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说课 1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8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1课 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8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鸦片战争》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1课。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给后世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课标要求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签订《南京条约》三个子目的内容。

这样的安排遵照了鸦片战争的开端、经过和结果的完整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时序和逻辑性。

(三)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五大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鸦片战争。

2.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在清朝的时间背景下和鸦片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中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和存在的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和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努力重现真实历史的态度,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4.历史解释简述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南京条约》的签订等基本史实;了解《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鸦片战争对于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理性分析能力和客观评判的态度。

5.家国情怀感受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时反抗的斗争精神、林则徐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直面中国曾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使学生对于振兴中华的原因和概念更加透彻,培养学生爱国、努力奋斗的精神。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 一 单 元
识记与虎门销烟相关 的史实和中英《南京 人民抗争 条约》的内容。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自学文 本掌握 基础
完成知识目标
独立完成 组内交流 教师点拨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方法点拨
课堂速记
掌握学习方法 当堂记忆重点 实现高效减负 利于持续发展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设疑激趣
情境导入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整体感知
明确脉络
鸦片战争
1840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时间 背景 过程 结果
鸦片战争
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


训练前置 学案作业一体化 三色学案 作业转型
课改的目的:高 效和减负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应处理的10大关系



1.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2.静态高效与动态课堂。 3.继承发扬与改革创新。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5.教材使用与拓展延伸。6.理念贯彻与现代手段。 7.课程理念与学科特点。8.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 9.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10.刻苦学习与教育幸福。
自主探究
反馈提升 免10大误区 ,从而打破固定的模式。 拓展提升
1
自主学习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说教材
说教材 说设计
说课流程
说模式
鸦 片 战 争
山东莘县实验初级中学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是中华书局版的一篇重要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史实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鸦片战争为主线,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鸦片战争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的史实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和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鸦片战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2.讲述鸦片战争:详细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

3.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探讨鸦片战争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探讨鸦片战争的原因。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鸦片战争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起因:英国鸦片贸易、林则徐禁烟过程: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结果: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影响:中国近代史开端、民族觉醒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史料分析能力和爱国情感三个方面进行。

八年级鸦片战争说课稿

八年级鸦片战争说课稿

八年级鸦片战争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本文作用与地位《八年级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它位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入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二)主要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衰落,民生疾苦;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开辟海外市场,倾销商品。

2. 鸦片战争的过程:林则徐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爆发,战事的发展及其结果。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损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教材分析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详细阐述了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制度的弊端以及列强的侵略本质。

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同时引发学生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掌握相关历史人物、事件和条约。

3.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 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二)难点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说教法(一)教学方法1. 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在本次说课中,我们将从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它在历史教育中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鸦片战争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19世纪中叶,英国为了解决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的泛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秩序和人民健康,清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采取了一系列禁烟措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然而,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接着,鸦片战争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海军封锁珠江口,攻占广州,随后北上,攻占定海、宁波等地,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第二阶段是1856年至1860年,英国联合法国再次发动战争,攻占广州、天津等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不仅导致了中国领土的割让、赔款的支付,还使得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国家尊严受到极大损害。

同时,战争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迫开放市场,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加剧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也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埋下了伏笔。

最后,鸦片战争在历史教育中的意义重大。

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标志。

通过学习鸦片战争,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史的苦难历程,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发爱国情怀,增强历史使命感。

同时,鸦片战争也启示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第四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 说课稿

第四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 说课稿

第四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洮南一中朱成彬一. 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为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本单元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以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求民主为主线.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开始,也是激发爱国志士探求民主自强之路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决定了中国百年历史走向的重要内容.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第一目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3.重点与难点: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②中国战败的原因二.说学情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鸦片战争》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利的因素是学生平时通过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对中国近代史的情况有所了解,甚至是对清朝闭关自守的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不利的因素是学生没有学过世界史,对世界这一时期的状况不了解,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整理有关19世纪中期的世界发展状况的资料,重点查看英国三.教法与学法:(1)多媒体辅助的导谈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1.1鸦片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1.1鸦片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1.1鸦片战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鸦片战争”,该单元以鸦片战争的爆发为背景,讲述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描述,揭示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本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

本节课的主题是《鸦片战争》,教材从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首先,教材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即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

其次,教材详细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过程,包括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等重要事件。

最后,教材揭示了鸦片战争的结果,即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细节知识掌握不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使学生认识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本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在全书中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

2.教学目标和要求(1) 知识目标:掌握战前中外历史发展的状况、鸦片走私、禁烟运动、战争过程。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战争发生、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及识图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德育目标:讲述鸦片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对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依据(1)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依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英国要不远千里来侵略我国?) 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

(2)难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依据: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为主,也结合启发式,比较法等。

2.学法:阅读法、课堂讨论、归纳分析3.分析学生:由于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战前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让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学步骤(根据教育理论,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阅读材料分析理解---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课堂练习---提出研究性课题四、说教学设计本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在讲具体内容之前,老师应讲明两点:(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畴及民主革命的分期(让学生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2)指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电影《鸦片战争》 观看电影《鸦片战争》, 然后写一篇观后感。 然后写一篇观后感。
板书设计
第1 课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二、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1、内容:割地 内容: 开放五口 赔款 协定关税
2、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影响: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的情况 英国向中国销售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二、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
请你把鸦片的危害归纳起来, 比比谁归纳的全面。
鸦 片 战 争 形 势 图
英军入 1840 侵路线 1841- 及年代 1841-1842 抗争 妥协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识目约》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鸦片战争的影响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点、难 教学重点、 三、教学重点 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 重点 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自我评价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内容,是教材专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内容, 题一“侵略和反抗”的开篇章。 题一“侵略和反抗”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历史影响很深 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远,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 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情景法 阅读指导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法:
课前准备 讨论法 练习法 学法:
导入新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讲授新课 巩固总结 课堂练习 课外延伸
看!多美的罂粟花呀!可是结出的果实却是有毒的,用它的汁液制成的东西就是 多美的罂粟花呀!可是结出的果实却是有毒的, 臭名昭著的鸦片—— 臭名昭著的鸦片
抗英遗址--虎门炮台
关天培 虎门激战
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讨论: 讨论: 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 1842年
内容: 内容: 割地 赔款 开放五口 协定关税 协定关税
影响: 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香港岛
小结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 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无耻向中国大量输出鸦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 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市场。 片,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市场。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使英国的美梦破灭,于是, 销烟使英国的美梦破灭,于是,英国侵略者在 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 落后就要挨打” 训。
课堂练习
一、填空(A组回答) 填空( 组回答)
1、1830年6月3日, 1830年 2、 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 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 海滩当众销毁。 海滩当众销毁。 逐渐变成 年,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 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 社会。 社会。
二、问答(B、C组回答) 问答( 组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