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含义及区别
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膨胀加强带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材料,常用于建筑物的结构加固和修复。
传统的施工方法中,常常需要使用后浇带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然而,后浇带的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并且对原结构造成一定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应运而生,即使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
膨胀加强带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延展性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后浇带,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法更加简单快捷,同时也能达到相同的增强效果。
以下将详细介绍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施工前需要对原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确定需要加固的位置和范围。
然后,清理和处理加固区域,确保表面平整、无油污和杂物。
接下来,根据结构的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膨胀加强带规格和型号。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膨胀加强带放置在加固区域上,并用专用工具将其固定在结构上。
膨胀加强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结构形变。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整,确保膨胀加强带与结构的贴合度和牢固性。
接下来,进行膨胀加强带的充气处理。
将充气设备连接到膨胀加强带的气阀上,逐渐充入气体。
膨胀加强带会逐渐膨胀,填满加固区域,并与结构紧密贴合。
充气过程需要控制气压和充气速度,以避免过度膨胀和损坏结构。
完成膨胀加强带的充气后,需要进行固化处理。
根据膨胀加强带的材料特性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当的固化剂进行处理。
固化剂可以提高膨胀加强带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长期承受结构的荷载。
对加固区域进行保护和修整。
根据需要,进行防水、防腐等处理,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不仅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施工周期,还降低了施工成本。
膨胀加强带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展性,能够有效地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同时,膨胀加强带的施工过程简单可控,能够适应不同的结构形变。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详解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详解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详解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详解
一、后浇带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在带两侧先浇筑混凝土,待两侧混
凝土浇筑40~60d后采用比两侧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带
内浇筑来减少大体积或者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方法。
二、膨胀加强带
膨胀加强带的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连续式膨胀加强带,
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
其中在墙体结构小
于等于60M时候采用连续式浇筑,板体结构小于等于60M,和大于60小于120且厚度小于 1.5M时候采用连续式,其余情况采用后浇式或者间歇式。
三种膨胀加强带的主要区别
后浇式的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类似,两侧需要预埋止水
带,两侧先浇筑,待达到强度后浇筑带内混凝土,因而有两
道施工缝。
间歇式的加强带是先浇筑一侧的混凝土,然后待达到强
度后一起浇筑带内混凝土和另一侧混凝土。
因此在先浇筑一
侧需要预埋止水钢板,施工完毕后有一道施工缝。
连续浇筑方式就是带内和带外混凝土一起浇筑,两侧均
不埋设止水钢板,浇筑完毕后没有施工缝。
后浇带的缺点
1、一般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需待两侧结构混凝土。
加强带与后浇带的比较
加强带与后浇带的比较随着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不设缝技术的应用推广,伸缩后浇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一般伸缩后浇带需在设置伸缩后浇带层主体施工完成2个月以后再二次施工,故在有些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由于设计单位没有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设计中基础位置留置了伸缩后浇带。
但是在这些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工程中基础位置留置伸缩后浇带会给工程进度与成本(降水、钢筋除锈、伸缩后浇带内杂物的清理等原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而加强带由于利用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补偿了混凝土的收缩,从而代替伸缩后浇带,同主体一起施工。
进而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1、伸缩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的比较1.1 伸缩后浇带伸缩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一种临时施工缝。
(“缝”很宽,故称为“带”)。
伸缩后浇带的设置将混凝土在浇筑前期由于水泥水化热升温膨胀后,在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予以消散,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
1)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伸缩后浇带,一般基础完成2个月以后再二次施工,在这段时间内, 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的降水将不能停止,伸缩后浇带中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
2)伸缩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3)在伸缩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伸缩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时间较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伸缩后浇带灌充前完成。
因此,伸缩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1.2 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是一种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体浇筑技术。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及止水钢板工作原理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1.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在带两侧先浇筑混凝土,待两侧混凝土浇筑40~60d后采用比两侧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带内浇筑来减少大体积或者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方法。
2.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连续式膨胀加强带,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
其中在墙体结构小于等于60M时候采用连续式浇筑,板体结构小于等于60M,和大于60小于120且厚度小于1.5M时候采用连续式,其余情况采用后浇式或者间歇式。
3.然后来解释下这三种的主要区别后浇式的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类似,两侧需要预埋止水带,两侧先浇筑,待达到强度后浇筑带内混凝土,因而有两道施工缝。
间歇式的加强带是先浇筑一侧的混凝土,然后待达到强度后一起浇筑带内混凝土和另一侧混凝土。
因此在先浇筑一侧需要预埋止水钢板,施工完毕后有一道施工缝。
连续浇筑方式就是带内和带外混凝土一起浇筑,两侧均不埋设止水钢板,浇筑完毕后没有施工缝。
4. 解释下后浇带的缺点4.1. 一般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需待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因此在很多工程中这样会影响总工期,(特别是后浇带在地下结构的部位,如筏板基础在底板浇筑后还要回填土,这样会造成非常多的麻烦)。
4.2. 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清理与凿毛,给后期施工无形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4.3. 由于有施工缝存在,在地下工程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地方,增加了渗漏隐患。
5.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的主要区别。
5.1.膨胀加强带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在带内和带外添加补偿收缩混凝土,有限制膨胀率的要求,而后浇带只是在带内有要求添加膨胀剂。
5.2 后浇带需要留两道施工缝,因而需要铺设两道止水钢板,而膨胀加强带除了后浇式留两道与之相同外,间歇式只有一道缝和一道止水板,而连续式能达到无缝施工,也就是不需要埋设治水钢板。
5.3 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施工由于是一次性连续浇筑,因此工期大大缩短。
5.4 由于膨胀加强带的整个结构都需要添加膨胀剂,因此在材料价格方面会大于后浇带,(每吨外加剂的价格在1000-1600左右,一千方的混凝土大概需要添加30吨左右)止水钢板作用及原理分析建筑地下室剪力墙止水钢板的作用和止水原理:随着中国经济人口的不断发展增多,低层建筑已经满足不了国内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层框架结构的地基和地下室是分不开的。
间歇式、连续式、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区别
间歇式、连续式、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区别1.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在带两侧先浇筑混凝土,待两侧混凝土浇筑40~60d后采用比两侧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带内浇筑来减少大体积或者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方法.2.关于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连续式膨胀加强带,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其中在墙体结构小于等于60M时候采用连续式浇筑,板体结构小于等于60M,和大于60小于120且厚度小于1.5M时候采用连续式,其余情况采用后浇式或者间歇式.3.这三种的主要区别后浇式的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类似,两侧需要预埋止水带,两侧先浇筑,待达到强度后浇筑带内混凝土,因而有两道施工缝.间歇式的加强带是先浇筑一侧的混凝土,然后待达到强度后一起浇筑带内混凝土和另一侧混凝土.因此在先浇筑一侧需要预埋止水钢板,施工完毕后有一道施工缝.连续浇筑方式就是带内和带外混凝土一起浇筑,两侧均不埋设止水钢板,浇筑完毕后没有施工缝.4.后浇带的缺点(1)一般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需待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因此在很多工程中这样会影响总工期,(特别是后浇带在地下结构的部位,如筏板基础在底板浇筑后还要回填土,这样会造成非常多的麻烦).(2)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清理与凿毛,给后期施工无形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3)由于有施工缝存在,在地下工程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地方,增加了渗漏隐患.5.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的主要区别.(1)膨胀加强带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在带内和带外添加补偿收缩混凝土,有限制膨胀率的要求,而后浇带只是在带内有要求添加膨胀剂.(2)后浇带需要留两道施工缝,因而需要铺设两道止水钢板,而膨胀加强带除了后浇式留两道与之相同外,间歇式只有一道缝和一道止水板,而连续式能达到无缝施工,也就是不需要埋设治水钢板.(3)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施工由于是一次性连续浇筑,因此工期大大缩短.(4)由于膨胀加强带的整个结构都需要添加膨胀剂,因此在材料价格方面会大于后浇带,(每吨外加剂的价格在1000-1600左右,一千方的混凝土大概需要添加30吨左右)膨胀加强带要求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一般也就是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顶板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各每间隔30m设一条加强带,带宽1.5m,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35mm,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膨胀加强带外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CSA掺量为10%(等量替换水泥),带内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5,CSA掺量为12%(等量替换水泥).带内的比带外的强度提高5Mpa是为提高膨胀加强带的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在最易开裂的部位开裂,带内掺CSA量比带外混凝土CSA提高2%,从而提高最易开裂部位的混凝土的膨胀率,消除该部位混凝土内的拉应力,避免开裂.补偿收缩混凝土shrinkage-compensating concrete由膨胀剂或膨胀水泥配制的自应力为0.2~1.0MPa的混凝土.按膨胀能大小可以将膨胀混凝土分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和自应力混凝土两类,其中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自应力值较小,主要用于补偿混凝土收缩和填充灌注,用于补偿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改善变形性质时,其自应力值一般为0.2~0.7MPa,用于后浇带、连续浇筑时预设的膨胀加强带、以及接缝工程充时,自应力值为0.5~1.0MPa,在这两种情况下使用的膨胀混凝土,由于自应力很小,故在结构设计中一般不考虑自应力的影响.日本认为当膨胀混凝土经过干燥收缩后尚残留压应力,称为自应力混凝土,否则为补偿收缩混凝土.我国所称的自应力混凝土的自应力值较大,在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自应力的影响,自应力混凝土主要用于制造自应力混凝土压力输水管.以前是使用膨胀水泥拌制膨胀混凝土,自从膨胀剂问世后,由于其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现在基本上都使用膨胀剂拌制膨胀混凝土,鉴于两种工艺拌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质大致相同,因此使用膨胀水泥拌制补偿收缩混凝土时,本规程也具有一定参考性.。
加强带与后浇带的比较
加强带与后浇带的比较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随着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不设缝技术的应用推广,伸缩后浇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一般伸缩后浇带需在设置伸缩后浇带层主体施工完成2个月以后再二次施工,故在有些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由于设计单位没有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设计中基础位置留置了伸缩后浇带。
但是在这些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工程中基础位置留置伸缩后浇带会给工程进度与成本(降水、钢筋除锈、伸缩后浇带内杂物的清理等原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而加强带由于利用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补偿了混凝土的收缩,从而代替伸缩后浇带,同主体一起施工。
进而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1、伸缩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的比较1.1 伸缩后浇带伸缩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一种临时施工缝。
(“缝”很宽,故称为“带”)。
伸缩后浇带的设置将混凝土在浇筑前期由于水泥水化热升温膨胀后,在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予以消散,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
1)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伸缩后浇带,一般基础完成2个月以后再二次施工,在这段时间内, 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的降水将不能停止,伸缩后浇带中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
2)伸缩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3)在伸缩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伸缩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时间较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伸缩后浇带灌充前完成。
因此,伸缩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1.2 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是一种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体浇筑技术。
正确认识施工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了解其用途及设计施工原则
正确认识施工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了解其用途及设计施工原则多数施工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对施工后浇带比较了解,但对膨胀加强带不太知道,其两者区别更模糊不清,以下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一)后浇带1. 定义: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2. 后浇带规范规定:A)《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 3-2010)12.2.3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
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 ~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
B)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C)施工后浇带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并不直接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
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宜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梁主筋断开问题较多,可不断开。
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
混凝土收缩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一般在45d后收缩大约可以完成60%,能更有效地限制收缩裂缝。
3.后浇带施工注意:a)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b)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构件。
c)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买。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有什么区别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有什么区别?一、两者的含义不同:1、后浇带的含义: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2、膨胀加强带的含义: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的长度的一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1、后浇带的作用:(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点我:送工程实用干货)。
(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4)减小温度收缩: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1)实现结构自防水:取消外防水措施,提高经济效益2/3。
(2)取消超长现浇结构后浇带:地下工程60M长不设后浇带,超过60M,以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3)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控制:采用膨胀加强带,放宽温控指标,一般不必再采用冷却骨料、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等传统施工方法,节约施工费用。
(4)屋面现浇施工:进行现浇屋面,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防水耐久性好等特点,已获广泛使用。
后浇带与加强带的区别
后浇带与加强带的区别一、后浇带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 ;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部位还应该考虑模版等措施内容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作用: 1. 解决沉降差。
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二、膨胀混凝土加强带一种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浇浇筑技术。
用于替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无缝施工技术,1 后浇带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1 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将历经整个结构施工过程,直至结构封顶,对于高层建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后浇带中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
1.2 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1.3 在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数月,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后浇带灌充前完成。
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引起漏水。
2 膨胀混凝土加强带的应用如果取消或尽早灌充后浇带混凝土,将基本上克服这些诸多困难,给施工带来很多便利。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之欧阳索引创编
1.后浇带欧阳家百(2021.03.07)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在带两侧先浇筑混凝土,待两侧混凝土浇筑40~60d后采用比两侧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带内浇筑来减少大体积或者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方法。
2.关于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连续式膨胀加强带,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
其中在墙体结构小于等于60M时候采用连续式浇筑,板体结构小于等于60M,和大于60小于120且厚度小于1.5M时候采用连续式,其余情况采用后浇式或者间歇式。
3.这三种的主要区别后浇式的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类似,两侧需要预埋止水带,两侧先浇筑,待达到强度后浇筑带内混凝土,因而有两道施工缝。
间歇式的加强带是先浇筑一侧的混凝土,然后待达到强度后一起浇筑带内混凝土和另一侧混凝土。
因此在先浇筑一侧需要预埋止水钢板,施工完毕后有一道施工缝。
连续浇筑方式就是带内和带外混凝土一起浇筑,两侧均不埋设止水钢板,浇筑完毕后没有施工缝。
4.后浇带的缺点(1)一般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需待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因此在很多工程中这样会影响总工期,(特别是后浇带在地下结构的部位,如筏板基础在底板浇筑后还要回填土,这样会造成非常多的麻烦)。
(2)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清理与凿毛,给后期施工无形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3)由于有施工缝存在,在地下工程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地方,增加了渗漏隐患。
5.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的主要区别。
(1)膨胀加强带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在带内和带外添加补偿收缩混凝土,有限制膨胀率的要求,而后浇带只是在带内有要求添加膨胀剂。
(2)后浇带需要留两道施工缝,因而需要铺设两道止水钢板,而膨胀加强带除了后浇式留两道与之相同外,间歇式只有一道缝和一道止水板,而连续式能达到无缝施工,也就是不需要埋设治水钢板。
(3)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施工由于是一次性连续浇筑,因此工期大大缩短。
(4)由于膨胀加强带的整个结构都需要添加膨胀剂,因此在材料价格方面会大于后浇带,(每吨外加剂的价格在1000-1600左右,一千方的混凝土大概需要添加30吨左右)。
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简析
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简析看到这两张现场照片,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就是后浇带的施工照片,恭喜你答对了。
后浇带在施工现场很常见,在近期投标的二屯镇中学和平原职业中专项目中遇到了膨胀加强带,套用前人的话:后浇带常有,而膨胀加强带不常有;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都是应对建筑超长结构,应对混凝土应力集中和裂缝的施工技术。
相信同事们对膨胀加强带也不太了解,经过查询相关书籍和资料,现在和同事们分享一下。
那么什么是后浇带呢?顾名思义就是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的不浇混凝土的条带,浇筑完成后一定时间再浇筑,这是字面的意思,真正学术的解释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
后浇带的作用是什么?从后浇带的定义就能得出后浇带的具体作用:1、解决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因高层建筑主楼与附属裙房的荷载和沉降不同,主楼荷载大,施工过程中基础沉降量大;而附属裙房荷载小,基础沉降量小,这样势必引起结构的沉降不均匀,从而形成裂纹。
在主楼和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后浇带将主楼和裙房暂时分隔成两部分,待主楼主体完成,完成大部分沉降量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将两部分两连成整体,这样两部分沉降量基本上一致,就不会产生沉降不均匀了。
2、解决混凝土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性的,新浇筑的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收缩,已有结构构件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当混凝土变形受到约束的时候,就会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应力集中到一定程度时在构件就会产生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超长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施工缝。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后浇带是怎么分类的?不同的分类依据会有不同的分类:㈠根据后浇带所起的作用分类为为: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伸缩后浇带。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详解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详解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详解一、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在带两侧先浇筑混凝土,待两侧混凝土浇筑40~60d后采用比两侧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带内浇筑来减少大体积或者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方法。
二、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连续式膨胀加强带,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
其中在墙体结构小于等于60M时候采用连续式浇筑,板体结构小于等于60M,和大于60小于120且厚度小于1.5M时候采用连续式,其余情况采用后浇式或者间歇式。
三种膨胀加强带的主要区别后浇式的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类似,两侧需要预埋止水带,两侧先浇筑,待达到强度后浇筑带内混凝土,因而有两道施工缝。
间歇式的加强带是先浇筑一侧的混凝土,然后待达到强度后一起浇筑带内混凝土和另一侧混凝土。
因此在先浇筑一侧需要预埋止水钢板,施工完毕后有一道施工缝。
连续浇筑方式就是带内和带外混凝土一起浇筑,两侧均不埋设止水钢板,浇筑完毕后没有施工缝。
后浇带的缺点1、一般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需待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因此在很多工程中这样会影响总工期,(特别是后浇带在地下结构的部位,如筏板基础在底板浇筑后还要回填土,这样会造成非常多的麻烦)。
2、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清理与凿毛,给后期施工无形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3、由于有施工缝存在,在地下工程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地方,增加了渗漏隐患。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的主要区别1、膨胀加强带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在带内和带外添加补偿收缩混凝土,有限制膨胀率的要求,而后浇带只是在带内有要求添加膨胀剂。
2、后浇带需要留两道施工缝,因而需要铺设两道止水钢板,而膨胀加强带除了后浇式留两道与之相同外,间歇式只有一道缝和一道止水板,而连续式能达到无缝施工,也就是不需要埋设治水钢板。
3、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施工由于是一次性连续浇筑,因此工期大大缩短。
4、由于膨胀加强带的整个结构都需要添加膨胀剂,因此在材料价格方面会大于后浇带,(每吨外加剂的价格在1000-1600左右,一千方的混凝土大概需要添加30吨左右)注:膨胀加强带要求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一般也就是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顶板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各每间隔30m 设一条加强带,带宽1. 5m ,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mm 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35mm ,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
混凝土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的应用
后浇带 的设置能部分的解决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沉降差 ,同时将 混凝土在浇筑前期 由于水泥水化热升温膨胀后,在降温过程 中 产 生的拉应力予 以消散, 故在工程中应 用较 多。
高层建筑和裙房 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 ,但在施工时用 后浇 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 待主体结构施 工完 毕, 已完成大部分
防 止混 凝 土 因凝 结 收 缩 开 裂 而 设 置 的 后 浇 带 为 “ 缩 后 浇 带 ” 收 。
时, 高层建筑沉 降变形量较小 , 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 设置永久变形缝 , 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 ( 将 或地下室) 连成整体。 设置后浇 带的位置 、 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 , 宽度考虑施 其 工简 便、 避免应 力集 中, 常为 8 0 1 0 m 在 有防水 要求的部 0 ~ 2 0 m;
固。
①灯槽及窗帘盒 的防裂及平整度控制; ②大面积石膏板 的防裂措施 ; ③石膏板造型 吊顶工艺及控制。
现就 以上 问题提 出如下措施:
1 后浇带
11 后 浇带定 义 .
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 中,克服 由于温度 收缩和 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 降的一种 临时 施工缝 。c缝 ” “ 很宽 , 故称 为“ 。) 带” 通常称为解决高层 建筑主楼 与低层裙房 间的沉 降差而设置 的后浇 带为“ 降后浇带 ”称为 沉 ,
在灯槽及窗帘盒的侧 面板 为纸面石膏板,与吊顶平面面板 材料一致 的情况下 , 侧面板接缝处理上 , 根据 多个 工程 的实际经 验, 板接缝应 留置 4 6 m,  ̄ r 用石膏嵌 缝膏加 乳胶制成 嵌缝材料 a 填实 , 由于该材料有一定弹性 , 以后基本 不会 出现收缩裂缝 。 故 待其凝 固后, 在强度上也能达到甚至超过石膏板强度, 能满足通 常板 的刚度要求。 通常板的平整度控制 , 主要采取两个措施 -. a 保证板材干燥 、 不受潮 、 切割 时置 于平 整的工作平 台上 , 使石 膏板 不发生变形 。
钢筋砼结构设计中后浇带和加强带浅认识
钢筋砼结构设计中后浇带和加强带浅认识摘要介绍了后浇带和加强带概念,说明了后浇带的设置及一般做法,阐述了膨胀加强带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后浇带、加强带、膨胀砼后浇带和加强带的基本情况后浇带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发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
按功能分为沉降后浇带和收缩后浇带。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m设缝。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当地下室超长,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既无缝施工。
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膨胀混凝土应用于平面结构(基础底板),即使超长结构只以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一般也不会出现有害裂缝。
但是对墙体而言,即使整体使用膨胀混凝土,也往往还产生裂缝。
这是因为,除配筋不太合理,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养护不足,分段太长等因素以外,主要与混凝土膨胀率不足有关:新浇混凝土的温度下降时产生的收缩,但由于已浇底板的约束,于是产生拉应力。
后浇带与加强带
混凝土后浇带和加强带的区别
1、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
害裂缝。
而膨胀混凝土加强带,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浇浇筑技术。
2、后浇带需要进行二次浇注混凝土,通常在主体结构完工沉降均匀两个月
后再行浇捣,后浇带砼通常还要掺入10%~12%的膨胀剂。
连续性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可以同混凝土同时浇筑,但为了防止旁边混凝土的流入,施工时,先浇筑带外混凝土,浇到加强带时,改换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带的两侧分别用铁丝网架设,以防先浇的砼流入加强带内)就是未等沉降均匀浇筑的一次浇注就行,间歇性膨胀混凝土加强带要后浇3天为好。
3、后浇带和间歇性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均应考虑止水带构造;
4、后浇带、膨胀混凝土加强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
一级。
5、后浇带另一个功能加强带不能替代,即解决沉降不均匀功能(后浇带通
常为800~1000,设置在梁板的跨中1/3范围内,梁板设置后浇带处设置加强筋)。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有什么区别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有什么区别加强带:当混凝土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后浇带:后浇带是指现浇整体钢筋砼结构中,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和收缩变形缝,着重解决钢筋砼结构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因温度变化、砼收缩等产生的裂缝,以达到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小约束力,避免出现贯通裂缝。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无严重影响的部位,即结构构件内力相对较小的位置,通常每隔30-40一道,缝宽70-100CM。
一般在两部分砼浇灌后两周至一个月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N/MM2的微膨水泥或无收缩水泥砼补浇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结构。
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
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为减小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虑以下方法:(1)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2)尽量减小裙房部分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即尽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加大裙房的沉浸量。
(3)结合高层建筑埋置深度要求,调整高层建筑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层落在压缩性小、地基承载力高的土层上,可有效地减小高层建筑的沉降量。
膨胀加强带及后浇带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设计比较
膨胀加强带及后浇带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设计比较超长、超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应用相当普遍。
但常规后浇带施工,工序繁多,时间跨度长,施工成本高,防渗效果差,在实际设计及施工中出现了采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
从作用原理分析两种方案的设计可行性。
标签:膨胀加强带后浇带超长混凝土结构1 “后浇带”的设计后浇带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用于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通常为每30~40米设置一道,宽度800~1000mm,一般钢筋不切断,且要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2个月后(如工期非常紧迫和有特别困难时,也不得小于1个月),将两侧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干净再用比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宜用加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灌,并振捣密实并加强养护。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宜布置在剪力较小的跨度中间范围以内。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后浇带也有以下几点缺点:(1)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需要时间长,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2)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因而影响结构施工进度;(3)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容易在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从而引起渗水。
2 “加强带”的设计“加强带”是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抗裂防渗技术中心等设计、科研机构的专家们研制成功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UEA微膨胀混凝土技术,取消原设计中的后浇带,以“膨胀带”替代伸缩缝或后浇带,一次浇筑成功,即所谓“无缝设计”。
采用以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无缝施工技术,不仅消除了如前所述后浇带施工带来的一些弊端,还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同时缩短了工期,节省了造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含义及区别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1、后浇带的含义: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2、膨胀加强带的含义: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的长度的一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后浇带的作用:
(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点我:送工程实用干货)。
(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4)减小温度收缩: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
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2、膨胀加强带的作用:
(1)实现结构自防水:取消外防水措施,提高经济效益2/3。
(2)取消超长现浇结构后浇带:地下工程60M长不设后浇带,超过60M,以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3)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控制:采用膨胀加强带,放宽温控指标,一般不必再采用冷却骨料、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等传统施工方法,节约施工费用。
(4)屋面现浇施工:进行现浇屋面,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防水耐久性好等特点,已获广泛使用。
三、两者的设置要求不同:
1、后浇带的设置要求: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是45d后浇。
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规定是28天。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原砼等级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一般小工程常用的是用14天左右,赶工或工程要求才7天,大工程自建民房常用28天或者一个月左右。
2、膨胀加强带的设置要求:
(1)膨胀加强带要求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一般也就是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各每间隔30m~50m设一条加强带,带宽 1.5m。
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35mm,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
(2)膨胀加强带外混凝土设计强度按设计要求,高效能膨胀剂掺量为8%~10%(等量替换水泥),带内混凝土设计强度应比带外设计强度提高一级,高效能膨胀剂掺量为12%~13%(等量替换水泥)。
带内的比带外的强度提高一级是为提高膨胀加强带的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在最易开裂的部位开裂带内掺高效能膨胀剂量比带外混凝土高效能膨胀剂提高2%~3%,从而提高最易开裂部位的混凝土的膨胀率,消除该部位混凝土内的拉应力,避免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