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档案分类方案
小学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档案利用率,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提供有效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职工、学生及其它相关人员。
第三条档案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不得随意删除、篡改或销毁档案。
2. 准确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3. 系统性原则:档案分类合理,便于查阅和使用。
4.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 教学档案:包括课程计划、教案、试卷、学生作业、成绩册、教师教学总结等。
2. 行政档案:包括学校规章制度、文件、会议记录、人事档案、财务档案等。
3. 学生档案:包括学生学籍档案、健康档案、奖惩档案、毕业档案等。
4. 科研档案:包括科研项目、论文、专利、成果鉴定等。
5. 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资料。
6. 活动档案:包括学校各类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资料。
第五条档案归档程序:1. 教师和部门将形成的档案资料按照分类整理好,于每月底前报送档案室。
2. 档案室对归档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档案室对归档资料进行编号、分类、装订,建立档案目录。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1. 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如密集架、防潮柜、防火设备等。
2. 档案室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情况,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3. 档案室对档案进行定期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按规定程序销毁。
第七条档案利用:1. 档案查阅需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经审批后方可查阅。
2. 查阅档案时,需遵守以下规定:(1)爱护档案,不得折叠、撕毁、涂改、损坏。
(2)查阅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归还档案。
(3)未经允许,不得将档案带出档案室。
学校档案资料分类

学校档案资料分类要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必须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建好教导处工作档案是科学管理学校的途径之一。
建好教导处工作档案,必须与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对工作中形成的资料,按内容性质编目登记,分门别类,整理归档。
一、学生类1、《新生录取名册》:包括每年一年级新生由镇、县审批名册以及学籍呈报名册。
2、《在校学生花名册》:包括在校学生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身、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入学时间、政治面貌、毕业时间等,每年一册,第一页为综合统计。
3、《学籍表》:每年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记载其学习情况,每人一张表,同时和健康卡片、体育达标卡、个人荣誉证书等装入“成长记录袋”,一人一袋。
4、《评优先登记表》: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每学期或每学年一统计,按各年级各班填写,便于对比分析。
5、《学困生登记册》:按年级分班填写,包括学生年龄、性别、家长姓名、工作单位、主要问题、帮教措施等。
6、《适龄儿童登记名册》:小学登记6—11岁。
7、《休、转、复、退学登记册》:随时记录便于掌握学生流动情况,每年4月初报中心学校一份。
8、《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花名册》:一学年一登记、一统计。
二、教师类9、《教师简明情况登记表》:主要掌握教师自然情况,便于管理、使用、教育、提高。
10、《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包括学生数、班级数、任课教师数,其中男女数,学历情况,教龄情况,一年一统计,长期保存,便于总结学校发展情况,写好校史。
11、《教职工考勤簿》:天天记录,定期统计,累计每个教职工的出、缺席情况,分别记入各自档案。
12、《教师工作量统计表》:重点存入学校总课程表和教师授课一览表,分学期统计,便于了解教师承担工作量情况。
13、《教师调串课登记簿》:以“调课卡”适时调课,学期统计,记录教师因病因事调串课节数,计算教师工作量。
14、《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来校年月日,每学期所任课程、班级和节数,每学期考勤情况统计,进修计划及考核情况,每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备、教、改检查情况及工作总结、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获奖论文、评先评优、证书材料每人立一户头便于查阅。
小学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介绍小学学校档案管理制度是小学学校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提高档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小学学校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小学学校所有部门和员工,在学校行政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相关档案。
三、档案管理机构小学学校档案管理机构是负责小学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由行政负责人任命并主管。
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责任、管理、传承、验收等方面。
四、档案分类归档办法(一)档案分类小学学校档案实行年度管理,包含机构全年工作活动产生的各类涉及重要性、知名性、纪念性等档案。
按照保管期限,档案分为永久档案、定期档案、短期档案三类。
其中,永久档案和定期档案应予收集保管。
小学学校的保管期限依据有关文件的规定为准,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建立。
(二)归档办法1、档案目录: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目录,确保档案资料的清楚完整;并对档案进行编号,以方便查询和使用。
2、归档程序:收到档案资料后,应当及时处理、分拣,为归档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年度、部门、资料的分类标准进行鉴定、分类、分级,移交至相应档案柜,并做好档案存于档案库的记录工作。
3、档案借取: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档案借阅审核机制,对于秘密、机密级档案,需经过管理人员审核和授权,方可进行借取;借阅人员应当如实填写申请单,并进行记录和归还工作。
4、档案借阅期限:为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准确及保密性,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借阅时间进行计算,统一制定档案借阅期限,如果需要超时借阅,需向单位领导提交申请,并征得管理机构的同意。
五、档案保管职责小学学校负责人是档案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全面把握小学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由档案管理机构主要负责。
档案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行为;2、负责管理档案库、档案室、档案柜等档案设施;3、负责制定档案鉴定标准并逐级审核鉴定结果;4、负责秘密、机密档案的保管和管控;5、开展档案保管培训,在校内提高档案管理水平;6、对档案借阅人、档案的安全状态进行审核,对于未按规定进行操作的,应及时提醒;7、及时整理、更新、归集档案文件,为校内各个部门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小学档案管理分类办法

小学档案管理分类办法
管理原则:横向以类别为经,各专项资料对口入柜;
纵向以时间为纬,按年度整理衔接有序。
一、综合类:
1、政策、法规;
2、硬件建设规范;
3、学校规章制度;
4、会议记录。
二、校园硬件建设及规划类:
1、校园规划;
2、校园布局;
3、校舍基本情况统计。
三、教学设施、器材类:
1、器材购置;
2、各类器材清单;
3、使用记录。
四、师资管理类:
1、教师基本信息;
2、培训记录;
3、荣誉记录。
五、学生管理类:
1、适龄儿童基本情况登记;
2、学籍信息;
3、成长记录。
六、德育管理:
1、党支部;
2、政教处;
3、家长学校。
七、教学管理:
1、课程设置;
2、校本教研;
3、常规管理;
4、教学效果评估。
八、安全管理:
1、校园周边环境;
2、门卫管理;
3、安全教育活动。
九、校园文化:
1、校园广播;
2、宣传橱窗;
3、校园简报;
4、少年宫。
十、自查自评:。
小学教导处档案建设分类方案模版(2篇)

小学教导处档案建设分类方案模版1. 建设档案管理体系1.1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职责和权限,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导1.2 建立档案管理机构: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1.3 完善档案管理流程:明确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流程,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1.4 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个全面覆盖的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2. 分类档案管理2.1 学校总档案2.1.1 学校概况档案:包括学校的发展历程、规模、专业设置等基本信息2.1.2 行政管理档案:包括学校行政组织机构、人员职位、工作规程等行政管理信息2.1.3 教学管理档案:包括学校的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教学管理信息2.1.4 学生管理档案:包括学生人数、班级组织、考勤情况等学生管理信息2.2 教育教学档案2.2.1 教师档案: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任职情况、教学成果等教师管理信息2.2.2 学生成绩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情况等学生成绩信息2.2.3 课程档案:包括学校各年级、科目的课程建设、教学计划等课程管理信息2.2.4 教学资料档案:包括教学教辅材料、教学活动记录等教学资料信息2.3 学生个人档案2.3.1 学生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2.3.2 学生学籍档案:包括学生的入学登记、转学、毕业等学籍管理信息2.3.3 学生评价档案:包括学生的评语、奖惩情况等学生评价信息2.3.4 学生特长档案:包括学生的特长活动、比赛成绩等学生特长管理信息3. 档案管理方法3.1 数字化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将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3.2 智能化管理方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挖掘,为教育教学提供决策支持3.3 安全保密管理方法:建立档案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制定相关的保密措施,保护档案信息不被泄露4. 档案利用和服务4.1 档案查询和借阅服务: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便捷的档案查询和借阅服务,满足他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4.2 档案展览和推广活动:组织和开展档案展览和推广活动,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4.3 档案研究和培训:支持教职工和学生对档案信息进行研究和培训,提升他们的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通过以上的分类方案,可以实现对小学教导处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品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模板范本1. 目的本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小学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便学校的日常办公和学生个人档案的查询和使用。
2. 适用范围本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和相关部门,包括教务处、行政办公室和学生事务办公室。
3. 档案的分类和归档3.1 档案分类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将档案分为教务类档案、行政类档案和学生类档案。
3.2 教务类档案教务类档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表、教科书采购记录、教学评估报告等。
教务类档案由教务处负责归档和管理。
3.3 行政类档案行政类档案包括学校行政管理文件、会议纪要、人事管理档案等。
行政类档案由行政办公室负责归档和管理。
3.4 学生类档案学生类档案包括学生入学登记表、成绩单、奖励记录、处分记录等。
学生类档案由学生事务办公室负责归档和管理。
4. 档案的保管和存储4.1 档案保管所有档案应按照分类标准进行编号,记录档案的名称、存放位置和保管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档案保管目录。
档案保管责任人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遗失、灭失和损毁。
4.2 档案存储档案应存放在专用的档案柜或密封箱内,并采取防尘、防潮、防火和防震措施。
档案存储区域应保持整洁、干燥,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5. 档案的借阅和归还5.1 借阅申请借阅档案需填写《档案借阅申请表》,并注明借阅的档案名称、借阅目的和借阅期限。
借阅申请需经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借阅。
5.2 审核和授权借阅申请应由档案保管责任人审核,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授权。
授权后,借阅者方可取阅档案。
5.3 档案的归还档案借阅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逾期需重新办理归还手续。
借阅者应按时归还档案,并将相关文件整理完好放回原位。
6. 档案的销毁6.1 档案销毁申请对于已经失效或无存档价值的档案,需要进行销毁申请。
销毁申请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并编制《档案销毁清单》和《档案销毁审批表》。
6.2 档案销毁程序经批准的档案销毁需由档案保管责任人组织实施。
中小学学校档案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室职责1. 负责学校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工作。
2. 负责档案的鉴定、整理、编目、归档、检索、统计等工作。
3. 负责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4. 负责档案的保密、安全、防火、防盗等工作。
5. 负责指导、协调全校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分类及归档范围1. 档案分类:按照国家档案分类标准,将档案分为十大类: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和荣誉档案。
2. 归档范围:(1)文书档案:学校行政、教育教学、党团工会、后勤保障等文件材料。
(2)教学档案: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考试试卷、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研究等材料。
(3)科研档案:学校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材料。
(4)基建档案: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图纸、验收报告等材料。
(5)设备档案:学校设备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材料。
(6)人事档案:教职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等材料。
(7)财务档案:学校经费预算、收支、审计、结算等材料。
(8)声像档案:学校举办的活动、会议、庆典等影像资料。
(9)实物档案:学校获得的奖杯、奖牌、证书等实物。
(10)荣誉档案:学校获得的荣誉、表彰等材料。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各部门按照归档范围,及时将文件材料报送档案室。
2. 档案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
3. 档案归档: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归档要求进行归档。
五、档案利用与保管1. 档案利用:档案室对档案进行开放利用,方便教职工查阅。
2. 档案保管:档案室负责档案的保管、保养、修复等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3. 档案保密:档案室对涉密档案进行保密管理,防止泄密事件发生。
六、档案数字化与信息化1. 档案数字化:对部分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小学教导处档案建设分类方案范文

小学教导处档案建设分类方案范文
如下:
教导处是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它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教导处的档案建设工作,不仅是对教导处工作的总结和记录,更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评估和反馈。
因此,对教导处档案的分类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小学教导处档案建设分类方案做简要说明。
首先,在教导处档案的分类方案中,我们可以将档案分为学生档案、教师档案和教导处工作档案三大类。
学生档案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内容;教师档案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经验、专业技能等内容;教导处工作档案包括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改进等内容。
其次,在每个大类的档案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
比如在学生档案中,可以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内容细分为个别学生档案、班级学生档案、学校学生档案等;在教师档案中,可以将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经验、专业技能等内容细分为在职教师档案、退休教师档案等;在教导处工作档案中,可以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改进等内容细分为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总结、工作改进方案等。
最后,对于教导处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比如,可以通过电子化管理,将档案信息保存在电脑系统中,方便查阅和检索;可以通过授权访问,设置不同权限等级,保障档案的保密性;可以通过定期备份,避免档案信息的丢失。
综上所述,教导处档案建设分类方案的制定对于提升教导处管理水平、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档案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分类方案,以更好地推动教导处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分类方案兴隆街道宫字小学
兴隆街道宫字小学
档案分类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宫字小学档案综合管理工作,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档案分类、整理、编目、排列标准和规范化,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档案更好地为宫字小学的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结合宫字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分类方案。
一、分类原则
1、以宫字小学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对象,根据学校的职能部门、档案内容和档案载体形成特点进行分类,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分类后的档案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顺序编大类代号,大类以下设若干属类,分别用阿拉伯数字代号。
3、本方案适用于宫字小学全部档案进行实体分类、组卷和排架管理。
二、类别设置
<一> 大类设置
根据宫字小学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分为文书(党、政、工、团、妇)档案、设备仪器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教学档案、荣誉档案六大类,分别用英文字母作代字。
如表:
类别代字
文书档案 A
设备仪器档案 B
会计档案 C
声像档案 D
教学档案 E
荣誉档案 F
<二> 属类设置
各大类视实际需要确定一级、二级属类的设置,具体设置如下:
1、文书档案:大类内不再设属类。
2、设备仪器档案:按台套或型号设置属类。
3、会计档案:大类内设报表、帐簿、凭证,其它四个一级属类。
4、声像档案:大类内设照片、影音二个一级属类。
5、教学档案:大类内设教学管理、教师业务、体育卫生安全、题库、学籍册和学生花名册及插班生名册。
6、荣誉档案:大类内设奖状(证书)、奖旗、奖杯(可折叠)和奖牌、赠物题词(不可折叠)二个一级属类。
三、各类档案整理立卷与编号方法
(一)文书档案
按“年度——保管期限——问题”(以问题为主)组卷。
案卷顺序号按以下方法排列:永久、长期保管的案卷,按年份排列后多年编一个流水号;短期保管的案卷,按年份排列后,多年编一个流水号。
分类编号方法举例如下:
A 12.1—1
案卷号
目录号
保管期限(12表示永久、长期合编)
大类代号(文书档案)
A 3 . 1—1
案卷号
目录号
保管期限代号(3表示短期)
大类代号(文书档案)
(二)设备仪器档案
按添置时间先后,以台套为基础组卷并排列案卷大流水号。
档案材料一般不装订,每份材料加盖档号章盒装。
其结构模式是:大类代字十案卷顺序号。
编号举例如下:
B 1
案卷顺序号(第一卷)
大类代号(设备仪器档案)
(三)会计档案
按报表、帐簿、凭证、其它四个属类分别整理立卷
1、报表:每年的报表组成一卷,多年的案卷按顺序编大流水号,保管期限为永久。
分类编号举例如下:
C 1.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一级属类代号(报表)
大类代号(会计档案)
2、帐簿:
每本帐簿为一卷。
按保管期限分,25年的多年编一个流水
号,分类号为C2·1;15年的多年编一个流水号,分类号为C2·2。
分类编号举例如下:
C 2. 1—1
案卷顺序号(第一卷)
目录顺序号(期限25年)
一级属类代号(帐簿)
大类代号(会计档案)
C 2. 2—1
案卷顺序号(第一卷)
目录顺序号(期限15年)
一级属类代号(帐簿)
大类代号(会计档案)
3、凭证:
每本凭证为一卷,多年的案卷按顺序编大流水号。
分类编号举例如下:
C 3.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一级属类代号(凭证)
大类代号(会计档案)
4、其它:主要包括会计档案移交、销毁清册等材料。
多年编一个流水号,档号结构及编号举例如下:
C 4.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一级属类代号(其它)
大类代字(会计档案)
(四)声像档案
1、照片:按照片形成的时间先后组卷。
每个活动内容的照片按时间顺序编案卷顺序号,一本照片簿为一卷。
编号举例如下:
D 1.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一级属类代号(照片)
大类代字(声像档案)
2、影音:以材料形成时间为顺序,每盒为一卷,编流水号。
档号结构及编号举例如下:
D 2.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一级属类代号(VCD)
大类代号(声像档案)
(五)教学档案
宫字小学的教学档案设置八个一级属类。
类目如下:
一级属类名称代号
教学管理 E 1
教师业务E2
体育、卫生 E 3
题库 E 4
学籍信息、学生名册 E 5
德育、少先队E6
家长学校E7
安全E8
编号方法如下:
教学档案按教学年度,分问题进行组卷。
其结构模式是:大类代号十属类代号十目录号+案卷顺序号。
编号举例如下:
E 1.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属类代号(教学管理)
大类代号(教学档案)
E 2.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属类代号(教师业务)
大类代号(教学档案)
E 3.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属类代号(体育、卫生)
大类代号(教学档案)
E 4.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属类代号(题库)
大类代号(教学档案)
E 5. 1—1
案卷号(第一卷)
目录号(第一号目录)
属类代号(学籍册、学生名册、插班生登记表)
大类代号(教学档案)
(六)荣誉档案
一件实物视为一卷,分属类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件)号,多年编一个流水号。
属类设置为H1:奖状(证件)、奖旗(可折叠);H2:奖杯、奖牌、实物(纪念品)(不可折叠)。
编号举例如下:
H 1 — 1
目录号(件)顺序号(第卷)
属类代号(可折叠的奖状、奖旗)
大类代号(荣誉实物)
H 2 — 1
目录号(件)顺序号(第卷)
属类代号(不可折叠的奖杯、奖牌、实物、纪念品)
大类代号(荣誉实物)
宫字小学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