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资料
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

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从单味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作用和良好的临床耐受性,与传统中药丹参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明确、质量容易监控、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复习文献作一综述。
1 治疗冠心病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范畴,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多为瘀血阻络,心脉痹阻。
西医学认为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环障碍,血小板粘附、聚集,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项研究[1~3]证实,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可改善症状、心电图;减少速效扩冠药物用量;降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而改善微循环;抑制心肌损伤,保护缺血再灌注细胞。
2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吉佩忠等[4]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丹参多酚酸盐3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4 d一疗程。
结果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NIHSS 评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水肿,改善脑缺血动物神经症状等,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5]。
药理研究[6~8]证明,丹参多酚酸盐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发挥药理作用:①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对正常血液供应区的血流量无影响,不会产生“窃血”现象。
②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对凝血系统无影响,无出血危险。
③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④对缺氧引起的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线粒体损伤的剂量仅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的1/100,具有高效性。
⑤能量调节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3 治疗肿瘤既往的研究证实,丹参体外抗肿瘤作用相互矛盾[9,10]。
但是沈云婕等[11]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细胞、B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4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SMMC-7721、SPC-A-1、Raji、HL-60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丹参多酚酸盐(冻干粉针剂)

丹参多酚酸盐(冻干粉针剂)英文名:Depsides Salt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in Lyophilizied Powder for Injection 化学分子式:C36H30O16 分子量:718.59 常以金属镁盐形式存在国家顶级药物研究机构中科院药研所历时科技部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 13年研发 国家863计划项目 “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是已知的最强抗氧化应激药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是VitE 的1000倍,EGb761的100倍国家四部委颁发的重点新产品证书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 2007年上海市科技发明一等奖 现代化中药的示范产品第一个用于危重症氧化应激抢救 高效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损伤化合物对脑梗塞中风的受损面积能降低80%,对心肌梗塞的防治率达90%是治疗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理想药物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成分】丹参最有效成分浓缩精华—丹参多酚酸盐:含国家药典丹参类制剂质控成份丹参乙酸 (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 )镁(Magnesium Lithospermate B,MLB)80%,其余20%为丹参素钾、迷迭香酸钠、紫草酸二钾、紫草酸镁、丹参乙酸二钾、丹酚酸G镁和异丹参乙酸二钾,完全去除杂质,第一个100%水溶性有效成分的丹参制剂。
同类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n = 3)品种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 丹酚酸A 单位静滴用量注射用丹参(冻干) 49.210* 4.609* 0.367 3.295 ND 24.24* mg·支-1 1~2支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ND ND ND 7.057 171.400* ND mg·支-1 1~2支丹参注射液(正大) 1.271 0.375 0.032 0.254 0.098 0.145 mg·mL-1 10~20 mL 丹参注射液(三九) 2.145 0.537 0.063* 0.905* 2.508 0.751 mg·mL-1 10~20 mL 丹参注射液(神龙) 2.985 0.458 0.028 0.219 0.147 0.283 mg·mL-1 10~20 mL 香丹注射液 2.452 0.215 0.005 0.159 0.124 0.306 mg·mL-1 10~20 mL 丹香冠心注射液 2.626 0.836 0.039 0.384 0.840 1.587 mg·m-1 10~16 mL 丹红注射液 2.574 0.229 0.041 0.173 0.498 0.232 mg·mL-1 20~40 mL 参考文献:丹参类注射剂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中国药房2009,20(3) 207-9【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丹参酚酸盐药动学代谢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约1 h,表观分布容积较大,提示为全身分布, 峰浓度约为14mg·L-1;血小板粘附率在用药后呈波动性下降, 即用药后药效渐渐消失, 可见一个药效滞后环, 在停药后、血药浓度在 1.91mg·L-1时药效达峰值。
丹参多酚酸盐

2000 1800 1752.8
1600
1400
2005年全球疾病死亡人数预测 所有年龄组(万人)
1200
1000
800
758.6
600
405.7
400
283
200
112.5
160.7 88.3
0
心血管疾病
癌症 慢性呼吸道 糖尿病 艾滋病 疾病
结核病
疟疾
冠心病的发展过程简图
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 心肌梗死
研究目的
在Ⅱ期和 Ⅲ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考察 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包括:
⑴ 更大的病例数量; ⑵ 不同严重程度和类型者; ⑶ 伴有其它临床疾病及心血管并发症者; ⑷ 肝肾功能轻度减退者; ⑸ 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实验设计
本试验为药物上市后的多中心、开放的IV临床试验&
丹参多酚酸盐及丹酚酸B研究进展
内皮保护 抗氧化 调节TXA2/PGI2 调节TFPI-1;TFPI-2 内皮素抑制 Ca2+拮抗 抑制β-AP 降低血管通透性 调节Na+-K+-
ATPase;Ca2+-ATPase活 性 稳定线粒体膜;改善脑能量代 谢
促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迁移; VEGF、bFGF表达
标准化、客观化、科学化 循证依据 市场份额 继承和发扬
➢ 全球草药和天然药市场400 亿美元
➢ 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3-5%
➢ 韩国和日本80%以上
中医药面临的机遇
机遇——美国FDA 美国FDA认同传统中医药学是整体医学
2007年2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管 理局FDA新发布了一项与中医药 密切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草案: 《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 理指南》草案认同传统中医药学 是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产品及研究简介(省区经理综合版)20111014

有效成分的含量,是疗效的物质基础!
丹参酚酸B(MLB)含量是传统丹参制剂的数百倍!
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 Accuricy系统检测6种不同成分的含量
(ND表示未检测到) 李耿,史载祥,杨洪军,杜金行(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丹参类注射剂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中国药房,20(3):207-209,2009
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tztg/201109/t20110913_89573.htm
用法用量 与 注意事项
产品规格:单瓶 200mg /100mg /50mg (三种)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2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50~500 ml溶解后使用。一日1次。疗程14天。 • 给药期间,如滴速过快,可能 发生头胀痛、头晕、头昏,在 停药后即可消失。建议:减少 输液量、放慢滴速。 • • • 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还原性极强,避免与其他药物 联用。顺序给药需冲洗管道, 并间隔至少15分钟。
gbACT(秒)
gbACT 的正常范围 119-195秒
1mg/ml 0.01mg/ml 0.5mg/ml 0.005mg/ml 1.5mg/ml 2mg/ml
血药浓度
200mg/天,单次静脉滴注最高 血药浓度0.01mg/ml
丹参多酚酸盐在大剂量下能够使影响ACT,说明它干预了凝血瀑布。(史旭波等,待发表)
大便隐血1例阳性:胃溃疡患者,有手术史,86岁,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提示该药对于有明确出血倾向者慎用
安全性:在推荐剂量下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出血风险评估:玻璃珠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gbACT) Glass bead active clotting time (gbACT)
丹参多酚酸的盐活血化瘀药理机制分析

丹参多酚酸的盐活血化瘀药理机制分析首先,丹参多酚酸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它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流动性。
这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等。
其次,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粘附和聚集等血小板活性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和改善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等疾病。
第三,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溢出,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这有助于控制和减轻因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炎症性疾病。
此外,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它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和维护血管的健康。
最后,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养分吸收,增加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从而保护心肌功能。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减轻缺血和损伤,改善大脑的功能。
总之,丹参多酚酸盐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抗血小板凝聚、抗炎、抗氧化和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机制,发挥着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性疾病等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某院住院患者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其余成分为丹参乙酸二钾、异丹参乙酸二钾、紫草酸镁、紫草酸二钾等。
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1-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3],其合理用药问题也日益突出,超适应证、超疗程等用药现象普遍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某院2019年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1月1日– 12月31日使用该药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共计纳入115例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给药剂量、疗程、溶媒选择、药品配伍、不良反应等进行汇总分析,采用Excel表格进行分类整理。
1.2 超说明书用药评价标准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又称“药品说明书外用法”、“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用药的适应证、剂量、疗程、给药途径、适用人群不在药物监管部门批准的范围内。
此外还包括禁忌症下用药、注射剂的超溶媒类型用药等[4]。
依照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 mg∶80 mg)、《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相关文献等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2 结果2.1 住院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调查的115例患者中,男性72例(62.61%),女性43例(37.39%),年龄最小13岁8个月,最大86岁。
其中小于18岁的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该药的有2例(1.74%),18 ~ 60岁的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该药的有61某院住院患者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赵燕菊,张丽虹(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 目的:分析某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使用该药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共计纳入115例患者,依据临床诊断对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对适应证、给药疗程、溶媒选择、用药剂量、药品配伍、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丹参多酚酸盐

丹参多酚酸盐
现代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探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统称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心血管病流行状况
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疾病总死亡人数的50%
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人数300万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达1300亿元 2004年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占所有心脏病死亡的48%
试验结果1
试验结果2
CCS分级的前后变化
试验结果3
变化
例数 %
停药
54647.4
减量
39033.8
不变
11910.3
加量
988.5
合计
1153
百分比%
硝酸甘油用量变化
试验结果4
变化
例数 %
显效
38423.7
有效
56034.5
无效
62738.6
加重
523.2
百分比%
N=1623例
心电图疗效
不良反应
1、药性纂要:与白蒺藜同用则和 肝运 脾宽心膈 2、得配本草:配芍药、白芷敷乳痈 3、治痛经 丹参15g郁金6g水煎每日1剂 4、治急、慢性肝火两胁作痛 茵陈15g郁金、 丹参、板蓝根各9g水煎每日1剂 5、治腹中包块 丹参、三棱、莪术各9g皂角刺 3g水煎每日1剂
排除标准: 1、急性心肌梗死后未超过1个月者 2、血运重建术PCI或CABG未超过1个月者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既往对丹参有过敏史者 5、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血浆ALT水平>正常上限的3倍血浆肌酐水平≥442μmol/L 6、近期4周内作过手术者 7、有出血倾向者 8、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 9、血糖未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10、重度心力衰竭者 11、研究者认为不宜入选
丹参多酚酸盐产品培训教材

2000 bp 1600 bp 1200 bp
800 bp
600 bp
1800 bp 1400 bp 1000 bp
MLB对Cu2+ 诱导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的影响
Lane 1, Normal LDL; Lane 2, ox-LDL; Lane3, MLB 100 µM; Lane 4, MLB 30 µM; Lane 5, MLB 10 µM.
含量 80%
20%
丹参多酚酸盐明确的成分
HO HO
HH
CO O R
2
O
R
dipotassium lithospermate
magnesium lithospermate
dipotassium lithospermate B
magnesium lithopermate B
magnesium
salvianolic G
丹参有效成分的探索
1930—丹参酮 1970—原儿茶醛 1980—丹参素 1990—丹酚酸类
脂溶性 水溶性
• 脂溶性32种成分: 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异丹 参酮Ⅰ、异丹参酮Ⅱ-A、羟基丹参酮Ⅱ-A、异隐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丹 参新酮、二氢丹参酮Ⅰ、二氢异丹参酮Ⅰ、次甲丹参醌、1,2-二氢丹参醌 、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丹参新醌丁、丹参二醇A、准丹 参酮、3а-羟基丹参酮Ⅱ-A、弥罗汉酚、丹参螺旋缩酮内酯、次甲丹参醌、 丹参邻醌、菲洛醇、丹参二醇A、丹参二醇B、丹参二醇C、新丹参酮、丹参 新酮Ⅱ、表-丹参螺旋缩酮内酯等。
HO
OR
1
R
1
H
M
K
CO O M
H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成份
含量
丹参乙酸镁
80%
丹参乙酸二钾
异丹参乙酸二钾
丹 参
丹参多酚酸盐
紫草酸镁
乙
20%
酸
紫草酸二钾
镁
丹参素钾
同 系
迷迭香酸钠
物
丹酚酸G镁
化学结构
丹参乙酸镁同系物
OH
HO
H
H H COO COOK
OH OH
HO
OH
个体化治疗
5
冠心病的中医论述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 痛”等范畴。
“心痛”一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 经》。
《内经》、《素问·缪刺论》、《灵枢·厥病》篇中提出了 “卒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名。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二两
传统的中药注射剂与注射用丹参多酚 酸盐比较
成分复杂,模糊 质量标准低 工艺落后
缺乏评价 作用机理不明
安全性低
100%为明确的有效成分,没有杂质 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标准
中美两国专利工艺;三级指纹图谱
完善的临床前及I-Ⅳ期临床研究; 人体药代动力学
作用及作用机制明确 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丹参多酚酸盐化学成分
中医“活血祛瘀”
“活血”既活其血脉,“祛瘀”既祛其瘀滞,使“不通 则痛”向“通则不痛”转化。
活血化瘀法可 “活血生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祛瘀生新”。为活血化瘀法促血管生成作用的中医理 论基础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已成为后世活血化瘀治则的基 础
丹参的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
整体医学(Whole Medical Systems) --“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 与对抗疗法(西方主流医学传统 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
胡大一教授如何评价中医药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与现代医学属于不 同的研究体系。西医医生对中医中药产生的某 些质疑,往往是因其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所致。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我一直坚持三个原 则:一是有效性,二是安全性,三是具有循证 医学证据。目前,所有的诊疗指南都依据循证 医学证据等级来确定临床诊疗策略和药物应用。 讨论中药的发展战略,中药走向世界,一定要 用现代的理论和研究知识研发中药,中药走向 世界必须具备:这种药物一定有相关的循证医 学支撑,有明确可信的改善预后的证据,即有 设计科学的临床试验来评判它。
认为上焦阳虚、阴寒内盛是本病发生的关键。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
冠心病(胸痹心痛)的病机有虚实两方面
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
虚为心脾肝肾亏虚 冠心病的主要病机是心血瘀阻
----- 心脉失养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先治其标,后顾其本
治
标: --- 活血化瘀;
----辛温通阳;
---- 泄浊豁痰
扶正固本:- -- 温阳补气、
- -- 益气养阴、
--- 滋阴益肾
冠心病中西医治疗原则
传统理论
上医治未病 整体论治 扶正祛邪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心主血脉
现代治疗原则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多环节多靶点 减少危险因素,促进自身修复 改善症状,改善远期预后 抗凝防栓;保护血管 稳定斑块
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 心肌梗死
死亡
心律失常 肌力丧失
猝死
心肌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皮功能异常 • 血管内膜增生 • 血管中层平滑肌
细胞变形、增殖
重构
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高胆固醇血症 • 糖尿病 • 吸烟 等
心室扩大, 心力衰竭
死亡
冠心病治疗沿革
70s,血流动力学治疗:硝酸酯、β阻滞剂 80s,PTCA 90s,Stent 2000s,DES 2002-,PCI+生物学治疗(他汀、抗栓、ACEI)、
丹参、板蓝根各9g。水煎,每日1剂。 5、治腹中包块 丹参、三棱、莪术各9g,皂角刺
3g。水煎,每日1剂。
丹参应用及配伍
6、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丹参、金银花、赤芍、土茯 苓各30g,当归、川芎各15g。水煎,每日1剂 。 7、治神经衰弱 丹参15g,五味子10g。水煎,每日1 剂。 8、治风癣瘙痒 丹参两,苦参五两,蛇床子
中医药面临问题
标准化、客观化、科学化 循证依据 市场份额 继承和发扬
全球草药和天然药市场400 亿美元
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3-5%
韩国和日本80%以上
中医药面临的机遇
机遇——美国FDA 美国FDA认同传统中医药学是整体医学
2007年2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管 理局(FDA)新发布了一项与中医药 密切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草案: 《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 指南》草案认同传统中医药学是
现代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探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统称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心血管病流行状况
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疾病总死亡人数的50%。
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 人数300万,每年用于 心血管病的医疗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 1300亿元。
2000 1800 1752.8
《滇南本草》云:“补血生血,养心安志,安神宁心,健忘 怔忡,惊悸不寐。”
《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丹参应用及配伍
1、《药性纂要》:“与白蒺藜同用,则和 肝,运 脾,宽心膈”
2、《得配本草》:“配芍药、白芷敷乳痈。” 3、治痛经 丹参15g,郁金6g。水煎,每日1剂, 4、治急、慢性肝火,两胁作痛 茵陈15g,郁金、
1600 1400
1200
2005年全球疾病死亡人数预测 所有年龄组(万人)
2004年我国冠心病死亡 1000
率占所有心脏病死亡的 800
600
48%。
400
200
758.6
405.7
283
112.5
160.7 88.3
0
心血管疾病
癌症 慢性呼吸道 糖尿病 艾滋病 疾病
结核病
疟疾
冠心病的发展过程简图
告别传统中药模糊时代
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人体离经之血液运行失常或血运不畅的病理 产物。
《黄帝内经》强调因寒致瘀,《素问.痹论篇》云: “心痹者,脉不通”。
清代叶天士云:“病久入络、久病血瘀”。
王清任著创制了22首活血化瘀方和补气活血法及其 组方,发展瘀血学说,为活血化瘀法之大成。
陈可冀认为, 心血管内膜损伤导致“瘀血阻滞, 血 脉不通”与“心脉痹阻”、“心脉不通”有类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