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5、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峰的计算方法
共轭烯(Woodward—Fieser规则)
15
应用Woodward规则注意:
a、计算的是烯类K带的λmax值,上表溶剂为正己烷, b、当有多个可供选择的双烯母体时,应优先选择较长波长 的母体,若同时存在同环双键和异环双键时,应选取同 环双键作为母体。 c、交叉共扼体系只能选取一个共轭体系.分叉上的双键不 算延长双键,其取代基也不计算在内。 d、共扼体系上的所有取代基及所有的环外双键均应考虑在 内。 e、共轭双键数超过4个不适用。 f、误差~5nm
7
重点知识
电子跃迁的类型
在分子轨道中,有6种轨道: б*、π*、n、π、б,轨道 能量从高到低的排列为: б*﹥π*﹥n﹥π﹥б 有3种电子:
电子从基态( n、π、δ )向激发态(б*、π*)的跃迁方 式应有6种。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子跃迁能级图
各种跃迁所所需能量(Δ E)的大小次序为:
CH3OCH3能量最低的电子跃迁类型是 n* 能量最大的跃迁是 *
下列化学键的伸缩振动吸收频率,一般波数最小的是 A.C≡N B.C=N C.C=O D.C—O
23
b、瞬间偶极矩变化(IR活性振动)
实验结果和量子力学理论都证明,当分子振动时,只有
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有红外吸收,这种振动称为 红外活性振动。 一般来说,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分子或化学键,如:NO 、HCl、C-O、C=O、H-O等都有红外吸收,能产生瞬
结论 由于共轭,电子π→π*跃迁能量更低,吸收波长红移, 且吸收强度随之增加.
12
例:共轭多烯
由于共轭,电子π→π*跃迁能量更低,吸收波长红移, 且吸收强度随之增加。
13
4.6 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NO2
NH2
OH λ max 210(6200)
λ max 268(7800)
λ max 230(8600)
9
紫外光谱的特征谱带
R带是由n→π*跃迁引起 K带是由于双键的π →π *跃迁产生
例:K吸收带的λmax大小比较为:
>
>
10
4、影响紫外光谱λmax的主要因素
4.1 共轭效应
4.2立体效应
4.3 跨环效应 4.4 PH值(酸碱) 4.5 溶剂效应
11
4.1 共轭效应
π-π共轭 丁二烯分子轨道的能级
化合物C4H6O,其紫外吸收光谱波长在230nm 左右, 下列结构中可能的结构C、E、 H
18
从一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其紫外吸收光谱 在乙醇中的λmax=241nm. 根据文献及其它光谱测定知道 可能为松香酸(A)或左旋海松酸(B). 试问从防风草分 离得到的该种化合物为何种结构?并说明理由。
16
例
化合物c 母体二烯烃 217 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30 同环双键 36 四个取代烷基 4×5=20 一个环外双键 5 计算值 308nm 化合物d 母体二烯烃 217 四个取代烷基 4×5=20 两个环外双键 2×5 计算值 247nm
17
某化合物可能为以下结构,其UV实测值为λmax: 237nm, 其合理的结构应为 C
21
1.2 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跃迁 1.2.1 弹簧谐振动(两端小球)
模型
势能: Ep=1/2 k(d1+d2)2 振动频率(cm-1)
1 k 2c
22
μ是两者的折合质量。 化学键越强、两端所连原子折合质量越小、则振动频率越高
伸缩振动吸收的频率大小比较为:C—H >C=N >N—H C—H>H—N >S—H
19
第二部分
红外光谱 (IR)
20
基础知识
1.1. 红外光的区域划分 红外光区分三个区段: a,近红外区:0.75-2.5 m ,13300-4000cm-1 IR的泛频区(用于研究单键的倍频、组频吸收) b,中红外区:2.5-25 m,4000-400cm-1 IR的基频振动区(各种基团基频振动吸收) c,远红外区:25 m以上 转动区(价键转动、晶格转动)
3
波长比较: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可见﹥紫外
﹥X-射线 能量比较: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可见<紫外<X-射线 紫外光波:200~400 nm(波长表示) 可见光波:400~800 nm(波长表示) IR常用中红外光波:400~4000 cm-1(波数表示)
4
3 常用名词术语
3.1 生色团(发色基) 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能产生吸收的基团 如C=C,C=O,COOH,N=N ,NO2等。它们的体系中均含 有π分子轨道的电子系统,或又含有非键轨道。 它们是能产生n→π*和π→π*跃迁的基团 3.2 助色团 本身不吸收紫外-可见光波,但与一定的发色团相连时,则 可引起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这样 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助色团。如:-OH,-OR,-NHR,-SH, -SR,-Cl,-Br,-I等。 特点:含有n电子,由于p-π共轭效应,使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
主要内容:
1,第一部分
2,第二部分 3,第三部分
紫外光谱 (UV)
红外光谱 (IR) 核磁共振谱(NMR) 质谱(MS) 综合解谱
1
4,第四部分 5,第五部分
第一部分
紫外光谱 (UV)
2
基础知识
1 、 紫外光谱 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 分子光谱 吸收光谱 带状光谱 2、紫外光谱的产生 分子吸收紫外光引起电子能级跃迁产生
6
近紫外光中透明的化合物是 丁烷 丁二烯 丁酮
甲苯
近紫外光中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正十二烷 乙醇 甲醇 乙酸乙酯
助色效应大小比较:
将基团-OH 、-CH3、-NO2、-O-分别引入苯环后,其助 色效应最大 将助色团-Cl 、-CH3、-NH2分别引入苯环后,其助色效应 最大 基团引入苯环后,引起紫外吸收红移的大小比较为 -NO2 >-COOH>-OH>-CH3
5
3.3 红移 由于助色基的引入或溶剂效应,使λ max向长波方向位移的 效应。 3.4 蓝移 由于共轭效应消失,或溶剂效应使λ max向短波方向位移的 效应。 3.5 增色效应 增加吸收强度的效应(ε max增大),一般红移会引起增色 效应。 3.6 减色效应 减少吸收强度的效应(ε max减小),一般蓝移会引起减色效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