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貌规划说明书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正文
木垒东天山大龙王景区风貌规划说明书
1 规划背景
1.1风貌规划的必要性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到现在,城市新城区的建设工作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开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在建筑的规划方面也出现了忽视各个城市自身建筑风貌特色的规划和打造,造成了新城区风貌千篇一律的景象出现。新城区在自身城市风貌的塑造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同时也进入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近30年的城市发展成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新区建设,尤其是建设数量和速度令世界瞩目,但各个城市的新区建筑风貌却出现了“千城一面”的问题。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地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当前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一般有以下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可谓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二是城市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地方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者,更多的是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由开放商投资建设;三是城市新区作为体现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新形象的载体,已成为不少地方官员展现其政绩的“显示器”。在开发商看来,建筑作为空间生产的最终产品。随着建筑设计市场的开放,全球的建筑公司及其代理者涌入中国。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为开发商提供“款式”多样的选择。而信息化和全球化也使得建筑符号的传播极其便利。建筑师在设计周期、资本和文化的多重压力下,一般只能只能按照开发商的要求提供建筑设计产品。可见,在政府开发控制弱化的情况下,依靠开发主体和建筑师的理性自觉,有可能在某些地块形成个性特色鲜明的建筑个体或建筑群体(有同一个开发商),但难以在片区和城市层面有效形成整体有序的建筑风貌。所以风貌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1.2风貌规划的紧迫性
1、扩大有效需求要求,旅游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从木垒县的经济运行态势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要把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旅游业可以带动很
多行业的发展,直接增加高额收入,扩大有效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必须加快发展。
2、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要求旅游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当前,木垒县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总量不足,比重过低,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等多个方面,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因此,要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3、扩大就业、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要求旅游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旅游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产业,吸纳劳动力数量大,劳动力转岗适应快,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尤其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旅游业有一个新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其主要内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是调整结构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把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旅游结合起来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走出一条加快木垒县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1.3风貌规划的挑战性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处阿尔泰构造带,博格达构造带和准噶尔地块交汇处,在不同构造的作用下,形成了山地、山前丘陵、平原戈壁和沙漠等地貌类型。同时复杂的城镇格局与风貌状况也为规划的进行与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2 景区性质与规划结构
2.1木垒概况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接壤,西与奇台县毗邻,南倚天山与鄯善县相望,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
交界,境内设有乌拉斯台口岸,国界线长约150公里。
木垒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民风古朴。原始的胡杨群落,古老的森林硅化木,神秘的鸣沙山,都巧妙的荟萃在木垒。境内生长着丰富的药用植物,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雪莲、紫花贝母、苁蓉、马鹿茸、甘草、柴胡、大力子等十余种。珍稀野生动物有鹅喉羚、狗熊、雪豹、野驴、北山羊等。矿产资源有金、铜、铁、石英、盐、石墨、煤等3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有羊绒衫、水泥、鹰嘴豆粉、粉丝、粮油、白酒、建材等。木垒县交通便利,省道303线、228线贯穿全境,通讯方便快捷。
木垒地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和草原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古代曾是匈奴、鲜卑、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兵家必争之地。虽经几千年的历史风云变幻,西域地方政权的多次更迭,但是木垒始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西域有36国,蒲类国为其中之一,木垒为蒲类国后国,史载蒲类国人“庐帐而居,逐水草,颇知田作,有牛、马、骆驼、羊畜。能作弓矢,国出好马”。唐贞观十四年,唐王朝统一了西域各国,在木垒设蒲类县,属庭州管辖,清代,木垒定名“穆垒”,清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在木垒设置警备衙门,民国6年,木垒设县佐,属奇台管辖,民国19年,木垒正式建县,定名为木垒河县,隶属迪化行政长官公署第一行政区。
2.2木垒性质与规模
全县总面积22171平方公里,有可利用草场1664万亩,耕地面积95万亩,年播种面积52万亩左右,其中水浇地29万亩(喷灌地13万亩),山旱地23万亩。县辖13个乡镇场60个行政村8个社区。全县有14个民族,共有人口86344人,其中哈萨克族21575人,占总人口的24.98%;汉族58181人,占总人口的67.4%;维吾尔族4365人,占总人口的5%;乌孜别克族1076人,占总人口的1.2%;其它民族1147人,占总人口的1.3%。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4664人,占74.89%,非农业人口21680人,占25.1%。
2.3总体结构
木垒“一主三副、三轴、三板块”的县域空间结构布局(一主三副:木垒县域是空间增长极。一主是县城,含木垒镇、照壁山乡、新户乡以及周边居民点,是县域综合中心;三副是西吉尔、雀仁和老大石头,承担次区域中心城镇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