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历史试卷讲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2分)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分)
材料二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 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 离娄上》 (2)材料二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为此,孟子 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试卷讲评
遇到问题先别急,抓住设问细分析。 设问类型先弄清,明确思路再解题。 方法技巧共提供,训练提高靠自己。 熟能生巧是古训,动脑动手需统一。
选择题答案:
1——5
CBBDB
6——10 CDACD 16——20 CAADA
11——15 CBACC 21——25 ABADA
一、选择题分析
1、答对率较低的题目: 第6、8、9、10、15、16、21、24、25题。 2、错题原因分析: ①审题失误:对关键词语理解不准确或忽视、漏审。 ②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混淆,
总体原则:论从史出:即给出的答案有历史依据。 具体原则:立足材料:要寻求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因为:40﹪答案来自材料。 标志:依据材料#回答!
依据课本:回答问题要规范—用历史术语。
因为:40﹪答案来自课本。 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四 “化”要求:提示化;序号化;层次化;段落化。
.儒家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2分)承载这些思想 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D
4、(2013课标)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 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 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 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C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材料五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 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 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 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5)据材料五,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什么?(1分)为此他提出 了什么主张?(1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 学发展的影响。(2分)
A
2、(2012全国)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 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 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 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D
2.(2010天津文综)《史记》载:汉武帝 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 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 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
3.(2009高考上海单科)①春秋时期, 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 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 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 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 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 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不能自如地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
③深入分析能力差、史料解读能力差:只停留对基
础知识、材料、选项的肤浅理解层面
3、解选择题的三步骤
不能 ①审题干 读懂题干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 中的有效信息,并概括有效信息的主题。 ②审设问 准确分析透求答项,扣准限定条件。 ③选答案: 排除掉干扰项,选出最佳答案。 选不出
(6)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2分)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 与时俱进)。(2分)
课堂小结
• 反思整理试卷 • 理解方法
作业布置
1、试卷反思总结整理
2、完成第二单元习题
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 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 是指 A、和谐的人际关系 B、礼貌待人 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B
D
习题讲评
学习目标: 1、通过题目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 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最终落实所学知识。 2、学会总结方法、技巧、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题目分析,学会剖析自我,总结经验教训, 增加信心,调整目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题目问题分析 难点:应对方法、策略
伏尔泰(1694-1778)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 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 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 “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思想家
黄宗羲(1610-1695) 顾炎武(1613-1682) 王夫之(1619-1692)
主要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
(1)反对君主专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好的构想 公”。 (2)因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芽发展缓慢;传统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束缚。 思想家 主要思想
3、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三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 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 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 特别提醒:理学也是儒学,它是儒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主流地位。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 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充分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充分证明了儒学强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 开太平”; 大的生命力。 么影响?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材料三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 是什么关系?实质? (3)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对立关系即” 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2分)与黄宗羲等人的 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 (2)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没能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
基础要点训练: 1.(2010北京文综)有人认为,中国古 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 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 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5、(2013课标)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 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 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 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 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6、(2012课标)许仙与白娘子自由恋爱因法海和尚作梗终 酿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 州流行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
3、(2012浙江)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 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 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 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 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1、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是?其中现实主义风格的 是?它的地位、时间、最有价值的部分;浪漫主义风格 的是、代表作及作者? 2、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是?简述其背景、四种类 型、特点、代表人物? 3、宋词的两种类型、代表人物;反映宋代市井生活的 词的风格是,代表人物,成因? 4、元曲兴起的背景? 5、明清小说的背景?列举四大奇书、四大名著、批判 现实主义作品? 平民化、 6、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领域——三 世俗化。 言二拍。 7、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方法总结: 1)阅读并准确理解选项意思; 2)本身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 3)选项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两个或三个选项都正确,并列关系者不选 5)选出最正确、全面、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6)除非确实做错,否则不要轻易改动。
非选择题 审问题、读材料、结合所学、序号化、字工整
把握规律——材料解析题:
材料四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 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材料四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2分) (5)标准:百姓的忧乐。(1分)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2分)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春秋《诗经》 战国楚辞
元曲
宋词
唐诗
汉赋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 势:通俗化、平民化
1、(2012江苏)“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 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 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 《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 似、能体现“民间性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 赋 D.唐诗
(2)因素:民心。(2分) 主张:仁政。(2分)
材料三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 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 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3)材料三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4分)这一时期儒学 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2分) 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2分)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想。(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