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三含解析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归纳内容要点含解析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归纳内容要点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8d8d0110a6f524ccbf8584.png)
归纳内容要点(时间:45分钟分值:44分)一、基础题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4分)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jiù)①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日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②,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③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④。
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僦(jiù):租赁。
②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③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④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1.简要概括瓶庵的性格特征。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好学行道。
②仁义孝友。
③做人有度量。
④公正无私。
【参考译文】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
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
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2018届高考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2018届高考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0fdd5cecf61fb7360b4c6536.png)
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
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廉》) 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马之千里者(《廉》) 能日行千里的马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佩带着长长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
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 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
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谓语前置
正常 主语+谓动词 主语 +谓动词
不正常了
自从表现差被调换位子后, 我就……
谓语 前置
即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偶尔将谓语置 于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 强烈的疑问或感叹。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 译文:“我的少年中国,美丽啊!” 3、美哉,山河之固!(《资治通鉴》) 译文:山河险固真好啊! 4、小人哉,樊须也!(《论语 子路》) 译文:樊须真是个小人啊!
1、“相”或“见”字解释为“动作 行为偏指一方时”,宾语前置。
例如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2018版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含解析
![2018版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23ccbe77232f60dccca13f.png)
专题强化训练(十一)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注意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王珪字叔玠。
幼孤,性雅澹,少嗜欲,志量沈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季叔颇当时通儒,有人伦之鉴,尝谓所亲曰:“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
”高祖入关,引为世子府谘议参军。
及东宫建,甚为太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巂州。
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珪献言:“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故古者圣主,必有诤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选自《旧唐书》,有删改)1.季叔颇当时通儒,有人伦之鉴,尝谓所亲曰:“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珪的)小叔叔王颇是.当时学识渊博的儒者,有辨别评述人的才能,(王颇)曾对亲近的人说:“家族兴盛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了。
"2.故古者圣主,必有诤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谏言答案:因此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七个直言敢谏的臣子............如果不被采纳,他们就一个接一个以死进谏。
..二、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注意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平阳人。
乾道八年进士,累官太常丞。
孝宗临御久,事皆上决,执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惧顾望。
谊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名乎?”及论乐制,谊对曰:“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
"上遽改容曰:“卿可谓不以官自惰矣.”知徽州,陛辞,属光宗初受禅,谊奏:“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
”至郡,歙县有妻杀夫系狱,以五岁女为证,谊疑曰:“妇人能一掌致人死乎?”缓之未覆也。
专题18 文化常识-2018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 Word版含解析
![专题18 文化常识-2018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b56592680203d8ce2f246b.png)
母题十八:文化常识【母题来源】2018年高考新课标1卷第11题【母题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 含解析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8e5d73561252d380eb6e84.png)
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基础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禁家人侵渔张养浩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现在多写作“”,编者注)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
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节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e50dc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d.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规范练十一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尚德缓刑书(节选)[汉]路温舒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大宗。
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
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
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
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
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
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
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
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此仁圣之所以伤也。
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共358张PPT)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共35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26017ecaaedd3383c4d3b8.png)
-6-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 分) ...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 足下也 期:期待。 . B.真可惜 也 .. C.使圣人微 旨不传 . D.参 之于上古 . 可惜:令人惋惜。 微:精深微妙。 参:检验。
解析:依据上下文语境,此处“可惜”意为“值得珍惜”。
-5-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 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 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 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 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 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 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 为古文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7-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3 分) 饰以温慎 A. 举以予人 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 B. 儿之成,则可待乎 其有国者成败废兴 C.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解析:A项,介词,此处放在动词“饰”后作补语,相当于“用”/连词,表示 目的,“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来”“用来”。B项,两个“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代词,意为“那些”/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是…… 还是……”。D项,连词,表承接关系/表修饰关系。
-10-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 位。 参考答案:(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 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 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解析:翻译时注意字字落实,第(1)句中“天资”意为“上天给予,赋 予”,“异日”指将来,“迹业”即“业绩”,“正”意为“恰好”;第(2)句中注意 把代词“其”代指的写出来,后面要注意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游、 夏”要注意点出人名“子游、子夏”。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2f68fb240c844769eaee76.png)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分类汇编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非狂人也。
自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
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十一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十一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d4ebe6168884868662d668.png)
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十一次考试 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市场洗牌效应显现,ofo 、摩拜两强平分秋色....的格局已经形成,其它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②元明青花存世量本来就少,而大器中的大罐完器更是凤毛麟角....,重金难求,此类大罐每件在绘画的细节上都独具特色。
③2017沈阳国际车展吸引了大批市民,早上展馆一开门,人们就鱼贯而入....,各展区瞬间挤满了前来参观、选购的消费者。
④不知道从何时起,婚闹变了味,在一些地方,闹起来没有分寸,仿佛不闹个天翻地覆就没有氛围,不折腾得七荤八素....就不过瘾。
⑤从《大圣归来》到《摔跤吧!爸爸》,正是观众的口碑,才让这些好作品得以从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浮出水面....,逆袭赢得高票房。
⑥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在协理宁国府中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事无巨细都要操心,玲珑剔透....的她总能在不经意间化解僵局。
A. ①③⑤B. ①⑤⑥C. ②③⑤D. ②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石济高铁正式开通,两地旅行时间从原来最快的四个小时缩短到约两个小时左右,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中的“四横”完美收官。
B. 如果我们有了过硬本领,就能够不为风险所惧,不为扰所感,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把伟大的事业推向新境界。
C. 《见字如面》中“见字“重文,“如面”重人,两者的结合为观众展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形象,从而感动于他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三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5509275f0e7cd184253671.png)
第(1)小题中的“知” “污”等字的含义和“誓于神” “自污”的句式特点,第(2)小题中的 “酣” “蜂” “下”等字的含义,第(3)小题中的“蠹” “忧”等字的含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薛嵩传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 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 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 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 . 嵩惶惑迎拜于 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 . 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 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 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 以丧归。及免丧,累授右卫将军,在南衙凡三十年。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 中丞,理有能名。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 察等使,累有战功。滑州城西距黄河二里,每岁常为水患。平询访得古河道,接卫州黎阳县界。 平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同上闻,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 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居镇六 . 年,入为左金吾大将军。未几,复为郑滑节度观察使。 长庆元年,幽镇叛,杜叔良统横海全军讨伐不胜,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棣州为贼所 窘, . 朝廷乃委平以偏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 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仍推突将马狼儿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二)!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二)!](https://img.taocdn.com/s3/m/63856df0998fcc22bcd10dc4.png)
文言特殊句式(二)1.【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名师点睛1.(1)宾语前置。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考点十一理解文言句式并翻译文中句子含答案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考点十一理解文言句式并翻译文中句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35e3d6bd97f192279e9d5.png)
考点十一理解文言句式并翻译文中句子题组1 文言句式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答案 D解析“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下列句子中与另外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答案 B解析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答案 A解析A项,主谓倒装。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答案 D解析D项,“大阉之乱”和“四海之大”两句为定语后置,其余均为宾语前置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无情郎安在答案 A解析A项,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项,“夫”句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子”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C项,“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项,“子”句无前置宾语,“无”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答案 A解析A项,判断句,其余为被动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文言文阅读(教学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文言文阅读(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81ad6da38376baf1faec6.png)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包括:(1)理解层级(B级)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级)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级)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主要具备B级和C级两种能力。
一、快速有效地读懂一篇文言文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读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题目?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快速的简便的方法?现将一种切实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三读法”简介如下:1、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1)看内容是什么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
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
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之所以这样读,在于文言文本身是“文”。
从高考试题来看,无论实词、虚词都强调根据语境答题,更不用说信息的筛选和文意的分析概括。
2、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为了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
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一是知人。
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是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一)(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一)(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bc3cf033d4b14e85246852.png)
文言特殊句式(一)【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包身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包身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9082f3b763231126edb11fc.png)
第11课包身工·知识概览·【作者简介】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
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新闻工作者。
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体裁知识:报告文学是新闻的一类,是文艺通讯,特写,速写等的总称。
以文学的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
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重点理解】一、思考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提示】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
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
二、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再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的?【提示】吃:洋铅桶浆糊一般的薄粥、两粥一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
粥的成分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
莴苣的菜叶就是难得的佳肴。
穿:没有例外地穿着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条纹的裤子。
破脏的粗布鞋,缠过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住:蜂房般的格子铺;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
行:包身工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和工厂之间,两点一线,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
三、包身工制度是20世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现在学习这篇报告文学是否还有现实意义?【提示】课文虽然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20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
从这个角度讲,文章仍然有它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可以引导我们关注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0dc006561252d381eb6e55.png)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分类汇编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 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 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 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 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 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 酺 、胡广, 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 .之名乎?鲁人颜太初, 字醇之, 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 不治章句, 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 .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 蘙 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 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 慕嵇康、 阮籍之为人, 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翕然效之, 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 ..,非狂人也。
自 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 .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 ,例为令 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 ,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 ,则守长不事厨传矣。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018附录全文3鉴赏知识2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018附录全文3鉴赏知识2](https://img.taocdn.com/s3/m/31d74015f12d2af90242e640.png)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018附录全文3鉴赏知识2三、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术语集释表达技巧是指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来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一)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即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等。
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中小学资料】备战2018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11 扩展语句(含解析)
![【中小学资料】备战2018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11 扩展语句(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fef94b27d3240c8447efbc.png)
专题11 扩展语句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词、短语或句子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将其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
结合近年考情,可以看出高考对扩展语句的考查呈现出考查形式相对稳定的特点。
扩展语句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1.句意丰富型扩展。
一般给出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考生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通过添加恰当的修饰成分,或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之内容充实、具体生动。
2.意象组合型扩展。
一般情况下,题目给出几个意象或几个相关的动词、形容词,要求考生运用给出的词语描绘出一种画面,营造一种意境。
3.话题拓展型扩展。
题目给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进行扩展,这种题型实际上就是微写作。
4.情景再现型扩展。
试题设定一个情景,或给定一个语句,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还原一个场景。
5.续写语句型扩展。
即题目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续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综观上述考情,话题拓展型、情景再现型、续写语句型扩展题是重中之重。
考生在复习时,一是要加强修辞手法方面的训练;二是要加强就事论事的说理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把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等知识点与扩展紧密结合起来。
考向一句意丰富型扩展1.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要求:①增加修饰成分或分句,使语句更加形象、生动;②语句间要衔接、连贯,突出一个中心;③扩展后的句子在50字左右。
叶芽点缀着大地。
【答案】示例春天的气息刚到,树枝间新吐出的宛如婴儿手指般鲜嫩的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黄一块、黑一块、又泛着浅浅绿意的大地。
【解析】第一步,抓住句中的三个中心成分“叶芽”“点缀”“大地”。
第二步,给“叶芽”增加定语,给“点缀”增加状语或补语,给“大地”增加定语。
补上的定语、状语、补语要符合“叶芽”的特点,比如,时间应是初春时节,“叶芽”看起来是鲜嫩的等。
第三步,看懂要求,要“形象、生动”就得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外,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学/2.下面是诗歌《水乡行》的前四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前两句扩写成一段描述性的文字,60字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三)【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御史梁晳次先生传【清】王士禛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晳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固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取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
未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
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
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操如此。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注】①内典:佛经。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2)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3)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3)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语句。
翻译时要注意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特殊句式,如第(1)小题中的“知”“污”等字的含义和“誓于神”“自污”的句式特点,第(2)小题中的“酣”“蜂”“下”等字的含义,第(3)小题中的“蠹”“忧”等字的含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薛嵩传薛嵩,绛州万泉人。
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
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
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
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
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
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
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
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
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
大历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
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
及免丧,累授右卫将军,在南衙凡三十年。
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理有能名。
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
滑州城西距黄河二里,每岁常为水患。
平询访得古河道,接卫州黎阳县界。
平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同上闻,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
居镇六年,入为左金吾大将军。
未几,复为郑滑节度观察使。
长庆元年,幽镇叛,杜叔良统横海全军讨伐不胜,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
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偏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
仍推突将马狼儿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博昌镇,复劫其镇兵,共得七千馀人,径逼青州城。
城中兵士不敌,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仍先以骑兵掩其家属辎重,贼众惶惑反顾,因大败。
狼儿与其同恶十数辈脱身窜匿,馀党降,稍后者斩于鞠场。
明日,狼儿亦就擒戮,胁从者放归田里。
诏加右仆射,进封魏国公,由是远近畏伏平之威略。
在镇六周岁,兵甲完利,井赋均一。
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
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
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居一年卒,册赠太傅。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有删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嵩为.贼守相州秦王为.赵王击缶B.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激于.义而死焉者也C.决旧河以.分水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棣州为贼所.窘诸侯之所.大患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炀皇帝讳广,高祖第二子也。
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
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
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
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乃令持去。
八年冬,大举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
及陈平,执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
及太子勇废,立上为皇太子。
仁寿初,奉诏巡抚东南。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初,上自以藩王,次不当立,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
时高祖雅信文献皇后,而性忌妾媵。
皇太子勇内多嬖幸,以此失爱。
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于后。
大臣用事者,倾心与交。
中使至第,无贵贱,皆曲承颜色,申以厚礼。
婢仆往来者,无不称其仁孝。
又常私入宫掖,密谋于献后,杨素等因机构扇,遂成废立。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
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
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
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馀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
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奸吏侵渔,人不聊生。
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
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
于是矫情饰貌,践峻极之崇基。
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
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
《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注】。
”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选自《隋书》,有删改)【注】逭 (huàn):逃避。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用事者,倾心与交。
中使至第,无贵贱,皆曲承颜色,申以厚礼。
(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照玄上人诗集序【明】刘基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
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
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
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
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
呜呼。
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
情发于中而形于言。
《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
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
后世太师职废②,于是夸毗戚施③之徒,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
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
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
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
惛惛怓怓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⑤,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
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⑥。
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
匠石几人耶。
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原文有删改)【注】①武库:收藏兵器的仓库。
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所不能。
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
③夸毗戚施:指谄谀献媚之人。
④惛惛怓怓:喧扰争吵。
⑤诋訾(zǐ):诽谤。
⑥梧槚:梧桐与山楸树,两者皆良木。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微斯人,吾谁与归A.莫之先也 B.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C.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 D.故为序其端焉1.A2.(1)对掌权的大臣,尽心交往。
宫中使者到自己家中,无论地位高低,(杨广)都屈己奉承,和颜对待,并用厚礼相赠。
(2)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理解并翻译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一定要注意句子所处的语境,也就是把句子还原到文中,理解语境及其大意;另外,还应找出句子中的得分点。
本题集中考查了倒装句式。
第(1)小题中的关键点有,“大臣用事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用事大臣”,翻译为“掌权的大臣”;“第”,府第,家中;“无”,无论;“曲承颜色”,屈己奉承,和颜对待;“申以厚礼”,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厚礼申”,用厚礼相赠。
第(2)小题中的关键点有,“黎庶”,百姓;“至于”,到了……;“未之寤”,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未寤之”,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3.A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