变化20.下列颜色变化不属于因为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A.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B.久置的KI溶液呈黄色C.铁离子用KSCN溶液检验时呈血红色D.在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氢气时,火焰呈黄色2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②福尔马林用来浸制标本;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互变;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互变;⑤蜂蚁叮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减轻痛苦;⑥核裂变.A.只有②③④⑤B.只有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④⑤D.全部二.填空题(共9小题)22.阅读于谦的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整首诗所描述的变化共涉及到下列物质:①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②CaO ③CO2④H2O ⑤Ca(OH)2悬浊液⑥CaCO3,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2)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带,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生石灰属于氧化物(填“酸性”或“碱性”),用方程式说明你的理由.(3)某兴趣小组以石灰石、水、氯气为原料制取少量漂白粉.①写出纯碱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②写出上述制备过程中氯气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3.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空气②液态氧③硝酸钾溶液④硫酸铜晶体(CuSO4?5H2O)⑤二氧化碳⑥氧化铜⑦锌⑧金刚石⑨氢氧化铜⑩纯碱?甲烷?HNO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24.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电泳:甲液体阳极周围的颜色变浅,阴极周围的颜色变深;(2)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3)将乙逐滴加入到丙液体中,先出现凝聚,后变澄清;则甲为;乙为;丙为;丁为.25.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判断对错)26.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②铜;③CaO;④CO2;⑤H2SO4;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分类标准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溶液胶体电解质属于该类的物质(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当有Cu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7.下列物质:下列物质:①Na2SO4②HNO3③KClO3④NaHCO3⑤酒精⑥H2⑦H2O⑧NaOH ⑨氨水⑩金刚石(1)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2)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3)能导电的是:(都填序号)28.溶液,胶体,浊夜三种分散系中,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溶液和都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是;加热和向分散系中加电解质都能使胶体发生现象;区别溶液与胶体的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浊夜的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溶液的分散质粒子1nm,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在之间.29.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判断对错)30.(1)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④如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实验现象:(写序号).(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1小题)1.D 2.A 3.D 4.D 5.B 6.C 7.D 8.C 9.B 10.C 11.A 12.B 13.D 14.D 15.B 16.B 17.B 18.B 19.D20.D 21.C二.填空题(共9小题)22.②④⑥碱性CaO+2HCl=CaCl2+H2ONa2CO3=2Na++CO32-CaCO3=CaO+CO2↑;CaO+H2O=Ca(OH)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23.①③②⑦⑧⑤⑥?⑨④⑩? 24.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钠溶液硅酸溶胶As2S3胶体25.对26.Ba(OH)2+2HNO3=Ba(NO3)2+2H2OAl2(SO4)3=2Al3++3SO42-Ba2++2OH-+CO2=BaCO3↓+H2OHNO32:+8H++2NO3-=3Cu2++2NO↑+4H2O 27.②⑧①②③④⑦⑧⑤⑦⑨28.溶液浊夜胶体浊夜聚沉丁达尔效应大于小于1nm-100nm 29.√30.加入电解质,使胶体凝聚Fe(OH)3+3H+=Fe2++3H2O有I2生成2Fe3++2I-=2Fe2++I2①②C2H2(g)+O2(g)→2CO2(g)+H2O;△H=mol。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83e099866fb84ae55c8d81.png)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 p10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2) 称量(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铁 粉 过 滤Fe 、Cu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 结晶第二章第一节p29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5c7036137ee06eef918ba.png)
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及浊液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则该溶液可能为钠盐溶液C.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最终会变成Na2O2D.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2.将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B.反应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C.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液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D.有红色物质生成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也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 ,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或K+中一种4.下列关于Na2O与Na2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者颜色不同B.均可与H2O、CO2反应C.Na2O比Na2O2的稳定性强D.在呼吸面具中,用Na2O2做供氧剂,不能用Na2O 5.可用作呼吸面具中供氧剂的物质是()A.Na2O B.Na2O2C.Na2CO3D.NaHCO36.下列反应中,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与O2B.Na 与H2O C.Na2CO3与稀盐酸D.C与O27.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钠着火后可用水来灭火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D.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8.下列各组反应物中,改变反应条件或改变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生成物种类不变的的是( ) A.Na和O2B.K2CO3和HClC.Fe和HCl D.NaOH和CO29.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是活泼金属,将其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B.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C.将4.6 g金属钠投入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8%D.钠钾合金可以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10.16.3 g由Na2O2、Na2O、Na2CO3、NaOH组成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反应后的溶液,最终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A.8g B.15.5g C.11.7g D.23.4g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CO3→NaOH B.CaCO3→Ca(OH)2C.NaNO3→NaCl D.CuO→Cu(OH)212.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NaHCO3溶液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13.将一小块钠投入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生成蓝色沉淀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0c583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4.png)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单选题1.“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③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 只有①②④B. 只有④⑤C. 只有①③⑤D. 只有①⑤2.下列关于胶体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 难溶物质和水形成的分散系不可能是胶体C. 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D. 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盐酸B. 氢氧化铁胶体C. 泥浆D. 硫酸钾溶液4.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 O2B. CO2C. H2SO4D. KOH5.胶体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 胶粒可以导电B. 胶体是混合物C. 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D. 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6.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表示物质或概念间从属关系的是()X Y ZA 碱电解质化合物B 离子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C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7.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 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B.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C.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 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9.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④⑥⑦⑧C. ①⑧D. ①④⑤⑥⑦二、填空题10.有下列物质:①Fe②CO2③H2SO4④Ba(OH)2溶液⑤NaCl 其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平衡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平衡练习题-普通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9bc36439172ded630b1cb6d2.png)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平衡练习题一、单选题1.一定温度下,将1mol A(g)和1mol 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C(g)+D(s)ΔH<0,在t1时达平衡。
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B. 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C. t3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 t1~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2.恒压时,SO2和O2在起始浓度c(SO2)=c(O2)=2.0×10−2mol/L时发生反应:2SO 2(g)+O2(g)2SO3(g),测得不同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a点使用了催化剂,则b点未使用催化剂B. 该反应吸热C. 若将起始n(SO2)和n(O2)变为原来的一半,图象发生改变D. T1℃时,平衡常数K=2003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A.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B.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C. 平衡后增加C(N2)对反应的影响D.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4.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1。
现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图1:温度分别为300℃、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图2:温度分别为T1~T5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H1>0,且K1>K2B. 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加压C. 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8molCO,0.6molH2,0.2molCH3OH,平衡正向移动D. 5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molCH3OH,重新平衡后,H2的百分含量增大5.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454c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1.png)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B. 化学反应速率为0. 8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 8 mol·L-1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的快慢D.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密闭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xC(g),若经2 s后测得A物质的量为2. 8 mol,C的浓度为0. 6 mol·L -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①2 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3 mol·L-1·s-1②2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6 mol·L-1·s-1③2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70%④x=2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X、Y、W、Q四种物质,经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上述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是()A. X+2Y=2W+2QB. 3X+Y+2W=2QC. X+3Y+2Q=2WD. X+2Y+3Q=2W4.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 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5mol/(L·s),则所经历的时间是()A. 0. 44秒B. 1秒C. 1. 33秒D. 2秒5.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0。
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新人教版必修1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ca0632ad02de80d4d840e6.png)
1.将少量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加入10 mL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的是( )A.蔗糖B.牛奶C.硫酸钡D.NaOH溶液和FeCl3溶液答案:A2.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食盐水、牛奶、豆浆B.碘酒、泥水、血液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答案:B3.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在水里形成的透明液体B.氧化钴(CoO)分散在普通玻璃里形成蓝色玻璃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红褐色液体D.将0.1 g蔗糖加到10 mL蒸馏水中,振荡后形成的无色液体解析:淀粉在水里形成的淀粉溶液、氧化钴(CoO)分散在普通玻璃里形成蓝色玻璃、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红褐色液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都属于胶体。
蔗糖为小分子,将0.1 g蔗糖加到10 mL蒸馏水中,振荡后形成的无色液体,溶液中分散质粒子蔗糖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
答案:D4.胶体遇到强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荷)中,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则沉淀溶解,那么该溶液是( )A.2 mol·L-1 NaOH溶液B.2 mol·L-1 HCl溶液C.2 mol·L-1 NaCl溶液D.硅酸胶体(胶粒带负电荷)答案:B5.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
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________。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15f0ef5335a8103d22033.png)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标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2.组成3.分类(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1.三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2.一个本质: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胶粒大小(胶粒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
3.一个特性: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4.三种方法(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一是加热,二是加入电解质溶液,三是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
[特别提醒] (1)分散系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2)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1.将下列分散系与所属类别连接起来。
分散系 类别(1)食盐水 A .浊液(2)泥水B .溶液(3)豆浆 C .胶体答案:(1)—B (2)—A (3)—C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解析:选D 雾是由小水珠(直径1~100 nm)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属于胶体。
1.制备[以Fe(OH)3胶体的制备为例]色,停止加热,得红褐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3FeCl 滴6滴~5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3HCl +)胶体(3Fe(OH)=====△O 23H +3FeCl 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系即为到的分散2.性质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特别提醒] (1)有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有详细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有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74e8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3.png)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选择题1. 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 淀粉B. 食盐水C. 牛奶D. 碘酒2. 下列制备溶胶的方法可行的是()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H2SO4溶液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的沸水中, 边加边振荡③把1mLNa2SiO3溶液加入10mL1mol·L-1HCl溶液中用力振荡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D. 都可行3.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 都能透过滤纸B. 都呈红褐色C. 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D. 都存在布朗运动4.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 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 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5.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 致使高速公路关闭, 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A. 石灰石B. Ca(OH)2C. CaCO3D. CH47. 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A. 丁达尔效应B. 可以通过滤纸C. 布朗运动D. 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8、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 又属于碱的是()A. Na2CO3B. CH3OHC. CH3CH2OHD. Cu(OH)29、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 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A. 溶液B. 悬浊液C. 胶体D. 乳浊液10、土壤胶体颗粒带负电荷, 因此土壤中施用含氮总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A. 硫铵B. 氯化铵C. 碳铵D. 硝酸铵11.(2017·惠州高一检测)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必修1第二章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1第二章课本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9e015cf7ec4afe04a1df6e.png)
化学必修1第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第一节P29习题: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1)从酸的强度上来讲:HCl、H2SO4、HNO3是强酸;H3PO4是中强酸;而H2S为弱酸。
(2)从酸的氧化性强弱来分:浓H2SO4、HNO3是强氧化性酸;而H2S是强还原性酸。
(3)从电离的H离子个数来分:HCl、HNO3是一元酸;H2SO4、H2S是二元酸;H3PO4是三元酸。
(4)从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来分:H2SO4、HNO3、H3PO4是含氧酸;而HCl、H2S为无氧酸。
3、混合物,首先是它们中的组份在一定条件下,不互相反应。
(1)固-固类(2)固-液类(3)固-气类(例空气和灰尘)(4)液-液类(例如油和水)(5)气-液类(例如河水中溶解的氧气)(6)气-气类(例如空气);如果从组成分类有:单质和单质;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果从元数分类:有二元;三元;四元;五元等等。
4、略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P33习题: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阴离子 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NaOH= Na++OH- (2) CuCl2=Cu2++2Cl-(3)Fe2(SO4)3 =2 Fe3++3SO42-(4)Ba(NO3)2= Ba2++2NO3-9、(1)Na2SO4+BaCl2=BaSO4↓+2NaCl,SO42-+Ba2+=BaSO4↓(2)2Al+3Hg(NO3)2=3Hg+2Al(NO3)3,2Al+3Hg2+=3Hg+2Al3+(3)2HCl+Na2CO3= 2NaCl +H2O+ CO2↑,2H++CO32-= H2O+ CO2↑(4)不起反应,因为不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有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ce4dc52b160b4e777fcf1f.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2、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4、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应用。
知识点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一、纯净物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Ⅰ、碳酸钠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规律总结:1、纯净物的一般分类2、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与区别例题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B)A、化合物B、氧化物C、碳酸盐D、钠盐例题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
下列物质也属于同类氧化物的是( B)A.CaCO3B.SO3C.CuO D.KMnO4例题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 D)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⑤⑥C.①⑧D.①④⑥⑦例题4、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是(1)Na2O CaO SO2 CuO ______ SO2___________(2)NaCl KCl NaClO3CaCl2 _____ NaClO3_________(3)HClO3KClO3HCl NaClO3 _____ HCl _________(4)NaHCO3Ca(HCO3)2NH4HCO3K2CO3 ____ K2CO3______例题5、利用交叉分类法,请你说出Na2SO4可能属于的类型名称是____硫酸盐、钠盐________。
例题6、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https://img.taocdn.com/s3/m/1c3ed1b2fad6195f302ba672.png)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活泼的金属单质——钠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仅①②④⑤B.仅①②③④C.仅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可存放于烧杯中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4.放置钠的橱柜上贴有以下安全标志和提示:金属钠与皮肤接触会腐蚀皮肤,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在化学品储存处,盛有不能直接接触的化学品的容器上贴有安全标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会与皮肤汗水中的NaCl反应B.金属钠会与皮肤汗水中的水反应C.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放出大量热灼伤皮肤D.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会腐蚀皮肤5.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 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不断上浮、下沉6.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物质是( )A.湿布B.干粉灭火器(主要成分:CO2)C.煤油D.沙子7.[双选]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与足量氧气在常温下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一样多C.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8.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②③①④D .③②④①9.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 )A .MgCl 2溶液B .Ba(OH)2溶液C .CuSO 4溶液D .CaCl 2溶液10.2.3 g 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 固体,由此可判断产物是( )A .只有Na 2OB .只有Na 2O 2C .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D .无法确定1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一.选择题(共21小题)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KCl B.O2C.NaOH D.HNO32.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mol•L﹣1 H2SO4溶液B.2mol•L﹣1 NaOH溶液C.2mol•L﹣1 MgSO4溶液D.硅酸溶胶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解C.煤的气化 D.石油的分馏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盐酸、王水、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③电解质:H2SO4、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5.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OH溶液B.Fe(OH)3胶体C.盐酸 D.NaNO3溶液6.胶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矿泉水B.生理盐水 C.豆浆 D.白酒7.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A.可吸入颗粒(如硅酸盐粉尘),吸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8.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可制得金属镁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C.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D.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10.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豆浆B.淀粉胶体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11.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A.冰水混合物B.氯化钠溶液C.泥浆 D.淀粉溶液12.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常用作水处理剂的KAl(SO4)2和漂白粉都是强电解质D.232Th 转变成233U是化学变化,233U和235U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13.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B.氯化铁溶液呈电中性,氢氧化铁胶体带有电荷C.纳米材料的微粒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D.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类方法应用广泛B.纳米级粒子与胶体粒子的尺寸大致相当C.胶体属于介稳体系D.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必须用丁达尔现象15.在10﹣9m~lO﹣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1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溶液②种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是胶休.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17.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NaCl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是()A.加入单质碘变蓝B.加入单质碘不变蓝C.加入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8.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鱼虾会产生不愉快的腥臭味,可在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B.“酸可以除锈”,“汽油可以去油污”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C.被蜂蚁蜇咬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是由于人的皮肤被注入了甲酸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D.苯酚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19.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结构类似白磷的N4、比黄金还贵的18O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2和16O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B.将a克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质量小于a克C.N4分子为正方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D.2N5=5N2是化学变化20.下列颜色变化不属于因为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A.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B.久置的KI溶液呈黄色C.铁离子用KSCN溶液检验时呈血红色D.在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氢气时,火焰呈黄色2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②福尔马林用来浸制标本;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互变;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互变;⑤蜂蚁叮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减轻痛苦;⑥核裂变.A.只有②③④⑤B.只有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④⑤D.全部二.填空题(共9小题)22.阅读于谦的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整首诗所描述的变化共涉及到下列物质:①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②CaO ③CO2④H2O ⑤Ca(OH)2悬浊液⑥CaCO3,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2)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带,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生石灰属于氧化物(填“酸性”或“碱性”),用方程式说明你的理由.(3)某兴趣小组以石灰石、水、氯气为原料制取少量漂白粉.①写出纯碱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②写出上述制备过程中氯气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3.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空气②液态氧③硝酸钾溶液④硫酸铜晶体(CuSO4•5H2O)⑤二氧化碳⑥氧化铜⑦锌⑧金刚石⑨氢氧化铜⑩纯碱⑪甲烷⑫HNO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24.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电泳:甲液体阳极周围的颜色变浅,阴极周围的颜色变深;(2)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3)将乙逐滴加入到丙液体中,先出现凝聚,后变澄清;则甲为;乙为;丙为;丁为.25.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判断对错)26.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②铜;③CaO;④CO2;⑤H2SO4;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当有3.2g Cu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7.下列物质:下列物质:①Na2SO4②HNO3③KClO3④NaHCO3⑤酒精⑥H2⑦H2O⑧NaOH ⑨氨水⑩金刚石(1)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2)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3)能导电的是:(都填序号)28.溶液,胶体,浊夜三种分散系中,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溶液和都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是;加热和向分散系中加电解质都能使胶体发生现象;区别溶液与胶体的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浊夜的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溶液的分散质粒子1nm,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在之间.29.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判断对错)30.(1)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④如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实验现象:(写序号).(2)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1小题)1.D 2.A 3.D 4.D 5.B 6.C 7.D 8.C 9.B 10.C 11.A 12.B 13.D 14.D 15.B 16.B 17.B 18.B 19.D20.D 21.C二.填空题(共9小题)22.②④⑥碱性CaO+2HCl=CaCl2+H2ONa2CO3=2Na++CO32-CaCO3=CaO+CO2↑;CaO+H2O=Ca(OH)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23.①③②⑦⑧⑤⑥⑫⑨④⑩⑪24.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钠溶液硅酸溶胶As2S3胶体25.对26.Ba(OH)2+2HNO3=Ba(NO3)2+2H2OAl2(SO4)3=2Al+3SO42-Ba2++2OH-+CO2=BaCO3↓+H2OHNO32:30.1mol3Cu+8H+2NO3=3Cu+2NO↑+4H2O 27.②⑧①②③④⑦⑧⑤⑦⑨28.溶液浊夜胶体浊夜聚沉丁达尔效应大于小于1nm-100nm 29.√30.加入电解质,使胶体凝聚Fe(OH)3+3H+=Fe2++3H2O有I2生成2Fe3++2I-=2Fe2++I2①②C2H2(g)+O2(g)→2CO2(g)+H2O;△H=-1294.8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