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策略与实例分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策略与实例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策略与实例分析》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理想愿望。
因其奇异的想象和生动的故事,童话成为了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许多童话被收入尽力语文课本中,也因为这一文体独有的趣味性,受到了大量学生的喜爱,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资源。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是一个童话单元,选取了四遍主题不同,但文体特征典型的课文,分别是《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习作主题是《我来编童话》,本单元教学要求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丰富的想象是童话的特征,要让学生学写童话,就要让他们了解童话的文体共性。
基于此,童话单元可以尝试着根据童话文体共性,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下文对运用“教育戏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提出策略并展示教学设计。
一、小学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策略根据单元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本论文提出了以童话文本共性为骨骼、以读写有机结合为肌理、以戏剧剧本演出为补充三条策略。
(一)以童话文体共性为骨骼以童话文体共性为骨骼是指,依据儿童文学理论中对童话区别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学习点进行提炼,搭建单元整个教学的框架。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童话的最主要特征、童话的形象类型、童话的表现手法、童话的结构特点、童话的本质精神,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将以此为部分框架,将单元中的多篇童话的共同要素提取进行教学,在配合童话写作、童话表演,构成了童话单元教学的完成框架。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童话是什么,了解童话的整体特征是幻想,体现在童话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想形象,所描绘的环境,是人世间没有的虚幻境界,所讲述的种种情节,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设计: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科目:语文年级:小学二年级单元主题:童话课时安排:本教学设计安排为5个课时课时一:童话介绍及歌曲欣赏(40分钟)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童话的定义,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步骤:1.介绍童话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童话是一种虚构的故事,短小精悍,以奇幻、神秘为主题。
2.欣赏童话歌曲《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童趣和美好。
3.分组讨论童话故事的特点,每组选取一个童话故事进行简单介绍。
4.整理归纳童话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
5.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灰姑娘》的故事片段,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课时二:童话故事分析及角色扮演(40分钟)目标:学生能够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故事情节。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童话故事特点,让学生明确童话故事的结构。
2.分组讨论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童话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充分沉浸其中。
4.老师点评角色扮演的表现,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角色。
5.让学生讨论童话故事中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深层含义。
课时三:童话绘本阅读与创作(40分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绘本阅读了解不同风格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创作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步骤:1.介绍不同风格的童话绘本,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多样性。
2.分组阅读不同的童话绘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激发学生创作童话故事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绘图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4.帮助学生构思童话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5.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彼此的创意和想法,互相学习和启发。
课时四:童话故事讲解与表演(40分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讲解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通过表演形式展示故事情节。
1.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让其他同学听故事并进行点评。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故事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一、总体教学目标依据对2011版《课标》的研读,对“童话”单元教材的分析,对教材“单元导读”中所提出的“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的思索,我们把童话单元总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认读会写单元要求的生字,认读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单元“读读记记”“读读写写”要求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四篇课文;3、通过分角色朗读、讲故事、续编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边读边浮现画面、对比等方式进行阅读,理解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5、体会童话的主要特点:经过曲折,想象丰富,结局美好;6、体会童话的情趣盎然、奇妙,通过写童话、讲童话、读童话引领学生走入童话世界,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整合设计思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这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首先从内容上整合,打通课与课之间的界限,把四篇课文的教学当作一个整体。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约需1——2课时。
前五个模块完成教科书上的主要内容,后一个模块为“课外拓展阅读”。
拓展的内容来自同学们喜欢的各种童话经典书籍,主题是和本单元的内容紧密练习的。
设计这个单元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整合——故事结构、童话体裁、语文学习能力。
以童话体裁为整体情境,以故事结构为连接各部分的纽带,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
每一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模块大多从整体入手,进行整体感受。
在进行细节探究的时候,努力找到最小的点或者最典型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去自己探究发现课文中更多的点。
三、具体教学设计一、“预习导读”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二年级童话单元整体教学评课
二年级童话单元整体教学评课上周XX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中,她围绕着:认识“生、旁、种”等12个生字,会写“生、果、里”3个生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两大目标展开以下教学:第一,激趣导入,出示花生和小松鼠在地里找花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话,从而导入课题;第二,初读课文,采用集中识字方法学习生字;第三,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指导朗读;第四,学习书写生字。
根据评课诊断的理论,我尝试对这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具体实施作出以下分析:第一,在激趣导入环节,肖老师出示花生和小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小松鼠的表情,询问它在干什么?随后出示课文中句子“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随文认识“自言自语”中的“言”和“语”字,解释该词语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并要求读出“?”的疑问语气。
在这个环节中最值得肯定的是随文识字做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的逐步教学,但是引发我的思考:这样的导入合适吗?它的教学落脚点是什么?因为肖老师在这个导入环节花费将近5分钟,略显冗长冗杂,而且随文识字过程中主要是老师带着学生去学,缺乏学生自主性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我的建议是将随文识字部分的教学放到后面识字教学环节,导入应该简洁而又有着力点。
可以在出示花生和小松鼠图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练习说话——这是什么?小松鼠在干什么?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以此作为说话训练的目标,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又达到导入课文的目的,一举而两得。
第二,初读课文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做到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以指名读文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落实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一教学目标。
后来的集中识字环节安排是:(1)读带拼音的生字(自由读)(2)强调翘舌音和后鼻音(小老师带读和男女合作读)(3)用加一加方法记“艳”、“呀”等字(4)呈现“言”的象形文字介绍“言字旁”以及认识“许”和“语”(5)展现三张含有本课生字的生活图片,激发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6)读去拼音的生字(齐读和开火车读)(7)出示生字词组(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和全班齐读苹果树上的词组)(8)课件呈现课后“我会读”词组(指名读和齐读),引出“一字开花”题目,让学生给“格”和“语”组多个词语。
小学童话单元整合教学的学习任务设计
小学童话单元整合教学的学习任务设计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单元整合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广泛应用。
它对于加深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本将以童话故事为载体,通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设计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单元;整合教学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故事一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然而,传统的童话故事教学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故事,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成为了当前小学童话单元整合教学的重要课题。
接下来,本文将以童话故事为例,探讨了如何设计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具体来说,本文分析了童话故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阅读理解、角色扮演、写作创作等。
通过这些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童话故事的内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童话故事的特点及对学生的影响(一)童话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通常包含了许多奇幻的元素,如魔法、精灵、巨人等等。
这些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1]。
同时,这些元素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地听故事、理解故事。
(二)童话故事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和社会意义童话故事中通常包含了许多深刻的道德寓意和社会意义。
例如《小红帽》中的“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灰姑娘》中的“善良会得到回报”等等。
这些寓意和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性。
(三)童话故事具有优美的语言和韵律感童话故事的语言通常非常优美、流畅,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
这种语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魅力。
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一、教学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故事作为一种典型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情感、人生启示等教育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内容。
通过童话故事的学习,不仅可以传授语言表达技巧、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表达能力,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3.理解童话故事中包含的基本价值观和情感体验;4.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5.增强学生对于文化传统和人类智慧的认识和探究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3.童话故事中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4.童话故事的阅读与理解;5.童话故事的创作与表达。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板书等方式,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等;2.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群体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童话故事所传递的基本价值观和情感体验;3.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经典童话故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4.创作表达:通过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单元教学评价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质量;3.学生成果展示;4.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
五、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熟悉教材和资料;2.制定教学计划;3.教学实施;4.教学评价和总结。
六、教学资源在教学中,需要使用到以下教学资源: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中小学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意见;3.《童话故事》教材和配套教辅资料;4.电子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造能力,通过童话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三单元-单元整合走进童话乐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走进童话乐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一块奶酪》,了解童话故事内容及童话特点。
2.指导阅读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鹿树》、《最棒的还是我自己》、《小青石》童话故事,了解童话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阅读童话故事,了解童话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多篇纸质打印的童话故事。
3.学生《阅读记录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2.接下来就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一起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去感受那里的妙不可言。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带*的一般为略读课文,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略读课文的?(依据阅读提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
)2.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指挥小蚂蚁们_______时,一块_______引发了一场风波,最后蚂蚁们将食物成功搬运到洞里。
3. 在这个童话故事中,你交到了哪位奇特的朋友?现在老师用手中的魔法棒让他来跟我们见面,请允许我小声念一段咒语。
瞧!他来了,跟他打声招呼吧!4.这只小蚂蚁可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蚂蚁,它——会说话、能思考、有动作。
(板书:当做人来写)5.猜想:如果你没有读这则故事的话,你们来猜猜一块奶酪跟一只蚂蚁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7.文中的蚂蚁队长说了哪些话?有些什么想法?又有些什么动作呢?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三、深入文本,感悟童话写作方法。
(一)重点句一:“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要是偷嘴的是您呢?”“照样要受处罚。
”(语言描写)(1)蚂蚁队长公布了一条什么禁令?(指导读出坚定、干脆)请你上来演一演,对着下面的一群小蚂蚁发布禁令。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童话”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模板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单元教学结构设计第 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评价反馈】1.自学单的完成情况。
【主要内容】1.小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都在火光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这些景象表达了小女孩怎样的愿望呢?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写在情节梯下,并在文中画出你的依据。
2.(1)小女孩美好愿望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想象。
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现实生活的句子,再用“”画出描写想象画面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
(2)同学们,你能再从课文中找出一处吗?说说你的发现。
【评价反馈】1.课堂上,通过“自学”“交流”以及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完成了相关的读写练习。
2.通过对题目的反思,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主要内容】1.小练笔:如果小女孩也没有朋友,模仿故事“现实+想象”的方法,写一段话来表达小女孩对友谊的渴望吧。
她很孤单,于是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2. 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横线。
挣扎(zhēngzhèng) 几乎 (jī jǐ) 摇晃(huǎnghuàng) 喷香(pēn pèn)挣钱(zhēngzhèng) 几个 (jī jǐ)明晃晃(huǎnghuàng) 喷水(pēn pèn)3. 看拼音,写词语。
huǒchái wéi qún nuǎn huo huǒyàn()()()()làzhúnǎpàhán lěng()()()4.抄写词语。
【评价反馈】1.查看“评价”,了解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情况。
2.通过批阅,了解学生对词语理解情况。
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 同学们,老师相信大家应该都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那让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故事呢?谁来说一说?2. 指名回答。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童话故事接龙赛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
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阅读策略单元一般安排三到四篇课文,前面的课文进行策略的指导,后面的课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策略,课后题和交流平台等,对本单元的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导学生拓展运用。
本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
儿童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策略。
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些课后题,如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开始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预测策略。
本单元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的进行预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三个,前两个是针对预测策略的。
一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二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教材对这一单元的内容编排呈现了对语文要素层次性和阶段性的落实,整体思路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逐渐发展过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作为精读课文,重在对预测策略的指导和示范。
借助课文的旁批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等一些线索、重复性的情节进行预测,课后题也提示了预测的角度和相关依据。
通过精读课文的示范,让学生掌握预测的两个重点:(一)预测是要根据一定的线索做出有依据的猜测,而不是凭空乱猜。
除了文本中的内容,还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和课外拓展的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二)预测的最终评价方式不是判断预测的对和错、好和坏,而是在不断的假设和验证中修正自己的预测,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到使用预测策略去阅读的乐趣。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留给学生更多预测的空间。
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边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结局。
课后题提示了预测的角度和依据,并指导学生处理好自己的预测和后面文本实际内容的关系。
童话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童话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对于童话故事的课程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知道一些道理。
为此,可以提早制定一个相干主题班会方案。
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童话教学设计案例分析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童话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篇1活动目标:1、认真视察图片,知道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活动重难点:1、重点:通过视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2、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知道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浏览爱好。
活动进程: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品?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爱好吃什么味道的粽子?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视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爱好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2、出示ppt3,提问: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
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⑶教师小结:本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可以讲出好多的故事。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通过学习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1.学习童话故事的阅读理解。
2.学习童话故事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幻灯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幻灯片图片,向学生介绍童话故事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Step 2 学习童话故事1.学习童话故事《白雪公主》。
教师朗读《白雪公主》故事,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童话故事《小红帽》。
重复步骤1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小红帽》故事,理解故事的意义和情感。
Step 3 分析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童话故事的特点,如奇幻的情节、明确的善恶角色、简单的结构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Step 4 欣赏童话故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如《灰姑娘》、《睡美人》等。
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并进行情感体验和讨论。
Step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童话故事的特点,概括童话故事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Step 6 作品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教师提供指导和辅助,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创作。
Step 7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评析】本节课以童话故事为主题,通过学习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设计合理,步骤清晰,通过导入、学习、分析、欣赏、总结、创作和展示等环节,使学生在理解童话故事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造能力。
在学习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使用幻灯片图片引入新课,使学生对童话故事产生兴趣。
在学习具体童话故事时,教师进行朗读和跟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中心思想。
大单元童话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童话故事的基本特征,如奇幻的情节、鲜明的角色、寓意深刻的主题等。
- 学生能够运用童话的语言和结构,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征和创作技巧。
- 创作一个具有奇幻情节、鲜明角色和深刻寓意的童话故事。
2. 难点:- 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融入童话故事中。
-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新颖有趣的童话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童话故事选集、多媒体课件、创作素材。
- 设计童话故事创作指南和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 阅读指定的童话故事,收集创作素材。
- 准备创作童话故事的笔记本或纸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话题引入: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 活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导他们观察和讨论故事的特点。
(二)阅读与讨论1. 阅读:让学生阅读指定的童话故事,了解故事情节、角色和主题。
2.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角色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三)创作指导1. 故事构思: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故事板等方式构思自己的童话故事。
2. 创作指南:提供童话故事创作指南,包括角色设定、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
(四)创作实践1. 分组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构思创作童话故事。
2.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评价与反思1. 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学延伸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童话故事,扩大阅读视野。
童话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童话教学设计(通用15篇)童话教学设计1小学生的梦幻世界是心灵世界的一个突出特点,小学最宝贵的思维物质是善于想象和幻想。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童话故事作文教案,希望对老师有帮助!教学设计思想:学生进入一种童话故事情境,促使学生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
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互相启示,体会到合作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意义。
让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就能够感受到写作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了以学习写作,投入热情去学习写作,进行习作实践。
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将绘画、手工、游戏性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与写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动物的图片地图片等教学活动流程设计:什么叫童话,童话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适合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拟人化的手法、丰富大胆的想象,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第一步:编童话想一想:“我们”来干什么了?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一幅草地上的图画。
慢慢贴上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是在哪里?上面有哪些小动物?再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让学生同学自愿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启发学生想象: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想一想,你们这几个可爱的小动物到这里干什么来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你们做了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话?神态怎么样?第二步:讲童话小组内互相交流口语交际课上,班上召开一次“我们小组的童话游戏”信息发布会。
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的游戏是怎么玩的,其他同学作补充。
交流完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童话游戏最有趣、最吸引人?然后,请同学思考一下:假设你们小组的游戏再修改一下,故事情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每个角色在游戏中说的、做的会有怎样的改变?第三步:演童话到草地上玩一回“童话游戏”时间活动课上,把学生带到一片草地上面,让学生在草地上面分角色来玩童话表演游戏。
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头饰代表的一个小动物角色,戴上自己做好的头饰,按照想象好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演一演小组内商量好的故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单元主题“童话世界”二、单元分析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选取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不同风格的童话作品。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感受童话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想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故事性强:每篇童话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主题多样:涵盖了关爱、梦想、勇气、团队合作等多个主题,通过这些主题的呈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言生动: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童话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模仿。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童话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但在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和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单元目标(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 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学习童话中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能够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1. 通过阅读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或创编童话。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童话”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童话”单元主题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模板学段科目:三年级语文单元主题:童话单元组构: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
学校名称:(未给出)设计主持:XXX、XXX、XXX、XXX教材版本:部编版授课年级:三年级团队成员:(未给出)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本单元主题为“童话”,共安排四篇课文,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在牛肚子里旅行》为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研究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通过这两篇课文,让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自主阅读,但对文本的认识不能深入,需要借助研究活动,提升阅读理解力。
这学期,三年级同学刚从二年级升上来,正处于从低年级到中年级过渡时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研究目标:1.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26个汉字,能够正确读写34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能对文中的人物做出简单的评价。
3.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变化。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
4.能够把指定故事讲给别人听,体会故事情感。
单元研究评价设计:本单元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感情,并能够讲述故事。
研究单、口语交际所用的方法或工具未给出。
单元教学结构设计:第一课时:研究《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研究《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三课时:研究《在牛肚子里旅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线索。
第四课时:研究《在牛肚子里旅行》,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故事主题。
主要教学活动内容:通过“问思”以及人际交往式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构成立体课堂教学,在“问思”、“交流”、“倾听”、“思考”以及“表达”中,利用文本,感受人物形象,感悟故事主旨,达到提升阅读理解力之目的。
整体构思:文章已经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对于学校名称、团队成员、研究单、口语交际所用的方法或工具等信息未给出,需要完善。
另外,可以对部分表述进行简洁明了的改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话”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评析一、总体教学目标依据对2011版《课标》的研读,对“童话”单元教材的分析,对教材“单元导读”中所提出的“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的思索,我们把童话单元总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认读会写单元要求的生字,认读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单元“读读记记”“读读写写”要求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四篇课文;3、通过分角色朗读、讲故事、续编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边读边浮现画面、对比等方式进行阅读,理解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5、体会童话的主要特点:经过曲折,想象丰富,结局美好;6、体会童话的情趣盎然、奇妙,通过写童话、讲童话、读童话引领学生走入童话世界,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整合设计思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这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首先从内容上整合,打通课与课之间的界限,把四篇课文的教学当作一个整体。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约需1——2课时。
前五个模块完成教科书上的主要内容,后一个模块为“课外拓展阅读”。
拓展的内容来自同学们喜欢的各种童话经典书籍,主题是和本单元的内容紧密练习的。
设计这个单元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整合——故事结构、童话体裁、语文学习能力。
以童话体裁为整体情境,以故事结构为连接各部分的纽带,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
每一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模块大多从整体入手,进行整体感受。
在进行细节探究的时候,努力找到最小的点或者最典型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去自己探究发现课文中更多的点。
三、具体教学设计一、“预习导读”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词,会写难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玩游戏“我说你来猜”,让学生猜“匹诺曹”、“美人鱼”等童话主人公,引出童话。
2、师归纳总结,引出童话故事。
【点评】教师教法灵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导入新课,为本单元学习童话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教师精心选择了“匹诺曹”、“美人鱼”“七个小矮人”等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主人公,以旧知带动新知,不仅让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且缩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检查预习情况1、同桌交换童话预习单,互相检查预习作业。
2、师展示两个学生的预习作业。
3、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点评】教师精心设计了童话预习单,预习的内容清晰明了,提高学习预习的效率。
教师注重反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并展示,这样,教师不仅了解了学情,而且让学生互相学习。
三、学习书写难字1、指名学生说本单元中最难写的字。
2、师范写3个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3、学生书空,并把难字写一次。
【点评】教师以生为本,以学促教,教师将文本与学情融为一体,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落实了单元模块教学的书写难字目标。
四、认读重点词语1、教师将单元的重点词语分类,指名学生认读两个字的重点词语,纠正字音,并引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2、开火车认读三个字的重点词语,引导ABB词语变调的读音。
3、男女生比赛认读四个字的词语。
【点评】教师将整个单元的重点词语分为三类,每类词语各有侧重点,学习的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教师设计了多种认读方式: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五、朗读课文1、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自由朗读本单元中最喜欢的段落。
2、指名两小组学生朗读。
3、指名学生评价。
4、教师范读课文段落。
【点评】教师以生为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段落朗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教师注重示范,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
六、初步感受童话1、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读了四篇课文的感受。
2、指名学生交流分享。
【点评】四人小组交流为所有的同学提供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是一次很好的说话训练,课堂四十分钟毕竟有限,让每个学生上台交流是不可能的事,为了照顾全体,四人小组交流是最见效的方法。
七、教师小结二、“感受内容”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填写故事结构单,从中掌握了解故事的基本方法。
2、学生能根据故事结构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通过结构单发现童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填写故事结构单,从中掌握了解故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结构单发现童话的特点。
教学流程:一、出示课题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初步学习的四篇童话故事。
2、师随机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幸福是什么【点评】上课伊始,学生回忆上节课初步学习的四篇童话故事,老师随机板书课题,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同时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了解故事结构1、老师借助PPT出示学生所熟悉的三个童话故事图片。
2、指名三、四名学生讲述其中的一个童话故事。
3、老师在学生的讲述中,提炼故事的基本结构。
4、师小结:要清楚了解一个童话故事,我们就要弄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其中事件我们可以细分为故事开始、经过和结果。
我们把这几要素整理成故事结构单。
5、出示故事结构单,学生进一步明确故事的基本要素。
【点评】学生讲述熟悉的童话故事,一方面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了,课堂自主学习的时效性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另一方面在讲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结构的各个部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巨人的花园》故事结构1、学生默读《巨人的花园》2、师生合作完成《巨人的花园》故事结构单。
①、引导学生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角,并填写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填写。
②、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起因并填写。
③、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结果并填写。
④、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和结局找出故事的经过并填写。
3、小结填写故事结构单的方法:在了解童话故事时,我们可以先了解故事起因和结局,再结合起因和结局,回想过程中主要发生些什么事,这些事就是故事的经过。
【点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通过合作填写《巨人的花园》故事结构单,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把握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学生受益的就不仅仅是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了。
而是掌握了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为以后的阅读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自主填写结构单分享交流1、学生自主填写《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和《小木偶的故事》结构单2、四人小组分享交流3、指名反馈交流4、师小结: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把巨人、小木偶、鸟儿和三个小孩的困难解决了,我们学会了解童话故事结构的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要用,明天我们还要用,也许我们一辈子都用得用。
【点评】在此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主默读并填写故事结构单,一方面,让进入四年级的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文,并能提取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以致用,把刚学到的把握故事结构的方法得以运用和巩固。
五、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发现童话特点1、根据结构单,指名概括各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根据结构单,引导学生发现童话的特点。
①、师引导学生借助故事结构单发现“经过曲折”这一特点。
②、四人小组讨论,继续找出童话的其他特点,并代表汇报。
3、小结:同学们,这这份结构单对我们把握故事内容,了解童话特点很有帮助,以后读童话记得用上这份结构单,它一定会给你便利和帮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童话其中的三个特点,分别是:经过曲折,想象丰富,结局美好。
【点评】借助故事结构单,学生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和发现童话特点这一重点和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
三、“体悟情感”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四篇童话的主要角色情感变化。
2、领悟四篇童话故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后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法的迁移。
教学流程:一、复习讲述故事,交流启示道理1、指名四名学生讲述本单元四篇童话故事。
2、学生交流童话故事的启示道理。
3、师过渡,引导学生读故事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点评】教师的引入自然,与第二模块的教学衔接紧密。
从复述故事内容到交流启示道理,再过渡到体验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模块之模块的衔接浑然一体。
二、以《去年的树》为例,学悟情感1、教师播放《去年的树》多媒体课件,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2、指名学生交流看完《去年的树》视频的感受。
3、师点拔:小鸟历尽辛苦找到好朋友,可是他的好朋友已经不是去年的树了,它变成了灯火,小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它仿佛看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A.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
”B.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
”5、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两个“看”字读出鸟对树的真情。
6、教师把鸟儿的三次问话连起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出示:“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哪儿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7、学生交流体会鸟儿心情的变化。
【点评】教师在引导孩子谈谈看了故事后的体会的基础上,出示两个“看”字,领悟小鸟对大树的真挚情谊。
然后在回到全文找到句子有理有据地去体会情感。
这样就教给了孩子们一个明确的读书方法:由内容到情感再到语言文字,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
教师多样化引导,力求学生读出树与小鸟至死不渝的情感。
三、举一反三,自悟他文情感1、教师总结学法,引导学生读文章不但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读懂文字背后蕴含的意思。
2、学生自学余下三篇童话故事,找出故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写下体会。
【点评】教师以生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好学生一本教材,学生受益的可能是一个学期,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学生受益的也许是一辈子。
教师总结学法,给学生线索,放手让学生自学。
四、汇报交流,共同学习1、学生交流在《巨人的花园》里找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学生交流在《幸福是什么》里找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3、学生交流在《小木偶的故事》里找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生活启示。
【点评】教师以学促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分享感受,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思维逻辑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达到双赢效果。
五、归纳学法,总结收获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在童话小屋里一路追寻,先了解了四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丰富的情感,又读懂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最后获得了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