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反应及新型聚合物的合成
化学工程揭秘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
![化学工程揭秘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c422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5.png)
化学工程揭秘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科学家们在化学工程领域不断探索并研究新的材料合成方法。
这些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子、能源、环保等。
本文将揭秘一些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介绍其制备工艺及应用。
一、聚合物材料合成方法1.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一种常见的合成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它通过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单体,使其在反应过程中逐渐聚合形成聚合物。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就是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的。
2.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是将单体溶解在溶剂中,加入引发剂或光引发剂,通过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逐渐聚合形成聚合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举例来说,聚酯和聚酚等材料常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
二、无机材料合成方法1.沉积法沉积法是一种通过在底物上逐渐沉积材料的方法。
它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溶液沉积等多种形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薄膜、纳米颗粒等材料。
例如,气相沉积法常用于制备硅薄膜和二氧化钛薄膜。
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将溶胶与凝胶逐渐转化为固体材料的过程。
溶胶指由溶剂中分散的颗粒或分子组成的胶体体系,凝胶则是指由溶液中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体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陶瓷材料、气凝胶等。
铝氧凝胶就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三、纳米材料合成方法1.气相法气相法是通过在气相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包括气相沉积、气相凝胶法等。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均匀分散的纳米材料。
氧化铝纳米颗粒常使用气相法进行合成。
2.凝胶法凝胶法是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常采用凝胶法进行制备。
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材料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合成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将被不断探索和发展。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a66ac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8.png)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聚合物是一种由相同或不同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当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主角之一。
聚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材料、电子、能源、食品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应用。
一、聚合物的合成方法1.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常用于制备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的反应过程通常需要引入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芳基过氧化物等,使稳定的自由基引起聚合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通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因此,是一种高效的合成方法。
2.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阴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多用于合成聚合物的开环聚合。
阴离子聚合的反应机理是通过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触发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环氧化合物作为单体,并以硼酸、乙酰胺等作为引发剂。
阴离子聚合具有高效、具有选择性、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材料。
3.阳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阳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多用于非共轭单体的聚合,如乙烯、丙烯等的聚合。
阳离子聚合反应的机理是通过阳离子引发剂引发联合聚合反应,实现单体之间的连接。
阳离子聚合反应具有高效、具有化学和立体选择性的特点,但需要在富有阳离子的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4.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是一种通常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醚二醇、聚醚醚酮、聚醚酰胺、芳香族二元醇或酚等为原料,经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聚合物。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高分子材料、粘合剂和油漆。
二、聚合物的应用1.聚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在医药领域,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用途。
聚丙烯、聚乙烯、聚乳酸、聚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聚合物可以作为药物输送体系,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释放时间,提高药物的生产效率和效期。
此外,聚合物还应用于人工血管、骨替代材料、手术缝合线、修复皮肤等领域。
2.聚合物在电子、能源领域的应用在电子和能源领域,聚合物也被广泛地应用。
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和合成方法
![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和合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994e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4.png)
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和合成方法近年来,聚合物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药、塑料工业、汽车等各个领域。
聚合物材料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可以通过化学聚合或物理聚集等方法得到。
其中,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已成为制造各种产品的重要材料。
一、聚酯材料聚酯是一种合成材料,由某些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或缩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
聚酯材料是制造纤维、塑料和薄膜的重要材料。
在应用方面,聚酯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汽车和建筑等领域。
在工业制造聚酯材料的过程中,酯交换反应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通过加热条件下使放置在均质化溶剂中的二酸或异酸酯和二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聚合形成高分子链。
二、聚乙烯材料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它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由于它的可塑性和透明性,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例如塑料袋、瓶子、玩具等。
聚乙烯的合成方法也比较简单,一般是通过碎冰机将乙烯粉末与触媒一起添加到反应器中,反应器内部经过高温高压,乙烯分子开始聚合,最后形成聚乙烯。
三、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是一种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透明而均匀的热塑性塑料。
可以制成各种产品,例如塑料容器、食品包装、医疗用品等。
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主要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加入丙烯单元到反应器中,然后再加入催化剂,反应器内部通过高温高压产生聚合反应,最后形成聚丙烯。
四、聚氯乙烯材料聚氯乙烯是一种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由于它的透明性和耐腐蚀性,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耐腐蚀和耐热产品,例如水管、电缆成套和窗框等。
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氯乙烯聚合、氯乙烯自由基聚合和氯乙烯共聚合。
其中,氯乙烯聚合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使氯乙烯单元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总之,不同的聚合物材料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聚合物合成反应的机理和研究方法
![聚合物合成反应的机理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e64e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b.png)
聚合物合成反应的机理和研究方法聚合物是由不同的小分子单元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中,聚合物合成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探讨聚合物合成反应的机理以及研究方法。
一、聚合物合成反应的机理聚合物合成反应是指将单体分子缩合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其机理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羰基聚合、酰胺聚合等。
1.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聚合物合成反应,其机理是在反应中发生自由基的链式反应。
首先,引发剂(如温度、光或化学物质)会将单体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从共价键中打出,形成自由基。
接着,自由基与另一个单体分子的双键结合,形成一个新的自由基。
这种机理将循环重复,直到形成长链状的高分子化合物。
2.离子聚合离子聚合是将离子性单体分子缩合成离子链的反应。
这种机理主要有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两种。
在阴离子聚合中,引发剂引发了阴离子的形成,这些离子与单体分子结合并释放出负离子,形成更多的阴离子并最终生成一个长链状的高分子化合物。
而在阳离子聚合中,正离子与单体分子结合进一步释放出正离子,周而复始直到形成长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3.羰基聚合羰基聚合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合成反应,其机理是在酰基或酯基的存在下,通过核酸加成,使单体中的羰基上的氧原子与其他单体缩合,依次形成长链状的高分子化合物。
此外,还可以在氰基聚合中使用氰基作为单体。
4.酰胺聚合酰胺聚合是通过在酰胺键的存在下,将含有官能基的单体与偶联剂结合形成长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官能基的反应,如酯化、亲核取代等反应实现聚合物的制备。
二、聚合物合成反应的研究方法1.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合成反应的机制研究中。
例如,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可以对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进行跟踪,帮助确认反应物种类、反应程度、质量分数等信息。
2.热分析热分析是聚合物反应机制研究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聚合物的合成反应
![聚合物的合成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559ff7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b.png)
聚合物的合成反应在化学领域中,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的合成反应是通过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长链分子的过程。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
首先,我们来介绍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将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开环聚合成长链聚合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和离子共聚四种类型。
自由基聚合是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单体中的双键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长链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是通过引入阴离子诱导剂,使单体中的双键发生开环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物。
而阳离子聚合则是通过阳离子引发剂引发单体中双键的开环聚合。
最后,离子共聚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单体在引入离子共聚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另一种重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是缩聚反应。
与聚合反应不同,缩聚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体分子之间发生的一种小分子失去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物的过程。
缩聚反应的过程中,通常会生成水等小分子作为副产物,从而使得两个单体分子之间形成了新的共价键,逐渐形成长链聚合物。
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种方法,还有诸如辐射聚合、环氧树脂聚合等多种其他合成方法。
辐射聚合是一种利用放射线或紫外光引发的聚合反应,常用于制备光固化树脂。
而环氧树脂聚合是指利用环氧单体的环氧基与活泼氢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环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在工业上,聚合物的合成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的生产中。
通过调控不同的单体种类、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聚合物材料,满足各种工业和生活领域的需求。
总的来说,聚合物的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且多样化的化学合成过程,通过合理选择单体种类和反应条件,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聚合物材料,推动着化学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1。
聚合物合成的基本工艺流程
![聚合物合成的基本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ab23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2.png)
聚合物合成的基本工艺流程在化学领域中,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结构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于制备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
聚合物的合成过程是通过将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进行连接而形成的。
下面将介绍聚合物合成的基本工艺流程。
1. 单体选择与准备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体进行反应。
这些单体通常是具有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能够参与到聚合反应之中。
在选择单体时,需要考虑其反应活性、官能团的类型以及所需的聚合度等因素。
选择好单体后,需要对单体进行准备工作,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
通常会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单体进行精细处理,以满足后续聚合反应的要求。
2.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将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成高分子链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聚合机理,聚合反应可以分为添加聚合、开环聚合和缩聚等不同类型。
在聚合反应中,通常需要引入引发剂或催化剂,以启动聚合反应并控制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选择等也会影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 分子量控制与功能化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应用性能。
因此,在聚合反应中需要进行分子量控制,确保所得聚合物具有合适的分子量。
此外,在聚合反应结束后,可以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处理,引入不同官能团或结构单元,以赋予聚合物特定的性能,如增强机械性能、改善耐热性等。
4. 纯化与表征最后,在聚合物合成完成后,需要进行纯化和表征工作。
纯化过程可以采用溶剂抽提、结晶、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去除杂质和未反应单体,得到纯净的聚合物样品。
在表征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了解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分布等信息。
结语通过以上基本工艺流程,我们可以了解到聚合物合成的主要步骤和关键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聚合物体系会有各自特定的合成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聚合物合成领域也将迎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遇。
化学反应中的共聚反应与共聚物合成机制
![化学反应中的共聚反应与共聚物合成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ed45a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3.png)
化学反应中的共聚反应与共聚物合成机制共聚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单体通过共同反应生成一种聚合物的过程。
在化学合成中,共聚反应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方法,用于合成各种聚合物材料。
共聚物合成机制取决于反应物的特性和反应条件,下面将对共聚反应和共聚物合成机制进行探讨。
1. 共聚反应的基本概念共聚反应通常涉及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单体,它们通过共同发生聚合反应而形成聚合物。
在共聚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条件会直接影响合成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共聚物的合成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反应实现,例如加成聚合、缩合聚合等。
2. 共聚物的合成机制2.1 加成聚合机制加成聚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体中的双键或三键与反应物中的反应中心发生加成反应,从而逐步形成聚合物。
加成聚合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催化剂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
例如,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反应,可以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
在反应中,丙烯酸乙酯的双键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合物。
这种加成聚合机制在制备聚合物中很常见。
2.2 缩合聚合机制缩合聚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体通过反应中的官能团相互连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缩合聚合往往涉及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如羟基与异氰酸酯的缩合反应。
举例来说,聚酯的合成就是一种缩合聚合机制。
聚酯的合成需要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含羟基单体与酸酐反应,生成酯键从而形成聚合物。
在反应过程中,羟基与酸酐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聚酯。
3. 共聚物的应用共聚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因此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种应用是作为材料领域中的功能性聚合物。
共聚物可以通过调控反应物的组成比例和结构来实现对聚合物性质的调节。
通过控制单体的摩尔比例,可以制备出不同特性的聚合物,如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性质的共聚物。
此外,共聚物还可以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改性和功能化。
通过引入不同的单体,可以增强聚合物的机械性能、耐化学性能、热稳定性等。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af6032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0.png)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聚合物合成原理指的是将单体(即单个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进行连接,形成由重复单位组成的大分子链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是添加剂法和自由基聚合法。
添加剂法是通过在反应体系中添加催化剂或起始剂(如过硫酸铵)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线性聚合物,其中单体以轮流的方式连接起来。
催化剂或起始剂能够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使得单体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并与其它单体发生反应,从而形成长链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合成方法,其中单体通过自由基反应进行聚合。
自由基是电子不成对的原子或分子,具有活跃的化学特性。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引发剂(如过氧化叔丁酮)可产生自由基,一般来自其与引发剂之间的反应。
生成的自由基能够与单体发生反应,断裂单体分子中的化学键,并与其它单体发生脱氢聚合反应,最终形成聚合物链。
工艺学是指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工艺和技术,包括反应条件的控制、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温度和压力的调节等。
根据具体的聚合物和所需的性能,工艺学会不同。
例如,高分子量聚合物往往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以避免产生大量的副产物。
工艺学还包括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混合、搅拌、过滤、成型等环节,以确保最终得到所需的聚合物产品。
总而言之,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工艺学是实现聚合反应并得到
所需聚合物的关键。
通过选择适当的合成方法和控制好反应条件,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
聚合物合成机理有哪些
![聚合物合成机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bc0ad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b.png)
聚合物合成机理有哪些聚合物是由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合成机理主要涉及聚合反应和聚合方法两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聚合反应机理之一。
这种反应通过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引发剂将单体分子中的双键或其他活性基团打开,并形成自由基。
接着,这些自由基将不断地在单体分子之间传递,从而实现单体的共聚合。
自由基聚合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但分子量分布较宽。
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阴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引发剂会断裂单体中的化学键,生成离子,并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的优点在于反应速度较快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阳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阳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
这种反应机理与阴离子聚合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引发剂引起的是正离子而非负离子。
阳离子聚合反应速度适中,但分子量分布较宽。
配位聚合配位聚合是一种通过金属催化剂引发的聚合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催化剂将单体中的双键打开,并形成配位键。
接着,金属催化剂将不断参与反应,在单体分子之间催化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配位聚合反应速度适中,且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聚合方法溶液聚合溶液聚合是最常见的聚合方法之一。
在溶液中,单体分子通过某种聚合反应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最终形成聚合物。
溶液聚合的优点在于反应过程易控制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悬浮聚合悬浮聚合是一种将单体悬浮在惰性溶剂中,通过搅拌使单体分子之间发生聚合反应的方法。
悬浮聚合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乳化剂以稳定悬浮相。
悬浮聚合适用于某些不能溶解于溶剂的单体。
原位聚合原位聚合是将单体分子直接引入到聚合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或聚合物涂料。
原位聚合的优点在于可直接在所需的基体表面进行聚合,减少后续加工工艺。
综上所述,聚合物的合成机理涉及多种聚合反应和聚合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特点。
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f121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0.png)
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含碳结构)的构造、性质、制备和反应的学科。
而聚合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指的是通过小分子单体的重复添加而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探讨有机化学中聚合反应的合成过程以及聚合物的应用。
1. 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聚合反应是指将单体分子间的共价键重复连接,生成长链或网状结构的高聚物的过程。
根据反应机理和反应活性,聚合反应可分为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和羧基聚合等几种类型。
1.1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指由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其特点是反应活性高,反应速率快。
常见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包括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聚乙烯、聚丙烯等。
1.2 离子聚合离子聚合是指以离子为中间体的聚合反应,分为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两种类型。
典型的离子聚合反应包括酯聚合、乳液聚合等。
1.3 羧基聚合羧基聚合是以羧酸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羧基聚合具有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强的特点。
著名的羧基聚合反应包括聚酯、聚酰胺等。
2. 聚合物的合成途径聚合物的合成通常通过将单体与适当的引发剂或催化剂加热、变性或加压等方式进行。
根据聚合反应类型的不同,合成聚合物的途径也有所差别。
2.1 自由基聚合的合成途径自由基聚合主要通过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
常用的引发剂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等。
合成聚乙烯时,可将乙烯和过氧化物加热反应,从而得到线性的聚合物。
2.2 离子聚合的合成途径离子聚合常用催化剂引发聚合反应。
如通过甲醇与丁二酰氯反应生成甲酸二酯,再与乙二胺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聚酯。
此外,添加适量的酸或碱也可以调节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方向。
2.3 羧基聚合的合成途径羧基聚合是通过羧酸或其衍生物与活性单体发生加成反应得到高分子聚合物。
例如,通过苯二甲酸与二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可以得到聚酯。
3. 聚合物的应用领域聚合物是现代化学材料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的各个领域。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哪些呢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058ec6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b.png)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哪些呢在当今世界,聚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合成方法能够得到具有各种特性的聚合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
1. 缩聚法缩聚法是一种通过小分子单体的反应,逐步延长分子链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分子中的官能团会发生反应,形成键来连接单体,最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常见的缩聚法包括酯缩聚、酰胺缩聚等。
2.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单体分子来形成高分子。
在自由基聚合中,通常使用一些引发剂来产生自由基,使得单体之间发生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可以合成各种类型的聚合物。
3. 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是通过阴离子引发剂来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
在这种方法中,阴离子引发剂会引发单体中的阴离子进行聚合,形成线性或支化的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单体,如乙烯基化合物等。
4. 阳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是通过阳离子引发剂来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
在这种方法中,阳离子引发剂会引发单体中的阳离子进行聚合,得到聚合物。
阳离子聚合方法得到的聚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
5. 离子交换聚合离子交换聚合是通过单体中带电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形成带电荷的聚合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合成具有离子交换性质的聚合物,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等领域。
6. 反应成型法反应成型法是通过在模具中引发聚合反应,直接在模具中合成聚合物制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聚合物制品,如纤维素材料、复合材料等。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所需性能的聚合物,为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多样选择和可能性。
聚合物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工序
![聚合物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工序](https://img.taocdn.com/s3/m/a5e5f2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6.png)
聚合物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工序在现代化工生产中,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塑料、橡胶、纺织品等。
聚合物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序:1. 原料准备聚合物的生产首先需要准备原料。
原料通常是一些化学物质,如单体、催化剂、稳定剂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仔细的筛选和配比,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2.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聚合物生产过程的核心步骤。
在这个工序中,原料中的单体分子会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链结构。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以确保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符合要求。
3. 放热和冷却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释放热量,需要进行放热控制,以避免反应温度过高。
同时,完成反应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冷却处理,以稳定聚合物结构并方便后续工序操作。
4. 精细处理生产出的聚合物可能含有杂质或未反应的残余物,需要经过精细处理来提纯。
这个工序通常包括溶剂萃取、过滤、结晶等步骤,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5. 成型加工经过精细处理后的聚合物可以进行成型加工,以制备成各种最终产品。
成型加工通常包括挤出、注塑、压延等工艺,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6. 检测和检验生产出的聚合物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这个工序包括对产品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检测,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通过以上工序的有序进行,聚合物生产过程可以高效地实现,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在今后的化工生产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聚合物生产过程也将不断优化,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聚合物产品。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合成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36142f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5.png)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合成聚合反应是一类化学过程,通过将小分子(称为单体)经过化学反应,使其化合键发生断裂并与其他单体发生重新结合,形成大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产生的产物被称为聚合物。
聚合物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塑料制品、纤维材料、涂料等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一、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聚合反应是一种链式反应。
在聚合反应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活性中间体(也称为活性基团),它们通过相互之间的反应不断地传递活性,使聚合过程连续进行,最终形成聚合物。
聚合反应的基本步骤包括:引发、传递和终止。
引发步骤是通过引发剂引发一个或多个聚合反应,生成活性中间体。
传递步骤是活性中间体与单体反应,将活性传递给另一个单体分子,使其参与聚合反应。
终止步骤是通过添加终止剂或其他方式结束聚合反应,停止反应的进行。
二、聚合物的合成方法1. 添加剂聚合法添加剂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合成方法,它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引发剂和反应控制剂,使聚合物一步一步地形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各种聚合物,如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缩聚法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经过缩合反应形成聚合物。
在这个过程中,单体中的官能团与另一个单体中的官能团反应,形成共价键连接。
缩聚法用于合成聚酰胺、聚酯等聚合物。
3. 交联聚合法交联聚合法是指在聚合反应中引入交联剂,使聚合物的分子之间形成3D网络结构。
这种方法使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适用于制备硬度较高的聚合物材料,如弹性体。
三、聚合物的应用聚合物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塑料制品聚合物在塑料制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和选择合适的单体,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塑料,如硬质塑料、软质塑料等。
2. 纤维材料聚合物在纤维材料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聚酯和聚酰胺等聚合物通过纺丝等工艺制成纤维,可用于制作服装、地毯等。
3. 涂料聚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涂料组分,可以使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性和耐候性。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96f5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0.png)
一、教案概述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2. 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常见聚合反应类型。
3. 熟悉聚合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和流程。
4. 能够分析和解决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3. 常见聚合反应类型及特点4. 聚合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和流程5. 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常见聚合反应类型及特点。
2. 案例分析:分析聚合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和流程,以及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进行聚合物合成的实验操作,加深对聚合反应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聚合物合成实验的操作技能和问题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第一章: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聚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
3. 熟悉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聚合物的基本概念2. 聚合物的分类3. 聚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4. 聚合物的性质5. 聚合物的应用领域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聚合物实例,了解其应用领域。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聚合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聚合物分类和命名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第二章: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单体、活性种和聚合物链的生长。
3. 熟悉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和速率控制因素。
教学内容:1. 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2. 单体、活性种和聚合物链的生长3. 聚合反应的动力学4. 聚合反应的速率控制因素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
聚合反应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b4b6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e.png)
聚合反应工程聚合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聚合反应的工艺与过程。
本文将从聚合反应工程的定义、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定义聚合反应工程是指在控制条件下,通过引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的重组反应形成分子量较大且具有规则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过程。
聚合反应工程研究的重点在于控制聚合过程的反应速率、聚合程度和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原理聚合反应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体引发:通过引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使单体分子发生自由基聚合或离子聚合反应。
2.自由基聚合:聚合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引发剂引发自由基的形成,并由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聚合。
3.离子聚合:离子聚合分为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反应是通过引发剂引发离子的形成,并由离子引发离子聚合。
4.聚合速率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主要受到聚合度、温度、浓度和溶剂等因素的影响。
5.分子量分布控制:在聚合反应工程中,需要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以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
应用聚合反应工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1.聚合物合成:聚合反应工程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和参数,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能和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等行业。
2.药物制剂:聚合反应工程在药物制剂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可以合成控释药物、胶囊等药物制剂,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3.燃料电池:聚合反应工程在新能源领域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可以合成用于燃料电池中的聚合物电解质,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4.生物医学工程:聚合反应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技术,可以制备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等,用于修复和替代人体组织和器官。
未来发展聚合反应工程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1.绿色化:聚合反应工程将会在绿色合成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分类
![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0a3c5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6.png)
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分类聚合物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元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塑料、纤维和涂料等。
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分类是我们理解和应用聚合物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和主要分类。
一、聚合物的合成原理聚合物的合成主要依靠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将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过程。
聚合反应有两种主要机制:加成聚合和缩聚聚合。
1. 加成聚合加成聚合是指在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中的双键或多键被打开,使单体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常见的加成聚合反应有乙烯的聚合反应,将乙烯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聚乙烯。
2. 缩聚聚合缩聚聚合是指在聚合反应中,通过两个或更多分子中的官能团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缩聚聚合反应通常涉及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功能团,例如醛基与胺基的缩聚聚合反应形成胺基酸聚合物。
二、聚合物的分类根据聚合反应的机理和聚合物的结构特点,聚合物可以分为线性聚合物、支化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和共聚聚合物等几种主要类型。
1. 线性聚合物线性聚合物是由单一类型的单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它们具有直链结构,例如聚乙烯和聚苯乙烯。
线性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受到其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越大,聚合物越具有高分子量特性,例如高强度和高粘度。
2. 支化聚合物支化聚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线性聚合物链与分支链相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分支链的引入可以改变聚合物的性质,例如增加聚合物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是常见的支化聚合物。
3. 交联聚合物交联聚合物是由线性或支化聚合物链之间形成的强共价键或物理交联结构而形成的聚合物。
交联聚合物通常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例如聚酯和硬质聚氨酯。
4. 共聚聚合物共聚聚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单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共聚聚合物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单体的比例和顺序来调控聚合物的性质,例如改变硬度、透明度和刚性。
合成聚合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
![合成聚合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https://img.taocdn.com/s3/m/f3e97f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7.png)
合成聚合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当今社会,合成聚合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塑料制品到医疗器械,再到建筑材料等等。
在合成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聚合方法会得到具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聚合物产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聚合物的聚合方法。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聚合方法,它是通过引发剂引发的链式聚合反应来合成聚合物。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将单体引发剂引发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与单体发生加成反应,将单体分子不断连接形成聚合物链。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部分单体的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阴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来制备聚合物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引发剂会引发单体中的阴离子与其他单体发生相加反应,生成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通常在溶液中进行,适用于许多具有亲核取代基的单体。
离子聚合离子聚合是以阳离子和阴离子互相结合形成离子对,从而进行聚合反应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常见于合成高分子电解质等特殊用途的聚合物。
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使得聚合物链不仅在溶液中稳定存在,还能在溶液中传导电子。
重排聚合重排聚合是通过单体分子内部的重排反应形成聚合物的一种方法。
在重排聚合中,单体中的功能基团会发生内部重排反应,将单体分子内部的碳碳键连接起来,形成聚合物链。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含有环状结构的单体。
缩聚方法缩聚方法是一种通过使两个分子中的功能基团缩合形成聚合物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分子中的两个功能基团发生缩聚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聚合物。
缩聚方法适用于许多含有活泼基团的单体,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产物。
在合成聚合物的过程中,不同的聚合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用合适的聚合方法可以得到预期性质的聚合物产品。
无论是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离子聚合、重排聚合还是缩聚方法,都在合成聚合物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合成聚合物的聚合方法会越来越多样化,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优质的材料产品。
聚合物合成新方法有哪几种
![聚合物合成新方法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834c1ea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3.png)
聚合物合成新方法有哪几种
聚合物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过程,用于制备各种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合成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当前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新方法。
超分子自组装合成
超分子自组装是一种基于分子之间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合成方法。
通过设计特定结构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地组装成聚合物结构。
这种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效率,还能够控制所得产物的结构和性质。
受限条件合成
受限条件合成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例如,在微观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聚合物的合成反应速率和产物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和形貌。
生物催化合成
生物催化合成是利用生物体内的酶催化剂来进行聚合反应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合成聚合物,并且具有较高的底物特异性和产物纯度。
原子经济合成
原子经济合成是一种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合成方法。
通过精确设计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原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备受关注。
以上所述仅是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聚合物合成新方法,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创新的合成方法可能会被发现和应用,为合成化学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1。
聚合物合成方法
![聚合物合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7574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2.png)
聚合物合成方法聚合物是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各种广泛的应用,从塑料到药物再到纺织品等。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它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单体之间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这种方法中,单体中的双键会开启,形成聚合物链。
自由基聚合可以用于合成许多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是另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它通过引发剂引发阴离子聚合反应。
在这种方法中,引发剂会引发单体中的阴离子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阴离子聚合主要用于合成聚合物醋酸乙烯等。
阳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是一种聚合物合成方法,它通过引发剂引发阳离子聚合反应。
在这种方法中,引发剂引发单体中的阳离子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阳离子聚合常用于合成聚合物乙烯基化合物等。
缩聚缩聚是一种聚合物合成方法,它通过两种或多种单体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聚合物。
在这种方法中,单体中的功能基团会发生缩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缩聚方法可以用于合成许多特定结构的聚合物,如脲醛树脂、聚酰胺等。
离子共聚离子共聚是一种聚合物合成方法,它通过两种或多种单体之间的共聚反应形成带电荷的聚合物。
在这种方法中,单体中的功能基团会共聚形成聚合物链,其中带电离子交替排布。
离子共聚方法可以用于合成许多离子性聚合物,如聚丙烯磺酸盐等。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聚合物合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和单体,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性质和应用的聚合物。
聚合物合成方法的不断发展将为新型聚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更多可能性。
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97f84c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f.png)
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聚合物是由大量重复单元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合成过程与性质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聚合物的结构和特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不同种类聚合物的性质。
一、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聚合物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添加聚合和缩合聚合。
1. 添加聚合添加聚合是指将单体逐个添加到反应体系中,通过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聚合度较低的聚合物合成。
添加聚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乙烯的聚合。
聚合反应的一般过程如下:a. 单体引发剂在反应体系中引发聚合反应;b. 单体逐个加入反应体系中进行聚合;c. 聚合停止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分离纯净的聚合物。
2. 缩合聚合缩合聚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活泼官能团的单体通过化学反应形成聚合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聚合度较高的聚合物合成。
缩合聚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酯类聚合物的合成。
缩合聚合的一般过程如下:a. 两个或多个具有活泼官能团的单体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聚合物;b. 聚合物沉淀或通过其他分离纯净的方法获取。
二、不同种类聚合物的性质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聚合物的性质。
1. 聚乙烯(Polyethylene)聚乙烯是一种具有较高密度和较高结晶度的聚合物。
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
聚乙烯根据其结构可以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不同类型。
其性质和应用也有所不同。
2. 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刚度,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聚丙烯可用于制作各种塑料制品、纤维和薄膜等。
3. 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电绝缘性。
根据添加剂的不同,聚氯乙烯可以制成硬质PVC和软质PVC两种不同类型。
4. 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透明和坚硬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和刚性。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包装、保温杯等领域。
5. 聚酯(Polyester)聚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适用于制作纤维和塑料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A 聚合反应及新型聚合物的合成A-P-001 基于聚环氧乙烷主链的新型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研究王国伟黄骏廉 (38)A-P-002 多齿杂环苯亚酰胺基桥联咪唑类配体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马利福孔媛义建军汪红丽豆秀丽黄启谷杨万泰 (38)A-P-003 改性Z-N催化体系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及共聚物微观结构的研究孔媛汪红丽义建军赵杨锋李俊拢刘伟娇黄启谷杨万泰 (39)A-P-004 MgCl2负载新型改性Ziegler-Natta复合催化体系制备宽/双峰聚乙烯的研究汪红丽孔媛义建军黄启谷杨万泰] (39)A-P-005 单一主催化剂“多米诺”催化乙烯共聚制备LLDPE杨敏刘宾元郝小宇胡文艳闫卫东 (40)A-P-006 阳离子型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熊圣东李玲徐祖顺 (40)A-P-007 二氧化硅表面接枝结构精致“活性”聚合物的合成赵优良黄友科刘强侯腾腾张呈波 (41)A-P-008 AlCl3共引发合成高反应活性聚异丁烯刘强吴一弦张瑜严鹏飞徐日炜 (41)A-P-009 钯催化胺化反应合成新型高性能材料——聚亚胺砜焦文秀常冠军罗炫张林林润雄 (42)A-P-010 原位聚合合成3 4-及反式聚异戊二烯姚薇邵华锋黄宝琛 (42)A-P-011 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聚合及其功能材料的制备严锋 (43)A-P-012 星形杂臂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橡胶的合成、性能与增容性鲁建民吴友平韩丙勇杨万泰 (43)A-P-013 热塑性弹性体SBS的合成与性能表征崔英胡才仲宋同江怀惠珍 (44)A-P-014 吗啉-2,5-二酮——丙交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李永振贺继东何伟娜 (44)A-P-015 双核镍体系( NiCl2/H2DHBQ )催化St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邢斌马睿谭智方暴峰 (45)A-P-016 基于聚芴及其共聚物的光电材料谭智方邢斌暴峰 (45)A-P-017 开环插入易位聚合“一锅法”制备可降解的多嵌段共聚物王伟珍李金欣刘经纬丁亮谢美然 (46)A-P-018 新型钒系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共聚合研究那丽华曹丽辉张春雨蔡洪光张学全 (46)A-P-019 磷酸酯给电子体的铁系催化剂定向聚合丁二烯的研究龚狄荣王保林姜连升张学全 (47)A-P-020 聚乙烯亚胺和聚乙二醇磺酸酯接枝反应的研究赵金铠董庆刘瑞鹏黄长荣宁强于静金仁华 (47)A-P-021 4,4-二硝基戊酰氧基聚乙烯的制备与性能张超张公正赵姗王君房永曦王晓川 (48)A-P-022 PU/PF泡沫的制备许亮程珏 (48)A-P-023 低熔点间同1,2-聚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毕吉福张林张学全宋玉萍姜连升王蓓 (49)A-P-024 利用ATRP方法合成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苏鑫刘雪婧帅亚冯玉军 (49)A-P-025 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及其在吸水树脂中的应用谷庆风宫峰谭海英何培新 (50)A-P-026 α-甲基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的非等温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黄咏峰张公正徐琴 (50)A-P-027 离子液体在聚酰胺类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常静冯连芳王嘉骏 (51)A-P-028 可紫外光固化的聚芳醚砜的合成与光聚合表征曾智张琳琳关绍巍姜振华 (51)A-P-029 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苯乙烯共聚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王坤张公正向星 (52)A-P-030 苯乙烯RAFT乳液聚合王晓光罗英武李伯耿朱世平 (52)A-P-031 高Tg含萘可溶性聚甲亚胺的合成与性能朱明刘佰军岳喜贵刘晓姜振华 (53)A-P-032 AB2+B4法合成超支化聚芳醚酮及其性能的研究李秀杰张淑玲牟建新孙冬姜振华 (53)A-P-033 含芳酮结构不对称二胺单体及其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马涛李彦锋张树江赵玖江 (54)A-P-034 间位聚芳硫醚酰胺酰胺的合成与表征张刚张美林王言伦范宇龙盛如杨杰 (54)A-P-035 耐酸性磺酸类共聚物的合成崔文娟庄玉伟曹建王颖赵根锁张国宝 (55)A-P-036 芳香亲核取代方法合成聚硅氧烷-聚芳醚类嵌段共聚物董黎明蹇锡高 (55)A-P-037 PTFE膜共辐射接枝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质子交换膜石建恒于宏燕曾心苗 (56)A-P-038 无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研究王小梅荀红娣王家喜张留成 (56)A-P-039 一种碗形侧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和自组装结构研究陈丹梅曾尔曼董炎明胡晓兰曾志群 (57)A-P-040 悬浮溶胀法制备CPE-g-GMA接枝共聚物宫峰谷庆风何培新 (57)A-P-041 耐高温聚苯并咪唑共聚物的合成史莉莉高晓磊杨景帅周琳何荣桓 (58)A-P-042 叔丁醇钾/18-冠-6醚体系催化2-呋喃环氧均聚的研究苏日挺王献红赵晓江李季王佛松 (58)A-P-043 大分子环封端的核交联星型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彭云刘和文张兴元 (59)A-P-044 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合成:超支化聚酯引发超支化聚醚夏常磊刘和文 (59)A-P-045 Click方法合成主链型偶氮苯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薛小强朱建周年琛张正彪程振平朱秀林 (60)A-P-046 大位阻氨基硅钨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双环戊二烯聚合研究张浩张红江陈可佳蔡小平 (60)A-P-047 可溶性聚芳硫醚酰亚胺的合成与初步表征张美林范宇杨杰 (61)A-P-048 相转移催化合成烯端基双酚A型聚芳酯及性能易志群宋才生钟鸣余雯雯祝志芳温红丽 (61)A-P-049 利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磁性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磁胶束王占华张俊虎谢婧李云峰杨柏 (62)A-P-050 不对称取代吡啶亚胺铁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郭丽华高海洋伍青 (61)A-P-051 可进行Click反应的功能化超支化聚乙烯及炔基末端RAFT试剂的合成赵烨张玲高海洋伍青 (63)A-P-052 末端栓有RAFT链转移剂的超支化聚乙烯的合成施信波高海洋张玲伍青 (63)A-P-053 2-吡啶氨基镍催化剂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宰少波高海洋张玲伍青 (64)A-P-054 聚炔丙脲螺旋聚合物的合成罗晓锋赵伟国邓建平杨万泰 (64)A-P-055 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引发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蒋姗邓建平杨万泰 (65)A-P-056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单体的合成周曼溪孙志敏陈广新李齐方 (65)A-P-057 单体/环糊精包合体系在水相中的自由基聚合/配位聚合丁磊何钦雄伍枝林, 邓建平杨万泰 (66)A-P-058 端羧基液体氟橡胶的合成齐士成刘煜李吉明 (66)A-P-059 碳酸二丁酯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绿色合成中的应用荀红娣王小梅王家喜 (67)A-P-060 以纳米溶胶为添加剂合成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的研究张野史君夏秀丽张培华吴传祥 (67)A-P-061 一种新型聚吡啶盐的合成及表征陆燕肖常春陆阳李园园曾宪顺 (68)A-P-062 含纺锤型生色团的聚合物的合成张晓龙史作森李明崔占臣 (68)A-P-063 采用ROMP法制备亲水性polyolefin-g-PEG共聚物石恒冲施德安栾世方赵杰殷敬华 (69)A-P-064 喹啉类非茂稀土双烷基配合物及其对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催化作用刘东涛崔冬梅 (69)A-P-065 β-双亚胺稀土金属氯化物催化共轭双烯烃高顺1,4-选择性聚合的研究李丹凤李世辉崔冬梅 (70)A-P-066 新型咔唑基稀土双烷基配合物催化异戊二烯高顺1,4活性聚合及与己内酯共聚合王玲芳崔冬梅 (70)A-P-067 嵌段共聚物PLLA-b-PMMA的合成与表征王维维江龙淡宜 (71)A-P-068 烷氧基钪化合物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DFT研究凌君沈之荃 (71)A-P-069 通过开环聚合和点击化学制备可降解型两亲多嵌段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朱宁朱蔚璞凌君沈之荃 (72)A-P-070 ABC、AB2C2型杂臂星形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刘强周媛黄友科张呈波侯腾腾赵优良 (72)A-P-071 “线-环”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胡进明刘世勇 (73)A-P-072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下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合研究李志峰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73)A-P-073 含反应性基团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制备及其组装结构固定王頔刘世勇 (74)A-P-074 Design and Functions of π-Conjugated Sheet-shaped MacromoleculesJia Guo Long Chen Donlin Jiang (74)A-P-075 4-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双邻苯二甲腈共聚交联反应研究杨小莉左芳陈文瑾刘孝波 (75)A-P-076 稀土三元催化剂/羧酸锌组合催化剂下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合研究董艳磊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75)A-P-077 四氢糠基缩水甘油醚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合研究胡玉玺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76)A-P-078 聚氧乙烯醚-g-聚苯乙烯咔唑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常诚朱健朱秀林 (76)A-P-079 一种新型聚芳硫醚酮酰亚胺的合成及表征魏海兵吴学仕方省众严庆 (77)A-P-080 星形支化聚乙烯模型聚合物的合成刘枫王艳辉薛英楠马丽唐涛 (77)A-P-081 聚(对-烯丁基)苯乙烯-b-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啶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张志杰石丽雅薛英楠王艳辉马丽唐涛 (78)A-P-082 以磷酰杂菲为侧基的新型炔类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孙书杨帆佟斌 (78)A-P-083 新型MgCl2负载钒催化剂用于乙烯/丙烯共聚合的研究王光娜姜涛 (79)A-P-084 侧链含三苯胺的新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王菲万相见陈永胜 (79)A-P-085 基于格氏交换反应的芴的链式聚合反应黄鹂吴书鹏屈瑶耿延候王佛松 (80)A-P-086 GRIM聚合合成苯-噻吩全共轭嵌段共聚物吴书鹏卜腊菊黄鹂韩艳春耿延候王佛松 (80)A-P-087 基于均三嗪结构的phenalenyl(PLY)自由基的合成随东贺光瑞闫伟博陈永胜 (81)A-P-088 N,N -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可逆加成断裂转移冷冻聚合及其研究孙晓丽何卫东 (81)A-P-089 超支化聚合物的增长以及拓扑结构控制万文明潘才元 (82)A-P-090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点击化学结合制备“蝌蚪形”环状聚合物李金霞郭玲香付国东 (82)A-P-091 pH和温度响应的Y-型杂臂聚合物的合成李丽英,何卫东,李建,韩守臣,孙晓丽,张伯禹 (83)A-P-092 PS/PI核壳型纳米微球的可控制备刘亚康陆秋宇张立群 (83)A-P-093 聚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低聚乙二醇酯合成与表征王万卷李婷祝方明 (84)A-P-094 聚(L-赖氨酸)-b-聚(L-亮氨酸)两亲性共聚多肽的合成高玲玲宋义虎 (84)A-P-095 Structure-Defined C60/Polymer Colloids Supramolecular Nanocomposites in WaterXiao-Song Wang Tanapak Metanawin 熊磊林敏闵茸刘峰 (85)A-P-096 呋喃甲基缩水甘油醚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的三元共聚研究乔立军魏军胡玉玺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85)A-P-097 酯端基超支化聚丙炔酰胺的合成及表征刘建英耿静韩丙勇鲁建民杨万泰 (86)A-P-098 NaH/i-Bu3Al引发丁二烯的高温负离子聚合王翠华鲁建民韩丙勇杨万泰 (86)A-P-099 稀土催化合成环磷酸酯己内酯无规共聚物徐宁朱蔚璞沈之荃 (87)A-P-100 有机硅-丙烯酸酯-聚氨酯三元共聚水分散液的合成及表征倪加旎高传花贯璟林薇薇郑强 (87)A-P-101 一种新型高强度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牛鸿庆齐胜利吴战鹏武德珍 (88)A-P-102 真实AB2型超支化聚合反应的半定量模拟研究杨小妹王龙何学浩 (88)A-P-103 基于可再生资源的苯并噁嗪的合成与表征李铎杨文灏张朋立赵海川徐日炜吴一弦余鼎声 (89)A-P-104 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及可熔融性研究彭素云张旺玺杨卫铁 (89)A-P-105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乳液共聚合的研究高玲玲郭娟丽赵洪池高俊刚 (90)A-P-106 金属富勒烯共聚物的合成及荧光特性白小娟岳冬梅孙宝云 (90)A-P-107 苯乙炔萘酐封端聚酰亚胺预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杨洋曲希明苏曹宁范琳杨士勇 (91)A-P-108 含噁唑环芳香二胺型苯并噁嗪的制备与表征杨坡盛兆碧顾宜 (91)A-P-109 采用正离子聚合方法合成立构规整聚苯乙烯李贝特吴一弦程虹徐日炜武冠英杨万泰 (92)A-P-110 前端聚合法快速制备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合物的研究方园邵欢陈莉王彩凤陈苏 (92)A-P-111 结合RAFT聚合与“click”化学合成哑铃型荧光聚合物李光鲍寅寅王虎杜凡凡白如科 (93)A-P-112 共聚物序列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李长喜何军坡 (93)A-P-113 高分子量星状甲壳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初探潘其维范星河沈志豪周其凤 (94)A-P-114 电子效应对双酚型苯并噁嗪合成及固化行为的影响王晓颖高慧芳杨涛顾宜 (94)A-P-115 羟乙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易俊霞陶蓉李瑞海 (95)A-P-116 NMP与ROP联用制备PSt-b-PCL嵌段聚合物的研究李翠珍何月英张琰郎美东 (95)A-P-117 有机-无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研究祁小云胡泉源王世敏 (96)A-P-118 以对二乙烯基苯为链转移剂合成苯乙烯基团封端等规聚丙烯黄华华董金勇 (96)A-P-119 电纺聚二茂铁硅烷-g-聚苯乙烯刷纤维任崇斌秦传香孙君开燕华曹清华王建军戴礼兴 (97)A-P-120 RAFT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梯度共聚物陈艳军张钰英周辉黄名鹏张超灿 (97)A-P-12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含醛基星形聚合物肖中鹏梁晖卢江 (98)A-P-122 三元IPN温敏性水凝胶的合成及其体积相变动力学研究黄首伟庄慧王秀芬 (98)A-P-123 新型聚三唑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万里强徐中一黄发荣 (99)A-P-124 聚丙烯反应器合金的结构和形态调控鲁列范宏李伯耿朱世平 (99)A-P-125 双核钴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孙天旭王齐范志强 (100)A-P-126 AGET ATR-SCVP控制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及支化度董波涛杜福胜李子臣 (100)A-P-127 RAFT聚合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应用研究李海军彭桦彭景阳徐伟箭 (101)A-P-128 乙烯/降冰片烯/极性α-烯烃三元共聚研究刘少杰姚臻曹堃 (101)A-P-129 有机锑化合物调控的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活性无规共聚合研究张强李君 (102)A-P-130 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壳聚糖/丙烯腈接枝共聚的研究吕鹏举宾月珍李永强 (102)A-P-131 星形梳状聚(乙烯-co-丁烯)的合成与表征张红霞李杨张春庆胡雁鸣王玉荣李欣刘昌伟刘诚 (103)A-P-132 新型抗盐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高品陈猛猛许云涛张帅黄光速 (103)A-P-133 Catalytic Application of Congested Aluminum Bis(amidinate) Complexes in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rac-Lactide Feng Qian Keyin Liu Haiyan Ma (104)A-P-134 通过新型ARGET ATRP体系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MA-b-PDMAEMA王新红张春庆李杨王玉荣曹俊 (104)A-P-135 桥联双酚辅助配体稀土烷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L-丙交酯的催化聚合罗云杰林丹 (105)A-P-136 侧链上含有meso位柔性取代卟啉基元聚丙烯酸酯的合成边琳吴会霞曹鹏石可瑜 (105)A-P-137 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原位聚合粒子的形态控制秦亚伟董金勇 (106)A-P-138 含硅芳酮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光聚合动力学研究何勇蒋明 (106)A-P-139 含萘-萘结构聚芳醚砜的合成及表征王锦艳高晔蹇锡高 (107)A-P-140 AnBn及复杂星形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章超孙伟解超张和凤何军坡杨玉良 (107)A-P-141 ATRP制备壳聚糖-O-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何嫄於麟谭松巍蒋宏亮涂克华王利群 (108)A-P-142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微乳液体系的可控光聚合刘晓暄郭沛霏崔艳艳曹国豪杨雪梅 (108)A-P-143 新型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液晶的设计合成与表征施泽华闵博飞吴斌谌东中 (109)A-P-144 RAFT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of Free-Base Porphyrin Cored StarGuoqiang Feng Ronan McHale Lin Wu and Xiaosong Wang周小三鞠明杰刘峰杲云 (109)A-P-145 含腈基功能化聚芳醚酮的合成及其性能孙冬张云鹤姜振华 (110)A-P-146 高马赫弹导火箭固体燃料与火箭内壁绝热层间聚磷腈型衬层材料的研究吴战鹏冯亚彬金日光蔡晴 (110)A-P-147 “一锅法”制备可降解ROMP嵌段共聚物史佳鑫李金欣杨丹谢美然 (111)A-P-148 含二茂铁和噻吩基团的全共轭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傅环环韩天宇石建兵董宇平 (111)A-P-149 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新方法-热控乳液聚合许军王翔吴爽郭旭虹 (112)A-P-150 DPE技术应用于异丁烯正离子聚合黄强吴一弦刘强任慧宁 (112)A-P-151 含甲基磺化杂萘联苯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合成与表征张守海周娟蹇锡高 (113)A-P-152 不对称单体组装合成新型聚酯树枝状大分子申有青周铢贤唐建斌隋梅花 (113)A-P-153 原位聚合法制备自修复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囊姚丽容敏智章明秋 (114)A-P-154 DFT方法研究负载型氧化钼聚乙烯催化剂活性中心价态及表面羟基的作用机理曹晓春程瑞华董奇何雪莲刘柏平 (114)A-P-155 MA-EA、MA-n-BA二元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刘国栋张利英王艳丽郭丹程翠然 (115)A-P-156 以化学键为加和单元研究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范留彬张利英王艳丽李连杰刘国栋 (115)A-P-157 从DSC曲线读取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新方法刘国栋王艳丽张丽娇范留彬 (116)A-P-158 侧链含炔基官能团聚合物的简易合成任彩梅翟庆伟高俊娜石秋芝魏柳荷 (116)A-P-159 氩气等离子体引发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反应闫达马桂秋盛京 (117)A-P-160 利用两步“click”反应合成两亲性高分子刷赵鹏 陈永明 (117)A-P-161 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徐建晖 刘海东 王佳莉 段为 刘红文 何琦 (118)A-P-162 快速固化液体硅橡胶的研制何琦段为刘红文王佳莉 (118)A-P-163 逐级可裂解星形聚苯乙烯的合成姜秀波陈永明 (119)A-P-164 含苝酰亚胺单元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聚合崔毅陈永明王朝晖 (119)A-P-165 包含聚乙烯基咔唑的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和物理性质研究扈楠计文希童银银陈尔强李子臣 (120)A-P-166 光乳液聚合制备球形聚电解质刷:三种光引发剂的比较王翔许军李莉郭旭虹 (120)A-P-167 共聚高吸油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刘海东徐建晖王佳莉段为刘红文杨鸣波何琦 (121)主题B 高分子结构、表征与性能B-P-001 甲基丙烯酸对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刘海英顾继友刘晓辉毛国琪李建新 (184)B-P-002 HDPE/PA66低浓度共混体系形态演化与流变行为杨红梅赵丽张振威郑强 (184)B-P-003 熔融温度对负载型β-成核剂成核PP的影响章自寿郑军军陈春燕王春广麦堪成 (185)B-P-004 用门尼粘度表征天然橡胶的分子量王平粤高天明吕明哲李普旺李希娟 (185)B-P-005 环氧树脂涂料中TiO2的分布对耐候性能的影响胡海青王庆念魏燕彦 (186)B-P-006 含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缔合型乳液增稠剂的制备及增稠机理王晨朱晓丽张志国孔祥正 (186)B-P-007 两种干燥方式天然橡胶耐老化研究王永周陈美刘欣邓维用 (187)B-P-008 β-环糊精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行为的影响冯茹森郭拥军罗平亚李华兵陈斌 (187)B-P-009 基于萘环的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邵柯朱靖张扬李洪涛那辉 (188)B-P-010 新型交联磺化聚醚醚酮的合成张杨邵柯李洪涛张刚 (188)B-P-011 手性高分子环带球晶的形成机理研究徐军叶海木郭宝华 (189)B-P-012 低颜色含氟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刘禹张云鹤关绍巍王煜姜振华 (189)B-P-013 PNIPAM与NIPPA在重水溶液中相变行为的谱学研究来恒杰武培怡 (190)B-P-014 嵌段型磺化聚醚醚酮-聚苯并咪唑的合成与表征韩苗苗李明昱王双邵柯那辉 (190)B-P-015 具有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水溶性树枝化卟啉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费竹平李翠红付红兵杜春薄志山 (191)B-P-016 不同成膜温度下的含氟丙烯酸酯共混乳胶膜自组织梯度结构研究胡园园张超灿陈艳军, 吕孟 (191)B-P-017 钴酞箐封端的超支化聚芳醚酮的催化性能研究王辉张淑玲张云鹤牟建新姜振华 (192)B-P-018 双束扫描电镜在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徐翔倪锁龙 (192)B-P-019 嵌段共聚物体系的多尺度分子模拟研究李学进梁好均 (193)B-P-020 2D complex nanostructres of oligothiophene based T-shaped bolamphiphiliesCHENG Xiao-Hong程晓红 DONG Xing董星 WEI Guang-Hui魏广辉 (193)B-P-021 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聚合物体系制备高分子聚集体及其温致形貌转变研究钱健吴飞鹏 (194)B-P-022 新型AEBA改性阳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李晶吴飞鹏王尔鉴 (194)B-P-023 HDPE/CB体系的热致渗流现象曹青宋义虎,谭业强朱健辉郑强 (195)B-P-024 主链型热致液晶/剥离态粘土纳米复合体系的流变学研究左敏高平郑强 (195)B-P-025 硬段可结晶的丁苯嵌段共聚弹性体新材料朱寒吴一弦王和金 (196)B-P-026 含亚苯基硅氧烷聚合物膜的制备和表征贾梦秋高大海吴超波李伟 (196)B-P-027 氢键构建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与表征徐一丁杨倩沈志豪陈小芳范星河周其凤 (197)B-P-028 低聚环氧乙烷尾链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和LiCF3SO3络合物液晶性质的研究梁小朝陈小芳沈志豪范星河周期凤李育人 (197)B-P-029 新型侧链腰接型液晶聚硅氧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张兰英赵涵陈小芳沈志豪范星河周其凤 (198)B-P-030 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杨倩徐一丁沈志豪陈小芳范星河周其凤 (198)B-P-031 基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杂多化合物-聚苯乙烯杂化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行为韩耀坤肖雨张子健王永亮夏楠刘波金柳欣郑萍王维 (199)B-P-032 含金刚烷侧基聚芳醚酮的性能研究耿直岳喜贵刘晓王贵宾 (199)B-P-033 新型含氮反应型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田奋娥任洪燕卢鑫陈小强雷毅 (200)B-P-034 初始态对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的影响贺鹏涛梁好均 (200)B-P-035 用于质子交换膜的带有苯并咪唑侧基磺化聚醚醚酮的合成与性能表征李洪涛吴晶张杨邵柯那辉 (201)B-P-036 1-丁烯共聚物的合成研究刘晨光姚薇黄宝琛 (201)B-P-037 成核剂对PB-TPE结晶和物理性能的影响赵永仙王吉辉姚薇黄宝琛 (202)B-P-038 两种干燥方式处理天然橡胶热氧降解及其动力学分析刘欣陈美王永周邓维用 (202)B-P-039 取代芳酰胺型β成核剂诱导等规聚丙烯结晶行为董穆刘念郭朝霞于建 (203)B-P-040 嵌段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微观结构的介观动力学模拟董仕晋王洪艳 (203)B-P-041 聚电解质主链性质对树枝化聚合物凝胶性能的影响张子健杨淼张新军刘波胡敏标杨洁王维 (204)B-P-042 聚酰胺6在纳米粘土受限空间中产生的新吸热峰万同 Clifford M.J. 王彪 (204)B-P-043 二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行为的理论研究所同川严大东 (205)B-P-044 芴-卟啉共聚物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王晓晨王海侨李效玉 (205)B-P-045 环氧树脂/星形脂肪多胺体系固化反应研究万金涛范宏卜志扬李伯耿 (206)B-P-046 关于聚酰亚胺高反射太阳帆薄膜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群子统计理论的研究布凤景齐胜利金日光 (206)B-P-047 端基为氧杂全氟烷基的聚乙二醇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研究李虹陈慧卿张永明 (207)B-P-048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及其在PBS中的应用杨彪高飞田华许国志 (207)B-P-049 胺催化聚硫-丙烯酸酯“点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周柏杰申明霞王庆军陈庆民 (208)B-P-050 二价金属化合物催化苯酚与甲醛反应及结构表征李春光李伟聪程珏 (208)B-P-051 溴化丁基橡胶的紫外光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王思静熊金平左禹周必芳 (209)B-P-052 聚异丁烯及其衍生物在受限空间里的松弛转变行为研究吴锦荣黄光速何小军王小安雷航鑫 (209)B-P-053 硅丙乳胶膜紫外和温度老化机理研究郑静张伟丽黄光速李光宪 (210)B-P-054 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纤维的老化行为及机理研究宋波傅倩刘小云韩哲文 (210)B-P-055 溴化丁基橡胶的热氧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王思静熊金平左禹 (211)B-P-056 聚苯硫醚树脂结晶动力学性能研究王颖金小培吴鹏飞吴立衡 (211)B-P-057 静电纺丝合成TiO2/PU复合纳米纤维刘瑞来刘海清 (212)B-P-058 侧链含胺基的双亲水嵌段共聚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朱玥珺谭业邦王洪杜旭 (212)B-P-059 水分子在聚羟基脂肪酸酯中扩散行为的广义二维红外光谱研究杨华啸孙敏周平 (213)B-P-060 含卟啉功能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稀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与光谱性质的研究王飞吴飞鹏 (213)B-P-061 新型刚柔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超分子结构研究谢鹤楼钟冠群张海良陈尔强周其凤 (214)B-P-062 新型树枝化液晶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液晶性研究杨长安王果谢鹤楼王庆王行柱张海良 (214)B-P-063 囊泡形成与自发融合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刘英涛刘玉华吕中元 (215)B-P-064 布朗动力学模拟高分子单链的流动变形栗娟马禹胡文兵 (215)B-P-065 原位聚合法制备MWCTNs/PAN复合物及其表征周花董炎明王文荣张立同陈立富 (216)B-P-066 组成对聚丙烯/茂金属乙烯-丙烯共聚物分形影响的研究陈绪煌余鹏李纯清盛京 (216)B-P-067 ER/PEO共混物中链段相容性与PEO受限结晶的研究陆守东于深何鑫孙平川 (217)B-P-068 退火过程中共聚聚丙烯相结构及结晶行为间相互关系研究宋士杰武培怡冯嘉春 (217)B-P-069 高分子胶体粒子体系的结晶行为徐文生孙昭艳安立佳 (218)B-P-070 不对称相互作用对H形(AC)B(CA)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孙德文孙昭艳安立佳 (218)B-P-071 用Step-scan DSC 研究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熔融行为刘晨郑康姚霞银张献刘香兰王若溪田兴友 (219)B-P-072 多官能度水性光敏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罗雪方赵秀丽白战争黄奕刚 (219)B-P-073 遥爪型聚电解质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与凝胶化之间的关系张然石彤非安立佳 (220)B-P-074 动态流变法测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李新军董君沈烈 (220)B-P-075 POM/PEO晶/晶共混体系溶液结晶行为的研究焦志青白时兵王琪 (221)B-P-076 分子动力学研究无规聚丙烯薄膜的构象态跃迁与玻璃化转变余翔杨小震 (221)B-P-077 热熔性聚酰亚胺的制备与粘接性能研究霍海涛孙宏杰莫松杨士勇范琳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