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期末复习问答题

医学微生物期末复习问答题

问答题1.简述郭霍法则的意义。

答:郭霍法则是郭霍在微生物学发展早期提出的确定病原菌的原则,其要点是:(1)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患者中查见,而在健康人中不存在(2)特殊病原菌能从患者体内分离培养获得纯种(3)该纯种培养物能接种易感动物能产生相同病症(4)能从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重新获得该菌的纯培养物。

该法则对于鉴定一种新病原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必须引起注意:如有些带菌者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有的病原体(如麻风分支杆菌)尚不能人工培养;有的病原体还未发现易感动物等,现在对新病原体的鉴定,尚可通过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

2.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生物学性状特点及其致病性。

答:当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破坏或合成时被抑制,可使细菌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

细菌L型呈高度多型性,无论其原是革兰阳性还是革兰阴性一般呈阴性。

细菌L型培养困难必须在高渗透压环境下才能够生长并且并且生长缓慢,大多形成荷包蛋样的小菌落,当去除诱发因素后,有些可回复原菌细菌L型仍有致病力,但较原菌弱,常引起慢性感染,如尿路感染脊髓炎,心内膜炎等等,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3.简述革兰染色的方法和应用意义答:革兰染色是最常用的细菌分类方法,分别鉴别染色法(1)方法:①标本固定法,用碱性染料结晶进行初染;②加碘煤染法,使之在菌体内形成结晶紫-碘复合物;○3用95%的乙醇脱色;○4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结果,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细菌称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而被复染为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阴性菌。

(2)应用意义:革兰染色对于细菌的鉴别、,抗菌药物的选择,以及研究不同类细菌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4.请分别描述细菌在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三种培养基的生长现象。

答:⑴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大多数的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繁殖后呈现均匀浑浊状态,链状的细菌呈现沉淀生长状态;某些专性需氧菌(如结核分支杆菌)呈表面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⑵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经分离培养后,单个细菌可生长为菌落,不同细菌形成的菌落在形态,大小,颜色,气味,透明度,表面及边缘状况以及在血琼脂板上的溶血情况等方面不同,这些均有助于细菌鉴定。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
临床取标本: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粪便,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从第1周至第3周均可取骨髓液
30、肥达试验的定义,意义,及结果判断
定义: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H鞭毛抗原、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鞭毛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一代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一条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7、生长曲线的分期及各期的应用
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选对数期的细菌;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特点: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大多为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致病力。
4、细菌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意义如何
荚膜: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形成生物膜
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鞭毛蛋白有抗原性:H抗原
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性菌毛传递质粒
26、抗O试验的定义,意义及诊断标准
抗O试验(ASO test):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当两者中和后,在加入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多,未被中和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凝集,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
意义:活动性风湿热及肾小球肾炎辅助诊断
诊断标准:效价大于400单位
正常菌群: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同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粘膜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

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

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

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临床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1. 试述科赫( Robert Koch )原则。

答:科赫(Robert koch)原则包括:1在同样的特殊疾病中发现同一种病原菌;2病原体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3 将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4 能从感染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这种病原菌的纯培养。

2.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答: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包括原学诊断;3 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4 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

3. 哪些环境因素可影晌细菌的形态答:影响细菌形态的环境因素包括:1培养温度、时间、培养基的成分、pH、离子浓度等;2机体内的生态环境;3 环境中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药物、抗菌药物、抗体、过高的盐份等。

4. 试述细菌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

答: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舰、芽胞等。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是由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

外膜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由磷脂、脂蛋白、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起保护菌体的作用。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及少量多糖,其结构为平行的脂质双层,大多为磷脂,其中镶嵌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在呈液态的脂质双层中流动变化。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1 物质转运作用;2 分泌作用;3 呼吸作用;4 生物合成作用。

细胞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

核质包含有细菌的遗传物质。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还可增强细菌的侵袭力。

菌毛存在于菌体表面,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其中前者为一种粘附结构,后者具有致育性,可传递毒力和耐药性。

荚膜的功能包括:1 保护作用;2 致病作用;3免疫原性;4鉴别与分型。

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可帮助细菌渡过不良的生存状况。

总之,不论是基本结构还是特殊结构,均有其各自的功能,共同维持细菌的存活及其整体功能。

医药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药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药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微生物是指()。

A. 肉眼可见的微小生物B.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C. 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物D. 所有细菌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面积大B. 吸收多,转化快C. 生长旺,繁殖快D. 寿命长答案:D3.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叶绿体答案:D4. 真菌与细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真正的细胞核答案:D5. 病毒的化学成分不包括()。

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答案:C6.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破伤风杆菌D. 酵母菌答案:C7. 芽孢是细菌的()。

A. 营养细胞B. 营养器官C. 休眠体D. 生殖器官答案:C8. 病毒的复制方式是()。

A. 二分裂B. 出芽C. 有丝分裂D. 自我复制答案:D9.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好氧菌?()A. 破伤风杆菌B. 破伤风梭菌C. 大肠杆菌D. 酵母菌答案:C10. 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

A. 无性繁殖B. 有性繁殖C. 出芽生殖D. 营养繁殖答案:D11. 病毒的形态主要为()。

A. 球形B. 杆形C. 螺旋形D. 以上都是答案:D12.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 有丝分裂B. 二分裂C. 出芽生殖D. 孢子生殖答案:B13.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专性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破伤风杆菌C. 酵母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B14. 病毒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答案:C15. 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

A. 无性繁殖B. 有性繁殖C. 出芽生殖D. 二分裂答案:D16. 芽孢是细菌的()。

A. 营养细胞B. 营养器官C. 休眠体D. 生殖器官答案:C17.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兼性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破伤风杆菌C. 破伤风梭菌D. 酵母菌答案:D18. 病毒的复制方式是()。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问答题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组成由聚糖、侧链、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

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

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

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 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1)荚膜: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

(2)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有抗原性,可依此2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

(3)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4)芽胞: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范文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范文

1.微生物的分类(按大小、结构来分)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何差异2.青霉素++ +溶菌酶++ +3、何为细菌L型,它的成因和特点是怎样的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特点: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大多为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致病力。

4、细菌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意义如何荚膜: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形成生物膜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鞭毛蛋白有抗原性:H抗原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性菌毛传递质粒芽胞:有强大的抵抗力;致病性;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价值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与否可把细菌分为哪几类;专性厌氧菌厌氧的原因(1)专性需氧菌(2)专性厌氧菌(3)兼性厌氧菌(4)微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厌氧的原因: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6、细菌个体及群体的繁殖规律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一代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一条生长曲线。

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7、生长曲线的分期及各期的应用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选对数期的细菌;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8、IMViC试验是哪几个试验,典型的大肠埃希菌的试验结果是怎样的I:吲哚试验M:甲基红试验Vi:VP试验C:枸橼酸盐于鉴定肠道杆菌,大肠埃希菌+ + - -9、热原质的定义及特点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大多数是G-菌的脂多糖。

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不能破坏(121℃,20 min),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A. 球形B. 杆形C. 螺旋形D. 有细胞壁答案:D2.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核糖体答案:D3.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破伤风杆菌D. 肺炎链球菌答案:C4.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真菌B. 病毒C. 支原体D. 螺旋体答案:C5.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酵母菌答案:D6.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支原体B. 衣原体C. 立克次体D. 腺病毒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细菌?A. 真菌B. 病毒C. 支原体D. 大肠杆菌答案:D8.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菌?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酵母菌答案:D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螺旋体?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梅毒螺旋体答案:D10.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衣原体?A. 细菌C. 支原体D. 沙眼衣原体答案:D11.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立克次体?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答案:D12.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菌?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曲霉菌13.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真菌B. 病毒C. 支原体D. 螺旋体答案:C14.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酵母菌答案:D15.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B. 衣原体C. 立克次体D. 腺病毒答案:D16.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细菌?A. 真菌B. 病毒C. 支原体D. 大肠杆菌答案:D17.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菌?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酵母菌答案:D18.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螺旋体?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梅毒螺旋体答案:D1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衣原体?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沙眼衣原体答案:D20.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立克次体?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以下哪些是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A. 球形B. 杆形C. 螺旋形D. 无细胞壁答案:ACD22.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核糖体答案:ABC23.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厌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破伤风杆菌D. 肺炎链球菌答案:C24.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真菌B. 病毒C. 支原体D. 螺旋体答案:CD25.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酵母菌答案:D26.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病毒?A. 支原体B. 衣原体C. 立克次体D. 腺病毒答案:D27.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细菌?A. 真菌B. 病毒C. 支原体D. 大肠杆菌答案:D28.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真菌?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酵母菌答案:D29.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螺旋体?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梅毒螺旋体答案:D30. 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衣原体?A. 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沙眼衣原体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1、细菌的四大基本结构和四大特殊结构及主要功能基本结构细胞壁: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

结构:G+,G- 共有成分肽聚糖革兰阳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体磷壁酸,占菌干重50%壁磷壁酸膜磷壁酸外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功能:1.保护细菌维持细菌形态,承受细胞内高渗透压2.物质交换3.与致病性有关4.与耐药性有关5.与静电性有关6.其他,与血清型分类有关,增强非特异性抵抗力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着细胞质。

结构:脂质双层,蛋白质(无胆固醇)功能:1.物质转运2.呼吸和分泌3.生物合成4.参与细菌分裂(G+中介体)细胞质(原生质):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资结构:无色透明胶状物,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无机盐组成功能:细菌新陈代谢的场所,含核糖体、质粒等重要结构。

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或拟核,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多在菌体中央,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功能:细菌的遗传物质特殊结构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样物质;普通染色不易着色,光镜下见透明环。

结构:化学组成:多数细菌:多糖少数细菌:多肽(炭疽杆菌)、透明质酸(链球菌)荚膜的形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含糖、血清)有荚膜菌形成粘液型(M)、光滑型(S)菌落,失去荚膜后菌落变为粗糙型(R)功能:1.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2.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3.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形成生物膜鞭毛:伸出菌体外的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

染色特性:鞭毛染色法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功能:1.细菌的运动器官2.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3.细菌鉴定和分类菌毛: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与运动无关。

功能:普通菌毛,遍布细胞表面,每菌可达数百根,短而直,粘附结构。

性菌毛, 每菌1~4根,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传递质粒。

芽孢: 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胞。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

1.微生物的分类(按大小、结构来分)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何差异2.青霉素++ +溶菌酶++ +3、何为细菌L型,它的成因和特点是怎样的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特点: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大多为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致病力。

4、细菌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意义如何荚膜: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形成生物膜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鞭毛蛋白有抗原性:H抗原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性菌毛传递质粒芽胞:有强大的抵抗力;致病性;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价值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与否可把细菌分为哪几类;专性厌氧菌厌氧的原因(1)专性需氧菌(2)专性厌氧菌(3)兼性厌氧菌(4)微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厌氧的原因: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6、细菌个体及群体的繁殖规律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一代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一条生长曲线。

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7、生长曲线的分期及各期的应用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选对数期的细菌;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8、IMViC试验是哪几个试验,典型的大肠埃希菌的试验结果是怎样的I:吲哚试验M:甲基红试验Vi:VP试验C:枸橼酸盐于鉴定肠道杆菌,大肠埃希菌+ + - -9、热原质的定义及特点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大多数是G-菌的脂多糖。

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不能破坏(121℃,20 min),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自己总结手打版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自己总结手打版

1.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答:荚膜:能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保护细菌免受各种体液因子的损伤,井使细菌对干燥有一定的抵抗力,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有无鞭毛可作为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

有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菌毛:普通菌毛对宿主细胞具有粘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通过接合,在细菌之间传递质粒或染色体DNA,和细菌的遗传性变异有关。

芽胞:细菌的休眠状态,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有很强的抵抗力,能保护细菌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芽胞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

杀灭芽胞是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2.细菌的感染类型有哪些,其中常见的全身性感染有哪几种情况?特点是什么?A.隐性感染:携带者B.显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破伤风):细菌在伤口局部繁殖,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的症状。

内毒素血症:菌在伤口局部繁殖,产生的内毒素入血的症状。

菌血症:细菌入血,在血液中不繁殖,但在组织器官中繁殖,释放毒素入血。

败血症:细菌入血,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入血后大量繁殖,随血液流入脏器,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有哪些不同了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不同,特别是酶类不同,使化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疾病各具特点。

前者能产生血浆凝固酶,脓汁呈黄色,较粘稠,病灶易局限;常见疾病为毛囊炎、疖、痈等。

后者能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脓汁呈血性,较稀薄,病灶易扩散4.如何防治破伤风?1.正确处理伤口及早清创扩创清除异物切除坏死组织用3%过氧化氢或1:400高锰酸钾冲洗伤口防止厌氧微生物环境形成2.人工主动免疫:对感染率较大的人注射坡上分类毒素3.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纯化的破伤风抗毒素4.抗菌治疗:可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抗生素辅助治疗5.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特点?人类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68-71号生物学性状:1.形态微小20-30nm无包膜 2.核酸为一条正链RNA有感染性3.VP1-3存在于表面YP4与RNA 结合 4. 在胞浆中增值有明显CPE破胞释放,致病特点:在宿主胞浆内增值一破胞方式释放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可经病毒血症侵犯各种脏器6. HBV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抗原抗体组成及检出的意义、传播方式、致病特点及预防原则电镜检查血清标本可见小球形颗粒(22nm)管形颗粒戴恩颗粒(42nm),完整的有感染性的HBV 具双层衣壳外衣壳:由脂质双层和(HBsAg)组成内衣壳: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

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完整

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完整

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完整
本文档是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的完整版本,旨在提供有关医学微生物学的常见问题和解答。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示例:
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学?
答: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领域,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问题2:微生物是如何传播的?
答: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细菌和病毒通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真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

问题3:什么是细菌感染?
答:细菌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细菌可以侵入人体,繁殖并引起炎症和病症。

问题4:什么是抗生素?
答: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可以杀死细菌或阻止其繁殖,从而治疗感染。

问题5:为什么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答: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因为它们的作用机制与细菌有关。

病毒与细菌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常见问题的简短答案,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医学微生物学的问题,请在此完整的问题库中查找答案。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核膜答案:D2.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细菌B. 真菌C. 支原体D. 噬菌体答案:D3.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A. 植物病原体B. 动物病原体C. 人类病原体D. 所有生物的病原体答案:C4. 以下哪种抗生素是针对革兰阳性菌的?A. 青霉素B. 四环素C. 氯霉素D. 红霉素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细菌的致病因素?A. 毒素B. 侵袭性酶C. 细菌表面结构D. 细菌的遗传物质答案:D6. 真菌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核膜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支原体答案:A8. 医学微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分类依据?A. 形态结构B. 生化特性C. 致病性D. 遗传特性答案:C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支原体答案:A10.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支原体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__组成,而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__组成。

答案:肽聚糖;几丁质2.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

答案:DNA;RNA3. 医学微生物学中,微生物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侵袭力;毒素;免疫逃避机制4. 革兰染色法是区分细菌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中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较________,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较________。

答案:厚;薄5.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支原体;衣原体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

医学微生物经典问答题

(1)细菌生长可分为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各期特点:a.迟缓期: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适应阶段,为大量繁殖作准备;对数期:生长迅速;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典型,因此, 采用此期观察细菌的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聚,pH下降以及需氧菌菌数过密通气不良所致。

细菌的芽胞和外毒素、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在此期产生;衰亡期:形态多样不典型(2)根据DNA片段的来源及交换方式不同,将转移与重组的方式分为: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

转化(transformation):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供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转导(transduction):是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菌中去,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可以前噬菌体形式在细菌内与细菌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溶原性细菌可因此而获得新的性状(如白喉毒素、致热外毒素、肉毒毒素和α毒素)。

(3)一、细菌耐药性的概念细菌耐药性(drug resistance)亦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某抗菌药物(抗生素或消毒剂)的相对抵抗性。

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耐药性的程度用某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临床上有效药物治疗剂量在血清中浓度大于最小抑菌浓度称为敏感,反之称为耐药。

二、细菌耐药性的遗传机制遗传学上把细菌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一)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固有耐药性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天然不敏感。

固有耐药性细菌称为天然耐药性细菌,其耐药基因来自亲代,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存在于其染色体上,具有种属特异性。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细菌属于革兰阳性细菌?a) 大肠杆菌b) 溶血性链球菌c) 沙门菌d) 抗酸杆菌2. 可引起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是:a) 支原体b) 病毒c) 细菌d) 真菌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与人体疾病关联最密切?a) 真菌b) 寄生虫c) 细菌d) 病毒4. 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被称为:a) 制药菌b) 毒菌c) 腐生菌d) 生态菌5. 下列哪种病毒是导致人类艾滋病的病原体?a) 乙型肝炎病毒b) 大肠杆菌c) 结核杆菌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二、问答题1. 请简述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传播途径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方式传播。

防控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等;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卫生等。

2. 请简要介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区别。

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类和鉴定方法。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革兰染色中表现不同,主要区别如下:- 革兰阳性菌:染色后呈紫色,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能够保留革兰染色的紫色染料。

- 革兰阴性菌:染色后呈粉红色,由于其细胞壁较薄,革兰染色的紫色染料易被洗去,于是另外加一个对比染色剂,通常为粉红色。

3. 请简述细菌的传代时间与生长曲线。

细菌的传代时间是指一个细菌群体从产生一个细胞到细菌数量翻倍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不同细菌而言,其传代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

细菌的生长曲线描述了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数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生长曲线,可以将细菌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对数期、平稳期和衰亡期。

4. 请简述血液中常见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细菌感染检测方法包括:血液培养法、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细菌DNA检测等。

常见的病毒感染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荧光染色等。

5. 请简要介绍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枢神经系统。毒素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头处,封闭类乙酰胆碱的释放,表
现出一系列神经麻痹症状。
3.为什麽流感杆菌和金葡菌共同培养时会出现卫星现象?
答:流感杆菌生长时需要生长因子—X因子和V因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
合成并分泌以上两种因子,故在金葡菌附近的流感杆菌可获得足够的X和V因
子,形成较大而密集的菌落;远离金葡菌的流感杆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X和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故酶、杀白细胞素、溶血素、肠
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及SP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1)化脓性感染,如毛囊炎、疖、
8.采集肠热症患者标本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麽? 细菌培养阴性时应采用何种
辅助诊断方法?
答:采集肠热症患者标本时,应在发病的1~2周内取患者的血液或骨髓,2~
3周后取患者的粪便或尿液作标本。这是由于肠热症病程中两次菌血症均发生于发
病的1~2周内,2~3周后细菌随粪便及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不再有细菌存在。
毒素预防接种;5)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
预防接种。
10.简述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
答:肉毒毒素通过消化道粘膜吸收,经血液扩散至全身,主要侵犯中枢
神经系统。毒素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头处,封闭类乙酰胆碱的释放,表现出
痈、伤口化脓、气管炎、肺炎、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毒素性疾病,如食物
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3)葡萄 球菌性肠炎。
8.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答: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有:M蛋白、溶血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

医学微生物学问答题(部分整理)

医学微生物学问答题(部分整理)

Chapter 4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The bacterial gene transfer and recombination mechanisms.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机制。

重组有两种方式:同源重组和非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发生在序列相同或相近的供体和受体DNA片段之间的重组,因此同源重组发生在具有共同起源的基因之间。

非同源重组不需要DNA片段间的同源性。

根据DNA片段的来源及交换方式等不同。

将基因转移和重组分为转化、转导、接合和溶原性转换等方式。

Chapter5 细菌的耐药机制1.Biochemical mechanisms of bacterial drug-resistance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包括:钝化酶的产生、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主动外排机制和细菌生物被膜作用及其他。

重要的钝化酶有以下几种。

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细菌能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的蛋白结构和数量,导致其与抗生素结合的有效部位发生改变,影响药物的结合,使细菌对抗生素不再敏感。

Chapter8 球菌1.Describe the pathogenic materials and diseases produced by S. aureus.简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致病物质和疾病金葡菌致病物质主要有:①细菌的一些表面结构蛋白,如黏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和SPA等②酶:凝固酶和其他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脂酶etc)③毒素细胞溶素(α、β、γ、δ)、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霉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等所致疾病主要有侵袭性和毒素性两种类型。

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和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毒素性疾病包括①食物中毒②烫伤样皮肤综合征③毒性休克综合征④假膜性肠炎。

2. Describe the pathogenic materials and diseases produced by Streptococcus pyogenes简述由化脓链球菌产生的致病物质和疾病致病物质:胞壁成分黏附素,M蛋白,肽聚糖外毒素类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链球菌溶素,侵袭性酶,包括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①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脓包疮、痈)②其他系统感染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绪论.1.三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比较特点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及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细胞核结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等)组蛋白及核蛋白体(80S)仅有核质或拟核(nucleoid),内含双链DNA,RNA及核蛋白体(70S)病毒体的核心为DNA或RNA;阮病毒为传染性蛋白因子,无核酸体外培养培养基立克次体和衣原体需在活细胞或鸡胚培养,支原体,细菌和放线菌可用培养基培养有些病毒可在活细胞中复制,其余仅能在人或动物体内复制传代2.⑴微生物经验时期古代人类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物,但早已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

⑵实验微生物学时期①微生物发现:荷兰人虎克、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德国学者郭霍等为微生物的发现及微生物学学科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②免疫学的兴起;③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如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

⑶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三十年来,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培养、组织化学、标记技术、核酸杂交、色谱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建立和改进,微生物学得到极为迅速的发展。

3.近二十年来随着生化、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进展和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使医学微生物学获得迅速进展。

(1) 许多新的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如1967年以来发现的kuru病、D–J病、G-S综合征、FFI 病、羊瘙痒病和疯牛病等,其病原体为朊毒体(prion);轮状病毒(rotavirus)引起“秋季”腹泻(1973年);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iri)引起莱姆(Lyme)病(1974年);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引起肺炎(1976年);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肾出血热综合征(HFRS)(1978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引起溃疡病(1982年);HIV-1及HIV-2引起AIDS(1982年);1989年9月正式命名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九十年代以来发现非O-1群O139 霍乱流行优势株以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等血清型) 引起流行性腹泻日趋严重;近年来耐药性结核菌株肆虐全球,使结核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

(2)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遗传变异及细菌的内、外毒素等研究方面,有较大进展。

(3) 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创新:①细菌检验的微量化、自动化和诊断试剂系列化;②血清学检验方法IF、RIA及EIA的建立;③核酸杂交技术及PCR 方法的应用。

(4) 疫苗、抗生素及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1796 年真纳(E. Jenner)发现牛痘苗预防天花,至1977年全世界消灭天花;八十年代以来除死菌苗外,不少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相继应用于人群预防接种,cDNA疫苗也在研究中,有望用于病毒病的治疗及预防。

(5) 免疫学独立于微生物学并获快速发展:1958年Burnet提出关于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免疫学跨越了感染免疫的范畴,逐渐形成生物医学(biomedicine)中的一门新学科。

国内免疫学科最早于1986年独立。

4.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医学检验学及临床、预防专业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医药卫生后续各种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课程,尤其是制定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理论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学总论、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各论,病毒学总论及各论4部分。

在学习中要学会自己来归纳总结,总论部分要与各论部分相联系,在对比中找出3大类微生物的共性和特性,领会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是偏重于形态学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课程,重点要求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了提高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应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它与理论课的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1)肽聚糖又称粘肽,为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原核生物细胞的特有成分,由三部分组成:①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藉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②四肽侧链连接于聚糖骨架上的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③四肽侧链之间由肽链(如五肽交联桥)或肽键交连构成交联桥;由此构成完整的肽聚糖分子结构。

⑵凡能破坏其分子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药物,均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能抑制G+菌肽聚糖五肽交联桥的连接,万古霉素、杆菌肽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的连接,磷霉素和环丝酸胶可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溶菌酶和葡萄球菌溶素本身是N一乙酰胞壁酸酶,能水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导致细胞壁的高渗屏障被破坏。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1) 维持细菌固有外形,承受胞内高浓度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糖等产生的高渗透压,保护细胞的完整性。

(2) 细胞壁上遍布微孔,可允许水及直径小于1nm的物质自由通过,与细胞膜共同参与菌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3) 其组成成分构成细胞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4) 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上的脂多糖具有内毒素作用,是重要的致病物质。

3.细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厚度20~80nm 10~15nm强度坚韧疏松肽聚糖组成聚糖、侧链、交联桥聚糖、侧链交联方式侧链间以肽桥交联侧链间以肽键交联结构类型三维立体结构二维网状结构层数可达50层仅1~2 层占胞壁干重50%~80% 5%~20%糖类含量约占45% 约占15%脂类含量约占2% 约占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脂多糖无有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膜位于细胞壁的内侧,包裹细胞质,它由脂质双层、蛋白质及少量多糖组成,蛋白质镶嵌于脂质双层之中,共同构成厚约7.5nm 的半透膜。

真核细胞膜尚有胆固醇,而原核细胞膜除某些支原体外,均不含胆固醇。

细胞膜的功能:(1)物质的吸纳与排泄,选择性摄取营养而排泄代谢产物。

(2)生物合成,利用细胞膜上多种合成酶类,合成肽聚糖、磷璧酸、磷脂、脂多糖、荚膜、鞭毛等菌体成分。

(3)呼吸作用,细胞膜上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呼吸过程,并与能量的产生、储存及利用密切相关。

(4)形成中介体(mesosome),多见于G+菌,由细胞膜内陷、卷曲构成囊状结构,故增加了细胞膜面积,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作用。

5.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结构,由外向内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1) 细胞壁是紧贴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富有弹性的结构,具有维持细菌固有形态、保护细菌、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等功能。

G+菌细胞壁由粘肽和穿插于其内的磷壁酸组成。

G-菌细胞壁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肽、脂蛋白、外膜、脂多糖等多种成分组成。

(2) 细胞膜具有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形成中介体等作用。

(3) 细胞质为原生质,无色透明胶状物。

其内含有质粒、核糖体及胞浆颗粒等有形成分。

(4) 核质由双股DNA链高度盘绕形成,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细菌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不存在核的形态,故称核质。

6.细胞以及所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均无细胞核、核膜及核仁,其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sDNA 链,无组蛋白包绕,盘绕为松散的网状结构称为核质。

它具有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细菌生物学性状和遗传特征。

细胞质是细菌细胞膜所包裹的半固体溶胶状物质,其化学成分为水、蛋白质、核酸、脂类、少量糖和无机盐等。

细胞质内含有多种酶类,通过多种胞质内颗粒,起到生物合成,代谢及传递某些生物学性状的作用。

(1) 核蛋白体:含70%RNA和30%蛋白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2) 质粒:为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所在,由dsDNA构成,可自我复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如决定耐药性的R因子),通过接合(conjugation)或转化(transformation)转移给受体菌。

(3) 胞质颗粒:为细胞质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如多糖、脂类、多磷酸盐等场所。

另外,白喉棒状杆菌、鼠疫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胞质内含有RNA和多偏磷酸盐构成的异染颗粒,可用作细菌的鉴别。

7.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 荚膜:为某些细菌(称为荚膜菌)所特有的位于细胞壁外粘稠性结构,其化学成分,在多数细菌为多糖,少数细菌为多肽。

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是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之一;有抗溶菌酶、抗补体、抗干燥及补充营养作用;荚膜具有抗原性,可用以鉴别细菌和进行细菌分型。

(2) 鞭毛:某些细菌(称为鞭毛菌)包括所有的弧菌和螺菌、占半数的杆菌及极少数球菌,由细胞膜长出菌体外细长的蛋白质丝状体,根据其鞭毛位置和数目,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

鞭毛具有运动性,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避开有害因子。

某些细菌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等的鞭毛与穿过小肠粘膜层致病有关。

(3) 菌毛:许多G-菌及个别G+菌,在其菌体表面长出细而短,多且直的蛋白质丝状体。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

普通菌毛遍布菌体表面,可有数百条,是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构成感染的必要因素。

性菌毛为大肠杆菌及其它肠道菌所特有的结构,有性菌毛的肠杆菌称为雄性(F+)菌,可有1~10条较粗而中空的性菌毛。

雄性菌通过粘附接合无性菌毛的雌性(F一)菌,将遗传物质由F+菌传递给F-菌。

(4) 芽胞:为某些细菌包括需氧芽胞杆菌属和厌氧芽胞杆菌属细菌在不良环境下的休眠体。

在细菌繁殖体内形成厚而坚韧芽胞壁和外壳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芽胞形成后,其母菌细胞即失去活性。

细菌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大大增强,如炭疽杆菌芽胞污染草原,可维持20~30年的传染性。

当条件适宜时,芽胞通过发芽方式转化为细菌繁殖体。

8.在某些不利体内外环境或抗生素作用下,某些细菌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但仍保持生物活性,称为细菌L型。

细菌L型与原菌相比,其生物学性状有明显不同。

(1)形态和着色性改变:由于细菌L型失去细胞壁,使菌体呈大小不等的圆形、卵圆形、膨大的杆状和棒状等多形性;原为G+菌变为G-菌。

(2)细菌L型需在高渗透压环境下才能培养,且增殖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特有的油煎蛋样菌落。

(3)生化反应与原菌有明显差异。

(4)存在于细胞壁的抗原性减弱或丢失。

(5)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对作用于核酸或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仍敏感。

细菌L型的致病性较原菌减弱,但由于失去细胞壁而对某些抗生素耐药及由于抗原性减弱而易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因此,易于长期存留于体内,而在条件适宜时又回复成原菌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