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
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协同效应增强
![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协同效应增强](https://img.taocdn.com/s3/m/6142532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b.png)
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协同效应增强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协同效应增强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通过集聚相关产业企业、服务机构和相关产业要素,形成“多点支持、集束化合作、良性互动、综合增效”的现象。
产业集群的发展既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又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效应。
因此,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导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已成为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产业集群具有聚集效应、规模经济效益和创新传导等特点,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在中国,产业集群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的产业集群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匮乏、产业不平衡、产业间协同不足等。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建设的研究,推动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协同化效应的增强。
一、加强产业集群规划布局产业集群的规划布局是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过区域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形成资源集聚、产能优化配置和市场融合等效应,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在制定产业集群规划布局时,应立足于产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和互补关系,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
同时,政府应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调整和分配资源,为产业集群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加强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对接,形成统筹协同的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协同化效应的增强。
二、加强产业链内外协同发展产业链内外协同发展是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环节。
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加强内部协同和外部配套,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成本降低和技术创新等效果。
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注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又要善于与其他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市场经济下的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
![市场经济下的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https://img.taocdn.com/s3/m/481fbe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2.png)
市场经济下的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方面。
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一、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基本概念区域发展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空间布局优化等。
产业协同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合作、协调等形式,实现相互支撑、互补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产业协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的发挥,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途径1. 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协调: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协调机制,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合作。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协同。
2. 建立良好的产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的产业基础设施是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协同的重要条件。
各地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倡导产业集聚和特色化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协同和区域经济发展。
4. 加强创新和人才引进:创新是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协同的核心引擎。
各地要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转化,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力。
5. 拓展市场开放和对外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合作。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外国技术,提升本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958d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f.png)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物流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际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协调发展对于提升整体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深远意义。
在此背景下,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状况对物流业发展的制约与促进作用。
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本文力求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以及学术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推动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结构方面,本文首先将对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目标。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探讨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
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典型地区或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教训,提出促进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借鉴。
二、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既体现在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上,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上。
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物流作为经济活动的“血管”,其高效运作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效率,可以有效减少商品在途时间,加快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同时,物流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等,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物流业产生着拉动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物流量的增长上,还体现在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上。
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系统协作模式
![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系统协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065e245fe4733687e21aa81.png)
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分析
产业 集群 由一定数 量 的企业 和机 构相 互作 用而成 ,这 些 企业 和机 构对 物流 服务 的需 求不 言而 喻 。物流 需求 是在 生 产和 交换 活动 中形 成 的引致 性需 求 ,它 与制造 及销 售活 动 紧密 相关 。 由于制造 企业 和 销售 企业对 运输 、仓 储 、配
定 功 能 的 有 机 整 体 。 其 主 要 目的 在 于 运 用 现 代 物 流 管 理 方
通 过产 业集 群 ,企 业共 同分 享 因区位 集 中而创 造 的外
部效 益 、网络 效益和 资源 共 享效 益 。这 体现 在 区域 内工 商 企业 的物流 运 营成本 普遍 低 于该 区域外 的单 体 企业 ,其 结 果不 仅扩 大 了市场对 物流 服 务 的需求 ,提 高 了企 业 的竞 争 力 ,同时必 然 吸 引更 多 的物流 企业 进入 产业 集群 区域 ,实 现集 群区域 规模 的进 一步扩 充 。 图1 产 业集群 物流 需求 的生 成
获 得互 补性 、协 作经济 和分 散风 险等 利益 ,而在 某一 特定
领 域 内 空 间集 聚 而 形 成 的 产 业 组 织动 态 网络 ( i h e M a 1 C P re o t r,1 9 ) 。当某 一 特 定产 业 及其 相 关 支撑 产 业在 98
一
集群 竞争 力 的提 升 在很 大程 度上 取决 于其 物流 活动 组织 效 率 的高低 。 由于产 业集 群物 流需 求具 有规 模分 散化 、主 体 多样 性 、服 务个性 化等 特点 , 因此 ,在构 建 区域物 流系 统
法解 决单 一企业 以外 的各 种物 流 问题 ,以保证 在社 会再 生 产 顺利 进行 的前 提条 件下 ,实 现物流 的空 间效 益 、时 间效 益 和各 种物 流环 节 的合理 衔接 ,最大 限度 地发 挥本 地 区物 流 设施 的 能力 ,实现 区域 或更 大范 围 的物 流合 理化 ,促进 本 地 区经济 的发 展 。区域 物流 对于提 高 区域物 流活 动 的效 率 、保 障物 的有 效流通 具 有不 可缺少 的作 用 。它 既是 区域
协同物流的内涵及效应研究
![协同物流的内涵及效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1a48cd08a1284ac85043d2.png)
提要
根据协同在物流业应用层面
的不 同, 以分为三个层 次, 可 即企 业 内各
要素协 同、 供应链各节点协 同、 物流与其
他 行 业社 会 经 济 问 的协 同 . 同层 次 的协 不 同效应 各 异 , 层 次 的协 同又 是相 互影 响 各
和促 进 的 。
协同 流的 涵 效 研究 物 内 及 应
最佳
的 协 同 , 包 括 物 流 联系的粘合剂, 也 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企业 间 的协 同。 同 分。通过整合物流资源 , 协 提高区域经济运
物 流 具 有 网络 经 济 行 效 率 和 水平 , 效 聚 合 各种 资源 , 有 带动
的成 本 优 势 , 供应 区域产业 结构升级, 是 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
合 运 输 业 、 储业 、 代 业 和 信 息 业等 的 率进 行最 有 效 的评 价 而运 用 的 各种 技 术 。 最优化, 仓 货 并追求系统的综合效果。 新兴 复 合 型产 业 ,对于 合 理 配 置 资源 、 优 ( 1 图 )这 一 层 次 的协 同物 流 重 在 将物 流 第三 层 次 , 同物 流 指 物 流 行 业 与 区 协
、
弓言 I
动各环节的协同。物流硬技术, 是指组织 及信息的无形协作 , 无形协作的程度决定
经 济发 展 的 历 史证 明 , 济 的 有 效性 物 资 实物 运动 所 涉 及 的各 种机 械设 备 、 经 运 了有 形合 作 的效 率 。( 2这 一层 次的 协 图 ) 与 经 济 的 协 调 性 呈 正 相 关 。 17 年德 国 输 工 具 、 库 建 筑 、 场 设 施 以及 服 务 于 同物流 ,重在 打 破 单个 企 业 的 绩 效 界 限 , 91 仓 站
重庆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重庆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e78f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5.png)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4.04术资源与发展数字平台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引用出处[1]WA N GY ,T I A N Q ,L I X .D i f f e r e n t r o l e s ,d i f f e r e n t s t r o k e s :H o wt o l e v e r a g e t w o t y p e s o f d i g i t a l p l a t f o r mc a p a b i l i t i e s t o f u e l s e r v i c e i n n o v a t i o n [J ].J o u r n a l o f B u s i n e s s R e s e a r c h ,2022,144:1121-1128.[2]X I A OX ,T I A NQ ,MA OH .H o w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o f B i g D a t a A n a -l y t i c s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n d D i g i t a l P l a t f o r m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f f e c t s S e r v i c e I n n o v a t i o n :AD y n a m i c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V i e w[J ].I E E E A c c e s s ,2020,8(99):18778-18796.[3]廖民超,金佳敏,蒋玉石,等.数字平台能力与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网络能力和价值共创的链式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05):55-63.[4]刘月.数字平台能力、价值共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 ].吉林大学,2021.[5]谢鹏,马璐,韦依依,等.数字化领导力与组织创新:数字平台能力和环境竞争性的作用[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01):129-144.[6]苏治,荆文君,孙宝文.分层式垄断竞争:互联网行业市场结构特征研究—基于互联网平台类企业的分析[J ].管理世界,2018,34(04):80-100.[7]裴军,周娅,彭张林,等.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运作:从平台型企业到平台型供应链[J ].管理世界,2023,39(01):226-240.[8]J I A N GH ,Y A N GJ ,G A I J .H o wd i g i t a l p l a t f o r mc a p a b i l i t y a f f e c t s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S ME s —E v i d e n c e f r o mC h i n a [J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o c i e t y ,2023,72:102187.[9]L I UL ,L O N GJ ,L I U R .E x a m i n i n g h o wa n d w h e n d i g i t a l ?p l a t f o r m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d r i v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a ?s t r a t e g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e r s p e c t i v e [J ].J o u r n a l o f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Ma n a g e m e n t ,2022,36(2):553-582.[10]赵慧娟,陈洪洋,姜盼松,等.平台生态嵌入、数据赋能对中小制造企业创新柔性的影响———基于资源编排视角[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34(05):1-15.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重庆市2012—2021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重庆市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研究区间的严重失调逐步过渡到优质协调,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建议。
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
![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f15fe3998fcc22bcd10dd9.png)
区域在更大 区域 中相 对于其他 同类 区域的资源优 化配置 能 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竞争力 、 核心竞争力和主 导竞争力 , 基础竞 争力是 由 自然资源 、 劳动力 、 资本 、 施 、 设 科
代 物流业 为主导 的众 多相关企业与机构 ,基于引致需求 、 资 源整合 、 弹性 专精 、 专业化分 工 、 集体 学习等 因素 的驱动 . 按
照专业化 、 规模 化 的 原 则共 享 物 流基 础 设 施 , 织 物 流 活 动 , 组
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 , 从而获得 竞争优 势 , 成 以地理 空间集聚 为外 在表现 、 形 以竞争—合 作
创 新 网 络 , 以 基 于 功 能 互 补 性 从 多 渠 道 、 较 低 的成 本 获 可 以 得 互 补 性 创 新 资 源 。而 集 群 是 培育 企 业 学 习 和 创 新 能力 的温 床 , 流 产 业 集 群 内 的物 流 企 业 由 于 地 理 接 近 、 务联 系 紧 物 业 密、 信息 交 流 快 捷 , 场 上 任 何 一 个 具 有 潜 力 和 市 场 前 景 的 市 重 大 技 术 创 新 , 群 内 的 企 业 几 乎 都 会 同步 吸 纳 、 化 创 新 集 消
物流产业集群 的外部经济优势来 源于其外部性 , 包括外
二, 基于现代 物流业“ 基础设施依 附” 引致需求 ” 与“ 特性 , 物
流产业集群形成 的区位依 赖性 ; 第三 , 于现代物 流业 的“ 基 第 产业” 的产业属性 , 物流产业集群形成 的需求集 聚特 征 ; 第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a7dd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d.png)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了推动地区繁荣的关键因素。
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还能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区域物流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升级。
区域物流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人才素质等多个方面。
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仓储设施、配送中心等,这些是物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
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能够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充足的仓储设施可以保证货物的储存和周转,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效的配送中心则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分拣和配送,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着区域物流能力的高低。
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运输组织能力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运作的效果。
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高效运作流程的物流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区域物流的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水平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物流信息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等,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精准处理,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还能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物流人才素质是区域物流能力发展的核心支撑。
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物流人才能够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解决物流运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物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物流能力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拉动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和消费活动日益频繁,这就需要更强大的物流能力来保障物资的流通。
例如,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配送体系;服务业的繁荣需要便捷的物流服务支持电子商务、快递等行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对物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论文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673010ff00bed5b9f31dc3.png)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探讨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2摘要现代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密切。
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决定了区域物流的发展,而物流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给现代物流带来了许多发展契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在逐步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
本文将就如何让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做相关探讨。
关键词物流区域经济发展一、前言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物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这样的贡献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了,爆发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了以物流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国家,例如新加坡、香港等,表现出的抗危机能力强于其他国家,这让物流在经济发展中被人们所了解[1]。
尤其是近几年,现代物流的集约化、系统化还有其环保度高的特点也让其受到了更广泛地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也开始逐渐出现在我国经济领域中,但由于我国的物流行业开始得较晚,因此还存在许多不足。
这些不足表现在物流经营不够集中;物流布局不够合理;物流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现代化程度低。
但目前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已经开始建立现代物流中心,在将物流行业规模化等,开始尝试着用优秀的物流手段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不同的区域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在对物流行业起着一定的影响,物流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已经开始优化产业结构,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1.区域经济推动现代物流发展1.1区域经济一体化众所周知,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是这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它承载着一个区域的商品集散和商品加工[2]。
在区域中心,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优势相当突出,因为区域中心的各种物流设备设施齐全,流通量大,人力资源丰富且消费较为集中,并且拥有交通发达和各种人才优势,这便使得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了经济中心地与经济增长点,利用其核心优势来带动周围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物流与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机制研究
![物流与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ba207c8e9951e79b8927d6.png)
【 关键 词】 产业集群; 物流; 共生 【 中图分类号】 20F6. 15 ;02 【 7章编号】 0426(082-070 1 —7820 )00 1-2 0
谐社会的理念 ,运用共生观点看待物流与产业之 间的关系 , 可 问题 提 出 相互促进的共生状 态 , 从而实现“ 双 全球化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使社会经济 系统 运行 以促使二者达到相互合作 、 或“ 的共同发展 。 中的地域限制大大削弱 , 生产链条和流通链 条均被拉长 , 产业 赢” 多赢 ” 裹 1 几种主要共生行为模 式的定 义 的地方化集聚成为全球产业链 上的突出特征 , 大区域离散小 “ 共生 馘 主 . 望 地域集聚” 章建新 ,0 6 的全球产业链 形成 , ( 20 ) 全球采购 、 全球 对 称互利 共 问一 地域 范狙 内的行 为主体 . 各 自 生存发 晨以 对方 的 存爱 晨为 簟提和 基础 . 的 生 生产 、 全球流通成为可能和必然。 在世界许 多国家 和地 区, 产业 世 彼 此受 盏。 而且相 互之 I有 机 地结 为 体 槛 此依 存度较 高 , 甚 谜副 相 互不 可 一 至 能脱 离对 方丽独 立存在 的程 度 . 集群和物流 已经和正在成为新工业发展的双重战略举措 。 非 对称置利 共 生主 体之 阐相互 依存 度较 高 ,但 从 生搴 盘 上着 .其 中有些 共生 行为 主体 受 共 I 在理论研究上 , 产业集群和物流在各 自领域 的研究也 已相 共 生 益比 另外 的共生 行为主 体多 ,两 获盏 不对称 . 共牺 共 生主 体之 闻相互 依存 度较 低 ,彼 此年可 以脱 离对 方而存 在 ,只不 西 由于对 方 对 成熟 。波 特 (9 0 指 出 , 个 国 家或 一个 地 区竞 争 优 势 获得 19 ) 一 扮存 在两 促进 丁自身 的发晨 。 的关键是产业竞争优势 , 而产业的发展往往要集 中在关键 的几 信利 共 生 从 共生 剥盏上 量 ,其中 有些 行 为主 体受益 .有 些无利 也无 害 .或者 仅有 轻{ 掼 t 害. 个区域 ; 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 ・ 克里 斯托弗(0 1认 为 ,2 世 20 ) “l 竟争 共 生主 体 闻竞争 稀 性的生 存 赍谭 . 竞 的 结果有 双方 协 同进化 、优 胜 劣汰 之 争 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 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 或两 败俱 伤. 寄生 奇生 者主要 依靠摄 取寄 生主 的蕾 井生 存并对 奇生主产 生较 大危 害. 问的竞争 。” 然而 , 随着全球分工和全球产业链 的发展 , 产业发 展对物流的依赖性愈来愈明显 , 产业集群或物流 的单方面发展 三、 物流 与产 业集群 发展 的关 系 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是有限的 , 彼此独立 的理论研究也体现 出 现代物流业 的发展 , 它和产业集群具备 了一个共 同的特 使 相应 的局限性 。 因此 , 本文试 图将产业集 群与物流结合起来 , 用 即它们都 改变 了单一企业最优化模式。新经济地理理论 , 则 共生理论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 通过物流与产业 的相互促进构 征, 建有助于区域 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 。 将 运输 成本纳入其理论分析框架 , 为物流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 展 的影 响给予 了理论上 的分析和解释 ; 威廉姆森 的成本交易理 二、 共生理 论 企业在地域 上的聚集减少 和节约企业 的运输 、 配送 、 “ 共生 ”S m i i) ( y bo s缘于生物学 , s 由德 国真菌学 家德贝里于 论也指 出, 物 17 89年提 出( 陈秋 玲 ,0 7 , 2 0 )是一种普遍存在 的生物 现象 。其 信息 和存储等物流成本 。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入和细 化 , 原义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 一起 ,由共生单元 、 流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 ( ) 业 集 群发 展 需 要 现 代 物 流支 撑 一 产 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 。其 中 , 共生单元指构成共生 产业 集群形成需要 现代物流 支撑——若 干企业在 某一地 体 的基本 能量生产 和交换 单位 ,是形成共 生体的基本物 质条 并不一定必然形成产业集 群。只有 当这些企业形成 件 。共 生模 式 又 称 共 生 关 系 , 指 共 生 单 元 相 互 作 用 的 方 式 或 域 的集 中, 是 相互结合的形式 。 共生单元以外 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 某 种 基 于价 值 链 的联 系且 较 为 密 切 时 ,企 业 集群 才 真 正形 成 。 更密 切的价值链联 接 , 常常是 以物流 为纽带实现 境, 是共生关系存在发展 的外生条件 。共生三要素进行交互作 这种更 频繁 、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协同研究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协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278c3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8.png)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协同研究摘要: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率先突破”三个重点领域之一。
在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深入开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已经就物流一体化这一发展方向已经达成一致。
在当今时代背景条件下,产业发展和物流业密不可分。
同时物流业自身不断完善和拓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着日益重要的支柱作用。
本文基于区位熵的角度对三个地区的物流产业协同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物流业;产业协同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在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背景下,要实现强化区域产业协同的目标,物流业毫无疑问是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前导推动力。
物流业作为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京津冀地区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其天然有利的区位优势,发展关键的技术手段,不断向最新领域内发展成果进行学习和借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最有发展前景、交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不断推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对不断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计算京津冀各个年份的区位熵来探讨当下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水平,从而为促进京津冀未来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二、文献综述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引入物流概念,一些学者专注于对物流能力进行研究。
曹炳汝和曹慧慧(2018)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理想的求解方法,对江苏省的物流能力进行了测量、定量、分析,得到了江苏省物流发展水平南边比北边强的特点。
戴德宝、范体军、安琪(2018)对我国西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在西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吕立群(2016)从六个方面选取了35个指标评价了辽宁沿海港口物流能力,使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
三、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分析区位熵通常被用来描述产业的比较优势,是特定区域内某一产业部门专业化程度和相对集中度的体现。
比值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如公式(1)所示:(1)其中,Qij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熵,eij为i地区物流业增加值,ej为i地区地区生产总值,Ei为我国物流业增加值,Ej为我国生产总值。
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与战略分析
![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与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d62b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4.png)
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与战略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成为国内外制造业、贸易业等领域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物流企业不断寻求适应市场变化和提升竞争力的战略。
一、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服务质量和供应链效率等方面。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全球化的趋势,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国内外企业相互竞争日益增加。
在价格方面,物流行业普遍存在利润率低、价格竞争激烈的问题。
由于市场规模庞大、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新进入者不断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物流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以争夺市场份额。
服务质量是物流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在保证物流运输过程中产品安全、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时解决问题等方面,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供应链效率是物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物流企业能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快速、稳定的服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物流行业的战略分析为应对市场竞争,物流企业需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战略,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物流行业战略。
1.差异化战略:通过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等手段,物流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树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例如,物流企业可以提供特殊的运输服务,如冷链运输等,以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地位。
2.成本领先战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等手段,物流企业能够在价格敏感型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得更低廉的物料价格;或者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人力成本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3.快速响应战略:物流行业的客户需求常常具有时效性,因此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缩短反应时间等手段,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客户的要求。
4.国际化战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0f44e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4.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相互依赖的企业、供应商、产业关联机构和相关产业形成的一种集聚模式和合作网络。
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可以共享资源与信息,并形成规模效应。
一些优秀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的发展,激励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这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和竞争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产业集群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不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形成供应链与价值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
例如,某个地区的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紧密合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这种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规模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和品牌效应等优势,可以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该地区,推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可以激发创新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四、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与经济增长的提升。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产业集群的存在也会吸引更多的外资与投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总结起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创新与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能够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
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测度研究——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测度研究——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da2e4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4.png)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测度研究*——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邱洪全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新常态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也是我国经济从注重规模和速度向注重结构和质量转换的新阶段。
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基于复杂系统协同学理论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测度模型,在采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2010-2019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与时序演化趋势,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取向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物流业协同发展动态测度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151(2020)18-0026-11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动态演化的理论体系,阐释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应该结合具体的发展实践与情境,体现其实践性、动态性和适应性。
近年来兴起的区域、省域、市域协同发展区逐渐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强关联的地理空间网络和区域联合体,已经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物流产业是社会经济运转的大动脉,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3月,2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提出通过区域物流合作与协调发展,增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促进区域物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协同和良性联动,可以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力。
因此,构建一套适用于协同发展区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科学与动态的评价测度体*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物流协同发展的动态测度、联动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FJ2019B103);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重大项目)“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厦社科研[2020: A05)。
物流与区域发展
![物流与区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f7629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e.png)
物流与区域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物流作为连接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关键环节,不仅关乎企业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区域发展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物流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物流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繁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流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通过物流组织与活动的高效协调,不同地区的资源可以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了整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物流业的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物流网络的建设与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网络的建设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设完善的物流网络,可以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更加高效的供应链系统。
同时,物流网络的建设也需要依托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
只有在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物流活动的顺畅进行,促进物流与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区域就业的增加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区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物流企业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这不仅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就业的增加。
物流产业的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区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途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区域产业的升级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区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物流技术的创新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五、物流环境的优化与区域形象的提升物流环境的优化对于提升区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优良的物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来到该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形象的提升。
通过加强物流监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等方式,可以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环境,进一步推动区域发展。
物流行业的地理优势与区域合作
![物流行业的地理优势与区域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ff991d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0.png)
交通技术创新
积极应用交通技术创新,如智能物流、物联网等,提高物流运输的 效率和准确性。
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
具备充足、专业的物流人才,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 有力支持。
土地资源充足
土地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物流设施建设和发展的用地 需求。
物流行业的地理优势与区域合 作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CONTENTS
• 物流行业的地理优势 • 物流行业的区域合作 • 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 • 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 • 物流行业的挑战与对策
01 物流行业的地理优势
CHAPTER
地理位置优势
接近消费市场
01
地理位置接近消费市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运输成
物流园区建设
政府支持物流园区建设,提供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促进物流 企业集聚发展。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和 便利性。
税收政策支持
1 2
减免物流企业税收
政府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物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在关键物流节点建立仓储设施,以存储和保管货物,满足客户需 求。
区域物流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与合作
通过信息共享,加强各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区域物流标准化
制定统一标准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5aa72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a.png)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的繁荣和竞争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而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也会对区域物流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一)区域物流的内涵区域物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对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运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区域物流的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区域经济的内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由各种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1、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物流通过高效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物资流通渠道,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区域物流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物流装备制造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物流的需求规模和结构。
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和创新。
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2fcbc5a1c7aa00b52acb5e.png)
其 中作 为 物 流 企业 聚集 的最 高 区域 的 北京 空港 物流基 地 , 是企 业设 立现 代化 物流 中心 、建设 企业 总部 的最 佳平 台 。利用 优越 的地 理环境 形成 了区位指 向集 聚 。目前 , 基
地 高 标 准的 完成 了 一 15 平 方 公里 范围 期 .5 内 “ 八通 一平 ”的市政 基础 设施 建设 ,最终 发展 成 为北京市 对 外开放 程 度最 高 , 外 向 对 型经 济贡 献最 大 、效益 最 好的 产 功能 区 。 好 的物 流 服 务 基 础 能够 吸 引 优 良的 企 业 和 更 多的优 质 资金 进入 到产 业集 群 中来 。 随着通 讯设 备 的发展 、 通 条件 的改进 , 交 传 统 物 流的 区位优 势重 要性 下 降 , 而取 而 代之 的是 物流 服务 的综合 成本 。 如果 没 有 良好 的 物 流 综 合服 务 ,即使 能够 引进 优秀 的企业 , 也会 因为没有 足够 的产业土壤 而影 响他们 的 创 新带 动 和扩散 作 用 。同样 ,如果 没有 高水 平的 物流 综合服 务 ,原有 的 “ 土著 ”企 业也 不能够 参 与更广 泛 的市场 竞争 , 能够 清晰 不 的 比较 自 己和 其 他企 业 的 差 距 , 从 而受 到 “ 路径 依赖 ” 的 限制 ,影 响产 业集 群 发展 的
培 育 和 功 能 的 发挥 。
会 中断 。物流 是进 行生产 和 建设 的前 提 ,因
【 关键 词 】 物 流产 业 集群 ; 区域 经 济 发展 ;北 京 市 21 年2 2 00 月 4日, 市商 务委对 外公 北京 布 l 了 《 京 市物 流 业调 整 和振 必 实施 方 案》 北 ( 以下简 称 实 施方 案》 , 确 了物 流 产 业 )明 2 1 年 成为 北京 市支柱 产 的发展 目标 。 0 1 根据 实施方 案》 中确 定的物 流业 发展 目标 , 北京市 社会 物流 总 到 2 1年要 突破 7 额 0 1 万亿 元 ;其 中物 流—土 加值年 均递增 要达 到 曾 匕 1%左有 , 、 2 物流 产值到 71年突 破6o2 , (1 】 o, 尢 f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ae60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a.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汇聚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相互依存的企业和相关机构,通过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等方式形成的一种产业集聚型组织形态。
本文旨在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企业可以在同一地域内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系与协同作战,共同竞逐市场份额。
产业集群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 激发创新动力产业集群具有创新驱动的特征,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集群条件下,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交流合作和技术转移等合作机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3. 培育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可为新兴产业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吸引投资和人才,推动新兴产业的孵化和成长。
在新兴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基地和科技园区等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可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4. 提高地域知名度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形成区域经济的优势和特色。
产业集聚也可以吸引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推动地方功能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 互动性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技术和资本的引入、人才的集聚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市场空间和壮大需要。
2. 依存性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内外联动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壮大和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而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 相互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关系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如资源共享、技术转移、市场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
摘要:区域竞争力表现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三个方面。
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形态具有典型的空间集聚性区域物流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协同、产业协同和竞争协同三个方面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协同关系。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资源协同;产业协同;竞争协同一、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任何产业没有基础设施沟不可能形成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趋于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二、物流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分析(一)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物流产业集群(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第一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第二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位依赖性;第三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第四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物流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地理集聚特征物流企业间具有空间接近性有利于集群内物流企业间共享知识溢出效应。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共享优势物流企业集聚后获得一个突出效益源自于对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完善的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集聚区域内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正是源自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凭借该共享平台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不仅可以统一协作机制、共享政策法律支持、行业调控以及运行监督而且使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上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通过共享的物流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业务集中于某一个企业而将其他不属于
本企业核心业务的其他业务功能分包给区域内其他物流企业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略联盟。
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集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获取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
2.技术创新优势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物流企业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企业通过结网形成创新网络可以基于功能互补性从多渠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互补性创新资源。
而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温床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的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创新成果物流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3.外部经济优势物流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优势来源于其外部性包括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等。
规模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集群内物流企业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优势。
范围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在某一物流集聚区内单个企业生产专业化而多个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各项成本的节约产生物流行业的内部范围经济。
4.市场信用优势市场信用优势是港口物流业集群的重要优势也是产业集群超越单个企业与市场的显著表现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群内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信用优势;二是集群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优势;三是集群内企业与群外企业的信用优势;四是集群内企业间的信用优势。
物流产
业集群内的企业较容易建立潜信用关系并产生基于信任的竞争合作行为而这正是集聚区内企业的信用优势所在。
5.市场竞争优势竞争在地理上越集中就越能显示竞争的力量。
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这种市场竞争优势体现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两个方面。
国内外的例证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该产业的出口能力、国际竞争能力都较强。
物流企业在某一个区域内集群后其产业效率边界变大利用产业规模优势可以帮助单个中小物流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力。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一)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协同效应 1.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域内资源利用效率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现代物流比较发达的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等)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
作为“第三利润源”区域物流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物流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
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物流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无力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区域物流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属于区域基础设施范畴的交通设施和仓储、配送等设施是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将随着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