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一)(II )卷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沁园春·雪》一词作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毛泽东。
其中“沁园春”是词的题目。
B.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课文《敬业与乐业》中,课题“敬业与乐业”就是论据。
C.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令爱、惠存、高寿、借光、赏脸等都属于敬辞。
D.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觞、樽、玉钟、瑶盏、玉壶等都是酒杯的美称。
【答案】 C【解析】【分析】A“沁园春”是词牌名。
B课题“敬业与乐业”是论点。
D玉壶是酒壶的美称。
樽是盛酒器。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字形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
2.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A. 《牡丹亭·游园》B. 《霸王别姬》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牛郎织女》【答案】 C【解析】【分析】A.《牡丹亭·游园》是昆曲;B.《霸王别姬》是京剧;C.《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D.《牛郎织女》是黄梅戏。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戏曲剧种的把握。
注意把握选项句中名称,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3.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D.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答案】 C【解析】【分析】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 “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 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B项表述错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应该是诗人艾青的诗句。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
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
作家和作品一定要牢固掌握,切记张冠李戴找出错误。
要求学生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包括古代一些特定称谓的词语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答案】 C【解析】【分析】C、应是:英国的培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古代常用的五种文体:说、记、铭、序、表。
不包括“书”。
故答案为:B【点评】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记景抒情,托物言志。
例如《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
2、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内容大多数简短,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刘禹锡《陋室铭》。
3、说,古文的一种文体。
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
例如《马说》和《爱莲说》。
4、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2.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A. 《牡丹亭·游园》B. 《霸王别姬》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牛郎织女》【答案】 C【解析】【分析】A.《牡丹亭·游园》是昆曲;B.《霸王别姬》是京剧;C.《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D.《牛郎织女》是黄梅戏。
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各项,哪一项不是词牌?()A. 水调歌头B. 满江红C. 蝶恋花D. 丽人行【答案】 D【解析】【分析】《丽人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
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
ABC项均为词牌名。
故答案为:D【点评】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答案】 C【解析】【分析】C、应是:英国的培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正误辨析。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涉及面宽,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加强练习辨析,有错归类修改。
D项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
“卿”的意义有,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
卿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卿卿。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 姓。
7.朋友之间亦能称“卿”。
本题的“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
D.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答案】 C【解析】【分析】C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
改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
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最高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最高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红楼梦》。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基本的文化常识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C.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马说》是借千里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D. 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法国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俄国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答案】 A【解析】【分析】A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
不是散文。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D.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答案】 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
B项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露”不是“寒露”,而是'白露。
正确答案应该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
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
找出错误。
平时学生要多记忆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便于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 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 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答案】 B【解析】【分析】B.有误。
此字体为行书,朗健清逸,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明显不符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注意首先明确书法作品的字体,然后根据字体特点揣摩选项正误。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刘向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左丘明的《左传》则是纪传体史书,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其中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出自契诃夫的《变色龙》。
C.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非常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则有高洁之意。
D.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其最关键的要素就是矛盾冲突。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有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左传春秋《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说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所做,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的便是春秋时代的大事。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2.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楷书草书行书B. 行书楷书草书C. 行书草书楷书D. 草书行书楷书【答案】 B【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一)(II )卷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滕王阁的旧址在现在的()A . 浙江温州B . 山西大同C . 江西赣州D . 江西南昌2. (2分) (2018八上·萧山期中) 下列哪位文学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A . 苏轼B . 柳宗元C . 王安石D . 白居易3.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B .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
C . 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D . 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4. (2分) (2016七上·仪征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丹麦小说家、诗人安徒生的小说《安恩和奶牛》构思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想提醒人们,要爱护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
B .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C . 《冰心诗四首》中的《纸船》,作者选用纸船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回报。
D . 《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小说,作者借助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实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去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5. (2分) (2019九下·温州竞赛) 下面这段邀请词中的画线部分,不是谦辞的一项是()值此新春佳节,愚兄特在寒舍略备薄酒,诚邀贤弟把酒畅聊,共叙情谊。
明晚六时,恭候光临。
A . 愚兄B . 寒舍C . 薄酒D . 贤弟6. (2分)在唐代古文运动兴起的诸种因素中,更为直接的原因是()A . 受萧颖士、李华、梁肃和柳冕等古文家的影响B . 受中唐儒学复兴的影响C . 受中唐社会政治的支配D . 受文体文风自身演变规律的支配7. (2分) (2017七上·靖江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B . 《五猖会》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鉴略》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C . 冀中平原是沈从文的家乡,白洋淀是他生活和战斗的地方,在《白洋淀纪事》中,他用富有诗情的笔调描写他熟悉的草木湖泊,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父老乡亲。
D . 《湘行散记》这部小说集,创作于1934年初,是作者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雪夜火光中的夜渔,那似乎亘古不变的“人与自然战争”,将他带回“四五千年那个‘过去’”。
8. (2分) (2018八上·德州开学考)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判断下面哪一幅字是楷书()A .B .C .D .9. (2分)《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 . 南.风.雅B . 风.雅.颂C . 雅.颂.南D . 颂.南.风10. (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是由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B . 《土地的誓言》题目的含义是作者对东北沦亡土地所发出的誓言。
C . 鲁迅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来衬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D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其代表作有小说《包法利夫人》。
11. (2分)《诗经》中的“兴”是指_______类的表现手法。
()A . 直接叙述B . 打比方C . 先假托别的事物,以引起所要描写的事物D . 直接抒情12. (2分)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A .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 . 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 . 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 .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13. (2分)(2011·仙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C . 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D .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14. (2分) (2016七上·莒县期中) 选出下列敬辞与谦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 . 与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时,说“久仰了”。
B . 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时,说“敬请斧正”。
C . 询问长辈的年龄时,说“贵庚”。
D . 跟对方称呼自己的母亲时,说“家慈”。
15. (2分)“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A . 孟子B . 孔子C . 庄子D . 老子16. (2分) (2017九上·江阴月考) 在图书馆,新生小林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
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A . 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的成长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 .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 . 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 . 这书像人物画卷,有迷信无知的保姆长妈妈,有倔强耿直的范爱农,还有严谨正直的藤野先生……17. (2分)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A . 月老B . 千金小姐C . 新郎D . 岳父18. (2分)为《毛诗》作笺的儒学大师是()A . 董仲舒B . 郑玄C . 王充D . 李善19. (2分)下列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本文有详有略,详写看社戏的全过程,略写乡间生活和社戏后的余波。
B .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
”这句话选自《观舞记》,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两姐妹舞姿的柔美。
C . 《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体小说《虞初新志》,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D .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篇神话。
特点是:大胆的想象,艺术的夸张。
20. (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课文《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 .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头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 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构成: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她又像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梦幻”和“求索”是贯穿小说的比喻。
D .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21. (2分)前人对左思生平的评价是()A . 寻山陟岭,必造幽峻B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C . 貌寝口讷,不好交游D . 少负壮志,有纵横才22. (2分)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 白居易B . 李白C . 王维D . 孟浩然23. (2分)(2016·丹东)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A .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 .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 .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 . 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2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 .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 .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道理,如《爱莲说》。
D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出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
25. (2分) (2017七上·台商期末)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A . 《金色花》中海伦凯勒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
B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释义“升职”。
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而“右迁”则为降职。
C . 郭沫若,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D . 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26. (2分)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书名有什么含义()A . 武术招式B . 佛教名词C . 宗教派别D . 人物绰号27. (2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A . 《管子》B . 《孟子》C . 《论语》D . 《大学》28. (2分) (2017七上·平顶山期中) 下列语句表述恰当的一句是()A . 小张我令尊对我说,明天我们一家人去郊游。
B . 亮亮你的拙见我不赞同。
C . 小明这是我的一篇拙作,你要好好惠存。
D . 丽丽,我听说家父和令尊是同窗挚友,咱俩也要做好朋友。
29. (2分)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A . 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 . 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 .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 . 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30. (2分)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A . 司马相如B . 崔莺莺C . 白居易D . 杜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