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摘要]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犯罪低龄化、儿童自杀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受到高度关注。
对于边远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由于父母祖辈受教育的程度偏低,而且许多孩子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父母几乎是处于零沟通状态,加上人们普遍缺乏关心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识,一些平时在人们眼中表现良好的孩子却做出一些疯狂举动的事情时有发生。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农村留守儿童概况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孩童时期是人的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关爱与呵护的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极易在心理、生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很多偏差性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突出表现据了解,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的频率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不良心理倾向最尖锐的是忧郁心理,主要表现是沉默寡言,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较少沟通;情感封闭、情绪低落、整天抑郁寡欢;严重者表现出一定的病态:食欲不振和睡眠困难;应负突发事件能力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青少年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感到无助,往往缺乏安全感,此时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比较敏感。
还有一些青少年在精神感到痛苦、心灵受到伤害时很少能得到他人的情感温暖和帮助,以至于走上社会后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不敢与别人交往.长期蒙受着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马斯洛需求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介绍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接着深入探讨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关联性,并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应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马斯洛需求理论能够帮助理解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扰,有望为相关政策和服务的制定提供借鉴。
本研究的成果为探讨农民工心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最终,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马斯洛需求理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需求层次、心理健康、社会调查、解决方案、应用研究、社会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其中包括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指的是20-40岁之间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从事各种劳动工作,生活、工作的环境与传统的农民工有所不同,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些需求构成了人的内在驱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心理问题,包括生活稳定性的不确定性、缺乏社会支持网络、职业发展的困境等。
研究马斯洛需求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既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解决心理困扰,也可以为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上的实际应用,为其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和发展路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马斯洛需求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应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夜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在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事故发生率较高。
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各地纷纷开设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夜校。
本文将从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夜校的背景、意义、课程设置、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民工伤亡事故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技能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纷纷采取行动,其中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夜校应运而生。
二、意义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夜校的开设具有以下意义:1. 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
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2. 增强农民工安全知识。
让农民工掌握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
3. 提升农民工安全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培训,使农民工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4.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农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课程设置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夜校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讲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使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2.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介绍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原则、程序和方法,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3. 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事故案例,使农民工深刻认识到事故的危害,提高警惕。
4.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针对农民工从事的具体工作,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 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实施效果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夜校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1. 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6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2 3 云南省禄 丰 县 中村 乡小 学 陶艳 琴
2 o 1 2 年 4月 2 4日晚河 北省 北馆 陶第 一 中学 高三 教师赵 鹏 服毒 自杀 令 ( 一 )开展 心理健康 教育 ,帮助教职 工提升心 理素质 工会 重视 和加 强教职 工 的心理健 康教育 ,可 以在两 个层 面实施 。一是 普 及心 理健康 知识 。在 实施 素质 教育 计划 时, 引入心 理健 康培 训课 程,普 及心 理健康 知识 , 帮助 教职 工了解 掌握 心理健康 的基本 常识 ,提高 认知能 力 、增强 自我 调适 能力 和应对 压 力能力 。二 是对 一些 已经存 在心 理 问题 的 教职 工 ,进行 针对 性 的心理 疏导 ,聘请 心理 咨询 专家 开设 专业知 识讲 座 , 帮助 其调 整认 知模 式 ,缓解或 调整 由于 认知 错误 而 引发的 心理 问题 ,使其 能 自动 消除紧 张心理和 焦虑情绪 , 明晰人 生 的价 值与意义 。 ( 二 )开展家访 谈心活动 ,帮助 教职工解 决后顾之 忧 把思 想工作 从学 校延伸 至教职 工家 中 ,是 工会 工作 的传统做 法 ,也是 工会 与教 职工 增进 了解 、相互 沟通 的有 效渠 道 。通 过家 访这 种传 统 的、富 有成 效的 方式 ,即可 让教 职工 在熟 悉 的环境 中放松 心情 地倾 诉 内心感 受, 缓解 心 中苦 闷、烦躁 、抑 郁情 绪 ,也 可通 过家 访 ,虚心 听取他 们 的意见 和 建议 ,真切 地感 受教 职工 的所 想 、所 需和 所求 。特 别是 一些 性格 比较 内向 的教 职工 ,要抓 住他 们 自尊心 强 、遇 到 困难不 愿寻 求他 人帮 助的特 点 ,主 动 热情 地 找上 门去关 心他 们 的 内心 苦 闷,做好 排忧 解难 工作 。让交 流双 方 感 受 到彼此 是真 实情 感 的 自然 流露 ,相互 的信 任关 系就 有 了基础 ,教职 工 也 就愿意袒 露心扉 ,倾诉衷 肠 ,在 聊天的轻 松环境 中缓解压 力。 ( 三 )开展 寓教于 乐的文体 活动 ,帮助教职 工释放心理 压力 有 句话 说:人 ,是爱 玩耍 的动物 。可 以想象 ,负面 情绪 随着汗 水挥 洒 出去 ,会 给人 一种 怎样 的痛 快感 觉 。一些 心理 调适 能力 比较 强的人 ,就 是 通 过玩 乐来 释放情 绪 的 。通 过一 系列 寓教 于乐 、陶 冶性情 的文 体活 动 ,能 为 教职 工发 泄情感 创造 空 间,益 智强 身 的文化娱 乐 活动 ,能让 教职工 以平 和 愉悦 的心 情面对 工 作和 生活 ,在 困难面 前不气 馁 ,从挫 折 中反省 自我 , 最终 达到心 理平衡 ,提 高心 理承受 能力的效果 。 现代 社会对 教师 的要 求高 ,对教 师群 体形成 巨大压 力 ,使 心理疏 导 愈 来 愈成 为社会 稳定 发展 的普 遍要 求 。一 个优 秀 的工会 工作 者 ,一定要 学 习 掌握 心理 疏 导技巧 ,提 高思想 政 治工作 的 实效性 。加 强对教 职工 的人 文关 怀和 心理 疏 导,让 教职 工在 学校 感受 到 “ 家 ” 的温 暖 ,就 能形成 促进 教职 工健康 成长 的 良好氛 围,创造 一个 团结互助 、共 同进步 的和谐环境 。 作者简 介 : 陶艳 琴 ,汉 族 ,1 9 8 6 年 1 月 出生, 4 、 学一级教 师 ,现 在 云南省 楚雄 州 禄 丰县 中村 乡小学任教 。
在路上——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旅程
¨ ; }
-
一
t
I
l _
赛| 瓤
在 路 上
农 民工 子 女 的 心理 健 康 教 育旅程
李皖湘
( 东省佛 山市顺德容桂镇高黎小学) 广
摘
要 : 于社 会发 展 带来 的 种 种 变化 , 国 学校 教 育 和 儿 童发 展 事 业 受 到 了严 重 的 冲 击 。 大 量 农 民 工 子 女 的 进 入 , 得 城 市 由 我 使
1 2
窗帘 , 弄好后 不住地惊 叹 :真不错 , “ 这样整理漂亮 多了。” 听了 萌发性观念 ; 三是“ 羞于 启齿论” 觉得和孩子谈性 , , 讲不出 口; 四 我的话 , 得意” 我知道 , 她“ 了, 这是我的信任与赞赏发挥 了作用 。 是 “ 闭保 险论” 干脆不谈 , 封 , 或对涉及 与性有关 的事物加 以严格
一
直 以来我们的教师 面对 的是活泼 、 可爱 , 大多是从小受到
良好教育 的白白胖胖 的城市独生子女 ,突然要面对这样一群城 便教他读拼音 , 读美文 , 鼓励他学好英语。此后 , 他进步很快 , 到 外来 客 , 面对这 样一群 曾驻 守在家 乡 、 长期远 离父母 的 “ 孩 四年级 时 , 野 语文成绩竞达到班上 的中上水平 , 各方 面表现也很不 子” 教育对象 的改变 , 以说“ , 可 老革命 ” 遇着 了新 问题 ; 再者 , 随 错 。他 的父母非常惊喜。这让我认识到儿 童的兴趣是和他的人 着时间的推移 , 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已到而立之年 , 中 格 紧密地联 系在 一起 的 , 我 其 自尊 、 自信驱动着他们 热爱学 习; 让我 的不少人 已走上了教育岗位。当这样一批被捧在手心里 长大的 认 识到孩子的学 习其 实并不单纯是对一种符 号的认知 , 它是紧 “ 皇帝 ” 小公 主” 小 “ 们走上讲 台 , 面对着 1 / 至是 23的从偏 密地和孩子 的情感联在一起 的。教师的一个 眼神 、 2甚 1 一次抚摸、 一 远山区、 贫穷 的小村蜂拥而至的农 民工的孩子时 , 教育 的尴尬是 次鼓励 , 连同作文本子上的几 条波浪线 , 都会影 响孩子 的心理世
对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
对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一些农民工家庭由于经济的贫困以及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出现自控力差、自卑、猜疑、孤僻、压抑等不健康的心理。
因此,如何引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缓解、消除家庭因素对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因素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活,工作时间长,工作不稳定,整日为生计奔波劳碌,无暇顾及随迁的孩子。
由于其身份游走于城市边缘,加之长期缺少父母实质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农民工子女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因此对于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自控力差由于大多数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无固定工作单位,他们把时间和主要精力一般都花在了养家糊口上,而在孩子的教育与管理上所花的时间相对就少了。
在家里,孩子经常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生活与学习,长期下去往往会逐步养成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学校里常常表现为不遵守纪律、损坏公物、随地扔垃圾等,甚至打架、斗殴。
(二)自卑、猜疑流动人口中大多数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困难,因而孩子在吃、穿、用、家庭的学习环境以及参加某些活动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这部分孩子感到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别,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产生自卑的心理。
(三)孤僻、压抑流动人口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生在偏僻的乡村,不仅见识少,与他人交往也少,再加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存在自卑感,因而到城里上学后,似乎与城里孩子之间存在隔阂,如与其他同学一起聊天时,他们一般不会大笑;和大家在一起时,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有时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当他们一个人在家时,会感到特别的孤独;往往会突然想哭,又突然想大声喊叫;他们有时还会有自己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的念头。
当前改善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当前改善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初探[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解决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公益性组织和农民工自身。
本文认为,以雇主企业为主体,通过改善农民工闲暇时间安排来改善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农民工心理健康雇主企业我国农民工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户籍为核心的二元体制结构和城乡分治,使得农民工与城市人在福利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我国农民工存在诸如工资拖欠,保障缺失,管理不足等利益问题,使得我国农民工阶层具有很多独有的问题:农民工数量巨大,截止2008年12月31日,数量为2.25亿,他们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就业形势严峻,心理压力非常大,存大许多思想认识错觉。
农民工作为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解决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一、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对局部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学者们,发现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很多,主要有: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被剥夺心理和不满情绪;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不安全心理和紧张情绪,迷茫失落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城市人报复及仇富心理等。
这些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存在,一方面存在社会隐患,不利于社会治安稳定;另一方面影响农民工的正常工作,影响企业效率;也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的健康。
由于农民工身份问题尚未解决,研究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献较少。
农民工是全国性质的群体,又兼具地方特性,所以至今为止还未有全国范围内研究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献,就局部而言,对于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多采取问卷调查,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主要受躯体健康因素、心理相关自评因素、自感健康状况和睡眠状况等影响,约1/5的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高于临界值(何江江等,2008);农民工心理健康现状存在着种种隐患,如自卑封闭的心理倾向、压抑不满的心理倾向和被剥夺和反城市化的心理倾向等(康洁,熊和平,2005)[1];农民工由于背井离乡,缺少精神归属,压力大,压抑情绪严重等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法
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以务工为主要生计,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和不稳定的工作环境,农民工在身心健康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聚焦于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首先,农民工常常面临着与家庭分离的困境。
由于工作地点与故乡相隔较远,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家人团聚,长时间的分离可能导致孤独感、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建议相关部门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带薪休假机会,使农民工得以回乡探亲,同时通过建设农民工之家等设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休息和社交场所。
其次,农民工在城市中常常面临着歧视和社会排斥。
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他们经常遭受来自城市居民的不理解和歧视,这会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积极倡导尊重农民工的权益,提倡平等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的了解和认同。
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来源。
长时间的劳动、低收入以及缺乏职业发展机会等因素,都会给农民工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不安感。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监管,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同时,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选择,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状况和提高收入水平。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教育水平和医疗资源的不足,农民工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工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倡导积极心态,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困境。
综上所述,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加强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休闲和社交机会,打破歧视和社会排斥等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有关高校农民工子女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命题设定及对策
3 农 民 工 子 女 思 想 政 治 与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动 力 机 制 构 设 探 索 及 对 策
农 民工子女教育 需要优质高 效的学校 服务和主体功能 的社会效 益。 这种教育 内容 的演进客观上要求教学手段 的创新 特别对于思想 和心理健康问题 . 这种教育创新基源于各项工作 的实践 农 民工子女 .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制约 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 但如果他们 目 前 的 教育环境不 能得到很好的改变就 会 出现退学 。 休学等消极 思想 : 但就 心理疏导方 面需 要家庭 、 学校 、 社 会等各方 面力量才能成 为农村走 出 来 的最有希望的一代 从家庭的角度来讲 . 家长首先应正确教育引导 强烈 的反差可能 会让农 民工子女在心理上产生“ 不公平” 的想法 但 家长依据家庭情况 ( 或者借助 电话 、 Q Q视频等渠道) 可 以正确 的教育引 导 . 在一定程度 上 减轻这种心理给孩子造成 的不 良影响 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所从 事 的工作 进行抱怨 , 更不要把 生活 中的负面情绪带 到孩 子面前 . 以免 影 响孩子 的 自 尊心和 自 信心 如果 说家庭是农 民工 子女 心理教育的先在 因素 . 那 么高校教育 则 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学生心理健康 的形成 。从高校 的角度看 . 在 加强学 生 的思想道德教育 的同时 . 应该 以艺术化 的方法矫正这些子女 的一 些 不 良行 为 , 在高校教 育教 学中需要把握技 巧性 、 艺术性和侧 重点 , 并且 处 理好 师生之 间、 学生与学 生之 间的关 系。教育教学过程应 该根据其 特 殊性置 于不 同的方法 和心理 干预( 疏导 ) . 并且在经验提炼 中不断反 思 和总结 。 首先 . 学校应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心理健康 教 育和辅 导。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 的意志 、 艰苦奋斗 的精神 . 增强学生适 应社会生 活的能力 , 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 同时 . 学校 要 努力营造有 利于学生健康 成长 的 良 好 思想 和心理环境 、 培养学生优 良的心理品质和意志特征 , 全面提高学 生的生存 、 抗挫、 适应能力和 自 我心理调节及 行为矫 正能力 。 再次 。 在教学活动 中. 不仅要注重存在 的 问题 , 同时用发展 的眼光 看待学 生。 针对他们 的心理状况 . 在人文关怀 和心理疏导上应该加 强引导 , 引导正确 的学习理念 、 方法 和心理状态 最后 , 学校要对农 民工子 女给予充足 的重视后 . 定期 不定期地举 办一 些 心理 讲座 . 家长 交流会 以及 一些 兴趣 小组 . 让 农 民工子 女在发 展 主机 的个性心理特 征后感受到快乐 的意义 和生命的 ( 下转 第 3 1 3 页)
农民工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调适
农民工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调适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外资涌入,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蓬勃发展,而中国的9亿农民正是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的提供者。
亿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在这众多的进城务工者中,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心理调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外资涌入,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蓬勃发展,而中国的9亿农民正是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的提供者。
亿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542万人。
尽管进城的农民工中相当部分从事的是现代化的工业、服务业,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农民”的身份。
这部分农民工与真正的工人不同,他们往往要处在巨大的风险中:一是农民工未纳入劳动力输入地的户籍,缺少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农民工失业不会提高当地的登记失业率,因而也没有成为地方政府优先的政策考虑。
二是农民工大多工作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中。
这类企业大都规模不大,并处在产业链条末端,产业利润低,一旦世界经济出现波动,这类企业极容易受到重创,只能通过减产和裁员降低损失,受教育程度低、社会保障脆弱的农民工就成为裁员的首要对象。
正是基于此,大量的农民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综合研究和多次调研的各种信息,我发现,农民工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封闭与孤独。
当前,在社会关系方面,农村社会关系支持系统主要是由地域和血缘构成,城市社会关系支持系统主要是由行业和血缘构成。
农民工离开农村,实际上就离开了原来的社会关系支持系统,同时农民工大都从事的是城市中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少、社会地位低等行业的工作,难以通过行业途径与城市社会关系支持系统实现有效衔接。
另外,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是划分为阶层的,跨阶层之间流动与沟通的频率与有效度均不如同阶层内的行为,而城市各阶层中,农民工群体是明显独立于公共事务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是个体工商户等阶层之外的。
农民工教育学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一名农民工,我有幸参与到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中,通过与他们的相处,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农民工家庭的收入较低,很多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施等。
2. 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农民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孩子能读书识字就足够了,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3. 教育环境恶劣。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求学过程中,常常面临校园欺凌、生活压力等问题,导致他们无法安心学习。
4. 教育期望过高。
一些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但这种期望往往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农民工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1. 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需求作为一名农民工,我深知农民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因此,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我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其次,我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
了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最后,我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 提高自身素质,为农民工子女树立榜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教育农民工子女,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首先,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使农民工子女受益。
其次,我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农民工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判断心理健康与否,要注意:
1、个体是否心理健康与个体是否有不健 康的心理不完全是一回事。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 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 与否,不能简单地凭一时一事下结论。
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 态,而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正如伤风感冒一样,谁也不能完全避免。
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三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者的关系生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病人外貌神经性厌食症正确地看待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扶沟县职业教育中心 许红凯
1
今天介绍的主要内容
关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教育 健康情绪教育 人际关系教育
28
与人争论的技巧
1.双方都要明确争论的是同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无意义价值的问题不要去争论。双方言论所涉及 的问题不同,各执一题也无法争论。 2.用善意的态度来争论 在善意的争论中能围绕问题焦点,遵循一定规则 把话讲出来;恶意的争吵就如同在泥潭中争斗,争论的 问题往往被搁置一边,只为争吵而争吵。 3.要清楚地陈诉自己的意见 在被对方反对时也能平静的地把自己的意见说一 遍。气鼓鼓的说不出话是放弃了争论的权利,用于争论 不相关的话攻击对方只会降低自己的人格。
19
回避法 回避法即回避,躲开,不接触导致精 神刺激的因素,摆脱心理困境。例如夫妻争 吵,勃然大怒,你可主动脱离现场,赶快去 上班,此为客观回避法。亦可采取主观回避 法,在愁闷痛苦之时转移注意力,集中精力 动手去干有意义的事。 “一心不可二用”, 也就回避了心理上的困境。
20
幽默法 是对解脱心理困境极为有利的策略。英国首 相威尔逊在一次演讲进行一半时,台下有人大 喊“狗屎,垃圾”,指责他的演说内容。但这 位政治家却以微笑又装糊涂,接着讲“狗屎?垃 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这个社 会问题。”他不仅没陷入难堪的困境,反而赢 得一片喝彩。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 事业或生活受到挫折时,幽默的行为和语言, 常使你转化为轻松和自然,保持,心理平衡。
农民工培训_教师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农民工培训开班仪式。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培训班的全体教师,向各位农民工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加这次培训,为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生活状况而努力。
一、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意义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地域、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对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农民工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具竞争力。
通过培训,农民工可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生价值。
2.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农民工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素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农民工培训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 保障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农民工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使他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过培训,农民工可以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二、农民工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本次农民工培训的目标是:以提高农民工素质为核心,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的农民工。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教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法律常识等。
2. 技能培训:根据农民工的职业特点,开展电工、焊工、钢筋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
3. 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农民工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的职业素养。
4. 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整理)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
扶沟县职业教育中心农民工培训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许红凯2011年7月10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就业竞争激烈的影响,在一些企业,一线职工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心理紧张、痛苦压抑、垃圾情绪、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现。
为此,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
我主要给大家介绍自我意识教育,健康情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内容以及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这些内容对农民工而言十分重要且容易被忽视。
第一节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
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
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其独特发展的。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教育,为农民工的自主和谐发展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更有效的指导。
一、自我意识的内容和要求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管理自我,在积极的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指引下,调动身心能量实现自己的最佳发展。
积极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1、对自己的认识客观全面传统的教育重在引导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忽视对自我的了解。
其实,认识自己比认识他人更难,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自己的认识主观、片面,就谈不上自我完善和发展。
2、愉快的接受自己既要接受,喜欢别人也要接受和喜欢自己。
人皆有缺陷和不足,任何一个被大众羡慕的人,必定有着许多自我不满意的地方。
所以,不悦纳自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青年工人。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不能接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3善于自我管理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能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有意义的,可实现的目标,调动全身心的能量,抵御奋斗过程中不良诱惑追求目标的达成。
二、自我意识教育的要点1.正确的归因模式人们都有探究行为的结果的倾向,心理学称之为归因。
最新农民工、工厂工人心理问题疏导方法
最新农民工、工厂工人心理问题疏导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和工厂工人群体在城市生活中的压力和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和应对心理困扰,本文将针对最新的农民工和工厂工人心理问题,探讨相应的疏导方法。
1. 意识的提高很多农民工和工厂工人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不足,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与理解。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工人对心理问题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并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
2. 心理咨询服务为农民工和工厂工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是重要的疏导方法之一。
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免费或者低成本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师可以透过倾听和引导,帮助工人们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技巧和方法。
3. 情绪释放途径工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往往会积累许多负面情绪,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为了缓解这种情绪压力,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情绪释放途径,比如开展集体活动、安排休闲娱乐活动等。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工人们放松自己的情绪,减少负面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4. 心理技能培训农民工和工厂工人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境,通过心理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化解这些问题。
可以开展一些实用的心理技能培训课程,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冲突解决等。
这些培训将使工人们学会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行为,并提高他们处理困境的能力。
5. 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农民工和工厂工人在城市中往往面临人际关系较为单薄的问题,缺乏社会支持。
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设立工人互助组织或者心理健康社区,提供工人们交流、分享和互助的平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关系。
结论通过以上几种疏导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农民工和工厂工人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关注与支持,共同为农民工和工厂工人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康健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对策
一
工 的占 1 2 . 1 %:父 母一方 外 出打工的 占 5 1 . 8 %: 单亲 和孤儿 的占 6 . 2 %。这些 儿童 要么 缺 乏父爱 . 要 么缺 乏母爱 . 父 母亲情 是儿 童 心理 健康 发展 的根本 元素 . 例如. 性 格会 变 得 孤僻 。 情 感 脆弱 。 自暴 自弃 , 对 学 习 内容 不感 兴 趣 , 不 想上 学 . 网吧 、 游 戏 厅等 成 为 他们 宣泄心情 . 寻找乐趣 的地方 。而且 这些 孩子 往往 性格 固执 .当长 辈 和教师 对他 们 进行 批评 教育 时 . 他 们又 往往反 抗激 烈 . 甚 至用 出走 、 自杀等方 式 回应 。因此 , 他们 的 很多 问题得 不 到及时 解决 .甚 至变 异滋 生 蔓延 , 影响 他 们 自身 的发展 , 影 响学 校 、 影 响社会 。 3 . 性格 柔弱 内向 、 孤僻 自闭 , 存在 自卑 心理 障碍 因为父母 在外打工 . 没有足 够的 时 间留在 孩子 的身边 .所 以 留守儿 童在 生
0 5 4 7 0 0 )
候. 父母 要多 和孩 子团 聚 . 要 让孩 子知 道父 母外 出打 工 的艰 辛 .要让 他们 体 会到 家庭 的 温暖 不 能 只是 给 予他 们 物 质上 的 满 足 父母 特 别 要关 注 孩 子心 理 的 变化 和 发展 . 要 积极配 合学 校等 相关部 门给予 孩子 正确 的 引导 .让他们 感受 到来 自父 母 的关 爱 和 安全感 在节假 日的时候 . 父母要 多和孩子 团聚, 要 让孩 子知 道父母 外 出打工 的艰 辛 . 要让他们 体会 到家庭 的温 暖 2 . 学校 、 班 主 任应 了解 、 关 心每 一 位 留 守儿 童 对学校来说 . 要 为留守儿童 建立完 整 的档 案。一般是 以班级为 单位 . 详 细地记 录学 生 的 相关 情 况 .例 如 学生 的 姓 名 、 住 址、 家长姓 名 . 家长 联 系方 式 以及工 作所 在 地, 监 护人 的姓 名和联 系 方式 , 并且 定 时开 展心 理健 康讲 座 为 了掌 握“ 留守儿 童 ” 的 真实 情况 .班 主任要 定期 或不 定期 地 进行 家访 , 了解“ 留守儿童 ” 家庭情况 。为 了促进 “ 留守儿童 ” 身心健康 和 人格 的不 断升华 . 学校要组 织丰 富多彩的课外 生活 3 . 合社 会力量 。所 以留守 儿童 在生 活 、 学习 等各方 面都 存在 问题 . 其中. 心 理 问题 是 值 得我们 最为 关注 的问 题 由于 亲情 的 缺 失 ,很 多 留守儿 童 的 性格 都 很 孤僻 、 偏 激. 缺 乏足 够 的与人交 流 的能力 . 严 重影 响 了他们心理 的健康 发展 。有研 究证明 : 留守 儿童 的性格 往往 会 出现两 个极 端 的发展 方 向 一是 由于缺 乏父母 的 关注 保护 而变 得 敏感、 懦弱 ; 另 一个方 面是 缺少 父母 的管 教 和约 束 而变 得任 性 、 为所欲为。 脾气 暴 躁 。 当这些 儿童 遇到 事情后 .有的 内心 充满 恐 惧. 有 的靠 自己“ 武力 ” 解决 春风 化雨 . 大爱无声 . 让全社会 为“ 留守 儿童” 营造 一个健 康温 馨 的生活环 境 . 像知 时 节 的春雨 .用真 诚 的爱去 滋润 每一 个农 村 留守儿 童 的心 田 .用 热情 的火 去点 亮 每 个 留守 儿童 的心 灯 .指 引学生 生命 的航 程, 驱 除蒙 昧 , 收 获希 望 , 使 他 们 的身 心 能 够 积极 健康 的发展 .真 正成 为身 心健 康 的 社会 主义建设 事业 的接 班人
城市农民工心理健康透视及对策研究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一些专家指出:艰难的生存状况 籍制度与人 口流动 需求不相适应 、不够协调,导致 了
和陌生 的城市使农民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 ,政府乃至全 农 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 费和赞
陈柯柯
( I 广州 中医药大学 ,广东 广州 5 00 ) 10 6
摘 要:城 市农 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 体,在推动城 市化进程 中做 出了重大贡 献。农 民工在各种 因素 的长期 困扰 下,容 易出现心理 问题,应 当引起社会 的广泛重视。文章 对影响农民工心理健康 的因素 以及如何 解决其 心理健 康 问题 ,使其 以健康 的心态融入城市生活进行 了一定的探 索。 关键词:农 民工 :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 号:R 4 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 8 0 (0 7 5 0 9 — 4 0 3 20 2 0 )0 — 3 8 0
作者简介:陈柯柯 (9 2 ) 18一 ,女,广州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医院管理研究。
38 9
维普资讯
期)其 中 3 , O岁左右的年轻人所 占比例 为 6 %以上I。 加大是导致农 民工心 理失衡 的主要原 因。近年来,城 O 引
长期和过度性压抑 ,不仅会 使一些农 民工患上精神类 市职工的工资普遍有所提高 ,又有医疗、教育、失业 功能性疾病 ,甚至会形成某些直接 导致过激行为 的变 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 ,加上农产 品物价 比较稳定,粮 态 心理 。已婚者和配偶长期分居的精神压力 ,未婚男 食等食品类价格较低 ,大 多数城市居 民都能够较 为从
父母参与、学校融入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父母参与、学校融入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柳建坤 何晓斌 贺光烨 张云亮摘 要:本文实证分析了当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vs.农民工随迁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vs.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差异及其影响机制 。
基于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父母参与和学校融入两个解释机制,并通过对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获得了以下研究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由低到高的梯次分布形态;(2)三种父母参与形式(行为、情感和认知)都可以有效解释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之间的心理健康差距;(3)学校融入程度低则是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低于市民子女的重要原因。
因此,加强父母监护与构建同校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父母参与;学校融入;心理健康;留守儿童;随迁子女一、引 言198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中国劳动力逐渐形成了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空间配置模式,并且在迁移模式上日益呈现“人户分离”的特征。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为2.98亿人,占总人口的 21.78%。
对于已经组建家庭的成年农民工而言,由于在决定子女是否流动的决策上存在差别,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内部出现了留守与随迁的分化。
但由于农民工对流动成本的支付能力较弱,以及对户籍制度带来的各种限制的考虑,因而将子女留在农村成为大多数家长的选择。
作为中国下一代人口的主要构成,生活在城市的农村随迁子女以及规模更庞大的农村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对中国城市化以及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对策略上,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针对随迁子女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受教育权利的重大举措,有效缓解了随迁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等实际问题。
相比之下,农村留守子女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身心发展问题,包括更高的患病率[1]、消极心理明显[2]、学业成绩差和在学率低[3],以及出现多种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4]。
城市学校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策略分析
定 的心理压力 , 形成新 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 城市学校农 民工子女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1 . 社 会 各界 应 该努 力 为农 民工 子 女 营 造 良好 的 生 活环 境 农 民工子女初人城市生 活和学 习 , 面临很多新 的挑战和 问 题, 难免会 出现 心理失衡 的情况 , 农 民工子女 的心理健康 问题
们必要 的指导 , 而不是一味地苛责 和躲 避问题 , 那么他们 就不 会产生 自卑 、 封 闭甚至逆反等心理问题 。 因此 , 保证城市学校农
城市学校农 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 。 城市学校农 民工子女产生一 定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 因就 是跟 父母 缺少 有效 的沟通 , 如果父母 能够在子女对城市 生活表现 出不适 感的时候 给予他
疼爱 自己的爷爷奶奶 、熟 悉的生活环境 以及情谊 深厚 的小伙 伴, 与父母一起搬到城市生活和学习。 由于之前长期缺少父母 的陪伴与关 爱 , 农 民工子女与父母 之间的关 系 比较生疏 , 导致 此时他们 与父母 之间的沟通 出现 了一定 的障碍 , 心理压力 得不 到有效 的缓解 。 另外 , 大多数农 民工家庭 的经济条件较差 , 父母 每 日忙于生计 ,无暇顾及子 女进入城市之后 的情绪 和心理转 变, 他们有限的学识和文化 水平使得 他们一旦发现孩子学 习成 绩退步或者情绪不稳定就对其严加苛责 , 而不能运用教育学 的 相关知识分析 和解决问题 。总之 , 家 庭环境直接关系着个体 的 发展状况 , 成为影响城 市学 校农 民工 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
惯 、道德准则 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同样存在着差异 和不 足 , 使 得农 民工子女很容易受到一些不 良社会风气的影 响, 养成一些 不好 的生活习惯或处事方式 。 农 民工子女不恰 当的行为举止加 深 了长期 以来社会对于农 民工群体的偏见和误解 , 导致他们的 子女进入 城市生活不得 不像其父辈一样 忍受来 自社会各 方面 的不满和歧视 , 他们 的心理健康受到 了严重的影响。
农村心理健康教育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引言•农村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与建议•总结与反思0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农民面临着生活压力、经济转型、家庭教育等多重挑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背景目前,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资源和专业支持不足。
农民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有限,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渠道。
现状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和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农民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提高农民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心理问题和矛盾纠纷,增进农民之间的团结与互助。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农民才能积极投身农村建设,为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本PPT旨在介绍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重要性和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农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内容概述本PPT将首先分析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和现状,然后阐述其重要性,接着探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最后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PPT的目的和内容概述02农村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调查数据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高于城市地区。
表现形式农村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偏执等情绪与行为问题。
农村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农民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从而影响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家庭关系社会稳定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家庭和谐与子女的健康成长。
农村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如犯罪率上升、群体事件增多等。
030201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沟县职业教育中心农民工培训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许红凯2011年7月10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就业竞争激烈的影响,在一些企业,一线职工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心理紧张、痛苦压抑、垃圾情绪、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现。
为此,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
我主要给大家介绍自我意识教育,健康情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内容以及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这些内容对农民工而言十分重要且容易被忽视。
第一节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
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
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其独特发展的。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教育,为农民工的自主和谐发展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更有效的指导。
一、自我意识的内容和要求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管理自我,在积极的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指引下,调动身心能量实现自己的最佳发展。
积极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1、对自己的认识客观全面传统的教育重在引导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忽视对自我的了解。
其实,认识自己比认识他人更难,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自己的认识主观、片面,就谈不上自我完善和发展。
2、愉快的接受自己既要接受,喜欢别人也要接受和喜欢自己。
人皆有缺陷和不足,任何一个被大众羡慕的人,必定有着许多自我不满意的地方。
所以,不悦纳自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青年工人。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不能接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3善于自我管理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能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有意义的,可实现的目标,调动全身心的能量,抵御奋斗过程中不良诱惑追求目标的达成。
二、自我意识教育的要点1.正确的归因模式人们都有探究行为的结果的倾向,心理学称之为归因。
有人习惯于把成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如任务的难易,运气的好坏;有人习惯于成败的原因归咎于自身,如:努力的程度,能力的高低。
这种个人带有倾向性的归因方式被称为归因模式。
人们的归因模式会影响人的成长,正确的归因模式能帮助人们找到结果发生的真正原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完善来优化行为结果。
不良的归因模式会造成人们缘木求鱼,该下功夫的地方不下功夫,习惯于指责他人的错误和命运的不公,这样只会使自身行为和周围环境更加恶化。
我们在归因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通常情况下,注重从自身找原因这样有利于自身成长。
正如魏书生所说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2.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自己某些缺点自己难以接受,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又难以克服它。
我们要清楚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福祸相依。
换个角度看一看,也许他就会释然开怀,甚至有海阔天空的感觉。
肯定性的语言是帮助人们改变心情的魔术师。
例如,把自己瘦小的身材说成是可爱的小羚羊,或者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的,把自己黝黑的皮肤说成是健康时髦的小麦色等等。
采用有价值的语言评价自己,能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心态,换来愉悦的心情和成功。
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被人称为全球第一CEO。
他曾有句名言: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
韦尔奇从小就口吃,经常被人笑话,但是他的母亲经常激励他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
从小到大韦尔奇从心底里相信母亲的话因此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
于是,口吃的毛病也没有阻碍韦尔奇学业与事业的发展。
而且注意到他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他产生了敬意,因为他竟能克服这个缺陷,在商界出类拔萃。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迈克尔就对韦尔奇十分敬佩,他甚至开玩笑说;杰克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也口吃。
我们不必为自己的平庸与缺点感到自卑,只要善于发现,你完全可以从这些自认为丑陋的缺陷上找到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3.要远离自卑,走向自信自信是发自人心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对自己能力的相信。
自信总是和积极乐观联系在一起的。
而自卑却常常是一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负面情感,常伴随着焦虑,不安,自我贬低等。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信,但视乎又总是不断遭受打击,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放弃。
如何帮学生建立自信呢?1.接受并表达自卑体验自卑是人之常情,很容易发生,面对陌生的场景或出色的人物时,我们都容易自卑。
因此,我们应该大胆的地接受自己的内心体验别回避,然后去体验,反观自己的内心状态。
同时,尝试着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面对接触的人,你胆怯了,可以坦言:不好意思,我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一旦说出来紧张恐惧就会消除很多。
(2)正确对待失败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要想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却会随处可遇,对此应当持以平常之心。
(3)积极回忆成功体验在面对陌生的事物,尤其是面对挑战时,我们会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甚至会退却。
这个时候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信心,多回忆自己相关的成功经验,在那种积极的体验中给自己信心,以鼓励自己勇敢面对。
(4)要设定恰当的目标虽然人生在世困难与挫折难免,但是设定恰当的目标和期望,就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并不断获得成功,从而产生自信。
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太难,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那么我们的信心无疑会在重重障碍下逐渐丧失殆尽,甚至会无所事事,裹足不前,这种状况会再次挫伤我们的自信。
我们要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适宜的自我要求,克服过分完美的倾向。
4.要学会有益的比较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是个体自我认识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不断的和人比较,以发现差距,确立目标,激发斗志。
但不断强化的比较意识,可能会演变成强烈的攀比心。
该比的不比,不该比的去比,从而贻害个人的发展。
学会比,善于比,就是要人们目的正确地比,采用积极的比的方法:机遇和差的比,干劲和足的比,待遇和低得比,生活和过去的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标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
他可以不用物质,不用金钱,不用地位,就可以使人幸福快乐了,自信进步,勤奋……比确实神奇。
通过比化萎靡为振奋,化痛苦为幸福,化自卑为自豪,化怯懦为勇敢。
教育学生摒弃消极的比,比如一些人为原谅自己的落后,萎靡,愚昧,虚伪,懒惰,怯懦……为了给自己明知不对的缺点,寻找一些开脱的理由,因而去和更落后,更痛苦,更愚昧的人去比较。
这样比的结果可想而知是啥。
学会比,善于比是人生的一件要事。
5.要从过分的自我关注中解脱出来心理活动不指向自我,就没有心理意识的产生。
所以,适当的自我关注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前提。
但自我意识不能过度。
一个人如果过度的关注自己,既沉湎于自我分析,就有使自己脱离现实自我孤立的危险。
比如有的人在镜子面前消磨很多时间,或者对自己的装素,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过分注意,想得太多,就会由于过于敏感而使他多疑,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古怪的性格,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疾病。
所以应该多与他人接触,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活动,使他从狭小的自我中解脱出来。
6.要学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人不可能不犯错误,总有失误和不理智的时候。
当犯了错误的时候还会有内疚,当冲动过后,难免会有悔意。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清醒一下大脑,整理一下思绪,认真反思自己,总结自己。
从中真的会体会出很多,感悟到很多。
学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取长补短,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不断的走向成熟。
第二节健康情绪教育健康情绪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情绪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人认为,喜怒哀乐天生就会,不学而能,实无教育之必要;情绪取决与当事人所遭遇的事件,好事自然开心,倒霉是谁也高兴不起来。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使得我们的情绪生活缺乏教育的有效干预和有效指引。
一、健康情绪教育内容和要求健康情绪的内容和要求主要是,情绪变化做到目标适宜,方式适当,反应适度,并以积极情绪为主。
情绪教育不是设法消除,压抑情绪,而是要我们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合理宣泄情绪,有效调控情绪,保持愉悦的主旋律。
二、健康情绪教育操作要点实施情绪教育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正视情绪,合理表达也许人们正在因为自己的贪玩而内疚,也许有人因为面临着技能考试而焦虑,也许有人正为与同事的矛盾而苦恼……无论怎样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绪,不为消极的情绪懊丧或者自责;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让消极情绪牵着鼻子走。
1、正视情绪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产生了消极情绪,不要去压抑,掩饰或否认它,要正视自己消极情绪,因为消极情绪是生命中合情合理的部分。
而且消极情绪也是对我们的提醒,例如有人可能正在为与同事的矛盾而苦恼,这种苦恼正是在提醒他需要调正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
2、合理表达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心理健康。
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表达多的人比情绪表达少的人体验到更多得快乐,更少的焦虑和内疚。
所以,有必要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表达情绪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
(1)找他人倾诉当我们心中郁闷,烦恼等消极情绪无法宣泄时,可以向好朋友或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倾诉,把心中的不快郁闷,困惑等一股脑倒出来。
这不仅可以减轻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听到别人提出的好建议。
这正是两个人分享一份快乐,就会有两份快乐,两个人分担一份痛苦每人只承担半分痛苦。
(2)向环境宣泄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可以寻找适当的场所,运用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
例如,在你感到特别丧心时,,可以在适当的场所大哭一场;当你情绪极其低落时,可以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跑步打球跳舞唱歌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宣泄消极的情绪或者转化积极情绪。
但是宣泄情绪一定要在适宜的场所,找合适的对象。
有些人经常在生气时想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发泄,结果伤害了最亲的人。
(3)使情绪升华情绪具有动能,非良性情绪具有破坏性,但也可以利用它激发出建设性行为。
可以把那些烦恼,伤心、气愤等消极的情绪升华为采取行动的推动力,努力争取改变不如意的状况。
如把业绩不好时的伤心或受人批评时的不服气化作奋起直追的动力,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行动。
(二)要学会调节情绪,善用技巧情绪不但需要我们去接纳,去表达,也需要我们去调节,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1、调节情绪如何让学生调节好情绪保持在良好状态呢(1)理性认知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他所遭遇的事件决定的,而是由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认识决定的。
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导致当事人的健康情绪,非理性认识常常使人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
例如:对于领导的严格管教,一个人认为领导总是与自己过不去,自然会产生对立情绪;另一个人认为老领导是为了自己好,督促自己改正错误,自然对领导心生感激之情。