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变化及意义
论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

论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企业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常见方式。
借款费用是企业借款所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手续费、抵押费用等。
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借款费用是企业为融资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否应当资本化成为企业在会计处理上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
一、资本化的定义和原因资本化是指将某些支出转化为资产账面价值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
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是指将借款所产生的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以资产的形式呈现,延长费用的摊销期限,以降低当前期间的费用支出,从而提高企业的净利润和财务状况。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因在于,借款费用是为了融资活动而产生的费用,如果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将对企业当期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资本化借款费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负债和资产质量,使企业更容易获取其他融资渠道,降低债务成本。
二、资本化的条件和限制借款费用资本化不是一项随意行为,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限制。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借款费用是由于取得或发行债务工具而发生的;2.借款费用与借款金额成正比;3.借款费用是用于特定项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满足以下限制:1.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有明确的核准文件,如董事会决议、财务部门批准等;2.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更有经济意义,即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后对企业利益可能产生积极影响;3.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有明确的摊销计算方法,便于后续的会计处理和监督。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优劣势借款费用资本化有其一定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在决定是否资本化借款费用时需要充分权衡:优势:1.减少每年的财务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净利润水平,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2.提高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质量,增加企业的信用度,有利于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条件;3.在一定程度上平滑了企业的经济周期波动,降低了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评估,提高企业的市值。
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研究概要

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研究概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需要借款来满足资金需求,并承担相应的借款费用。
针对这些借款费用,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资本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展开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及应对方法。
一、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概念与意义借款费用是企业为获取借款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发行费用、手续费、担保费等。
资本化则是指将费用转化为资产,通过在资产账户上进行记录和核算。
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目的在于将这些费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摊销,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效益。
同时,资本化还可以降低这些费用对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的影响,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与限制借款费用资本化并非不加限制地进行,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与限制。
首先,借款费用必须与企业借款直接相关,且能够明确地与特定的借款项目相对应。
其次,借款费用必须具备未来经济利益,即能够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和净资产增加。
最后,企业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费用是无法避免且必然发生的。
然而,对于一些借款费用,如债券发行费用、保证金等,往往存在一定的限制。
这些限制可能来自于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是会计准则的要求。
企业在进行借款费用资本化时,需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合理判断,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影响与风险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做法可以减少企业当期的费用支出,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财务指标的稳定性。
此外,资本化还可以将这些费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摊销,降低当期的经营成本。
然而,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首先,借款费用资本化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虚假,夸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这种虚假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影响市场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借款费用资本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债务风险增加。
资本化将借款费用转化为资产,在未来的摊销期间内,企业需要分摊这些费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现金流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新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效果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新借款费用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效果。 在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增加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了解以及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 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总结与展望
新借款费用准则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扩大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引入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以及对现金流的,企业在多个方面 取得了显著改进。本次演示通过分析新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效果, 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新借款费用准则的变化
1、借款费用资本化
新借款费用准则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做出了重大调整。旧准则中,借款费 用只能资本化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无形资产的购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而新 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除上述资产外,还涵盖了存货、生产性生物 资产等领域。这一变化有利于企业将借款费用分摊到更多资产上,提高资产质量 和准确性。
2、资产减值
新借款费用准则对于资产减值的处理也进行了改进。旧准则中,借款费用资 本化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需要计提减值准 备。而新准则引入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企业所有借款费用相关的资产减值进 行更为准确的评估,这将有助于提前发现和预防资产损失。
3、现金流
新借款费用准则更加现金流的变化。在旧准则中,借款费用的现金流处理方 式比较单一,主要基于实际支付的利息进行核算。而新准则则强调对现金流的全 面管理,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融资策 略,以满足企业的整体发展需求。
2、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 减值处理
该企业对所有与借款相关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进行减值处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环境预测各资产未来现 金流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这一举措提高了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

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借款费用资本化:企业财务策略的重要一环在当今的企业环境中,借款费用资本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工具,正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深入探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概念、作用、实践操作、风险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让我们通过一个贴近现实的案例来理解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概念和作用。
假设某家建设公司为了推进一个重大项目,需要向银行借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借款所产生的利息和其他借款费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计入在建工程或当期损益。
而借款费用资本化,就是将这部分借款费用作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而不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同时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如何运用借款费用资本化呢?一般来说,企业需要遵循以下步骤:确定资本化的金额。
企业需要根据借款合同、借款费用等相关信息,计算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
进行账务处理。
企业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确认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
调整相关报表项目。
企业需要将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从财务费用中转出,并相应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相关项目。
然而,借款费用资本化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从财务角度看,借款费用资本化可能会高估资产价值,从而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和可信度。
从法律角度看,如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和标准不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可能会引发税务争议和法律诉讼。
因此,企业需要在实践中合理把握和应对这些风险。
针对可能的高估资产价值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审计机制,确保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企业还可以采用更为公允的估值方法,如现值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等,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针对法律风险,企业需要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和政策解读,确保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企业在享受借款费用资本化带来的利益的有效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名词解释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名词解释借款费用资本化是财务会计中一个涉及到借款和公司资产管理的概念。
在该概念中,借款所产生的费用不会立即计入公司的开支,而是将其计入公司的资产账户,并以逐渐摊销的方式计入公司的损益表。
在传统的会计准则中,针对借款产生的费用,通常会分为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这被称为即时确认;第二种是将其资本化,通过分次计入损益表,这被称为资本化处理。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目的在于避免即时确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借款产生的费用中,往往包含了诸如手续费、利息支出以及其他与借款相关的成本。
如果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这将导致当期的利润大幅下降,从而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而借款费用资本化则可以将这些费用分摊到较长的时间周期中,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实际利润水平。
那么,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具体操作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在借款费用产生时,公司会将其计入借款费用资本化账户。
这个账户将作为公司的资产账户存在,反映着公司未来潜在的经济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需要明确借款费用的性质,并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接下来,借款费用会通过摊销的方式逐渐计入公司的损益表。
摊销期限通常是按照借款的预计使用期限来确定的。
这种方式可以平滑借款费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提高财务报表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借款费用资本化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借款费用。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借款费用才能够被资本化处理。
这些条件可能包括费用的性质、金额的大小以及预计的使用期限等等。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名词解释不仅仅是一个财务会计概念,它还涉及到公司经营和决策的方方面面。
首先,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利润表现,因此需要进行谨慎的判断和计算。
其次,借款费用资本化也与公司的融资策略和资金运作相关。
通过合理的资本化处理,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借款的成本,并提升财务状况。
最后,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反映了财务会计准则的发展和演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对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更准确的披露要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和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房地产公司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房地产公司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房地产公司借款费用资本化是一个常见的做法,即将公司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计入资产成本,而不是直接计入当期的费用中。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争议。
本文将对房地产公司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探讨,分析其利与弊,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风险的影响。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好处房地产公司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降低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提高公司的净利润。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项目周期较长,因此公司常常需要借款来支持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将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后,可以延迟费用的确认时间,使得企业当期的盈利情况得到改善,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可以提高公司的资本成本,从而增加公司的资本利润率。
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增加公司的资产总额,而净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因此可以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从而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由于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后,可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杠杆比率,增加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提高公司的信用等级,有利于企业融资和发展。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风险和争议尽管借款费用资本化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争议。
借款费用资本化会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真实,影响公司的财务透明度。
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增加公司的资产总额,从而降低负债比率,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被过分夸大,给股东、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误导,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存在着一定的会计风险和管理风险。
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需要满足一定的会计准则和管理要求,需要进行合理的估计和计算,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易受到管理层的操纵和干预,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会增加,容易引发财务造假和风险管理失控。
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和监管风险。
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

摘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了22项会计准则,并对16项原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修订。
本文就新准则与原准则之间的差异以及该差异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借款费用,资本化,所得税,当期损益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原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只有固定资产,包括企业自己购买或建造的固定资产,也包括委托其他单位建造的固定资产。
新准则中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包括固定资产、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
意味着生产企业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房地产等生产周期较长且用于出售的资产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允许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也不再局限于专门借款所购建的固定资产。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其范围不仅包括固定资产,也涵盖了生产周期长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许多先进制造企业,例如生产飞机、轮船、发电设备等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生产资金占用多,且借款金额大,对这类企业的存货而言,借款费用已构成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将其计入存货成本中,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可提高存货的账面价值,同时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
因此,新准则的实施,将对这类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短期内会改善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
当然,从长期看,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随着存货的销售,这部分借款成本将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也会逐渐消除。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化范围的扩大对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当期的费用没有影响,而对非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处理借款费用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存在着重大差异。
由于许多先进制造业公司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而且借款金额巨大,因此实施新会计准则将会提高此类企业的业绩,此外还将惠及军工类企业,并且与生产有关的借款费用数额巨大,予以计入资产价值更多,影响当期损益。
借款费用资本化论文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探讨

借款费用资本化论文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述和对企业实际情况的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引言借款费用是企业为融资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包括银行手续费、利息支出、中介费等。
在传统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被视为一种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然而,随着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不断研究和经验积累,学界和实务界逐渐认识到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问题。
1.提高财务报表真实性:借款费用资本化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融资活动真正的成本,避免因短期投资活动而导致利润快速下降的情况发生。
2.弥补全盘企业成本: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后,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借款费用对企业资产的影响,使得报表上呈现出准确的企业成本信息。
3.提升资产负债表可比性:借款费用资本化能够降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不同企业债务结构的差异,提高了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性和分析性。
1.直接资本化法: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对应的资产成本中,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按照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2.间接资本化法:将借款费用首先计入待摊费用科目中,并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摊销方法转移至资产成本科目,再按照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影响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因素影响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规模:大型企业往往在融资活动中承担更多交易费用,因此更倾向于资本化这些费用。
2.借款期限:长期借款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融资费用,倾向于将这些费用资本化。
3.借款金额:高额借款通常伴随着较高的融资费用,更有动机资本化这些费用。
1.资产和权益规模扩大:资本化后的借款费用增加了企业资产总额,并相应增加了所有者权益。
2.利润稳定性提高:资本化后的借款费用可根据摊销期限分散在未来多个会计期间,减少了利润的波动性。
3.财务指标改善: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和流动性指标往往会有所改善。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是指将借款所产生的费用计入借款的成本中,在借款的期限内通过摊销方式计入企业的成本,而不是一次性计入当期的损益中。
这种做法可以减轻当期的财务负担,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以下是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1.长期债务成本的分担: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企业可以将借款所需支付的费用分摊到债务的期限内,从而减轻当期的财务压力。
对于长期债务来说,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它们的实际成本,并且可以减少企业的当期债务负担。
2.资本结构的优化: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可以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
借款费用通常是企业运营的必要成本,将其资本化后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和杠杆比率,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3.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可以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由于借款所需支付的费用是与借款期间相关的,将其资本化后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借款的实际成本,并避免在当期计入的费用对财务报表造成扭曲。
4.风险的控制与可持续发展: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可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借款费用分摊到债务期限内可以避免当期的财务负担,提高企业的现金流稳定性,进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5.负债支付的稳定性: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企业可以通过摊销方式稳定地支付借款费用。
与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相比,通过摊销方式支付的借款费用更具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规划和财务决策。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财务和风险控制方面。
从财务角度来看,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优化资本结构,并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可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提高负债支付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需要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即时计入当期的损益中。
同时,企业在决策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时,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借款期限和利率等相关因素,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索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索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借款费用资本化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将借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在特定条件下视为资本支出,而非一次性的费用支出。
本文将探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意义、可行性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意义借款费用是指借款人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可能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如评估费、担保费、手续费等。
这些费用通常是针对贷款申请和审批过程中的各项服务和工作而产生的。
传统上,这些费用被认为是一次性的支出,直接列入损益表中,影响当期的财务状况。
然而,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改善财务指标表现:借款费用资本化将费用分摊到贷款期间,可以降低当期支出,从而改善财务指标的表现,如净利润、运营利润等。
2. 提高借款额度:借款人可能希望在贷款过程中借入更多的资金,以满足扩大业务或投资项目的需求。
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减少当期支出,从而提高可贷资金的额度。
3. 减少现金流压力: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分摊费用,减少占用现金流的压力,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现金用于经营和发展。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可行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可行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判断。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因素:1. 贷款金额:如果贷款金额较小,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意义可能相对较小,费用对当期财务状况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2. 借款期限:借款费用资本化更适用于长期贷款,因为费用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摊,减少对当期财务状况的冲击。
3. 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借款费用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在某些行业中,借款费用可能占比较高,资本化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4. 法律要求与准则:在选择是否资本化借款费用时,企业还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准则的要求。
如果相关法规或准则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有明确规定,则企业应遵守相关要求。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1. 可靠性原则:借款费用必须是实际发生的、可靠的费用,并且能够明确与特定贷款相关联。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摘要随着经济和财务环境的变化,借款费用资本化面临不断的变化与调整,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程度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定与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探究对企业的经营、财务以及投资决策造成的影响。
什么是借款费用资本化在企业的融资和借款过程中,为获取借款所需支付的各项支出,包括拆借费、手续费、审查费、手续费、律师费等,是借款费用的范畴。
借款费用和借款本金不同,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该项费用可在企业在报表上进行记账处理,将其算作增加固定资产的成本或计入长期资产的成本中,以期在时间上分摊这部分的费用支出。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1. 将借款费用直接纳入成本费用由于借款费用被视为企业融资的一项成本,企业在计算资本成本或预计收益时会考虑这些费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认为大部分借款费用均应当当期确认,年底不进行资本化处理,该政策对企业的经营带来的影响很大。
借款费用的处理方式主要受到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业务精益度和管理技术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借款费用的处理方式可以有多种方法。
一些企业可以选择将借款费用直接纳入成本费用中,以分摊其支出,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会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的成本负担。
2. 将借款费用分期摊销借款费用被纳入固定资产时,往往会通过分期摊销的方式处理,以分摊多年的经济效益,为其资本化计入长期资产中。
这种方式使企业能够通过多年分摊来降低资本化支出的影响,避免一次性支出的风险,同时也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较好的财务报表。
3. 将借款费用部分资本化为平衡资产负债表,一些企业在进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处理时,会部分进行资本化,部分费用与记账处理成负债。
这种方式避免了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过度影响,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考虑到实际业务情况,采用部分资本化的方式可以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真实,使决策者获得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指导业务发展。
论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

论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是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的处理方式。
一般而言,企业借款会伴随着一系列的费用,包括手续费、担保费、保险费等。
这些费用与企业借款行为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希望能够将这些费用纳入资本化,即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借款期间的各期间,从而降低当期的财务支出。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当期的财务支出,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企业可以将这部分费用分摊到借款期限内的各期间,减少单一期间的财务压力,使企业更好地进行经营活动。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利用率,更好地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争议。
资本化的费用会增加企业的债务,对企业的负债结构和偿债能力产生影响。
尤其对于高杠杆的企业来说,过多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债务风险。
借款费用资本化可能会掩盖企业的财务状况。
将这部分费用分摊到借款期间后,企业当期的财务指标可能得到改善,但实际上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并未得到提升,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误导。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也可能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审计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在决定是否将借款费用资本化时应权衡利弊。
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债务结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因素,确保资本化后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和透明,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
企业还应积极探索优化借款费用处理的方法,例如合理协商费用、寻找更合适的融资方式等,以减少对借款费用的依赖。
对于部分转固后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对于部分转固后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借款费用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开支。
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资金支持的项目,部分企业选择将借款费用转固,以便更好地管理资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种做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为读者提供指导。
首先,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一方面,将借款费用转固后,可以减少当期财务成本支出,进而提高财务利润;另一方面,资本化后的借款费用可以作为长期资本投入,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竞争力。
这对于需要大量长期投资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其次,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灵活性。
通过将借款费用转固,企业可以将财务负担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内,减少在某个特定期间的财务压力。
这样,企业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保持业务的正常运转。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并不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策略。
在考虑是否将借款费用转固前,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经济分析。
首先,企业需要评估项目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资本化。
其次,企业需要关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确保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
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策略,合理安排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比例。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借款费用偏低,资本化比例可以适度提高,以减轻当期的财务负担;相反,如果借款费用偏高,可能需要降低资本化比例,以避免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过大冲击。
综上所述,对于部分转固后的借款费用资本化,企业可以从财务状况、经营效益、财务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获得一系列的好处。
然而,在决定是否进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时,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经济分析。
只有合理把握资本化比例,并确保遵守相关规定,企业才能有效利用这一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论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

论企业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往往会选择借款。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所支付的与借款有关的各项费用,包括银行手续费、利息、抵押登记费用等。
对于企业来说,借款费用是一种经营成本,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为了合理处理借款费用,有些企业会选择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即将借款费用在借款资金成本中进行摊销。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利益。
企业通过借款获取的资金可以用于发展和扩大经营,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借款费用作为借款的直接成本,应当与借款资金的投入对应起来。
资本化可以将借款费用分摊到一段时间内,反映企业实际利益的变化,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借款费用资本化有利于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
借款费用通常是一次性支出,如果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会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导致财务状况的不稳定。
而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多个期间,平均化成本,有利于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财务报表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借款费用资本化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借款额度和贷款条件。
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根据企业的金融状况来评估其还款能力,包括负债率、还款能力等。
如果企业将借款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率,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对借款申请造成不利影响。
而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多个期间,减轻当期损益的负担,提高企业的还款能力,有助于提高借款额度和贷款条件。
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借款费用资本化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失真。
资本化意味着将借款费用摊销到未来的几个会计期间内,可能会掩盖企业当前的经济状况和财务风险,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误导。
在一些情况下,企业会滥用借款费用资本化,通过扩大资本化范围和时间来减少当期损益,夸大企业利润,给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要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摊销。
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和摊销,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估计和会计处理。
借款费用资本化

借款费用资本化所借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其借款利息等财务费用在项目投产前要记入该投资项目的建设费用,该费用是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这个借款费用就是资本化了,它是资产的组成部分。
但项目正式投产开始,其尚未归还的贷款所发生的利息等费用,则要记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中,也就是要在利润表上反映借款费用资本化三个条件:对于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和汇兑差额,只有在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才能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这里所指的资产支出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只包括企业为购置或者建造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项目的影响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一)借款费用资本化资产范围的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二)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范围的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方法的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借款费用资本化资产范围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二)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范围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方法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其他应收款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如何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反映企业短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3.现金比率二、长期偿债能力反映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2.所有者权益比率;3.产权比率;4.利息保障倍数三、营运能力分析四. 盈利能力分析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销售利润率;2.成本费用利润率;3.资产利润率;4.所有者权益报酬率;5.资本利润率;6.资本保值增值率。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

借款费⽤反映的是企业借⼊资⾦所付出的代价,其内容包括企业因借款⽽发⽣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以及因外币借款⽽发⽣的汇兑差额。
在这次会计准则的调整中,对原准则中借款费⽤资本化的资产、借款范围以及资本化⾦额的计算做了较⼤的改变。
与原准则相⽐,这次借款费⽤准则的制定提⾼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性。
然⽽,这些变化会对会计要素产⽣什么影响,从⽽导致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相关信息有何改变,都是值得研究的。
⼀、借款费⽤资本化的三个主要变化 (⼀)借款费⽤资本化资产范围的变化 原准则中借款费⽤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只有固定资产,包括企业⾃⼰购买或建造的固定资产,也包括委托其他单位建造的固定资产。
⽽新准则规定,借款费⽤资本化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产等。
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1年以上(含1年)。
这就意味着制造企业为⽣产⼤型机器设备、船舶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房地产等⽣产周期较长且⽤于出售的资产⽽借⼊的款项所发⽣的借款费⽤允许资本化,计⼊存货价值,⽽不再直接计⼊当期损益。
因此,与原准则相⽐,借款费⽤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了,不仅包括固定资产,还包括了⽣产周期较长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借款费⽤资本化借款范围的变化 原准则规定,借款费⽤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仅为专门借款,这种借款有明确的⽤途,即为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专门借⼊的,并具有标明该⽤途的借款合同。
企业在⽣产经营过程中专门借⼊的,但不是为购建固定资产⽬的的款项,不属于借款费⽤准则中规定的专门借款,其借款费⽤不得予以资本化,按照原准则规定直接计⼊当期损益。
新准则关于借款费⽤资本化的借款范围除了专门借款外,还包括为购建或者⽣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的⼀般借款,这就意味着以各种融资途径借⼊的资⾦发⽣的借款费⽤,只要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均可予以资本化。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什么是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将借款产生的费用在借款期间内分号摊销并计入资产账户的一种会计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费用通常是与借款相关的费用,如贷款手续费、担保费用等。
1.1 费用的资本化 vs. 费用的直接支出•费用的资本化:将借款费用分摊到资产账户中,并随着借款期限的消耗而逐渐摊销。
这样可以规避对当期收入的冲击,提高财务指标,例如净利润、资产负债表,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具灵活性的资金使用方式。
•费用的直接支出:将借款费用当做当期的费用支出,可直接计入当期财务报表,对当期收入和财务报表产生冲击。
1.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优势•财务指标的改善: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减少当期费用支出,提高净利润水平,并改善资产负债表的表现。
•分摊费用:将借款费用分摊到借款期间内,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借款带来的实际成本。
•资金的有效利用: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企业在借款期间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进行经营和投资活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应用2.1 贷款手续费的资本化贷款手续费是指在贷款申请和放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贷款手续费、担保费、评估费等。
这些费用通常是一次性支付的,但可以按照借款期限进行分摊和摊销。
•资本化方法:将贷款手续费在借款期间内摊销,按照摊销比例计入资产账户,将费用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摊销后的形式呈现。
•影响因素:摊销比例可根据贷款期限、利率、费用金额等因素确定。
2.2 其他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除了贷款手续费,其他与借款相关的费用也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担保费用:如抵押物评估费、担保公司手续费等。
•审计和尽职调查费用:在借款过程中进行的审计和尽职调查所产生的费用。
•银行费用:如借记卡和信用卡费用、开户费、透支利息等。
这些费用的资本化方法与贷款手续费资本化类似,根据借款期限和费用金额进行适当摊销。
3.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借款费用资本化涉及以下会计处理方法:•增加借款费用资本化账户:在资产账户中增加一个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项目,记录借款费用的摊销和资本化过程。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变化与影响
1.资本化计量:借款费用资本化之后,借款费用将作为长期资产计入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这意味着企业将来可以通过摊销的方式逐年转移借款
费用到损益表,减轻当期的财务压力。
2.报表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新增一项
借款费用的资产项目,同时在损益表上新增一项借款费用摊销的费用项目。
这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报表结构,需要进行相应的报表调整和披露。
3.会计准则要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实施需要遵守相应的会计准则,
如《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和程序进行借款费用
的资本化计量和摊销,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财务状况:借款费用资本化将借款费用列为长期资产,有助于提高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和净资产的规模,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财务实力和
信誉。
2.财务指标: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企业的利润率、盈利能力等财务指
标可能会出现变化。
由于借款费用需要摊销到损益表中,可能导致当期的
利润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
3.偿债压力:借款费用资本化可以将借款费用分摊到借款期限内的各
个会计期间中,减轻了企业当期现金流的压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借
款偿还的资金需求。
4.决策依据:借款费用资本化改变了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使得
企业在决策时可以更好地考虑借款费用对财务报表及指标的影响,提升了
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指标,减轻了借款压力,但也需要依据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准确的计量和报告,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房地产公司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房地产公司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意义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将房地产公司在取得借款资金时支付的一系列费用,如手续费、利息、评估费等,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分摊到相关的资产成本中。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意义在于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效益,增加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借款费用资本化可降低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借款费用资本化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额,增加了企业的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
借款费用资本化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通货膨胀、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保护了企业财务安全。
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于房地产公司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我国,公司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均有相关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号准则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为:企业在取得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资金后,应将仅与取得借款资金有关的费用资本化作为资产。
这些费用以取得借款资金所支出的金额确认,其后续负债金额应分别计入每期财务费用。
而《企业所得税法》第九十一条也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取得贷款的相关支出在未经过程分摊或者用完,未生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化的借款支出以前,不予扣除。
房地产公司在进行借款费用资本化时,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合规运营。
在房地产公司进行借款费用资本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启示。
需正确理解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概念和原理,明确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意义和作用。
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合规运营。
要加强内部管理,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借款费用资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注重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安庆钊.新借款费用准则对企业业绩的影响[J].对外经贸会计,2006(11).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方法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新准则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扩大到一般借款,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则无论其金额大小,均可计入资产成本。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在资本化期间内,可以全部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资本化金额不再与发生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挂钩。这些规定不仅使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相对简单,还能保证企业计算的借款费用更准确,同时也减少了企业进行会计选择的余地,有效地压缩了企业虚增利润的空间。对财务报表而言,这将会导致企业当期计入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增加,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金额减少,从而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增加,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又会使利润表中费用减少、利润增加,当期盈利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同样,随着固定资产从开始交付使用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和存货资产的出售,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对企业以后期间的利润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会计目标
旧的会计制度规定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是否办理竣工结算和是否交付使用作为是否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分水岭,即使在建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只有在“竣工结算”或“交付使用”后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这显然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相违背,而且许多企业在执行过程中,为维护本企业的利益,企业采取“边建设,边使用”的策略,从而推迟办理竣工结算和推迟交付使用。因为这样,把资产继续挂在“在建工程”上,一来可以使企业的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减少了当期的财务费用,二来可以推迟折旧的计提时间,也减少了当期的费用,从而虚增了企业的利润,美化了企业的会计报表。新的借款费用准则将停止资本化的条件定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而不管是否办理竣工结算和交付使用,从而使企业通过拖延竣工期限来扩大资本化的情况被制止,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原有会计制度将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所有利息,全部予以资本化,不论当期实际发生在资产上的支出是多少,这必然会造成企业不重视专门借款的合理使用。因为,所有专门借款利息给予资本化后,企业只是增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后再通过折旧的方式计提进入各期的费用。这部分利息实际上递延到以后几年,甚至十几年进入到费用中,对当期的利润影响不大。因此,企业对这笔借款如何合理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不予重视;而同时又达到了美化会计报表的作用,使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高估,利润表的利润虚增,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甚至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一些企业也出现了利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操控利润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将利息资本化的金额与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相联系起来,同时规定了利息资本化金额的限额,规定了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界限,体现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具体形式,这就为会计人员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实际操作界定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和具体的会计处理原则。同时,企业也会充分考虑借入款项的合理安排和使用,以保证企业能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如企业会考虑如何使用资金会使当期可以资本化的利息达到最高,进入财务费用的利息则相对降低,以期实现较多的当期利润;或者企业会考虑如何使当期进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最大,以期在当期减少所得税费用,起到延迟纳税的作用。总之,企业在进行资金的运用中,会对利息资本化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使企业会充分考虑借入资金的合理安排和使用,以保证企业能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使企业不能在会计报表中高估资产,虚增利润,提供的盈利状况更加客观可信,维护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满足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实现了会计的具体目标。
[4] 史晓江.新借款费用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J].财会月刊,2007(3).
[5] 邓勇.新旧借款费用准则对损益和应纳税所得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7(2).
[6] 刘苏雨,乐长征.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J].财会月刊(综合),2007(4).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中级会计实务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资产范围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随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那些生产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的企业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它们为生产产品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了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也就导致相应会计期间的资产增加、费用减少。而且,借款数额越大,发生的借款费用越多,计入资产的价值也就越多,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也越大,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会使得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表中费用减少、利润增加。因此,新准则的实施将对这类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善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当然,这种改善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从长期看,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后,随着存货的销售,这部分借款成本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也会逐渐消除。
第二,注重会计核算的明晰性和有用性。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要求会计核算必须提供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每笔实际支出(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支付)的具体时间及金额,因此财务人员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只能采用业务发生时间,而不能采用制证日期或期末日期。这样提供的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的每笔实际支出才有利于正确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保证借款费用信息的明晰性和可靠性。
(三)借款费用的核算利于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投资效益
第一,促使企业采用合理的借款组合降低资金成本。首先,要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已经实际发生时,才办理专门借款的借入手续,使得借款费用对损益的影响尽可能的小。其次,专门借款数额较大时,应采用分期分批办理借入手续的方式,使得没能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支出的借款尽可能的少,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也尽可能的少。再次,如果存在非借入资金和专门借款同时存在的情况,应先以非借入资金归还借款,待非借入资金不足以支付购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时,再重新借入专门借款。
[4]左春燕.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10).
[5]钟国昌.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理财广场,2004,(05).
第二,促使企业加强对购建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在建工程完工结转固定资产的时间有三个,即办理竣工结算、交付使用和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这三个时间是按时间顺序向前排的。按不同的时间确认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会对企业损益产生时间上的影响。显然,要想使效益不受借款费用的影响,就必须加强购建固定资产的管理。
综上所述,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主要是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和借款范围,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方法,这三大主要变化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更加公允,从而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将减少企业资本化当期的财务费用,提高当期的会计利润。尤其对房地产公司、生产周期长的制造业企业等资本化支出较多的企业来说,能够使它们在一定期间内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有所增加,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可以增强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资料。
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审核和管理。由于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要在允许资本化的期间范围内并与发生在固定资产购建活动中的支出相挂钩,因而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审核和管理。在审核内容上,应从过去主要对竣工决算文件或移交使用文件的审核转移到对工程技术监督报告及设计文件的审核上,注重购建过程的实际记录及工程台账,明确开始资本化和终止资本化的时间界限;从过去对工程预算、中标文件的审核转到对资产支出凭证的审核上,核实固定资产建设中每一笔支出的时间和金额,保证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正确;加强借款凭证的审核,查明是否为专门借款,以正确计算资本化资金。在审核时间上,应加强对工程建设进程的监管,变事后审核为事中审核,了解工程施工情况,明确工程开工时间,停工时间及原因,明确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正确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时间范围,保证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合理准确。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范围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原准则规定,只有发生在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的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才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即使是为了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费用,如果不能满足资本化的相关条件,也不能将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这些限制必定会使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成本的费用有可能小于其实际发生数,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降低,从而降低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总额。由于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是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将货币性资本转化为资本资金的投资活动,因此,按原准则的规定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就与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明显不符。随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扩大,在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中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其借款费用也可按照资产支出额的比例计入所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毫无疑问,这将会导致企业当期计入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增加,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金额减少,从中费用减少、利润增加。但以后随着这些资产的使用和出售,又会使得相关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利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