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汇总
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3)
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3)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是由独立自主的多台计算机及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的网络。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表现为技术上的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有利于网络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
系统集成:把组成系统的各部分融合成一个高效、统一、有机的整体。
概括起来,系统集成就是把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部件、子系统、分系统和来自不同的供货商的产品、技术与服务,采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进行综合集中、合成,组成满足最佳性能要求的系统。
电子商务:狭义的电子商务,特指基于英特网所实现的各类商业交易活动,包挌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电子签约、电子交易凭证交换、电子支付、电子资金转账、电子证券交易凭证交换、电子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获取、公共-产品获得等网上商务服务活动。
广义电子商务,指应用信息技术对整个业务活动实现电子化,也可称为电子业务。
电子商务按不同的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按交易对象可分为个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to customer 即b to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即 b tob);企业与政府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government 即b tog);按电子商务交易所及的商品内容分为:间接电子商务和直接电子商务。
光谷:集光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光电子技术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光电子产业大量聚集的基地。
武汉、中国光谷:把在武汉市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简称“武汉中国光谷”。
预计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光谷科工贸总收入逾1000亿元。
数字城市:所谓数字城市是一种以3s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它将整个城市涉及到的各方面信息,包括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及信息资源等,以数字的形式进行采集,通过计算机统一存储、管理和再现。
企业信息化知识普及资料
除了MRPⅡ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 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 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 理和定期报告系统。 ERP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 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其核 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前控制的思想。
• • • • • •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二、管理软件及其构架与模块
• 1、MIS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MIS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 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 认为MIS 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 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1.1、MIS的对象就是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是对决策者有价值的数 据。信息的主要特征是来源分散,数量庞大。信息来源于 生产第一线,来源于社会环境,来源于市场,来源于行政 管理等部门。信息具有时间性。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多种形 式
• 3、MRP-Ⅱ(制造资源计划)
制造资源计划MRP 2 是一种生产管理的计划与控制模 式,因其效益显著而被当成标准管理工具在当今世界制造 业普遍采用。MRP 2 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信息集成,是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资 源计划ERP的核心主体,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提高企业 运作水平的有效工具。
• 价值链分析法 • 战略信息系统规划法
• 5、一些比较成熟的管理软件介绍
企业信息化名词解释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过程信息化: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优化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经营管理信息化: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中,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
3. 决策支持信息化: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决策支持,包括数据挖掘、商业智能、风险管理等方面,帮助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和明智的决策。
4.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指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等方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企业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和工具,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等,同时也需要企业制定科学的信息战略和实施方案,确保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和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企业信息化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名词解释
企业信息化名词解释作者:孔继利2005-11-16 09:55:16 阅读:1553 次AM (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指的是制造企业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及时动态地重组生产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其它企业相比)向市场推出有利可图的、用户认可的、高质量的产品。
以计算机网络将本地的、异地的,甚至异国的制造企业或制造资源(设备、产品设计或工艺规程)联成一个整体,为共同的目的,进行协调的努力。
如果说,CIMS侧重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集成与信息交流,那么,敏捷制造则发展到企业之间的集成与信息交流。
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的企业,被称为“Virtual Enterprise”有的中文文献上译为“虚拟企业”。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 Line )非对称数字线它利用变通的电话线路,理论上可提供高达34Mbs的传输速率,而且ADSL对现有电话线路不需进行改造,因此可以节省许多费用。
这里的不对称,指不同方向数据传输速率不一样。
ASP(Appliance Service Provider)简称应用服务提供者一般指通过网络给企业提供租赁式应用软件的服务商。
企业只需支付少量成本就可通过这些应用软件进行数字化管理,并获得ASP专业人士的外部支援。
一句话,ASP就是给企业提供"网上外脑"的服务。
理论上的ASP商业模式是:在Internet上或者其它网络上出租企业核心应用程序的访问。
目前国内外的ASP们大多都采用与客户面对面的推销方式,主要提供IT应用软件和网络解决方案,或租或卖,形式很灵活。
BIS(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 )商务智能系统BOM(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用计算机辅助管理,首先要使系统能够识别企业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涉及到的物料。
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把用图表达的产品结构转换成数据格式,这种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
管理学中信息化的名词解释
管理学中信息化的名词解释信息化在管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中,以实现信息的高效获取、处理和传递,从而提高管理效能和决策能力的过程。
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管理的必备条件,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以文字为媒介,对管理学中与信息化相关的若干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企业资源规划(ERP)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方法,通过集成不同部门和功能的信息流程,实现企业各项活动的全局化控制和协调。
它旨在提高企业内外部协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ERP系统通常包括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二、知识管理(KM)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是指组织在运营过程中,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获取、组织、存储、传递和应用知识资源的过程。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知识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通过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建立知识库、知识分享平台等工具,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指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通过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各个环节的协同管理,优化整个供应链流程,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风险的降低。
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整体优化,通过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生产、运输、库存等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库存成本和供应链的风险。
四、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是指通过对客户进行全面分析、建立客户数据库,并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和维护,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信息化部分专业术语缩写及意义
企业信息化部分专业术语缩写及意义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核心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是将计算机应用于制造生产过程的过程或系统。
OA ,办公自动化,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简写,是现代利用电脑进行全自动的办公,目的是提高效率。
MRP2是资源制造计划,它是一个由原料供应信息,产品需求信息,产品制造信息,产品销售信息,消费者反馈信息,构成的一个封闭的信息环,这样可以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MRP2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企业的结构,它能够比MRP2更适应市场的变化。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
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
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
NC,比较常用的英文缩写,含义较多。
比如: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缩写NC;Numerical Control缩写NC,数字控制等。
CNC(数控机床)是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的简称,是一种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
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通过计算机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执行规定好了的动作,通过刀具切削将毛坯料加工成半成品成品零件。
企业信息化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E PLAN)物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需求计划MRP(MA TERIAL REQUEST PLAN)采购PURCHASE 销售SALE 仓存WAREHOUSE 生产PRODUCTION 财务FINANCE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用户USER管理员ADMINISTRATOR系统SYSTEM 帐套Account Case盘点Make(Check)an inventory 物料MATERIAL 客户Custom 供应商Supplier 科目Account 原材料Raw material 产品Product 发票Invoice 退货Return of goods; 检验Inspection查询Query 报表Report forms 价格Price 方案Project 销售定单Sale order 采购定单Purchase order 部门Department职员Office worker 事件处理Event-Process 计划成本Plan cost 用户管理User manage 审核Check 单位Unit 代码Code 税率Tax rate 车间Workshop 基础资料Foundation material 核算Adjust accounts 凭证V oucher 成品End product 半成品Half product 设备Equipment 零件Component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货币Currency 汇率Exchange rate 应收Account receivable 应付Account payable 总账ledger 费用Expenses 计划Plan结算Settle accounts 银行存款Bank deposit 预算Budget 日志Daily record 组织机构Organize setup数据库Data base 权限Limits of authority 授权Authorize 组装Assembling 加工Handling 业务V ocational work 批号Batch number 发货Shipping 折扣Discount 信用Credit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 报价Quoted price 应用Apply 实施Put into effect 数量Quantity日期Date 保管Take care of 委托Entrust 购货单Order form 成本Cost 单据关联Doc Relate 源单据Source Doc 目标单据Target Doc 钩稽Articulate 对等核销Parity Write-off 虚拟件Phantom虚仓Virtual Warehouse 待检仓Warehouse To Be Inspected 最低存量Min. Stock采购最高限价Purchase Price Upper-Limit 销售最低限价Selling Price Lower-Limit 信用额度Credit Line物料配套查询Material Satisfaction Query。
企业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汇总.
企业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汇总HRM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企业管理人员和人才的方法探讨。
CC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业务伙伴之间或者贸易社区的参与者之间协同交互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商务模式。
ASPASP全称为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意即应用服务提供商。
按照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解释为―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托管、管理应用程序及相关服务的网络服务商‖。
现也用来描述信息化建设的外包。
CIM(SCIM(S理念大致有三个阶段的变化。
在1973年,美国人约瑟夫·哈灵顿博士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这个术语。
CIM最初的定义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一个通用的基于方法的系统,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形成未来高效的、有竞争力的工厂。
在80年代初,基于CIM理念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在国外曾经流行了5~10年的时间,随后逐渐淡出。
自1987年起, CIMS在中国开始得到重视,作为国家级的项目开始了大规模的研究与推广,并曾经一度形成―CIMS热‖,但是同时伴有学术界的争议。
这时CIMS的定义是:一个有效的信息集成平台,把人及其经营知识和能力与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以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率和灵活性。
由此,将一个企业所有的人员、功能、信息和组织方面集成为一个整体。
[ISO: TC184/SC5/WG1,1992]在90年代后期,CIMS原有的含义已经不能准确地诠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的实际情况。
经过CIMS专家组的研讨,―传统CIMS‖演变为―现代CIMS‖理念: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其定义也改变为:―CIMS是一种组织、管理和运行现代制造类企业的理念。
ERP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CRM:客户关系管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视角,赋予企业更加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和最大化的客户收益率所采取的方法。
能力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CRP)是对各生产阶段、各工作中心(工序)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精确计算,得出人力负荷、设备负荷等资源负荷情况,并做好生产能力与生产负荷的平衡工作,制订出能力需求计划。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企业为了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管理,如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物料清单:表述产品结构的技术文件,表明产品组件、子件、零件直到原材料的之间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CRP:即能力需求计划,在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最终确定及下达之前,用来检验整个MPS /MRP的可行性的。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能正常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标准成本:预先规定的某个时期(如会计年度)的不变成本。
应收帐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向购货单位(客户)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为MPS)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
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
这里的具体时间段,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日、旬、月。
主生产计划详细规定生产什么、什么时段应该产出,它是独立需求计划。
在制品: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入库为止,处于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所有毛坯、零件、部件以及全部加工完毕等待检测和验收的产品的总称。
提前期:又称前置期,是指为按时完成本工序工作,需要以前工序提前开始的时间,包括排队时间、运输时间、准备结束时间以及加工时间等。
安全库存量:为了预防需求或供应方面的不可预测的波动,在仓库中经常应保持最低库存数量作为安全库存量。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
整理课件
3
▪ 6、CRM(客户关系管理) ▪ 7、HRM(人力资源管理) ▪ 8、CAD、CAM(计算机工业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 9、OA(办公自动化) ▪ 10、E-Commerce电子商务
整理课件
4
▪ 三、企业信息规划及实施
▪ 1、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规划 ▪ 2、实施方案制定和执行 ▪ 3、企业再造(BPR) ▪ 4、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和步骤 ▪ 5、国内一些比较成熟的管理软件的介绍 ▪ 6、ERP实施成功个案简介
整理课件
32
▪ 1.MIS的对象就是信息
▪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是对决策者有
价值的数据。信息的主要特征是来源分散,数量
庞大。信息来源于生产第一线,来源于社会环境,
来源于市场,来源于行政管理等部门。信息具有
时间性。信息的加工方式有多种形式。
整理课件
33
▪ 企业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可划分为物流和信息流。 生产过程是一个物流的投入产出过程,且是不可 逆的过程。管理过程是信息流的过程,且具有信 息反馈的特征。
▪ 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丰田生产方式(看 板管理)、TQC(全面质量管理)、JIT (准时制生产)以及数控机床等支撑技术。
整理课件
15
▪ 80年代
▪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 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 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 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发展了MRPⅡ理论,作 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Ⅱ阶 段。这一阶段的代表技术是CIMS(计算机集成 制造系统)。
整理课件
25
▪ 6、MRPⅡ、ERP在中小企业得 到广泛的应用。
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
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社会、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的过程。
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和常用名词。
下面将对一些常用的信息化名词进行解释。
1.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和服务交付的计算模式。
它能够提供按需获取、灵活扩展和可视化管理的IT资源,如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应用程序。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使用户无需关心底层的技术细节,只需根据需要使用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服务。
2. 大数据(Big Data)大数据指的是规模庞大、来源广泛、类型多样、处理复杂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处理需要应用新的技术和工具,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分析、挖掘和利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等。
3.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一种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等使各种物体能够相互连接并实现信息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体与传感器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功能。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
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科学。
它涉及到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计算机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理解、推理和决策能力,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5.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指的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服务提供的网络。
它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使用各种服务的便利。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了在线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6.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仿真环境,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虚拟世界。
企业信息化知识1202
企业信息化基础知识
2002.12
2/22
第一部份
3/22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概念: 企业信息化就是:
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 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 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 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的过程。
4/22
信息化在企业中应用领域
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 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
20/22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推进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企业模式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业务方式 新的业务方式层出不穷
案例
网上书店 在线商场 网上银行
网上拍卖
21/22
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
BPR与企业信息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 以说在BPR从思想到现实的转变中,信息系统 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企业在应用信息系统前,如果不首先进行业务 流程重组,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各种企业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流程关系图如下 所示。
EIS的目标是提供给经理、决策者、管理者一些经过过滤、 处理的信息,使得组织的领导人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得 到一些“关键”的信息。 ESS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够对高层主管提供灵活易用的信 息处理功能。
18/22
企业内部网------Intranet
Intranet Web信息发布 能干什么? 共享数据库资源 协助销售工作 改善企业通信和技术技持工作 协同工作环境
有自已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从项目立项、开发,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维护, 技术总在变化、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也不得不随之 升级更新。
7/22
信息化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31、RS:RemoteSensing的缩写,意为"遥感"。"遥感"一词通常是指获取和处理地球表面的信息,尤其是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方面的信息,其最后反映在主要通过使用飞机或卫星获取的像片或数字影像上。
7、CAD:ComputerAidedDesign的缩写,意为"计算机辅助设计"。
8、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的缩写,意为"计算机辅助制造"。
9、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意为"码分多址"。
1、ATM:AsynchronousTimedivisionmultiplexing的缩写,意为"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输模式"。
2、BitLibrary:数字图书馆。
3、Bluetooth:"蓝牙"技术,"蓝牙"技术其实质内容是指通用型无线信号传输接口及其操控软件的公开标准。
17、GDP: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价值。
18、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缩写,意为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的集成。
49、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政府信息化是指使用信息技术或其化手段,改变传统政府中的集中管理和分层结构,建立一种新型的电子管理体系,以适应全球化的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同时也适应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它代替传统政府,意味着系统程序式管理将取代政府实体性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一、政府机构成员从网上获取信息,包括机构内部的工作信息和机构外部的业务信息;二、政府机构的信息放在网上,供社会了解和使用,?quot;政务公开";三、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事务通过网络互动处理,"电子政务"。
企业信息化名词术语集
carryingcost
保管费
closed-loopMRP
闭环MRP
costroll-up
成本滚动计算法
costedBOM
成本物料单
costofstockout
短缺损失
criticalworkcenter
关键工作中心
criticalpathmethod
关键路线法
computer-aidedprocess
定期用量法
fixedorderquantity(FOQ)
固定批量法
formalsystem
规范化管理系统
feature
基本组件
floorstock,bulkitem
作业现场库存
firm-plannedorder
确定定单
firm-plannedtimefence
确定计划时单
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
planning(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omputer-aidedsoftware
engineering(CASE)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computer-aideddesign(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
实用制造管理系列培训教材
Advanced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
先进制造技术
anticipationinventory
预期储备
B字母
backscheduling
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
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一、网络相关1【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即3rd Generation(简称3G),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2【ADSL】ADSL是英文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的缩写(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DSL是一种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高速信息传输的技术,理论上讲速度可以达到普通Modem 传输速度的100倍。
因为ADSL的上传速度不过640K,但下载速度却可以达到8M,所以才叫做“非对称”。
3【Cookie】Cookie是当你访问某个站点时,随某个HTML网页发送到你的浏览器中的一小段信息.当到达你的浏览器时,浏览器通常会将其存在你的硬盘中,其中有个别存储的信息会随同你新的网页浏览请求被送回发出Cookie的网络服务器。
4【ActiveX组件】ActiveX组件实际上是指一些可执行的代码或一个程序,比如一个。
EXE,。
DLL 或.OCX文件,通过ActiveX技术,程序员就能够将这些可复用的软件组装到应用程序或者服务程序中去,嵌入到网页中,随网页传送到客户的浏览器上,并在客户端执行。
通过编程,ActiveX控件可以与Web浏览器交互或与客户交互。
5【IP地址】尽管互联网上连接了无数的服务器和电脑,但他们并不是处于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而是每一个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作为该主机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志,我们称之为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企业信息化考试(版)
企业信息化一,名词解释1.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2.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网络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3.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通信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4.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工具和手段的,具有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等功能的,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5. 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针对某一类型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通过提供背景资料、协助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列举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为管理者正确决策提供帮助的人机交互系统。
6. 敏捷制造敏捷制造(AM)是在不可预测的持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繁荣成长,并具有能对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驱动市场作出迅速响应的生产模式。
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工厂全部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并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
二,简答题(一班刘凯曦)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去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内涵:1、企业信息化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条件。
2、企业信息化以信息为战略资源。
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名词介绍
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名词介绍企业办公室信息化ERP、OA、MIS、CRM、BI简介收藏名称全名应用场合OA 办公自动化各种办公室MIS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电算会计财务部门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计划采购部门CRM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部门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部门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制造部门eBusiness 电子商务销售部门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HRM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部门行政部门EAM 企业管理系统行政部门MRP 制造资源计划系统?DRP 分销资源计划系统销售部门PM 项目管理系统?FMIS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部门OA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本意为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
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个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OA从最初的以大规模采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标志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的以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为标志的现阶段,对企业办公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PC机加上个人办公软件实现的文字处理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大概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大家主要是实现文字处理,就是单机的办公自动化;第二个阶段是局域网的出现,局域网和关系数据库实现了文件共享、信息共享,这个应该在90年代的初期;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群件技术为基础、以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为目标的办公自动化。
第四个阶段,即协同办公门户,这个阶段的特点是OA系统作为整个组织内部信息化的入口,相对于外部门户(互联网网站)。
与组织内各个业务系统进行集成,数据集中展现。
ERPERP是指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ERP项目所有方面的计划、组织、管理和监控,是为了达到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成果和目标而采取内部和外部的持续性的工作程序。
企业信息管理名词解释—简答
一、名词1.信息:是客观事物的特征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形式的反映。
2.价值链:是指任何一个企业均可看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所构成,这些行为所构成,这些行为对应于物料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即物料在企业的流动过程。
而这一过程就是物料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不断增加价值的过程。
3.供应链管理:就是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
1.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 子系统:系统中相对来说联系更为密切、或为完成某种局部功能而结合在一起的元素构成系统的子系统。
3. MIS: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4. 业务流程重组:是指企业重新组织并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流程和处理方式,从而在企业日常支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业务处理速度上获得收益。
1.BSP: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它帮助企业作出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来满足企业近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2.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时,是自上而下、由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分析,然后一步步设计实现。
3.原型法:原型法则是一开始不进行全局分析,抓住一个系统,经过设计实现后,再不断改进扩充,成为全局的系统。
4.企业过程:企业过程被定义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过程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企业资源所需要的。
1.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能完成某项动作的一组程序语句,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环境、内部数据四种属性。
2.模块聚合:聚合即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紧凑性标志,体现整体的统一性和模块功能专一性的程度。
3. 模块耦合:耦合是指一个系统内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模块耦合作为衡量不同模块间彼此依赖的紧密程度的指标,耦合程度越低,模块间联系越简单,接口越简单,每个模块的独立性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常用名词解释汇总HRM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企业管理人员和人才的方法探讨。
CC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业务伙伴之间或者贸易社区的参与者之间协同交互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商务模式。
ASPASP全称为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意即应用服务提供商。
按照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解释为“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托管、管理应用程序及相关服务的网络服务商”。
现也用来描述信息化建设的外包。
CIM(S)CIM(S)理念大致有三个阶段的变化。
在1973年,美国人约瑟夫·哈灵顿博士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这个术语。
CIM最初的定义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一个通用的基于方法的系统,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形成未来高效的、有竞争力的工厂。
在80年代初,基于CIM理念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在国外曾经流行了5~10年的时间,随后逐渐淡出。
自1987年起,CIMS在中国开始得到重视,作为国家级的项目开始了大规模的研究与推广,并曾经一度形成“CIMS热”,但是同时伴有学术界的争议。
这时CIMS的定义是:一个有效的信息集成平台,把人及其经营知识和能力与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以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率和灵活性。
由此,将一个企业所有的人员、功能、信息和组织方面集成为一个整体。
[ISO:TC184/SC5/WG1,1992]在90年代后期,CIMS原有的含义已经不能准确地诠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的实际情况。
经过CIMS专家组的研讨,“传统CIMS”演变为“现代CIMS”理念: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其定义也改变为:“CIMS是一种组织、管理和运行现代制造类企业的理念。
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使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活动中有关的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三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以达到产品(P)上市快(T)、高质(Q)、低耗(C)、服务好(S)、环境清洁(E),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敏捷性,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总体上说,CIMS在国外学术研究比较多,企业实践比较少。
在国内,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都曾经比较频繁,但是,在CIMS需要多学科综合、多团队交叉、高度自动化、高资金投入等先天的不利因素影响下,在企业的实践成果并不明显。
进入本世纪初,CIMS在中国明显地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趋势。
目前仍然保持低调发展。
AMT先进制造技术(AMT –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最初对AMT定义是:“结合了信息技术软件、微电子学和在制造过程中的新的组织惯例,包括了新的制造技术和机械的制造工程技术的总称。
”在90年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演变成为:“是不断汲取、应用和融汇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等现代科技成果,并系统地应用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检测监控、生产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等制造全过程与整个制造系统,以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地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良好技术经济效益的产品的一系列先进适用工程技术的总称,是面向未来的高新技术。
”大致说来,AMT的的定义与CIMS的描述基本相似——先期以制造工程技术的改善为目的,后期融入了包括设计在内的制造全过程技术。
总体上强调提高生产制造效率,但是没有特别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没有强调智力资产管理的概念,没有指出以强化产品创新手段来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信息化的首要目的。
IPD集成化产品开发(IPD –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的思想来源于美国PRTM公司在1986年出版的《产品及生命周期优化法》一书。
书中对IPD作了如下定义:IPD是一种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其核心思想包括如下内容:强调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强调产品创新。
要求研发一开始,就要把事情做正确;强调跨部门、跨系统的产品开发团队的协同;采用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提倡产品结构的重用性;主张结构化的流程。
另外一个可供参考的IPD理念来自SMC/AXDR对于IPD的定义:“IPD是一个集成所有的活动,从产品概念到产品生产以及到现场支持,使用了多功能团队,来同时优化产品、制造以及维护过程,来满足成本和产品性能指标。
简而言之,IPD意味着把正确的人聚集在一起,提供正确的产品给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来满足客户对于成本和产品性能的需求。
” IPD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国内外都已经很少使用。
CE并行工程(CE - Concurrent Engineering)的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作为一个实现产品研发时间最小化的潜在手段提出来的。
从那以后,有过许多的关于CE概念的阐述和演绎。
1988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所(IDA)完整地提出了CE的概念,即“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
”今天的CE是一个包含了很多东西的名词。
从人们对CE的期望值看,从适度地提升生产力到“一键式”的超级自动化都有,具体含义取决于人们所希望表达的观点。
其实现在的CE,多用于学术领域的研究,更像是一个纯概念,而不像是一个解决方案。
并行工程的理念早已经融入了实践性更强的PDM、SCM、PLM解决方案之中。
MRP物料需求计划(MRP - Material Request Planning)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
当时的概念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普及,在70年代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MRP被定义为:“一个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等功能。
”现在绝大多数的MRP系统已经升级到MRPⅡ或ERP系统。
MRP已经很少使用。
MRPⅡ在80年代,人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制造资源规划(MRPⅡ-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概念,由于其英文的缩写与物料需求计划完全相同,因此为了区别起见,遂称之为MRPⅡ。
MRPⅡ是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它能让企业对其生产系统和经营活动建立一种计划模型,以便管理和平衡企业的制造资源和经营任务的需求。
这里的企业制造资源既包括企业生产系统的内部资源要素,如生产设备、生产能源等,以及某些与生产系统发生联系的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
MRPⅡ主要面向企业以生产系统为主的企业内部资源的全面计划管理,不涉及企业的整体资源管理以及供应链的问题,更不涉及产品研发问题。
ERP到了90年代初,美国Gartner Group Inc.咨询公司提出了企业资源计划(ERP -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强调供应链的管理。
除了传统MRPⅡ系统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
ERP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支持集团化、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运作,其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避免资源和人事上的不必要的浪费,高层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及时准确的信息,作出最佳决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从MRP到MRPⅡ再到ERP,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每一次进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然而,其技术理念又是一脉相成的,例如:由于ERP是以MRPⅡ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所以MRPⅡ系统原有的制造、供销和财务三大部分依然是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RPⅡ/ERP实际上是同一个企业信息化理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程度和阶段。
因此在业界,二者并用了较长的时间。
从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无论是MRP,MRPⅡ还是ERP,甚至包括从ERP衍生出来的所谓的“PLM”,至今都没有与产品研发(如CAX)软件方案进行集成。
对于完整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缺憾。
CRM客户关系管理(CRM -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的“接触管理(CM - Contact Management)”,到90年代初期则演变成为包括电话服务中心与支援资料分析的客户服务系统。
从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管理不得不从过去的单纯“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
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不得不让位于多品种小批量的“按单生产”方式,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手段不再是降低成本而是产品的持续创新,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指标也从“成本”和“利润”转变为“客户满意度”。
因此CRM就是一种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让企业完整掌握客户信息,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良好的售后服务与经常性的客户关怀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SCM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提出,是指由客户需求开始,贯通从产品设计,到最初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中间或经过运输和仓储,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业务活动。
供应链管理(SCM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
SCM是企业信息化系统发展的一个分支。
它既可以独立存在以支持企业的运作,也可以结合在ERP系统中,对ERP形成补充。
它为企业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评估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事件和客户需求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PDM产品数据管理(PDM – Product Data Management)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的是为了解决大量工程图纸、技术文档的管理问题,然后逐渐扩展到产品开发中的几个主要领域:图纸和文档管理,产品结构配置管理,设计审批和变更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