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
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研究
![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a50598daef5ef7ba0d3c64.png)
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研究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其中富有情感,很有个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很容易激发,它具有很独特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创新教育进行开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1、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情景,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创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你所教授的东西感兴趣时,他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运用语言时有所创新,我们所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应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上,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天赋能力。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的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出现,他们能能动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改变教师课堂角色意识,创设学生创新思维环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意识,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协商、合作和对话,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多向思维中依据自己的不同想法自觉地进入探索新知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
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9d94eee524de518964b7d0a.png)
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摘要语文课程是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起着传承中华文化和凝结民族感情的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和高职院校教改要求,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将创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新时期给语文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现代社会发展中各行各业会用、用好语文的人才,要让语文课在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增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砝码,使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切思维及技术“设置平台”,进而使这些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发挥好语文的作用,语文教学就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把创新精神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在创新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培养创新。
一、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联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人的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支柱,创新性思维则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
何谓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即富有创见的思维,包括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它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阐发新见解、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
创新思维是可以训练的。
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十分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把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开发作为教育的目标,这是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也反映了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c6738ce89eb172ded63b752.png)
一
在拓宽语 文学习的空 间上改进 教学方法 ,要大胆走 出课 文 、走 出课本 ,让课 内 “ 长骨” 、课 内 “ 肉” 长 。
四、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典型引路 ,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 一 在现行 语文教材 中 ,有关创新的事例俯拾 即是 。前人先 辈 的探 索精神 ,令学生 钦佩。 同样 ,生 活中的小小发 明,也 能点 燃学生 心灵创新之火 。如一句优美 的广告 词 ,也会使学生大 开 眼界 ,跃跃欲试 。一 位教师别开生面地 开了一堂广告词欣赏 创 作课 ,先引入 了一些社会 上流行 的广告语 : “ 永恒青春 ,来 自 步森” “ 奥柯玛电器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 要想皮肤美 白, 早 晚用大宝 ” 。接着分析广告词与商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让 学生 为学校 、班级设 计形象 口号 ,居 然收到许多富有特色 的 口 号 。如 “X X中学 ,藏龙 卧虎 , ×X班级 ,龙藏 虎卧” “ 流 一 学校 ,培养一流学生”等 ,不 一而足。典型引路 ,富有启发性 、 鼓动性 ,给学生 以创新的勇气 和希望 。 ( )教法灵活 。引导学生创新。 二 布 鲁纳在 《 教育过 程》一书 中曾说 : “ 教师不仅仅是传 播 者 ,而且还是模范 。看不到教学妙处及其 成功的教师 ,就见 得 会促使 别人感到这 门学科 的 内在刺激力 ……倘 若教师不愿 冒作 出假设 的风险的话 ,为什么学 生该 冒这种风险呢? ”要培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 ,教 师首 先要有创新 意识 ,因为学生 的创新 意识 在 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 意识 。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 , 在教学 中敢于提 出种 种 “ 假设” ,敢于 “ 冒险” ,教学手段有 独
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4049186c175f0e7cd137d2.png)
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摘要】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可以从确立教学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激励学生思维和开放课堂教学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49-01创新是人才的本质内涵,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医治多年来积淀而成的教育沉疴,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理念,也就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基于广大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方式、方法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我从确立教学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激励学生思维、开放课堂教学这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
1 确立教学目标要达到创新教育目标,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确立这种教学目标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主要是使教学具有以下几种性质:1.1 发展性:发展性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它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和语言实践,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主体性: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因此,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学习方式,并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安排教学程序。
2 发展学生个性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创新求变、灵活多样、具有个性化恰恰是滋生创造力的土壤。
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
![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https://img.taocdn.com/s3/m/d4f750db195f312b3169a5fc.png)
、
一
的高 尚品德来 感染学 生 .用文 章所 体现 的积极 内容来 陶冶学 生。 教师要严于律 己、 言传身教 。 用周 围一切来点 化学 生。 让学 生从点滴 做起 、 从 自己做起 . 做一个 品德高 尚的人。 二、 改进教学方法 . 训练创新 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此改 进教法已势在必行。改进教法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人手 : 1 嫩 发 学生的学 习的兴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 : “ 如果—个老 师有 能力把学生 的学 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 了一半 。” 由此 。 兴趣对求知、 对刨新 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 . 培 养 学生良好 的学 习习惯 。良好 习惯 的养成 , 是学生主 动 学 习知识 的先决 条件 .掌握 一定 的知识 又是创新 的先决条 件, 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 的。 3 . 培养 学生顽 强的意志品质 。学生仅有 了兴趣和习惯还远 远不够 . 要有坚强 的毅力 和不达 目的誓不 罢休 的精神。只有具 备这种精神 品质 . 才能在学 习过程 中不畏 困难 、 迎难而上 ; 才能 激发创新 的潜 文 、 走 出课本 , 深入 生活、 深 入社会 , 让学生潜 在的创新 意 识 得到充分激 发 三、 优化 教学手段 . 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师授课被形象描绘为: “ 一支粉笔、 两袖清风、 三尺讲 台、 四面徒壁” 。近 几 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脑深入了我 们的学习生活。互联网络包罗万象, 溶‘ ‘ 上下千年” 于“ 分秒瞬间” ; 化“ { 2 万里” 于“ 咫尺之间” 。传统单调的课堂 下 子变得有生动 有趣了。 学生们走进 了多媒体教室, 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 多媒 体教学容量大 。 效率高。 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彩的耐面、 迷人 的背景 、 亮丽的色彩、 奇妙的图形动 画、 清晰的教学流程、 新奇 的拓展延伸 , 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 的 探究与仓 嘶 . 从 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网络化教学的兴起 , 网络资源 的 共 享。 学 生仓 I 习的范围直接扩大到了课堂教学 ( 四 十五分钟) 之外, 学生能 自 主地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知识资料; 能 灵活 地借助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互动学习。网络化教学的合理利用 让 学生爱创、 乐创 . 变成勇于刨新的—代新 人 。 初中 语 文教学肩负着极其 重大的历史责任 . 是一项 艰巨而 神 圣的工作 。 同时 . 创新 教育也是—个崭新 的课题 , 语文教学需 要创新 教育为它注入活力 . 让它 向更加正确 、 健 康、 文 明的方 向 发 展。 当然 . 刨新教育这 一课 题 , 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 庞大的 载体. 只有把创新 教育巧妙 地融入语文 教学 , 并 从某种 程度上 指导语 文教学 . 才 能推进语 文教学整体 改革 , 培 养 出综 合素质 高 的创新人 才。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5f0e5f3910ef12d2af9e785.png)
与学生 的“ 思维 ” 有机 地结合起来 , 发挥学 生的 主观 能 动 性 ,整 个 教 学 过程 让 学 生始 终 处 于一 种 思 维 冲 撞的状态之 中,使学生对新 知识 点产 生强烈 的求 知 欲, 从 而不 由 自主地进行兴趣型 、 进取 型学 习。使学 生在主动 的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识 运用的启 发式 方法 有质 疑式 启发 、 情景式启发 、 对 比式启 发 、 实践式启发 、 类 比式 启发等 。 1 . 所谓直观式启发 , 就是凭借教具及 多媒 体 , 不 断地刺激学生 的不 同感官 ,由此促进学生积极 地进 行思考 , 从 而达 到发 现 问题 、 解 决 问 题 的 目的 。 随 着 人 民群众生活水平 的普遍提高 ,现代化建设 步伐的 日益 加快 , 充分运用多媒 体教学 、 远程教学手 段 , 也 是 当前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形式。这 一形 式 同样 可 以在 启 发 式 教 学 中得 到 充 分 运 用 。 2 . 所谓事例式启发 , 就是通过具体形 象的事例 , 激发学生联想 和思考 的一种启发方法 。在使用 此种 方法 时 , 教师要根据教材 内容 , 有可以选用事例式方 法教学 的课文 时,就要精心选一件与此相关的典型 的其他事例进行生动形象地说讲 , 进而导入正课 。 此 种方 法 ,同样可 以使学生对课文 中的人和事产生好 感, 引发共鸣 , 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运 用这种启 发方法 , 教师的事例 演说是很关键 的一招 , 必须课前 做好 充分 的准备 , 绝 不能草率行事 。 3 . 所谓 实践式启发 , 就 是通 过不同的活动 , 通过 过程体验来巩固基 础知识 ,进而发展思维 的一种启 发方法。 在语文知识 的讲授 中结合教学 内容 , 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进行课 文名篇 朗诵 比赛 、 主题演讲 比赛 、
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bed53ac284ac850ad024232.png)
运 用传统手段 ( 例如 : 粉笔 、 黑板 、 挂图、 实 物、 模 型等 ) 教学 , 大多是 以语 言 、 文字 、 符号 为 信息载体 , 适宜传授知识型信息 , 而对文字作 品 的理解 、 欣赏、 感悟 , 由于学 生阅读水平 参差不 齐, 很难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理想 目 标。 创新教育 这一适应时代精神的教育的确立 ,必然要求有 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 中运 用计算机 、 电视机等现代教学媒体教学 , 必然会 发挥其重要作用 ,从而使我们真正迈进教育信 息技术时代 。 1 、 教学媒体现代化。采用现代教学媒体进 行教学 , 生动 、 形象、 感染力 强 , 五彩 的画面 、 神 秘 的背 景 、 亮丽 的色彩 、 出奇不意的拓 展延伸 , 都易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 内部动机 ,对学 生智能发展 的每个环节 : 感知 、 理解 、 记忆 、 应 用 等, 却能起到有益 的影响 。 2 、 调动各种感官 。 人们 的学习 、 对知识的掌 握, 是通 过各种感 官( 眼、 耳、 鼻、 舌、 身) 把 外界 信息传递给大脑 中枢而形 成的 。 这些 感官 的功 能 多异 , 其 中数 眼显 灵 , 耳 次 之 。在 学 习 中 , 眼、 耳、 鼻、 脑 的功 能发 挥得越 好 , 学 习效率 就 越 高。现代教学 的应用 , 可 以大大延伸人体 , 特 别是 眼、 耳 和脑 的学 习功 能, 因此 能够增 进学习 效率 。 3 、 选择性增 大信息量 。 采用 现代教学 媒体 进行 教学 , 可 以扩大信息 的传递范 围。如 广播 电视 、 计 算机 网络 等 , 向学校 、 社会 、 家 庭传 输 课程 ,凡是有 电视机或计算 机终端 的地方 , 都 可成 为课堂 。 一个 教师能 同时教成千上 万的学 生, 大大节省 了师资 、 校 舍和设备 , 扩大 了教学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策略[论文]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b45cdb49649b6648d74738.png)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
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境和改变教学策略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母语的主要渠道,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根基。
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发散学生思维,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给创新教育打好基础1.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生日后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进行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注重语文中的品德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包括创新精神在内的各种优秀品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真正让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
通过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对学生进行情感内容的教育,引导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以文悟道、用道显文、文道合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传授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培养学生的情感,教会学生为人之道,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优化教学环境,为创新教育提供条件1.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谈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4b28e628bcd126fff7050bb4.png)
远远不够, 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 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才能 激发创新 的潜意识 。( ) 四 在拓宽语 文学 习的空间 上改进教 学
方法. 要大 胆走 出课 文 、 出课本 , 走 让学生 课内 长骨 、 外长 课 肉, 让潜在 的创新意识大 展宏图。 教 师应 通过讨论 、 研究 、 实验等多种教 学组 织形 式 . 创设 学生主动参 与的教育环境 ,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习。 使学 习 过程成为学 生在 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 的发展过程 。
( 上接 第 4 4页 )
都 没标 有汉语 拼音特 有 的四人 声调 标识 ,因此 ,汉 语拼 音 Tii a a 并非一定得 拼了“ 白” b 太 两个汉字。对于这种情况 。 最妥 贴 的办法是有个简明 的注 。 点到为止。
比较译文
Th c a t gBe uy o Mt T ia Ev rS o ) eEn h n n a t f . ab i( e n wy . i
维普资讯
学问 ・ 科教探索》
第 2 卷 1 4 6
谈创 新教 育在语 文教 学 中的渗透
陈润 竹 ( 河南省濮阳市特殊教 育学校
【 要】 摘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 学中。在语文教学
中教 师应 改进 教 学方法 , 渗透创新教 育 ; 改进 手段 , 融入 创 新 教 育; 改进教学观念 , 大胆 改革创新 。使语 文教 学充满 生机 和 活 力. 让学生 翻译是 创造性的工作 , 一个好 的翻译者 自然要精通两种
语言及对其的有效把握 。 【 参考文献 】 [ ]可自然 . I. f 语用学与 英语学 习【 . M】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19 . . ) 9 7( 4 . P8
让创新教育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让创新教育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948fdb25b4daa58da0114ab3.png)
法, 以达到开卷有益 。() 3 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 。在阅读
中必须从 内容 到形式, 由形式到 内容 反复深化, 并适时使用工具
的故事; 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 故事 ; 一个无 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 的故事… …他们争先 恐后地 说出了几十种答案 ,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 这样的发散思
十分有 限的, 更多的是课外阅读, 学生 自主 阅读 , 只有大量地课 外 阅读才能真正起 到增 长见识 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
艺术 的指导、 有创造性地指 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
这是学生课外 阅读 时间的标志, 可一期~订 , 中途做必要修改, 使其常新, 保证切实可行。( ) 2 指导学生获得基本 阅读方法 。教
次, 只要有道理 、 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 不要在他们发言
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 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 , 你不拘 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 而多思考 多琢磨 , 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
次 , 使 学 生 的思 维 严 密 、 面 、 刻 、 活 。推 而 广 之 , 一 切 能 全 深 灵 看 事 物 、 件 、 析 人物 也就 都 能 从 不 同 的角 度 去提 炼 、 究 , 事 分 研 以激
二 、 设情景 , 创 激发学生 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创设情景 , 进行视角转换有助 于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 例如 : 我在讲完《 皇帝的新装》 之 后 , 出了这样的问题 : 提 同学们仔细想~想, 我们身边有没有像 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 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 的说 : 有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题 目就有不同的答案 。拿分段来说吧 , 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 层次脉络 , 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 章也是一个多面体, 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会划出不同层
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35eb17b7767f5acfa0c7cdf3.png)
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需要大量的创造型人才。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大批的创造型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作为各科的基础,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利用七尺讲台做好创新教育,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课创新教学要以更新观念为前提创新是“人类文明之源钱,是新世界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前进之动力,是个人成才之基础。
”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而创新的思想观念,又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有了坚定明确的创新思想,创新才有动力,才有目标。
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革掉以往陈旧的思想意识、不断输入新的思想理念,高度重视创新,并倾注大量的心血,投身到语文课的创新教学中。
1.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创新的价值,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的价值,才能不断提高创新教学的能力,并积极的实施创新。
一方面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大胆改革图新;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坦然面对各方压力。
新生事物一开始往往不一定为众人所接受,有时甚至还会遭到多数人的反对。
我们应保持宠辱不惊,看大海潮起潮落之心态,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我们要有动态的知识观。
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量也在急剧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知识内涵也在不断扩大;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周期日渐缩短…….这种种变化都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随着教改的深入,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和时代韵律,谐改革之节拍。
3.我们要有积极的人才观。
当今世界是知识技术竞争的时代。
俗话说得好,时代造就人才,而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要看他的学分多少,学历高低,而且更注重他面对新问题的迅速反应和他驾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
鉴于此,我们老师肩上的担子就更重,责任会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时,必须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新型人才。
把创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把创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41897000f12d2af90242e683.png)
把创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21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
因此,把创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1.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知识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
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装“雾里看花”,临考时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要考虑:(1)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漪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兴趣对求知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对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2. 采用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教师授课一直拥有得失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
让创新教育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让创新教育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e9721f67af1ffc4ffe47ac53.png)
让创新教育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育个性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创新思维具有独立的知识结构,积极的求异性,创造性的观察、想象力。
这些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潜在的创新求异思维,保证他们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并将它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去,更是学生具备求异的创新心理品质的前提及物质条件。
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会形成创新能力。
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1、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
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
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
”2、追求教学个性化(1)个性化教学思路,就是思路新颖,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一是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课文第二段的处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
让创新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让创新教育融入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dc18a7deb14e852458fb57d1.png)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2d9d589b9d528ea81c7799a.png)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作者:李玉金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2年第12期创新精神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将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为语文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深挖教材,改进方法,兴趣引导,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潜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点,也是学习成功的秘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趣味,努力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亲身体验和探究;善于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独特感受,迸发创新火花。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或巧抓课堂生成,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激发审美情趣,融入创新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逐步走进农村学校,它的容量之大几乎包罗万象,于是原来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味了。
学生们走进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
语文课文经过编者的精选和修改,大多文质兼美。
有的文章情真意切,回味无穷,极富感染力;有的文章文笔清秀,令人赏心悦目;有的文章则富有幻想,诱发想象力。
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感情朗读、情景描绘等感染学生,还可以制成动态课件,营造氛围,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设起学生与作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很自然地领悟到文章的主旨。
如《鸟的天堂》描绘了作者两次来到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榕树下见到的不同情景,这是作者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上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先用录音课件进行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引领学生欣赏动画,激发想象力,最后让学生朗读。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4b6502f2f60ddccda38a0f6.png)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要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敢于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优质优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鉴赏能力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
教师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雾里看花”,临考的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教师需考虑这样几个问题:(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四)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二、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教法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
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创新带来了生机——浅谈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创新带来了生机——浅谈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95e269783e0912a2162acc.png)
育中 。身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环境这一教育因素。因为只有 独 立解 决 问题的 习惯 ,遇到 棘手 的问题 。学会 开动 脑筋 。从 多方 较好的教育环境 ,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欲望,才能 寻找解决问题 的突破 口,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总
让 学生保 有 学 习的激情 。语 文教 学是 丰 富多彩 的 ,同时也 是繁 重 之 ,实 施创 新教 育与传 统教 育不 同之处 ,还在 于创 新教 育它要 求 的。要让 学 生坚持 不懈 地 学 习,更应注 重创 设 良好 的教育环 境 。 要 开放 教育 空间 ,要打破 囿于 学校 ,囿于 教 室的教 育空 间概念 , 如教 室环 境 的布局 、装饰 :可 以张贴 名人 名言 、学生优 秀作 文 ; 让课 堂 向社会 延伸 ,向影视报 刊等 传媒 延伸 ,向 电子网络 延伸 。 可 以摆设 几盆 花 ,点缀 教室 ;… …而这 一 系列措施 ,不仅 能使学 这种 空 间的开放 既 是培 育创新 素质 的需要 ,也 是现代 科技 发展 牵 生有 着舒 适 的学 习环境 。更 重要 的是 它能给 学生 带来 新鲜感 ,保 动教 育 的必然 走 向。身 为教育 者应让 学 生多接触 社会 、大 自然 。 持愉 快 的学 习心 情 。是 不是 只要 改善物 质环 境就 够 了呢? 当然不 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叙 述 思考 ,对 学 生 虽不 能 说 是丝 毫无 轴 。练 为主 线 ;要注重 学生 在教 师引导 下的 自学和 教 师有的放 矢
益 ,但这样的教学在本质上还不属于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应 的辅导 ,使自学和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 ;要给学生提供大
以学生 创造 性 的发挥 为根本 尺度 。换 而言 之 ,就 是要 把 学生 引入 量的独 立钻 研和 自主 实践的 时间 、空 间和具体 条件 ;要 能体现 出 创 造 的创造 才是 教师最 重要 的创 造。所 以 ,我们 说 富于创造 性 的 课 堂 的 主导 活 动 是学 生 的 活动 ,教 师 的活 动 则只 作 为 一种 辅 助
教育与文化创新——创新教育模式与推动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与互动
![教育与文化创新——创新教育模式与推动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与互动](https://img.taocdn.com/s3/m/2fee51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c.png)
教育与文化创新——创新教育模式与推动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与互动教育与文化创新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二者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创新教育模式可以为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而文化创新则为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和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变得愈加重要。
首先,创新教育模式促进了文化创新的发展。
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并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其次,文化创新为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和广阔的应用场景。
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创新的文化表达形式和载体,可以带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而创新教育模式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实践和创新来推动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为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育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与互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创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机构与文化创新机构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教育与文化创新的项目和活动。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文化创新机构更加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
再次,政府要推动教育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与互动。
加大对教育和文化创新的投资和支持力度,鼓励教育机构和文化创新机构合作开展项目和活动,为教育与文化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育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
现代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1 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是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时时处处控制着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
这样的教育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
1.1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激起学生创新意识。
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了算。
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
并且阅读一篇课文,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
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1.2 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①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可一学期一订,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
②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
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
③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
④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
⑤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
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只有“读书万卷”,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
在作文训练中应当这样:①提前明确写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
②写作时间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
③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
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办小报,向报社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层次。
1.3 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
一直以来由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
2 引入多媒体技术,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
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多了投影仪、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
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了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3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中,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
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们却“雾里看花”,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要考虑:①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③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④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