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1)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的中国境遇意义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的中国境遇意义一、概述中国现代美学思想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西方美学思想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美学体系。
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转型,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在中国学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也是对西方美学理论的一种选择性吸收和本土化改造。
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众多学者和思想家对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和观点。
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内涵和外延,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西文化的碰撞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通过对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现代性,也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涵和价值。
对于推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以及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将对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境遇下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1. 简述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可追溯至“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变革时期。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大量涌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起源,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美学理论的影响。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诸如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开始被引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产生了冲击。
这些西方美学理论不仅拓宽了中国美学的研究视野,也为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为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浅谈美育教育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10级)美学概论论文题目:浅谈美育教育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 20101108010060学生姓名:吴静波2012年12月【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经验的传授,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通过审美实践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手段,它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完整体系。
它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起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发展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作用。
美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着重大意义。
美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
美育的任务是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人们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的审美创造力,塑造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美育教育、审美、浅谈美育教育前言美育的系统性理论的正式出现最早是在德国剧作家席勒的重要著作《审美教育书简》出现,而美育塑造人格的传统在中国也是由来已久。
荀子认为美育对人有感化作用。
而近代以来,以王国维、蔡元培等为代表,以美育养成完美人格并促进社会发展已经成为自觉的理论追求。
蔡元培更有“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生产力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许多人已经迷失在市场经济的功利的浪潮中,失去了自我认知和精神依托。
各种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已经加剧了人的异化,使人格畸形。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重提美育教育陶冶培养人格是十分有必要的。
它有促进人和谐发展、完善人格的作用。
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
(完整)叶朗美学原理
(完整)叶朗美学原理美学原理目录绪论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三、美学研究的对象四、美学的学科性质五、为什么要学习美学六、怎样学习美学绪论提要第一编审美活动第一章美是什么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三、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四、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五、美在意象六、意向的分析七、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八、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本章提要第二章美感的分析一、美感是体验(完整)叶朗美学原理二、审美态度三、美感与移情四、美感与快感五、美感与高峰体验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七、意识与无意识八、美感与宗教感九、美感的综合描述本章提要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二、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三、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四、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本章提要第二编审美领域第四章自然美一、自然美的性质二、和自然美的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三、自然美的发现四、自然美的意蕴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本章提要第五章社会美一、社会生活如何成为美二、人物美三、日常生活的美四、民俗风情的美五、节庆狂欢六、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本章提要第六章艺术美一、对“什么是艺术”的几种回答二、艺术品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四、艺术创造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五、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六、什么是意境七、关于“艺术的终结”的问题本章提要第七章科学美一、大师的论述:科学美的存在及性质二、科学美的几个理论问题三、追求科学美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动力四、达·芬奇的启示本章提要第八章技术美一、对技术美的追求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二、功能美三、功能美的美感与快感四、“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对大审美精神时代的一种描述本章提要第三编审美范畴第九章优美与崇高一、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二、优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三、崇高的文化内涵四、崇高的审美特征五、高尚、圣洁的灵魂美六、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本章提要第十章悲剧与喜剧一、对悲剧的解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二、悲剧的本质三、悲剧的美感四、中国的悲剧五、喜剧和喜剧的美感本章提要第十一章丑与荒诞一、丑在近代受到关注二、中国美学中的丑三、荒诞的文化内涵四、荒诞的审美特点五、荒诞感本章提要第十二章沉郁与飘逸一、沉郁的文化内涵二、沉郁的审美特征三、飘逸的文化内涵四、飘逸的审美特点本章提要第十三章空灵一、空灵的文化内涵二、空灵的静趣三、空灵的美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愉悦本章提要第四编审美人生第十四章美育一、美育的人文内涵二、美育的功能三、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四、美育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伴随人的一生五、美育在当今世界的紧迫性本章提要第十五章人生境界一、什么是人生境界二、人生境界的品位三、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四、追求审美的人生本章提要主要参考书目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美学散步》张世英:《哲学导论》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1、国家干预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
当时人们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2、经济自由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发端于17世纪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充分的自由竞争是发挥社会每个成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条件。
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重视人的价值。
、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瑞典的“回归教育”实验,理念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
它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
主要内容包括: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
2、教育传播学------是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综合学科,它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阐释教育问题。
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
”1999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中也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上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地把美育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肯定美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不可忽视和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美育的目的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并通过人的审美发展而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
美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工程,从培养教育的对象上来看,包括青少年美育、中老年美育等阶段;从教育的环境上来看,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
在这三个美育的环境中,家庭美育是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基础,社会美育是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的继续,而学校美育上承家庭美育,下启社会美育,指导并协调家庭和社会美育,是实施美育的关键。
学校教育是否实施美育,直接关系到能否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美育的任务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美育的教育,将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就无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审美教育活动,将完成两大任务:一是重建审美意识,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人生态度;二是培养审美能力,即培养感受美、鉴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造就一代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美学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分析
美学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分析在中外教育史上,美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早在周朝的贵族教育中就以六艺分门别类,乐居礼后,占第二位。
春秋之后,作为整体的乐开始分化。
孔子曾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这时乐与诗、礼鼎足三分。
《墨子公孟》中也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之说。
这些都可以归于美育的范畴。
诚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轫于18世纪中叶的德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入我国。
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时,于莱比锡大学“讲堂上既常听美学、美术史、文学史的课,于环境上又常受音乐、美术的薰习,不知不觉的渐集中心力于美学方面。
尤因冯德讲哲学史时,提出康德关于美学的见解,最注意于美的超越性与普遍性。
就康德原书,详细研读,益见美学关系的重要”。
他是我国留学生中第一个注重学习和研究美感教育的,也是国内较系统地研究和介绍西方美学的一位重要学者。
在1928年舒新城编的《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一书中,则称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提倡美感教育的“惟一的中坚人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而美育一词,也是蔡元培由德文 sthetische Erziehung意译出的,并为教育界所认同。
从而,使美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蔡元培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总是把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汇入到自己的美育实践中,并加以积极地推广。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美育的倡导者和奠基者,他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他把美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五大宗旨之一,在教育方针上确立了美育的地位。
民国成立后,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在此期间,他着手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仿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建立起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
他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把清末学部制定的忠君、尊孔、尚武、尚公、尚实五项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旨,改成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项,删去了违背共和政体和不合信仰自由原则的忠君、尊孔两项教育宗旨。
20世纪我国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启示范文
202120世纪我国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启示范文 20世纪是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在嬗变中不断成长的一个世纪,此时的美术教育是在传统美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借鉴西方的美术教育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学科。
其教育思想的变迁是在教育、学术、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等格局的变动中由诸多因素的进行互动和形成合力的结果。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对传统与外来文化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不断融合西方教育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美术教育实践和不同的政治观点的影响下,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美术教育思想,直接决定了这段时期美术教育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一、中西思想观念的融合与碰撞对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 20世纪,我国的美术教育工作始终在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清末民初是学校美术教育的萌发阶段,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西方教育制度被引进,美术教育体制被纳入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都以日本师范美术教育为参照物。
此外,不少仁人志士还把所接受的西方现代美术教育思想和学员美术教育方式引入中国,“为西方美术教育的中国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当时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对日本教育进行全盘接受,他们仍把教育思想建立在以“中学为体”的基础上,在斥儒的同时,仍没有摆脱儒家的教育理念,从而使美术教育刻上了明显的“改良社会”的烙印。
辛亥革命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美术教育体制由“日本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变,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此时期,美术教育思想也从实用性开始向人文性转变:一方面,倡导美术教育要“救国”;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了美术教育“塑造人格”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后,苏联教育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席卷中国的以契斯恰科夫为代表的前苏联素描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美术教育模式。
20世纪80年代,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西方教育理念影响着中国教育,同时,美术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均被引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理念。
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20世纪国内第一次“美学热”期间“美育”思想的流变
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20世纪国内第一次“美学热”期间“美育”思想的流变在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一个名为“美学热”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开始对艺术、审美和美学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这种热潮在艺术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美育”这个概念开始出现并广泛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探究20世纪国内第一次“美学热”期间“美育”思想的流变,并通过5个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过程。
一、初期的“美术教育”在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体系被改革。
此时,“美术教育”主要是指绘画、雕塑、装饰艺术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
这种教育体系并不关注个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而是强调技巧和娴熟程度。
这种教育方式已经存在几十年,但直到20世纪初才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美育”概念的形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
这个时期,中国人开始关注教育的方法和目标。
在这个时期,“美育”这个概念开始出现。
人们认为,艺术能够帮助人们审美、领会美,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舒适。
因此,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并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领会美的存在。
三、抗战期间的“美育”抗战期间,中国文化和学校都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在这个时期,“美育”仍然是被广泛应用的。
在不断的战争中,人们认为艺术可以为人们带来希望和精神上的安慰。
因此,各种形式的“美育”活动在这个时期积极展开。
四、1956年教育改革的“美育”概念的提出1956年,中国进行了一次教育改革。
这个时期,美育的概念进一步发展。
人们开始洞察到美育不只是传统的艺术教育,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教育。
在这个时期,“美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改革开放后的“美育”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和文化。
这个时期,人们对“美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认为它不仅仅是绘画、音乐等艺术,还包括文化、价值观等综合因素。
在90年代末期,中国印发了《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这一文件,将美育纳入了素质教育的范畴。
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_刘悦笛
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刘悦笛内容提要美学在中国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和学术碰撞、交融的成果。
美学这门西学在被中国接受的过程中,必然被逐渐烙印上本土化的民族身份。
美学在欧洲是/自发0的,它随着西学的东渐而舶来,刺激了/中国的0美学的/后发0。
只有在西方这个/他者0镜像的比照下,中国美学方能获得自身的最初的内在定性。
对西学的引进和误读、于本土的发展和建构,这两方面始终成为中国本土美学发展的两极张力。
关键词美学学科民族身份中国古典美学美学,在中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和学术碰撞、交融的成果。
它最初是依据近代欧洲的/学科分化0和/学术规范0建构而成,而后又必然被宿命般地烙印上本土化的/民族身份0。
那么,美学究竟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与发芽的呢?在这一历史过程里,发生了哪些/创造性的转化0与/转化的创造性0呢?一、/美学0的汉语辞源发微和术语考辨首先,汉语文化圈的/美学0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1925年,中国学者吕澂早已表明,美学/这个名词是日人中江笃介在1882年翻译法人维隆(V ron)的著作0时为起¹。
这恐怕是中国学界关于/美学0汉语辞源的最早介绍,吕澂所说的中江笃介今译为中江肇民(1847)1901),一般认为这位日本启蒙思想家用汉语译创了/美学0这个词。
比吕澂还早将近三十年,在1897年康有为编辑出版的5日本书目志6里,在/美术0类所列第一本专著即中江肇民所译的这本5维氏美学6(两册)º。
当代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也坚持认为,中江肇民所翻译的5维氏美学6是/汉字文化圈0中使用/美学0一词的最早记录。
但是,日本1982年出版的5文艺用语基础知识6辞典,却提出了新的看法。
中江肇民翻译5维氏美学6的时间是在明治十六年(1883)和十七年(1884),分别出版了上、下两卷。
然而,自明治十五年(1882)开始,以森欧外、高山樗牛等为主的教师在东京大学就以/审美学0的名称来教授美学,同时也使用过/美学0这个译法»。
二十年代启蒙教育
二十年代启蒙教育
二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国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
在这
个时期,启蒙教育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二十年代启蒙教育的特点、影响和意义。
首先,二十年代启蒙教育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开放性。
在这个时期,西方先进的
教育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启蒙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典课程。
同时,启蒙教育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开放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对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二十年代启蒙教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启蒙教育,人们开
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重视知识和科学,这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启蒙教育也促进了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二十年代启蒙教育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十年代
启蒙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为后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同时,二十年代启蒙教育也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提醒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二十年代启蒙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多样性和
开放性、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中的青年问题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中的青年问题及其当代启示1.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美育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我国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美育思想在我国开始萌芽,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上。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美育问题,提倡将美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培养具有良好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人才。
新文化运动时期,美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教育和引进上。
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认为应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现代艺术教育引入我国。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还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主张将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青年人在生活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战争压力,但美育事业仍在坚持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许多艺术家和学者致力于研究和传播民族文化,希望通过美育的方式,使青年人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美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美学的建设和发展上。
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社会主义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育的观点和建议。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还强调了美育与劳动教育、德育的结合,认为美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上,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认为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还强调了美育与全人教育的结合,主张将美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1.1 美育思想的萌芽阶段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的传入,美育思想开始在中国逐渐萌芽。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他们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世界眼光的人才。
美学
第一章1、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出版于1750年的著作《美学》中,首次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也就是今天的美学。
他规定说:“美学作为自有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对他来说美学的原意就是研究人的感性的学科。
鲍姆加登《美学》的出版标致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而他本人也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或“美学之父”。
2、什么是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演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3、西方美学发展历程:一.本质论美学。
古希腊柏拉图“美本身”二.神学美学。
古罗马奥古斯丁认为“美是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得当,加上色彩的赏心悦目”。
三.认识论美学。
法国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明确和系统的分析了审美与“无功利”,“形式”,“目的”,“想象”,“天才”和“自由”等联系;席勒的《美育书简》,提出了“游戏冲动”的新构想。
四.语言论美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现代结构语言学。
五.文化论美学。
20世纪80年代。
法国巴尔特寻求建立一个把艺术和其他文化现象统合到一起的符号学分析系统;雷蒙威廉斯《文化和社会》;理查德霍加特《文字能力的用途》。
1、美学的中国化进程:晚清传入一.清末民初美学。
王韬1874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梁启超提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提出“小说乃文学之最上乘”;王国维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地位;蔡元培将审美教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
二.五四美学。
陈独秀《新青年》;胡适提出文学语言革命主张;鲁迅对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社会功能有清醒和辩证的认识。
三.30-40年代美学。
美学原理-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关于柏拉图: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
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
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
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
《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宇宙论),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6分)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对照、形式创造。
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直接相联系的。
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艺术。
7、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连续性、迁移性。
8、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艺术的最基础、最直观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4分)1、美学主要是一门()A 人文学科B自然学科C社会学科D实验学科2、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畅神”说B“虚静”说C“移情”说D“感物”说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感人,以理服人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
A点B线C面D体5、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B美国C英国D奥地利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的基本特征之一。
A戏剧B戏曲C电影D电视三、判断题(15分)1、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3、3、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强的艺术。
4、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
5、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四、名词解释(20分)1、美的无功利性2、社会美3、技术美4、表演艺术5、教学艺术五、简答题(20分)1、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康德美学理论的中国境遇及其意义
参考内容
当我们探索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仅在寻找两种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体系的对话,更在尝试理解东西方审美观念的交融与碰撞。 康德与现代中国美学的交锋,既体现了美学发展的普遍性,也展示了文化差异的 特殊性。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判断力批 判》一书中。康德的美学思想体系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形式主义特征,他强调审 美的普遍有效性,以及审美判断力的独立地位。在康德看来,审美经验是由情感、 想象和理解力
促进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还为中西美学的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具体案 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康德美学理论在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价 值。
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康德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吸 收其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国现代美学不断向前发展,为丰富人类文化做出 更大的贡献。
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的对话,既体现在理论层面上,也表现在现实审美实践 中。康德的美学思想对于现代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美学研究的方法和观 念上,康德的主体性理论和形式主义美学观都为中国现代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资源。
同时,中国现代美学也以独特的实践方式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美学思想。
总结来说,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东西方 美学异同的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美学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这种跨文化的对话,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也有利于我们全 面把握中国现代
学的演变。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
三、主要思想
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思想包括人文思想、艺术思想和审美思想等方面。人文 思想强调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艺术思想主张艺术独立自 主,推崇创新和个性,倡导艺术表现的美学原则。审美思想则强调审美体验和审 美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美学百年回顾邹其昌摘要本文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发展阶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百年美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并对新世纪中国美学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国美学百年美学四大来源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
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
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
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
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
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
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
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
浅谈美学
浅谈美学一:美学的概念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上面所谓的“概念”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概念,只是这样的定义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念而已。
对于美学的概念,各成一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有人说: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
黑格尔却认为,美学是艺术为中心的研究对象。
当然,这种观点未免有点太狭隘了。
如果按照黑格尔的话,那么不是艺术的东西就无从称之为美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举例在这里就免了,因为在这里要牵扯到艺术的概念。
当然,黑格尔对于艺术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认为:艺术是美最集中最典范的一种体现,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创造的,艺术是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哲学即是美学。
对于这种观点,反对的大有人在,其中李泽厚反对的最为之激烈,他说,如果美学以艺术为主题的话就走向堕落。
也有人认为美学是一种知识方式,不只是一门学科,美学更是一种品格。
然而阿多诺却认为,美学作为关于美的学说,其定义尚无定论。
我觉得美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每个人的观念,对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的阅历不同,因此很难去寻找一个概念使大家都能接受。
所以我也认为没有概念的美学才是美学最为贴切的概念。
谈到美学,我们很快就会想到我们国家一位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
朱光潜,我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
被称为美学老人,长期致力于美学研究。
朱光潜先生著有一本《谈美书简》,是他在82岁高龄下完成的,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朋友们信的回复。
书中介绍了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育 评 论1997年第2期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冉铁星一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包含着许多值得发掘和思考的意义。
限于篇幅,这里只就笔者的感受简单谈一点管见。
教育美学的兴衰有着深刻而特殊的社会背景。
说其深刻,就在于教育美学如同其他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一样,必然受到一定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
教育美学在世纪初期和后期两次崛起以及在中期沉寂,正好与时代的背景相吻合。
本世纪初,破旧立新的社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中国的门户向世界敞开,西学东渐触动了东方文明的自觉,一些深邃而浑沌的古老智慧在近代理性精神的催化下焕发出青春。
王国维、蔡元培等就是受到西方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启发,在我国倡导起美育。
本世纪后期,教育美学的复兴则正好处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也不约而同地受到国外各种学科思想的影响。
显而易见,这种影响根植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开放。
言其特殊,即教育美学与其他文化形式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社会需要和土壤。
可以看到,每当某种伦理精神破坏或失落,社会上功利思潮盛行、机械行为泛滥、国民精神萎靡、个性片面发展时,美及美育的呼声就会情不自禁地响起。
梁启超视美为人生自由之所在,王国维、蔡元培欲以美育代宗教,周扬称美育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手段,陈元晖提出要从美学研究中寻找教育本质之最终答案,后起之秀们则认定现代教育的走向在于美育及其理论——教育美学等等,这些主张大都在一种拨乱反正、重塑人文精神的特殊背景下产生。
同时,这种背景既是迫切的社会需要,也给教育美学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教育美学的建设成效系于倡导者和研究者的主体性。
教育美学发展的两大波峰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倡导的规模、研究与实践的广度上看,后者明显大于前者;但从研究及其思想的深度看,后者显然还没有超过前者。
例如,在学科体系的构建及美育的具体实施上,后来者远远超过前辈;但在美育及教育美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探讨上,前辈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则显得高出一筹。
美育新民、美育救国、美育代宗教等等思想,如果除去其中唯心的成分,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加以分析改造,则会闪现出天才的远见卓识。
提及这一点并不是这里的主要目的,关键的意义在于:前后两期的倡导者和研究者所体现的主体性,对教育美学的发展及其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
这里的主体性主要指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学术事业心、创造精神及学科知识结构。
并不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就可以看出,前后两次高潮由“热”变“冷”,原因是大不一样的:前次更多地是由于战乱频繁,无暇顾及如镜中之花的教育美学;后次则更多的是因为主体性相对不够,拿不出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实施操作,既成效明显又让人信服的教育美学。
平心而论,22在价值观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物质、功利一方的情况下,过多地要求精神是不合时宜、也是不够公平的;主体不能不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所驱动。
尽管如此,作为教育美学的研究主体,自己必须有崇高的思想信念和情操,有兴国新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高度的美学精神和丰富的学科知识。
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有成效地构建教育美学。
东西方文化的“亲和”(交融)度是中国教育美学之树能否根深叶茂的关键。
审美教育的现象在我国出现的很早,但作为一门学科并达到自觉意识,还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这丝毫没有贬低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美育思想的意思,而是指东西方文化相碰撞,交融整合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美学。
这一点在现实中已有体现,但在“亲和”度上则显得很不够,给人的印象多是“全盘西化”(含“苏联化”)。
尽管其中也有梁漱溟先生试图将西方美育思想嫁接到新儒学之上,黄济先生提出美育论要充分结合中国美学和美育思想(包括文与质、形与神、言与意、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等范畴),但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
因此,教育美学建设显出一些比较幼稚的倾向。
例如,概念范畴含义不清或不一致,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学教育、艺术教育、教育艺术、教学艺术、教育美学等等并列出现,没有加以系统、规范的界定,没能形成逻辑结构,因而经常相互串用,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或商榷。
再者,学科缺乏逻辑结构,就不能准确定位——要么到处落脚、大而无当;要么无处生根,如浮萍漂流,致使理论上无统一学科体系,实践中无系统操作规程。
这也不能不说是这一学科时热时冷,热而降温的一个原因。
说到底,没有找到本土的根,再好的品种也难嫁接成活。
在这一点上,冯友兰、牟宗三在更新儒学上所下的功夫和做法值得借鉴。
冯友兰吸取了西方哲学思维及方法的精华(以罗素的逻辑学为甚),对中国理学进行了更为理性的分析和整理,成为新儒学的一大家。
如果教育美学如此再进一步,想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美学学科建设的走向是历史与逻辑的结合和统一。
孤立地看,教育美学在本世纪中国各阶段的发展似乎各不相干,各成一体。
但以历史的眼光看,各阶段之间仍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
在前半个世纪中,表面上只是较简单的美育思想及其传播,但实际上已形成了美育理论的雏形,包含许多乃至全部后期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问题的胚胎,在学科建设的意义上已开了我国美育和教育美学的先河。
在后半个世纪,尤其在后20年里,美育——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学科体系的框架(尽管仍很粗糙)。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展开”式的发展就像胚胎发育生长成儿童一样。
很显然的情况是,后期复兴中许多观点在早期已讨论形成,后来者有的虽然并无早期的材料,却不谋而合地再现同一思想的光彩。
所以,前后两个阶段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简单和抽象上升至丰富和具体。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在“巨大的历史感”中继承和变革,才能找到学科的逻辑结构。
二评析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最根本的目的是探寻这一走向在未来世纪如何把握,少走弯路;如何顺乎规律,近乎人意。
鉴于此,笔者再大胆作一点预见(尽管预测总是有缺陷的)。
(一)未来的中国迫切需要成熟的教育美学。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告诉我们,教育美学的未来发展如何,必须首先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及其与教育美学的关系。
从现在已经见到和可以预测到的情况看,我国跨世纪的步伐主要还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依靠科技现代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跨世纪的大趋势中有一个与教育及教育美学密切相关的具体背景,即市场化、科技化、工业化的趋势正在并将使一代甚至几代人面临着畸形发展,即“异化”的危险。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被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所证明,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中也初见端倪。
例如,在市场化过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依顺着市场规律的惯性,在一种“一刀切”、“一风吹”的潮流下将商品交换规律及其价值观念滥用于一切社会行为中,以致于“奉献精神”和“爱心”成为合情不合理、可看不欲行的陈列品。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缺乏整体和谐的思想,盲目地、一窝蜂地上工业项目,并以无谓地牺牲农业、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
在科技化的过程中,不少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崇尚科学主义,32仅在学校中就显出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
正因为如此,文化界、教育界、理论界疾声呼唤人文精神,政府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
所以,在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防止和消除人的片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达到。
无论是学校的素质教育或是社会的生产、生活教育,都必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美的规律”来构造和实施,这就需要美的教育和教育美学。
此外,未来世纪也要求教育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从雏形走向成熟和完善,教育美学将责无旁贷地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不难预见,21世纪的中国必然需要教育美学。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稳定,社会及教育对教育美学的需求和态度将不再是忽急忽缓、忽冷忽热,教育美学的建设将走向稳定、规范和成熟。
(二)从多元混合到多层次统一体,是未来教育美学建设的学科体系特点。
从教育美学的走向可以看出,广义的教育美学呈现出一种多元混合的状况,这也是学科生长初期的必然现象和必经之路,即从一种无序的“耗散”状态,准备达到一种有序的结构状态。
近些年有关教育美学的一些争论及商榷,实际上是多元混合状态下的碰撞,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冷静地说,这些碰撞虽然有些是无谓的,却也是合理的。
而且,这些碰撞必然引起反思或归位思考。
如何合理地理清广义的教育美学的层次,如何正确认识和判定其间的关系和意义,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是教育美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广义的教育美学将逐步确立自己的层次结构。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之所以成其为学科,起码要有自己的范畴体系,要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构成部分。
在很多人看来,教育美学是教育学和美学的交叉应用学科。
这个观点孤立地看一点不错,但从系统结构的观点看,就忽略了教育美学作为一个系统学科必有的基础研究(或称基础理论)部分,而只注意到其应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忽视了学科层次结构的整体构成。
应该说,教育美学的应用研究就是美育研究(其中包括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等等具体教育方式和途径),教育美学的基础研究则是狭义的教育美学。
它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而不是一种并列的、多元或参差不齐的混合体。
由目前的情况前瞻,后者向前者变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三)规范与科学的突破——重建狭义的教育美学。
记不清哪位学者说过,中国的智慧是审美型的,是审美而非宗教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引出这一观点的意义在于,在未来中国,狭义的教育美学将努力走向规范化,逐步达成逻辑结构完整的范畴体系。
而且,在价值意义上应争取成为中国教育哲学的最高境界。
这样突如其来的判断似乎有些独断,但如果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的端倪。
首先,教育美学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中,始终蕴涵着美学的真谛或内核,即建塑自由、和谐、自然与社会统一的人性——人生的自然。
当然,这种内核有时隐蔽得深一些,有时崭露头角,但始终没有得到系统的发掘和展开。
这就使得教育美学更多地停留在表层的、形下的工具水平,更多地局限在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美育上,更多地只看到浅显的目标——艺术素养、美感能力。
这在深远的意义上可以说将窒息教育美学,使美育更为狭隘和羸弱。
所以,教育美学必须突破表层的美育及其理论,进入深层的、形上与形下相结合的领域。
这个领域的定位便是本文所特称的狭义的教育美学。
其次,狭义的教育美学已从广义的教育美学中脱颖而出,但由于缺乏真正美学意义的引导,狭义的教育美学一开始就从一个凹谷走进了另一个凹谷(由艺术美转入了教育美)。
当然,在教育中发现自身美、构造自身美,这也是对教育美学的丰富和发展,但这仍然是一种“工具水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