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计划《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利用语文教学的诸多优势,探索把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融为一体的最佳途径。
2、研究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创建出基本的课堂模式。
3、将经典诵读与一、二年级课外识字有机结合,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4、精选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内容相辅的经典古文,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以合适的方法将古文与现代文融合起来进行教学。
5、尝试在双休日和假期中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利用经典诵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生活。
6、根据学生特点编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诵读教材,把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表,活学活用经典诗文。
7、分阶段考核,多形式验收经典诗文的诵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二、课题研究预期成果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通过经典熏陶,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2、发展学生记忆力。
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记忆力得到良好地开发与锻炼。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读背经典,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使语文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把积累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使言谈妙语连珠,作文妙笔生花。
4、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营造国学氛围,创造高雅、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2、文献资料法3、实践法4、经验总结法5、案例分析法四、课题研究的措施1、结合二年级学生特点,编写适合他们诵读的教材,二年级上学期主要是分期背诵经典古诗文25首。
2、将经典诵读与一二年级课外识字有机结合,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3、利用晨读、语文课开始或结束前等零星时间,有计划地检查验收诵读情况,是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并揭示经典诵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经典诵读实施指导,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通过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传统经典文化,增强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髓。
经典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的效果和意义,以便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通过深入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实施策略,我们旨在揭示经典诵读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影响,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如何更好地利用经典诵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实践经验,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经典诵读的理论基础经典诵读是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语文是一门具有重要文化内涵的学科,经典文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诵读经典文本,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或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人生哲理等。
经典诵读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密切相关。
语文教学论文:《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总结
《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总结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一学期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将“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们这一学期来的诵读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活动开展情况一开学,我们就继续把这项活动作为常规教学的一部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检测学生诵读情况,每月举行一次班级诵读比赛活动。
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二、活动收获和体会1、诵读活动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
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诵读活动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经典诗文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经文,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诵读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各种形式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好在:一,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能够掌握一定的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作文之中;四、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五、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文明行为不断形成。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时,为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不断熏陶小学生的心智思维。
为实现素质育人目标,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措施:文本资源整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诉求;诵读模范塑造,引导小学生进行主动模仿;信息技术应用,建构沉浸式经典诵读情境;灵活安排时间,给予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趣味诵读竞赛,激发出学生诵读的积极性等。
本文就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路径探究引言:文化自信视域下,为推动小学语文贯彻文化育人思想,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教师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教学突破口,为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思想抓手,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化综合素质。
一、整合意义(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小学生身心成长阶段,教师应当助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基于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拓宽教学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二)完成文化育人目标传统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为使得小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的预期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建构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深度解析,挖掘其中的文化内蕴,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知识储备[1]。
二、整合路径(一)文本资源整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诉求鉴于小学生思维意识的差异性,使得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诉求存在客观差异。
为满足小学生多样化学习诉求,教师应当对语文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探索国学经典诵读文本,与教材文本融合的现实路径,打破传统教材文本的约束,保证语文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效挖掘出国学经典诵读的引导教育价值。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书湖阴先生壁》《江南春》《浪淘沙》教学时,为满足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多样化学习诉求,教师应当打破教材内容的约束,基于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诉求,对不同的文本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契合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喜好,如景物描写类、借景抒情类、咏物言志类、故事记叙类等。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实验设计方案-一
经典朗诵与语文授课的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姚家店镇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一、问题提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便聪颖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是语文授课的重心。
而经典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长远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远不朽之经典作为源泉活水。
自从2001年语文新课程推行以来,授课大纲变为课程标准,教科书变了,授课方式变了,谈论方式变了……语文授课必定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这是不必思疑的。
但是,由于两极性震荡思想定势的影响,一提到“新”课程改革,忧如就是越新越好,与过去的语文授课越不一样样越好。
实质授课中,不但对于我国古代传统语文授课积累的难得经验(如集中识字,侧重积累,熟读精思等)缺少认真的学习、借鉴,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被实践证明是的确有效的好的做法(侧重“双基”,读写结合,对于语文能力训练系统的研究等)也没有进行理性、客观的审查、研究,从而以致语文教师思想迷惑,语文授课实践凌乱,教了多年的语文教师竟然不知该怎样上语文课了。
同时,由于素来以来语文课程内容的部分缺失,语文教科书实质上充当着其实不称职的“课程内容”“授课内容”的角色,以致语文授课中出现教师对于授课内容弃取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教同一篇课文,不一样教师授课差异很大;而且由于教材的编写从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都跟不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旧教材中对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内容不明确,加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授课水平的限制,长此过去使整个语文授课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涵养发展远景堪忧。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造成社会信奉诱惑、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福、自擅自利等等社会问题,而表现在小学生身上就是个人至上、冷漠自私、缺少友好、盲目攀比,他们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穿的的耐克、阿迪达斯,看的是日本的卡通漫画、美国的好莱坞大片……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断层,人们渐渐疏离、忘掉了经典。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XX小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XX小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经典诵读是中小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大、阅读量少、情感交流不足等原因,导致经典诵读的质量和数量逐渐下降,这对于国学传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课程开发来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对于推进国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XX小学是一所传统教育为主的小学,学校注重学生的品学兼优,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但是由于开设时间较短,课程设计不够完善,缺少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方法等问题,造成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因此,本研究拟以XX小学为个案,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构建有效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和国学素养。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目的:(1)探究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原则;(2)分析XX小学当前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3)构建适合XX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4)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2. 研究内容:(1)了解经典诵读的相关理论,明确经典诵读的定义和意义。
(2)分析当前XX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计划。
(3)基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构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案。
(4)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经典诵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问卷调查:通过制定适合XX小学的问题,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经典诵读方面的认知和需求,并查明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专家访谈: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育管理者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自从2001年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大纲变为课程标准,教科书变了,教学方式变了,评价方式变了……语文教学必须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这是毋庸质疑的。
但是,由于两极性震荡思维定势的影响,一提到“新”课程改革,似乎就是越新越好,与以往的语文教学越不一样越好。
实际教学中,不仅对于我国古代传统语文教学积累的宝贵经验(如集中识字,注重积累,熟读精思等)缺乏认真的学习、借鉴,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被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好的做法(注重“双基”,读写结合,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体系的探索等)也没有进行理性、客观的审视、研究,从而导致语文教师思想困惑,语文教学实践混乱,教了多年的语文教师竟然不知该如何上语文课了。
同时,由于一直以来语文课程内容的部分缺失,语文教科书实际上充当着并不称职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角色,导致语文教学中出现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取舍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教同一篇课文,不同教师教学差异很大;而且由于教材的编写从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都跟不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旧教材中对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内容不明确,加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局限,长此以往使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发展前景堪忧。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造成社会信仰迷茫、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乐、利欲熏心等等社会问题,而表现在小学生身上就是个人至上、冷漠自私、缺乏友爱、盲目攀比,他们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穿的的耐克、阿迪达斯,看的是日本的卡通漫画、美国的好莱坞大片……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断层,人们渐渐疏离、淡忘了经典。
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对英语的关注和投入的精力甚至超过了作为母语的汉语的可悲的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经典诵读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阶段性课题实验报告
经典诵读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阶段性课题实验报告1、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设校本课程,编写经典诵读教材,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再指导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达到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2、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诵读专栏”,设固定栏目版块,每月一期,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楼墙面上分别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举办特色活动图片展,师生作品展等,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学生必须熟背《唐诗宋词》及优秀书籍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践1、听,即听广播、听录音。
2、看,即通过开辟“古诗角”“经典壁”,以及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
3、读,每天读10分钟,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文,由语文教师专门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文。
读诗的目的,不仅在于积累语言,更在于指导生活。
诗歌中有些是描写自然界美景的,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感悟自然界的美。
有些是抒写爱国情怀的,如“元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有些是表达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要让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理解的诗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一篇作文因为有了一句或几句古诗而更加精彩。
4、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进行经典诗文摘记等5、讲,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讲诵读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讲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6、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诸如“经典诵读”、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书画等比赛,还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我读经典,我读古诗文”比赛等活动。
“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最是书香能致远。
教师要充分利用古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不断挖掘经典诗文的人文内涵,调动学生的诵读主动性,提高经典诵读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利用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经”、“典”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对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
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传统而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我校语文老师一直在考虑能不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将我们的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我们传统教育的诸多优势来弥补当今语文教学的不足,基于此,我们在部分教师已进行了经典诵读个人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当今时代,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多种能力。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收集积累语言素材。
”2.《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成其身心的一部分。
所以应趁此时其记忆之强,让其在轻松愉快、不求其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
既训练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让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自己能够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
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3.国家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
中小学诵读经典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精选五篇)
中小学诵读经典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小学诵读经典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中小学诵读经典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提倡让中小学生从小阅读本民族的基本文化经典,例如俄国人对普希金的推崇,丹麦人对安徒生的敬仰,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热爱……。
因为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
所以要让中小学生从小接受经典诵读,用民族文化的优秀经典教育下一代。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中国历史上许多大诗人呕心沥血,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像骈俪典雅的汉赋,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古风,豪放婉约的词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我们诵读经典,渗透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个人文化的塑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术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由来已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一个国家没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不行,但光有科技也不行。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注重对青少年一代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熏陶。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经典的诵读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在中小学课本里的经典作品比例还是太少,所以我们将精心选一些优秀经典作品作为课本的必要的延伸和补充以供学生阅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诵读经典,记忆力明显增强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
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凡能将经典读到倒背如流。
他们背诵课本知识的时候也用背经典的方法熟读成诵,背得很快,这正是诵读经典带来的极强记忆的神力。
美国医学博士杨定一医师,在台湾进行儿童读经典所经历的身心变化的科学试验再次证明,读经典的儿童其记忆力更强。
2、诵读经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要将经典熟读成诵,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开题报告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
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中国入世、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2、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
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3、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
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4、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数字化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了解和熟悉度逐渐降低,经典诵读逐渐淡出日常生活和教学中。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兴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朗诵练习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下降。
经典诵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不容忽视。
经典诵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其语文素养,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法,深入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影响,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以及探讨经典诵读在课外活动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视角。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总结,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通过深入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经典诵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控能力,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情操,促进全面人格的发展。
开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结题报告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结题报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经典教育”。
这一教育理念强调通过阅读、诵读和理解经典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
经典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通过晨诵、午读和暮省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理解经典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我们的实验设计是在教育局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意见,制定了针对性强的实验方案。
我们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典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通过诵读经典、阅读经典、讲解经典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和领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课堂演讲、课外阅读等,让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经典教育也能够对学生的品格和道德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建议学校应该加强对经典教育的推广和实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和理解经典文化。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对经典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本课题将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作为诵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作品。
同时,还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诵读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数量。
2.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方式: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研究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经典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实施程度并不足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减少,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不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对于经典诵读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较少。
部分学校对于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有必要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背景和研究动机。
1.2 研究意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经典诵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经典诵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式和效果,对于推动语文教育改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经典诵读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通过对经典诵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2. 正文2.1 经典诵读的定义和特点经典诵读是指通过朗诵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熟悉文学经典,感受文学之美的一种教学活动。
经典诵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经典文化:经典诵读使学生接触到古代文学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热爱。
2. 增强语言感受: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思想气息、情感表达以及文学语言的韵律美。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首先,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 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较低。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 如何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 经典诵读不仅仅是学习古代文化的途径, 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经典诵读与教学内容的脱节, 无法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如何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真正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 本研究将围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展开深入研究, 探讨其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推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深入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促进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未来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经典诵读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本研究旨在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3 研究意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典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通过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经典诵读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典诵读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助于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提升和发展目标。
《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平罗县通伏小学语文课题组课题类型:小学课题负责人:马雪开题时间:2017年3月6日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理论依据1、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这是世界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它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中国心、民族魂,深远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
从小多读些诗词,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
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更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中华民族的美德已经在悄悄地雕琢着无数童稚的心灵。
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下一代的全面素质,继往开来,激活传统,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教育路子,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很深远的理论意义。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教育应倍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最近几年来,我县各个学校也相继开展了“书香校园”,打造读书氛围。
伴随着优秀诗文的阅读内容而来的是诵读方法的兴起,让学生去整体感悟、吟咏、体味。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语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听说读写;最要进行的教育就是情思。
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是培养其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三、四年级是奠定写作基础的关键时期;整个小学阶段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塑时期。
错过了这些机会,学生进入了小学高学段或中学,老师即使付出再多的教育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倍”。
中小学诵读经典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增强文化
自信。
研究内容
调查和分析当前中小学生的诵读经 典教育现状及问题。
对比和分析经过诵读经典教育课程 和活动后的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 养和人格变化。
设计和实施针对不同年级和群体的 诵读经典教育课程和活动。
总结和提炼诵读经典教育的有效策 略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校的角色 和责任。
进度计划
第三阶段(11月):招募实验 学校和教师,进行前测和实验培
训
确定实验学校和教师,并签署合 作协议
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初 始情况
进度计划
组织实验培训,确保教师掌握诵读经典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四阶段(12月):实施教学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按照实验设计实施教学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
进度计划
中小学诵读经典教育 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研究价值和预期成果 • 研究团队和分工 • 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 • 经费预算和资源需求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国家文化战略发展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文化 素养和民族精神。
研究意义
01
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通过开展中小学诵读经典教育实践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创新,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02
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平罗县通伏小学语文课题组
课题类型:小学课题
负责人:马雪
开题时间:2017年3月6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这是世界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它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中国心、民族魂,深远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
从小多读些诗词,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
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更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中华民族的美德已经在悄悄地雕琢着无数童稚的心灵。
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下一代的全面素质,继往开来,激活传统,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教育路子,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很深远的理论意义。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教育应倍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最近几年来,我县各个学校也相继开展了“书香校园”,打造读书氛围。
伴随着优秀诗文的阅读内容而来的是诵读方法的兴起,让学生去整体感悟、吟咏、体味。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听说读写;最要进行的教育就是情思。
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是培养其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三、四年级是奠定写作基础的关键时期;整个小学阶段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塑时期。
错过了这些机会,学生进入了小学高学段或中学,老师即使付出再多的教育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
倍”。
学生最重要的阅读就是读经典,读那些读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著作文章,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阅读境界。
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能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
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经典教材中皆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
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这对于培养“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有理想”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经典教材都是文言文,经典诵读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文言文的滋养,奠定雄厚的文言文基础。
经典诵读还能开发学生右脑(即祖先脑),使人增强智慧,学习效率倍增。
在诵读过程中,孩子完全无心而放松,反复念唱的音韵律动与眼看经文的视觉作用,皆能刺激右脑。
在左右脑同步运作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开发三至五倍,并可以同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理解力与创造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0-13岁是人的机械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东西,不光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阿拉伯谚语曰:“少小时学习如金子上的雕刻,志大时学习如沙土上的记录”。
因此,抓住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些经典的、高雅的、有深度的东西,既涵养身心,又开发智力,还增强能力,真会使他们牢记终生,也受益终生。
3、课题研究的目的何意义
研究目的:本课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始,以经典诵读为结合点,将传统教育的诸多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最终实现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语文教学模式。
研究意义:此课题的提出是直面整个语文教学的不足,它的研究将涉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涉及学生自主发展的根本需要。
因此最受益的将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教师也能在这一研究中找到语文教学的归宿。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目标
(一)主要内容
1、研究传统教育的诸多优势,尝试着寻求合适的途径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2、研究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3、以经典文章、优秀诗文、格言警句、成语等为教材,研究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创建出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4、将经典诵读课的教学与一、二年级课外识字有机结合,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5、精选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内容相辅的经典古文,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以合适的方法将古文与现代文融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研究法、辅以访谈调查法、观察法。
1、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设校本课程,编写经典诵读教材,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再指导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达到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2、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诵读专栏”,设固定栏目版块,每月一期,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楼墙面上分别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举办特色活动图片展,师生作品展等,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学生必须熟背《唐诗宋词》及优秀书籍。
(三)研究途径
1、听,即听录音。
2、看,即通过开辟“古诗角”“经典壁”,以及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
3、读,每天读10分钟,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文,由语文教师专门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文。
4、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进行经典诗文摘记等
5、讲,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讲诵读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讲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6、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诸如“经典诵读”、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书画等比赛,还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我读经典,我读古诗文”比赛等活动(四)研究目标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以经典诗文,自幼陶冶儿童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诚信精
神。
2、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力,让儿童在一生记忆力最佳年龄6—13岁,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吸取最具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使儿童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并能学以致用,口语、习作水平明显提升。
3、开朗,自信乐观,乐于交往,有优秀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诵读经典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7.4——2017.8)
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论证,制定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7.9——2018. 12)
对实验内容进行具体研究论证并分阶段及时总结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3、汇总阶段(2019.1—2019.3)
全面总结实验工作,统计好实验数据,搜集整理实验材料,撰写实验报告,编写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字词能力评价工具。
准备实验的鉴定、验收。
四、课题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
组长:高彦红
副组长:马雪
组员:郝春燕宋月萍张彦马登俊何占峰戸鹏凤
张合庭李晓红何学军石文岐王韶红
高彦红:具体组织课题的开展;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
马雪:负责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方案的设计、编写,负责主要文件的文字编辑等工作。
郝春燕宋月萍张彦马登俊
(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
何占峰马雪戸鹏凤张合庭
(小学中年级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
李晓红何学军王韶红石文岐
(小学高年级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