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合集下载

文化遗产课程教案2、定义与标志的阐述

文化遗产课程教案2、定义与标志的阐述

铁花作品
制作过程
第三节、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关系
2.京剧:京剧又称京戏,它的行当全面、 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 戏曲的代表。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 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2010 年 11 月 16 日,经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 五次会议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北京市 文化局代表全国京剧传承机构和流布地 区申报的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三节、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关系
物质遗产(physical heritage) 非物质遗产(non physical heritage )
有形遗产(tangible heritage) 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 )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成为正式的官方用于和操作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口头传说与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 的知识与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理解当代“遗产”的要点 1、概念的时代性,今人赋予的新概念 2、由发达国家制定的法令法规在当今世界不同级别的国家的面前的差异性 3、对暂时不能进入遗产概念和分类的遗产类型的弥补性工作 4、遗产逐渐细化的分类对文化的多样性所起的作用,相互性和整体性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概念、分类、立法等对人类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 积极地、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节、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关系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举)
1.芜湖铁画: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 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 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一节: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不仅能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还能够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对于塑造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历史文化保护的方式与方法1. 文物保护文物是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文物意味着保存着历史的实物,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者。

采取专业的保存方法,如定期检修、定期保养、环境控制等,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包括民俗、传统技艺、传统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传统技艺、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弘扬民俗文化等措施,保持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传统性。

3. 历史建筑保护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历史建筑需要加强对其修缮和保养工作,严格控制建筑改建和拆迁行为,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汁原味。

4. 教育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教育,培养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引导人们热爱历史、关注历史。

第三节:历史文化传承的方法和途径1. 学校教育学校是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场所,通过开设历史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地方历史、传统文化等,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认同感。

2. 博物馆与展览博物馆和展览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展览、举办文物展等活动,让观众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3. 传统手艺的传承传统手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传统手艺需要加强对技艺传承者的培养,传授技艺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培训班、工作坊等,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4. 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让历史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

通过制作历史文化主题的视频、文章,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第四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挑战与对策1.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冲击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小学综合知识竞赛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小学综合知识竞赛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小学综合知识竞赛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代表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历史、价值和传统。

保护和传承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小学综合知识竞赛中,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这些珍贵的遗产,并学习如何保护和传承它们。

第一节:什么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文化遗址、建筑、艺术品和传统。

这些遗产包括中国的长城、意大利的斗兽场、巴西的克里斯图教堂等。

它们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为什么要保护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得到大家的共同呵护。

此外,保护文化遗产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

第三节:如何保护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1. 加强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监管,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盗窃或滥用。

2. 进行修复和维护:定期对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和维护,确保其保存完好。

例如,对古建筑进行加固,对艺术品进行保护性的展示和收藏。

3. 提高意识:教育公众和游客,加强对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

这可以通过举办展览、举办讲座和提供教育材料来实现。

第四节:如何传承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1. 教育传承: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价值。

学校和博物馆可以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和展览,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年轻一代学习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专业人才对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3. 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化展示,为更多人传达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精髓。

结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藏,保护和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通过加强监管、进行修复和维护、提高意识、教育传承、培养专业人才和创新传承方式,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将这些宝贵的遗产传承给后代,让世界更加多元丰富,文明交流互鉴。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导论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导论

第一章第一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意义(1)从历史的角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包含了更多随时代迁延而容易湮灭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

(2)2006年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

此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立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3)20世纪80年代,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才开始出现,从那时到现在,仅有1/4世纪的时间。

(4)“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历史都非常短暂。

(5)197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尚未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尚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的视野,所以,放在特定历史语境来看,当时所谓的“文化遗产”只能是指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这一类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

(6)物质遗产:Physical Heritage 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 Heritage 有形遗产:Tangible Heritage 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 (7)※民间创作(传统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制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方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它的形式包含: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它发端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本身的实现而迫切的需要,也是为了充实和补充《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的遗漏。

(9)在中文中先后使用过“非物质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等词语表述形式。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文化赏析》课程标准

非遗文化赏析》课程标准

非遗文化赏析》课程标准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课程。

通过基础理论和实用理论两个方面的讲授,结合非遗案例,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和非遗技艺。

本课程的宗旨是研究非遗文化发生的基本规律,阐述其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非遗文化种类特点,引导学生体会非遗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传承意义化生存梦想。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为主,同时结合课堂上课和线上课堂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讲座、技艺展示等方式为辅助教学手段。

从文化本质论、文化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五大方面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研究非遗文化发展和传承规律,有助于学生认知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全日制高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是XXX的美育课程。

本课程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章导论(3学时)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概念的产生背景和保护的需要。

第二节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紧迫性。

第三节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包括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四节总体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内涵的原则,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坚持科学性,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第二章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3学时)本章主要介绍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种类、特点和价值等方面。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产生的过程及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认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了解世界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与现状,识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界定原则、项目认定的主要原则、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教学大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教学大纲

201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普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选修课总学分:2总学时:32理论授课学时:16实验实训学时:16参考教材: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先修课程: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策划与创意学考核方式:考查。

平时成绩由作业1、作业2、出勤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课程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文化策划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讲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通过学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价值和保护方法以及开发与传承等基础理论,掌握从事田野实践的基础方法,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观念,从方法论的角度认识田野调查实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与分类、保护历史回顾学时数:4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以及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辩证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以及分类系中各子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日本、韩国、美国和联合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的贡献和措施掌握: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3.本章教学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4.本章教学难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以及分类系中各子项之间的逻辑关系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与分类(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回顾(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的几个阶段(二)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影响其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学时数:4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文物保护学课件 — 第三节 文物与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学课件 — 第三节 文物与文化遗产

“文物”词源
北宋之后也被称为“古器物”,“古物”,或 “古董”,清朝也称“古玩”(一般不包括书画 和碑帖)。 民国时间,“古物”的概念有了发展。 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古物保存法》,并决 定成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 。其中第一条明确 规定:“本法所称古物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 生物学及其他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 1935年国民党行政院颁布了《采掘古物规则》。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就文物“古物”的立法。
“文物”词源
3,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 严,鑾和虚卫。”《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 嶷(yí),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 物卫从,礼冠百僚。”《隋书·炀帝纪上》: “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 乐。” 唐 宋之问 《驾出长安》诗:“太平多 扈从,文物有光辉。” 鲁迅 《书信集·致姚 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 知。”
四、国际规定范围
希腊:希腊共和国第5351号(1932)“古物法”
第一条 一切古物,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动的;无论 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只要是在希腊的河流、湖泊、海域以 及公共、宗教团体和私有土地上发现的,都是国家的财产。因 此,调查这些物品并将其保存在适当的公共博物馆的权利和义 务均属于国家。有关这方面的事务由教育和宗教事务部部长全 权负责(BXMT法第一条)。
日本镰仓大佛
三、文物包含的范围
关于年代范围,中国没有规定,判定标准是 三要件(历史、艺术、科学)
三、文物包含的范围
1950年代,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征集文物规定: “革命文物之征集,以‘五四’以来新民主主 义革命为中心,远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 亥革命及同时期的其它革命运动史料。”“凡 一切有关革命之文献与实物,如:秘密和公开 时间之报章、杂志、图画、档案、货币、邮票、 印花、土地证、路条、粮票、摄影图片、表册、 宣言、标语、广告、年画、木刻、雕像、证章、 符号、印信、照相、衣服、日常用品等;以及 在革命战争中所缴获的反革命文献和实物等, 均在征集之列。”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上课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上课

世界文化遗产,例如故宫。 世界自然遗产,例如九寨沟。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例如泰山。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昆曲。
北方交大附中
徐永利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北方交大附中
徐永利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结合教材18页图,说出我国自然遗产所在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一)自然遗产: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西南山区(云、 贵、川、渝、湘),其次在第三级阶梯(赣)。 省区及地形特点。
北方交大附中
徐永利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教学建议:
1.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 产”。可在我国政区图和地形图上让学生找出并识记。 2.课标要求举例说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价 值,需对具体的案例进行价值评价。
3.结合“活动建议”,指导学生设计“中国世界遗产之 旅”旅游活动方案,分组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等资 料,设计一节活动课,在班级交流展示,落实课标要求。
北方交大附中 徐永利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大会对三清山的评价:
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 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 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 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 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景区边界合理,有效 地保护了景观的自然性和维护景观品质所必需区 域。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的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 成员国一致同意将中国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徐永利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
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 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 因被认为是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取代的财产而 受到全球的公认。加上申报世界遗产的程序复杂,竞 争激烈,因此,申报世界遗产被称为是摘取“金字塔 尖的荣誉”。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引言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人类智慧的重要场所,而博物馆藏品则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博物馆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规范与标准。

本文将论述博物馆藏品保护的规程与标准,并探讨如何保护这些历史的瑰宝。

第一节:环境控制规范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始于环境控制。

在展览厅内,博物馆需要提供稳定的湿度和温度。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藏品造成损害,因此,博物馆应确保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温度保持在18℃-24℃之间。

此外,博物馆的展览厅要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控制灯光照射,避免紫外线对藏品的伤害。

小节一:灯光控制博物馆内灯光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为了保护藏品不受紫外线伤害,应选择低紫外线辐射的照明装置,并定期更换灯泡。

此外,根据不同的展品材质和颜色,在展览设计阶段应有合理的灯光设计,使光线能够细致地照明展品,并不对其造成损害。

小节二:保护材料使用规范博物馆内使用的材料也需要符合保护要求。

在展览陈列过程中,应使用无酸、无碱、无腐蚀性的材料,以避免对展品产生损害。

同时,应选择具有较低挥发性和辐射性的材料,以减少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和蒸发。

第二节:防火防盗规程博物馆内的藏品是无法估量的文化财富,因此,防火和防盗措施至关重要。

小节一:防火安全为了保护藏品免受火灾的威胁,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防火系统。

这包括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自动灭火设备等。

同时,在博物馆内禁止使用明火,要确保所有的电子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小节二:防盗安全博物馆内的文物珍宝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盗措施。

博物馆应配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并设置安全通道和安全门,控制游客进入展览厅并对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此外,博物馆还应组织巡逻和培训安保人员,确保博物馆内部和外部安全。

第三节:文物保护规则为了确保藏品的长期保存和展示,博物馆应有一系列的文物保护规则。

小节一:展览轮换规则博物馆的藏品应定期轮换展示,以减少长时间光照、接触空气及其他外界因素对藏品的伤害。

实用指南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实用指南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实用指南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用指南: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是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危机,需要我们加以保护和传承。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南,以帮助更多人了解、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一节: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与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智慧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国家的文化根基,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意义与重要性。

第二节:保护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1.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

学校应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从小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2.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培养:传承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培养和支持,包括设立奖学金、培训班等项目,吸引更多人从事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

3.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传统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保护。

第三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与途径1. 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可以为人们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建设更多的传承基地,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2.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与发展。

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和渠道进行传播,如书籍、音像制品、互联网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创新型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

第四节:个人责任与行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 四、可持续性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的事业、系统 的文化工程,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短 期任务。只要保护的对象一旦被认识和确认 ,保护工作就应长久地持续下去,没有时间 的期限,我们这一代要保护,下一代还要保 护,使这份文化遗产子子孙孙承继下去,并 在更新与发展中弘扬光大。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 原则,人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的主体,保护工作离不开人的作用。如果忽 视了对人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 会偏离正确的轨道。要尊重人特别是相关民 众的现实需要,保护遗产不能以妨碍经济发 展、降低人的生活质量为代价。实施的保护 方式与方法,一定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 人与环境的和谐。
• 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 ,各地都在探索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应当 明确生产性保护主要适用于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中医中药等类项目,并不适用于一切项 目。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否采取生产 性保护,应该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价值具有丰富性和多重性,既有 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又有科学 价值、经济价值等。让山东的潍坊国际风筝 节、四川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河北的吴桥 杂技艺术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
• 二、整体性 •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是某些代 表作和零散的文化碎片所能涵盖的。我们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 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我们倡 导的保护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反映和 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所以,整 体性是我们必须要坚持一个重要保护原则。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极其丰富 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 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其被 保护的对象是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文化品格那 一部分,以及这些活态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 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使我 们民族这条古老深厚的文化生态之河免遭破 坏和断流,保证民间文化特异性永存不灭。 只有保持民族精神资源的丰富性,才能为保 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我们的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安全措施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和社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许多威胁和风险。

本文将展开详细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重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措施包括法律和政策保障、教育和意识提升、传承人培训和网络数字技术的应用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导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1. 威胁和风险2. 国际和国内保护政策第三节:法律和政策保障1. 签署和遵守国际公约2.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和政策3. 建立监测和惩罚机制4. 加强政府、社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第四节:教育和意识提升1. 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计划2. 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3. 加强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第五节:传承人培训1. 建立培训机构和课程2. 培养和激励传承人3. 传承人交流和合作第六节:网络数字技术的应用1. 建立数字档案和数据库2. 利用新媒体推广和传播3. 开展在线展览和交流活动第七节:总结和展望1. 整合各种保护措施2. 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措施、法律和政策、教育和意识、传承人培训、网络数字技术。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系列基于人的活动和实践,传统技艺、口述传统和表演艺术等,代表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独特价值。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身份、实现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如材料匮乏、技艺传承困难、经济利益争夺等。

因此,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至关重要。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1. 威胁和风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环境的改变、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文化全球化的制约等威胁和风险。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应用体验不可少 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 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 完成1~2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 )
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
①高山湖泊 ②火山锥 ③峡谷 ④冰川 ⑤地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第1题,图中甲河为红河,其上游为元江;乙河是湄公河,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丙河为湄南河;丁河为萨尔温江,其上游 段为怒江;戊河为伊洛瓦底江。“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第2题,三江的源地位于青藏高原区,有 高山湖泊和山地冰川分布;三江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答案:1.B 2.C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体现(以泰山为例) 泰山具有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自然遗产的 美学、科学价值,作为旅游资源还具有经济价值。 泰山把富有美学、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 景观融为一体,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珍贵的遗产,于 1987 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泰山的突出价值如下表所示:
三清山
所在省级 行政单位
四川 云南、贵 州、广西
江西
简要说明
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 面积9245km2 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 武隆,有着多样的喀斯特地貌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千 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木茂盛、 珍禽栖息。同时又是一座具有 1 600余年历史的道教名山
项目
所在省级 行政单位

(教学指导) 中国的世界遗产Word版含解析

(教学指导) 中国的世界遗产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世界遗产及其分布状况。

2.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及其重要价值。

(重点)3.通过实例说明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

(难点) 教材整理1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阅读教材P 16~P 19,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遗产(1)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但是由于侵蚀、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和战乱等人为因素,这些宝贵财富面临毁坏或者消失的危害。

(2)分类⎩⎨⎧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1)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明清皇宫、莫高窟等。

(2)世界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等。

(3)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4)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正误判断:(1)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遗产。

( )(2)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 ) (3)世界遗产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都是永远具有永续性。

( )【提示】(1)√ 世界遗产可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遗产三种类型。

(2)√ 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

(3)×世界遗产的永续性必须以合理使用和保护为前提,如果不加以保护和合理使用,不仅失去重复使用性,甚至会使其毁坏、灭绝或者消失。

教材整理2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阅读教材P19~P20,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研究世界遗产的必要性(1)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

(2)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2.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3.对世界遗产的态度(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多元性。

世界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语言、民俗、传统技艺等等。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价值,都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必须尊重各个文化的多样性,避免将其中一种文化视为优越或劣势,而是要尊重每个文化的独特性和平等性,防止文化冲突和文化消亡的发生。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可持续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考虑到其之后的传承和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仅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使之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得到延续和发展。

要向后代传授相关的技艺、知识和价值观念,培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保持其活力和传承下去。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参与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广大社群和相关群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相关群体应当承担起保护、传承和传播文化遗产的责任,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政策,以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公众的关注和参与,群众传统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等也应当得到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平等性。

每个文化都应当得到平等对待,没有文化应当被忽视或歧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措施应当是公正和公平的,尊重各个文化的平等地位和权益。

不能将一些文化视为优势或劣势,而是要尊重各个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对话和交流。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多元性、可持续性、参与性和平等性。

只有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在人类社会中发挥其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技术规范

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技术规范

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技术规范序言: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留物。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来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技术规范,深入分析各行业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出相应的规程和标准。

第一节:建筑业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规范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筑领域中,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技术规范,以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

首先,在修复过程中应遵守原建筑风貌,严禁改变至关重要的元素;其次,使用材料应尽量保持与原建筑一致,如果无法获得原材料,要寻找最接近的材料替代;此外,修复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的工匠进行,确保工艺的高水平。

小节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工艺技术规程在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中,技术规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确保传统工艺技术能够得到科学与规范的指导,以确保其正常发展和传承。

为此,我们应制定相应的传统工艺保护技术规程,明确传统工艺的核心价值和特点,同时制定传统工艺技术修复与研究的相关标准,以确保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传承。

小节二: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管理规范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规范以保护所收藏的珍贵文物。

在博物馆管理中,应制定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文物库房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

这些规范应包括文物鉴定、文物保护环境控制、文物运输和展览设计等方面的具体细则,以确保文物的安全与完整。

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规程文化遗产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也应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旅游规程与标准来引导和管理旅游业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其中,旅游线路规划、旅游设施建设、导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明确相应的技术规范,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的维护。

小节一: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旅游规范民俗旅游作为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也需要有相应的规范来保护并传承相关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遗产概论

专题一文化遗产概论一、文化遗产的概念二战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此时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双重遗产。

此公约和文化遗产是指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遗址)●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及各类文物组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群体●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199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缔结《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中国第一个申请的项目是昆曲/日本申请能乐●2003年中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具品和文化场所●类别: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礼仪、风俗、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物质文化遗产: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指出,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

1985年中国加入该公约1986年中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2007年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专题二、文物鉴赏—淮北汉画像石第一节、文物的基本概述一、文物的定义艺术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遗留下来的遗迹。

⑵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二、文物的范围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文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事物、代表性建筑。

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
• .任何遗产的保护都是与其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与 环境共生,因此保护遗产就必须对周围的有机组 成的环境进行统一规划,保持其整体风貌。 • 自然生态环境。在龙门石窟申报遗产过程中很大 的障碍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石窟环境的破坏, 而申报成功的关键也就成了环境整治问题。 • 文化环境。保护丽江古城,除了古城的本体以外, 还包括外部的雪山、河流、生活方式等。世界遗 产组织在遗产申报条件中特别指出遗产的完整性、 真实性必须包括在申报的提名表中。
例二
•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世界遗产项目要划 出向外延伸3公里的景观控制缓冲区。为了达到这 一要求,2001年,北京市斥资5.6亿元,对故宫缓 冲区东侧的东皇城根进行了整治;2002年又投入 3.9亿元拆除了皇城内东南部的临时建设;故宫城 墙外侧环境整治及筒子河治理、清淤工程也已告 一段落。目前,北京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除长城 外都已划定了建设控制地带和缓冲区。例如, “故宫缓冲区”方案明确规定,在缓冲区内修建 新建筑物,高度、体量、色调风格都不得破坏故 宫的环境风貌。
• 如:天坛祈年殿、颐和园长廊
• 原真性标准有有四项,它们是设计、工艺、 材料和环境 • 材料的原真性:原始建筑材料,历史地层 学,由重要历史阶段和历史发展影响产生 的迹象、记号。 • 工艺的原真性:在材料和结构中显露出的 原始建造技术和处理工艺的内容和痕迹。
• 设计的原真性:明确表述遗产资源的艺术、 建筑工程及功能设计的本源和原初形式的 意义和信息,艺术和功能的理念,纪念性 的形象。 • 环境的原真性:与各时期建筑相关的资源 地点与环境,历史或文化景观;遗址或资 源环境公园;历史与各个时期的建筑;历 史文化景观;城镇景观价值;和整体的价 值有关。
遗产保护的连续性与可读性
• 我国的遗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个 名山大川的人文景观都是经过历代的建设、 选择而留存的。遗产也有一个发展的历史 过程,形成历史大积淀,往往一些遗迹与 当代人的理解存在距离,保护遗产需要保 护历史的连续性,不能用当代人的观点去 解释、改造一些历史遗迹,即使这些遗迹 不符合现代的解读观点。不适当地改变与 撤除我们无法理解的、认为不符合要求的 东西就会造成割断历史的后果,这不是保
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自然遗产的真实性问题.
• 例如,以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内容之一的自然遗产 地,近年来被强调要谨慎对待外来物种的引进问题 • 我国云南滇池水葫芦的蔓延及其对水体造成的污 染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 与此相对应的是,本地物种的缺失与恢复也已成为 一个新的关注热点"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现已完成 初期试验性地恢复灰狼在公园内的存在,借以恢复 过去为保护农畜!消灭灰狼之前的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事例均体现出对自然遗产生态系统真实性(不 人为增加,也不人为减少)的关注与维护
• (3)对于有绝佳的自然现象或是具有特别的 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应包括具有 突出的美学价值,并且包括那些对于保持 区域美学价值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关地区。 例如,一个景观价值体现在瀑布的景点,应 包括相邻集水区和下游地区,它们是保持 景点美学质量不可分割的部分
பைடு நூலகம்
• (4) 对于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自然栖息地,景点应 包括对动植物种类的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 景点的边界应该包括足够的空间距离,以使景点 免受人类活动和资源乱用的直接影响。已有的或 建议的被保护区域还可以包括一些管理地带,但 它们对于保证被提名景点的完整性起着基础作用。 例如,在生物储备景点中,只有核心地区能够达到完 整性的标准,但是其他地区(如缓冲地带和转换 地带)可能对保证生物储备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 义,本着完整性的考虑,也应将之纳入景点范围之 内。
第三节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 (一)原真性/真实性 • 遗产产生之初及其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 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
• 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原始性 • 指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遗产原物、 原貌。
• 在真实性和原始性指导下的保护原来的真 实的东西,对于遗产的维修、恢复不是按 照今天人们想象过去的状态进行重建、恢 复,而是反对仿造,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维 修要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对历史环境的整治要“修旧如旧”。
(三)可读性
• 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 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 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四)可持续性
• 遗产是长期发展的产物,也需要传下去, 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将遗产封闭起来,否则 历史也就断了,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发展, 尤其是将遗产与人们的生活、创造联系在 一起,今天的工作可以成为未来持续发展 的基础。
• 与此相对应的是,本地物种的缺失与恢复也 已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美国黄石国家公 园,现已完成初期试验性地恢复灰狼在公园 内的存在,借以恢复过去为保护农畜!消灭 灰狼之前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事例均体现 出对自然遗产生态系统真实性(不人为增加, 也不人为减少)的关注与维护
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 一是范围上的完整(有形的):建筑、城镇、工程 或者考古遗址等应当尽可能保持自身组分和结构 的完整,及其与所在环境的和谐、完整性 • 二是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无形的):如我国的明 十三陵,作为中国陵墓文化的一组典型代表,它们具 有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以及相应地体现在地理位 置上的相互关联性 • 再如泰山,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 及世代歌咏吟诵文化的同为一体。结合登山线路 格局的变换,对泰山的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 抵达仙境三个阶段,突出了文化遗产伴随实物而来 的概念上的完整性"
原则的运用:例子一
• 泰山岱顶是我国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超载旅 游、错位开发,进而导致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 的一个典型代表。 • 大量旅游经营性项目的建设,破坏了环境的真实性, 还破坏了自有封禅活动以来赋予岱顶的“仙境” 的氛围,进而打破了泰山封禅文化于无形中的完整 性 • 其次,建筑物立身之处,植被、微生物所依附的地表 层不复存在,微生态环境、生物链受到扰动,自然环 境的完整性被打破。大量宾馆产生的垃圾问题造 成环境污染,这些都使岱顶的原有风貌极大地丧失。
(二)原整性/整体性
• 未受干扰的原初状态或原初的完整。 • 原整性原则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 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原整性是以涵盖与 自然遗产密切相关的周边空间范围为要旨 • 景点和周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内容不 被随意增添或删减的涵义
• (1)对于表现地球历史主要阶段的重要实证的景点, 被描述的区域应该包括在其自然环境中全部或大 多数相关要素。 • (2)对于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以及 动植物群落进化和演变中重大的持续生态和生物 过程的重要实证的景点,被描述的区域应该有足 够大小的范围,并且包括必要的元素,以展示对 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发挥关键作 用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