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文化遗产教案资料讲解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案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并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挑战。
一、概念和意义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的遗产。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身份和历史记忆。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1. 法律保护: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来确立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限制损坏、盗窃或非法交易文化遗产的行为,并建立相关机构负责执行和监督这些法规的实施。
2. 技术保护: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3D扫描、虚拟现实等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以减少对原件的磨损和破坏。
3. 物质保护:对文化遗产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原汁原味,使之能够长久保存下去。
4.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文化遗产传承的方法1. 传统技艺传承:通过培训、学徒制等方式将传统的手艺和技能传授给后人,确保它们能够得以延续下去。
2. 口述传承:通过口述的方式将历史、传统故事和知识传授给后人,保留文化的口头传统。
3. 学术研究与学术传承: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学术传承,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促进学术领域的发展。
4.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1. 人为破坏: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对文化遗产进行损坏、破坏或非法交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构成威胁。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需要采取防范措施。
3. 资金和人力资源不足: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但有些国家或地区缺乏这方面的支持。
4. 跨国文化传承和保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存在着跨国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历史文化遗产教案:文物保护与利用
历史文化遗产教案: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文物保护与利用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定义、重要性及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定义文物保护与利用是指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研究和利用的过程。
它既包括对物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
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目的是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激发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二、文物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记忆。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通过保护文物能够保留历史的痕迹,让后人能够了解和研究过去的文明,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2. 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能够成为旅游、文创产业的重要资源。
通过合理利用文物,能够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3. 传承文化价值。
文物是一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品,它通过历史和艺术的方式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文物保护与利用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文化价值观,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4. 保护生态环境。
许多文化遗产都分布在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环境敏感地区,保护文物也就意味着保护了其所在的生态环境。
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需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方法1. 保护与修复。
保护文物是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基础,它包括文物的防盗、防火、防污、防腐等措施。
修复文物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可能还原文物原貌,使其能够继续发挥文化价值。
保护与修复需要符合专业标准,采用科学技术手段。
2. 教育与培训。
增强社会公众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意识和认知,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相关人才。
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举办展览、推出教育互动项目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其中,增加对文物的关注和热爱。
3. 利用与开发。
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开展文化旅游、文创产品、文化活动等。
文化遗产课教案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课教案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读:文化遗产作为人类传承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遗产,以及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国内外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4.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其特点及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重要性和代表作品。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价值。
2.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互动,共同发现和分享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国内外的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着重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样貌。
第三步:案例学习(1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内外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如中国的昆曲、中国传统技艺扎染、巴西的桑巴舞等。
通过介绍这些作品的历史、技艺和传承方式,引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考。
第四步: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分享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每个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
2. 这一遗产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3.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遗产。
第五步:汇报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展示所选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文化遗产教案
文化遗产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重要性及保护方法,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并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保护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其价值;- 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关注和热爱文化遗产;-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保护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1. 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其价值;2. 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四、教学内容1. 课堂活动一:文化遗产知识普及- 分组讨论: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分类有哪些?- 团队竞赛:根据提供的文化遗产图片,猜测它们属于哪个分类,并解释你们的理由。
2. 课堂活动二: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介绍-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相关介绍报告。
-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介绍报告,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讨论。
3. 课堂活动三:中国文化遗产项目展示- 制作展板: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中国文化遗产项目,以展板形式进行展示。
- 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各自的展板作品,老师进行点评和组织交流。
4. 课堂活动四: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参观活动:学生带领小组成员参观学校周边或社区内的文化遗产,并记录观察到的问题和建议。
- 组织讨论:学生回到课堂后,结合观察和记录,进行讨论,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五、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实践体验:通过参观观察和展示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过程。
3.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和报告评价;2. 学生观察记录和讨论参与情况;3. 学生参观活动和讨论中的表现。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意识教案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意识教案一、引言1.1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1.1.1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城市、景观等。
1.1.2 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和保护的,旨在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遗产。
1.1.3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1 阐述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1.1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代表了人类文明的精华。
2.1.2 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1.3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人类的文化认同感。
3.1 引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3.1.1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1.2 通过学习和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珍惜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3.1.3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点讲解1.1 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1.1.1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城市、景观等。
1.1.2 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分为文化景观、文化遗址、自然景观、历史城镇等不同类型。
1.1.3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包括原真性、完整性、普遍价值等。
2.1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2.1.1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1.2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包括制定保护规划、加强立法、提高公众意识等。
2.1.3 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需要专业机构和专家的参与,确保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3.1 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案例3.1.1 介绍一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埃及金字塔等。
3.1.2 分析这些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3.1.3 探讨这些遗产面临的保护和挑战。
三、教学内容1.1 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1.1.1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案(一)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案(一)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保护措施。
•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审美活动、节日庆典、手工艺技艺等一系列的文化表现形式。
•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传承性、集体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口头传统: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
•表演艺术:戏曲、民间舞蹈、曲艺等。
•社会实践:农事活动、手工艺制作、民俗习惯等。
•审美活动:传统音乐、绘画、书法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珍视传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传承与创新:鼓励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活动。
•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展示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2.探究:带领学生讨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梳理学生已有的了解和认识。
3.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保护措施,加深学生的理解。
4.感受体验: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或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受。
6.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并介绍自己所在地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组织一次班级展示活动。
四、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讨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措施。
•班级展示: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展示所选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向全班介绍。
•口头测试:随堂进行简答题测试,检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整个教案设计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美好。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上册《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教案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上册《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
2.学习掌握《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
3.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课文的内容,理解主旨。
2.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意识,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素材。
2.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提出问题:你们对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有什么了解吗?2.新课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呈现《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课文内容。
师生一起阅读课文,师生交替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3.课文理解(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
教师提问学生,课文中有哪些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4.情感价值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让学生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骄傲之情。
5.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如京剧、中国武术、中医药等。
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多彩。
6.巩固提高(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并做相关的展示。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特点,并写出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传承价值。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的含义和重要性;2.理解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3.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2.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含义和重要性。
2.阅读(15分钟)。
让学生阅读有关文化遗产的文章或资料,了解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价值,同时探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承和利用。
3.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4.观摩(20分钟)。
通过观看世界文化遗产的现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文化遗产对人类的重要性。
5.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明确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并强调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
1.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是否深入;2.学生能否清晰地阐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3.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2.在探究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表达,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3.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文化遗产调研、设计文化遗产保护方案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2.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介绍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3.分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2.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听讲教学法:讲解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讨论和深入思考:分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五、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照片,让学生了解中国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2.学习和讨论(30分钟)分组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并填写相关信息的表格。
每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分享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选择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他学生听取并进行评论和提问。
教师辅导学生总结各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共同特点和文化价值。
4.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章,包括对选择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描述。
六、教学评估1.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了解程度的测评;2.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测评。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舞台剧或手工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或制作手工品来体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魅力。
八、教学资源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和相关信息,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2.学生填写的表格和文章;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书籍和资料。
历史文化遗产教案
历史文化遗产教案介绍: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景观和非物质遗产等,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本教案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历史文化遗产,了解其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加强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增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1.1 景观类: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1.2 实物类:如文物、古建筑等1.3 非物质遗产:如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等2.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重要性2.1 历史意义: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2.2 艺术价值:表现了人类智慧和审美追求的结晶2.3 科学价值:提供了研究历史、艺术和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资料3.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1 维护与修复:对于破损的文物和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3.2 传承与推广:通过教育、展览、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遗产3.3 利用与开发:将历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开展相关产业和旅游等活动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亲身感受其独特魅力,并了解其保护和传承的现状。
3. 应用拓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文献阅读等方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4. 互动体验:开展互动活动,如模拟古人工艺制作、古建筑模型搭建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习兴趣。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兴趣和热爱,使他们从小就能够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教案 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
文化遗产教案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教案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导言: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它们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思想和艺术成就。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瑰宝。
一、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500字)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指根据国际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人类团结等普遍国际价值的地点、建筑物、景观或遗址。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巴西的克里斯大山等。
历史古迹:历史古迹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留下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遗址、建筑或遗迹。
它们记录着人类过去的生活和发展。
例如:中国的故宫、意大利的斗兽场、希腊的帕台农神庙等。
二、学习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的重要性(300字)1. 开阔眼界:学习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成就和思想。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2. 弘扬传统: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可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学习历史:通过学习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领悟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研究和探究兴趣。
三、设计教学活动(500字)1. 创作绘画作品:让学生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或历史古迹进行实地或网络参观,并要求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创作出彩的作品,并用简短的文字说明作品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进行小组研究: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或历史古迹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等方面。
学生可以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查找和整理。
每个小组在掌握足够知识后,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
文化遗产课教案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课教案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节课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与重要性,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法,并培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感。
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2. 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欣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 学生自主讨论,了解自己所熟悉的文化遗产。
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分组小组讨论,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 思考如何通过行动传承文化遗产。
3. 培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感-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增加他们的亲身体验。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更多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
三、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吸引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2.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3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 学生自主讨论,分享自己所熟悉的文化遗产。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30分钟)- 小组讨论,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归纳。
4. 培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感(40分钟)-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增加他们的亲身体验。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更多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
5. 总结和延伸(10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 提示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和项目。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当地文化遗产的实地参观。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和学生汇报:评估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和方法的理解。
2. 实地参观反馈和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感的培养。
五、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或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大学四年级文化遗产保护教案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大学四年级文化遗产保护教案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一、引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
为了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大学四年级教育十分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份文化遗产保护教案,旨在激发大学四年级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相关保护工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意义;2. 了解中国和世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3. 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 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a) 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b) 文化遗产的分类:实体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a) 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等;b) 世界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埃及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等。
3.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a)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传承和记录历史、维护文化多样性;b)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c) 文化遗产的日常保护和修复方法;d)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4. 大学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机会和方式a) 学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b) 学生可以参加的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和活动;c) 学生在校园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四、教学方法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本教案的核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保护方法,鼓励他们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前往附近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3. 文化遗产日:组织学生自行策划并参与文化遗产日活动,展现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创意。
4.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内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如修缮古建筑、整理文物等。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以及学生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教案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
《保护文化遗产》教案
《保护文化遗产》教案保护文化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
3. 掌握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策略。
4. 培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化遗产- 定义: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 分类:- 自然遗产: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等。
- 文化景观:人类创造的自然景观,如古建筑、历史城区等。
- 建筑遗产:具有历史、艺术、建筑价值的建筑物。
- 文物和艺术品: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和艺术作品。
-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表达方式、社会实践等。
2. 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策略- 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
- 持续性维护:定期检查、修复、保养文化遗产,确保其保存和使用。
-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参与,提高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认同感。
- 国际合作:通过跨国合作保护共同认可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
- 教育宣传: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知识。
- 利用与开发:合理利用和开发文化遗产,保持其价值和吸引力。
3.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
- 社会认同感:文化遗产是社会认同和凝聚力的象征,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
- 经济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可以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 人类共同财富: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共同拥有,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责任。
三、教学活动和方法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并提出保护建议。
2. 观摩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和策略。
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视频,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和兴趣。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文化遗产,了解其价值和保护现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遗产,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
2、引导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并形成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遗产通常是指祖上留给后代的珍贵之物,是一个家族能够代代承传的东西。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来说,祖先也给后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还可以结识一个民族发展的进程。
这些东西属于国家的财富,被称为文物古迹,是我们必须珍惜的。
二、自读课文:说一说:1、在我们生活得附近,你见到或听说过有什么文物保护单位吗?它们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2、你在博物馆或其它什么地方见过文物吗?这些文物是一些什么东西?(学生回答。
)三、课堂讨论: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怎样保护?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民俗等信息。
具有体现文化精神、开展文化旅游、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等重要意义。
怎样保护:科学规划、有序利用、加强管理、制定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修旧如旧,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
四、拓展:你还能列举出更多的文化遗产吗?五、课堂总结〖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突出的特点。
3、使学生学会收集、归类资料,并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典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2、有没有同学参观过中国的某个世界文化遗产呢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长城、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故宫(北京)、敦煌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九寨沟(四川)、泰山(山东)、黄山(安徽)……二、启发思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文化遗产保护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文化遗产保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含义和分类;2.了解一些现存的文化遗产,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意义;3.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4.了解每个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1.文化遗产的分类;2.现存的文化遗产和它们的文化意义;3.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2.课堂讨论;3.展示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如民俗文化、节日习俗等。
2.提问:“什么是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二、梳理知识1.讲解文化遗产的含义和分类。
文化遗产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建筑、遗址、陵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诗词歌赋、乐器演奏、传统技艺、风俗习惯等。
2.介绍现存的文化遗产及其文化意义。
(1)秦始皇陵: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皇帝的陵墓,重要历史和文化遗产。
(2)故宫: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是中国东方文化的瑰宝。
(3)长城:中国古代防御建筑,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文化价值。
(4)卢浮宫:法国著名博物馆,收藏了众多艺术珍品,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
三、展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讲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护人类文化和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同胞的共同责任。
2.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1)传承:将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让它继续发扬光大。
(2)保护: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修、保护和维护。
(3)开放:适当开放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价值。
(4)宣传: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四、总结环节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理解,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五、作业布置以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撰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文化遗产及其文化意义,以及该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案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打印相关教学资料,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和图片等;b. 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a. 带来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物品或图片;b. 准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第二步:概念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解释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以图片和案例进行说明。
第三步:案例分析(2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分发准备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保护措施和效果。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第四步:现场参观(3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历史文化遗产景点进行现场参观。
2. 学生可以观察、记录并拍摄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了解其特点和保护状况。
第五步:小组讨论(20分钟)1. 学生回到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2. 每个小组提出一些建议,并准备讲解给全班。
第六步:展示和总结(20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由全班共同讨论和补充。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有关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并写一篇感想或研究报告;2. 学生可以自发组织参观活动,到其他历史文化遗产景点进行参观和考察。
六、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在现场参观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2.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教育教案
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教育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学生对于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我国重要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主题1: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 探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主题2:我国重要文化遗产- 介绍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丝绸之路等- 探讨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价值主题3: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策略- 介绍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策略-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并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主题4: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挑战- 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分析当前面临的文化遗产保护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呈现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保护建议- 创意活动:设计创意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和展示- 学生的创意作品评估-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答题情况教学资源- 图书和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图书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研究和研究- 多媒体资源:提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加深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周: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第二周:介绍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探讨其历史和价值- 第三周: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提出创意和建议- 第四周: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挑战,总结教学内容,展示学生的创意作品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文化遗产教案引导学生认识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教学方法
文化遗产教案引导学生认识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教学方法一、引言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宝贵的财富,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兴趣,并呼吁他们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二、背景知识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之前,他们需要掌握一些背景知识。
这包括了解传统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其在社会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当前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
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关注,我们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阅读相关文献和参观展览等方式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三、实地考察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遗产,实地考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学生可以前往历史古迹、博物馆或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等地点,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识并记录他们所见所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敏感性和保护意识。
四、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书法、民族舞蹈等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同时,这些活动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五、项目研究通过项目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某一特定的传统文化遗产,并探索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项目,如古建筑保护、传统音乐传承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保护工作。
学生可以进行调查研究、采访专家、撰写报告等,从中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遗产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六、社区合作社区合作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通过与当地社区文化保护组织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并组织各种文化保护活动,如文化节庆、展览、讲座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社区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过程:
一、素材导入图片展示
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乐山大佛秦兵马俑布达拉宫皮影剪纸花馍二、什么是文化遗产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
活动内容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
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
3.召开班级模拟答辨会
4.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四、活动示例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
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
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
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
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
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链接中考
【2016,山东省潍坊市】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9.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1分)
【答案】
(1分)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或: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分)
10.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
不超过20字。
(3分)【答案】
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3分,每点1分)
11.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
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
(4分)
【答案】
(4分)示例:四个儿童在放风筝。
其中两人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
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二又充满希望。
另外两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
或: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
他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
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
(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你这是在放谁?”)(4分,画面内容2分,描写手法2分)
五、学生习作
我与文化遗产
说起文化遗产,首先想到的是举世文明的中国万里长城。
书中讲到: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龙在中华大地飞起。
它跨崇山、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纵横十万里,它就是长城。
就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工程宏伟,所以早在几百年前就被列入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才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
我从小出生在北方,到过长城,经常发现一些年轻人不讲文明,学着孙悟空样子在墙上写着“XXX,到此一游”......文字,而我却没有这样,只是把口香糖扔进一段路与另一段路中间的小窄沟里。
可当我抬头正要走的时侯,外国朋友看见,连连摇头说:NO,NO!这时我惭愧的无地自容,也终于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以前还以为是对的)。
这时刚才说:NO,NO!外国朋友再看到古老、雄伟、美丽的长城时,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道:very beautiful!
在回去的路上,我既高兴又感到惭愧,高兴的是为我们拥有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长城而感到无比自豪。
惭愧的是古人和外国人都能做珍惜和爱护我们的遗产,而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却不知道珍惜和爱护我们祖先遗留的文化遗产,相反去破坏它们,使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越来越少了。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爱护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没有遭到破坏的世界文化遗。
等到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召开时,外国朋友再看到我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和连声称道。
这时,你的行为不仅是代表你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所以让现代的年轻人携起手来,做新社会的一名文明人。
无形的遗产——吆喝
回首上世纪的古老北京,当时盛行着一种不朽的街头文化——吆喝。
它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吆喝声越来越多的被取而代之……
辉煌历史
吆喝即大声喊叫,卖东西吆喝着卖,则古已有之。
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
悄然消逝
解放后,国家经济得以改善,农民也都安居乐业,真是“百废俱兴”啊!
可随时而来的文化大革命疯狂般席卷社会各个领域,不仅刚兴办起来的工商业遭到了严重损失;还间接的破坏了许多无形的遗产——吆喝。
天灾人祸啊!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啊!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走上了科技时代,吆喝声业越来越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广告词所取而代之。
顿时,吆喝声“求救”,中国告急,世界文化遗产告急!刹那间人们才醒悟:无形的遗产的重要,吆喝声更是何等的珍贵啊!
引以为戒
面对已经失去的,不要伤心,要保存实力;面对现实存在的,不要高兴,要团结协作。
失去的已是不复存在,但也不意味着所有的都将失去,生活从此不再进行。
不,不,我们不能这样消极处事。
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现已存在的遗产。
要想保护和永久的继承着无形的遗产则需我们勤奋刻苦,早日成才。
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引以为戒,让那无形的遗产——“吆喝”变成你永久的动力,催促以及提醒我们不要破坏第二个“无形的遗产——吆喝”。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2、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4、“我与文化遗产”作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