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酒竞争品牌传播分析报告
上海地区部分白酒品牌市场营销状况调研报告-5
附:部分品牌白酒在上海主要商超的销售价格
说明
商超陈列价
6折
??
??
其他信息: 1)业务员年薪约为6万(2000底薪加提成),主管月7-8万,经理约12万,总监约20-25万; 2)以团购为主,不直销
董酒
一. 概述: 1. 公司全称: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 2. 公司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扬帆路198号 3. 品牌简介:董酒产于贵州遵义董酒厂 ,属大曲其他香型优质白酒;它以 其独特的工艺、典型的风格,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 帜。董牌董酒是贵州省遵义董酒厂的产品。1963年被命名为贵州省名酒, 1986年获贵州省名酒金樽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 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奖,1963年、1979年、1984年、 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 1991年在日本东京第三届国际酒、饮料酒博览会上获金牌奖;1992年在 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上获华盛顿金杯奖。董酒,曾在全国第二、 三、四、五届评酒会上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并荣获国家金质奖章, 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在蒸馏酒行业中独树一帜,被 国家权威部门永久列为“国家机密”。 2008年8月由国家主管部门正式 确定“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而董酒则是国内“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 表。 4. 主要产品系列:年份系列、国密系列、经典系列
董酒
二. 2011年度销售情况 (亿元)
董酒
三. 营销方案 认为商超及餐饮终端投入大、风险大且难于控制,因此目前几乎均以团购为主,近期不考虑进入商超; 公司关注到渠道的利益,在招商广告商明确表明经销商按区域设定(上海为每区只设一个)。目前上海有4 家团购经销商,总计销售额为2500万(最小的一家为400万)。预计今年再扩充两家。全国目前有300家 左右团购经销商。 对团购经销商的要求如下:有人脉、年销售额不低于500万、首次进单不低于200万(专卖店为100万)、 保证金5万。 要求经销商的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厂家指导价的10%。 鼓励经销商采取多种方式营销:如,常州某经销商买20箱送欧洲游,买10箱送贵阳游。 产品上有条码跟踪系统,严格防止窜货。 厂家今年对媒体投入巨大,目前可见的广告包括CCTV-13 6:00pm,航空杂志(东航、厦航、南航),高 铁车厢小桌板和椅背,《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新闻晨报》,沪宁高速江桥入口广告牌。预计明年会在延安
酱酒爆品案例分析报告
酱酒爆品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中国酱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纷纷寻求突破和创新,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一些酱酒产品通过独特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特点成功地成为爆款产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酱酒爆品案例,探讨其成功之处和值得借鉴之处。
案例一:M品牌酱酒M品牌酱酒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一款备受追捧的酱酒产品。
这款酱酒之所以能够成为爆品,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创新的营销策略。
首先,M品牌酱酒针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准确定位。
他们选用了优质的原料,并采用传统酿造工艺,使得产品具有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吸引着这一消费群体。
其次,M品牌酱酒在推广过程中注重与年轻人的互动。
他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开展线上营销活动,邀请用户参与尝酒、拍照分享等互动环节。
这种用户参与感强的推广方式,使得M 品牌酱酒迅速在年轻人中间传播,赢得了口碑和销量。
案例二:J品牌酱酒J品牌酱酒是另一款取得巨大成功的酱酒爆品。
该品牌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成功地打造了一种融合了悠久历史和现代创新的酱酒产品。
首先,J品牌酱酒在产品包装上下足了功夫。
他们选用了精美的陶瓷瓶,瓶身上刻画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画作、诗词等。
这种别具一格的包装设计,给消费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赋予了产品更高的附加值。
其次,J品牌酱酒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他们定期在各大城市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茶艺表演、传统音乐演奏等。
这种融入传统文化的营销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总结起来,以上两个酱酒爆品案例共同点是它们都能够围绕产品特点和消费者需求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独特的营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无论是M品牌酱酒的年轻消费者定位,还是J品牌酱酒的传统文化营销,都给其他酱酒品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酱酒企业需要注重产品特点的突出和营销策略的创新,才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爆款产品。
酒类品牌测试报告
酒类品牌测试报告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酒类的营销策略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作用变得日趋重要。
各家白酒企业的掌门人都各有心法:泸州老窖董事长袁秀平主张“一个以人性原则为基础,以人本精神为规划,以文化资源为素材,为品牌扩充文化价值和魅力的艺术化的文化营销工程,应该是我们的营销概念”郎酒集团董事长付志明说:“我们在新的一个世纪里,就是要为人们提供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传统白酒与新型白酒其实并行不悖,无须厚此薄彼。
”劲酒董事长吴少勋指出:“名牌战略不是单纯的广告宣传,名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
他不仅仅是广告宣传等表象,他更多的是企业的内涵底蕴,是内涵的表现而不是外在的包装。
”其实,对酒类营销制胜,各酒“家”的广告商也各显其能,使尽看家本领---但我们对现在正在猛打猛冲的几个酒类品牌的广告推广策略所作的一项测试研究发现,许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和来的轻松。
五个与广告促销效果紧密相关的要素我们根据现有国内外品牌营销研究的成就,设定某品牌的广告促销的五个方面与其销售成效有着相关关系:注意力(ATTENTION)指数;识别性指数(IDENTITY);可信性(CREDITABILITY)指数;愉悦性(HAPPINESS)指数;渴求程度(NEED)指数;设定各项相关系数,并录制几个有代表性的酒类品牌的正在播出的电视广告作为测试内容,我们选取63位酒品消费者进行指标测试和深度访谈。
看看谁在浪费广告费:各项指数采用通常的百分比计算值:指数=测试符合标准人数/总测试人数。
统计表格如下:测试项目样本品牌注意力指数(ATTENTION)识别性指数(IDENTITY)可信性指数(CREDITABILITY)愉悦性指数(HAPPINESS)渴求程度指数(NEED)爱成指数(AICHN)茅台王子酒0.0950.0160.5080.1110.4720.0000404金六福0.190.2220.3810.6830.2860.0031391小糊涂仙0.0790.1110.2380.3080.1270.0001346酒鬼酒0.2860.6980.3330.5870.3170.0123697贵州清酒0.1750.1750.2860.6670.2380.0013903沱牌曲酒0.3650.2060.3170.3330.1590.0012619凌塔纯净酒0.0480.0320.1590.0790.0630.0000012爱成测试模型假定,各项指标与广告的促销力相关系数分别为:A,I,C,H,N;广告促销力爱成指数=注意力指数*识别性指数*可信性指数*愉悦性指数*渴求程度指数,根据计算的结果,我们得出,在同样的广告投放力度和媒体投放计划下,各品牌广告的促销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酒鬼酒,0.0123697AICHN;金六福,0.0031391AICHN;贵州清酒,0.0013903AICHN;沱牌曲酒,0.0012619AICHN;小糊涂仙,0.0001346;茅台王子酒,0.0000404AICHN;凌塔纯净酒,0.0000012AICHN。
董酒企划案
目录一、背景二、市场可行性分析三、目的四、推广策略五、主题六、口号七、活动组织机构八、活动时间九、宣传炒作活动十、终端推广活动十一、媒体推广十二、活动时间规划表十三、预算十四、相关附件董酒·为贵州喝彩——三十年风云人物、三十载董酒情怀市场推广活动企划案一、背景今年正逢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各地也正掀起改革三十周年活动,贵州也不例外。
最近由贵州日报报业团联合政府、各级部门举办“贵州骄傲——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评选活动也正在热评中。
再加上2008贵州首届百姓品评百家特色食府·百道名菜大型主题评选活动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并从中评选出最受百姓喜爱的名店三十一家、特色食府百余家、百道名菜。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使董酒上市及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由此我们结合以上两个条件,利用社会资源,借助此次“百家食府、百家名菜”为董酒迅速进入餐饮终端,树立高端名酒形象,并进一步拓展终端专卖的实质性进展,吹响董酒贵阳市场上市的“集结号”。
品牌优势:1、董香具有独一无二的董香技术,产品优势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和难以复制性。
无论在中国还在世界,没有任何能够与之媲美;2、董酒在国内连续三次被列为“国密工艺”,唯一采用双醅串蒸工艺生存,唯一三次获得中国八大名酒的称号的白酒;3、唯一香型成为“其他香型”的白酒“董香”;4、唯一百草入曲的国内名酒。
5、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品牌劣势:董酒的辉煌建立在酿造技艺基础之上,而董香型是董酒品牌差异化的话语权。
但由于董酒前几年在品牌诉求上的摇摆不定,并想在浓香型强势品牌如林的市场中模仿、跟风,在品牌延伸策略上盲目跟进以及体制等等的原因,以致从贵州第一品牌的位置跌落至如今的谷底。
综上所诉,懂酒应该根植于贵州“老八大名酒”基础上,在白酒的酱香、浓香品牌云集的市场中,利用董酒“国密工艺”兼另类“董香”的优势,展开侧翼战,走“品类营销”之路。
二、市场可行性分析临近年末,是白酒市场的销售旺季,也是各大白酒品牌群雄纷争,各路竞品犹如过江之鲤,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白酒十二香型之董香型:一群骚艳货色的没落史
白酒十二香型之董香型:一群骚艳货色的没落史01、香型1963年,号称白酒武林大会的第二届评酒会召开。
这届与上届有所不同,上届排名靠武林声望,这次要实战。
结果茅台连续被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全兴大曲啪啪打脸。
那会儿,茅台还是个靠脸吃饭的软蛋,远没有如今的行业地位。
它那张被扇肿的脸,让领导很心疼,于是给评酒会负责人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茅台的脸找回来!”为让茅台的“还我漂漂拳”修炼快些,一大批专家深入贵州茅台镇,为其出谋划策。
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召开,茅台已重新修炼13年之久。
看到依旧彪悍的浓香对手,茅台的脸隐隐有些发烫,身子不由自主的开始颤抖。
茅台的怂样,令第三届评委很揪心。
假如它依然不争气,还得去那个穷乡僻壤蹲点。
为实现领导嘱托,也为了不再来回奔波,他们决定改变规则,按香型分组评比。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趾高气昂的茅台在酱香组大显身手,它拳打郎酒,脚踢武陵,顺路还虐了麸曲的迎春,稳得酱香第一名。
那一年,除了报错香型的西凤和全兴,其余皆大欢喜。
从那时起,“香型”成为名酒护城河,区域特色酒的紧箍咒。
大批具有独特风味的区域酒,由于不靠型,连上评酒会的资格都没有。
为上评酒会,很多酒开始削足适履,结果评酒会无名、消费者不认,最终消散在历史的长河。
只有少数幸运儿,挣脱出原有香型的束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香型。
到目前为止,除了当年的清香、浓香、酱香、米香四大香型,另有八种衍生香型诞生,合计十二种。
从今天开始,逐一写写这些香型的历史变迁和主要产品特点。
今天是第一篇:董香型。
02、董香型董香又称药香,定型于2008年,以董酒为代表。
它的生产工艺很特殊,既不是大曲,也不是小曲,而是大小曲并用(中国十七大名酒中除了董酒,其余都是大曲)。
不仅如此,制曲时还加人135味中草药,其中大曲40味,小曲95味。
这些中草药可以抑制杂菌生长,增强有益菌繁殖,还让成品酒带有舒适的药香。
它的小曲发酵7-14天,产酒醅(产酒),大曲发酵10-18个月,产香醅(生香)。
酒品牌传播策划书3篇
酒品牌传播策划书3篇篇一《酒品牌传播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酒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在众多酒品牌中脱颖而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制定本酒品牌传播策划书。
二、品牌定位1. 目标受众:年龄在 25-45 岁之间,注重生活品质,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都市白领和商务人士。
2. 品牌形象:时尚、高端、品质卓越。
3. 品牌理念:倡导健康饮酒,享受美好生活。
三、传播目标1. 在一年内将品牌知名度提升至[X]%。
四、传播策略1. 线播建立官方网站,展示品牌故事、产品信息、品酒知识等。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进行品牌推广,发布有趣的内容、举办互动活动。
与知名酒类博主、网红合作,进行产品测评和推广。
2. 线下传播举办品鉴会、主题活动,邀请目标受众参与,增强消费者体验。
在高档餐厅、酒吧、酒店等场所进行产品展示和推广。
参加酒类展会,展示品牌形象和产品特色。
五、创意内容1. 拍摄品牌宣传片,展示酒的酿造过程、品牌文化和产品优势。
2. 推出系列创意海报,以时尚、艺术的形式呈现品牌形象。
3. 制作品酒教程视频,普及品酒知识,提升消费者对酒的认知和兴趣。
六、活动策划1. “品味之旅”品鉴会定期在不同城市举办品鉴会,邀请消费者品尝美酒,了解品牌文化。
邀请专业品酒师进行讲解和指导,提升消费者的品酒水平。
2. “酒文化节”主题活动举办大型酒文化节,设置品酒区、文化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等。
邀请知名酒企、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酒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七、预算分配1. 线播费用:[X]万元。
2. 线下传播费用:[X]万元。
3. 创意内容制作费用:[X]万元。
4. 活动策划费用:[X]万元。
八、效果评估1. 定期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2. 根据社交媒体平台的数据反馈,评估传播效果。
3. 分析活动参与人数、消费者反馈等,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和活动方案。
篇二《酒品牌传播策划书》一、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我们确定了我们的酒品牌主要针对的目标市场为年龄在25-45 岁之间的消费者,他们注重生活品质,追求时尚与个性化,同时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董酒:因为“懂得”,所以传承
董酒:因为“懂得”,所以传承作者:郭冬青来源:《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4年第08期白酒是中华文明中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之一,现代的白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其实白酒营销不应该是比拼技巧,而是要回归原点——懂得消费者。
当问到“是谁发明了汽车”这个问题时,许多人都会回答:亨利·福特。
这个普遍的误解正是对亨利·福特的赞美——是他使千千万万人拥有汽车的梦想成为现实。
虽然人们普遍承认汽车是在欧洲诞生的,也有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实验者们同时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
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拥有所有的荣誉,因为是他使汽车不再遥不可及,他的指导原则是:“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
”同样的,虽然人们常识中,历史悠久的中国白酒的始祖不是董酒,但是董酒如同亨利·福特一样可以承担白酒的种种盛誉。
董酒为何会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产品呢?因为,董酒“懂得”酒。
懂心乔布斯发明 iPod 的时候,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人、整个科技产业都在思考:MP3 已经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iPod 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呢?它的卖点究竟在哪里?“你口袋里的 1000 首歌!”乔布斯用这句标语推出 iPod 时,其他人还在打着“1GB 储存空间”宣传MP3播放器。
光是包装商品的方式不同,就使Apple赢其他人一大步,因它让顾客想象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口袋里拥有1000 首歌。
所以,如何把你的产品销售给用户呢?说你的产品多好,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不,更多的要突出产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让消费者能变得更好。
因为,人们不是为了产品消费,而是希望可以买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董酒也最懂消费者。
在其他酒企都还在宣传自身产品特色时,董酒则是在向消费者强调购买后能够带来的好处——更健康的自己,更温暖的自己。
董酒认为,顾客+ 产品(不是卖点)=让顾客变得更好(这才是卖点)。
黄酒品牌竞争力评估与市场占有率分析
黄酒品牌竞争力评估与市场占有率分析黄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酿酒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黄酒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
本文将对黄酒品牌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市场占有率的情况。
一、黄酒品牌竞争力评估1.产品品质与口感黄酒品牌的竞争力首先要体现在产品的品质与口感上。
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酿造工艺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
此外,黄酒的口感也需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口感醇厚、芳香扑鼻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黄酒品牌的竞争力。
2.品牌知名度与形象品牌知名度与形象对于黄酒品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消费者在购买黄酒时通常会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形象的品牌,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品牌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对品牌的信任感也更强。
3.市场营销策略黄酒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也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可以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品牌认知度,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4.渠道分销与价格竞争力黄酒品牌在市场上的分销渠道以及价格的竞争力也是评估其竞争力的关键点。
高效的分销渠道能够保证产品的及时供应,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则能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该品牌的产品。
二、黄酒市场占有率分析1.市场份额与增长趋势通过分析黄酒品牌的市场份额以及其增长趋势,可以了解到该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市场份额的增长通常代表着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并且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可度也在提高。
2.消费者偏好与需求黄酒市场占有率的分析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
了解消费者对黄酒品牌的喜好和购买习惯,可以帮助品牌制定更为精准的市场策略,提高竞争力。
3.地域分布情况黄酒市场占有率的分析还需要考虑地域分布情况。
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文化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对黄酒品牌的选择。
因此,了解黄酒品牌在各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布情况,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4.竞争对手分析对于黄酒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析,还需要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评估。
白酒行业的品牌竞争与企业发展
白酒行业的品牌竞争与企业发展中国白酒行业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品牌体系。
当前,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消费升级,白酒行业的品牌竞争愈发激烈。
本文将分析白酒行业的品牌竞争现状,探讨品牌竞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白酒行业的品牌竞争现状中国白酒行业的品牌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品牌数量众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白酒企业超过4万家,形成了众多的白酒品牌。
这些品牌涵盖了各个价格区间,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2 品牌竞争激烈在众多的白酒品牌中,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市场竞争,包括产品品质、品牌形象、广告宣传、渠道建设等。
竞争的激烈程度从每年的白酒销售数据和企业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可见一斑。
1.3 品牌差异化明显由于地域文化、酿造工艺、产品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白酒行业各品牌之间差异化明显。
这种差异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体现在品牌形象、市场定位等方面。
2. 品牌竞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1 提高市场份额在品牌竞争中,具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是因为强势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产生更大的销售收入。
2.2 增强企业竞争力强势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有效的品牌管理和市场推广,企业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3 带动产品升级在品牌竞争的推动下,企业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竞争可以促使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 应对品牌竞争的策略3.1 强化品牌建设企业应该重视品牌建设,通过有效的品牌管理和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企业还应该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
3.2 提升产品质量产品品质是品牌竞争的核心。
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的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3.3 拓展销售渠道企业应该加强渠道建设,实现产品的线上线下全面覆盖。
2015年董酒推广思路
2015年董酒推广思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往往压力较大,精神状况欠佳。
多数人忙于办公室工作,长期缺少户外运动,加上大量吸烟、饮酒,使得“健康"越来越备受关注,“养身”一说也逐渐从“历史"走进“现实”。
与以往不同,当下,人们的购买能力普遍大幅提高.在关注健康的消费背景下,一方面大健康产业被无限放大;一方面白酒行业被社会指责。
特别是在媒体对于白酒行业“黄金十年”的提法和官方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以及与酒企相关的“塑化剂"风波等背景下,白酒行业如今可谓是如履薄冰。
如何在“灰暗"的市场,赢得“一城”。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推广思路。
第一部分竞品分析为顺应市场变化,各大酒企纷纷打出“健康”牌,洋河微分子、劲酒毛铺苦荞酒等打健康牌的新品类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亦有如同仁堂这样的跨界企业推出一世同仁酒,欲打造中国第一健康白酒.大健康产业被无限放大,各种宣传方式层出不穷,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部分酒企在销售政策上更是降低身段,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从宣传方式还是销售政策来看,这场白酒企业之间的战斗可谓是如火如荼.类似酒企的招数大多大同小异,但是他们只是把“健康"作为一个营销概念,自说自话,并无数据支撑。
此时董酒在2013年10月中国食品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与江南大学联办的《中国传统白酒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中,江南大学教授徐岩的科研成果显示:董酒中对健康的有益的萜烯类物质含量远超葡萄酒,位居中国白酒首位,换句话来说董酒就是中国最健康的白酒。
然而就算有了如此雄厚的背书,董酒为什么在退出市场十年后重新进入市场还是如此之难?这是因为推广和销售并没有得到完美的结合。
对于品牌的推广方向也一直捉摸不定,董酒历史文化,卖点实在太多,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定位,在不同的卖点上疲于奔命,最后导致卖点不明确而销售又与品牌脱节。
没有销售的参与,品牌就没有办法贴近消费者与他们互动沟通;没有互动沟通就没有办法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知道消费者想法就不能生产满意产品;没有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当然就无法赢得市场。
辩论赛 立论-贵州酒走出去更要靠吆喝 剖析
贵州酒走出去更要靠吆喝-----立论剖析背景:贵州酒业近年来萧条不振,困难重重。
贵州酒业集团公司已经从顶峰时期的48家“名酒团”到现在的只有几家酒厂的踪影,光景甚是凄凉。
走出去的也只有国酒茅台。
不少历史上悠久的名酒已经倒闭,正在消失。
对我方有利数据事例:(用于质询环节,为立论攻击铺垫)1 据统计,2000年全国白酒电视广告费用约为14亿元。
全国排名前十位的贵州酒只有“小糊涂酒”系列(位居第六位,广告总费用约为四千多万元)。
其它前十位品牌中多数为四川酒类企业,这也就对四川白酒2000年产量达到63.68万吨不感到奇怪了。
(可见广告宣传可以直接带动产量销量)2董酒是中国传统八大名酒之一,以其工艺独特、风格独特、香气组成成分独特等“三独特”闻名于世,多次被列为“国家机密”,多次夺得“国际金奖”。
2004年“黔酒”再现惨烈一幕,,老一辈熟知的董酒却在7月因长期吃老本,企业缺乏体制改革,缺乏广告以及包装创意,不善于经营,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全面停产。
标志着“贵州董酒”全面告退在即。
(不善于经营,不适应现代化“吆喝型”竞争的典型失败案例)3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就十分注重“国酒文化”的建设,大力弘扬“国酒文化”。
最近“国酒茅台”又提出了“人文茅台”概念,其内涵就是充分发掘茅台酒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了充分展示“国酒文化”和“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该公司不断投资进行大力宣传。
开发各种现代化包装创意,如“茅台酒”系列、“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茅台不老酒”等系列产品。
(善于吆喝,并且已经走出去的贵州酒成功案例)4 中国著名营销实战专家陈绍珊认为,多年来,尽管黔酒保持着传统的酿酒技术,是原生态的、绿色的,但生产和销售基本完全脱节,他说,酒的质量的好坏并不是几个人说了算,而是要消费者说了才算数,因此,黔酒尽管贵为“酒中贵族”,但生产或者销售黔酒的个人或组织并未“将消费者的心灵拉过来”。
(可在质询中要求对方解释此话为何意,没有拉动心灵是因为酒不够香么?如何拉动消费者心灵?)立论:本辩题是价值判断,证明辩题需要证明为什么贵州酒想走出去更要靠吆喝?目前现状看,贵州酒萧条(走不出去)的主要原因在于:1贵州酒缺乏企业宣传,缺乏产品文化宣传,导致与现代化市场竞争脱节。
董酒SWOT分析
董酒SWOT分析作为老八大名酒,董酒如今落了个停产并待价而沽的下场,也算2004年酒事的一大遗憾。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董酒曾不愁销路,不愁资金,活得极其滋润。
登上市场经济舞台后的董酒就一直磕磕绊绊的,两任董事长因敛财先后被捕,被振业兼并的董酒也未焕发活力,仍因为资金链不畅最终以关门歇业而草草收场。
回顾董酒的历史贵州遵义人程明坤汇聚前人技艺而汲人所长,结合遵义水土、气候、原料等条件,酿造出别具一格的“董公寺窖酒”。
1920年代初已成为遵义名产,1940年代初经人提议,将“董公寺窖酒”保留头尾二字,定名为“董酒”。
并将散装销售改为瓶装销售,在川、黔、滇、湘颇有名气,但年产量始终没有突破8吨。
1957年,遵义政府决定发掘这一传统名产。
次年,酒样送上级鉴定,国务院总理办公室批示:"色、香、味均佳,建议当地政府予以恢复发展。
试产的当年即达到解放前生产水平,1966年突破80吨,1977年突破百吨关,1986年突破千吨关,1989年产董酒3000吨,至1993年时产量已突破万吨大关,达到11609吨。
董酒有别于酱、浓、清、米香型酒,因舒适药香和爽口微酸而别具一格,根据国家评委意见,将董酒列为"其他香型"代表,并以此制定"其他香型"酒国家标准。
为保护这一传统名产,1983年国家将董酒工艺、配方列为科学技术保密项目"机密"级,1996年国家保密局又重申这一项目为国家机密,严禁对外作泄密性宣传。
鉴于董酒工艺、风格、香气组成比的三独特,1959年即被评为贵州名酒。
1963年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名酒,跨入中国八大名酒行业,荣获金质奖。
1979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以“其他香型”之首,再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名酒证书。
1984年在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第三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
1989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董酒第四次被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
董酒市场操作方案省级代理
董酒市场操作方案白酒产品销售模式分析一、传统白酒的市场运作模式:厂家→省级代理→地区经销→县级分销→各销售渠道→消费者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实际上产品销售的达成程度是体现在县级(含省、地中心城市分区)市场的动销情况好与坏.这种传统物流平台操作模式,也就是一级压一级,直到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
S(优势分析)集中表现在成熟品牌阵营里,新进二、三线产品没有或仅具备个别优势1)良好的市场口碑,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程度高2)有着多年的市场运作经验,品牌力比较深厚,可有选择地进行品牌延伸3)已为消费者认可和接受,主动消费频繁,属于畅销产品4)供求关系中厂方占主导地位,渠道利润压缩,转化为线上品牌形象深化费用5)销售网络完善,购买方便,基本无市场开发和维护费用6)经营者忠诚度高,对自身渠道利润无太高要求,市场价格稳定W(劣势分析)集中体现在采用此销售模式的新进及复兴品牌产品上1)品牌力不足,市场开拓期和导入期需要强势与地区大客户达成合作,磨合期过长,品牌建设和企业价值观理念难以达成共识,比较仓促,没有过多选择余地,一旦市场暂时未能看到开发成效,合作关系就会动摇,相互埋怨,不利于长期发展。
2)销售环节过多,产品导入期往往积压在各级经销仓库,不能形成真正翻单销售,不能接触销售末端和消费前沿,对销售的启动和延续性不利。
3)层级过多,各级市场支持比例不对等,加上费用截流,实际到达县级分销的支持极少,积极性不高,没有足够利润空间开发市场,终端布局难以形成,动销无法实现;不能直接对销售达成点形成支持4)市场无主导权,往往只能依赖于少数经销客户的分销能力,而不能对主要销售环节——县分市场进行指导和支持,容易受地区经销反控制,进而从价格体系上威胁厂家和省代,要求更高的市场支持比例,形成无底洞。
5)相对应的,县级市场服务关系模糊,到底是为产品,还是为经销服务?既然是开发自身市场,各级经销赚取我县分市场的利润有何依据和道理?因此,县级市场更多的是渴望更直接、更短平的合作关系,享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支持力度,直接用于市场建设。
老酒品牌研究报告
老酒品牌研究报告老酒品牌研究报告一、引言老酒是指陈酿已久的酒,通常指陈年的烈酒,如白酒、威士忌、龙舌兰等。
老酒因为其质量、口感、历史和文化价值而备受追捧。
本报告将对老酒品牌进行研究,包括市场现状、品牌特点、消费者需求等。
二、市场现状老酒作为高档酒品,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酒消费市场,对老酒有着极高的需求。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老酒市场每年增长率约为15%。
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和高收入消费群体,老酒的消费热度更高。
此外,老酒也受到一些海外市场的追捧,例如日本、美国等。
三、品牌特点1. 品牌历史悠久:老酒品牌通常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酿酒工艺与文化。
2. 高品质的酒:老酒对原材料、酿造工艺和陈酿时间要求较高,因此质量较好,口感独特。
3. 稀缺性:老酒的生产和陈酿时间较长,因此市场上的供应相对有限,往往难以买到。
四、消费者需求1. 高品质消费者对老酒的需求源于对高品质酒的追求。
他们希望能够品尝到传统的酒文化和工艺,享受酒中的独特风味和口感。
2. 礼品需求老酒作为一种高端礼品,非常受到商务人士、政府官员和富人的喜爱。
他们购买老酒不仅是为了品尝,更是为了展示身份、地位和尊贵。
3. 投资需求一些投资者购买老酒也是为了收藏和投资。
老酒稀缺性和市场价值的提升,使其成为一种稳定回报的投资选择。
五、发展趋势1. 多元化产品线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老酒品牌需要推出不同种类和价格的产品线,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购买合适的产品。
2.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老酒品牌应该加强对自身品牌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增强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提高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
3. 开拓海外市场除了国内市场,老酒品牌还应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利用全球化的销售渠道,将老酒推向更多的消费者。
六、结论老酒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档次的酒品需求不断增加。
老酒品牌在发展中应抓住市场趋势,推出多样化的产品线,加强品牌传承和文化建设,并开拓海外市场,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品牌影响力。
酱酒品牌调研报告
酱酒品牌调研报告酱酒是中国传统的白酒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增加,酱酒在市场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了解当前酱酒市场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酱酒品牌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选择了多个知名的酱酒品牌进行了分析。
从产品特点、品牌形象、市场份额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比较。
首先,我们发现在产品特点方面,不同品牌的酱酒都有其独特之处。
有些品牌注重传统工艺,保留了酱酒原始的风味,口感独特;而有些品牌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出了更加符合现代人口味的产品。
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特点,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在品牌形象方面,多数品牌都注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中国酱酒的传统与文化内涵为品牌带来了独特的形象资源,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认同感和好奇心。
同时,一些品牌还注重与时尚元素的结合,通过年轻的代言人和摄影师的合作等方式,让年轻消费者对酱酒产生了兴趣。
最后,在市场份额方面,一些老字号的品牌依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些品牌拥有长久的历史和口碑,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品牌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通过不断创新和宣传,逐渐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酱酒市场竞争激烈,不同的品牌都在积极调整销售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
综上所述,酱酒品牌调研显示,酱酒市场前景广阔,品牌竞争激烈。
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产品特点的突出以及市场份额的争夺都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酱酒品牌应该通过不断创新、宣传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酱酒企业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同时关注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