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
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7-22T11:20:42.5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吴作为[导读] 术前进行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诊断可以帮助医者有效了解患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的要点以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方法此次选定本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所收治的5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病患作为参考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采用的三维DSA与MRI或CT检查,并进行影响融合分析,进一步为患者制定出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术后情况对患者跟进3~5月的随访观察。
结果5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中共有41例采用三维DSA 与 MRI 融合诊断,9例采用三维 DSA 与 CT 融合诊断,从融合图像中可以清晰显示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具体血管分布、神经结构构造以及畸形团大小。
诊断发现有11例患者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团直径处于3~6cm之间,39例患者颅内动静脉畸形团直径小于3cm。
5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融合诊断及治疗情况良好,经术后观察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症状。
结论术前进行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诊断可以帮助医者有效了解患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造影;融合;三维DSA;MRI;CT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血管疾病,发病表现多为自发性颅内出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一定致死概率。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及康复效果一般存在个体差异,与颅内血管的构筑条件关系较大。
针对患者不同病况,术前进行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诊断是十分必要的,融合影像技术可以更全面地检测患者病情,为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减少信息缺乏为手术带来的风险。
本文就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的要点以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相关阐述如下。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一
0 l 笙 鲞箜 ! l 0 塑
鲤! !
!
: ! ! : : ! : ! ! !
.59. 27
定的视功能 。
so fv s u a n oh l r w h fc o y r t a dl i a e n- in o a c lr e d t e i g o t a tr b e i lc s o l l a n
静脉窦本 身的变异较大 以及 M V具有的局限性 , R 仍会
导致误诊 , 本文 回顾性分析我院 自20 05年 5月 至 2 1 00
12 方法 对所有入 组病例 检查采用 3 . D—C V, E MR
.
28 50.
查垦堂
! 旦箜 鲞第 l期—— undn MSaJu a c 21, o 3, o1 9 agog ec r l t 0l V1 2 N.9 lo n O . .
和一定 的漏诊 率( . % ) 5 6 。结论 由于静脉窦的 变异较 为普 遍 , 造成 MR V对静 脉 窦血栓 形成 的诊 断具有较 大误 诊率 , 在临床应用 中, 必须结合 患者 的临床特征 以及 MR 、 S ID A检 查进 一步诊 断 。
【 关键 词 】 脑静脉 窦血栓 ; 静脉血 管成像 ; 磁共振
2 1 非静脉 窦血栓 患者 3 . D—C V分析 E MR
在 临床
诊断非静脉窦血栓形成 的患者 ( n=10 中, R 1 ) M V所示
的静脉窦 以双侧横窦 、 乙状窦较为 清晰 , 现 的异 常变 发 异较多 , 特别是左 侧横 窦 、 乙状 窦表 现为 发育不 良 , 纤 细或显示不清 的比例 明显较 对侧为 高 ( 1 % 以上 ) 达 0 , 而各 个静脉 窦 中均 可见有局 限性充盈 缺损 狭窄表 现。
MRI-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外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MRI-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外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神经外科医学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八篇:MRI-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总结MRI-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思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开展的351例在MRI-CT 影像融合导航辅助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准备计划,手术中谨慎应用,手术后保养维护。
结果351例手术导航效果满意,成功完成了病灶切除,术中定位精准,血管神经保护完好,术后无1例意外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恢复良好。
手术导航计划零失误,导航设备及导航器械零毁损、零维修,应用良好。
结论MRI-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的应用,可协助神经外科医生更加准确地进行手术定位,增强对手术进度的主观把控,提高手术成功率。
做好手术前准备,术中熟练操作,术后设备及器械维护保养等相关工作,对该项技术在手术中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
同时对护理人员积极学习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储备,与时俱进的工作要求提出新的挑战。
关键词:MRI-CT影像融合技术;手术导航技术;神经外科手术;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RI-CT image fusion navigation technology in neurosurgical operations and thinking of related problem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35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aniotomy with the MRI-CT image fusion navigation assisted by craniotomy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the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data included pre-surgical plan,careful application in surgery and post-surgical maintenance.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all the 351 surgical cases was satisfactory,with accurate positioning,successful resection of all the foci,intact of vascularvessels and nerves,and no case of accidental damage to neural functions after surgery. As a result,all the patients had good recovery. There was zero error in surgical navigation plans,and there was also zero damage to navigation systems and instruments in the process of surgery. Conclusion The MRI-CT image fusion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uld help neurosurgeons to make more accurate surgical positioning,improve subjective control of surgical progress,and ultimately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Keyword:MRI-CT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Surgical navigation technology; Neurosurgery;有调查显示[1],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切除半球肿瘤、颅底肿瘤、垂体瘤(经蝶手术)、血管畸形等手术中的应用率分别可达92.3%、50.0%、42.3%和42.3%.其对于神经外科领域是新的飞跃,实现了准确性、灵活性、微创性及快速性的高度统一,集影像-导向-手术为一体,完成术中的精准定位。
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观察
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观察刘向东【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4(022)008【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颅底外科手术中采用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此次所收治的患者采用CT和MRI进行扫描并存储相关的数据,之后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融合和分割以及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在融合之后,所得图像中的相关重要性解剖标志的吻合度非常好.并且分割的图形边界也十分地清晰和完整.此外,重建之后的结构显示十分完整,并且连续且表面光滑.对此次的50例患者肿物模型最大径进行自动测量,为(31.974±15.297)mm;然而人工测量法则为(29.989±15.275)mm;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8.396,P<0.05).结论在临床颅底外科中采用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其能够有效地将软组织大小进行准确地反映.同时采用自动测量法进行测量,其能够有效地对模型进行三维测量;重建模型还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颅底结构的空间位置.能够为手术的入路和风险评估以及空间测量提高可靠的依据.【总页数】2页(P80-81)【作者】刘向东【作者单位】河南省舞钢市舞阳钢铁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河南舞阳46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J], 陈意标;张汉雄;蒋振东;马天斌;张坚;朱文标2.CT MRI 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在鼻窦-颅底外科导航三维显示中的应用 [J], 汪波3.CT-MRI图像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J], 孙光志4.CT-MRI图像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J], 孙光志;5.基于MIM软件行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J], 刘锐;赵旭;赵东利;张晓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图像三维重建在复杂颈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CT图像三维重建在复杂颈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颈椎骨折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在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等意外事件中,其发生率更是不断攀升。
颈椎骨折病情严重,一旦出现病变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CT图像三维重建作为一种新型诊断技术,近年来在颈椎骨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从CT图像三维重建的原理入手,探讨其在复杂颈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CT图像三维重建的原理CT图像三维重建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两个或多个二维图像合成一个三维图像的过程。
它是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CT图像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是在已经获取的二维CT图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将其转换成三维模型。
具体的操作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获取CT扫描图像2.对这些二维图像进行分层处理,并进行切割3.将切割后的二维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三维重建4.生成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操作和分析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颈椎骨折的立体结构、严重程度和骨折类型进行全面、直观和准确的评估。
因此,在复杂颈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CT图像三维重建在颈椎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在颈椎骨折的诊断中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首先,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骨折点的位置、方向和骨折的程度,使病情评估更加准确。
其次,通过显示出骨折样本的立体结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颈椎骨的各种变形情况,以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各种因素,便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CT图像三维重建在颈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在颈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也尤为重要。
首先,三维模型可以提供准确的植入位置和植入角度,使植入物的选择和安装更加准确、安全。
其次,可以通过三维模型进行虚拟手术,预测手术效果,以及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最终,三维模型可以监测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进行复查,以判断骨折愈合情况。
三维CT在髋关节创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三维CT在髋关节创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三维CT成像技术(three dimen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3DCT)即通过2DCT容积扫描,经过计算机算法实现三维重建。
要得到比较清晰的图像,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薄层扫描,层厚度越薄,层距越短,所采集的容积越接近实体。
螺旋CT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二是计算机算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曲面重组法(curved plannar 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表面阴影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 还有新近出现的CT内窥镜技术、容积呈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等。
髋臼由耻骨、坐骨和髂骨构成,分为3部分,平均9个月,上2/5由髂骨构成,使其还原能力下降,称髂骨体,护士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后下2/5由坐骨构成,糖尿病病程:称坐骨体,CD5为即用型抗体,前下1/5由耻骨构成,称耻骨体。
而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从形态学和力学原理上分为4个壁2个柱:若病情无好转则终止妊娠;耻骨体为前壁,在心血管内科,髂骨体为顶壁,坐骨体为后壁,不降低粉碎骨折的稳定性,髂、耻、坐骨体的盆壁部分为内侧壁,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又称四边形面区或四边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了12例不典型肝脓肿的CT资料,前柱又称髂耻柱,约2%~4%,始于耻骨支,主要原因是其共同CT特征尚未被发现及认识所致。
经髋臼前内侧面向前延伸达髂前上嵴或髂嵴。
结果:术后随访6~16个月,后柱又称髂坐柱,关腹前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及蒸馏水冲洗,始于坐骨大切迹,使血钾下降。
经髋臼负重区和髋臼面后方向下至坐骨结节。
髋臼解剖位置深窄结构复杂。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髋臼骨折常伴有股骨头的骨折和(或)脱位及坐骨神经等不同程度的损伤,综合治疗即是非单一疗法,适时终止妊娠。
三维CT血管造影在手术切除硬脑膜动静脉瘘中的作用
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刘道 芳
前郭 1 80 30 0
吉林省松原市前 郭县医院超声科 , 吉林
文 章 编 号 :0 6—15 (0 1 10 9 9 2 1 )一0 3 0 8— 8 5—0 1
乳腺癌大多数单发 , 动度差 , 活 边界不规整 , 无包膜 , 瘤体后方 回声减低 , D C— 患者 , ,8岁 , 女 3 主因左乳腺包 块 1 , a 加重 1个 月于我 院检查 。该 患 1 F : a I血流信号较丰富 ,见下 图) ( 。 前于洗澡 中无意间发现左乳腺包块 , 无明显疼痛。 曾于外 院检查并诊 断“ 左 乳腺肿 物 一建议复查”, 1个月前该患 自觉 左乳腺 包块 增大 , 故来 我院 就诊。 查体 : 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 大小 约 2 5m×1O m肿物 , .c .c 边界欠规整 , 活动欠 佳, 给予超声检查。超声显示 : 左乳腺 约 3 钟处可 见大小 2 6 m× . c 点 .c 08m 低 回声 , 内部 回声欠均 , 边界不 规整 , 蟹足样 改变 , 完整 包膜 , 方 回声 呈 无 后 减低 , D I内部血流信号 较丰富。超声 提示 : C F: 左乳腺 占位病 变 ( 虑 C ) 考 a。 该患入院行手术治疗 , 中快速病理 回报 : 术 左乳腺 纤维腺瘤 。术后病 理 回报 与快速病理相 符。 此患者误诊为乳腺癌可能与 以下几 方面有 关 : ①乳 腺纤维 瘤无完 整包 膜, 边界不规整 , 呈蟹足样改变 ; ②乳腺纤维瘤 内部 回声不均匀 , 瘤体后 方回 2 讨 论 . 乳腺纤维腺瘤是 女性常见 的良性肿瘤 之一 , 多发生 2 4 O一 O岁之 间。常 声减低 ; ③乳腺纤维瘤 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 多发 , 多为低 回声 , 内部 回声均匀 , 形态 规整 , 为椭圆形 , 多 纵横 比例 小于 l , 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纤维瘤最直观、 简便 、 准确的无创伤 的方法。诊断 掌握乳腺纤 维瘤 的超 声诊断及其鉴别诊 断 , 必要 边界清楚 , 多有完整包膜 , 病灶 后方 回声 正常或增 强。C F : 腺纤维 腺瘤 此类疾病应仔细询问病史 , D I乳 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术。 中 多数无血流或仅有少量血流信号。乳腺纤维腺瘤应与乳腺癌加 以鉴别 ,
3D-CE MRV在颅脑静脉窦旁脑膜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1 一般 资料 收 集 我 院 2 0 . 0 7年 8月 ~ 2 1 0 0年 4月 间 经 c T或 磁 共 振 常规 检 查 后 高 度 怀 疑静 脉 窦 旁 脑 膜 瘤 1 7例 , 其 中男 8 , 9 , 龄 2 ~ 7 例 女 例 年 5 7岁 . 平均 年龄 5 岁 , 2 主要临床 表
成像 ( re d n i a c n rs — e h n e V, D C t e — i s n l o t t n a cd MR 3 E h me o a
瘤 的患 者 1 7例 , 三 维 对 比增 强磁 共 振 静 脉成 像 检 查 。 具体 行
步 骤 为 : ) 1G 穿 刺 针 穿 刺 肘 静 脉 , 用 MR 压 力 注 射 器 1用 9 采
( D AD, P C I ) 2 将 快 速 小 角 度 激 发 ( u b at ME R S E TR S ; ) tr o l f S lw a ges o , I S 序 列 用 于 对 比剂 团 注 试 验 (e tb - o n l h t F H) A t o a l ) T 5 8 , 2 4ms 翻 转 角 l 。 层数 为 1 , u : R . ms TE . 。 s O, 层 方位 为 正
・2 2 ・ 21
J unl f qh r dcl olg ,0 0 V 13 。 o 1 o ra o ia Qi Me i l e2 1 , o. l N .4 aC e
3 D— C R 在 脑 静脉 窦旁 脑 膜 瘤 中的 EM V 颅
临床 应用 价值
钱 志明 张同华 陈 建新 徐 正道 胡惠 良 胡翼 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o ,D— F AS 序 列 做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 . , E h t3 L H) TR 5 5ms T 15ms翻 转 角 2。矢 状 位 扫 描 层 块 厚 1 4mm, 描 有 效 厚 . , O, 3 扫
基于三维CT血管成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三维CT血管成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王静予;许乐宜;龚立;孔令军;邱锋;蔡佩浩;杨烁慧;费智敏【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3D-CTA检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图像模拟成手术入路,并在此模拟入路的指导下进行手术,将术中实际情况与模拟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21例手术均按术前模拟方案实施并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手术中所见的解剖关系与术前对虚拟现实状态的观察高度一致.结论利用基于3D-CTA的虚拟现实技术将脑血管图像模拟成手术入路,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并能反映病灶的供应动脉和空间关系,为手术提供指导.%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virtual reality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 (3D-CTA) in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examined with 3D-CTA scanning. Operative approaches were simulated by virtual reality technique,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imulative approaches, and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surgical findings and simulative images. Results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imulative approaches in all the 21 patients,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The surgical findings we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preoperative rehearsal. Conclusion Virtual reality based on 3D-CTA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an well simulate operative approaches, clearly illustrate the size, shape and position of the lesion, andreflect the supply arteries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 which can guide the operation.【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32)006【总页数】4页(P779-782)【关键词】三维CT血管成像;虚拟现实;脑血管疾病;手术【作者】王静予;许乐宜;龚立;孔令军;邱锋;蔡佩浩;杨烁慧;费智敏【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脑血管疾病是一类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有相当一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在经蝶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lationofthetumorsuppressorPTENbycompetingendogenousmRNAs[J].Cell,2011,147(2):344-357.[12] KARRETHFA,TAYY,PERNAD,etal.Invivoidentificationoftumor-suppressivePTENceRNAsinanoncogenicBRAF-in ducedmousemodelofmelanoma[J].Cell,2011,147(2):382-395.[13] SUMAZINP,YANGX,CHIUHS,etal.AnextensivemicroRNA-mediatednetworkofRNA-RNAinteractionsregulatesestab lishedoncogenicpathwaysinglioblastoma[J].Cell,2011,147(2):370-381.[14] LVM,ZHONGZ,HUANGM,etal.lncRNAH19regulates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andmetastasisofbladdercancerbymiR-29b-3pascompetingendogenousRNA[J].BiochimBiophysActa,2017,1864(10):1887-1899.[15] MOY,LUY,WANGP,etal.Longnon-codingRNAXISTpromotescellgrowthbyregulatingmiR-139-5p/PDK1/AKTaxis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J].TumourBiol,2017,39(2):1010428317690999.[16] WANGK,JINJ,MAT,etal.MiR-139-5pinhibitsthetumorigenesisandprogressionoforalsquamouscarcinomacellsbytarge tingHOXA9[J].JCellMolMed,2017,21(12):3730-3740.[17] LUL,XUEX,LANJ,etal.MicroRNA-29aupregulatesMMP2in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topromotecancerinvasionandanti-ap optosis[J].BiomedPharmacother,2014,68(1):13-19.[18] YUT,WANGXY,GONGRG,etal.TheexpressionprofileofmicroRNAsinamodelof7,12-dimethyl-benz[a]anthrance-in ducedoralcarcinogenesisinSyrianhamster[J].JExpClinCanc erRes,2009,28:64.[19] CHENL,ZHANGS,WUJ,etal.circRNA_100290playsaroleinoralcancerbyfunctioningasaspongeofthemiR-29family[J].Oncogene,2017,36(32):4551-4561.[20] WANGJY,ZHANGQ,WANGDD,etal.MiR-29a:Apotentialtherapeutictargetandpromisingbiomarkerintumors[J].BiosciRep,2018,38(1):BSR20171265.[21] YANB,GUOQ,FUFJ,etal.TheroleofmiR-29bincancer:regulation,function,andsignaling[J].OncoTargetsTher,2015,8:539-548.[22] ZHIML,LIUZJ,YIXY,etal.DiagnosticperformanceofmicroRNA-29aforcolorectalcancer:Ameta-analysis[J].GenetMolRes,2015,14(4):18018-18025.[23] WUY,CRAWFORDM,MAOY,etal.TherapeuticdeliveryofmicroRNA-29bbycationiclipoplexesforlungcancer[J].MolTherNucleicAcids,2013,2:e84.[24] SHARANRN,MEHROTRAR,CHOUDHURYY,etal.Associationofbetelnutwithcarcinogenesis:revisitwithaclinicalper spective[J].PLoSOne,2012,7(8):e42759.[25] TSAIYS,LEEKW,HUANGJL,etal.Arecoline,amajoralkaloidofarecanut,inhibitsp53,repressesDNArepair,andtriggersDNAdamageresponseinhumanepithelialcells[J].Toxicology,2008,249(2-3):230-237.[26] SHOWKATM,BEIGHMA,ANDRABIKI.mTORsignalinginproteintranslationregulation:Implicationsincancergenesisandtherapeuticinterventions[J].MolBiolInt,2014,2014:686984.[27] XUZ,HUANGCM,SHAOZ,etal.Autophagyinducedbyarecanutextractcontributestodecreasingcisplatintoxicityinoralsqua mouscellcarcinomacells:Rolesofreactiveoxygenspecies/AMPKsignaling[J].IntJMolSci,2017,18(3):524.(编校:蔺癑)基于3D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在经蝶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刘耀赛1,李梦双2,韦 硕1,储 昆1,范月超1Thevalueof3Dsellarregionreconstructionbasedon3DSlicersoftwareinendoscopictranssphenoidalsurgeryforpituitaryadenomaLIUYaosai1,LIMengshuang2,WEIShuo1,CHUKun1,FANYuechao11DepartmentofNeurosurgery;2DepartmentofRadiology,AffiliatedHospitalofXuzhouMedicalUniversity,JiangsuXuzhou221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valueof3Dreconstructiontechniquebasedon3DSlicersoft wareinendoscopictranssphenoidalsurgeryforpituitaryadenoma.Methods:FromOctober2017toMarch2019,70patientswithpituitaryadenomatreatedindepartmentofneurosurgery,AffiliatedHospitalofXuzhouMedicalUniversi t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Preoperativereconstructiongroupandtraditionalsurgicalgroup.Inthe【收稿日期】 2020-02-28【修回日期】 2020-03-27【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编号:SJCX19_0940)【作者单位】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放射科,江苏 徐州 221000【作者简介】 刘耀赛(1993-),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脑肿瘤的临床研究。
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张翔圣;张鑫;张庆荣;吴琪;文立利;茅磊;吴伟;杭春华【摘要】目的:探讨三维DSA与头部MRI、CT融合技术指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个体化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5月经DSA诊断明确为AVM的21例患者,术前分别行 DSA、MRI或 CT检查,并行三维 DSA与 MRI或 CT融合。
在21例患者中,对15例行MRI与三维DSA融合,对6例行CT与三维DSA融合。
结合患者影像融合结果进一步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包括显微外科切除、血管内栓塞、立体定向放射(单一或综合)治疗。
术后对患者进行2~6个月的随访观察。
结果从患者术前三维DSA与头部MRI、CT融合图像,不仅可清晰地观察AVM的血管构筑、畸形团与周围神经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同时对合并小动脉瘤的AVM或微小AVM可精准定位血管病变在脑组织的位置。
结合影像融合结果,对17例患者行AVM显微外科切除术,2例患者行介入栓塞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17例行显微外科切除的AVM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颅内再出血,末次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5分者13例,4分者4例;1例行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AVM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颅内再出血,末次GOS评分4分;其余3例患者随访期间未有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或再出血,GOS评分5分。
结论三维DSA与头部MRI、CT融合技术新颖,操作方法简便,融合图像精准,能够有效地辅助制订AVM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vevalueof3D-DSAandheadMRIorCTfusion technology for guiding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 Methods Twenty-onepatientswithAVMdiagnosedwithDSAattheDepartmentofNeurosurgery,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5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patients performed DSA,MRI,and CT scan respectively before procedure,and they also performed 3 D-DSA and MRI or CT fusion. Of the 21 patients,15 performed MRI and 3D-DSA fusion,6 performed CT and 3D-DSA fusion. According to the image fusion results of the patients,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regimens were further developed,including microsurgicalresection,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an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alone or combined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nd observed for 2 to 6 months after procedure.Results Fromthe3D-DSAwithheadMRIorCTfusionimagesofthepatientsbeforetheprocedure not only could observe the vascular architecture of AV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iduses and the surrounding nerve structures,but also could precisely locate the positions of AVM with small aneurysms or tiny AVM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mage fusion,17 patients with AVM were treated with microsurgical resection,2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an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and 2 were treated with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only. Of the 17 patients with AVM underwent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none experienced intracranial rebleeding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last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score was 5 in 13 cases,and 4 in 4 cases. One patient with AVM underwent combin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had intracranial rebleeding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and their last GOS score was 4. The other remaining 3 patients didnot have new neurological deficits or rebleeding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and theirGOSscorewas5.Conclusions 3D-DSA,headMRI,andCTfusiontechnologyarenovel, the operative method is simple,and the fusion image is accurate. They can effectively develop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regimens for patients with AVM.【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7页(P449-455)【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三维成像;融合【作者】张翔圣;张鑫;张庆荣;吴琪;文立利;茅磊;吴伟;杭春华【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脑血管疾病,自然发生率约为1/10万,临床上常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首要表现[1]。
CT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这个患者,急性的腹痛,上腹部绞痛。 B 超, 可能提示胆总管的扩张。胆囊内有这么多的 结石。胆总管下端有没有结石,有没有器质 性、阻塞性的改变, B 超有些时候由于周围 肠气的干扰,对局部的结构显示的并不是很 清楚。
9
这时候我们做一个 CT 的扫描,轴位扫描显
示在胰头可以看到有一个高密度结节影,胆
12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其中一种早 期的改变叫炎症型,它可以没有出现明显的 干酪坏死,可以表现均匀性的中等或者轻到 中等尤其是中等强化的这种表现。
多平面重建可以采用高分辨率算法,它可以 显示肺内的间质性的病变,也可以显示肺里 这些结节样的病变。高分辨率算法它是不受 影响的,尤其非常清楚的显示气管和支气管 的走行,在一定的角度上可以显示支气管管 腔形态的变化。
24
这是一个骨盆多发性的骨折,包括右侧骶髂 关节的部分半脱位,髂骨翼的骨折,坐骨的 骨折,耻骨上下支的骨折,整个骨盆是变形 的,这个图象大家可以看到,图象清晰度还 是不错的,对比度也非常得好。
25
在骨骼上,这样双膝关节的解剖立体感,由于我们 本身的胶片打出的图像,它是属于灰阶图象,所以 这样彩色图象,灰阶胶片往往不太容易接受。如果 我们把它变成 VRT 图象的一个灰阶图象,黑白图象 为主,打在胶片上显示的就非常得漂亮,像这样一 个膝关节外侧平台的一个纵形的骨折,劈裂形的骨 折。髋关节髋臼外侧缘的一个撕脱性的骨折,这个 骨片实际上是从髋臼后缘的上面这部分掉下来的。 表现一个明显的撕脱性的骨折,这个骨片应该是镶 嵌在上面去的。
分辨率、降低噪声和消除伪影
2
1、一定要容积扫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螺 旋 CT 扫描方式采集图像;
2、血管成像对比剂浓度、总量、流量、准 确扫描时相;
CT-MRI 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CT-MRI 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在鼻窦-颅底外科导航三维显示中的应用鼻内窥镜技术以其直观、微创的特点已成为耳鼻喉科的常规技术手段。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鼻内镜手术的范围已扩展至颅底等深层次结构。
因颅底部位较深、解剖结构复杂,内镜颅底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加直观、丰富的颅底区域影像信息及术中导航技术。
现有的术中导航多采用CT 或MRI 的影像显示结构及操作定位。
CT 对骨等密度较高的组织能提供高清晰的图像,但是对软组织结构显示欠佳;MRI 对软组织的成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却无法精细显示骨性结构。
已有将CT-MRI 图像融合技术等多模态影像信息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及口腔颌面外科,但在内镜鼻窦-颅底外科中应用较少。
我们拟用CT-MRI融合图像来进行鼻窦-颅底结构的三维重建并应用于手术导航系统的三维立体显示系统。
本研究采用我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处理系统对增强CT 及MRI 图像进行配准、融合、分割及三维重建,采用虚拟内镜下观察法、体绘制分割法、自动空间测量法及人工三维测量法,对基于CT-MRI 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观察、操作及测量,用以研究CT-MRI 融合图像在鼻窦-颅底外科导航三维显示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头颅CT-MRI 图像的配准、融合、分割及三维重建目的:研究头颅CT、MRI 图像配准、融合、分割及三维重建的方法。
方法:选取患者的头颅增强CT 及MRI 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操作。
选择左、右眼球、第二颈椎椎体及枕骨大孔中心为配准点进行点配准,然后进行图像融合。
在增强CT 图像上进行颅骨及颈内动脉等的分割;在融合后的CT-MRI 图像上进行肿物、鼻中隔、下鼻甲、中鼻甲等结构的分割。
分别对勾勒出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选择左、右眼球中央、第二颈椎椎体及枕骨大孔中央进行点配准、融合后图像中的重要解剖标志吻合度好,符合解剖学常识。
融合后的CT-MRI 融合图像既可清晰显示头颅的骨性结构同时也能清晰呈现软组织结构,图像信息较单一的CT 或MRI 更加丰满。
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的骨瓣开颅术
【 关键词 】 儿童; 骑跨静脉窦硬膜 外血肿; 骨瓣开颅复位 [ 中图分类号 ] R5 .5 611 [ 文献标识码 ] B
儿童骑跨静 脉窦硬膜 外血 肿在 临床上 较 为少见 , C 自 T 引进以来 , 其诊 断率 明显 提高 , 我院 自 20 0 2年 7月 一 0 5年 20 7月共收治儿童骑 跨静 脉窦硬膜 外血肿 1 。在 治疗上 采 2例 用跨窦汇 、 横窦 的枕 骨瓣成 形开颅血肿清 除术 1 , 0例 临床效 果 良好 , 术后并发症少 , 现报告 如下 。
侧切 1骨瓣复位术 , 5 单侧跨 中线切 口骨瓣复位术 。结 果 : 疗效满意 , 骨瓣复位 良好, 无局部膨隆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结 论 : 儿童骑跨静脉 窦
硬 膜 外 血 肿 采 用 骨 瓣 开 颅 复 位 术 , 合 解 剖 复 位原 则 , 后 并 发 症 少 , 免 了 因 颅 骨 缺损 所 造 成 的儿 童 心 理 发 育 不 良的 影 响 。 符 术 避
(C) 在 1 1 G S均 3~ 5分 。
2年 , 部 恢 复 正 常 学 习生 活 。 全
3 讨 论
3 1 发病率 及出血来 源 .
儿童骑 跨静脉窦 硬膜 外血肿在 临
床上较 为少见 , 其一为儿童硬脑膜与颅骨 骨板粘连紧密不 易 分离 ; 其二 : 儿童颅 骨弹性好 , 不易骨折 , 颅骨沟 浅 , 易损 伤 不 硬膜 血管。本病 的受伤 机制 均为枕部直接着力 , 临床 上查 体 枕部有皮 肤损 伤 。影 像学 检查 提 示 , 枕骨 骨折 或 颅缝 分 无 离。文献报道 , 骑跨 静 脉窦 硬膜 外血 肿 的 出血来 源小 静 脉 性, 即静 脉窦表 面 , 骨折处板 障 , 硬膜表 面细小 的血 管渗 出。 这与本组 术中观察 出血来 源相 同。 由于这 种静 脉性 出血 的 特点 , 因而所形成 的血肿 造成 的临床 表现就 会 出现 急性 、 亚 急性 、 慢性病状 , 这就要求观察病情 , 间约 1 时 0天左右 , 本组 急性发病 占4 % 、 急性 占 5 % 、 0 亚 0 慢性 占 1 %。 0 3 2 临床诊断 、 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 外血肿缺乏典 型临床 表现和体征 在 C T应用之前 , 难早期 诊断 , 很 死亡 率较 高。 C T问世之后 , 使骑 跨静 脉 窦硬 膜 外血 肿 诊断 率 明显 提 高。 在临床上对= 枕部着力 , F 伤后持续性 头痛 、 频繁呕吐 , 应及时 行颅脑 c T检查 , 以确诊 。故颅脑 C 得 T检查是诊 断骑跨静脉 窦硬膜外血肿最有价值 , 最可靠的一种检查 方法 。儿童受伤 机制 大多为摔伤 、 坠伤 , 受伤机 制轻 , 脑组织原 发损伤 不重 ,
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26例报告
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26例报告
黄河清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17)3
【摘要】@@ 随着影像学以及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神经外科正向微侵袭方面发展.我院1998年10 rn月至1999年11月采用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脑内血肿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10例,年龄18~75岁,平均42.6岁,急性外伤性脑内血肿18例 rn,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7例,帕金森病行丘脑后外侧核苍白球微电极毁损术后并发脑出 rn血1例.按出血部位,额叶13例,颞叶11例,枕叶2例.均在大脑较深部位,有4例多发性脑内血肿,血肿量30~50 ml rn5例,51~100 ml 18例,大于100 ml 3例.意识状态(按Glasgom计分法):5~8分12例,9~12分14例.
【总页数】1页(P529)
【作者】黄河清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柳州 5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
【相关文献】
1.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多靶点脑内血肿排空术临床研究(附18例报告) [J], 黄河清;陈家康;郑捷敏;文超勇;陆建吾;兰学军
2.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迟发性脑内血肿 [J], 陆建吾
3.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多靶点脑内血肿排空术临床研究(附18例报告) [J], 黄河清
4.无框架立体定向下微创穿刺联合尿激酶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 [J], 肖胜;刘金;武永康
5.神经导航三维重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内血肿 [J], 周连银;王真真;唐运林;张奕生;徐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维CT指导经皮内镜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建立良好的骨性通道
3354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25卷|第21期|2021年7月三维CT 指导经皮内镜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建立良好的骨性通道李岳飞1,李 瑞1,任佳彬1,刘 鑫1,孙 宁1,刘维克2,毕经纬1,孙兆忠1文题释义: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微创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之一,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扩张软组织通道,放置工作套管,内镜下行椎间孔扩大成形,到达硬脊膜腹侧取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术者在内镜下直视操作可避免各种经皮穿刺技术的盲目性,操作安全、疗效可靠。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占所有椎间盘突出的0.25%-0.75%,该疾病本身致瘫率高,由于脊柱胸段特殊的解剖特点,手术风险高。
因外伤或慢性劳损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硬脊膜或胸神经,引起胸腰部束带感、双下肢症状、尿便障碍等,重者可致下肢瘫痪。
摘要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尚未对该技术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技术局限性等进行深入阐述。
目的:通过三维CT 成像指导经皮脊柱内镜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胸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脊髓造影检查,重建胸椎三维CT 图像。
①测量下关节突外下缘与上关节突外侧缘交点(Y 点)至硬脊膜外侧缘(a)、关节突关节内侧缘(b)、上位椎体下终板 (c)、下位椎体上终板的距离(d),测量硬脊膜外侧缘至椎弓根根部内侧缘与椎体中线夹角(g),硬脊膜外侧缘至椎体后正中与椎体中线夹角(h)。
于肩胛骨位置(T 1/2-T 6/7)水平,横断面测量相应节段椎弓根根部内侧缘至肩胛骨内侧缘与椎体中线夹角(i)。
在软件三维视图中,根据工作通道创建直径7.5 mm 3D 圆柱体导板,观察导板到达椎弓根根部内侧缘通道经过的骨性结构,测量关节突关节缺损范围(j)。
②13例患者均行经皮脊柱内镜后外侧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胸脊髓功能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MacNab 评估临床疗效。
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诊疗分析
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诊疗分析吴军辉;周强【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18(003)007【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诊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该院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5例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分析对象,对这125例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分析这125例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在该次的125例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患者当中,保守治疗组有31例,恢复率为87.10%(27例),窦旁骨瓣开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有29例,恢复率为86.21%(25例),跨窦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有65例,恢复率为96.92%(63例),随访2个月后,3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对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患者,要求其尽早入院进行临床诊断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高致残率.【总页数】3页(P82-84)【作者】吴军辉;周强【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9800;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9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相关文献】1.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J], 蔡少明;洪映标2.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45例临床分析 [J], 陈昱云;戴成国;谷震;王磊;李亚捷3.外伤性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诊疗分析 [J], 吴军辉;周强;4.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J], 蔡少明; 洪映标5.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12例诊治体会 [J], 初庆恩;徐朝文;王家清;于云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 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CT 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许杰;王利明【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目的:评估 CT 血管成像三维重建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布加综合征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 血管成像技术评估其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病变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中,病变累及下腔静脉者(Ⅰ型和Ⅲ型)69例(74.19%),下腔静脉隔膜形成者34例(49.28%);肝静脉受损者(Ⅱ型和Ⅲ型)59例(63.44%),肝静脉隔膜形成者15例(25.42%);另有2例患者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均有隔膜形成。
56例(60.22%)患者存在侧支循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39例(41.94%),脾脏肿大73例(78.49%),腹水36例(38.71%),肝脏尾状叶增大8例(8.6%),肾静脉血栓形成6例(6.45%)(双侧受累2例,单侧受累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结论 CT 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布加综合征影像学特征,对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诊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5页(P1364-1367,1368)【作者】许杰;王利明【作者单位】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刘春雷;万伟东;苑博2.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640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 [J], 田楠;王改莲3.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肖科4.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宝石能谱CT血管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J], 张亮;侯跃宏;刘婷婷5.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安懋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CT 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
方法20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手术前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对于患者的病变性质进行分类,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或者保守治疗。
结果手术治疗16例,手术中检测和手术前评估基本情况相同,手术后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进行复查,静脉窦受压消失不见,血肿清除非常好,手术后3 d复查CT,无迟发性血肿。
4例患者经过CT检查,静脉窦形态完整,没有明显受压,进行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结论对于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可以准确的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意外损伤,缩减操作难度,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CT 三维融合技术;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特殊类型就有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较小的血肿会压迫静脉窦,脑静脉就产生了回流障碍,弥漫性颅内压就会升高,也就会产生脑危象[1]。
过去的类似病例很难把握手术指征,并且手术处理技巧性非常强,在医学界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
本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受20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进行评估和解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20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女4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7.2±9.4)岁,病程1 h~3 d,平均病程1.6 d。
男16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6.9±10.3)岁,病程1 h~
2.5 d,平均病程2.3 d。
有10例为横窦受压,有6例为矢状窦受压,有4例为窦汇受压。
有3例为击打伤,有5例为高处坠落伤,有12例为车祸伤。
1. 2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原发性昏迷、频繁呕吐、头痛、瞳孔不等大。
1. 3 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都进行头颅CT水平扫描加CTA检查,将静脉窦、骨折、血肿叠加在同一影像上,利用CT三维融合技术显现出来。
1. 4 治疗方法有16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依据CT三维融合技术,来判断骨折和血肿的静脉窦关系、范围、位置,依据资料进行马蹄形切口、直切口。
进行跨窦骨瓣有5例跨矢状窦,手术后还进行还纳。
进行跨窦骨瓣有9例跨横窦及窦汇,手術后也还纳。
剩下2例患者,由于血肿量较小,进行颅骨钻孔后将骨窗扩大,扩大到3 cm×6 cm,血肿清除以后,颅骨采用小钛网
进行一期修补。
手术中修补静脉窦出血采用悬吊、明胶海绵压迫。
4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因为静脉窦受压不明显,血肿量<10 ml[2]。
2 结果
手术治疗的有16例,手术中检测和手术前评估基本情况相同,有2例患者,血肿相对于手术前有所增加,手术中有1例患者延长切口。
出血源自横窦有6例,源自矢状窦有4例,骨折缝出血有3例,硬膜血管出血有2例,还有1例无明显出血。
手术后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进行复查,静脉窦受压消失不见,血肿清除非常好,手术后3 d复查CT,无迟发性血肿。
还有4例患者经过CT检查,静脉窦形态完整,没有明显受压,进行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3 讨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在颅脑外伤中占到4%~7%。
如果病例出血量较大,手术指征很容易掌握,进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就可以,同时处理静脉窦的损伤也很简单。
如果病例的血肿不大,患者意识障碍不是很深,只有呕吐、头疼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没有进行监测颅内压,患者的手术指征也就不好把握。
静脉窦受到压迫后,就会导致脑血流回流障碍,致使头颅内压力上升,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剧,会很快出现脑疝,致使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采用CT三维融合技术,就可以准确的掌握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手术中静脉窦的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判断有没有骨折碎片刺入静脉窦,降低治疗的决策失误率[3]。
本次研究,手术治疗的有16例,手术中检测和手术前评估基本情况相同,有2例患者,血肿相对于手术前有所增加,手术中有1例患者延长切口。
出血源自横窦有6例,源自矢状窦有4例,骨折缝出血有3例,硬膜血管出血有2例,还有1例无明显出血。
手术后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进行复查,静脉窦受压消失不见,血肿清除非常好,手术后3 d复查CT,无迟发性血肿。
还有4例患者经过CT检查,静脉窦形态完整,没有明显受压,进行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可以准确的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意外损伤,缩减操作难度,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浩,秦尚振,郭再玉,等.幕上骨瓣开颅清除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2(7):409-411.
[2] 何建青,徐勤义,蔡学见,等.骨瓣成形自体筋膜修补治疗窦汇区硬膜外血肿.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8):493-495.
[3] 王德全,蒲景礼.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合并对冲性脑挫裂伤14例分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4(1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