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2a1f2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3.png)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守财奴》篇1《守财奴》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A“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词的音形义B关于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2.理解分析A小说的情节结构B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传神的细节去分析人物形象3.运用:人物速描的写作〖教学设想〗1.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整体阅读训练,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2.相对于《祝福》此课阅读难度低些,难点是如何将学生的阅读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金钱对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上来3.有必要补充之前的相关情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关于人间喜剧及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三.整体阅读检测(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面面相觑弥留逆情背理执著恬退隐忍箍桶匠癖好轻手蹑脚憔悴撬(二)简答1.主要人物是2.葛朗台的幸福=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5.作者用了那些事件去表现葛朗台是一个守财奴?6.找出这些事件的起点,用相同的类型的短语概括出来,作为小标题。
四.分析情节结构讨论上面5.6两题板书总结交代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抢夺爱财发现梳妆匣惜金如命抢夺交回诱骗继承权骗财提出诱骗狡猾欺诈骗到看守密室守护金子守财兑换金子结局临死抓法器贪婪执著临终嘱咐讨论:我们常说小说的情节安排要做到波澜起伏,松弛适度,缓急结合,试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情节有哪些波折.三次冲突-----财产的抢取与占有四次缓和----财产的保护与死守五个转折点五.练习见一课一练六.课外练习1.批注本文的人物描写2.试比较此文与祝福刻画人物所使用方法的异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解小说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的人物动作描写和传神的细节,人物的性格与小说的主题〖教学过程〗一.检查练习二.理解小说个性化的语言描写1.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1ca5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f.png)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守财奴》篇14 守财奴教学设计《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资产者的一个典型——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
这个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嗜钱如命,他是金钱欲的化身。
作者通过葛朗台的发迹,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新旧交替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日益得势和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和惟利是图的阶级本性,概括了资产者发家理财的一些主要特征。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投机商人葛朗台的形象,极端贪欲和极端吝啬是他的最显著的性格特征。
他凶狠狡诈、精明能干,不择手段发财致富,保留着早期资产守财的特点。
课文节选自第五章《家庭的苦难》。
作品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著狂,揭露了他爱财如命的本质。
然后具体地记叙葛朗台凶狠地抢夺金梳妆匣,虚伪地哄骗、剥夺女儿的财产继承权的经过,以及患疯瘫病后仍然整天守着金子,在临终前拼力抓取镀金十字架等细节,突出了葛朗台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贪财、聚财的暴发户的形象。
作者在具体描写这个人物形象时,使他的一言一行都赤裸裸地围绕着金钱这个轴心转。
这种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对金钱的贪婪和占有欲,简直是一种变态心理;然而小说的迷人之处正是这种“变态”,使人在目瞪口呆、发笑感叹之余觉得这完全真实可信。
作者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之上,放开笔墨,让葛朗台进行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表演,从而揭露出其极端贪婪、极端吝啬的性格特征。
作者善于使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善于捕捉生动的人物动作,善于描写传神的细节。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并通过它们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这对我们深刻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无疑会有很大的启发。
守财奴教案(篇五)
![守财奴教案(篇五)](https://img.taocdn.com/s3/m/71667cc4ba0d4a7302763ab9.png)
守财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
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
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当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
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
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
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
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
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总之,在他的眼中,“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
守财奴公开课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
![守财奴公开课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08a51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b.png)
守财奴公开课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守财奴公开课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1守财奴公开课教案(一等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财富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尽管守财奴这个词并不一定正面,但它所代表的节俭、理智的财务管理理念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此,在高中必修课程“英语”教学中,通过阅读、讨论、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守财奴这一生活观念,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守财奴的含义,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理解安东尼.吉尔伯特的《守财奴》节选中的主题和含义。
3.通过阅读、讨论、演讲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守财奴,经济学,财富观,理财2.安东尼.吉尔伯特的《守财奴》节选三、教学流程1.导入(10分钟)1.1 演讲PPT展示(即兴演讲)欢迎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守财奴这个话题。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话题,我想给大家做一份调查。
请大家用手机或纸笔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很花钱,5分代表比较节俭;然后在群里或班里分享大家的答案。
接下来,我们会就大家的答案做一次简单的统计,了解大家对于财富的看法。
1.2 授课教师采访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为什么想要多赚钱”、“你认为现在的花费能否带来长期的好处”等。
通过这样的问答互动,教师可以引出守财奴的概念。
1.3 巩固词汇教师出示单词“守财奴”、“理财”、“财富”等,要求学生给出中文翻译并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使用,展现出对这些概念的初步理解和运用。
2.阅读与讨论(40分钟)2.1 阅读教师将安东尼.吉尔伯特的《守财奴》节选分发给学生。
学生可以单独阅读一遍,从中掌握大意。
2.2 分组讨论课堂分成小组,每组5-7人。
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讨论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解构和互动,并整理成报告。
讨论问题:1)主人公的行为是否合理,有何利弊?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哪些细节提示了这一主旨?3)你是否同意守财奴这种生活观念,为什么?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守财奴的理念?2.3 报告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员可以随时插话并提出异议。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feaf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0.png)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我们生活中时常会发现有些人一天到晚只想着攒钱,就像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一样,金钱成为了他们的全部。
这种行为成为了一些人的习惯,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守财奴这种行为呢?一、教学目标:1、了解守财奴的定义及其特征。
2、通过分析学生生活中慷慨与吝啬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金钱的作用相对于生活的其它方面来说并非最为重要。
3、帮助学生认识到勇于投资,合理利用金钱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活价值。
二、教学内容:1、介绍守财奴的定义及其特点:可采用ppt展示,辅以关于爱迪生以及张一鸣对于金钱的看法,让学生对金钱的的价值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与社会小事自由奉献的故事:可以要求学生自行使用社交软件搜寻以及关注相关翻译账号并收集,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3、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可采用填空题或者是评价自己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属于守财奴。
4、完成针对守财奴的反思小论文:旨在让学生对于自身守财奴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寻找自己不足的部分,引导学生注意到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三、教学方法:1、师生对话法: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对金钱进行思考和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现象。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课堂演讲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堂互动:1、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于守财奴的看法,引导同学逐渐意识到金钱对于人的影响。
2、可以让学生在朋友圈上发帖并@老师,展示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看法,由老师根据发帖的情况选择一些发帖进行讨论。
三、可以通过快速写作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出自己对金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反思:1、课堂教学采用互动性较强的方式进行,孩子们更加主动参与。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146c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9.png)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守财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主人公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3. 探讨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3. 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1. 深入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2. 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内容。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守财奴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人生的关系。
3.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守财奴》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守财奴的背景资料,财富与人生的相关论述。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守财奴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守财奴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守财奴》,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有关财富与人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财富对人生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守财奴的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财富。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价值观引导: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评估学生对财富与人生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引导效果。
守财奴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dd4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3.png)
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高中语文课程。
本节课将重点讨论《守财奴》这个话题,通过学习此话题,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人的财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 通过对话剧《守财奴》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个话题。
2. 学习和探索《守财奴》的文学技巧,包括人物描写,情节剖析,环境描写等。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理智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4. 帮助学生通过反思自身的观念和行为,达到人生价值的理性思考。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层次的财富观。
2. 分析人物及情节的发展。
3. 掌握行文技巧,强化写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对话剧《守财奴》的阅读和分析。
2. 对话剧《守财奴》的人物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3. 阅读经典的成语、名言接龙。
4. 掌握写作技巧。
篇二:教学方法1. 教师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和情节的发展,了解这个话题。
2. 教师运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经典成语,名言接龙等,帮助学生掌握优美的语言表达。
3. 采用写作训练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4. 采用小组讨论方法,鼓励学生活动思维,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步骤一 . 学生预习学生在上课前阅读对话剧、背诵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步骤二 . 热身活动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守财奴》话题,同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步骤三 . 讲授教师通过两个钟头的讲授,帮助学生理解《守财奴》,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个性、心理和行为,并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与讨论。
步骤四 . 讨论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情节讲述经典语言,整合知识。
步骤五 . 情节填空教师提供情节,让学生填空并分门别类讲述。
步骤六 .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步骤七 . 总结与方案规划总结本堂课的重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可行、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案,为今后的生活实践提供助力。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882a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守财奴》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守财奴》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哲学背景知识。
(3)提高学生分析和批判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课文《守财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
难点:理解作者对于财富、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4. 教学课时:2课时5.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二、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守财奴》原文及相关评论、解读文章。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挂图或海报:与《守财奴》相关的人物形象、情节梗概等。
4. 小组讨论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提前分配讨论话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守财奴》。
2. 学生自读课文《守财奴》,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葛朗台的形象特点。
3.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深入剖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对葛朗台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葛朗台与金钱的关系”、“守财奴现象的社会原因”等。
3.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意见。
4. 教师总结: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提炼要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守财奴》这篇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守财奴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
总体来说,本教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顾课文《守财奴》,总结葛朗台的人物形象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7634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4.png)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培养善良、正直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守财奴》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守财奴”这个词吗?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守财奴”?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字词及语句理解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记忆。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金钱观和人生观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1. 过程性评价:(1)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表现,如思维敏捷性、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1)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c3d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b.png)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守财奴》教案篇一《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
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
先说一个问题。
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
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
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
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
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
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
"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
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bbac7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2.png)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守财奴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2.理解“守财奴心理”的形成原因。
3.掌握预算制定的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培养储蓄意识。
教学重点:1.守财奴的概念和特征。
2.实践和运用预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了解守财奴的心理因素和对生活的影响。
2.掌握预算制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案例分析,加强实际教学效果。
3.小组讨论,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花费情况,引出节约和储蓄的重要性。
2.讲解守财奴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守财奴心理形成的原因。
3.分析守财奴对人生、社会的影响。
4.小组讨论,分角色演练守财奴与其家庭、朋友相处时的场景,体验守财奴心理的矛盾和困境。
第二课时:1.回顾守财奴的特征和对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花费,如何制定预算。
2.讲解预算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讲述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具体实践。
3.小组讨论:假设一个人每月收入2000元,其生活支出一般在1000元以内,请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该人的月度预算。
第三课时:1.学生报告小组讨论结果,引导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月度预算,并记录日常支出,反思和调整。
3.课堂作业:收集社会上有关守财奴的报道和案例,了解社会现象和个体心理,发表看法和感受,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整个教学过程融入生活实际,能够培养财务管理意识和预算能力。
3.通过课堂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了解社会现象,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本次教学围绕“财务管理”主题展开,通过对“守财奴”的探讨,让学生了解守财奴的概念、特征、心理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生、社会的影响。
《守财奴》教学设计教案
![《守财奴》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0f3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e.png)
《守财奴》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分析。
2.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及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深入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对“守财奴”的理解和印象。
2.简要介绍《守财奴》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葛朗台形象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四、学习方法指导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如对比、讽刺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葛朗台形象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二、深入分析葛朗台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更多事例,进一步论证葛朗台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1.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对比描写。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描写的作用。
四、欣赏课文语言特色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讽刺语句,体会其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欣赏。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
二、探讨课文主题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事例和人物形象出发,进行论证。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深入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写成一篇短文。
2.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仿写。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二、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葛朗台的哪些行为让你们觉得他是个守财奴?”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请大家注意文中的细节,比如葛朗台在女儿生日那天仍然计较那七枚铜子的描写,这些细节都反映出他的守财奴性格。
《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1c9a36c175f0e7dd1378b.png)
《守财奴》教案篇一:守财奴篇一:守财奴优质教案《守财奴》一、导语: 《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叫严监生,非常吝啬。
他临死时,只因为家里点着两盏灯,总不瞑目,直到非常了解他的心细的老婆将其中一盏吹灭了,才放心的死去。
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中也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贾弘义,一日想烤鸭吃,却舍不得花钱买,便趁机挝了一手油,一顿饭咂一个手指头,已经砸了四个了,没想到最后一个被狗舔了。
结果心疼得一病不起。
外国文学中也有类似的吝啬鬼的形象,那就是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英·莎士比亚阿巴贡《悭吝人》法·莫里哀泼留希金《死魂灵》俄·果戈里这四个吝啬鬼写得都很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的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就是葛朗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奴》,和葛朗台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
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
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
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
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
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
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畜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
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风波,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
(这是小说的高潮,课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931b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c.png)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守财奴》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守财奴教案。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
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
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
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
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
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
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
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
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9a5d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8.png)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守财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作品主旨,针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叫严监生,非常吝啬。
他临死时,只因为家里点着一盏两根灯芯的灯,总不瞑目,直到非常了解他的心细的赵氏将其中一根吹灭了,才放心的死去。
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中也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贾弘义,一日想烤鸭吃,却舍不得花钱买,便趁机挝了一手油,一顿饭咂一个手指头,已经砸了四个了,没想到最后一个被狗舔了。
结果心疼得一病不起。
补充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英•莎士比亚(后用“夏洛克”喻贪婪、狠毒无情的放债者)阿巴贡《悭吝人》法•莫里哀(在法语中,“阿巴公”已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泼留希金《死魂灵》俄•果戈里(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像个乞丐)(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李健吾先生说,这四个吝啬鬼写的都很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的,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奴》,和葛朗台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二、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恩格斯称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182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舒昂党人》,这是巴尔扎克获得世界声誉的第一部作品。
此后他以旺盛的精力,惊人的速度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作品,筑成了宏伟壮丽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主要作品有《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贝姨》等。
三、情节介绍:为了得到葛朗台的财产,银行家格拉桑与公正人克罗旭都希望与葛朗台攀亲。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db8f8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1.png)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现实意义。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
(3)结合生活实例,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情怀。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批判守财奴式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2)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讽刺手法运用及分析。
(2)结合生活实例,深入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如对比、夸张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剖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典型情节,揭示作品的主题。
(2)结合生活实例,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2. 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思考其现实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对《守财奴》及讽刺手法的掌握程度,为学生提供反馈。
《守财奴》说课稿(推荐5篇)
![《守财奴》说课稿(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7456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守财奴》说课稿(推荐5篇)第一篇:《守财奴》说课稿《守财奴》说课稿说课内容:⑴教材:⑵教法;⑶学法;⑷教学程序;⑸高会考的题型说课步骤:一、关于教材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属于《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该单元是高中六册课本四个小说单元的第一个单元,因此,它是与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和环境。
《守财奴》处于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是巩固上一课所学的知识点,同时进一步围绕单元学习重点、受新的知识信息、发展能力,向课内课外阅读过渡的重要一环。
根据《大纲》对这一单元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重点以及本文特色,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⑴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了解有关巴尔扎克小常识;⑵基本能力目标:a.了解本文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生动的动作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
刻划人物的写法;b.理解葛朗台这个人物性格的社会意义。
⑶思想教育目标: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这句话的含义,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关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出示幻灯片)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放大了贪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这点目标的确定是基于本文的写作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难点有两点,第一是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处于作者在塑造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是采用了放大的手法,属于艺术思维上的变形,因此学生在接受人物的社会意义上有点障碍;第二是葛朗台妻子形象的塑造,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作者世界观的局限,因为这涉及到西方宗教等方面,与学生的具体生活有区别。
二.关于教法结合《大纲》内容,考虑到课文特点,以及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教者自身特长,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教法:首先谈谈设计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中小说无论以篇幅还是思想、内容量都是初中小说无法比拟的。
因此进入高中以后,教给学生一套完整的小说阅读欣赏的方法应该成为设计教法的出发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落实“双基”,避免小说中架空分析,应该是设计教法的一个注意点。
《守财奴》说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说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9cd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b.png)
《守财奴》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守财奴》是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该剧讽刺和批判18世纪的贵族封建特权、商业阴谋和资本的奴役,倡导人类的自由平等、劳动与财富的正当分配。
本文将从教学前提、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设计一套教案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守财奴》的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思维、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教学前提1.本节课程是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节戏剧课程,为期两个课时。
这是学习《守财奴》的第二堂课,需要在初步解读后,对众多的主题和象征符号,以及对于其中富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细节进行深化研究和讨论。
2. 由于《守财奴》的艺术性和意识形态特质,建议将教学课程置于年轻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法国文化、封建贵族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以及逐渐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的过程之中。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守财奴》中反映的封建贵族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人道主义思想,同时理解这些文化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其对文化和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充分展示对贵族、资本和人性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2.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典故、隐喻和象征,了解和掌握莫里哀独特的戏剧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充分借鉴和体验这些语言手法的美学价值。
3. 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守财奴》,能够提高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培养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的感知和尊重,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提高个人和社会的普惠水平。
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守财奴》,体会和感受莫里哀先贤人道主义精神的深厚内涵,进而增强对公益事业的认知和热情。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以多种方式支持并参与公益事业,如社区服务、环保活动、义务教育支援、贫困人群援助等等。
2.学生通过深入研究《守财奴》的人物性格、情感描写和心理描写,进一步感悟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培养对于人的情感的敏锐感受和理解,增强优秀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和批判的影响力,加深对文学的热爱和敬重。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e4560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f.png)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篇文章将介绍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材《守财奴》一课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这一篇经典文学作品。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情节和主题,理解其中深刻的人性思考。
2.认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代表意义。
3.学会运用文学术语如象征、对比、夸张等进行文本分析。
4.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怎样抓住文章的重点思想,如何在文本中找到相关证据支持文本分析。
二、教学重点1.本文的情节和主题。
2.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代表意义。
3.文本细节分析。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文学术语进行文本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通过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学到的课文知识,温习常见文学术语,并用老师自己编的题目以小游戏方式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度和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大致概念。
Step 2:阅读让学生阅读这篇小说,然后进行文字解读。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并认识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深刻的代表意义。
Step 3: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靠谱的文本标注,分析一些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这一步应该着重考虑守财奴角色的形象特点和其具体的外部行为。
Step 4:文本细节分析将课文细节分为几个大类:视觉描写,行动描写,与普遍领域相关的描写。
学生将分组分别分析这些细节和它们对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支持和烘托。
Step 5:分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小组内补充分析技巧,为小组中的每个人提供帮助。
小组涵盖所有方面。
最后每个小组需要汇报分享,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内容的讨论。
Step 6:总结复习文本分析的关键技能和文学术语的使用方法。
并提供语言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的知识。
阅读长篇小说并不容易,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有耐心的学生来完善技能。
五、课堂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们省略了大量的传统语文教学,尤其是只教授广义的语言文本分析;而是教学小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技能。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4b9b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5.png)
十五、教学持续改进
1. 定期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理念;
3. 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教案以《守财奴》为核心,围绕金钱观和人生价值观展开教学。重点在于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案例分析: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金钱与人生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环节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价值观引导:关注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对金钱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和表达。
七、教学拓展
1. 对比分析: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金钱与人性的作品,如《骆驼祥子》、《百万英镑》等,进行对比分析;
八、教学反思
1. 教师自我评估: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参与度如何等;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
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
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着名的一部。
(《高老头》也是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介绍课文之前的相关情节】
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
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将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送查理去印度经商。
元旦那天,葛朗台发现女儿把6000法郎的积蓄送给查理,怒不可遏,立刻把女儿囚禁在冷室,只给她冷水和面包。
他的妻子一病不起,生命垂危,但吝啬的葛朗台因怕破费,竟不肯请医生。
当他知道妻子一旦死去,母亲的遗产按法律将由女儿继承时,心惊胆战,因为真的如此,便要了他的命。
他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
课文便从这里开始。
【默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复述故事情节】
情节:抢夺梳妆匣(夺财)——骗取继承权(骗财)——看守密室(守财) ——临终言行(殉财)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一、欣赏小说精彩的动作描写
1.学生浏览课文,把自认为精彩的动作描写的句段勾画出来。
2.学生根据投影上的内容,分析句段中动词运用的妙处。
出示投影:
①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②“别多嘴,克罗旭。
——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
③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④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学生思考后自由交流,教师巡回点拨。
明确:①“纵、扑、撬、放、摆、推”等动词写出了葛朗台动作之神速、之利落、之强劲,堪称绝妙之笔。
这哪里可以看出是一个“跨到七十六个年头”的老头儿的行为,哪里可以看出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哪里可以看得出一场家庭争执,分明是弱肉强食的残酷。
这些动作夸张式地展现了葛朗台攫取金钱的丑态,揭示了他崇拜金钱,聚敛无厌的思想本质。
②这一“抓”一“拍”就“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③“搀”字一般用在青年人扶持老年人,健康者扶持体弱者的语境里,用于此处有悖于常理。
但也恰恰如此,小说逼真地表现了葛朗台的独特心理:要守住财产,就得让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要让女儿痛快地放弃,就要讨得女儿的欢心。
为了守财,他不惜以老迈之躯,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取女儿的信任。
一个“搀”字,活画出守财奴的骗子本质。
“望”“瞅”传神地表现了老箍桶匠在妻子死后,面临财产转让时的木然、震惊之状。
④这个“抓”的动作,十分传神,寓意深刻。
原来葛朗台把十字架上的黄灿灿的镀金,当成了“黄金”,于是就不要命地“抓”了起来。
这最后一下努力送了他的老命,这个一生为金子的“奴隶”,最后也终于死在了“金子”上。
作者以含蓄的
笔法,形象地勾勒出葛朗台贪婪、爱财如命的拜金主义的典型特征。
3.教师小结:行动描写,是对人物行为和动作的描写。
人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意识的支配和制约,因而要对一个人做出正确的评价,最重要的方法,莫过于“观其行”了。
可以说,巴尔扎克对葛朗台的行动描写,正是揭示他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欣赏小说精彩的语言描写
1.古人云:“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和独白。
描写好人物语言,不仅能反映出人物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思想感情,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让学生找出能体现葛朗台身份与性格特点的句段来,并反复朗读,揣摩它的含意。
明确:①符合葛朗台身份的语言有:“两讫了”“这交易划得来”“正应该补偿你”“向我交账”等。
②符合葛朗台性格特点的有:如“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
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等等。
2.品析下列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1)“那简直是抹脖子!”
明确:这句内心独白非常个性化,将葛朗台爱财甚于性命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本篇中人物的所作所为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2)“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
明确: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着的金子时所发出的惊喜的狂喊。
原来他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非常不满,这回变为狂喜,认为女儿做了一笔交易,“这交易划得来”,充分暴露了这个投机商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做是金钱交易的肮脏灵魂。
(3)(甲)葛朗台太太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
(乙)葛朗台对女儿说:“把一切都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明确:甲、乙同是对话描写,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不同的是,母亲担心女儿受苦,父亲担心失去自己的财产;母亲是对自私自利世界的否定,父亲是对金钱的迷恋。
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人物个性。
3.教师小结:巴尔扎克描写人物语言的技巧,已经达到了极为高超的地步。
鲁迅先生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的确如此。
三、根据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让学生自行概括葛朗台的人物形象。
【具体研习,感知葛朗台形象】
把学生分为几组,进行口头作文比赛。
要求:①分别以《我的父亲葛朗台》《我的丈夫葛朗台》《葛朗台自述》为题。
②内容忠实于原文。
③突出性格特点。
④学生互评。
明确:葛朗台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带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点。
他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以致这个大财主的家庭没有丝毫幸福可言,相反成了一潭冰水,一个“自私自利的世界”,一个“苦难的家庭”。
他又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除了占有金子,不知道人间还有别的什么幸福,在黄金与独生女儿的生命之间他也掂量不出轻重。
盯着金子,他便觉得心里暖和。
他根本想不到金钱乃身外之物,死不能带走,他的灵魂为金钱所迷失。
【教师小结】
“奴”者,何也《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奴”是指受压迫、剥削、役使而没有人生自由的人。
那么葛朗台就是受金钱役使而失去自我、失去人性的变态的人。
葛朗台为财而活,为财而死。
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亲情,没有家庭,没有伦理道德,没有人性。
钱才是他自始自终唯一所爱的东西,真是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