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ppt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
二、基本题型
最佳型 概念型 因果型 材料型 比较型 否定型 排序型 探究型 组合型 ……
三、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1.三三辨审备题选干项————确明定确最题后目答要案求
一辨一:审是:否限制符词合—历—史明史确实考;查的范围 二二辨审::是中否心符词合—题—干明内确容考;查的内涵、外延 三三辨审::是求否答与词题—干—要明求确有考必查然的意逻图辑联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C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主要表现形式
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 择题。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 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 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 等。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C
D.科学发展滞后
考点:文化大革命
最佳(程度)选择题
题型特点:最佳(程度)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
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 维能力。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 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 的类型。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共29页文档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三历史复习课件:高中历史考试试卷讲评课 (共25张PPT)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4分)
同学们的答案
张欣蔚
①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②武昌起义,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房政: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清政府国土丧失, 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
②辛亥革命后清朝面临统治危机。
26.(13分)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 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 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 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 “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4分)
思路引导
1、解答这一问的关键是什么?
2、如何确定时代背景?
标准答案
上升原因:胡佛总统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下降原因:罗斯福采用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3)上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 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 关键因素。(3分)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 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 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 “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4分)
错因分析
1、时间概念不清晰
2、史实不准确
标准答案
(1)晚清列强入侵,清政府国土沦丧,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革命党人武装斗争,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市公开课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PPT学习教案
①筛选法:根据审题,按题目基本要求,将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 到正确选项为止。 ②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所要考查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 下,可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③简化法:为增加难度,有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 化,因此,我们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划出题目中的主谓宾,依据这些 关键词来分析备选项。 ④记号法:题干中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 是”“变化有”“影响有”“不正确的是”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做个 记号,提醒自己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⑤猜测法:如果确实对史实记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可用此法, 有以下规律:a.一般情况下,选项如果超出历史课程知识范围,则为错 误。b.选项若不属于历史知识的,就不选。c.选项内容若是课本知识 上的细枝末节,其正确的可能性就小。d.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 下,若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可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出现的 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e.检查试卷时,在没有完全的把握 下,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考点:学生对九品中正制及察举制的认识和理解
第5页/共42页
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D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第21页/共42页
题型六 否定型选择题(第10题)
10、(辽宁沈阳二中2010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下列语句出自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 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考点:学生对九品中正制及察举制的认识和理解
第5页/共42页
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D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第21页/共42页
题型六 否定型选择题(第10题)
10、(辽宁沈阳二中2010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下列语句出自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 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故选B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 件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 件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PPT课件
必修三P27~30 结合导与练P17:表格
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
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
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
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
力量和影响。
2021
错误率最高NO.2
20.(2011年广州测试)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 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 实生活为描摹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 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 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这一特点形 成的根本原因是( )
2021
错误率最高NO.4
7.(2010年浙江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 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 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 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12) B.发明本心(20) C.知行合一(5)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5)
2021
秦朝官方文献
考察的知识点:古代艺术 之书法艺术 必修三P31:小篆创始于 秦代,字体略长,笔画 圆匀,富于图案美。
必修三 P31图: 秦始皇廿 六年诏铭
2021
正向选择
17.(2010年长春调研)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 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
( 4 ) ( 0 ) ( 3 ) ( 45 )
2021
错误率最高NO.1
逆向排除
14. (2011年安徽联考)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
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
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
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
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9)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明理学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ppt课件
5
2.展示试题,学生分析样卷存在问题:
4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雍 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 分)
审题不清, 书写不紧凑
6
样题二
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7
样题三
答题格式不对
审题不清
8
【答案】 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4分)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4分)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 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3分)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 9 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4
【补偿训练】(2014·新课标I·T40)
参考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 发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 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 11 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规范 答题
按要求准确填涂了答题卡姓名、考号等项目 书写规范,做到了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在规定的位置答题,字迹工整,行距适当,卷面整洁
心态 方面
进行了有效的复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心态平和,能正确对待题目的难易
23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寻找产生错误的原
因,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3、通过试卷讲评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
2.展示试题,学生分析样卷存在问题:
4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雍 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 分)
审题不清, 书写不紧凑
6
样题二
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7
样题三
答题格式不对
审题不清
8
【答案】 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4分)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4分)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 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3分)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 9 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4
【补偿训练】(2014·新课标I·T40)
参考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 发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 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 11 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规范 答题
按要求准确填涂了答题卡姓名、考号等项目 书写规范,做到了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在规定的位置答题,字迹工整,行距适当,卷面整洁
心态 方面
进行了有效的复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心态平和,能正确对待题目的难易
23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寻找产生错误的原
因,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3、通过试卷讲评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10-9)精品PPT课件
原因:(1)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3)增加假日天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4)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维新 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可从是否有利 于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 教育普及化等方面分析。
注重热点考查
33.(2014年全国卷II)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 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 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 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 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
专题史
必修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合计
选修
讲评卷 20分
53分
12分
85分
15分
通史 讲评卷
中国古 代史
28分
必修
中国近 世界史 现代史
28分 29分
合计 85分
选修 15分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史学常识 古代商业 军阀割据 工业革命
古代思想演变 明清海外贸易 古代地方制度 假日变化
2、讲评主观题41题
41.(2015年全国卷II)(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1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 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或: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拓展训练:
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维新 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可从是否有利 于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 教育普及化等方面分析。
注重热点考查
33.(2014年全国卷II)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 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 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 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 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
专题史
必修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合计
选修
讲评卷 20分
53分
12分
85分
15分
通史 讲评卷
中国古 代史
28分
必修
中国近 世界史 现代史
28分 29分
合计 85分
选修 15分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史学常识 古代商业 军阀割据 工业革命
古代思想演变 明清海外贸易 古代地方制度 假日变化
2、讲评主观题41题
41.(2015年全国卷II)(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1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 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或: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拓展训练: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正确答案和解释
为学生提供比赛高中历史试卷的正确答案和详细解释,帮助他们理解答题思 路和解题步骤。
重点考点和易错点
我们将分析历史试卷中的重点考点和易错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提高他们的得分能力。
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将阐述历史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理解历史意义和价值,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理解。
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我们将介绍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常用工具,帮助学生掌握在历史研究中的 有效应用。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我们将分析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探讨历史与社会科学、人文科 学等学科的交叉点和相互影响。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优质课件
通过本优质课件,深入分析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解读试卷难度和类型,讲解 解题技巧,探讨历史知ຫໍສະໝຸດ 的重要性和影响。试卷难度和类型
我们将介绍比赛高中历史试卷的难度和不同类型,帮助学生了解考试要求,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常见考生问题分析
针对考试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法和策略。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PPT课件
《界布经雷济顿向森体林系协化定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的的咨需文要;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加强。(4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 存在的尺度。”“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1)指出材料一的作者,谈谈你对他这一主张意义的认识。(4分)结合社 会背景说说与同时代的孔子相比,两者在关注问题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6 分)
贸易范围扩大由亚欧大陆间贸易扩大到欧美等各大陆之间的贸易主要贸易商品变化奢侈品为主逐渐拓展为普通居民生活用品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亖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匙运货到另一个地匙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
材料题审题做题一般思路:
1、看题型,明主题。 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 3、看设问,用心“四审”。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时地人、国、主体)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4、精看材料:带着问题寻找相关有效信息 5、有效表达:
材料三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 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的基础之上。……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 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为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作的两大举措。 (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主要指什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并 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为 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作的两大举 措。(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主要 指什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取的措 施,并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共25张PPT)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 的影响。(2分)
一、答题规范
二、出题模式
主题式
三、结合时代 确定时间 关键
史
背景类 材料内容
实 准
四、依据材料类 不能照抄原文
全面提取材料信息
确 , 角
五、影响类 评价类
积极 消极
全面
度 全 面
六、变化类:由···到···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 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 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 “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4分)
错因分析
1、时间概念不清晰
2、史实不准确
标准答案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世界和平
27.(14分)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 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 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 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 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 船弃业”。
历史试卷讲评
一、答题规范
二、出题模式 主题式
26.(13分)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27.(14分)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8.(13分)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
26.(13分)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 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标准答案
(1)晚清列强入侵,清政府国土沦丧,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革命党人武装斗争,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精品课件.
2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群对学西方的不 西方的制度和学西
同看法
学的方式
13
(1)中体西用 的含义及评价 (2)维新派学 西学的目的
.精品课件.
14 评述题:对传统文 化的看法
3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3、考试成绩分析(满分85分;及格51分) 最高分79分;最低分24分
分数段 70分以上 60分以上 51分以上 51分及以下
.精品课件.
14
3、选择题解题方法总结(见学案)
.精品课件.
15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 力。由“甲午一战”、“在文化自觉上又进 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是指以康梁 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说明其学习的着 眼点,由器物层次进步到制度层次。
.精品课件.
13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排行 11 12 3 7 6 9 1 4 2 5 10 7 榜
.精品课件.
6
第3题 归纳概括能力差
【解答】【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人们对 “机器之利”的认识的差异,故D项正确; 根据材料“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无法反映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项错 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从南至河南一带对机器
解释经典”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
调整,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
以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
不难知道,康有为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仅仅是
在“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时期,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康有为“最后吸取了西
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可知,康有为并非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故C
人数 3人 14人 共31人 17人
.精品课件.
4
二、课前订正及自查(见学案)
.精品课件.
5
三、讲评选择题
1、选择题错误情况统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错误 3 2 23 12 13 10 33 20 30 19 9 12 人数 答错 6 4 46 24 26 20 66 40 60 38 18 24 率%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精品课件.
10
第10题 基础知识不牢固,无法排除干扰项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从鸦片 战争后开始,故排除A项;材料“1920年 1月”“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 说明
B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银 行是盛宣怀在1897年创立的中华通商银行,时间晚于 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
C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行政机关机关没有元首,故C 项错误.
D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仍属于落后的封建国家,不 会接受欧洲的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故选A.
.精品课件.
12
变式训练2——关注关键时间
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B项正确; C项从甲午战后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情况下 开始,故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精品课件.
11
变式训练1——扣教材抓主旨(见学案)
1、【解答】A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在魏源等早 期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下已经开始引进
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该时期的洋务学堂有可能 学习蒸汽机及其运行原理,故A项正确.
故选B
.精品课件.
9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器物向学习政治转变的过程中,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 “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表明,随
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 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甲午战 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关注日本的发展 经历,并不等于认同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根据 所学,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洋务破产与 《日本国志》的关注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项错误;康有为并未实现中西文化矛盾的调和,
故D项错误。
.精品课件.
8
第8题 对重要时间不敏感,时空定不准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是中国 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
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解答】根据所学,这一时期国人的认识才开始从学习
生产的认识的地区差异无法直接得出近代新 兴力量始于南方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中 强调的是认识不同,无法直接得出工业发展 不平衡的结论,故A项错误。【答案】D
.精品课件.
7
第7题——材料信息提取不准确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 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
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
.精品课件.
2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群对学西方的不 西方的制度和学西
同看法
学的方式
13
(1)中体西用 的含义及评价 (2)维新派学 西学的目的
.精品课件.
14 评述题:对传统文 化的看法
3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3、考试成绩分析(满分85分;及格51分) 最高分79分;最低分24分
分数段 70分以上 60分以上 51分以上 51分及以下
.精品课件.
14
3、选择题解题方法总结(见学案)
.精品课件.
15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 力。由“甲午一战”、“在文化自觉上又进 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是指以康梁 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说明其学习的着 眼点,由器物层次进步到制度层次。
.精品课件.
13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排行 11 12 3 7 6 9 1 4 2 5 10 7 榜
.精品课件.
6
第3题 归纳概括能力差
【解答】【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人们对 “机器之利”的认识的差异,故D项正确; 根据材料“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无法反映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项错 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从南至河南一带对机器
解释经典”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
调整,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
以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
不难知道,康有为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仅仅是
在“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时期,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康有为“最后吸取了西
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可知,康有为并非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故C
人数 3人 14人 共31人 17人
.精品课件.
4
二、课前订正及自查(见学案)
.精品课件.
5
三、讲评选择题
1、选择题错误情况统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错误 3 2 23 12 13 10 33 20 30 19 9 12 人数 答错 6 4 46 24 26 20 66 40 60 38 18 24 率%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精品课件.
10
第10题 基础知识不牢固,无法排除干扰项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从鸦片 战争后开始,故排除A项;材料“1920年 1月”“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 说明
B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银 行是盛宣怀在1897年创立的中华通商银行,时间晚于 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
C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行政机关机关没有元首,故C 项错误.
D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仍属于落后的封建国家,不 会接受欧洲的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故选A.
.精品课件.
12
变式训练2——关注关键时间
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B项正确; C项从甲午战后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情况下 开始,故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精品课件.
11
变式训练1——扣教材抓主旨(见学案)
1、【解答】A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在魏源等早 期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下已经开始引进
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该时期的洋务学堂有可能 学习蒸汽机及其运行原理,故A项正确.
故选B
.精品课件.
9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器物向学习政治转变的过程中,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 “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表明,随
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 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甲午战 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关注日本的发展 经历,并不等于认同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根据 所学,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洋务破产与 《日本国志》的关注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项错误;康有为并未实现中西文化矛盾的调和,
故D项错误。
.精品课件.
8
第8题 对重要时间不敏感,时空定不准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是中国 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
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解答】根据所学,这一时期国人的认识才开始从学习
生产的认识的地区差异无法直接得出近代新 兴力量始于南方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中 强调的是认识不同,无法直接得出工业发展 不平衡的结论,故A项错误。【答案】D
.精品课件.
7
第7题——材料信息提取不准确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 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
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