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01
02
03
监测设备的选择
选择适合小儿使用的监测 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设备使用前的校准
在使用监测设备前,应进 行校准,以确保监测结果 的准确性。
正确放置设备
根据设备的说明,正确放 置和固定设备,以确保监 测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频率和持续时间
监测频率
根据小儿的病情和需要,合理安 排监测频率,以达到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的目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 影响,正常体温范围在36℃-37.5℃之间;随着年龄增长, 体温调节中枢逐渐发育完善,体温相对稳定,正常范围在 36.5℃-37.5℃之间。
心率正常范围
总结词
小儿心率正常范围在120-140次/分钟 之间,不同年龄段心率略有差异。
详细描述
预防并发症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 并发症,如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加强医护人员对患 儿的关注和照顾,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 儿和家长的安全感。
02
生命体征监测方法
体温监测
总结词
体温是反映小儿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 。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目 录
• 引言 • 生命体征监测方法 • 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和处理 • 生命体征监测的注意事项 • 小儿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 • 生命体征监测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是指对儿童的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理指标 进行定期或持续监测,以评估其健康 状况和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如下:
1. 婴儿(0-12个月):
- 呼吸频率:每分钟30-6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100-160次
- 血压:收缩压在60-90mmHg,舒张压在30-60mmHg - 体温:36.5-37.5℃
2. 幼儿(1-3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24-4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90-150次
- 血压:收缩压在80-105mmHg,舒张压在50-70mmHg - 体温:36.5-37.5℃
3. 学龄前儿童(3-6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20-3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80-120次
- 血压:收缩压在85-105mmHg,舒张压在55-70mmHg - 体温:36.5-37.5℃
4. 学龄儿童(6-12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18-25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70-110次
- 血压:收缩压在90-110mmHg,舒张压在60-75mmHg - 体温:36.5-37.5℃
5. 青春期儿童(12-18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12-22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60-100次
- 血压:收缩压在100-120mmHg,舒张压在60-80mmHg
- 体温:36.5-37.5℃
这些数值仅为参考范围,每个孩子的体质可能有所不同,如有疑问或异常情况,请咨询医生。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表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表儿童的生命体征是评估他们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了解儿童的正常生命体征范围对于及早发现健康问题、预防疾病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以下是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命体征正常值范围表:1. 体温:- 新生儿(0-1个月):36.5摄氏度-37.5摄氏度- 1个月至1岁:36.4摄氏度-37.2摄氏度- 1岁至3岁:36.1摄氏度-37.1摄氏度- 3岁至6岁:35.8摄氏度-37.0摄氏度- 6岁至12岁:35.5摄氏度-36.8摄氏度2. 心率:- 新生儿(0-1个月):100-160次/分钟- 1个月至1岁:90-160次/分钟- 1岁至3岁:80-150次/分钟- 3岁至6岁:75-120次/分钟- 6岁至12岁:70-110次/分钟3. 呼吸频率:- 新生儿(0-1个月):30-60次/分钟- 1个月至1岁:24-30次/分钟- 1岁至3岁:22-30次/分钟- 3岁至6岁:20-26次/分钟- 6岁至12岁:18-24次/分钟4. 血压:- 新生儿(0-1个月):收缩压70-85毫米汞柱,舒张压30-60毫米汞柱- 1个月至1岁:收缩压75-95毫米汞柱,舒张压35-65毫米汞柱- 1岁至3岁:收缩压80-105毫米汞柱,舒张压45-70毫米汞柱- 3岁至6岁:收缩压85-105毫米汞柱,舒张压50-70毫米汞柱- 6岁至12岁:收缩压90-110毫米汞柱,舒张压55-80毫米汞柱请注意,以上数值仅为一般范围,每个儿童的生命体征可能因年龄、身体状况和个体差异而略有不同。
如果您的孩子的生命体征超出以上范围或存在任何不寻常的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定期检查和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对于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儿科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1、通畅呼吸道(airway,A)2、人工呼吸(breathing,B)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4、药物治疗(drug,D)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 (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
.
9
体温测量
• 口温 ⑴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 ⑵闭紧口鼻,用鼻呼吸。 ⑶测量时间:3分钟。
.
10
体温测量
• 腋温 ⑴擦干汗液,放于腋窝处。 ⑵紧贴皮肤,曲臂过胸,加紧。 ⑶测量时间:5~10分钟。
.
11
体温测量
• 肛温 ⑴卧位:侧卧、俯卧、屈膝仰
卧位。 ⑵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
3~4cm。 ⑶测量时间:3分钟。
• 4 酒精及消毒液每周更换两次。
.
7
⑵ 将体温计汞柱用手或离心 机甩至 35.0 ℃ 以下 。
.
8
体温计的校对方法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 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 40℃ 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检查,凡误差 0.2℃以上、水银柱自动下降 玻璃管有裂缝的不能再使用,合格的体温计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备用。
.
15
• 体温过低 • 轻度:32~35℃ • 中度:30~32℃ •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 致死温度:23~25℃
.
16
脉搏及呼吸测量
各年龄段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
年龄
呼吸
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
<1岁
30~40
110~130
1~3岁
25~30
100~120
4~7岁
.
4
体温测量
1.体温计种类与构造 (1)水银体温计 (2)电子体温计 (3)可弃式体温计 (4)感温胶片 (5)其他 远红外测温仪、报警体温计
.
5
.
6
• 2.体温计的消毒(水银体温计)
• 1)体温计及体温计盒应每周集中清洁消毒两次,遇有污染应随 时消毒;传染病人应设专用体温计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
儿童常用检验参考值
- 1 -新生儿常用检验正常值血常规( x ±s ,n=40)WBC :Nelson :1月5.0~19.5,1~3岁6.0~17.5,4~7岁5.5~15.5[4]。
诊断学(二版):新生儿15 ~20,6月~2岁11~12,成人4~10。
简记为第2天<2万,第2周<1.2万,1岁<1万。
N 与L :在4~6天、4~6岁时相等。
RBC :2月最低,为2.7~4.9×1012/L [4]Hb :贫血暂定为:第1周<145g/L (末梢血)130g/L (静脉血)[1],1~4月<90g/L ,4~6月<100g/L ,6月~6岁<110g/L 。
HCT :出生12小时后,≥0.70(末梢血)或0.65(静脉血),诊断红细胞增多症[1]。
Ret :第1天<5%,第5天<1.5%PL :Nelson :第1周84~478×109/L ,1周后同成人150~400×109/L [4]尿常规:有2/3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5天内可有一过性蛋白尿,可达(++)。
有时尿布沾染橙红色的尿酸盐[1]。
大便常规:臭味——蛋白质消化不良;酸而多沫——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奶瓣——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绿色——①人乳喂养②牛乳喂养时,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3]。
粪便的颜色和其中所含的胆汁的化学改变有关。
小肠上部胆汁含胆红素及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被其中的菌群还原成胆红素,大便变黄色。
人乳喂养时粪便呈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氧化为胆绿素,使大便略带绿色;牛乳喂养时粪便呈碱性,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
如牛乳喂养儿排便为绿色,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是腹泻将至的象征[3]。
血生化[1,2]为了便于记忆及执行,全血血糖<2.2mmol/L 均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血清钙<1.75mmol/L 诊断为新生儿低钙血症[5]。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血压正常值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血压正常值
呼吸心率血压
新生儿:40~50次/每分钟 120~140次/每分钟 60~70mmHg
1岁:30~40次/每分钟 110~130次/每分钟 70~80mmHg
2~3岁:25~30次/每分钟 100~120次/每分钟2岁以后收缩可按公式计算4~7岁:20~25次/每分钟 80~100次/每分钟收缩压(mmHg)=年龄*2+80 mmHg 8~14岁:18~20次/每分钟 70~90次/每分钟舒张压(mmHg)为收缩压的2/3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为低血压。
下肢的血压比上肢约高20mmHg.婴儿期下肢血压较上肢低。
儿童身高体重计算公式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cm
1岁身长:75cm。
(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
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注:体温单:5岁以上(含5岁)画脉搏、呼吸;7岁以上(含7岁)填血压。
生命体征测量的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测量的注意事项一、正常值:⑴体温:口腔温度37℃左右,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5℃左右,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5℃左右。
⑵脉搏:每分钟60-100次。
⑶呼吸:每分钟16-20次,儿童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⑷血压:收缩压为12-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12Kpa(60-90mmHg)。
脉压为4-5.3Kpa(30-40mmHg)。
二、注意事项:(一)测体温的注意事项:1、根据病人的病情、自理程度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及部位。
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鼻手术、不合作者、呼吸困难不用口表测量温度;测腋表时要擦干腋窝,极度消瘦的病人不用腋表测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温法。
2、对精神异常、昏迷以及病儿要注意试温安全,预防损伤。
3、传染病人应专人专用,单独消毒。
4、切勿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5、测量前清点体温计数量,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都在35℃以下。
6、测量前20—30分钟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料、做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
7、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病床旁监测,必要时作对照复测(二)测脉搏的注意事项:1、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2、病人如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等患者稳定下来再测量。
3、偏瘫病人应测健侧,有动静脉瘘的病人应测健侧。
4、脉搏短绌: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力。
脉搏出现短绌时,应由2人同时测量,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
5、手术后,病情危重或接受特殊治疗者需15—30min测量一次。
6、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min。
7、脉搏弱难测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min。
(三)测量呼吸的注意事项1、由于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控制,所以测呼吸时不应让患者察觉。
各年龄阶段正常生命体征数值
各年龄阶段正常生命体征数值
血压计算公式:
1岁收缩压平均70—80mmHg
2岁以后按下列公式算:
收缩压=年龄×2+80mmHg
舒张压=收缩压×2/3
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
早期预警评分(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
EWS评分的最大特点是: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相应的分值,根据不同的分值制订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就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专科护士临床思维欠缺
病情的判断: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缺乏预见性
病情的报告:护士传达信息时条理不清,接受者接受的信息不全缺乏准确性病情的处理:护士被动执行医嘱缺乏主动性。
儿科患儿各种指标正常值与测量方法课件
心电图检查
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 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
病。
心电图正常值
P波时限不超过0.12秒,QRS波 群时限不超过0.12秒,QT间期不
超过0.44秒。
心电图测量方法
通过心电图机记录心脏电活动, 测量各波的时限、振幅等参数。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CT、MRI等,用于观察患儿内脏、骨骼等结构。
血常规指标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范围为(4-10)×10⁹/L。用于评估 感染情况。
血红蛋白浓度(Hb)
正常值范围为110-160g/L。反映贫血或红 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值范围为3.5-5.5×10¹²/L。反映贫血或 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⁹/L。用于评估出 血风险。
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 。
3
生化指标异常
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指标异常,应及时就 医。
特殊检查指标异常处理
心电图异常
心电图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X线检查异常
X线检查发现肺部炎症、心脏疾病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B超检查异常
B超检查发现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异常,应及时就 医。
正常值范围为60-80g/L。反映肝脏 合成功能。
血清白蛋白(ALB)
正常值范围为35-55g/L。反映肝脏 合成功能和营养状况。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范围为5-40U/L。反映肝脏损 伤。
肌酐(CREA)
正常值范围为44-133μmol/L。反映 肾功能状况。
03 儿科患儿特殊检 查指标
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生命体征的正常值一、生命体征的正常值二、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值三、健康生活生命体征的正常值1、生命体征的正常值1.1、体温正常值为36.3~37.2℃。
体温升高: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1.2、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
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
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1.3、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2~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1.4、血压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缩压为12~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12kPa(60~90mmHg)。
新生儿收缩压为6.7~8.0kPa(50~60mmHg),舒张压4~5.3kPa(30~40mmHg。
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39岁以下收缩压2、生命征象是什么生命征象(英语:Vital signs),或称生命体征,医学术语,是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的表现。
指医疗人员在进行医疗时,为了评估病人基本的生理状况,在身体检查时,必须检查的基本功能。
它的范围很广泛,通常包括了心跳、脉搏、血压、呼吸次数等。
3、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
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
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生命体征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一、体温: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腔测量: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拿出来读数。
正常值:36。
3——37.2℃,此方法禁用于神志不清婴幼儿。
2.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夹紧体温计,嘱咐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37--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酒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5分钟读数,正常值36。
5——37。
7℃。
二、脉搏:心脏舒缓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检查脉搏,测量儿童的话都是用听诊器听诊。
三、呼吸: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奏均匀,深浅适宜.四、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是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①、什么是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收缩压。
②、什么是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
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五:血氧饱和度,Array概念: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因此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评估。
儿童健康标准表
儿童健康标准表
儿童健康标准表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智力等方面的指标。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儿童健康标准表:
1. 身高:根据年龄和性别划分,可以查阅相关身高标准表来了解孩子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 体重:根据年龄、性别和身高,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体重标准,判断孩子的体重是否达标。
3. 视力:正常视力范围为0.8-1.0,低于这个范围可能存在视力问题。
建议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并治疗视力问题。
4. 听力:正常听力范围为0-20分贝(dB),超过20分贝可能存在听力问题。
新生儿期应进行听力筛查,定期检查听力。
5. 智力:智力测验包括Gesell 发育量表、贝尔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等。
智力发育与年龄、生长发育、教育等因素有关。
以上仅为简要概述,具体标准请参考专业医学资料。
注意,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有个体差异,标准值仅作为参考。
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意见。
生命体征
腋温测 量法
实用文档
肛温测量法
1、体位:侧卧、俯卧、屈膝仰卧位 2、润滑: 约2.5cm 3、插入长度:3.5cm,(婴儿1.5cm,幼儿
2.5) 4、时间:3分钟 5、取出体温计后擦净肛门
实用文档
肛温测量法
6、取出体温计后用消毒纱布擦干净(肛表 用卫生纸擦拭)
7、读数、记录 8、给患者取舒适体位 9、消毒体温计(0.5%的过氧乙酸浸泡两次,
紧张、哭闹、恐惧等
实用文档
测量脉搏、呼吸的操作步骤
测量脉搏: 1、仰卧位时使患者近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 2、护士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
在桡动脉处,按压力适中,以能清楚测得 脉搏搏动为宜。 3、一般测量30秒,将测量的脉率乘2.
实用文档
测量脉搏、呼吸的操作步骤
测量呼吸: 1、将测量脉搏的手仍放在患者的手腕上 2、观察患者胸部及腹部的起伏,一呼一吸
后,应对体温计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性。
方法:将体温计甩至35℃以下,于
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水中,3分钟后
取出检查,若误差在0.2℃以上,玻璃管有
破裂、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使用。
实用文档
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1、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 口呼吸者禁忌口温测量。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 出汗多,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表者禁忌测量腋温, 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禁忌肛温测量。
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常见于大量的
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脉压异常:
(1)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甲亢等。
(2)脉压减小: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等
实用文档
测量血压操作步骤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童体格⽣长及评价⼉童体格⽣长发育体格评价⼀、体格⽣长的常⽤指标1、⾝长(length) ⾝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骼长度的总与。
新⽣⼉出⽣时仅50厘⽶。
0~6个⽉的婴⼉每⽉平均增长2、5厘⽶,7~12个⽉的婴⼉每⽉平均增长1、5厘⽶,⽣后第2年⾝长共增长10厘⽶左右,以后⼉童⾝⾼(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厘⽶左右。
接近青春期⼉童⾝⾼每年增长达8厘⽶左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
⾝⾼估算公式:2~10岁⼉童⾝⾼(厘⽶)= 年龄 X 7 + 702、体重(weight) 新⽣⼉出⽣体重平均3公⽄, 6个⽉内婴⼉体重每⽉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体重每⽉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公⽄。
接近青春期⼉童体重每年增长可达6公⽄左右。
体重估算公式:⼩于6⽉婴⼉体重 = 出⽣体重(公⽄) + ⽉龄 x 0、77~12⽉婴⼉体重 = 6(公⽄) + ⽉龄 x 0、251~10岁⼉童体重(公⽄)= 年龄 X 2 + 7(或8)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出⽣时头围34厘⽶,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下半年4厘⽶,1岁时达46厘⽶。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
若有头⼩畸形,提⽰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则要怀疑脑积⽔。
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胸围测量。
胸围在第⼀年发育最快,1~1岁半超过头围,第⼆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增长3厘⽶,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
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 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童。
1~5岁⼉童上臂围多在12、5~13、5厘⽶间,>13、5厘⽶⽰营养良好,<12、5厘⽶为营养不良。
6、坐⾼(sitting height) 坐⾼指由头顶⾄坐⾻结节的长度,坐⾼可显⽰躯⼲的⽣长。
⼉童1岁后⾝⾼增加主要就是下肢增长,坐⾼占⾝⾼的⽐例随年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