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年生植物高山南荠中PEP1基因对其开花时间的调控

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到高山南芥是十字花科。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基生叶呈莲座状无托叶;叶全缘或羽状深裂。花两性,辐射对称,排成总状花序。

多年生植物多次结实,且能维持花期之后的营养生长,营养生长高山南芥是高寒多年生植物十字花科的一种,二倍体,自花授粉,基因组小,对土壤农杆菌敏感,常作为多年生植物的模式植物。

FLC转录因子抑制开花,冬季低温时染色质重塑稳定的抑制FLC转录。(这里涉及到的染色体重塑主要是组蛋白H3的修饰有关,尤其是组蛋白第27位Lys的三甲基化(H3K27me3))。而PEP1是FLC的直系同源基因,PEP1短暂的被低温抑制,重复季节性的抑制和激活,表现为多年生植物周期性的生活史。PEP1调控多年生植物的三个关键特征:a,限制开花持续时间b, 彻底阻止某些枝条开花c,限制在春季开花

本文主要研究PEP1如何调控多年生植物高山南芥开花。

PEP1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FLC的直系同源基因AaFLC ,AaFLC编码的蛋白质和FLC编码的相关的蛋白更接近。作者通过研究AaFLC进一步研究PEP1,证实AaFLC的改变是引起pep1表型的改变的原因。通过本篇文献还学习到了AaFLC的表达模式:春化处理期间AaFLCmRNA 含量明显下降,春化处理结束时最低,返回正常生长温度时增加。

用到的实验方法: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一种在完整染色体内对特异性DNA 片段定位的技术。即以探针(如DNA、RNA探针等)直接探测靶分子或靶序列在生物体(染色体、细胞、组织、整个生物体等)内的分布状况。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

Chloroplastic Protein NRIP1 Mediates Innate Immune Receptor Recognition of a Viral Effector

相关基础知识:植物逐步形成了两道免疫系统阻挡可能入侵的病原体。第一条途径的受体识别非特异性的微生物分子片(MAMPs)。但病原体的效应分子能够逃离MAMP激发的免疫。如果避开了第一条防线,就成了致病病原体。这个防御系统被称作“效应分子激活的免疫系统(ETI)。植物编码的免疫受体——抗体来识别特异病原体编码的效应分子。

NRPI1与N和P50是相互作用的:在没有被病毒侵染的植物,NRIP1位于叶绿体中,而N 免疫受体位于细胞质中,当植物遭受病毒的侵染时,NRIP1被p50募集到细胞之中,通过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免疫受体N.N进入细胞核诱导基因表达,产生免疫反应。

N不影响NRIP1的亚细胞定位,P50感受器影响NRIP1的亚细胞定位。当P50感受器缺乏时,NRPI1位于叶绿体中;在细胞质或细胞核无P50时NRPI1的异位表达不会引起N调节的免疫。

NRPI1与N或P50的相互联系和它的硫酸转移酶的活动是独立的。

实验方法:将荧光蛋白在某些特定的位点切开,形成不发荧光的N-和C-端两个多肽,称为N 片段(N-fragement)和C 片段(C-fragment)。这两个片段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时,不能自发地组装成完整的荧光蛋白,在该荧光蛋白的激发光激发时不能产生荧光。但是,当这两个荧光蛋白的片段分别连接到一组有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上,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这两个融合蛋白时,由于目标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蛋白的两个片段在空间上互相靠近互补,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并在该荧光蛋白的激发光激发下,发射荧光。简言之,如果目标蛋白质之间有相互作用,则在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该荧光蛋白的荧光。反之,若蛋白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不能被激发产生荧光。

利用锌指核酸酶高效修复人类基因

相关基础知识:同源重组和逆转录病毒介导转基因法是目前基因组修饰中常用的两种主要方法.由于传统方法效率低,特异性差等缺点,制约了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两个过程:c2h2锌指蛋白对DNA的特异识别和DNA双链断裂的同源修复(HR)。

锌指核酸酶的结构:由一个DNA 识别域(N端)和一个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构成(C端)。工作原理:针对靶序列设计8~10个锌指结构域, 将这些锌指结构域连在DNA核酸酶上, 便可实现靶序列的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细胞的修复机制被激活, DNA 的同源重组机制会将外源的同源片段复制到断裂缺口上, 从而达到引入外源基因片段的目的。

实验技术:基因修复报告系统的建立:1:建立GFP突变基因,整合到HEK293细胞,该突变细胞没有检测到GFP.2:使用含有GFP 同源序列的载体(C-GFP)转染GFP 突变细胞,发现自发的同源重组非常低(Spontaneous gene targeting, S-GT);将ZFN和C-GFP共转染GFP 突变细胞后, ZFNI切割M-GFP 上的靶位点,导致靶位点DNA 双链

断裂, 引发靶位点同源重组(Double strand break gene )。表达了GFP 的细胞用FACS(荧光激发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将细胞混合液(用带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细胞)通入长颈瓶,向下流的过程中被激光扫描,抗体和要分离的细胞的特异表达蛋白相结合,激光激起染料发出可被光检测器检测到的颜色,通过收集光信息,可决定哪些是该分离的细胞。

A central integrator of transcription networks in plant stress and energy signalling

相关基础知识:光合植物是地球上主要维持生命的太阳能转换器。虽然它极其重要,但是我们对于植物在日常的明暗周期中如何感受并适应黑暗,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怎样减少能量供应来适应不可预测的环境压力知之甚少。KIN10和KIN11蛋白激酶能够指挥数百种基因的活动、并在黑暗、杀虫剂处理和洪涝等压力条件下将它们置于一种“安全模式”的一个控制系统,已在拟南芥中被发现。压力检测和随后的基因调控是由蛋白激酶KIN10 和KIN11控制的。这些激酶也见于哺乳动物体内,在此它们可能同样起能量传感和调控作用。

实验技术:为了了解这种压力|糖信号通路作者构建了一个DIN6-LUC报告基因,证实了DIN1和DIN6暗诱导基因被糖和光抑制;然后又进行了DIN6突变子分析,筛选拟南芥bZIP转因子和GBFS 发现GBF5、bIZP2、KIN10、DIN6-Luc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KIN10的瞬时原生质体表达和植物整体水平KIN10激活的长期影响进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