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5大类型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备知识 最近精讲精练 第4练 借助特殊句式断句

第4练 借助特殊句式断句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特殊句式(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如……何”“奈……何” “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奚以……为”“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孰与”“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也要注意那些对仗工整、结构相同,讲究对应的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也能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便利。
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了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好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语境,把握该部分大意,可以看出该部分为三层,前半部分陈述对象是“爽”,中间部分陈述对象是“芝”,后半部分陈述对象是“宣帝”。
然后具体分析断句情况,有关“爽”和“宣帝”的部分,四个选项相同,故设误点在中间部分;“芝坐爽下狱”,主语为“芝”,“坐爽下狱”为其谓语,“芝坐爽下狱”为一整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继而根据句式结构分析,“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各自独立,句式相同,排除B。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 含解析

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基础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禁家人侵渔张养浩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现在多写作“”,编者注)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
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节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025年高考语文核心知识记背清单3:五种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1.判断句文言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标志词语:……者,……也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②标志词语:……也如: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③标志词语:……者也如: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④标志词语:乃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⑤标志词语:为如: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⑥标志词语:则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⑦标志词语:非如:富贵非吾愿(《归去来兮辞》)⑧无标志如: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2.被动句在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形式:①标志词语:……于……如: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标志词语:……见……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标志词语:……见……于……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标志词语:为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伶官传序》)⑤标志词语:为……所……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⑥标志词语:……为所……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⑦无标志如:感斯人言。
(《琵琶行并序》)⑧标志词语:被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倒装句在文言文中,某些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用“之”“是”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3)定语后置①中心词+之+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劝学》)②中心词+之+定语+者如:马之千里者(《马说》)③中心词+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4)状语后置①动词+以+状语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②动词+于+状语如: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③形容词+于+状语如:青于蓝(《劝学》)4.省略句在文言文语句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考点五文言虚词、句式用法归纳

[跟踪快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 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 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 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 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 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 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 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 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 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
《魏略》上说:刘备驻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黄河以北(袁绍), 诸葛亮知道荆州将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 军事。诸葛亮于是往北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 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 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要说什么。刘备喜好制作饰物,当 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送给了刘备,刘备于是自己动手编织。(于是)诸葛亮 进言说:“英明的将军应当有更远大的志向,怎能只是制作饰物呢!”刘 备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我姑 且用它来忘记忧愁罢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仆使方工思以.辑药其淬梗之概以.永其人 B.是穷即且孔益子坚,“不老坠安青少云怀”之.之志.学也 C.一盖瓢将先自生其.其变.理者学而乎观之 D.子臣不诚尊恐先见人欺于于..百王无而一负人赵之上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三)!

文言特殊句式(三)【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御史梁晳次先生传【清】王士禛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晳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固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取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
未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
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
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操如此。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注】①内典:佛经。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言句式第二部分 考点1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 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 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 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 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例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 相当于“ ……的办法”或“用来 ……的”,用来表示手段、 方法、根据、工具等。 【例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 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 (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 或“为什么”等。
突破333
第二部分 考点1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考点1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基础知识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 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等五种。它涉及的方面较多, 也比较灵活。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 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 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 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 定的判断或解说。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 “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 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 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 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例2】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 都作状语。 【例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例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 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 词短语后置。 【例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例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高考语文8-5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①需替换的关键词语: __生___、__喜__、__习__、__好__、__视__、__声__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句式: __“_先__生__生__世__族__”__为__省__略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 _先__生__出__身__于__世__代__显__贵__的__家__族__,__自___幼__不__喜__欢__纨__绔__子__弟__的__习__ _气__,__读__书__崇__尚__古__风__,__把__名__利__看__得___微__不__足__道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写得不好看,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 丞相对此表现得很镇定。有一日他想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 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的字笔势蜿蜒活泼,有如龙蛇飞 舞。他让侄子把句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 子茫然地停下来。(侄子)拿着他写着字的纸去问他:“这是什 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不认识了,便责怪侄子 道:“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写的什么了。”
(3)①诡,一词多义,欺诈。②相,副词,互相。③固定 句式,“怎么……呢”。④诸葛仁林怎么像乐毅那样不忠诚 呢!
【参考译文】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应璩的孙子。应詹幼 年便成为孤儿,由祖母抚养。十余岁时,祖母又去世了,应詹 为祖母服丧时痛不欲生,扶杖才能支撑而起,于是以孝顺闻 名。家中财富很多,应詹年龄稚弱,便请同族人共居一处,把 资产交付给他们,感情如同至亲,人们由此觉得应詹不同寻 常。(应詹)在弱冠之年就出名了,他天性宽宏仁厚,即使别人 冒犯他,他也不会跟别人计较,以学术技艺和文章出名。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一、文言文实词推断6法(一)代入推断法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例::“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句,其中的“躬”在题目中解释为“弯腰”,语意不通,可确定该解释不正确。
正确解释应为“亲自”。
(二)字形辨析法如: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ìn。
觐,“见”旁,从看见之意,解释为“朝拜”。
(三)联想迁移法(1)课内知识迁移法如2012年湖北卷中“唯当就蚁封耳”一句,要想判断“就”的含义,马上准确联系《劝学》中的一句“金就砺则利”,意为“靠近、接近”。
(2)双音联想法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节词,可以联想双音节词来推断。
如2012年湖南卷中“期为君子之归”一句,要想判断“期”的含义,可以联想双音节词“期望”,解释为“希望”。
(3)成语联想法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如2012年福建卷“修篁干霄”中的“干”,可以联想成语“豪气干云”来推断,解释为“冲”。
(四)语法推断法(句子成分定位法)(定) + 主 + [状] + 谓 + (定) + 宾形容词名、代词副、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名、代词如:“公忿忿面数之曰”句,其中的“面”在谓语动词“数”前,谓语前面为状语,所以要名词“面”活用作状语,解释为“当面”。
(五)句式推断法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
如:“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句,其中的“私”和“取”意思相对,“取”解释为“索取”,“私”则解释为“满足”。
(六)通假代入法(字音推断法)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如:《苏武传》“畔.主背亲”中“畔”通“叛”。
特别注意:1、不要忽略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作动、名作状等。
如: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应释为“认为……惊奇”2、不要忽略一词多义如: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应释为“第三”3、不要忽略文段语境如: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应释为“逼近、迫近”4、教你一招:实词中看起来很生僻的字的解释、通假字一般是正确的;太简单、太像现代汉语的解释一般要怀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句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所„„ „„为所„„ 无标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
标志词语
例1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
初,吴之未平也,浚在弋阳,南北为互市,而诸将多相袭 夺以为功。吴将蔡敏守于沔中,其兄珪为将在秣陵,与敏书 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间,军国固当举信义以相高。而闻疆 场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 也。”候者得珪书以呈浚,浚曰:“君子也。”及渡江,求 珪,得之,问其本,曰:“汝南人也。”浚戏之曰:“吾固疑 吴无君子,而卿果吾乡人。”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5大类型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 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其他如 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高考翻译时不作要求)这4类句式与 固定句式是翻译题中对有关句式的要求和采分点。
必须掌握的特殊句式及翻译方法 一、判断句——译为判断词“是”的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动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等为 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 示判断:
(选自《晋书· 周浚传》,有删改)
(1)浚曰:“君子也。” 周浚阅后说:“真是个君子啊。” (“君子也”,判断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南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固疑吴无君子,而卿果吾乡人。
(1)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
安重诲不熟悉朝中人员,被人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人所卖”,被动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
我是汝南人。(判断句式)
我原本怀疑吴地没有君子,而您果然是我的同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乡人”,判断句式)
【参考译文】 当初,吴国尚未平定,周浚在弋阳,南北相互往来贸易, 诸将中有不少人以偷袭抢夺对方财物为功。吴国将领蔡敏在沔 中驻守,蔡敏的哥哥蔡珪在秣陵带兵,蔡珪给蔡敏写信说: “古代双方交战,如果处于交界之地,军队生袭取贸易物资的事 情,这么做很不应该,弟弟要多注意,千万别为小利而忘记军 国防务大事。”西晋斥候获取了蔡珪这封信,把它交给周浚, 周浚(阅后)说:“真是个君子啊。”
典型例句 „„者,„„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也 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者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乃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则 非 无标志 富贵非吾愿(《归去来兮辞》) 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例2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
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 听其言。朝廷议置相,循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李 琪。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 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他日议于上前,上问 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 卖。协虽名家,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 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任,卿辈更审议之。
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 既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重诲私谓圜曰:“今方乏人,协 且备员,可乎?”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 之丸,取蛣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日短琪而誉协。癸 亥,竟以端明殿学士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 (选自《资治通鉴· 后唐纪》,有删改)
我已经因为没有学问而忝列相位,怎么可以再增加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崔协而被天下人笑话呢!(“为天下笑”,被动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安重诲认为孔循从小在宫廷里侍奉,明白熟习朝廷里过去 的典章制度,也知道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所以好多事情都听 他的话。朝廷商议设立宰相,孔循推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想起 用御史大夫李琪。孔循极力阻止,对安重诲说:“李琪不是没 有文才,只是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庄稳重有器度的人,这样 才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有一天在皇帝面前议论这件 事,皇帝问谁可以任宰相,安重诲回答说是崔协。
等到渡江后,周浚寻找蔡珪,找到后,询问蔡珪的籍贯, 蔡珪回答说:“我是汝南人。”周浚开玩笑说:“我原本怀疑 吴地没有君子,而您果然是我的同乡。”
二、被动句——译为标志词“被”的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 是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形式:
标志词语
„„于„„
„„见„„ „„见„„于„„ 为
任圜说:“安重诲不熟悉朝中人员,被人骗了。崔协虽然 是名家,但他认识的字很少。我已经因为没有学问而忝列相 位,怎么可以再增加一个崔协而被天下人笑话呢!”皇帝说: “宰相是个重要的职位,你们再重新商议一下。我在河东时见 书记冯道多才博学,与世无争,这个人可以任宰相。”退堂 时,孔循没给皇帝行礼,一甩衣服就走了。安重诲私下对任圜 说:“现在正缺人,崔协暂且作为备选人员,可以吗?”任圜 说:“您抛弃李琪而使崔协为宰相,这就好像抛弃了苏合香 丸,选取屎壳郎推的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